



冰球运动概述
冰球简介
冰球,又称冰上曲棍球,是运动员穿着特制的冰刀、护具和服装,手持球杆在冰场上击球的一种冰上球类运动。冰球以击入对方球门内的球数多者为胜。世界上最高速的球类运动。
冰球历史
冰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加拿大。加拿大金斯顿流行一种冰上游戏,参加游戏者足绑冰刀,手持曲棍,在冰冻的湖面上追逐拍击用木片制成的冰球。当时参加人数和场地均无限制,只立两根木杆作为球门,这就是现代冰球的前身。1879年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组织了一次正式的冰球比赛,规则是W.F.罗伯逊教授和R.F.史密斯教授共同制定的。最初规定双方参加者各为11人,后改为9人,又改为7人,最后改为6人。球杆与球也不断改进。后来,这项运动逐渐发展到美国与欧洲。1908年在巴黎成立了国际冰球联合会,总部设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20年冰球运动在第7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比赛项目。1924年第1届冬季奥运会在法国举行,加拿大队以绝对优势获得冠军。1924~1953年,加拿大冰球在世界上常处于领先地位,多次赢得世界冠军。1954年,苏联队战胜加拿大队,获得第21届世界冰球锦标赛冠军,加拿大独占冰球优势的局面被打破。冰球运动在中国已有60余年的历史。1935年在北平举行的第1届华北冰上运动表演会上,第1次举行了冰球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冰球运动得到迅速发展。1953年在哈尔滨举行首届全国冰上运动会,有5个队参加冰球比赛。以后在东北、华北等一些省、市相继建立各种形式的冰球队。从1955年起每年举行1次全国冰球比赛。1956年以后,中国冰球队开始参加国际比赛。1981年北京举办了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中国队获得亚军,晋升到B组。1986年在日本举行的第1届亚洲冬运会上,中国队获得金牌。
冰球是融足球、曲棍球和速度滑冰技术与战术思想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它的问世,稍晚于足球、曲棍球和速度滑冰。
冰球运动要求有敏捷娴熟的曲棍技巧和快速多变的滑冰技艺以及集体协作意识,是身体对抗性较强的集体运动项目。
据记载,在英、法移民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到加拿大以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已在冰上做一种有趣的游戏了。后来,英殖民者占据北美洲以后,英国驻加拿大士兵受印第安人的启发,悠悠闲暇之余,常在冰上打罐头盒。
正当各国冰上活动还处于游戏阶段时,加拿大留学生乌·罗伯逊把在英国学习期间了解的曲棍球打法用于冰上,并结合印第安人的“拉克罗斯”球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冰上运动,这就是冰球运动的雏形。
1858年,这种运动从蒙特利尔和魁北克等地迅速蔓延到整个加拿大。所以,原始的冰球运动也有“加拿大球”之称。1875年,相关组织制定了简单的冰球比赛规则。1879年,冰球比赛正式开始。1890年,第一个冰球组织——安大略冰球运动协会成立。
此后,这项运动传入欧洲及世界各国并流行起来。
冰球装备
用具:冰球运动员的用具包括冰球鞋、冰球刀、护具、冰球杆。
冰球鞋:为高腰型,鞋头、鞋帮、两踝、后跟等外层均为硬质。前面的长鞋舌加上硬实的高腰,可将腿踝箍紧,帮助运动员支持和用力。冰球鞋原为优质牛皮缝制,60~70年代出现全塑料模压鞋。现在国际上多用尼龙纤维鞋帮、塑料底的冰球鞋。这种鞋比皮制鞋轻,坚硬、耐湿,适合室内冰场使用。
冰球刀:原为铁托钢刃,现多采用全塑刀托,优质合金钢刀刃,具有质量轻、抗击打、不易生锈等优点。冰球刀刀身高而短,弧度大,刀刃较厚。刀身高,在运动员急转弯冰刀倾斜时也不会使鞋触及冰面;刀身弧度大,和冰面接触面积小,可以灵活地滑跑和改变方向;刀刃厚,可抗打击而不弯;刀刃带有浅沟可使其锋利持久。守门员冰鞋在鞋的四周包有特殊加厚的硬皮革,以抗球击打,保护脚部。守门员冰刀与运动员冰刀有较大区别,它全为金属制做,刀身矮而平,刀刃与刀托有多处连接以防漏球。
与花样冰刀最大的不同点为冰球刀受力面积较小,灵活,抗击打。
冰球护具:冰球运动员和裁判员装备。有头盔、护胸、护肘、手套、护裆、裤叉、护腿和守门员头盔等。所有运动员必须戴冰球头盔,裁判员和边线裁判员亦可戴头盔。国际冰联批准的20岁或20岁以下的年龄组比赛,运动员必须戴全护面罩,其结构应能阻挡冰球或冰球杆刃的通过。所有护具(除手套、头盔和守门员护腿外)必须全部穿在运动服里面。手套的全部或部分被摘掉,或割裂而露出手时则视为非法装备,将受小罚。守门员的全部护具是为了保护头或身躯,不允许有任何能给守门员以不合法帮助的装备。守门员手套上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窝,不能大于拇指与食指充分张开时所形成的角度面积,更不允许有多余的网兜或起小网兜作用的附加物。附在手套背部或组成部分的护垫,宽不超过20.3厘米,长不超过0.6厘米。守门员护腿穿在腿上时,最宽不超过25厘米,被使用过的护腿,宽度准许扩张2.5厘米。现代冰球护具一般多采用轻体硬质塑料外壳,内衬海绵或泡沫塑料软垫。守门员戴有特制的面罩、手套,加厚的护胸及加厚加宽的护腿。
冰球杆:为冰球运动器材。用木质或其它经国际冰球联合会检验批准的材料(如铅质或塑料)制成。由杆柄和杆刃组成。分为普通球杆和守门员球杆。普通球杆从根部至杆柄端部长不超过147厘米;杆刃从根部至端部长不超过32厘米,宽5.0~7.5厘米,其全部边沿是斜面,从刃根部任何一点到端部画一直线,从直线至刃的最大弧度外的垂直距离不超过1.5厘米。守门员球杆的杆刃后跟部分不宽于11.5厘米,其它部分不宽于9厘米,从根部至杆柄端部长不超过147厘米,杆刃从根部至端部长不超过39厘米,长柄的放宽部分从根部向上长不超过71厘米,宽不超过9厘米。
冰球:为黑色硬橡胶或经国际冰联批准的材料制成。球厚2.54厘米,直径7.62厘米,重量为156~170克。
冰球术语
1.比赛的开球点:红色中线最中间有一个蓝色点,这就是开球点。每局比赛开始或者射中球门以后,双方都要在这个点上争球,以此开始下面的比赛。
2.争球点:此外,场地上还有另外8个点,称为争球点。比赛中,如果攻队队员由本队半场将球直接打过对方球门线形成“死球”,裁判员要鸣笛停止比赛,把球拿回到攻队的守区争球点,双方争球,重新开始比赛。
3.越位:在球没有进入攻区之前,攻队队员不能先于球进入攻区,否则就是越位。此时,裁判员要鸣笛停止比赛,把球拿回到中区争球点重新争球开始比赛。
4.合理冲撞:比赛中,运动员可以用肩、胸、臀冲撞对方控球队员,但不得滑行三步以上或跳起来进行冲撞,也不得从背后或距离界墙3米以内向界墙方向猛烈冲撞,否则就是非法冲撞。
凡是非法冲撞者,裁判员将视情节对他进行2分钟小罚或者5分钟大罚及附加10分钟违例,严重者将被判罚为严重违例或者取消比赛资格。
5.犯规:因为冰球比赛速度极快,运动员手中又有冰球杆,场上竞争局面如果不得到适度控制,就会出现极不文明甚至危险的现象。因此,规定下列动作都不允许出现:
用手推人、抱人,用腿绊人,用肘顶人,用杆钩人、绊人,横杆推阻,将杆举过肩部以上,持坏杆参加比赛,向场外投掷球杆,用杆打人,用杆头刺人或杵人。
出现以上现象,裁判员将视情节给与小罚、大罚、违例或严重违例的处罚。
6.冰球各位置名称:C中场;LW:左边锋;RW:右边锋;LD:左边卫;RD:右边卫;ccentre中锋;Lwleftwing左前锋;Rwrightwing右前锋;Ldleftdefender左后卫;Rdrightdefender右后卫。
7.肩部冲撞:是防守队员对控制球队员的一种抱截技术。冲撞时要降低身体重心,膝部弯屈,两脚比肩稍宽,上体前倾,后腿用力蹬冰,用肩部向对方队员胸部进行冲撞。身体接触后,后腿用力向下蹬冰将对方撞倒,而后立即抱球。
8.争球:每一场冰球比赛,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进行多次争球。它是获得球权的重要手段,在攻区争到球后,可直接射门得分,在守区争得球后,既可减少对球门的威胁,又可立即组织进攻。争球时,裁判员将球抛在两方争球队员的冰球杆之间的冰面上。争球队员面向对方端区站立,彼此相距约一冰球杆远的距离,杆刃放在冰上,两腿分立,两脚距离略比肩宽,集中注意力并对本队队员所站位置心中有数,待裁判员一抛球,立即迅速击拍争球,拨球给同队队员。
9.击射:是一种最快、最有力量的射门方法。击球前,球的位置在两刀之间的身体侧前方。上体向后移动将杆向后上方举起,然后后腿用力伸展蹬冰,利用腰腹力量使上体向前移动,同时肩带、上臂肌肉发力,从后向前迅速摔拍。击球时,杆刃击在球后几厘米的冰面上,利用冰面对杆产生的变形弹力,然后击打冰球,使球从杆刃后半部向前半部转动旋出。整个动作短促快速。
10.侧躺: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身体向左或右向右侧躺在冰面上,以阻止对方射门或阴挡球杆拨球。因动作类似棒球比赛中的滑倒,所以侧躺又被称为棒球或滑倒。
冰球用品
1.球杆:
左侧为守门员的球棍,右侧为一般球员的球棍。
守门员的球杆和一般球员是不同的,拿法也不一样。
传统的球杆是木杆,由梣木、枫木或榆木刻成,近来则因材料的进步,而有不同的组合:棍身(铝/木/碳纤维/纤维强化复合树脂)+棍头(木/玻璃纤维/强化树脂/碳纤维),一般木质的杆身多半不能换棍头,也就是说不管棍头是配什么材质,磨到一定程度就得整支换新。
而铝杆和碳纤杆则多能换棍头,磨耗后可选择喜欢的材质来更换。但是铝杆和碳纤杆的价钱并不便宜,而换好一点的棍头,价钱也和买一支全新的进口木杆和差不多。
杆身越硬击出去的球越快,但须要强有力的臂膀,适合专业球员使用。
一般由冰上曲棍球选手击出去的球,球速可达100英里/小时,有经验的球员在做“速射”时,会打在球后的冰面上,再加上身体下压的力量,使球杆变弯。这个动作叫“负荷”,利用球杆弹直的力量,再加上自已的力量击出高速的球。但球杆越硬,则要用越大的力量来压弯,所以也就更难。
铝杆属硬杆,强化树脂杆则依其强化纤维的排列方式,而有不同的弹性及硬度,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球杆的材质非常的重要,影响控球和球速,就如网球拍穿线的磅数一般。
2.杆身与杆面的交角称做lie,lie的角度越小越好控球(球距身体较近),lie越大控球的范围就越大。理论上应该是由身高,杆长和习惯来挑选,但是国内的商家还没那么专业,所以也就没什么选择。
球杆的长度依每个人的身高而定,原则是穿上溜冰鞋后将球杆竖直在身前,杆尾在下巴与鼻尖之间最理想,太长可自行锯短。后卫可以长一点,防守范围较大,前锋则可短一点,运球、射门较为灵活,可依个人喜好而定。
球杆可以在杆面和杆尾缠上专用的布胶,但是一般医疗用的布胶用起来也差不多,缠在杆尾的好处是可以增加摩擦力,戴手套握球杆是很滑的,至于缠在杆头可以增加摩擦力来控球球杆有左右杆之分,持右杆的人持杆姿势为左手在上握住杆尾,右手握在左手下方一个前臂的距离。
要选择拿左杆还是右杆,有人是由左右撇子来决定,也就是右撇子拿右杆,左撇子拿左杆,这样惯用手是握在杆身中央,击球会较为有力。
与球棍有关的犯规动作:
钩球:用棍去勾对方身体;
Sparing:用棍的趾部去戳对方身体;
butt—ending:用竿顶舂击对方身体;
cross—check:双手持棍,而以两手间的棍身撞击对方身体;
highstick:在球门的crossbar以上击球。
冰球趣闻
虽然冰球的起源现在已经不太清楚,但人们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冰球是由英国人传入北美的。在早期英国驻加拿大的兵站中,人们非常喜爱这项运动。在1870年代,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一些学生开始组织冰球比赛,并且制定了被人们称作“麦基尔规则”的相关规则。为了与此规则相适应,人们用现在的冰球取代了早期的橡胶球,并且将冰球的每队上场人员定为九名。
188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诞生了第一个全国性冰球组织——加拿大业余冰球联合会。该组织将冰球的每队上场人数减至七人,同年,一个由四支球队组成的冰球联盟在安大略湖成立。
在1890年代,此项运动传至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在1895年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冰球比赛。虽然冰球运动在加拿大只是一个娱乐项目,但美国却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职业冰球联盟,该联盟于1903年成立,总部设在密歇根州的Houghton,加拿大和美国的球队及球员都是该组织成员,三年后其规模扩大了一倍,到了1910年,北美职业冰球联盟正式成立。
冰球运动第一次比赛是在1856年加拿大的一个小城——哈利法克斯举行的。每方上场15人,想方设法将球击进对方球门为胜。这种游戏性的比赛很快引起了人们的举到1858年,冰球运动就风行加拿大全国,并很快传到了欧洲。1857年3月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维多利亚冰场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冰球比赛。1885年,北欧国家也开始兴起了冰球运动,这时已改为每队七人上场参加比赛。1890年,世界上第一个冰球组织——加拿大安大略冰球协会成立,冰球运动在加拿大迅速普及,直达西海岸。接着,全国各地的冰球俱乐部相继成立。冰球运动很快传播到欧洲,首先在英国、瑞士、法国、比利时等国开展起来。
NHL历史
第一部冰球规则出现在1877年。那时候,在加拿大的Ontario,Quebec,Kingston,Winsor,NovaScotia等地冰球已经非常盛行。1888年,有力地一个联盟:加拿大业余冰球协会。当时,Montreal有4支队伍。Ottawa有一支,Quebec城有一只。1893年当时的加拿大总督斯坦利爵士花了50美元买了一个银杯给联盟的冠军。这个被叫做DominionHockeyChallengeCup,更多人叫他斯坦利杯。
在历史上,加拿大和美国地区出现过很多冰球联盟。经过多年演变才成为今天的NHL。
最早的冰球比赛都是业余比赛。最初的斯坦利杯也是指明颁发给成绩最好的业余球队冠军。那时候会没有所谓的职业比赛。而且可贵的是,早在1888年以前,加拿大就有了业余女子冰球赛。你可以想象一下,那时候的妇女们穿着长裙,带着大帽子在冰面上打冰球是什么感觉。
最早的职业联赛出现在1904年,在美国,名字叫做InternationalProHockeyLeague。1910年出现了NationalHockeyAssociation(NHA)主要在东岸。而很快地也成立了PacificCoastLeague(PCL)。当时是两个比较知名的联赛。1914年,东西两大联盟的冠军开始交手,夺得冠军的队伍能够拿到斯坦利杯。第一次世界大战加拿大采取广泛征兵制,NHA的很多球员都入伍去了欧洲,所以整个比赛停办。
一战结束之后,新的联盟成立叫做NHL。不过,当时的NHL不是现在的NHL。虽然名字一样,但是那时的NHL只能算是区域的联盟。NHL中有5支队伍:Montreal两支:加人,流浪者;ottawa一支:议员;Quebec有一支:牛头狗;多伦多一支:赛场。
第一个赛季是多伦多取胜。之后,他们和PCL的冠军,温哥华百万富翁队(很俗的名字)5战三胜制,最后,多伦多拿到冠军,夺得斯坦利杯。
随着PCL不管衰落,NHL慢慢扩大到10支队伍。在1923—24年,第一支美国队伍波士顿棕熊队加入。
NHL历史上有几次大的扩军行动,一次是在1967—68年,当时有六支队伍参加,从而从原来的6队,NHL一下发展到12支队伍。而这时候的NHL依旧是一个扩大了区域的区域联赛。在西部地区还有WHA。而当时大家的实力相当。不过,他又不相识棒球中国联,美联之分。因为,毕竟美联和国联的队伍还有交手。而那时候,冰球联盟与联盟之间是不过招的,直到最后争斯坦利杯。
1979—1980财政不足的WHA推出了历史舞台。WHA中几支强队:油人,捕鲸人,喷射机,北方队加入了NHL。此时的NHL才真正统一了北美冰球世界。和棒球一样,除了最高级别的NHL之外,NHL下面也有次级联赛AHL。几乎每只NHL球队都有一支相应的AHL球队与之呼应。91—92赛季,圣何塞随着硅谷的兴起已经成为西部重镇。他们也成立了自己的冰球队——鲨鱼。NHL保持22队的实力。
92—93坦帕完闪电和渥太华议员加入。93—94,巨鸭和佛罗里达美洲虎加入。那时候,联盟规定每一年最多增加两支队伍,直到30支队伍为止。
现在,NHL已经有30支队伍了。相信他不会再扩充了。
女子冰球
一种由女子进行的冰球运动。始于加拿大。后流行于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比赛规则类似男冰球,其不同处为每场只分上、中、下三局,每局时间为20分钟。两局之间休息15分钟。此外,冲撞对方胸部为犯规。相较男子冰球对抗性弱许多。
陆地冰球
陆地冰球来源于冰球,是国际冰球联合会管辖下的一个正式竞技体育项目。其规则与冰球极为相似,不同的是比赛分为4人制和3人制(守门员除外),参赛人数比冰球少,比赛中不允许任何冲撞。
陆地冰球运动员穿着轮滑鞋;比赛场地可以是木质、水泥、柏油或者是塑料,能在室外、半室外和室内进行;比赛用球与冰球相比两面多了数个塑料“疙瘩”,用以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以减少阻力。
为了发展陆地冰球这个运动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决定实施“北冰南展”计划,以提高中国冰球和陆地冰球的运动人口和运动水平。
规则
1.场地:
(1)目前国内陆地冰球所使用的场地,可分水泥(压克力漆)地面、磨石子地面、平滑柏油地面、木板材质地面等等。
(2)场地内的划线、标点必须标示清楚。
(3)比赛的场地尺寸:
最少最大
长度:40米—60米
宽度:20米—30米
对于场地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是2:1
(4)锦标赛的标准场地是60米—30米的场地,而场地四角必须是圆角,但主办单位可因为场地的条件不足而有所更动,不过应该比赛前的领队会议中提出。
2.球门:
(1)球门的材质,可分为铁管、镀锌铁管、无缝钢管、无缝铔管等等。
(2)球门尺寸以内径测,铁管直径7.5厘米,高120厘米,寛180厘米,球门颜色是红色。
(3)球门须要面对面的放置于球场,边球门线正中间上,球门线距离球场底线2.5米~4.5米,必须以场地大小作调整。
3.争球点/争球区:
(1)中线争球区的中心线宽是30厘米,颜色是红色,中线争球区必须于比赛场地的正中央,比赛开始、下半场开始、进球后重新开始均在此开球比赛。
(2)争球点是30厘米直径的实心圆点,争球时球竿竿头平放于争球点旁,不可以放入争球点内。
(3)中心线的争球区与边线的争球区,是直径9米的圆圈,双方只能派一位球员入内争球,其它球员不可以进入。
(4)以球门线中心为基点向左右各测6.7米,在以该点向中心线测6米为争球点。
冬奥会冰球观赏指南
在冬奥会中所有比赛项目中,最为引人注目,分量最重的莫为冰球。作为冬季项目仅有的几个集体项目之一,冰球无不以自己的速度,激烈,戏剧性,被称为冬季项目之王。
2010温哥华冬奥会,正值冰球项目第二次世界化的关键时期,而少年英雄辈出的冰球项目更是步入了自格雷斯基时代以来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各个国家在世界各个联盟效力的最优秀的冰球运动员将加入这场盛宴,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完成为国而战的梦想,成就冬奥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冰球世界杯,全明星中的全明星。
然而冰球项目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是陌生的,和所有新的体育文化渐渐渗入群众基础中一样,在一开始观看冰球比赛时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便扭,比如说球太小了,看不见球的行动轨迹。比如说冲撞太激烈,看上去很暴力,等等。
关于球小的问题
在电视中收看冰球比赛,是不看球的,而是看人。大家所熟识的三大球项目中,球的快速运动弧线也是运动的魅力之一。但是在冰球的电视转播中,冰球的运动互相基本为直线,没有任何弧线魅力可言,所以说,在观看快速的冰球比赛转播中,寻找球在哪里是一个错误的观赏误区。
在冰球比赛中,切记要看人,球员的滑动的速度可以刻三大球中球的运行速度相媲美,而球员在高速情况下腾挪躲闪做出的过人,躲避等技巧更可以弥补看不到球带来的运动轨迹魅力所带来的缺憾。更重要的,通过球员的动作,可以知道球所处的大概方位。而那些进球时的精彩镜头,你不会丢失的求块的踪迹的,因为那是在门前最易捕捉球踪的地方。
伟大的美国已故洛杉矶报记者吉姆·穆瑞曾写道,冰球中的全部进球得分都是想象中的虚幻。在门前的混战中,蓝线附近大力发炮的时候你很难捕捉到冰球的踪迹。只有看到门将的反应,或者身后的红灯亮起的时候才知道球进了与否。设置悬念,即使知道结果,我们也想通过慢镜去看看这球到底是怎么进的,真是呆足了球迷的胃口。
关于冲撞打架的问题
和别的集体项目向比较,在冰球比赛中精神的动力和球员个人能力(这里包括技术,意识等)的比重对比赛的影响远远大于别的集体项目。这并不是说冰球对个人能力要求减少了,恰恰相反,因为比赛的高速,很多球员必须把各种战术,打法,技术熟练到用潜意识就能做出来,才能适应比赛的节奏。但是对于冰球比赛,精神动力,那种对胜利的渴望,那种锲而不舍的勇气往往是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比赛中的冲撞,打架都是一种对胜利的信念,对战斗的勇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是比赛的一个部分。冲撞时,冲撞侧必须保证臂膀向下不得抬起,且必须是在球的可控范围内进行。冲撞时尽量把两个人产生的动能转到一个人的身上给对手以震撼一击。这种震撼一击和足球比赛中的飞身铲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但不是犯规,而且在阻止对手前进,给对手肉体进行打击的同时,也给自己的队友带来了自信和信任,是对手的精神动力遭到打击。听上去这样的高速冲撞更容易带来伤害,但是冰球运动员需要全副武装,正面的护具和古代的将军的甲胄一样齐全,而背部还有护臀等软具减少落地时的冲击,所以看似残酷的撞击,对球员的身体状况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心理确实有不小的打击,毕竟谁都不愿意被人撞飞,从冰面上狼狈的爬起。
同样的情况,打架是一种勇气的象征。冰球因为比赛速度节奏快,冲撞和摩擦比不可少,为了保护自己的技术性球员,捍卫胜利,保持气势,无论谁扔掉手套和胜利的阻碍着挑战时,都得鼓起十足的勇气。冰球比赛中的打架,必须是以单对单对等形式出现,如果不对等,一方过于弱小的话,裁判会主动介入。而如果出现二打一的情况的时候,那名介入的球员要受到非常严重的禁赛处罚。从这个方面来说,打架是一种公平而又残酷的血战。更重要的,由于打架的存在,保证了冰球比赛在高速运转中的纯洁性,所以说冰球比赛中很少出现足球比赛中假摔,拖延时间的“策略”,也很少出现篮球比赛中那种肮脏的“黑手”。
用男人之间的对话来解决问题,可以说,冰球比赛是一项真正的骑士运动。在冬奥会冰球比赛中,严禁打架和对头部已经后背的冲撞,已经技术含量提高了不少,但是冰球比赛也缺少了一些精神层次的升华。不过,有“奇迹”这样的信念之战出现,冰球仍然是冬奥会中最值得观看的比赛。
冰球和中国文化的联系
很多人都知道哈利波特,里面的魁地奇大部分灵感来源于冰球,只是胯下的扫帚变成了冰刀。其实,冰球和中国文化的切入点更加的源远流长。
早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人穿着刀片在冰上蹴鞠,可以说这是最古老的“冰球”。但是真正和冰球有联系的并不是蹴鞠,而是马球。大家在《夜宴》中可以看出,古时候的那些名将所谓的枪法是在陆地上练习,但是真正的马上很多动作是通过打马球来造就的。
而马球是非常接近于冰球的一项运动,把胯下赤兔换成脚上飞翼,冰球和马球几乎如出一辙。而球员的很多技术动作像极了那些横刀立马的英雄将军们。比如说马尔金在去年东部决赛打进飓风队的那个背杆,和当年的回马枪是有神似。而2008年十佳进球之一,小将乔纳森·特斯从两人之间虚晃一枪的神奇转入,有和拖枪记如出一辙。再加上身上的装备,头盔,如果你们想领略古代骑兵是如何作战的话,那么请大家一定不要忘记收看冬奥会冰球比赛。
冰球还有很多收看的导向,和欣赏的角度,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说,在电视前观看冰球比赛的时候,少盯球看,多盯人看,多看裁判手势,多听评论员解说,相信执着,保佑信念,你会在冬奥会期间有不同的感受的。
冰球运动规则
冰球场地
标准冰球场地
标准冰球场地最大规格为长61米,宽30米;最小规格为长56米,宽26米;四角圆孤的半径为7~8.5米。
国际比赛场地
国际比赛均采用长61米、宽30米、角圆弧半径为8.5米的场地。
界墙
亦称“板墙”。冰球运动场地设备。用木料或可塑材料制成。高1.15~1.22米、面向冰场的一面平滑,不得有任何使运动员受伤的障碍物。所有场门必须向外开,保护网应装在界墙的外侧。除了正式标记使用的颜色以外,全部界墙为白色。国际冰球联合会举办的锦标赛所用的场地必须在球门线两端以后的端线界墙上安装1.6米高的防护玻璃,沿边线界墙上安装0.8米高的防护玻璃,在防护玻璃上面再安装防护网。
球门线
在冰场两端,各距端墙4米,横贯冰场并延伸到边线界墙,画出宽5厘米的两条平行红线为球门线。两个球门固定在球门线的中央。两条30厘米宽的蓝线横贯整个冰场并垂直延伸到边线界墙,将两条球门线之间的区域作三等分,自己球门一侧为守区,中间为中区,对方球门一侧为攻区。
中线
在冰场中间,有一条30厘米宽的红线平行于蓝线,横贯冰场并垂直延伸到边线界墙,称为中线。中线的中间有一个直径为30厘米的蓝点为开球点。
争球点
在中区和两端区有8个直径为60厘米的争球点。
争球圈
一共有5个,分别为半径4.5米。
球门区
在每个球门前有一1.22米2.44米,由线宽5厘米的红线连成的长方形,称为球门区。
裁判区
在中线附近靠近一侧边线界墙的冰面上画有半径为3米的半圆形裁判区。
冰球门
冰球门宽1.83米,高1.22米,球门内最深处不大于1米或小于60厘米。球门支架后面应覆盖门网,门内悬挂垂网,以便把球挡在门内。球门柱、横梁等向外的表面为红色,向内的表面和其余支架、底座的内表面为白色。在冰场一侧的界墙外设有分开的、供比赛队使用的队员席,对面边线界墙外设裁判席和受罚席。为使比赛顺利进行,冰球场必须备有信号装置、公开计时装置和光线充分良好的照明设备。
基本规则
在一场冰球比赛中共有两支球队参加,在全部给定的比赛时间内,每支球队场上队员为6名。当有队员因犯规受罚下场时,每队将不再是6名队员了。
每名队员都配备一支带杆刃的冰球杆来控制场上唯一的一个小而坚硬的扁平黑色圆盘形球,它被叫作冰球。(它之所以坚硬,是为了更好地在冰面上滑动)。冰球比赛的意图尽量比对方更多地把球射入对方球门,同时积极有力地防卫本方球门。
每队都有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以及分为中锋、右边锋和左边锋的3名前锋。除了两队的队员外,允许在场上出现的其他人员只有3名裁判人员:一名裁判和两名边线裁判。
每场比赛分3局进行,每局为20分钟,两局之间有15分钟休息或接受电视采访的时间。除非是平分决胜(或出现平局),否则没有加时赛。比赛中断十分频繁,计时器也会随之停下来,这样就确保了观众观看每局实际比赛的时间为20分钟。
比赛开始时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基本位置:(1)守门员。(2)后卫。(3)边锋或前锋。(4)中锋。
球门上覆有一个球门网,如果一个队射门,它可以把球挡在球门内。守门员是防守的最后防线。他可以用球杆控制球,可以抓球、握球、抛球、扑球、踢球、用身体或球杆断球。所以,守门员的装备很沉重,并且有一只比任何人都大的球杆。他还必须带面罩作进一步保护。在球门前的小半圆形被称作球门区,它是防守区域,除非冰球在球门区内,否则对方队员不允许站在球门区内或干扰守门员。当冰球完全穿过与球门杆平齐的红线时即获得一分。
两名后卫通常是并肩作战,他们的位置是在球门和攻区之间,后卫的任务是要试图阻止冰球穿过他守卫的蓝线,如果球一旦过了蓝线,他就要争取阻截冰球并把它传给前锋。后卫的主要职责是防守,所以后卫绝对不能站错位。
中锋主要是在左右边锋之间的中场上下来回活动。通常是由中锋来争开球开始比赛,然后他把球传给企图进攻射门的一个边锋。中锋要试图自己进攻射门,或者传球给边锋去射门。中锋同样肩负防守的任务,要防卫本方区域并从对方队员杆下阻截球。左右边锋,顾名思义,场上位置是在左右两边,他们运球,并试图与中锋配合,以射门得分来奠定比赛胜局。当球被断走时,他们还必须去阻截对方队员进攻。
说到处罚,是由裁判员判罚那些多次一般性和明显犯规的队员,如杆打人、绊人、打架、向界墙猛烈撞人(过分猛烈地把对方队员撞向界墙)、肘顶人、杆刃刺人(用冰球杆),横杆推阻(遇到对方队员时拿起球杆阻拦)或者延误比赛。处罚的时间分为2分钟、5分钟、10分钟和罚下场。比赛中要求宣告员在队员犯规受罚后,立即宣告其犯规判罚的名称及判罚时间。被判罚的队员坐在另一个座席上,通常那个座席是在场地远离队员度的另一侧。
比赛结束时,一队获胜(其中得分多的一队为胜队),两个队的队员列队相互握手,以表示两队间的友好并向胜队祝贺。
冰球国际规则
比赛
国际冰球联合会根据比赛成绩,将所有会员国按冰球运动水平高低划分为A、B、C3组,A组6个队,B组8个队,余为C组。A组可参加奥运会冰球比赛和世界冰球锦标赛。3个组间按每年比赛成绩实行升降级制度,即A组、B组的最后两名翌年分别降入B组、C组;B组、C组的最前两名翌年分别升入A组、B组。冰球比赛在同一组别的两个队间进行。每队20人。比赛时每队上场6人,3名前锋、2名后卫、1名守门员。运动员在被界墙围起来的冰球场内按规则运用滑行、运球、传球、射球、身体阻截等技术,在战术配合下相互攻守,力争用冰球杆将球射入对方球门。比赛进行中可随时换人,运动员犯规要受到离场2、5或10分钟以至更重的处罚。全场比赛分为3局,每局20分钟,中间休息15分钟。最终以射门得分多者为胜。
规则
1.冰球比赛的裁判人员。裁判人员包括两名场上裁判员,两名监门员(球门裁判员)。两名边线裁判员,一名计时员和一名记分员。(两位)场上裁判员共同控制整个比赛,各负责一个半场。边线裁判员主要负责当有人越位时打出信号。
2.冰球几种犯规动作。冰球是一项发生身体接触的比赛。在对方身上犯规的可能性很多,犯规包括:撞人,绊人,用膝顶人,用肘顶人,举杆过肩和用冰球杆戳人等。
3.冰球比赛如何开球。比赛在争球圈内开球。裁判员站在中圈里,把球落在两个相对而立的中锋之间。
冰球比赛人数规定
每场两队参加,一般每队由23人组成,上场6人。按位置分工:守门员1人,后卫2人,前锋3人。比赛进行中,运动员可不通过裁判随时进行更换。
冰球场上哪些动作是犯规的
因为冰球比赛速度极快,运动员手中又有冰球杆,场上竞争局面如果不得到适度控制,就会出现极不文明甚至危险的现象。因此,规定下列动作都不允许出现:
用手推人、抱人,用腿绊人,用肘顶人,用杆钩人、绊人,横杆推阻,将杆举过肩部以上,持坏杆参加比赛,向场外投掷球杆,用杆打人,用杆头刺人或杵人。
出现以上现象,裁判员将视情节给与小罚、大罚、违例或严重违例的处罚。
冰球的越位
越位是冰球的基本原则之一,几经更迭,没有变化。越位就是球每次完全过蓝线的时候,必须在攻方所有球员之前进入蓝线。所以说,当防守方,被攻方围困的时候,只要把球打出蓝线,就完成了防守的第一步。因为攻方所有球员必须全部退出对方的禁区,重新组织进攻。给防守方赢得了时间,可以组织反攻或者换人等有利益守方的战术。在球每次完全过蓝线的时候,球只要在攻方第一个进蓝线球员的冰刀完全进入蓝线之前进即可,所以说有些场面就是很多球员一只脚在蓝线里,一只脚在蓝线外,沿蓝线横向过人后进入对方蓝线内,裁判是不吹的。如果大家在看比赛,因为速度太快,无法判断是否越位的时候,可以看边裁的手势。如果是球进蓝线,边裁右手垂直高举,此球是处在越位的位置上。此时边裁会边举手,边喊OFFSIDE,让攻方球员清楚。如果此时攻方球员控球,裁判会吹哨停止比赛,在蓝线外侧的争球点主持争球。而如果是守方球员控球,裁判喊了OFFSIDE之后,攻方球员应当主动退出对方蓝线禁区,不得参与进攻,如果一意孤行,继续参与进攻,裁判会吹哨停止比赛,判罚故意越位违例,将会回到攻方球员自己的禁区内的争球点争球。而如果球进蓝线时没有越位,裁判会两手平举,高喊GOOD,让攻方球员知道,进攻可以继续进行。
在前面一段讲了防守方的第一步就是把球带出篮线,第二步就是带到红线,如果没有带过红线,在自己的半场把球打到对方的底板区的话,那么裁判就要吹哨,停止比赛,把球带回防守方的禁区内的争球区重新争球,叫做底板球,或者也叫解围违例。这时候防守方不得换人,而且也没有商业暂停。此举主要是为有利于进攻所设置,不让球员轻易解围。在奥运会和国际比赛中,球只要打到底板,裁判即可吹哨停止比赛,但是在NHL,和北美的一些联赛中,球打到底板后,第一个触球的必须是攻方回追球员,裁判才吹哨停止比赛。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规则,裁判可以视各种情况而决定吹罚与否。比如说如果解围时直接射向球门,或者解围时碰到了攻方球员,更或者球速在解围后太慢攻方肯定有时间回追的情况下,裁判是可以不予吹罚的。这时候大家仍然要看边裁手势,如果在球出红线的时候,边裁右手垂直向上,并追赶球的时候证明此球为底板球,如果此球出红线时,裁判两手平张,证明此球是好球,不必吹罚。底板球队防守方的限定在多打少时对人少的那一方无效,但是对人数占优势的一方仍然有效。
这两个规则是冰球比赛中的基本规则,也是比较难懂的规则,大家如果从上面的文字仍然不能了解的话,看比赛的时候只要看裁判的手势即可知道这些球的判罚与否。一般来说,遵循进攻有利原则,冰球比赛不会主动停止比赛,但是如果裁判手势垂直向上的话,就是说比赛即将被暂停。
比赛中还有很多让人一开始琢磨不透的东西,比如说换人,按照规则就跟游泳比赛的接力一样,必须一个人先触板,后面接力的人才能跳下水。冰球比赛的换人也是一样的,比赛不会为换人而中断,但是换人的时候必须小心,不小心的话换人失误,比如说过慢的话,会被对手抓住空挡,打反击,但是,有的时候最致命的换人会导致场上比赛人数过多。如何判定是否多人,这样看边裁的眼睛了,主要规则就是,换人的时候,当新上场的队员触球或者参与进攻的时候这是裁判要开始数人,如果超过5人,裁判就要吹听比赛,给与场上多人的判罚。
冰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国际级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国际运动健将称号:
冬季奥运会、世界锦标赛
1.第1名,授予参加比赛的全体运动员;
2.第2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8名运动员;
3.第3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6名运动员;
4.第4—5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4名运动员;
5.第6—7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2名运动员;
6.第8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
1.世界锦标赛第9—11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2名运动员;
2.世界锦标赛第12—14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
3.亚洲冬季运动会第1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8名运动员;第2—5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5名运动员;
4.全国锦标赛第1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第2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第3名,授予参加比赛的7名运动员;第4名,授予参加比赛的5名运动员;第5名,授予参加比赛的3名运动员。
5.全国运动会第1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5名运动员;第2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3名运动员;第3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1名运动员;第4名,授予参加比赛的10名运动员;第5名,授予参加比赛的9名运动员。
一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
全国锦标赛:第1名,授予除运动健将外的其他10名运动员;第2名,授予除运动健将外的其他8名运动员;第3名,授予除运动健将外的其他6名运动员;第4名,授予除运动健将外的其他4名运动员;第5名,授予除运动健将外的其他2名运动员。
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
1.凡参加全国锦标赛的运动员;
2.凡参加其它全国性比赛(青年锦标赛除外)前三名队的申请人数不超过80%,其余各队不超过30%;
3.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不少于八个队参加的锦标赛中,获得前三名队的运动员,申请人数不得超过50%;
4.在地(市)举办的不少于六个队参加的锦标赛中获前三名队的运动员,申请人数不得超过30%。
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三级运动员称号。
1.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锦标赛的各队运动员;
2.在地(市)锦标赛中获得前三名队的运动员,申请人数不得超过80%,其余各队不得超过60%;
3.在一个年度内进行八次比赛,战胜三个不同的队者。
少年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者。可申请授予少年级运动员称号。
1.凡代表地市参加省级以上少年锦标赛的各队运动员;
2.在不少于三个队参加的竞赛中,获得冠军队的运动员;
3.在一个年度中进行五次比赛,并战胜两个不同的队者。
注:1.在达到各等级称号成绩标准的队中,其不符合该等级标准条件的运动员,可以申请授予较低一级的等级称号。
2.在达到各等级称号成绩标准的队中,如有个别运动员符合较高一级的标准条件者,可以申请较高一级的等级称号。
3.关于三级和少年级运动员的比赛次数的计算:比赛一场算一场,每场比赛必须有一级裁判员主持,并签字证明才算有效。
冰球A、B、C、组升降级制
冰球比赛的分组方式。根据国际冰联规定,参加世界冰球锦标赛的各队按技术水平分为A、B、C、三组。每组八队。比赛实行每组后两名降级和B、C组前两名升级的制度。
冰球运动技术
冰球技术
冰球的基本技术可分为滑跑技术和攻防技术两大类。滑跑是冰球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最基本技术,包括起跑、正滑、倒滑、惯性转弯、左右压步转弯、急停等。滑行姿势应是上体抬起,稍前倾,眼睛向前看,两脚蹬冰频率稍快。这种滑行姿势有利于在场内骤然急跑急停和频繁变换方向。攻防技术,包括控制球、传接球、过人、争球、射门等进攻技术和阻截、抢球、合法冲撞以及守门员防守等防守技术。射门是各项进攻技术中特别重要的一项。射门方法很多,有拉射、挑射、快拍、击射和补射等。这些方法又分正拍和反拍两种方式。现在又发展了弹射和垫拍等射门方法。
冰球比赛射门技术的灵活运用
冰球运动是速度快,争夺激烈,对抗性极强的冰上集体项目,它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欧洲和北美等一些国家每年都把冰球比赛列为重要的赛事;吸引了众多的球迷参与和从事这项运动。然而冰球比赛的射门技术的运用,是决定于比赛双方胜负的关键性技术。如何利用好每一次射门机会,破门得分,是诸多学者探讨的问题。
1.技术分析。
(1)因为影响射门命中率的因素有:射门方法、射门角度和射门区域。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其中的概念,以便很好的理解。
①射门方法分击射、拉射、弹射、挑射、垫射。
a.击射:是指手臂向后引拍至一定高度后,突然发力,球拍击打球的底部后,将球射出的技术动作。动作特点是,整个技术动作时间长,易被发觉而遭阻截。
b.拉射:是指球拍压住球,由身体的侧后方向前拉动至最佳发力点发力,将球射出的技术动作。动作特点是,拉动时间长,而易遭防守。
c.弹射:是指用球拍的前半部点击弹动球,将球射出的技术动作。动作特点:是:时间短,发力快,整个动作迅速而隐蔽;球的初始速度快,但射程较短。
d.挑射:是指用球拍勺的部分,将球挑离冰面,而射出的技术动作。动作特点同弹射。不同点是挑射没有弹动球的过程,挑起球的高度要高于弹射。
e.垫射:是指接射或传来的球,队员用球拍垫出而完成的技术动作。动作特点是球作用时间短,球的反弹速度快,守门员或队员很难防范。
②有效射门角度:是指射球队员与球门所形成的扇形角减去守门员遮住的扇形角度即为有效射门角度。
③有效射门区域:是指守区内的两个罚球点分别以两个球门柱之间的连线和以球门区半圆圆心点为圆心,分别以3米和12米为半径,所画出的扇形面积的区域。
(2)我们通过射门技术的特点分析球的命中率:
垫射。从技术特点分析,队员用垫、传射出的球,球突然改变方向,防守队员或守门员很难反应,没有有效防守时间。这种射门方法通常是垫射队员离球门较近,接球队员位置正是守门员防守的空挡,入射角较大,其接球后迅速射门,球命中的几率自然也就会增大。
弹射。其技术特点是队员弹动球拍,将球弹射出去的技术动作。这种射门动作较隐蔽,发力在瞬间完成,球速又较快,守门员和队员反应时间很短,所以较易射中球门。
挑射。这种射门的技术特点是将球高高挑起。一般采用离球门较近,打击球门的两个上角而实施的一种技术动作。通常是,守门员防守一般以下路为主,或者在守门员倒地扑球未果的情况下,而采取这种快速有效的射门技术。因此,这种射门的成功率也较大。
击射,这种射门通常是在有效射区内,持球队员离球门较远,又没有对方队员阻截,而采取的一种强攻手段,其特点是球速快;射球队员稍有一点偏差,球就会飞离球门;而在射球队员挥拍的瞬间,又给了守队队员和守门员防守的时间,入射角被守门员几乎封死,因而命中率自然就偏低。
所以,在表4自然就反映出:垫、弹、挑射的命中率依次增大。
2.总结。因为冰球运动是速度快,对抗性极强的集体项目。运动员只有正确、灵活地利用好每一次射门机会,才能克敌制胜。这就要求我们运动员具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和良好的赛前训练。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垫、挑、弹射的技术特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易破门得分,那么,我们不妨在训练中多练习这些技术,提高训练水平。尤其在短传配合上,应多下功夫。当然,一切比赛的胜利,是靠运动员良好的头脑,机智果断的判断,和良好的赛前训练,而获得的灵活而默契的技战术配合的,没有这一重要基础,任何想靠运气赢得比赛,都是不可能的。在比赛中,我们也可以更多地寻找机会,队员之间也应多创造机会,在有效射区内,利用好每一次最佳射门时机,很好地完成每一次射门,从而赢得比赛的最终胜利。
现在,我国冰球队仍处于B组和C组水平之间,提高我国冰球水平不仅要从选材上下功夫,选拨智商较高的运动员,从基础抓起;而且要从训练水平上下功夫,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尤其是在射门方法和时机运用上,应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冰球水平,为再次挺进世界B组,在B组站稳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
冰球比赛合理冲撞怎样掌握
冰球比赛中,运动员可以用肩、胸、臀冲撞对方控球队员,但不得滑行三步以上或跳起来进行冲撞,也不得从背后或距离界墙3米以内向界墙方向猛烈冲撞,否则就是非法冲撞。
凡是非法冲撞者,裁判员将视情节对他进行2分钟小罚或者5分钟大罚及附加10分钟违例,严重者将被判罚为严重违例或者取消比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