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相声的表现形式

行话

建立行业以后,相声艺人之间相互交流日益频繁,逐渐使用了一些本行专用的特殊词语,俗称“行话”。旧时代,民间艺人靠卖艺糊口,为了保护同行和自身,逐渐积累起成套的行话,用来说明门户,联络感情,互相关照。他们把受过传授、熟悉行话的人称之为“内行”,强调“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同行”,“不懂江湖话,举目无亲朋”。而把不懂行话的人称之为“外行”,客客气气,敬而不亲。艺人把“行话”又叫做“春典”。江湖中有“南春北不用,北春南不用”之说。出于竞争的需要,旧时代的艺人十分注重“行话”的保密性,没有师承关系,概不传授,有所谓“宁赠一锭金,不赠一句春”。相声艺人和鼓曲、杂技世人的行话基本一样。

经常使用的“行话”如下:

活——段子;一块活——一个段子;使活——表演段子;包袱——笑料;倒口——模拟方言;下挂——重新整理;皮厚——不容易懂;皮薄——容易懂;使相——面部表情;夯头——嗓子;圆粘——招徕观众;包袱点——爱笑的观众;泥啦——效果不好;出蛊——发生问题;抽签——少数观众退场;开闸——大批观众退场;码前——快一点;码后——慢一点;格念——别说了;铆地——禁张;醒攒儿——觉悟了;稀溜纲——逗趣的话;疃春——相声;咧瓢——笑啦;联穴——搭班联演;穴头——组班人;响蔓儿——名声大;大蔓儿——名演员;杵头——钱;抛杵——给钱;杵门子——要钱;硬买卖——挣钱多;册子——台词本子;空码儿——外行;混纲——乱说;滚噘官——记错了;对托——正合适;黄调——不搭调;瘟——平淡,效果不好;起堂——观众走了;盘儿尖——面孔漂亮;撇苏儿——哭;瓤——饿;念啃——没吃饭;抖花子——小女孩;怎科子——小男孩;仓果——老太太;色唐点——外国人;灯笼蔓儿——姓赵的;憨子蔓儿——姓唐的;念嘬——不好;攒儿亮——心里明白;对儿春——对口相声;单春——单口相声;柳话——学唱的段子;海——大、多;蹶——小、少;调侃儿——说行话。

以下是一些传统相声的专门的行话名称:

张扇儿——《八扇屏》;搂腿子——《黄鹤楼》;罗口——《大上春》;爬坡儿——《拴娃娃》;张咧子——《论捧逗》;平缝儿——《俏皮话》;跑梁子——《地理图》;谝窑儿——《夸住宅》;丧碟子——《福寿全》;戗盘儿——《相面》;晃亮子——《梦中婚》;干枝子——《树没叶》;报出子——《白事会》;站门儿——《空城计》。

相声术语

相声作为一门独立的曲艺形式,有其特殊的表述语言:

一、贯口

贯口,又叫贯活,就是一口气背诵一段故事、一个人的传略,一口气报几百个地名、菜名、影片名、戏名等。还有一口气说出多少个绕口令,也叫贯口。贯口类相声要注意合辙押韵,讲究平仄,表演时要注意气口,吐字要清,节奏感要强。

先来看看传统相声《满汉全席》报菜名的贯口: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锦、卤子鹅、卤虾、烩虾、炝虾仁儿、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什蚂、烩鸭腰儿、烩鸭条儿、清拌鸭丝儿、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鼓鲇鱼、锅烧鲇鱼、烀皮甲鱼、锅烧鲤鱼、抓炒鲤鱼、软炸里脊、软炸鸡、什锦套肠、麻酥油卷儿、熘鲜蘑、熘鱼脯儿、熘鱼片儿、熘鱼肚儿、醋熘肉片儿、熘白蘑、烩三鲜、炒银鱼、烩鳗鱼、清蒸火腿、炒白虾、炝青蛤、炒面鱼、炝芦笋、芙蓉燕菜、炒肝尖儿、南炒肝关儿、油爆肚仁儿、汤爆肚领儿、炒金丝、烩银丝、糖熘、糖熘荸荠、蜜丝山药、拔丝鲜桃、熘南贝、炒南贝、烩鸭丝、烩散丹、清蒸鸡、黄焖鸡、大炒鸡、熘碎鸡、香酥鸡,炒鸡丁儿、熘鸡块儿、三鲜丁儿、八宝丁儿、清蒸玉兰片、炒虾仁儿、炒腰花儿、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炸海耳、浇田鸡、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飞禽、炸葱、炸排骨、烩鸡肠肚儿、烩南荠、盐水肘花儿,拌瓤子、锅烧猪蹄儿、烧鸳鸯、烧百合、烧苹果、酿果藕、酿江米、炒螃蟹。汆大甲、什锦葛仙米、石鱼、带鱼、黄花鱼、油泼肉、酱泼肉、红肉锅子,白肉锅子、菊花锅子。野鸡锅子、元宵锅子、杂面锅子、荸荠一品锅子、软炸飞禽、龙虎鸡蛋、猩唇、驼峰、鹿茸、熊掌、奶猪、奶鸭子、杠猪、挂炉羊、清蒸江瑶柱、糖熘鸡头米、拌鸡丝儿、拌肚丝儿、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精虾、精蟹、精鱼、精熘鱼片儿、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焖冬瓜、焖鸡掌、焖鸭掌、焖笋、熘茭白、茄干儿晒卤肉、鸭羹、蟹肉羹、三鲜木樨汤、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汆丸子、葵花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红炖肉、白炖肉、松肉、扣肉、烤肉、酱肉、荷叶卤、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酱豆腐肉、坛子肉、罐儿肉、元宝肉、福禄肉、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烧烀肘子、扒肘条儿、蒸羊肉、烧羊肉、五香羊肉、酱羊肉、汆三样儿、爆三样儿、烧紫盖儿、炖鸭杂儿、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尖汆活鲤鱼、板鸭、筒子鸡。

再看说相声时一口气背诵许多个绕口令,也是贯口活:

扁担长,板凳宽,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一个牛郎,一个牛娘,牛郎想牛娘,牛娘也想牛郎。

一个班干部管另一个班干部,真是班干部管班干部。

慈池寺里有四十四棵大柿子树,青柿子肉厚又涩。

传统相声《报菜名》《暖厂》《洋药方》《八扇屏》等是贯口,新相声《豆腐谱》《新妇女》《影片集锦》等也是贯口。

二、柳活、腿活

柳活是以学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腿活则以学唱戏剧片断、并以唱做念打为主要艺术手段。学唱歌曲、戏曲、曲艺、学唱少数民族特有的曲种的,都是相声中的柳活。柳活相声要注意唱词的平仄音、尤其写学唱曲艺的段子更要注意,不然唱出来难听,演员也受罪。柳活安排唱的时候,唱得要自然,唱得要合理,不能为唱而唱。

传统相声《学评戏》《批铡美》等是柳活,新相声中《流浪者》《爱情歌曲漫谈》等也是柳活。传统相声《捉放曹》《汾河湾》《窦公训女》等是腿活。

演员在表演学唱的柳活时,要注意“学”的功夫,要学谁像谁,学的不像不如不学。所以,在表演柳活的段子时,要有的放矢,要看演员的条件。侯宝林认为:相声既然是艺术,就不仅应该学得像,而且要学得美;只有学得像才能产生愉快幽默的笑,只有学得美才能使相声成为名符其实的艺术。这个认识对表演柳活的演员确实是必须牢记的。

三、倒口

倒口是运用各地方言为主要表演形式。比如《山东斗法》是以山东话表演的,《山西家信》是以山西话表演的,《钓鱼》是以天津话表演的,《列车新风》是用大连话表演的。《南北话》既有天津话又有上海话,还有北京的一些土语。表演倒口相声时,要特别注意引用方言土语的地道。如不熟悉方言土语,说出去,就会学得不像,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用外语表演相声也是倒口。今天的学外语和过去应有不同,过去的学外语倒不如说是学儿语,尽管外国味的中国字能取得一定的喜剧效果,也不如学几句真正的外语效果强。现在的新相声如《动力研究》《我爱中国》《东京客人》等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外语。

四、三翻四抖

“三翻”是指对矛盾假象渲染强调,也就是“系包袱”的过程,也是笑料的种子借以生根发芽的时机。通过对矛盾假象的渲染,把观众带到与真相迥然不同的境地中去,以便系牢“包袱”扣子。所谓“四抖”就是尽量把假象推到顶点,一般是把一件事甚至是同样的情节或同一句话,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然后急转直下,在第四翻抖响包袱,揭露矛盾和事态的真相。“四抖”正是笑料开花结果的时候。如《友谊颂》:

甲:外国能听懂相声吗?

乙:听不懂没关系,有翻译呀。

甲:噢,一个演员旁边站一个翻译,说一句翻译一句?

乙:那多好啊。

甲:现在我们开始说段相声。

乙:威诺比根柯劳司套克(一翻)

甲:相声是中国的民间艺术。

乙:柯劳司套克耶色伏克阿特音恰的。(二翻)

甲:形式活泼,战斗性强。

乙:伊泰斯来夫力安密勒腾特。(三翻)

甲:这个形式是绱鞋不使锥子——针(真)好;狗撵鸭子——呱呱叫。

乙:这……

甲:翻哪!

乙:我翻不过来,这么多俏皮话怎么翻哪!(四抖)

相声艺术的表现形式

一、单口相声

由一个人表演的相声叫单口相声。单口相声每段都有它一定的故事情节,情节中产生一定的笑料,又叫包袱,而包袱又推动着情节发展。表演单口相声,时而第一人称,时而又以第三者出现、时而跳出、时而跳入,有时叙述、有时品评,有时叙说的故事似说自己,有时又是一个局外人讲述故事。总之,表演单口相声的演员,虽然一个人在表演,但听起来似很多的人出现在舞台上,真是绘声绘色五彩缤纷。刘宝瑞是公认的单口相声表演大师,他的表演炉火纯青。《赶考》辛辣地讽刺了旧式文人的无知和统治者的愚昧:

果然,三场以后,吴情中了头名,黄统来了个第二名。这是他舅舅留了个心眼儿,一琢磨:这头名状元树大招风,回头皇上还要在金殿上御试,就黄统这学问非出娄子不可!得了,马马虎虎凑合个第二名,咱避点儿委屈吧。

哎,他还落个避委屈!

得中以后,果然皇上在金殿亲自出题考试,这就是“殿试”。

到了这天,应中的举子,聚集朝房。就听奏事处太监传旨:

“圣上有旨,宣天字号举子进殿见驾!”

吴情一听,赶紧来到金殿,三拜九叩已毕,跪在丹墀。

皇上说:“天字号举子,朕出个上联,你来对个下联如何?”

吴情跪奏:“微臣才疏学浅,恐出言不周,冒渎天颜,祈万岁恕罪。”

皇上说:“听题:雪地鸦飞白纸乱涂几点墨。”

这怎么讲啊?就是在雪地上头有几只乌鸦在那儿飞,如同一张白纸上滴了几个墨点子似的,这就叫“雪地鸦飞白纸乱涂几点墨”。吴情有真才实学呀,张嘴就来,对的是:“霞天雁过锦笺斜写数行书”。那意思是说呀,天空出彩霞的时候,飞过几排缤鸿大雁,就好像在美丽的信笺上写了几行字一样。这就叫“霞天雁过锦笺斜写数行书”。

皇上高兴了:“哎呀,真乃奇才!……哦,爱卿,你叫什么名字?”

“臣名吴情。”

皇上一听:什么?吴情!无情者必然无义呀,像这等无情无义之人,岂能忠君报国?

“来呀,锦衣卫,将他赶出殿外,终身不得再入考场,出去!”

给轰出去了!

接着奏事处太监又喊上啦:

“宣地字号举子上殿!”

谁呀?就是这位黄统。他进来磕完头,跪在那儿往两边儿直踅摸,干吗呀?找他舅舅哪!

皇上说:“地字号举子听题:一行征雁向南飞。”

黄统说:“我对:两只烤鸭往北走。”

啊?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皇上一想:噢,你没听明白吧。“朕说一行征雁。”

黄统那儿还对付哪:“是啊,我对两只烤鸭。”

“唉!朕说征雁乃出征的征。”

“啊,我对烤鸭是火烤之烤。您那蒸雁是熟的,我这烤鸭也是熟的,来瓶二锅头,咱们是又吃又喝!”

嘿!皇上这个气呀!

“住口,胡说!金殿之上,信口开河,分明是欺君犯上,哼!锦衣卫,推出午门,开刀问斩!”

嗬,这下可把黄统他舅舅吓坏了,他是主考官哪。皇上要是追究起来,他有失职之罪呀。赶紧跪下了。

“臣启万岁,念其黄统年幼无知,一时失口,冒渎天颜,还望看在老臣面上饶他一死吧!”

皇上一听:“嗯……爱卿,他叫何名?”

“姓黄名统,黄——统!”

皇上高兴了:“哎呀,老爱卿,你怎么不早说呀!黄统这个名字太好了,这是朕的内侍呀。险些错斩了有用之臣,锦衣卫,快快松绑!就冲这个名字,朕要御笔亲点:黄统为头名状元并赐琼林宴!”

嘿!

文武百官全愣住了,一齐拱手:

“臣启万岁,黄统有什么用啊?”

皇上用手一指黄统,说:“黄统,黄统,皇宫里正缺一个马桶!”

嗐!

二、对口相声

对口相声是通过甲乙两人对话的方式进行表演的,这也是我们最常见的表演形式。对口相声要注意捧逗哏之间的关系,捧哏的在对口相声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捧哏的话是代表着观众的,有时要肯定有时要否定,有时还要给予必要的烘托。

对口相声,分以下两类:

1.一头沉:就是一头的话多,一头的话少。一段相声主要由逗哏的来叙述,捧哏的则给予必要的配合烘托,使一段相声趋于完美。一头沉的节目,尽管捧哏的话少,但必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子母哏:就是捧逗哏的话都不少,各说各的理,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有问有答,环环扣紧,有时为一个问题要相互争辩,各执己见,从而产生矛盾,引出笑料。如《五红图》《天文学》《歪批三国》等就是子母哏相声。请看传统相声《歪批三国》中的片断:

甲:你爱看三国,我也爱看三国。我们在三国里头提出点事,互相来研究研究,讨论讨论。

乙:可以呀。提起三国,我知道得最多!

甲:你对三国有研究。请问你三国里头所有的人物,谁最有能耐?

乙:能耐最大的就是诸葛亮。

甲:诸葛亮有什么能耐?

乙:诸葛亮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抱膝危坐,笑傲风月,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诸葛亮乃一国军师,可称得起士之奇才。三国里就数诸葛亮能耐。

甲:诸葛亮要能耐大,七星灯借寿,怎么会死到司马懿手里哪?

乙:这个……那就是司马懿有能耐。

甲:司马懿有什么能耐?

乙:司马懿乃是领兵大元帅,统带千军万马,执掌生杀之权,攻杀战守、抽撤盘还,无一不晓。就拿取街亭说吧,不用自己去,派张郃一战成功,司马懿多有能耐!

甲:司马懿要是有能耐,得了街亭,怎么还叫赵云追得满街乱跑?

乙:那么这么说,赵云最能耐。

甲:赵云有什么能耐?

乙:赵云是常胜将军,百战百胜,长坂坡前,一场大战,单枪匹马,敌住曹操八十三万人马,闯出重围,救出阿斗,那是多大的能耐。

甲:赵云要有能耐,到了当阳桥为什么还让张飞给断路哪?

乙:那就是张飞有能耐?

甲:张飞要有能耐,虎牢关战吕布,怎么哥三个打人家一个!

乙:那是吕布有能耐。

甲:吕布要是有能耐,白门楼怎么会死在曹操手里?

乙:那是曹操有能耐!

甲:曹操有能耐,火烧战船,怎么把胡子都烧没啦!

乙:要照你这么——说。

甲:谁有能耐?

乙:你有能耐。

甲:我有什么能耐?

乙:你都把我问住了,还没能耐吗?

从这些片段中可以看出子母哏的捧逗关系。

三、群口相声

三人相声或多人相声叫群口,三人或三人以上表演的化妆相声也是群口相声。三人相声代表作有《训徒》《扒马褂》《大审》《酒令》等,六人相声有《五官争功》,八人相声有《法门寺》等。三人相声,甲为逗哏,乙为捧哏,丙为赋缝,三人表演各有特点。丙夸张地叙述故事情节,乙对丙所叙述的故事情节提出疑问,甲对乙提出的疑问给予解释辩解,使乙提出的疑问得到似乎合理的回答。

传统相声《扒马褂》片段,很好地表现了捧、逗、赋缝三者之间的关系:

乙:嗳,说可是说,您可别云山雾罩的!

丙:这叫什么话呀,就凭我这学问怎么能云山雾罩的哪!他刚才说我叫人问住了,那不是问住了,因为我这人学问太大了,我说出话来,那些人不懂哪,我赌气就不理他们啦,这样就好像我叫人问住了,其实不是。再说,就凭我这学问,能叫人家问住吗?您说什么事情咱不知道啊,就拿昨天说吧,我说得刮风,结果半夜里就起风了。

乙:倒是有点风。

丙:有点儿风?风可大了,整刮了一宿啊,嗳?我家里有一眼井您知道吗?

乙:不就靠南墙那个吗?

丙:是啊,您就知道那风多大了,一宿的工夫,把井给刮墙外边去了。

乙:什么?

丙:把井给刮墙外边去了。夜里我正睡觉呢,愣叫大风给吵醒了,我听着咣登咣登的,溅了一窗户水。天亮我这么一瞧,院里井没了,开大门一瞧,井在墙外头哪!

乙:没听说过。

丙:这我能说瞎话吗?你要不信,你问他去。(指甲)

乙:(问甲)跟您打听点儿事。您说风要刮太大了,能把井刮到墙外边去吗?

甲:像话吗?井会刮到墙外边去了?

丙:(扒甲的马褂)你把马褂脱下来吧!

甲:嗳!你不是不要了吗?

丙:不要啊!我家里那眼井刮到墙外边去了,你怎么说不知道哪?(要扒甲的马褂)

甲:噢!(向乙说)他家里那眼井啊!

乙:是啊。

甲:不错,是刮出去了。

乙:是刮出去了?那就问你吧,怎么刮出去的?

甲:你听着呀,不是他家里那眼井吗?井,你懂吗?就是里头有水!

乙:废话,井里怎么会没水啊!我问你怎么刮出去的?

甲:怎么刮出去的?你听着呀!他不是他这个啊!他那个井啊!横是水浅了,压不住了,刮出去了!

乙:不像话,你就是干井也刮不出去啊!

甲:你说刮不出去,眼睁睁地刮出去了!

乙:怎么刮出去的哪?

甲:你听着啊!你不是问他家那井怎么刮墙外边去了吗?因为他家那墙太矮了!

乙:多矮也刮不出去呀?

甲:他家那墙不是砖墙。

乙:土墙也刮不出去呀?

甲:是篱笆墙,篱笆你懂吗?

乙:篱笆我怎么不懂啊!

甲:懂,啊!懂就完了!

乙:什么就完了?我问你这井怎么会刮到墙外边去了?

甲:还没明白哪?

乙:你说什么啦?

甲:你不是问这井吗?噢,是这么回事,因为他家那篱笆墙年头儿太多了,风吹日晒的,底下糟了,离着这井也就二尺来远。那天忽然来了一阵大风,篱笆底下折了,把墙鼓进一块来,他早起来这么一瞧,睡眼蒙胧的:“哟,怎么把我家井给刮到墙外边去了?”就这么给刮出去的。

乙:噢,这么回事!

相声的结构

一段相声要由“垫话”“瓢把儿”“正活”“底”这几部分组成。

一、垫话

垫话就是说正活之前的一些话。一段相声能不能吸引观众、能不能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到你所表演的节目中来,垫话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垫话往往有的是即兴表演,也叫“现挂”。

从近年来的作品中看,垫话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了。垫话也要有笑料,没有笑料就不能起到垫话的作用。比如《妻子的褒贬》的垫话:

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余爱好。

乙:各有所好。

甲:而个人爱好又都同自己的性格密切相关。

乙:对。

甲:比如说今天来的观众,大多是年轻的朋友。

乙:年轻人什么性格呢?

甲:活泼好动。

乙:这是年轻人的特点。

甲:他们喜欢打球啊,游泳啊,滑冰啊,爬山哪……

乙:喜欢剧烈的室外活动。

甲:在这方面我则不然。你别看我也是年轻人,我不大好动。

乙:好静。

甲:所以我的爱好,跟大多数年轻的朋友就不大一样了。

乙:那你爱好什么呢?

甲:我喜欢在屋里坐着。

乙:光坐着?

甲:整天看……

乙:看什么?

甲:看……两口子吵架。

乙:啊?

甲:我看那玩意儿上瘾。

乙:这都什么爱好。

甲:一听这话你就不经常看两口子吵架。

乙:我看那个干吗?

到此,垫话结束了,包袱响了,把观众自然而然地引到你要表演的相声中来了。又如《如此照相》的开头:

甲:您大概喜欢照相吧?

乙:哟,您怎么看出来的?

甲:因为您这人形象很有特点。

乙:我们那儿比我好看的人倒是不多。

甲:好像哪个电影里的演员像您。

乙:他们说我这和和气气的劲儿像孙喜旺。

甲:喜旺不如您。

乙:也有人说我像林道静。

甲:你是男的,是女的?

乙:一夸我,我也闹不清了,反正是个演员。

甲:我看过您不少照片。

乙:我爱照相嘛。

甲:前年,粉碎“四人帮”后几天,您穿一套新的制服,照过一张相。

乙:那是纪念咱们获得第二次解放照的。

甲:五八年,您穿着劳动布夹克,照过一张相。

乙:那是纪念大跃进我火线入党照的。

甲:四八年,您穿一身工作服,照过一张相。

乙:那是纪念我参加革命工作照的。

甲:二八年,您什么都没穿,照过一张相。

乙:那是……我什么都没穿哪?

甲:上面写着“周岁纪念”嘛!

乙:那时我刚一岁。

甲:反正你断奶了。

乙:你提我小时候干吗?

甲:通过这可以看出照相是咱们生活中的一个乐趣。

乙:广大人民都喜欢。

甲:既纪念生活中美好的画面,又丰富了生活的内容。

乙:也很有纪念意义。

甲:您那几张照片除去构图优美、色调柔和以外,有个最大的特点。

乙:什么呢?

甲:没有一张是哭着的。

乙:嗐!谁照相都是笑模样。

甲:嗯,我就不是。

乙:你哭着照?

甲:比哭还难看。

乙:什么样?

甲:呲着牙,咧着嘴,脖子冲南眼朝北。这样儿。(表情)

乙:嗐!是比哭还寒碜。你怎么这模样儿?

甲:我这模样儿?你要是赶我那时候去照相馆,照出来比我还难看。

接下来,表演自然而然地转入正题。

二、瓢把儿

瓢把儿就是入活的“搭桥”,起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东京客人》垫话说完之后,下面是这么几句:

甲:我这么问你是有原因的!

乙:有原因?什么原因?

甲:有一个日本老太太正找您哪!

乙:找我?

甲:那日本老太太点名找×××说是她的儿子。

乙:真有这事儿?

这几句就是“瓢把儿”,即承接了上面的垫话,又给入活作了铺垫,开始入活了。

三、活儿(也叫正活或活身儿)

活儿,就是一段相声的中心,一段相声的正文。叙述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主要靠它来完成。活儿是由好多个情节组成的,每个小情节,必须有笑料,作为一个情节的结束。既有一般,又见高潮,一浪高过一浪。活儿中的各个小情节都要围绕着一个中心,沿着一条线索展开,这样才能直线上升而不至于“折腰”,也才能紧紧地吸引着观众。

相声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虚中有实,既含蓄、又夸张,观众才爱听,爱看,使观众如临其境,逐渐地就入“底”了。

四、底

底就是一段相声的结束。一段相声好比一篇文章,开场白就是垫话,活儿就是正文,底就是文章的结尾。

一段相声都要有头尾,情节集中,紧凑,不拖泥带水,要干净利落,写出来层次分明,表演起来火爆脆快,听起来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使观众寓教育于笑声之中,就能起到了一段相声的作用。这就与底的安排有关了。底安排得好,观众印象深刻;安排得不好,则平淡无味,所谓好与不好之别,也就在于底的笑料安排得是否恰当,是否有效果。恰当有效果就“响”了,反之就“凉”了。当然也不能单纯地去追求效果,而忽略了主题。

那么一段相声什么时候“攒底”好哪?最好是安排在一段情节的高潮之中,或矛盾的激烈之处,从而容易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以下是《如此照相》的“攒底”:

甲:我一看这情况,原来如此!我干脆……

乙:你照吧!

甲:我走吧。

乙:怎么走啦?

甲:早上八点来的,现在都四点半了。

乙:溜溜儿一天。

甲:刚到门那儿,有人把我拦住了。(努嘴)

乙:又干什么?

甲:我一看,噢,下班了,顾客、职工站成一排,跳忠字舞。

乙:对,这是“晚汇报”的一种形式。

甲:不行啊,我肚子这儿“咕噜咕噜”直叫唤。

乙:赶紧上对过儿食堂买点儿吃吧!

甲:“同志,我饿了一天了,您等我上对过儿买俩包子吃。”

乙:那就买去吧。

甲:“你什么出身?这是忠不忠的问题,你怎么偏这时候吃?”

乙:得,还给上纲了。

甲:我一想,我跳吧!(跳舞)

乙:还真不错。

甲:知道什么意思吗?(动作)

乙:拿起刀枪。

甲:(动作)

乙:狠打黑帮。

甲:(动作)

乙:文攻武卫。

甲:(动作)

乙:奔向前方。

甲:(动作)

乙:放眼全球。

甲:不对。

乙:高瞻远瞩。

甲:不对。

乙:放眼世界!

甲:不对。

乙:你这儿干吗呢?

甲:我瞧那包子呢!

“包袱”种类

“包袱”就是笑料,就是在相声表演的过程中,演员要让观众不知不觉地、一样一样地往一个铺开的包袱皮里装东西,系好,到一定的时候,再突然地把包袱皮打开,使观众一下子看清了包袱皮里装的东西,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使观众自然地发出笑声,这就是包袱。

包袱有几种:

一、单包袱

就是在一个小的情节中,有一个包袱。如《垫话》:

甲:爱走东的不走西,爱吃萝卜的不吃梨,爱打扑克的不下棋,爱踢球的不钓鱼。

乙:爱好不同。

甲:有爱吃咸的、爱吃淡的、有爱吃汽水下挂面的!

二、重包袱

就是在一个情节中,把两个包袱联结起来,抖完一个包袱之后,又抖一个。如《踢球》:

甲:牛科长长得胖,胖得出奇。

乙:怎么个胖法?

甲:胖得俩手摸不着肚脐眼,上便所还得我给系裤腰带。

乙:是吗?

甲:我还不敢使劲!

乙:怎么哪?

甲:怕放炮喽。

三、连环包袱

就是在—个情节中,把许多小包袱联结起来,穿成串儿包袱,一环扣一环,是包袱就响。最后来一个大包袱作为一个情节的结束。如《踢球》:

甲:张秘书,借钱归那位处长批?

乙:他怎么说的?

甲:张秘书说话有点小毛病!

乙:什么毛病?

甲:喀巴,借……借……借钱归陈……陈……陈处长批。(一个包袱)

乙:陈处长在哪儿?

甲:陈处长在……上……上……

乙:在楼上哪?

甲:在上海哪。(又一个包袱)

乙:上海哪!什么时候回来?

甲:今……今儿……今天几号?

乙:二号。

甲:二号,他……他六……六……

乙:六号回来?

甲:六月份回来。(又一个包袱)

四、构成包袱的艺术手法

1.谐音包袱

谐音,就是音同字不同的包袱,或者音字相近而产生的包袱,都是谐音包袱。如《东京客人》:

甲:小赵又一指那日本老太太给我介绍,这就是日本东京民间访华团的叫“京本教子”。

乙:叫什么?

甲:京本教子。

乙:精粉饺子,好哇,我就爱吃精粉饺子。

原来人家的名字叫“京本教子”而给说成是“精粉饺子”,从“京本教子”到“精粉饺子”,字的声音近似而原意变了。又如《黄鹤楼》:

乙:咱俩唱出《黄鹤楼》。

甲:黄窝头。

乙:张飞闯帐。

甲:小葱拌酱。

乙:刘备过江。

甲:大饼两张。

乙:三气周瑜。

甲:三条小鱼。

还有《春回大地》里的“你吃饭了吧”理解成“你脚崴了吧”。《我爱中国》里的“艾斯考包里”,理解成“爱吃烤苞米”等都是谐音包袱,处理得好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

2.机辩包袱

也是“争辩出包袱”,明知不对,还要与人争辩,没理找理,我们通常说的抬扛,就是这个意思。如《好梦不长》里边,有这么一段:

甲:我画得正来劲儿呢,打后边过来一个黑大个儿,抬腿就一脚:“你干什么?”

乙:得!没词儿了吧?

甲:没词儿了?“我画画呢。”“什么画?”“宣传画。”“宣传什么?”“讲卫生。”

乙:那床单怎么回事?

甲:床单呀,勤洗勤晒。

乙:那裤衩子哪?

甲:那裤衩子,那是裤衩子吗?

乙:那是什么?

甲:那是裙子。

乙:你画的是男的女的?

甲:女的。

乙:女的怎么还光脑袋呢?

甲:呀,光脑袋呀,这没关系,再画点头发不就行了吗?

甲画的本来是裤衩子,但为逃避黑大个儿的追问,没理找理地说了很多的所谓理由,从而出了笑料,这种包袱就是争辩的艺术手法。

3.比喻包袱

比喻也就是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喜剧效果。《摩登时代》里边的小号加塞子那几句就属于比喻包袱,就是用打比方而产生的笑料。

甲:我给学学这小号加塞子,我学的时候,你闭上眼睛听,跟卓别林一个味儿。

乙:那我要睁眼看哪?

甲:你要睁眼看哪。

乙:卓别林。

甲:×××。

我学的那个味和电影摩登时代里的前奏曲的小号加塞子一个味儿,这就是个比喻,你闭眼听,一个味儿,睁眼一看就是我学的了。

《买伞》里边有这么一段:

甲:小严,给你买把伞自动开的,用手一按弹簧就把伞面弹开。你看,叭!

乙:弹开了?

甲:伞弹开了,把我爱人给崩出去了。

乙:怎么回事?

甲:伞面儿成这样了,噗!我爱人就坐床上了:“哎哟,我的妈,你这是伞哪!是枪啊!”

乙:你怎么说的?

甲:我说……也不是伞、也不是枪,嘿——喇叭花。

质量不好的一把伞,弹出去以后变了形,把伞比喻成喇叭花。这就是比喻手法,比方出的包袱。还有演员表演中的比喻。如《戏剧方言》中:

甲:你看人家那眼珠一动,那叫秋波流慧。

乙:对!

甲:您看我这眼珠一动。

乙:秋波流慧。

甲:瞳仁反背。

这是相对的比喻,还有形象的比喻。

甲:你看人家往那一站像朵花似的。

乙:好看。

甲:我往这一站也像朵花似的。

乙:您像什么花?

甲:干枝梅。

乙:干枝梅啊!

4.错觉包袱

《油水大》中有这么一段:

甲:……包办酒席,烟果糖茶,一个电话,全整到家。

乙:他怎么这么大能耐呢?

甲:他是关系广,路子多,哪个部门都有人,能一条龙地走后门。

乙:专门能走后门,这位都成专家了。

甲:赚家,把钱都赚他们家去了!

赚家是专家的错觉,从而产生了包袱。《霸王别姬》里有这么几句:

乙:可真有点盛气凌人。

甲:什么叫“生气拧人”?谁拧人啦?我拧你哪儿啦?

这也是错觉的艺术手法给出的效果。

5.否定包袱

用否定的语气来结束一句话、一件事而产生的包袱,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如《垫话》:

甲:您是什么文化程度?

乙:我是小学六年。

甲:那您不如我啦。

乙:这么说您知识多?

甲:我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比管仲,抱膝危坐,笑傲风月,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

乙:这是您?

甲:诸葛亮。

再如《笑的研究》有一段,也是使用否定这种艺术手法产生的喜剧效果。

甲:要笑你应该这样笑。

乙:怎么笑呢?

甲:应该是:似笑似不笑,似想笑似不想笑,要笑没笑出来,这笑纹在肉皮里含着。

乙:噢,你这一说我明白了,这笑么是似笑似不笑,似想笑似不想笑,要笑没笑出来,这笑纹在肉皮里含着对不?

甲:对。

乙:哈——我笑不了。

再如《买伞》:

甲:每月四毛钱攒成这个样,真难为你,照这样攒四毛钱哪儿够花的。这么着,从下月起……

乙:给四毛五啦。

甲:改两毛七了。

这也是用否定这种艺术手法出的包袱。按照规律上月给四毛,这月从发展上看,应该给四毛五或五毛,可是把正常的规律给否定了,这就是用否定的艺术手法产生的效果。

6.拟人包袱

拟人出包袱,就是通过以物拟人的方法制造包袱。如《打蚊子》:

甲:你刚睡着,那蚊子来啦,嗡……

乙:好嘛,这蚊子可够个儿。

甲:这不是学蚊子么。蚊子一瞧是您乐啦,“来呀,这有个肥的。”

乙:这是蚊子说的?

甲:这是我说的。

7.夸张包袱

夸张,就是夸大的意思,过分强调人物的行为或一些生活现象都属于夸张的手法。如《夜行记》中有这样的对话:

甲:一狠心买辆自行车。

乙:嗯。

甲:(手势)花了这整儿,这个零儿。

乙:二百八?

甲:二十八块。

乙:二十八块钱你就买车呀!

甲:买旧的。

乙:那能骑吗?

甲:哎,你别看花钱不多,车还可以。

乙:骑得过儿。

甲:反正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

乙:好嘛,这车都要散啦。

一句“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就夸张地把一辆超级“老爷车”形容得淋漓尽致。

再如《打电话》“罗唆”在电话里罗唆了半天,最后告诉他的未婚妻:

甲:下车之后,你往对面瞅,从西边数第三根电线杆子,我在那儿等你,好不好?七点一刻开演,我七点等你。七点钟啊,哎,小王啊,那什么你别来啦。

乙:怎么别来啦?

甲:现在都八点半啦。

这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夸大地强调了打起电话没完没了这一生活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一对情人约会,本来能用一两分钟说完的话,而一说说了两个钟头,这种现象在相声的表演当中艺术地再现,它通过夸张的手法,有力地讽刺了“罗嗦”,取得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8.俏皮话、反正话包袱

俏皮话也就是歇后语,就是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句子,前部分似谜面,后部分似谜底,而基本意思却在后半部分,听起来很幽默。如《买伞》:

甲:您别找我们换。我们是来什么卖什么,质量问题我倒是想管,可被窝里伸脚丫。

乙:怎么讲?

甲:我们算第几把手?铁路警察我们也管不着那段儿。

这就是歇后语出的包袱。

反正话大家都熟悉,就是把正话说反了,反话说正了,从而引起笑声。如《小段》:

甲:我是小孩。

乙:小孩是我。

甲:我骑自行车。

乙:自行车骑我。

甲:我鼻子大。

乙:我大鼻子。

这就是正话反说,词不达意,从而引出了笑料。

9.重复包袱

重复,就是通过多次强调文字完全相同的语句,或多次重复地说同样的话,就是重复的艺术手法。如《买伞》里边就有这样的手法:

甲:同志,我们厂的情况,简单地向您汇报一下。我们是协作企业,由四个大厂、五个合作社、六个生产组、七个车间、八个单位组成……此致、敬礼、多提宝贵意见。

乙:这就完了?我这伞咋办?

甲:同志,我们厂的情况,简单地向您汇报一下,我们是协作企业,由四个大厂、五个合作社、六个生产组、七个车间、八个单位组成……此致、敬礼、多提宝贵意见。

乙:我这还没解决哪!

甲:同志,我们厂的情况简单地向您汇报一下……

这就是多次地重复一个语句而引起的喜剧效果。“三翻四抖”也属于重复的艺术手法。如《小段》:

甲:做一个相声演员要有广泛的爱好。

乙:对,什么都得会。

甲:你会的就很多。

乙:不敢说太多,一般的都有两下子。

甲:这我知道,你画的山水画……

乙:跟真的似的。

甲:你雕刻的金鱼……

乙:跟真的似的。

甲:你捏的那小泥人……

乙:跟真的似的。

甲:你印那假票子……

乙:跟真的似的,我不会呀!

这种三翻四抖的包袱,也是重复的手法。

10.意思相反包袱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出乎意料、合乎情理的包袱。如《东京客人》里面就有这样的手法:

甲:我往屋里一看,×××的中国妈、日本妈,他爱人孩子都坐满了,桌子上摆满了中国菜、日本菜,嘿!真好。

乙:好!

甲:好!什么好?

乙:怎么啦?

甲:×××你太不够意思了,为了你们母子见面我跑前跑后的容易吗?怎么着,你们都进屋吃去啦,不管我啦?我告诉你,你们不是不叫我吗,没关系!当时,我一狠心,一跺脚,干脆!

乙:回去了。

甲:我进去了。

按着事物的发展规律,既然一狠心,一跺脚,那就是回去了,可恰恰与此相反,却自个儿进去了。出乎意料,合乎情理,从而产生笑料。

11.打岔包袱

打岔是相声里使用较老的一个手法。传统相声《学四相》就是采用打岔的手法。使用这种艺术手法喜剧效果强烈,请看《小段》:

乙:大爷!

甲:啊!

乙:您吃饭了吗?

甲:我出汗了吗?没有,药吃得少。

乙:您听不见哪?

甲:你要买线哪?

乙:不对。

甲:上税?上什么税呀?

这就是靠打岔这个手法产生的包袱。

12.对照包袱

对照就是把两种不同思想的人或两种不同性格、不同相貌的人,加以对照而产生的效果。如《垫话》:

甲:您看刚才那位女演员往台上一站,观众就给四个字的评语。

乙:哪四个字?

甲:上人儿见喜。

乙:好看。

甲:我往台上一站哪,观众也给四个字的评语。

乙:上人儿见喜?

甲:伤财惹气。

乙:我要往台上一站哪?

甲:也给四个字的评语。

乙:伤财惹气。

甲:执行枪毙。

这就是通过人与人的对照、比较出的包袱。

13.曲解包袱

曲解包袱是相声里常用的手法。曲解大部分是对名词、名称的歪曲理解,从而产生与原意不同的解释,产生了喜剧效果。如《改行》中:

甲:皇上戴的帽子叫“王冠”。

乙:噢!

甲:皇上穿的外衣叫“龙袍”。

乙:是。

甲:皇上写封信叫“御书”。

乙:对!

甲:皇上死了都有名。

乙:叫什么?

甲:叫驾崩。

乙:怎么叫驾崩哪?

甲:就是弄俩人驾出去给崩了。

乙:没听说过。

这都是曲解的手法出的包袱。

14.跳出包袱

如《春回大地》中:

甲:……三年见成效啊!捷报传四方,看,那是去年刚建的机床厂。

乙:出机床的。

甲:那是去年刚建的钢铁厂。

乙:出钢铁的。

甲:那是去年刚建的服装厂。

乙:出服装的。

甲:那是去年刚建的新广场。

乙:在——广场出什么啊!广场什么也不出。

那是去年刚建的新广场,是属于跳出的手法,前边说的是机床厂、钢铁厂、服装厂,到第四翻儿突然说了新广场,跳出了规律之外,从而产生了笑料。

15.颠倒包袱

事物的颠倒,语言的颠倒,都可以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如《特殊生活》中:

甲:你不要怕,要敢说话,要有大无畏的精神,要敢上五天揽月……

乙:那叫九天揽月。

甲:要敢于下九洋捉鳖……

乙:五洋捉鳖。

甲:我这差四个洋呢。

这就是颠倒出的包袱。还有什么“我提了火车上皮包”哇,“我拿出钢本日记笔”呀,“自行车骑上了我”呀等等都是颠倒手法。像《喜事》里的“我长得像我闺女,不,我们闺女长得像我”,都是由于语言的颠倒产生的笑料。

16.矛盾包袱

关于矛盾出包袱,有不少的相声使用了这样的手法,就是语言自相矛盾、漏洞百出而不能自圆其说,从而产生语言与思维的冲击力,收到喜剧效果。如《戏剧杂谈》中:

甲:直到现在,我研究戏剧五十多年了……

乙:您等会儿吧,您今年多大岁数?

甲:四十三岁。

乙:研究戏曲五十多年啦?

甲:啊,所以呀。

乙:今年您四十三,怎么研究戏剧五十多年呢?

甲:啊,是啊,它这个,差点是吧?

乙:差点呀,差多啦!

甲:是啊,你听着奇怪呀。

乙:啊。

甲:是嘛,连我听着都奇怪!

在这里甲先说研究戏剧工作五十多年了,而年龄却才四十三岁;当乙再问他研究多少年时,甲语言支吾搪塞,不能自圆其说,因而引人发笑。由矛盾而构成的包袱,明快、具体,讽刺力强,效果也强烈。

17.跟着跑、顺杆爬包袱

所谓跟着跑、顺杆爬,就是你说什么他跟着说什么,你说东就是东,你说西就是西,这样的手法出的包袱就是跟着跑的包袱。如《社会主义好》中:

甲:电影一开片,一个女的在水牢里关着,旁边站着一个人,一边打一边问,你还跑不跑,你还跑不跑……

乙:你说那是红色娘子军。

甲:对,是红色娘子军。

乙:挨打那女的叫琼花。

甲:对,琼花后来跑了,她在前边跑。后边有人追,追到河边上,看到一只鞋,打锣那小子还喊哪。

乙:喊什么?

甲:少东家,在这儿哪!

乙:你说的那是白毛女。

甲:对,白毛女跑到深山沟里,头发都白了,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后来八路军来了,解放了她的家乡。喜儿乐坏了,高兴地挎了个线笸箩,从山上往下跑,跑到小河边还唱哪!

乙:还唱!唱什么?

甲:河边的青蛙呱呱地叫哇!

乙:你说的不是白毛女,这是刘巧儿。

甲:对,刘巧儿,我唱的就是刘巧儿。

乙:又刘巧儿啦!

甲:刘巧儿这人大公无私,敢向不良倾向作斗争,有人出去干私活,她上去就拦住了:“站住,你们干什么去,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后来她跟她爱人干起来了,一把就给喜旺推个大仰面叉。

乙:唉,你说的这是李双双。

合:对,我说的就是李双双。

乙:我就知道是这句吗?人家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呀。

这就是跟着跑、顺杆爬出的包袱。

18.赏踹包袱

就是先把事物或人物捧得高高的,而后又突然地给予贬低,从而产生喜剧效果。如《垫话》:

甲:哟,×××同志,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皓月当空,名驰宇宙,往日终不得暇,今日相见真乃。

乙:三生有幸。

甲:也不怎么样!

这几句就是先捧后蹬,先赏后踹出的笑料。

19.误会包袱

使用误会这种手法的相声太多了。请看《小段》中:

甲:这位扮演孙权的上台得报名呀,可是由于他上台太忙,把自己扮演谁这碴儿给忘了。

乙:是呀。

甲:上场之后,一抱拳,“俺孙……”孙什么,他想不起来了。

乙:那怎么办哪?

甲:在舞台的边幕上有位管事的,一看哟,忘词了,怎么名字都报不上来啦?你不是扮演孙权吗!他小声告诉他:“孙权哪,孙权。”可是台上这位哪,一忘词什么也听不见了。

乙:脑袋都大了么!

甲:这位管事的一看,听不见哪!干脆我比划吧,就把拳头伸出来了。

乙:这干吗?

甲:这意思是孙——拳哪,

乙:那就赶快说吧!

甲:台上这位一看,噢,这是告诉我词哪!可是他体会错了。

乙:他怎么报的?

甲:这么报的,俺孙——一看台边,孙——锤——。

这就是由于误会而产生的包袱。误会的手法在相声中是常用的手法。

20.双关语包袱

所谓双关语,就是说东指西、一语双关的手法,揭露实质,产生包袱。如传统相声《黄半仙》中:

黄蛤蟆、黄蛤蟆,你就死到这盒里啦。皇上说:“哎,又叫你猜对了。”因为皇上这盒里放的就是一个黄蛤蟆,而这黄半仙呢,名字也叫黄蛤蟆,自己叫着自己的蛤蟆名字,可皇上以为是说的盒里的蛤蟆呢,一语双关,又叫了自己的名字又巧说了盒里的东西。

还有《南北话》中:

甲:我叫你买猪肝,你怎么买竹竿回来啦!你那耳朵呢!

乙:耳朵呀?在兜里哪,顺手把买的猪耳朵拿出来了。

这也是双关语的包袱。

21.“吃了吐”包袱

吃了吐的包袱,是捧哏常用的一种手法,逗哏的用得较少。吃了吐就是先吃了,再吐出来,就像一个人拿一块蜡当糖,猛然放到嘴里去吃,立刻发现不是味,马上就吐出来,从而产生了笑料。如《我爱中国》中:

乙:哪国的外国人我都见过。

甲:英国人?

乙:见过。

甲:法国人?

乙:见过。

甲:美国人?

乙:见过。

甲:山东美国人?

乙:见……没见过。

先说见是吃,“没见过”是又吐出来了。又如传统相声《卖估衣》中:

甲:爷俩赶集哟。

乙:一大一小哟。

甲:我是你干佬哟。

乙:就那么办喽,——去你的吧!

“就那么办喽”是吃,“去你的吧”就是吐。

在安排组织吃了吐的包袱时,一般都是捧哏的用,很少是逗哏的使用,要注意这一点。 J9H4/H0JeHzVroadEzKMUiNTI8zrzgqutN3ZlWAw/wG95JF6Pu6mcSq4uleRqU7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