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囧囧有神”的故事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心理实验

——萨姆提克实验

远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古人已经做过各种各样的心理学实验了,只不过他们并不懂得那是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只是为了当时的目的考虑。比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心理实验——萨姆提克实验就是一个控制变量的心理学实验。萨姆提克实验在许多方面都属于粗糙的雏形阶段,但至少证明,两千多年前的人类已经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大脑产生思想”了。在萨姆提克实验之前,还没有人对人类思想、感情、语言进行过研究或推理,这也是萨姆提克的过人之处。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心理实验的实验品是两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在今天看来,这是非常不人道的做法。他们被送到了一个牧人手中,然后被分别安置在两个隔离的房间里。房间温暖舒适,食物充足,唯一的缺点就是缺少人声。除了马的嘶鸣、羊群咩咩叫之外,不可以让他们听见人的声音。实验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先来追溯下历史。

话说,埃及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可是如何证明这件事呢?古埃及国王萨姆提克想到了这个问题,更确切地说,这是他人生的两大愿望之一,而另一个愿望是成为埃及国王。萨姆提克国王的目标是将埃及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此他为社会创造财富,复兴艺术和建筑业,接下来,他就要着手证明埃及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这个问题了。

萨姆提克是这样想的。人类的语言是与生俱来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开口说话,从来没有从周围人那里听过语言,那么他所说出的语言一定是人类最原始的声音。如果恰好是埃及语,就能证明埃及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

萨姆提克的目的非常简单,只要听到两个婴儿说出来的第一个单词是什么,就能够证明之前的假设正确与否。两个孩子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下生活了两年,两年里,孩子除了哭之外,什么都不会说。有一天,牧人打开了房门,突然一个孩子朝着牧人大叫“贝克斯……贝克斯……”

牧人立刻带着婴儿拜见萨姆提克,国王中断了朝政,耐心地等待婴儿发出声音。终于,萨姆提克听到了“贝克斯……贝克斯……”,他召集全国的语言学家,希望赶快破解婴儿所说是“贝克斯”是什么意思。答案令他有些失望,原来“贝克斯”是弗里吉亚语,意思是面包。弗吉尼亚是小亚细亚中西部的古国,大约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现位于土耳其中西部。如果按照萨姆提克的设想,那么弗里吉亚是一个比埃及更古老的民族。萨姆提克对此有些失望,但也接受了这个结果。

在今天看来,这个实验未免太过荒唐。人类的语言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学习获得的。将孩子放在隔绝的环境下抚养,根本不可能产生语言,更不用说说出埃及语或者弗吉尼亚语了。婴儿发出的“贝克斯”,或许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单词,而只是咿呀之音。

遗憾的是,牧人并不会写字,萨姆提克也没有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命人撰写一份实验报告,给这个实验留下书面的记录。100多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追溯了这则故事,证明是麦菲斯的赫菲斯托斯神庙的祭司所讲。

灵魂的重量

——灵魂称重史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依然有许多未解之谜:人类起源之谜、进化之谜、宇宙生成之谜、天体运动之谜……人类是否有灵魂大概也是其中之一。尽管宗教学对灵魂有这样那样的解释,灵魂的真面目在自然科学面前依然不甚明了。面对灵魂是否存在,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最睿智的科学家也会张口结舌。不过,也有一些大胆的科学家,尝试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灵魂,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测量灵魂的重量。

灵魂能够称重吗?在中国的传说中,灵魂是轻飘飘的,就像一阵风、一股烟儿,似乎并不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但西方的科学家似乎并不这么想。“不管你是否恐惧,它都会最终降临,在那一时刻,你的身体轻了21克。”这句话来自电影《21克》,这轻了的21克便是人在死亡的瞬间失去的重量,也被看作灵魂的重量。

西方在17世纪科技革命之后,向来以主张科学实证著称,连人的感觉、反应都要用尺子量一量,用秤称一称,更不用说灵魂了。灵魂21克这个说法并不是谣传,是真的有人用称重的方式证明了灵魂的存在。称重的过程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人类灵魂21克的说法也存在漏洞,不过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世界上第一次测量人类灵魂重量的人吧。

190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医院的医生邓肯·麦克道高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关于灵魂是物质的假说并用实验证明灵魂物质的存在》,文章介绍了他测量灵魂重量的过程。实际上,麦克道高用的方法非常简单,他认为既然灵魂是一种可以测量的物质,只要对临死之人进行称重,就能得到灵魂的重量——去世之前称一次,去世之后再称一次,两次的差值便是灵魂的重量。

为了测量方便,他设计了一张特别的床,其实就是将一张床放在了非常灵敏的秤上——貌似是天平,但是他没有留下实验用具的图片。将临死之人放在床上,测量出这个人的体重,在死亡的瞬间,观察秤上指数的变化,就能得到灵魂重量的数值。

麦克道高一共测量了6个人,其中4个人是结核病,1个人是糖尿病,另外一个人病因不明。麦克道高测量的第一个病人患有结核病,在死亡之前,一共经历了3小时40分钟。这段时间里,由于体液蒸发,病人的体重每小时下降28克,在死亡的瞬间,麦克道高观察到病人的体重瞬间下降了21克。这也是灵魂重量21克的由来。

这6位病人中,只有第一位死亡耗时最长,观察最准确。其余病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第二个病人因为无法确认具体的死亡时间,结果无效;第三个病人在去世瞬间体重下降了一些,过几分钟,又下降了一些,麦克道高对此解释,灵魂是分拨离开的(貌似有点扯);第四个病人由于秤没有调好,结果还是不能用;第五个病人死得太突然,又因为秤的原因不能算数;第六个病人刚放到床上五分钟就死了,秤还没来得及调整呢,因此没有测到具体的数据。

之后,麦克道高又用同样的方法研究狗的灵魂,结果发现,狗在死亡的瞬间体重并没有变化,于是麦克道高得出结论:狗没有灵魂。麦克道高的实验结果发表在《纽约时报》和一些医学期刊上,很快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但也有人怀疑麦克道高为了做研究,故意将狗毒死。

麦克道高的想法很不错,但是可信度不高。本来样本就小,到最后相当于只有一个被试有效,直接变成了个案研究。而且,他的死亡时间、秤的准确度都有待考证。人在临死之前,身体会发生许多变化:心脏停止跳动、细胞的死亡、体液的蒸发,这些都会导致体重的轻微变化,而且,麦克道高已经考虑到体液的蒸发,但是没有用合适的手段控制这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后来,麦克道高设想用抓拍X光片的方法给灵魂拍照。因为X光照的是人的内部器官,躲在骨头里面的灵魂也能照得到,那会儿的医疗水平有限,他自己没有X光机,因此一直没能拍成,到麦克道高去世时,他也没能拍到灵魂的X光片。更遗憾的是,在麦克道高之后,再也没有人重复这个实验,也就没有新的数据公布出来。

1987年,一位来自墨西哥的心灵学家胡力安·马尔撒斯公布了病人死亡之前一刹那的照片,照片显示,在病人死亡的瞬间,有一道白色的东西从身体内冲向上面。他的解释是:这是“灵魂素粒子”,是灵魂的正体,人活着时,它停留在人体内;人死时,它就会离开肉体。一旦失去了灵魂素粒子,人类就无法生存了,只剩下一具躯壳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腐烂。

这张照片引起讨论之后,一些医生、心理学家和科研组织联合起来,准备测定灵魂的存在。他们的测量原理和麦克道高一样,灵魂如果是像灵魂素粒子那样的物质,它就会有一定的重量,灵魂素粒子离开肉体,人的体重在死前死后就会发生变化。

通过大范围的取样,他们测得了100多名死者的体重。人在死亡时,体内的水分会释放出来,排除了这部分因素,死前死后的重量相差35克,胖人和瘦人没有区别。于是他们认定,人类灵魂的重量是35克。心灵学家进一步解释说,灵魂素粒子在离开肉体之后,会以微粒子的状态飘浮在空中,当这些微粒子集合成肉眼可见的物体时,就是人们看到的幽灵。不过,这一说法尚未得到科学的证实。

2003年,曾以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克里克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了灵魂。他认为,人类灵魂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细胞产生的,他的研究小组还发现了大脑里的“灵魂细胞”。这不禁让人联想,传说中的灵魂重21克,会不会就是灵魂细胞的重量呢?一切尚待证实。

说个题外话。那部以《21克》为名的电影讲述的是在死亡边缘徘徊的人的故事,探讨了人生、情感的意义,总体来看和灵魂的重量没什么关系。据说导演用神剪辑的方式将人物顺序和时间顺序打乱,看得人晕头转向。整体结构像3×3拼图,三个故事,每个故事分成三份,然后拼拼凑凑,慢慢才能看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当人死的那一刻,将会失去21克的重量,这就是灵魂的重量,灵魂离开躯体,就是死亡”,唯有这一点算是点题。

老兄,离我太近了!

——男厕里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科学,既然人类行为包括吃喝拉撒睡,那么睡眠有人研究,吃喝有人研究,拉撒也有人研究吗?答案是肯定的。追溯起来,最早研究人类在厕所中行为的心理学家是弗洛伊德。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肛门期理论”,认为婴儿从一岁到两岁期间,通过肛门排泄体验性快感,排泄活动能让婴儿获得极大的快乐。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婴儿按时排便,以培养其自控能力。如果这一阶段发生心理冲突,就会造成肛门型人格。肛门排出型人格慷慨大方,愿意将自己拥有的赠予别人,同时也表现出过于放肆、无礼;肛门滞留型人格则极度吝啬、保守,整洁,有规矩,但是过分控制。此外,弗洛伊德还将便秘看作一种神经症,便秘的人大多性格悲观、多愁善感。

在后弗洛伊德时代,人们研究排便、如厕行为时,难免和厕所空间、抽水马桶等联系在一起。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每天有各种发明创造相伴,如电视机、电冰箱、电脑、汽车、抽水马桶。如果将所有的现代家用设备都放弃,只能选择一样留下,人们可以不要电视机,不要电冰箱,不要电脑和汽车,但是绝对离不开抽水马桶。

一项调查表明,英国人认为,抽水马桶是第九项对人类发展影响重大的发明,其他发明如内燃机、卫生纸、铁路和圆珠笔也被列入榜单。马桶如此重要,心理学家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研究的机会,虽然谈论马桶、如厕的问题总是令人尴尬、恶心,还有许多羞于谈及的地方。

世界上第一个马桶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而真正的抽水马桶出现在400多年前。在马桶出现之前,人们随意排泄,躲在大树后面,或者藏到山坡下,城市居民会将排泄物从窗户扔到街上。即使王公贵族,拥有体面的举止和言谈,却改不掉随地大小便的习惯,直到1606年,亨利四世下令禁止,卢浮宫角落里的粪便才逐渐消失。

1597年,第一个抽水马桶在英国诞生,发明者是英国贵族约翰·哈灵顿。他将这个新发明安装在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里。1775年,英国钟表师卡明斯对哈灵顿的马桶进行了改进,使储水器的水用完之后,能够自动关闭阀门,同时让水自动灌满水箱。后来,一位工匠将储水器放在了马桶上方,并安装了把手,用来控制储水器的出水,同时在便池上安了盖子。最终,约瑟夫·布拉梅发明了防止污水管溢出臭味的U形管,形成了今天马桶的最终设计。

马桶的出现断绝了室内的恶臭,但是排泄物顺着管道直接排到河里,同样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1843年,维多利亚女王参观剑桥大学,看到顺流而下的纸张,询问是怎么回事儿,剑桥大学校长为了不让女王难堪,便谎称“那是禁止在此游泳的告示”。1858年,伦敦泰晤士河爆发了大恶臭事件,人们才开始兴建下水道系统。直到19世纪后期,欧洲的各大城市才开始安装自来水管,抽水马桶和地下排水系统逐渐普及起来。

马桶的发明算得上人类文明中的经典之作,随着马桶的普及,人们如厕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在狭小的卫生间里也出现了心理学的影响因素。设想一下,如果你到餐厅吃饭,其间突然想要去卫生间,而且是大号。当你走入卫生间,发现厕所里有四个隔间,马桶干净、配有厕纸,从门口排号1、2、3、4,你会选择哪间呢?是中间的2号或3号,最里面的4号,还是离门口最近的1号呢?

这个问题早已被心理学家想到了。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人们如何选择如厕位置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方式很奇妙,不是蹲在厕所里一个一个记录,而是记录厕纸的消耗量。结果证明,2号和3号隔间的厕纸消耗量最大,占了60%,这表明人们更愿意选择中间的两个位置。

人类倾向于选择中间的位置,这种行为不仅表现在选择如厕位置上,几乎所有选择都是如此。在四排饼干中,大多数顾客会选中间两排;在三个圈圈上选择一个打钩,一半的人会选择中间那个圈。或许可以从进化的角度解释这种行为,人类祖先在远古时代需要时刻提防野兽的攻击,而处在中间位置的人是最安全的。

另外,选择便池也涉及私人空间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私人领地,一旦被别人闯入就会感到不适,尤其是如厕时。但是,他人的存在到底会对如厕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1976年,心理学家米德米斯特、诺尔斯和玛特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公共厕所里男人小便的时间和速度是否会受他人影响。

米德米斯特在上厕所时注意到,如果身边有一位同学正在使用小便池,他需要等好久才能尿出来。在课堂上,米德米斯特以这个观察为基础,提议进行个人空间的实验,结果遭到了同学的嘲笑。米德米斯特已经了解,当个人空间遭到侵犯时,人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或者退缩来重建自己的空间,或者尝试其他办法调节距离。但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他还不甚了解,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囧囧的观察实验。

实验时,有一位实验人员站在镜子前假装梳头发,实际上他在观察进来小便的人。他的任务是记录三方面的数据:选择哪个便池,解开扣子到小便的时间,持续时间。实验证明,男人小便时不喜欢别人靠近,如果有人站在旁边,小便的准备时间会变长,持续时间会变短。

为了更确切地掌握实验数据,米德米斯特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实验。实验人员选择了三种影响他人的方式。一是不出现,躲在隔间里偷偷观察;二是出现两个人,分别站在两边的位置,留下中间的便池;三是出现两个人,他们紧挨着,留下边上的一个便池。米德米斯特躲在厕所的隔间里,偷偷记录了60位如厕者的情况。结果发现,当厕所空无一人时,从解开扣子到小便的平均时间是4.8秒;如果远方有一个人,时间会延长到6.2秒;如果身边站着一个人,时间几乎翻倍,变成了8.4秒。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个人空间遭到了侵犯。人在恐惧或害怕时,会造成括约肌紧张,从而改变当前的行为方式,以应对变化的环境。厕所实验中,不了解情况的被试在一个陌生人靠近时延迟排尿的现象,便证明了个人空间遭到破坏时引起的恐惧和焦虑。

夫妻相,夫妻像

——伴侣特质的相融

日常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现象。一起生活很长时间的夫妇在外貌上非常像,让人一看就觉得他们是一家人,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夫妻相”。人海茫茫,为什么你最终选择的是他而不是别人?夫妻相是天生的,还是婚后经过磨合,互相融合的结果?夫妻相真的就是夫妇两人长得非常像吗?

弗洛伊德也研究过“夫妻相”,他将“夫妻相”归结为恋父情结或者恋母情结。女儿将对父亲的崇拜转移到择偶行为中,最终选择的丈夫通常是具有父亲气质的;同样地,儿子在选择配偶时既然无法实现对母亲的爱恋(因为有乱伦恐惧),只好在配偶身上寻找母亲的影子,找到的老婆往往和母亲有相似之处。

弗洛伊德的观点貌似和人们常说的夫妻相不太一样,但却得到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证明。人除了对自己产生认同心理之外,一种天生的配偶识别机制也会让个体本能地寻找和自己相似的个体。这种识别机制会让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建立一个伴侣标准,即与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的相貌。

弗洛伊德的结论来自观察和思辨,而现代心理学的结论来自实验。为了避免遗传上的选择偏好,研究人员选择了26个收养女儿的家庭,他们准备了三组照片,第一组是女儿和四个丈夫候选人的照片,其中一个是真的丈夫。第二组是收养女儿家庭的父亲和四个丈夫候选人的照片,父亲的照片都是女儿在2岁至8岁之间照的。第三组是收养家庭的母亲和四个丈夫候选人的照片。

研究人员找到了250名被试负责评定图片人物的相似度。结果显示,夫妇配对的正确率非常高,岳父和女婿配对的正确率也非常高,而岳母和女婿配对的正确率就低很多。研究人员认为,丈夫和父亲的相似度是靠女儿和父亲的关系决定的,如果父亲在情感上给予女儿的支持越多,女儿选择的丈夫和父亲的相似度就越高。

至于对“夫妻相”的解释,心理学家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在一起生活几十年的夫妻,如果婚姻美满就会出现夫妻相——这当然不是夫妻之间通过主观意愿实现的,而是长期的和谐关系留在脸上的印记,是共同的生活经历、情绪体验造成的,是长年累月体验共同情感产生的结果。

共同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会让夫妻俩的面部肌肉得到锻炼,每一种表情、情感表达都会放松或者收紧一些特定的肌肉,当夫妻一起微笑,一起皱眉时,他们的面部肌肉会做出同样的运动。肌肉会形成相似的曲线,皮肤形成相似的皱纹,年深日久,自然越来越像。

观察不同的夫妻就会发现,欢欢喜喜的夫妻常将笑容挂在脸上;而整天吵架、打架、闹离婚的夫妻,必定两人脸上都是愁云密布。由此一来,夫妻的笑容、表情逐渐趋于一致,原本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也会在外貌上体现出相似之处。此外,饮食习惯的相同还会让夫妻二人患上同一种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不禁让夫妻二人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观察夫妻双方的照片,一组是结婚典礼时拍的,一组是结婚25年后拍的,然后找出那些相貌相似的夫妻。结果显示,夫妻不仅会越长越像,他们相貌的相似程度和婚姻美满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时间在夫妻的脸上留下痕迹,夫妻双方也在不知不觉地雕刻对方。经过无数次的交流,双方的特征发生改变,科学家认为,这种改变往往是朝着自己所希望的理想方向进行的。夫妻进入老年时,体貌上的特征会更加明显。夫妻会在相同的位置长出皱纹。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体征会消失,如肉和头发,但人体骨架却一直能表现出特征来。

此外,夫妻相不仅存在于人类当中,还出现在动物界。匈牙利大学的研究人员同时研究了动物和人类,结果发现,每一个成熟的动物或人类都会按照相似性来寻找配偶。那是因为,长得像的夫妻之间有更大的概率拥有相同的基因,进化生物学中,这种现象叫作选择性交配。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选择和自己拥有相似基因的人做配偶对优化后代的基因有很大益处,可以确保基因库中的一部分基因有更大的概率传递给后代。而且,体貌特征的遗传性非常高。比如,身高比腰围更容易遗传给后代。如果夫妻两人都是身材高挑的体型,生出高后代的概率要远远高于矮后代。前提是,这种相似出现在非近亲的个体中,如果是近亲相配,虽然具有更多相同的优质基因,但同时也存在更多致病基因。

对于夫妻相的解释也有不同意见。比如,有人认为夫妻相的说法是人们视角倾斜和视力误差造成的。就像中国人看外国人似的,都是黄头发、蓝眼睛、高颧骨、大鼻子,而外国人看他们本国人,还是有张三和李四的差别的,而且非常明显。对于夫妻,人们在同时看两个人时,会在心里产生一个预设,夫妻便是一个共同体,必然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然后,人们在看这对夫妻时,就会努力发现两人相貌上相似的地方,忽略掉他们的不同。

实际上,就算不是夫妻,世间的任何男女,在相貌上总有一点相似的地方,同一人种、同一肤色、同一地域的人更容易找到身材、面相上的相似之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一对男女误认为夫妻的概率也很高,由此也证明了夫妻相并不是夫妻独有的专利。

一位来自伊丽莎白敦学院的心理学家研究了狗和主人之间的相似之处,结果发现纯种狗通常和主人有相似之处,杂种狗则不然。但有一点非常普遍,如果主人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就会选择一条活泼好动,愿意与人亲近的狗做宠物。至于长久的相处,主人和宠物的面部表情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会不会像夫妻相一样趋同,至今还在研究当中。

人类的择偶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有生物学的影响,也有社会学的影响。一般生活中,金钱、职业和地位都会影响配偶选择,有研究表明气味也会影响配偶选择。更重要的一点是夫妻相并不能成为美满婚姻的基础。寻找人生伴侣时,人们总是会考虑相貌,但很少有人一定要找一个和自己长得相似的人。与其说幸福来自相貌的相似,不如说来自性格的相容。心灵的沟通契合了,生活上互相关心,困难时彼此支撑,即使原本相差很多的两个人,也会拥有共同的情绪表现、肢体动作等。

有关梦的旧瓶和新酒

——霍布森的想象力

2001年2月,著名神经科学家艾伦·霍布森脑干中风。霍布森向来以研究睡眠和梦境著称,中风之后,在大约10天的时间里,他不能睡觉,也不能做梦,突然间霍布森想到自己中风的位置和他曾经在睡眠实验中解剖的猫脑位置相同。霍布森决定将自己的大脑作为实验品,好好研究一下。

最终他发现,大脑皮层任何一处微小的损伤,都有可能导致梦的消失。比如中风、脑瘤或其他大脑皮层受伤,都会影响梦的情境。如与颜色、运动相关的大脑皮层区域受伤,将会导致梦中的色彩、运动场景的消失。此外,调控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水平的药物也有可能影响梦境。一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会增加梦的发生频率,而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则会降低梦的频率。

在此之前,霍布森已经和梦境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了。他是哈佛医学院的教授,也是《做梦的大脑》、《睡眠》、《梦的新解》等著作的作者。他将所有的学术精力都用来研究大脑和梦境,研究梦境控制方面,尤其是梦的解析和酝酿,并提出了与前人完全不同的观点。“你的大脑不是一台摄像机或者录音机,它是一个作家,一个导演,一个世上最富想象力的器官”,这句话是霍布森的名言。

比弗洛伊德时代更早时,人们就开始寻找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一直被看作对生活的回应。白天发生的事、萦绕脑际的事,到了夜间会以梦的形式反映出来。弗洛伊德认为,梦中的不良感受是压力和冲突的释放,释放的方式可能是间接的,以伪装的形式出现。他还将梦境和泛性论结合到一起,将梦中出现的各种情境解释成神经症或性压抑。

在后弗洛伊德时代,关于梦的讨论一直存在激烈的辩论。作家、诗人、精神分析者认为,梦境代表了被压抑的、隐含的意思,是人类表现真实内心的又一途径;神经学家、脑科学家、睡眠学家则认为,梦境不过是大脑新陈代谢的产物,没有任何意义,更没有预言未来的功能。

霍布森最初并没有选择站在哪一边,他反对用“梦的解析”的方法来分析梦,另一方面,他认为梦不仅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表现,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同时霍布森考虑,梦有没有可能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预演?

他曾经做过这样的梦,在一个奇怪的房间,烟灰缸上有一支正在冒烟的雪茄。当他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时,他拿起了雪茄放在鼻子附近,结果浓烈的雪茄味将他呛醒了。霍布森这样做是为了证明,在梦境中除了视觉形象,还包括嗅觉。这个梦境构成他研究梦的立场——梦的形式可以研究,但内容并不重要。

1973年,艾伦·霍布森和他的同事完全抛弃了精神分析的观点,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他们认为,梦源自脑部随机激发的电脉冲,这些脉冲从记忆深处的各种经历中提炼出影像。他们假定,这些影像并没有构成梦醒时尚记得的“故事”。与此相反,是清醒状态的意识为弄清这些影像的意义,在毫无觉察的情况下编造了这些故事——原因很简单:大脑希望弄清它到底经历了什么过程。这个理论被称作激活—合成假说。

霍布森等人的说法和传统精神分析学派对梦的解释完全不同,因此,研究梦的学者们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不过,这一理论貌似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

霍布森将重点放在梦的形式而不是内容上,结果发现不同人的梦境,甚至同一人的梦境竟然出奇的相似。所谓梦的形式,指的是意识、注意力、智力、感官、认知、记忆等。人之所以会忘记自己的梦,是因为做梦是大脑的一种热身运动。就像跑步一样,身体不记得跑过的每一步,但它的确锻炼过了。

梦境可能揭示生活里的某些重点,但是并不能隐藏秘密,更不需要弗洛伊德的解梦方法来告诉你,少女梦见了工厂边上的烟囱代表了某种性的隐喻。梦境就是梦境,梦到火车晚点,飞机延误,是因为生活中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事。梦境中与某人相遇,心情非常愉快,代表你喜欢这个人;梦境中一次糟糕的邂逅,是因为不喜欢或者害怕这个人。一位教师梦见自己在课堂上赤身裸体,一位母亲发现刚出生的儿子从婴儿车里消失了,这没有什么隐喻,只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焦虑。

霍布森说,研究睡眠是为了理解清醒的状态,研究做梦是为了理解发疯的状态。在快速眼动阶段,脑干(人类进化史中没有变化的部位)会随机产生电信号,控制大脑,影响情绪、运动、听觉和视觉,从而形成了梦。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脑的状态和焦虑、愤怒的梦境相连。快速眼动睡眠出现在进化末期,而且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有这一阶段。可以说,快速眼动睡眠对进化有所帮助。

梦一般都是不愉快的。梦中伴随着许多情绪,而且焦虑、愤怒的情绪要比快乐多很多,噩梦便是这些糟糕情绪的表现。不要觉得这些坏情绪很糟糕,梦境中的坏情绪或者噩梦中的情绪,对人类生存有很大的意义。通过在大脑中的演练,梦里的不良情绪只是为现实中的不良情绪做了准备,帮助人们应对未来可能遇见的坏情绪。此外,梦境还能帮助人实现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盲人在梦中能够看到景象,聋哑人在梦中能够听到声音,残疾人在梦中能够健步如飞。梦创造了幻象,说明大脑具有自动创造的能力。

灵媒的预言

——通灵术真的存在吗?

看过电影《人鬼情未了》的人一定记得,里面有一个衣着鲜艳、脾气很臭,有点神经质的灵媒奥塔。若不是她具有通灵术,女主角莫莉无法得知未婚夫山姆死后,他的灵魂一直陪在她身边;山姆也不会得知,原来害死自己的就是觊觎莫莉许久的好朋友卡尔。电影中奥塔能够和死人的灵魂沟通,告知活人他们过得好不好,还能让死者的灵魂附在自己身上,完成死者想要完成的心愿——这样做对灵媒本身有巨大伤害。

《人鬼情未了》的浪漫程度和香港电影《倩女幽魂》差不多,即使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也会被感人的剧情赚足眼泪。电影结尾处,山姆灵魂现出原形,又逐渐破碎、消失的画面也成为爱情电影里的经典镜头。抛开剧情的需要,通灵术真的存在吗?灵媒的能力是否真的像奥塔那样强大,甚至能够帮助世人惩奸除恶?从通灵术诞生的那天起,人们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在19世纪末期,一种相信死者的灵魂能够和活人沟通的学说风靡一时,这便是通灵术。那些能够帮助死者和活人沟通的人被称作灵媒,他们能传递信息,还能让桌子升空,让铃铛自己响起来,以证明死者的灵魂确实存在,并且出现在当下的空间里。

尽管灵媒的技术近乎完美,他们还是经常被指证为诈骗犯。1909年,一篇解密通灵术的文章声称,灵媒是最大胆的江湖骗子。所有的灵媒都具有戏剧性个性,善于控制他人的情绪,而证明通灵术的自动书写、灵魂画图,桌子自动倾倒、漂浮等方法,不过是类似魔术的小把戏而已。

1909年,罗马举办了一场迎神会。拜伦·冯·埃尔哈特男爵在他的工作室里组织了一场测试,只要灵媒开始演示,男爵就按下快门,用照相机记录下发生的一切。灵媒展现了桌子悬浮在空中的神迹,桌子悬浮的同时,灵媒的外套也不翼而飞了,好像一切都出自“灵魂之手”。灵媒还表演了灵魂出窍,在黑暗的地方(光会使灵魂消失),灵媒处在迷幻状态时,灵魂会从灵媒的嘴、鼻子、耳朵出来。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现象是用薄纱、细薄棉布或者雪纺材料制造出来的假象。

1922年,魔术师哈里·胡迪尼参与到迎神会当中,他并不是灵媒的拥趸,相反,他像对待诈骗犯一样揭穿了他们的把戏。他将灵媒的戏法在魔术舞台上表演出来,甚至告诉观众如何拆穿所谓的通灵者。他的一系列揭秘表演颇受观众欢迎,也引起了灵媒们的仇视,关于他的死因,其中一个说法认为,那个出拳重击他的腹部,导致他阑尾破裂的陌生男子是灵媒们雇用的杀手。

此后的许多实验同样证明,通灵术并非超能力,而是人为的骗术。20世纪70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州曾有一处灵媒乐园,每年都有许多人前往那里,花费重金希望通过灵媒与已逝的亲人沟通。灵媒们是如何应对远道而来的陌生人呢?每一位灵媒都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吗?其实不是。

原来,那里有一处地下剧场,里面存放着大量的客户资料,灵媒们可以通过检索,轻松地找到客户资料。多年后,一位良心发现的灵媒公开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他们扒窃客户的钱包,找出照片、地址,甚至在剧场厕所里安装窃听器,窃听观众闲聊的话题,以获取相应的信息。

20世纪80年代,两位来自荷兰的心理学家花了5年的时间研究灵媒,他们分析了12位备受尊敬的灵媒的评述,最后得出结论,那些号称拥有超能力的人其实和普通人差不多,在各种测试中并没有得到非常高的成绩。

詹姆斯·兰迪是一个魔术师。他能在密封的棺材里停留104分钟,还能倒挂在尼亚加拉瀑布上,他一生最热衷的便是魔术,此外,他还将好奇心放在了通灵术上。揭穿通灵诈骗成了他的第二职业。兰迪曾经前往巫师教会,调查那些声称自己能听到上帝声音的治疗师,还发布100万美元的巨额悬赏,接受那些超能力者的挑战。

2008年,通灵师帕特里夏·帕特挑战兰迪。帕特能够和死去的人联系,甚至可以向对方描述逝去亲人的模样。为了避免帕特根据参与者的衣着、神情获取信息,兰迪取下了所有人的首饰,让他们只穿一件黑色长袍、戴一顶黑色斗篷。结果,帕特的通灵术一下子就不灵了,他的描述全部出错。原来,灵媒不过是一群不择手段的骗子,怪不得兰迪那么有信心,多年来坚持全球打假,到目前为止,那100万依然他在的户头里安稳地放着。

2012年万圣节,英国两位灵媒接受了科学家的挑战。现场测试他们的通灵能力,结果两人都不及格。英国目前有不少职业灵媒,这些人声称自己不仅能够帮助普通人,还可以利用通灵能力帮助警察破案。科学家设计了一场测试,让五位志愿者坐在屏幕后面,五个人互不相识,和灵媒也不认识。在看不见、听不到也碰不到的情况下,要求灵媒用通灵能力描述这些人,然后志愿者根据灵媒的描述判断哪个最接近自己。结果,灵媒只准确描述了一个人,对其他人的描述则根本不着边际。也就是说,灵媒通灵术的成功概率是20%,和偶然事件差不多。

灵媒则反驳科学家,认为这样的测试并不能证明通灵能力不存在。通灵需要在与人面对面,或者听到对方声音的情况下实现,况且,科学家测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证伪通灵能力,先入为主的概念会影响判断。不过,一位经验丰富的灵媒也承认,灵媒行业中鱼目混珠,有许多江湖骗子,但并不代表所有灵媒都是骗子。

在各种各样检测灵媒能力的实验中,有的设计不够周到,有的被批评为先入为主。201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达里尔·伯姆声称,他们已经用实验证明,人类具有通灵的能力——预测未来。

伯姆十几年来一直请学生做被试,通过不同的实验来验证人类是否有预见的能力。在一个实验中,伯姆摆放了两幅帘子,一幅帘子后面有一张图片,很可能是色情图片;另一幅帘子后面是空的。伯姆找来100个学生,让他们猜帘子后面是否有图,按照假设,正确率应该在50%,实际上,有53%的学生猜对。

另一次,伯姆的研究原理很简单,用回忆单词的方式验证被试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他让被试记忆电脑屏幕上出现的48个单词,然后进行记忆测试,接下来,伯姆要求被试随机选择48个单词中的24个默写出来,这些单词将会在第二列表中展示出来。实际上,被试写出的单词的确出现了。实验结束,伯姆和他的同事分析了测试结果,发现被试记忆第二次呈现的单词效果更好。好像在第二列单词呈现之前,他们已经预见到将会发生什么。

道理非常简单,就像复习功课一样,第一次复习,然后参加考试,考试之后再复习,进行第二次一样的考试,第二次的成绩肯定比第一次好。研究结果发表后,伯姆的研究被人批评为“纯属发疯”,是用先入为主的思想左右科学研究的做法,而且实验结果很可能是巧合。

伯姆希望其他科学家重复自己的研究,并且将实验中使用的程序上传到网上,供其他人下载。心理学家斯图亚特·里奇、理查德·怀斯曼和克里斯托夫·弗伦奇分析了伯姆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方式,而且分别重复了伯姆的实验,但是没有得出相同的结果。里奇的实验证明,第一次测试后,再让被试记忆单词并没有提高得分。他们找不到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很可能是统计方面出了问题。

伯姆的实验暂时无法验证,但这并不代表他得出的结论一定是不可靠的。未来,心理学家会不断重复实验,直到将伯姆的结论证实或证伪。此外也会有其他的研究方法提出来,向通灵术的真伪发出挑战。

世界末日论

——人类对毁灭的恐惧

电影《2012》上映之后,世界末日的恐惧开始席卷全球。许多人因世界末日扰乱了日常生活,每日被噩梦困扰,梦境中地震、洪水、火山爆发轮番来袭,严重者呼吸困难,浑身疼痛。甚至有人绝望地写道:在我自杀之前,我想确认2012年真的是世界末日吗?

2012年世界末日的说法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玛雅文明的纪年,二是X行星撞击地球。2012年12月22日,当地球最后一个时区跨过2012年12月21日后,NASA在其官网上宣布“我们还在这里”,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受到“世界末日”的影响,地球平安地度过了12月21日,有关世界末日的传言也不攻自破。人类顺利地挺过了又一个世界末日的恐惧,为什么说“又”呢,因为世界末日已经存在许久了。

在人类未启蒙的时代,瘟疫、饥荒、战争、死亡都被解释为奇异事件,都会和神明扯上关系。而宗教正好利用了人类对末日的恐惧,聚拢人群,宣扬教义,于是你可以在任何宗教中找到末日情结。佛教认为,万物在经历成劫、住劫和坏劫之后,最终归于空,然后重新开始。犹太教中也有世界末日,但时间并没有明确的预言。基督教中,耶稣出生和受难的千年,如1000年、1033年都变成预言中的世界末日。尽管罗马天主教廷反对人们谈论世界末日,人们却在圣经中找到了更多的信息,比如代表邪恶符号的666,被看作需要警惕的数字,于是1666年被预言为世纪末日。

1965年4月,伦敦开始爆发鼠疫,到1666年9月,有近10万人死去。这些人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对世界末日的恐惧。小说家笛福在《伦敦大瘟疫亲历记》中写道:“某些狂热分子冲上街头传播预言,假称自己是被上帝派来告诫这个城市的先知;另外还有人在街上裸奔,不分日夜地狂喊……人们纷纷聚集在教堂里祈祷,希望能够得到上帝的宽恕。”那些对末日恐惧,陷入绝望的人们就自己结束了生命。

“2012年世界末日”的言论最初开始于X行星撞击地球的说法,后来和玛雅纪年结合在一起,之后迅速扩散。先从玛雅历法说起。在玛雅历法中,每1872000天是一个轮回,到2012年12月21日,恰好第一次轮回结束,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会告一段落。在新的轮回中,人类会进入新的文明,智慧继续发展。对玛雅人来说,这一天只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一个文明的终结和另一个文明的开始,但并不是世界末日。

X行星一说是尼比鲁星。尼比鲁(Nibiru)是苏美尔神话中的神,在苏美尔语里是“渡船”的意思,天文学界,尼比鲁指的是一颗假想行星。尼比鲁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有一位考古学家发掘了6000年前的苏美尔文明遗迹,发现一张雕刻在石板上的星图。上面标有日、月、水、金、火、木、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等12个天体,其中有一颗是现代人类还没有发现的星球,于是这位考古学家提出了“太阳系内还有一颗没有被发现的大型行星”的假说。

考古学家来搞天文预测,干的也不是自己本行,自然会漏洞百出。尼比鲁这颗行星并没有被天文学界承认,但是人们却由此推算,尼比鲁会在21世纪的某一天光临地球。科幻小说也纷纷将尼比鲁星看作灾难之星,编造出尼比鲁接近地球时,人类将走向世界末日的说法。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第12天体尼比鲁是土星、木星之间的小行星,被苏美尔人错当成一颗大行星。

尼比鲁星撞击地球的说法是不靠谱的。但是,貌似在太阳系之外,真的存在其他小行星。2005年,NASA宣布在太阳系外部有第10颗行星,有人认为这颗行星将在新世纪初的某一时刻,和地球来一次亲密接触,或者撞击地球,或者与地球擦肩而过,最终毁灭人类文明。NASA的天文学家说,它闯入太阳系内部的可能性比较小。

地球毁灭还有另外一种猜想——外星人入侵。自从1898年《世界大战》出版,关于外星人入侵地球的讨论就开始了。在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中,外星人入侵也成了经典桥段。来自火星或银河系之外的物种对地球进行攻击,人类在奋力挣扎之后面临失败,最终走向毁灭,外星人统治地球。

当然,外星人并非人类杜撰出来的。天文学家预测地球之外可能存在与人类同样高等的文明,世界各地都出现过目睹UFO的事件。1947年,更是有一架飞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坠毁。这些素材成为了科幻作家喜爱的主题,也为世界末日之说添油加醋。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对陆地上的生存感到恐惧时,对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恐惧也会增加。

实际上,NASA在《2012》上映时就公开声明,电影宣传的世界末日根本不存在。如果真的有行星朝着地球飞来,天文学家提前10年就会预测到。可惜,官方的辟谣信息并没有阻止恐慌的蔓延。很多人即使心里清楚,《2012》只不过是一部拍得非常逼真的电影,根本不能当真,但还是无法消除末日来临前的恐惧。

世界末日引发人们囤积粮食的风潮,那些不易腐蚀、保质期长的食物和瓶装水成为人们疯狂采购的食品,罐装食品、干货、冷冻食品适合囤积,一些真空包装的大号罐头也被哄抢一空。2012年,美国有300万人为世界末日做准备,有人在游泳池养鱼,建造地下避难所,储备大量食物,尝试使用原始武器,甚至开始演练打猎为生。

《2012》改编自作家阿兰·丹尼勒克的小说。丹尼勒克在他另一本书里解释了人们相信世界末日的心理原因。人类有一种对未知和不可控事物的恐惧感,相信末日即将来临,是人们得到精神解脱的最佳途径。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不确定带来的焦虑感每天都在侵蚀人类心灵。此外,人类社会又存在剥削和奴役,存在诸多的不平等,因此,许多人期待万能的神将自己拯救,将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希望、安宁和祥和的乌托邦。因此,世界末日论背后包含着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宿命的绝望、对现实的不满,对更好生活的期望。

人类的生存焦虑是最原始的焦虑,是与生俱来的。在生存焦虑里,死亡恐惧是主要成分。世界末日的论调恰好刺激了人类的敏感区域。未知或朦胧的信息会放大恐惧感,而解决办法只有一个——传道、解惑。将事情弄明白,被未知放大的恐惧感就会消减。只要人类存在,世界末日论就永远不会消失。话说回来,如果世界末日真的来临,不管是制造诺亚方舟,还是挖掘巨型地下城堡都是徒劳。如果真的必须用新文明来代替旧文明,渺小的人类个体做什么不都是徒劳吗? XEiue6i+gRb9gd1SZaPQpoDa2IlYRt2xdZtfR3uTcokDWuX1yYyKlQcckDx1U0W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