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百变的手部信号

在社交场合中,手是传情达意的工具,和眼神、面部表情组成搭档,准确地传递出一个人的心理意图。因此,手势的运用有很多讲究,简洁明确是其中一点。手势要简单,让人一下子明白,同时根据手势领会心理。含糊不清的话,容易造成误会。让人陷入难堪或尴尬的境地,这是大多数人不愿意看到的。如果错误地使用双手,其后果会更加严重。

搓手搓乱了心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运动和眼神的变化能够透露人的真实内心,但是,能够展现一个人所思所想的不仅仅是眼睛,还有手。相比眼睛,手能做出千变万化的动作,貌似不容易被人发觉其指代的真实意图,实际上,手上的小动作是最没法欺骗人的,盯着一个人的手看,就像拿着一台显微镜,内心的想法立刻原形毕露。

从孩童时期开始,人就学会了搓手的动作。如果你拿着一个玩具,或者一块糖,示意儿童“这是要给你的哦”,你会发现,他开始下意识地搓自己的手掌,然后朝着你笑。这个动作一直被保持到成年之后,成年人在下赌注、掷骰子时,也会搓手。企业的老板在年会上鼓舞员工士气,号召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大干一场时,不自觉地搓起手来。

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们用两只手掌互相摩擦驱寒,摩擦生热,会让手掌感到暖和一些。不仅是人类懂得搓手,网络上曾经出现过一只“南京搓手猫”。一只流浪猫把两只前爪放在肚子上,就像人搓手一样,把左右爪搓来搓去。猫咪搓爪的现象并不常见,有人觉得“它一定是冻坏了”,“搓手是为了取暖”。

实际上,猫咪如果感到寒冷的话,会全身蜷缩成一团,是不会半站着,将腹部露在外面的。猫咪在爪子上有伤的时候会搓一搓,以缓解疼痛,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它怀孕了,习惯性地用爪子保护腹部。事实证明,这只“搓手猫”的确怀孕一个多月,“搓手”是为了保护腹部。

猫咪搓爪只是一个偶然出现的动作,在动物界,苍蝇最喜欢“搓手”。当你看到苍蝇趴在窗台上,它总是在“悉悉率率”地摩擦触手。那可不是什么休闲娱乐的活动,苍蝇通过这种方式清理自己。苍蝇的触手是它的感受器,复合的眼睛、长毛的身体和腿也是苍蝇感受世界的通道,这些部位平时会沾上很多脏东西,如果不干净的话,会影响苍蝇飞行、爬行的灵敏性,因此需要不时地搓一搓,以保持干净。

好了,还是回到人类的搓手行为吧。在心理学上,搓手则有着抵御寒冷之外的丰富含义,作为一种减压的方式,搓手的途径也常被小孩子使用,就像他们喜欢咬指甲、抓耳挠腮一样。心理学家费德曼称,搓手的心理秘密是对某些事抱有期待,期待成功或者心理的预期能够实现,而且这种期待是颇有自信的。

当然,搓手的动作也代表了紧张和不安,那些初次登台演讲的人,那些坐在HR对面接受面试的人,那些坐在手术室外等待消息的人。

搓手动作

们是如此的不知所措,以至于不停地搓手。另外,人在感到不好意思的时候也会搓手。

搓手的速度表达了不同心情。急速地搓手,表明心中急切,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慢慢地搓手,说明当事人正处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刻,犹豫不定,不知道要如何取舍。比如你递交一份企划书给主管,如果他飞速地搓手掌,然后抬起头来,在他开口之前,你就应该分辨得出,计划顺利通过了;如果他慢慢地搓手掌,反复翻页,看来看去,那么你还是先做好心理准备,回去再熬上一晚吧。

搓手有时候会变成强迫行为的一种,就像不停地洗手、数数一样,在这里,搓手表达的是内心焦虑。这种行为在内心感觉恐惧时也会出现,就像下面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当人内心害怕时,搓手成为表达内心焦虑的方式。

大同是一位大二的学生,在某大学读计算机专业。他是家中独子,父亲是国企职工,母亲是一名会计。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大同由奶奶带大。他从小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喜欢一个人待着,胆子很小,很听奶奶的话。

升入中学后,大同回到父母身边,由于十几年的养育亏欠,父母很溺爱他,大同提出的任何要求,父母都会无条件地满足,他的日常生活全部由母亲负责,吃饭、穿衣,他什么都不用操心。不过,大同的父亲管教孩子的方式比较粗暴,平时话不多,但也算和颜悦色,一旦大同犯错误,父亲就会雷霆暴怒,非打即骂。

整个中学阶段,大同除了沉默寡言,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升入大学后,大同从朋友那里收到一张恐怖的照片,内容是一张女鬼狰狞的面孔——实际上是同学在化装舞会上的照片,经过了PS处理,专门用来搞恶作剧的。看到图片的瞬间,大同吓了一跳,他感到非常恐惧,心脏“突突”跳个不停。那天晚上,大同整晚没睡,脑子里想的都是照片上恐怖的人脸。

从此之后,只要想到那张照片,大同就心跳加速,出冷汗,浑身发抖,白天时和同学在一起,注意力被分散,大同能好过一点,到了晚上,各种症状开始出现。每到恐惧时,大同就搓搓手掌,还真的有些效果,后来,大同躺在床上不停地搓手,以获得内心的宁静,然而他一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在同学的询问下,大同倾诉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觉得舒服了些,但只要提到那张照片,他就开始眼神飘忽,说话的语速变快,不停地来回搓手,还会重复一些已经说过的句子。当他在老师的劝说下,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时,距离他看到恐怖照片的那个晚上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大同整个人憔悴了很多,眼睛出现浮肿,头发凌乱,面色苍白,好像遭受了长期的痛苦折磨一般。医生观察他的情况,将其诊断为恐惧症,反复搓手则是由于恐惧造成的强迫行为。

说一点搓手的题外话。搓手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动作,除了内心情感发生变化的场景,洗手、擦手、烘干手时我们也会搓手。洗手时,沾湿手指,抹上肥皂或洗手液,搓一搓产生泡沫,清洗掉手上的细菌。在使用干手器时,人们也会习惯性地搓搓手,为了水分蒸发更快,手干得快一些。

然而,实验证明,一边用干手器一边搓手,意味着手白洗了,因为洗完手后,手上的细菌会被烘干机吹走,如果在烘干过程中搓手,则会将毛孔中的细菌带到皮肤表面,使细菌增加,结果洗了跟没洗一样。相比干手器,纸巾能够轻易地擦掉手上的细菌,快速而有效。

看了这样的研究,生产干手器公司和生产纸巾企业一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出于健康的考虑,洗完手在烘干机下老老实实地烘干就好,至于搓手,大可用在其他方面。如果你时间紧急,又不好意思催促对方快一点,不妨把双手掏出来,煞有介事地搓一搓,不必使用口头语言,对方就会感受到你的焦急。不相信吗?找个朋友试一试吧。

握握手、交交心

原始时代,人们见面握手是为了表达善意。古人的兵器都是棍棒、石头,外出打猎时,握在手里以防不测。因此,陌生人相遇时,为了表达友好,双方就会放下手中的东西,让对方看看掌心,两人互相摸摸手。久而久之,这一习惯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的握手。

诺基亚的著名标识“Connecting People”

不过我国的传统礼节更多的是见面时行抱拳礼,即作揖。这种动作在今天的古装片中还可以看到。古人相见时,抱拳的同时深深地鞠躬;身份相同的人也行抱拳礼,但免去了躬身的动作,以示尊重。作揖较多见于受汉文化影响的人群中,不同民族的习俗也不太一样。

握手礼,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广为熟知的礼节,也是国际通用的礼节,在各种商务、公务和普通的社交场合,握手礼被人们频繁地使用,各国元首在会面时都会行握手礼。两人见面时,握手是表示友好的常用动作。不过,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握手的规矩,明白不同方式、不同力道的握手表达的是不同含义?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70%的人在握手时存在疑惑。

在面试时,得体的服装、平易近人的表情、肢体动作等都会给面试者加分,心理学家发现,和这些相比,如果面试者能够和考官握个手,稍微用力一点,得到的评价会更高。这样的举动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从容、自信、值得信任。尤其对不经常握手的女性来说,一个颇有力道的握手效果会非常明显,能给自己加不少分。

陌生人初次见面时,握手是第一印象中的关键因素。不少人因为握手时表现出的坏习惯,给对方留下了糟糕的印象。比如握手时手心出汗,手腕无力,握得太紧,握手时没有眼神接触等,有的人则搞不明白握手的最佳时机和持续的时间,造成双方的尴尬。

完美的握手方式是这样的:先伸出右手,完整地握住对方的手;坚定而有力地挤压,不可用力太过,否则会传递错误的信号;确保手掌干爽,均匀摇动3下,时间不超过3秒钟;伴随眼神交流,面露微笑和贴切的称呼,打招呼。

客人离开时,主人不应该主动伸出手来握手,这样做有逐客的意思;男性不应该双手握住女性的手,握手的时间过长,会让人觉得轻浮,还有占便宜的嫌疑;看望老人,握手要轻,时间可稍长些,让老人感受到关爱;强壮的男性之间可以增加握手的力道和摇动幅度,以展现彼此强壮有力的一面。

在关涉政治较量的场合,握手更被看做是一种信号,友好或交恶,接纳或拒绝,主动或被动,往往在握手的那一瞬间完美地体现出来。新中国成立后,日内瓦会议是意义重大的一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与讨论国际问题。

一提到日内瓦会议,很多人会想起当年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总理握手,想让中国和周恩来大丢脸面,而导致尴尬万分的一幕。素以反共闻名的杜勒斯是美国著名的冷战政治家,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他对美国代表团下令,任何人不得和中国代表团成员握手,而他本人在休会期间和周恩来不期而遇时,断然拒绝和周恩来握手,然后旁若无人地离开,这无疑是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信号。

若干年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为弥补杜勒斯的无礼之举,在走下飞机时,主动和周总理握手。后来证明,被描绘得绘声绘色的杜勒斯拒绝握手一事纯属虚构,相反,尼克松主动和周总理握手确有其事。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带领随行人员迎接。舱门一打开,尼克松正笑容满面地站在门口。他快步走下来,一脚刚落地,手就伸出来,准备和周恩来相握。周总理在原地站得笔直,面带笑容,不卑不亢,等待着尼克松走上前来,握住这只来自大洋彼岸的手。周恩来的随行摄影师杜修贤马上拍下了这个精彩的历史瞬间。

当时,周恩来的身体稍微向后倾,尼克松则是身体前倾,显得主动,从握手的情形就可以看出,美国人是主动来访的。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握手,既有心理上的考量,也有对世界政治局势的考量。

初次见面时握手,久别重逢时握手,不管是谁,伸出手来要和你握手,如果你不把手伸出去,显然是不礼貌的。与人握手时,握得较紧,时间较久,显示出热情和真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握得比较松,或者仅仅是轻轻地碰一下,且没有眼神交流,就会给人糟糕的印象。

美国化妆品行业的女企业家玫琳·凯年轻时,在一家公司当推销员。有一次,为了和销售经理握个手,她排队等了3个小时,结果,销售经理的手只是稍微碰了她一下,连看都没看她一眼。这次经历让她非常伤心,她想:“如果我成为销售经理,有人排着队等着和我握手,我一定会集中精力看着站在我面前的人,认真地和他握手,不管我已经多累。”

退休之后,玫琳·凯创办了自己的化妆品公司。她没有忘记当年的冷遇,公司里只要有同人握手的机会,她都会特别注意,即使是低级别的员工,她也会友好地、全神贯注地和对方握手,将自己的真诚和热情传递给员工。她相信,这一个简单动作传递出来的真诚比长篇的会议宣讲更有效果。

握手礼能折射出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如果与人握手时,右手伸出来,左手还插在口袋里,很显然此人毫无诚意。如果缺乏眼神交流,还东张西望,会给人无礼、傲慢的印象。如果握得太紧,或者生硬地摇动,则只会令人不悦。

曼丽是一位房产公司的副总,她是一位女强人,同时也是一位热情、敏感的女性。有一天,曼丽接待了一位建筑材料公司的主管。这位主管是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男士,人们称他张经理。曼丽的助理简单介绍后,离开了办公室。

曼丽从椅子上起身,绕过办公桌,面带笑容地走向张经理。张经理笑着打招呼,伸出手来准备和曼丽握手。曼丽停顿了1秒钟,带着笑容和他握了手,请他坐下详谈。15分钟后,张经理被曼丽送出办公室,此后,他再也没有受到曼丽的邀请,材料供应的合同也告吹。

张经理哪里做错了,导致两家公司合作失败?还是他做了什么事,惹曼丽不高兴了呢?原来,是他的商业礼仪课没学好,触碰到曼丽的敏感神经了。作为一个年龄和职位都低于曼丽的后辈,张经理给曼丽留下的印象是“不懂礼仪,毫无风度”。初次见面,他就主动伸出手来,让曼丽上前握手,姿态就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总裁。

此外,张经理握手时给人的感觉毫无生气,他的手掌冰冷,就像一条死鱼,毫无热情,更感受不到真诚。作为一个销售经理,连基本的握手礼都搞砸,很显然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训练,这样的人能够担任销售经理,可见这家公司的管理层素质不高。和这样的公司合作,如何保证他们提供的材料质量合格,价格公道呢?可以说,张经理用3秒钟就搞砸了一次合作企划,可见握手礼的重要性。

握手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基本的礼仪修养,心理学家和身体语言专家都认为,握手还能判断人的性格。陌生的同性之间,主动握手的人性格坚定、热情,人际交往的经验比较丰富;喜欢让自己的手心朝下,压在对方手上的人支配欲望比较强。

196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肯尼迪和尼克松通过电视转播进行了竞选辩论,两人握手时,肯尼迪选择的便是将手心朝下,压在尼克松的手上。这次电视辩论为肯尼迪树立了年轻、有力量的形象,相比较之下,尼克松的形象则一落千丈,被选民认为是憔悴的、无力的、不值得信任的。

握手时,手心汗淋淋的人容易感到紧张和焦虑,过度握住别人的手,好像要把对方的骨头捏碎,这种人性格粗犷,有时显得莽撞;握手时毫无反应,除了不懂礼仪或有意冷淡、让人难堪之外,可能是由于性格封闭、内向,不喜欢与人进行情感交流。

世界上最令人憎恶的握手方式就是“死鱼式”握手。这种方式让人立刻感觉到被拒绝、被排斥,也是最没有礼貌的握手方式。虽然不是每一个用“死鱼式”握手的人都是这样的性格,至少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受首因效应的影响,第一印象往往很难改变,如果给他人留下的印象非常糟糕,往往难以弥补。

左右手的交叉方式

先师孔子行教图

唐代画家吴道子曾经为孔子画了一幅《先师孔子行教图》,画中的孔子雍容大度,身体稍稍前倾,头扎儒巾,双目看向前方,飘逸的须发透出圣人的智慧。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一幅谦卑有礼的样子。

画中孔子所做的手势是“天揖之势”。天揖之势是古代的士之间的相见礼,天揖之势要求身体微微鞠躬,双手交叉前伸,放在全身最前面。男子左手在前,女子右手在前,以表虔诚、谦恭之意。此“天揖之势”恰好表现出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尊师重教且平易近人的姿态。

古代的左右手交叉代表一种礼仪,现代人的左右手交叉,或者十指交叉代表的则是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心理测试的游戏。

请认真按照提示去做,不要多想,不要犹豫,凭第一感觉和平时的习惯去做,这样出现的结果才是最真实、最准确的。现在我们开始:伸出双手,手指交叉握起来,就像祈祷那样。现在看看你的双手,处在上面的是左手的拇指还是右手的拇指?也就是说,是右手拇指压着左手拇指,还是左手拇指压着右手拇指?

右脑使用者的动作

现在公布结果:如果是左手拇指在上,说明你是右脑使用者,偏重感性,做事容易凭直觉,易动情,对别人的神情、姿态有很大反应;如果是右手拇指在上,说明你是左脑使用者,偏重理性,做事爱分析,不冲动,做事逻辑性很强,容易被别人的言语打动。

你可能觉得这个测验是无稽之谈,左脑右脑不是我自己控制的吗,随便做一个动作又能代表什么呢?那你不妨改变一下目前的姿势,将左手拇指放在下面,或者将右手拇指放在下面——是不是觉得非常不习惯,觉得不舒服?那就对了。

其实,这个测验确实也不是标准的科学测验,你大可把它当做游戏玩一玩。不过,按照肢体和大脑半球的交叉对应,左半球负责肢体右半部,右半球负责肢体左半部,左脑偏重逻辑思维,所谓理性;右脑偏重形象思维,偏重感性,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似乎也有点道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同时存在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区别只在于比重大小。对于左撇子的人来说,感性和理性好像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这个动作是可以练习的,只要动作熟练,哪根拇指在上都没有特别的感觉。

手指的随意交叉并不是只有理性、感性这么简单的区分。手指随意交叉的方式不同,有着不同的内心根源,内心焦虑、紧张的程度和十指交叉后手的位置有关。十指交叉,将胳膊肘立在桌子上的人,内心非常自信,做出这种手势的同时,还伴随着微笑和幸福的表情,这种人比较难领导,不喜欢被人指挥。如果一个人在陈述计划或者谈判过程中,呈现这样的手势,会给人强势、有自信的印象。

有时候,这样的动作也用来表示焦虑和紧张不安。发言人在心平气和或者娓娓而谈时,常做出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的动作。乍一看,这个动作表明很自信,但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不安的手势,目的是掩饰消极的态度。

十指交叉,立在桌上,同时遮住一半面部,此人并不是在表达自满,而是试图隐藏自己的感觉,同时也有对抗的情绪存在,因为这是一个敌对动作。这个动作传达了“我不想听”、“我已经不耐烦了”等消极情绪,表明对对方说的东西不感兴趣。

如果双手突然松开,身体前倾,是表达自己观点的征兆,或者想要离开,但是碍于面子,不好明说。如果立在桌子上的双手打开了手掌,意味着敌对的、不友好的气氛已经建立起来了,谈判或者商谈都很难顺利、愉快地进行。

如果对方将十指交叉放在胸腹之间,说明此人已经下定决心拒绝,继续沟通也是于事无补。除非采取行动能够解除十指交叉的手势,否则对方无法接受任何想法和观点。如果越往下进行,交叉的手指压得越紧,手指被压得发白,好像手指骨摘不开了,则说明此人正经历心理上的溃败,情绪是沮丧、低沉,甚至怀有敌意的。如果对方将十指交叉放在大腿上,拇指指尖相顶,说明此人陷入了尴尬境地,不知道如何自处,或者谈话内容让他感到进退两难。

十指交叉,一只手抚摸另一只手,说明内心焦虑不安,大脑正处于高压状态。如果想要开始沟通,最好首先获得此人对你的信任,这样他才能对你敞开心扉。总之,当对方做出十指交叉的动作时,不要觉得那是一个不经意的、没有任何含义的动作。和言语相比,通过手势传达出来的内心想法更加真实。

肖敬是一位警察,主要负责侦查金融诈骗一类的案件,面对头脑灵活、心理素质高的诈骗分子,审讯过程会非常艰难。他们态度很好,有问必答,但从来不涉及和案件有关的内容,有的嫌疑人能将假话说得滴水不漏,即使肖敬明知那是假话,却找不到破绽,分辨不出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办案次数多了,经验丰富了之后,肖敬学会了另外一种审讯的技巧——看嫌疑人的手势。在调查一起银行金融诈骗案件时,肖敬选在一间装有好几台摄像机的审讯室里进行审问,摄像机能够清晰地记录嫌疑人的一举一动,表情和手势变化都会被捕捉到。

通过背景调查,肖敬发现这位嫌疑人有一位在国外念大学的女儿,而他诈骗的款项也可以用来供女儿念书和国外的生活。肖敬觉得这是一个突破口,于是决定从这个点开始。审问结束后,肖敬反复观看录像,结果发现,嫌疑人的手势前后发生了变化。

在回答基本信息时,嫌疑人的双手自然地放在腿上,回答关于他女儿的问题时,嫌疑人依旧沉着冷静,眼神坚定,回答的话语也没有任何破绽。但是,嫌疑人手的姿势从自然下垂变成了十指交叉状,并且紧紧地放在大腿上。

当肖敬要求其复述如何帮助女儿办理出国留学的手续以及如何每个月按时汇钱给她时,嫌疑人的双手十指交叉握在一起,而且越握越紧,以至于他的手指都开始泛白了,十根手指像被焊在一起一样动弹不得。看得出,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沮丧和羞愧,从而产生了类似自罚式的心理。

总之,嫌疑人做出十指交叉的动作时,内心正经历剧烈的情绪变化,十指交叉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双方交谈中,十指交叉,双手紧握,往往证明此人内心已经产生挫败感,开始自我否定。如果是在谈判桌上,对方出现这种动作则大可乘胜追击,一举占领上风。

双臂交叉抱于胸前

和上文的心理测试游戏相承接,现在,请你交叉双臂,放在胸前,不要想无关紧要的事情,平时怎么放现在就怎么放。好,1、2、3,看看你是左手臂在上,还是右手臂在上?揭晓答案:左手臂在上的人传达讯息时先使用右脑,右手臂在上的人传达讯息时先使用左脑。对比一下之前的测验,看看你的结果是否和之前一致?

此测验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在这里仅供娱乐,我们还是来说说交叉双臂在心理学上的含义吧——站立时,每个人的姿势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双手自然下垂,有人喜欢手插在衣袋或裤袋里,有人则喜欢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一般的说法是,喜欢将双手交叉抱于胸前的人叛逆性比较强,容易忽视对方的存在,犯有自负、自大的毛病。

实际上,对这个动作的解读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场合,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对于女性来说,双手交叉于胸前是出于自我保护意识,胸部是女性身体最柔软的地方,这个动作会让女性有安全感。当然,这个动作容易导致沟通不畅。因为它给对方留下了消极、间接侵犯的印象,仿佛在不经意间告知对方“我对谈话内容根本没有兴趣”或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习惯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的人,基本上属于防卫型的人,对他人缺乏信任,自我保护欲比较强,喜欢独处,即使和许多人一起活动,也会选择安静的地方待着。这种人很容易给人孤傲、难以接近的感觉,即使内心渴望,行为上却表现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因而丧失了交际的机会。

当男性向女性表达爱慕之情时,如果女性不想接受,她就会下意识地双臂交叉抱胸。识趣的人会马上明白其中的意思,知难而退,不识趣的人莽莽撞撞地继续纠缠,只会迎来无情的拒绝,甚至争吵。

在拥挤的地铁、公交或者电梯里,有很多人守在一个角落里,双臂抱在胸前,或者抱着几本书,或者将书包抱在胸前,这个姿势是在告诉别人:不要靠近我。这些动作和双臂交叉所蕴含的意思是一样的,即传递排斥、敌意,不想让别人靠近的信号。

另一方面,对某件事抱有极大的信心,或者做成功某事后沾沾自喜时,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的动作也会出现,这里代表的含义是“看,我多厉害,这么难的事我都做成了”。一些具有强烈取胜欲望、富有挑战性的人也喜欢做这个动作。

励诚从美国留学归来,没过一个月就被父亲安排参与股东大会。被他喊做叔叔、伯伯的股东们表面上欢迎他加入公司,心里对他的能力却都有质疑,对他父亲直接让他进入公司管理层也有些不满。

公司里的反应,励诚早已预料到。之后,他向父亲提出,要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进入公司,从基层做起,积累足够的经验之后,再接替父亲管理公司。他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同意,于是,励诚进入市场部,负责一个开发新客户的小组。不过,这个小组的成员只有他一个人,其他人则需要他自己招聘。

励诚从投简历的求职者中选择了十几个人,安排时间叫他们到公司面试。面试当天,励诚没有按照惯例询问求职者的工作经验,而是让十几个人站成一排,对他们说明小组工作的目标和难度,最终,励诚留下了6个人,这6个人后来成为公司里的“拼命6人行”。他们挖掘出许多重量级的客户,完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励诚凭借“拼命6人行”的出色表现逐渐在公司里树立起威信后,有一天,父亲问他,“没想到,你看人还挺有眼光的。可是,我记得你招聘那天挺胡闹的,你是怎么知道,这几个人就是做市场的人才呢?”

“其实,我用的方法挺简单的。我的任务就是开发新客户嘛,那么需要什么样的人呢?敢想敢干,敢挑战的人最重要,这些信息自然不是看看过去的工作经验就能发现的。那天,我跟所有人说了工作难度和目标,而且重点强调了这份工作很难做,结果,一半的人都低头退缩了,只有这6个人,双手交叉,抱于胸前,表现出强烈的挑战欲望,这样的人最适合做市场。”

“你的眼光不错,和这样的人一起共事的确非常有效率,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干劲,激情沸腾,但我也要提醒你一句,这样的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而且看重个人利益。你要小心,有一天他们会为了一己私利损害你的利益,甚至公司的利益。”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励诚说。

一份来自美国的研究证明,交叉双臂这个动作会影响倾听。研究人员将实验参与者分成了两组,让他们去听讲座,听的内容完全一样,但是听的姿势不一样。第一组参与者听讲座时保持双腿、双臂放松,不交叉双臂,也不跷二郎腿;第二组人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则将双臂交叉在胸前,跷着二郎腿。

研究者发现,第二组人对讲座的内容比较挑剔,常常反驳演讲人的观点;第一组人则比较温和,反对意见也少。演讲结束后,研究人员对两组参与者进行的反馈调查,结果发现,第一组参与者掌握的讲座内容要比第二组多38%。研究人员最终得出结论,人在保持轻松时,倾听的效果更好。因此,如果你想认认真真地听讲座,就要保持放松、自然的姿势。

尽管双臂交叉的动作有时代表不同的含义,实际上,全世界对交叉双臂的理解基本相同,即否定和防御。双臂抱于胸前,就好像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了一道墙,将不喜欢的人和物挡在了外面,传递给他人的信息自然是负面的。不管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只要他在你面前摆出双臂交叉于胸前的动作,就会给人糟糕的感觉。有研究显示,男性领导人物对双臂交叉的动作青睐有加,似乎在强调他们的威严和不可侵犯。

如果你置身在陌生人之间,排队等结账、医院里等挂号、飞机晚点等登机或者在商场等电梯时,觉得时间漫长、不耐烦时,会双臂交叉,摆出这种姿势,而身边的人就知道,你对目前的状况很不满。有的人会在不耐烦的时候交叉双臂,同时两只手抓紧胳膊,在社交场合,这也是不满的信号,证明他们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为了避免场面尴尬,最好的方法就是转换话题。

双臂交叉且握紧拳头,代表着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是做了亏心事,感到心虚的表现。如果一个人在双臂交叉的同时握紧双拳,表达的是敌意的、防御性的态度,伴随肢体动作,这个人还会咬紧牙关,脸部发红,证明他已经被某件事激怒了。

一位FBI调查员曾负责调查篮球明星打假球的案件。调查员到球场找到这位球星,球星怀里抱着篮球走来,表情不太自然,调查员接过篮球,随手拍着,球星双臂交叉,握紧拳头站在一旁。调查员询问他几个问题,球星回答得很流利,没有什么破绽。

调查员对这次询问结果并不满意,因为球星对FBI有强烈的防御意识——从他的身体动作中可以看出来,这导致调查没有一点收获。反过来想,他双臂交叉,握紧拳头,证明他对FBI的调查存有敌意,也证明他肯定做了亏心事,内心感到焦虑不安。

考虑到这是一位脾气很臭的球星,询问太过直白只会把场面搞僵,影响进一步的调查。这位调查员觉得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了解情况效果更好,果不其然,经过接下来的逐步调查中,球星终于露出了马脚,承认了他受贿的事实。

不管是哪种交叉双臂的姿势,只要出现,就是不好的暗示。你和对方交谈,如果对方摆出了这种姿势,你完全可以判断,你的观点引起了对方的不满,即使对方口头上附和,心里也是否定的。这时,如果你继续夸夸其谈,只会让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改变对方这种防御姿态的方法很简单,递给他一杯茶或者一盘点心,迫使其展开双臂,改用一种开放的姿态,这时,你可以适时地重新进入主题。

手指姿态的变化

手势是人们最常使用的身体语言,手掌和手指结合而成的动作也会透露很多重要的信息。人们在交谈时,不可避免地会使用手势,有的人还有固定的谈话手势,好像不摆出相应的手势,单纯的话语就会失去影响力一样。不管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想要了解别人的看法,手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新的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手势在沟通方面的确提供了线索,甚至能够通过动作暗示,改变人的想法。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想看看人的手势是否会影响思想。他们用印度一种古老的益智玩具“汉诺塔”进行实验。

印度有这样的传说,上帝在创造世界时,做了3根金刚石柱子,而且在一根柱子上从下到上,按照大小顺序摞着64片黄金圆盘,上帝命令婆罗门将圆盘从下面开始,按照大小顺序重新摆放在另一根柱子上,规定: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而且,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汉诺塔

实验者请参与者进行“汉诺塔”游戏,结束后,他们会被带到另一个房间,在那里,他们向实验者解释自己是如何完成游戏的。由于游戏很复杂,参与者必须借助手势说明,这正符合实验者的意图。为了增加参与者使用手势的机会,他们将“汉诺塔”的圆盘变重了,即使是最小号的圆盘,也需要两只手才能挪得动。

这下可好,那些在描述步骤时使用一只手做手势的志愿者,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将游戏玩完,并且他们所花费的时间,要比使用双手做手势的人要久。事实上,一个人对单手手势的依赖性越强,他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越长。

很显然,人们通过手势记住一些东西,一旦遇到临时的干扰,大脑会变得“束手无策”。手势是人类行为的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手势对人的影响是间接的,因此它的作用很难被意识到。心理学家认为,手势将大脑中的思想形象化,使动作参与到大脑活动中来。如果真是这样,教师大可在教授数学、物理、化学的知识时使用手势,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手掌和手指的变化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手心向上的姿势表示妥协、祈求、无奈和坦诚。谈话中的一方手心向上摊开,表达自己的无奈。做出这一手势的一方必然处在劣势。手掌翻转,其含义也随着改变。手心朝下的手掌是一种权威的表现,给人传达的是一种强势的信息。公司的领导在对员工训话、安排工作时,常常配合这一手势,常用的姿势是手掌伸到胸前,保持手心向下。如果一个领导者每天用手心向上的姿势指导工作,员工会觉得这位上司很窝囊,能力有限。

很奇怪,为什么手心的一个翻转,就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区别呢?阿拉巴马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卓别林通过研究人们握手的方式解答了这个问题。他发现,那些外向的人喜欢手心向下的方式与人握手,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新思想的女性也钟情于此,相反,害羞敏感的人则不会这样。情侣间的牵手也代表了一种引领与跟从。在上面的手,即手心向下的一方通常引领方向,做出决断,下面的手是手心向上的,习惯跟随上面的手摆动,代表跟从、服从。

手握成拳头,伸出一根手指留在拳头之外,这个唯一突出的手指凝聚了整个手掌的力量,一触即发。说话时,这根特别的手指指向对方,被指的人立刻会感到压迫感。《Legal High》中的古美门律师每次在庭辩时都会自信满满地握紧拳头,然后竖起食指,并且带着这根手指冲向检控官(与我国检察官类似)和陪审团,告诉所有人法律是唯一的逻辑,这个动作也成为他雄辩力的标志。

《Legal High》中古美门律师的标志性动作

这个手势代表权威,同时具有挑衅的意味,在平常的交往中,这个动作会给人负面的印象,让人产生抗拒心理。如果讲话的过程中出现这个手势,对大多数人来说,则是进行攻击的前奏。

用手指敲打桌面,或者在纸上乱涂乱画,代表对对方的话题不感兴趣,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者已经对这次谈话不耐烦,这是一种打发无聊时间的动作,也是给谈话对方的一个暗示。就像到朋友家做客不能敲击碗筷一样,谈话中用手指敲击桌面是欠缺修养的举动。

手指尖合并的手势很少有人做。这个动作代表自信、优越感,一般领导喜欢做这个手势,尤其是和下属单独交往时。这个手势也有消极的色彩,当手指尖合并伴随双臂交叉、双腿交叉以及漠不关心的表情时,显然沟通受阻,需要双方改变话题或者交谈的方式。如果是销售人员在向潜在客户介绍产品,沟通期间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马上停止介绍,建议客户下订单或者介绍其他产品。

政治家的举手投足都被聚焦在镁光灯下,因此,他们在任何场合,做任何行为时都会仔细考虑,哪怕是拍个照片,都会选择适当的姿势,表达一定的诉求,同时不至于引起他人的误会或反感。然而一位英国记者发现,许多政客在公开场合拍照时,喜欢伸出手臂,将手指指向天空的某个地方——尽管天空中什么都没有。这个姿势被各国的政客使用,彼此像约定好了一样。从美国的奥巴马、希拉里,到英国的布朗、法国的萨科齐,他们都喜欢这个姿势。

2008年,奥巴马访问英国时,当时的英国首相布朗和保守党领袖卡梅伦都在奥巴马身边伸出了手指,德国女总理默克尔和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在欧盟会议上合影时,两人也纷纷摆出了这一动作。在西方国家,在公众场合伸出手指是不合适的,那会被看做是粗鲁的动作。难道这些政客对基本的社交规则都不懂吗?还是说,他们有别的用意?

奥巴马与前英国首相布朗

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和德国总理默克尔

心理学家认为,这个姿势不过是用来虚张声势而已。政客们希望自己不至于像个多余的傻瓜,而是一个真正的领导者,抬起手臂、昂起头的姿势无疑让人显得更有活力,眼睛向远处望去,显得他们更有远见。

特警行动中的手语

手势的不同变化被应用到不同职业之后,具备了手势本身之外的特殊含义。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航母style”便是手势与身体动作应用到具体领域中的例子。“航母style”是航母舰载机起飞时,指挥员做出来的指挥姿势。指挥员身体半蹲,右手蜷缩伸出食指和中指,手指指向飞行甲板的前端,其含义是“允许起飞”。

航母style

“航母style”只是军事作业指挥中的一个手势,在军事行动中,更多的手势具有传递信息、指挥作战的实际意义。需要作战指挥的其他职业,比如交警、消防员、吊车指挥员同样有一套自成系统的手语,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常常需要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不容易被他人听清楚,可能造成理解上的歧义,于是,干脆、利落的手语就成了彼此沟通的信号。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谁将手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那除了聋哑人之外,就是特警部队了。特警是担负特殊任务的警察,是警队中的特种部队,也是警察中的精英人士。他们专门负责危险的任务,比如解救人质、围攻恐怖分子、逮捕带有武器的匪徒等。

特警部队在执行任务时,普遍使用一套系统的指令手语,靠喊话组织作战的形式已经成为历史。特警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比如用左手卡住自己的脖子,意思是人质;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意思是犯罪嫌疑人;拇指和食指成90度伸直,意思是手枪;高举手臂,则代表步枪。

特警作战时可能用到的所有词汇,除了0~9之外,你、我、男性、女性、成人、小孩、窗户、武器、前进、上、下、集合等词汇,全部可以用手势表达出来。手指指向自己的胸膛代表“我”;指向战友代表“你”;手指间紧闭,水平放置手掌于前额上代表“看见”;紧闭指间,伸开手臂,横向身后摆动,像在拨开窗帘的动作代表“进入”;略微屈曲手臂,掌心向上,举至肩膀高度,并耸耸肩代表“不明白”;手举至头上,屈曲手肘,掌心盖着头颅顶代表“掩护我”;手臂向身旁伸出,手部抬起至肩膀高度,掌心向下代表“成人”;手臂向身旁伸出,手肘屈曲,掌心向下固定置于腰间代表“小孩”。

特警的这些手语都是用一只手来完成的,因为他们必须腾出一只手来拿武器。作战时非常紧张,特警需要时刻监视危险源,如果想要向战友发送信号,不可能直接面对战友,也不可能不断转过身来给后方提供信息,因此,能够简单、直接地传递信息的手势至关重要。有趣的是,特警手语是全世界通用的,任何国家的特警在战斗中,即使语言不通,也都可以用这套手语进行交流。

在特警手语应用到任务中之前,特警在执行任务时只能按照习惯或者事前的约定进行交流,这会产生歧义,有时不得不开口讲话,这样也非常容易暴露行踪,让犯罪嫌疑人察觉。对于那些平时不熟悉,彼此没有建立默契的特警来说,不出声地表达一个“不要出声”的意思都要手忙脚乱地比划半天,不仅麻烦,还可能给特警本人带来危险。

在解救人质的过程中,特警手语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作为一位有着8年工作经验的特警,吴双对此深有体会。在他刚刚过完的30岁生日那天,他就和战友解救了一个女孩子,指挥过程全部使用手语。

临近下班时,吴双原本和女朋友约好一起过生日,队里突然接到电话,在市中心的S酒店天台上发生了劫持人质事件。吴双带着10名队员驱车赶到现场。为了不惊动当事人,一组人穿上便衣,开私家车到达现场;另一组人携带武器,负责外围警戒。

吴双到了现场,发现已经有200多人在S酒店对面的马路上围观。持刀男子则站在13楼的平台上,面朝着楼下,一只胳臂卡着女孩的脖子,一只手拿着刀,顶在女孩的腰部。楼下有民警与他对话,他却吼叫着“不要上来,上来我就杀了她”。女孩则一直在哭,声音已经嘶哑。暂时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吴双知道,救人要紧。

吴双和对队友商量的对策是由两个人控制男子的右手,两人控制其左手和下身,另外两个人负责解救人质。10分钟后,吴双等人从人群中穿过,走上了S酒店的13楼,男子觉察到异样,准备将女孩带入房间里。吴双分析,如果他将人质带入室内,解救工作会很难做,对人质的威胁也更大,于是对登上平台的队友发出行动指令:吴双弯曲了手肘,握紧拳头,前臂指向地上,将手臂从身后向前方摆动了几下。楼上的队员马上领会了吴双的意思,六个人迅速从左右两边贴近男子,在距离不到三米时同时扑了上去。夺刀、上铐、搜身,一气呵成,解救人质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原来,犯人和人质两人都是S酒店的员工,女的叫高恩,男的叫阿祖。年轻男女整日相处在一起,日久生情,两人谈起恋爱来。但是,女孩子一直受到家里的逼迫,要求她回家定亲,为此,两人多次闹矛盾。很长时间里,高恩对阿祖避而不见,阿祖则经常去找她,两人没聊两句就会吵起来。

高恩最终决定听从父母的意见,回老家定亲。就在高恩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时,阿祖将刀藏在了衣服里,最后一次去找她。如果高恩答应不回家,他们就和好如初;如果高恩执意回家,阿祖准备“给她一个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教训”。结果,高恩没有答应阿祖的请求,失望和愤怒交加的阿祖在高恩走出宿舍门口的瞬间,掏出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一直将她拖到13楼的平台上,声称要“同年同月同日死”。

不知所措的双手

人在说谎时,语言完全是欺骗性的,如果光听对方在说什么,势必会上当受骗。幸运的是,身体动作在不停地出卖说谎者的内心,这让人们能够识别谎言,脱离骗局。说谎会使得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继而出现一系列不自在的行为反应。脸红,出汗,双手不知所措,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搔搔耳朵,用手遮嘴、触摸鼻子、摩擦眼睛、抓挠耳朵、拉扯衣领等,这些小动作正是出卖说谎者的“元凶”。

说谎者会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巴,好像在抑制自己说出谎话一般,用几根手指或者握紧的拳头遮住嘴,意思也是一样的。狡猾的人则会在咳嗽的同时遮住嘴巴,当然,咳嗽是假装的。对于发言人来说,不管是企业的还是政府部门的发言人,发言过程中,如果看到有听众捂着嘴,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手势,那代表他们的听众不认可发言内容,正在猜测发言人隐瞒了什么。这时候,最好的方法是停止发言,询问一下听众,以获得交换意见的机会。

触摸鼻子的动作就是手在鼻子的下沿摩擦几下,或者略微轻轻触碰。这个动作也代表着掩饰谎话。聆听者如果做这个动作,表示他对讲话人的话语存疑。为什么人在说谎时喜欢触摸鼻子呢?研究嗅觉、味觉的科学家发现,说谎会让人体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儿茶酚胺会引起鼻腔内部的细胞肿胀,引发鼻腔神经末梢的刺痒感,此外,说谎会导致血压升高,鼻子因充血而膨胀,也会有刺痒感,人们不自觉地、频繁地用手摩擦鼻子,是为了缓解刺痒的症状。

撒谎时的克林顿

克林顿用手势掩饰内心

美国的神经学者研究过克林顿就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作证时的表现,他们发现,克林顿说真话时很少触摸自己的鼻子,只要一说谎,他的眉头就会皱起来,开始频繁地触摸鼻子。在陈述证词期间,克林顿触摸鼻子的总数达到了26次。当然,触摸鼻子的手势不能全部被解读为对说谎的掩饰,分析时还需要和其他动作结合起来,如果将所有说话时捂着嘴、触摸鼻子的人解读为说谎者,花粉过敏者和流感患者就太冤枉了。

不想看到某样东西时,小孩子会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不想目睹欺骗、怀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时,成年人会摩擦眼睛。电影中最常用来表现伪善的镜头就是演员低着头,摩擦自己的眼睛。

用摩擦眼睛的动作掩饰自己的谎言这一点,男人和女人还不太一样。男人如果心里想着“我不想看到它”,手指就会触摸眼睛,使劲揉搓,相比之下,女人很少做这个动作。原因之一,揉搓眼睛会毁掉妆容;之二,这么粗鲁的动作一点都不符合淑女的要求。因此,女人在说谎时会将脸转到一边,避开对方注视的目光。

人们在歇斯底里地拒绝时常用捂着耳朵,大喊“我不想听,我不想听,我不想听”的方法,挠耳朵则是这一激烈动作的平和版。抓挠耳朵的手势很多,比如摩擦耳廓背后、掏耳朵、拉扯耳垂、把耳廓折向前方、盖住耳洞。抓挠耳朵的动作在不同的文化中含义不尽相同,在意大利,做这个动作的男人会被看成是女性化的人,甚至是同性恋。

人在说谎的时候还会抓挠脖子。用食指——通常是写字的那只手——抓挠脖子侧面位于耳垂下方的区域,代表着疑惑和不确定,如果一个人说“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同时做出这个手势,那么可以断定,他并不同意你的观点。当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不一致时,身体语言是说真话的一方。

伴随着摩擦眼睛、抓挠耳朵、抓挠脖子的动作,说谎者还会拉扯衣领。一样的道理,都是因为说谎导致血压升高,使颈部出现了刺痒的感觉,当说谎者意识到自己被怀疑时,颈部还会出汗,拉扯衣领是为了消除刺痒和出汗引发的不适。

人们一般认为,说谎者出于不安和紧张,会不自觉地做出上述动作,在一系列的历史事实中,这一说法也被不断证实。不过,最新的研究表明,说谎者在试图掩盖事实的同时,也会有意控制眨眼、摩擦鼻子等动作,甚至刻意让身体变得静止。

人在说谎时会比平时更认真地思考,当人陷入思考时,往往会减少身体动作,以保持精神集中。研究人员发现,人在说谎时会作出一种标志型的手势——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手掌向下表示“冷静”。这个手势在2003年被伊拉克新闻部长萨哈夫运用到了极致。

萨哈夫竖起拇指表示“好”

伊拉克战争期间,身为伊拉克新闻部长的穆罕默德·赛义德·萨哈夫每天都要在巴格达举行新闻记者会,他身穿军装、头戴贝雷帽、腰挎手枪出现在伊拉克的新闻部大楼,要么宣布政府声明,要么澄清不实消息,开战两个星期后,萨哈夫成为全球的电视明星,阿拉伯国家将萨哈夫的新闻发布会称为“萨哈夫秀”,像等待电视剧一样每天定时观看。

每当西方媒体报道美军兵临城下时,萨哈夫就出现在电视上,镇定地奚落美国的媒体,“他们(美军)在伊拉克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我们会用子弹和鞋来欢迎他们。”在阿拉伯的传统中,鞋子和脚都是肮脏的,用鞋子打人被以为是无以复加的侮辱。

萨哈夫的宣讲稿中充满了这些词汇,“雇佣兵”、“歹徒”、“蠢货”、“小丑”……这些话让他成了一个骂大街的俗人。其实,教过英文,当过八年外交部长的萨哈夫具有知识分子的气质,非常善于嘲讽,尽管语言略显粗俗,但他那些骂人的词都是引用自阿拉伯文学作品。他嘲笑美国说:“当我们在建立法律,当我们在创造文学和数学的时候,布莱尔和小布什的祖宗们还在山洞里乱划呢。”

在美军正式开进巴格达之前,伊拉克因为萨哈夫的存在占据了宣传战的上风,他的行为也吸引了西方媒体的报道,“美军的巡航导弹在攻击伊拉克,萨哈夫的语言导弹也没有让联军领导人好受”,这是西方媒体给予萨哈夫的评价。“萨哈夫秀”让伊拉克在舆论上占据了上风,同时也让美国人陷入难堪,以至于美军用巡航导弹击中了伊拉克新闻部大楼时,萨哈夫不仅在宣传攻势上立了大功,而且在新闻发布会上用他那妙语连珠的发言隐瞒了真相。

2003年4月7日,人们已经深信美军坦克进入巴格达城内,萨哈夫当天照例举行新闻记者会,美军坦克就在几百米之外,耳边不时传来枪炮声,萨哈夫在新闻记者会上镇静地伸出手臂,手掌有力地朝向前方,不断强调,“巴格达是坚强的,防卫森严而且是安全的”。谁都知道萨哈夫在说谎,但是人们不得不佩服他连续二十几天睁眼说瞎话的功力,尤其是在萨达姆政权的高官悉数出逃,唯独他一个人坚守在工作岗位的时候。

手插口袋的拿破仑画像

拿破仑画像

1812年,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路易·大卫为拿破仑画了一张肖像画。肖像画的背景是书房,画中立着法兰西的英雄人物拿破仑。拿破仑摆出手插口袋的姿势,成就了这幅举世闻名的画作。

画像逼真地呈现了书房的细节以及拿破仑本人。比如,家具上面有拿破仑名字的首字母N,桌子底下的那本书是普鲁塔克的《名人传》,代表拿破仑是在历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后面还有法兰西法典的字样。台灯旁快要燃尽的蜡烛,表明时间是早上四五点钟,而不是下午四五点钟——这位国家领袖为法兰西一直工作到深夜。这些东西加起来,让整幅画看着别有深意。

拿破仑看到画像中的自己时,感慨大卫非常了解自己,这当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画面里,深色衣服中间搭配的浅色衣服,显得拿破仑身体非常修长,地板稍稍向前倾斜,人物也显得更加挺拔了。众所周知,拿破仑是一个矮子,身高只有164厘米,这应该是这位英雄人物一生的遗憾吧。可是这幅画中的拿破仑看起来仿佛有185厘米,非常符合人们对英雄形象的期待。

如今,每当人们提起拿破仑,总会不经意地想起那双插在马甲口袋里只露出一根竖起的大拇指的手。人们对拿破仑摆出这个姿势的原因进行了百般推测,一种说法认为,拿破仑患有严重的胃溃疡,手插口袋是为了抚摸疼痛中的胃,或者他正在给手表上发条,或者他患有不可告人的皮肤病;还有人认为,拿破仑手上有残疾,因此需要藏起来。除了这些说法外,有人干脆认为,是大卫觉得画手比较麻烦,将它们放进口袋里比较省事儿。

事实证明,这幅画是画家凭借自己的记忆画上去的,拿破仑手插口袋的姿势也可能是大卫自己添上去的。1812年,对拿破仑来说是重要而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法兰西帝国强大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拿破仑控制了欧洲大陆,他的野心膨胀,将目标对准了沙俄——一个主导欧洲近百年的帝国。试想一下,在这样关键的一年里,拿破仑怎么会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待在书房里,让画师给自己画像。

历史资料也证明,这幅画的原型是一位拿破仑崇拜者,他代替拿破仑做模特,大卫在模特的基础上,凭借对拿破仑的记忆完成了这幅画。这幅画曾经被大卫的徒弟,同为画家的埃特尼·德拉克鲁兹评价为“太缺乏真实感,太理想主义,太抽象”,但它深得拿破仑本人的喜欢,拿破仑在看到画像后评价说:“大卫,你怎么会如此了解我!”

大卫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姿势让这幅画声名远播。如今,这幅身价过百亿的画作藏于美国国家艺术馆,已经成为艺术史上的珍宝。对于后人来说,拿破仑为什么要手插口袋,或者说,大卫为什么要将拿破仑的手放入口袋中?真相也许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扑朔迷离。

早在拿破仑尚未出生之前,一本名为《上流社会行为指南》的书中就提到,手插口袋是男子常见的动作,多见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这个姿势体现了男子的英雄气概,同时突出他们谦恭得体的绅士风度。简单来说,这是一种体现高贵身份的姿势。

在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中已经有这种姿势,马其顿的演说家埃斯基涅斯在他的书中提到过,与人说话时,将自己的手放在宽袍之外是很不礼貌的,所以要插到袍子里,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18世纪,当时的演说家也在书中提到这一姿势,并将其看做是一种绅士礼仪。在18、19世纪的肖像画中,摆这种姿势的人很多,那些有地位的公爵都很喜欢在自己的肖像画中摆出这个姿势。

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的审美习惯在发生变化,对身体姿势的解读也和以前不一样了。18世纪的男子将手插口袋看做是绅士的礼仪,但21世纪,穿西装打领带的男子如果不自觉地将手插入口袋,会被看做不舒服或者不自信。人也确实是在这种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做出手插口袋的动作,如果一个人感到紧张,就会本能地藏起双手。此外,双手插进口袋也会给人懒散之感。

尽管带有某种负面暗示,双手插入口袋依然是男人们偏爱的一种姿势,因为它还传递着另外一个信息:我此刻不想跟任何人说话,即拒绝。在晚宴上,总是有那么几个人,或者靠在墙边站着,双手插在口袋里,或者坐在灯光昏暗的地方,后背靠在椅背上,双手放在口袋里,不聊天,不喝酒,静静地看着热闹的会场,他们都在表达同一种态度:让我一个人待会儿。

如果你跟一个人交谈或者请教问题,对方听了几句后将双手插入口袋,那你还是识趣一点儿,换个话题或者改天再说。对方已经在表达“我不想跟你说话”的想法了,即使迫不得已地回应,也是敷衍了事。

在非正式场合,双手插入口袋是无礼的行为;在正式场合,这一姿势给人强势之感,但是缺乏涵养。相反,将双手放在口袋之外则是自信的表现,所谓君子坦荡荡。将双手放在臀部或者大腿外侧,还会给人自信倍增的感觉。

和韩国总统朴槿惠握手,盖茨手放裤袋

2013年4月,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和韩国总统朴槿惠见面,他以泰拉能源董事长的身份前往韩国,目的是宣传新一代核子反应炉的计划,并对韩国的制造业升级提供建议。结果,两人在青瓦台大厅握手时,盖茨左手插入裤兜,伸出右手和朴槿惠相握,引来了韩国媒体的批评。

有人批评盖茨无礼,说他是“粗鲁的美国佬”,蔑视韩国,“晋见国家领袖时,怎么能将手放在口袋里?”一位韩国妈妈则表示“如果这是我家小孩,回家一定会挨揍。”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文化差异造成的。韩国社会非常重视阶级,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且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非常强,盖茨手插口袋的行为显然踩到了韩国人的敏感神经上。

如果细数盖茨和其他国家元首握手的画面,就会发现,一只手插入口袋与人握手是盖茨的老习惯。盖茨是一个非常随意的人,不拘束于任何习俗,他和一些国际组织领导人或者高级政治人物握手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比尔·盖茨手放腰上和克林顿握手

和法国总统奥朗德握手,盖茨手放裤袋

盖茨在和法国前总统萨科齐、现任总统奥朗德、韩国前总统李明博握手时,同样采用了不那么正式的握手方式——一只手插入裤袋。他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握手时更随意,左手干脆插在裤腰的位置。有趣的是,2011年,盖茨在会晤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时,采用了更为尊重的双手握手。

虽然韩国媒体有点小题大做,但也绝不是无理取闹,毕竟,与人握手时手插口袋只有两种解读,一是高傲,看不起对方;一是害羞,不善与人相处。韩国人肯定不会认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比尔·盖茨还是一个害羞的小男孩,自然而然地将他的意图解读为前者。

把手放在哪里最合适

手的位置、手指的变化、手和身体姿态的配合,这些都会代替语言,传递出心灵的信号。很多人并不在意身体语言,觉得口头语言的作用和魅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很多人忽略手势动作的巨大影响力。“明明演讲稿背得很好,为什么最后还是搞砸了呢?”忽视身体语言的结果便是,连失败的原因自己都不知道。

手是人体最灵活的部位。手上有27块小骨头,其中包括手腕处的8块鹅卵石形状的骨头。这些骨头和韧带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布满手背的网络结构,依靠肌肉的拉伸,手便能完成各种精细的动作。科学家发现,双手和大脑之间的神经关联是最大的,因此,手的动作、手势能够准确地反映一个人内心的状况。

何宝荣是一家外贸公司的经理,主要负责对中东地区的出口贸易。上个月,他为了一批机械设备的出口,带着新来的助理小张特意跑了一趟伊朗,然而,洽谈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何宝荣和小张抵达伊朗的当天,就到客户公司进行拜访,准备和对方商谈订货的具体事宜。不巧的是,何宝荣和小张进门时,正好遇上公司员工在祷告。客户公司的负责人请他稍等一下,等祷告结束再进行会谈。何宝荣和小张被安排在大会议室里等待,所有员工都在祷告,连个倒水的人都没有。向来以办事效率高闻名的小张对这样的安排表示不满。

晚上,客户公司的负责人为何宝荣等人举行了欢迎晚会,为了洽谈顺利,小张并没有为早晨受到的“怠慢”表现出愠色。开场后,服务员走过来,为何宝荣和小张递上了酒杯,习惯使用左手的小张自然地伸出左手接饮料,此时,晚会的主人立刻改变了神色,没有和何宝荣对饮,将酒杯放在餐桌上就出去了。这时,何宝荣才意识到,小张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在接下来的会谈中,起初很有合作诚意的客户公司却兴趣索然,会谈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这次失败是何宝荣和小张两个人的责任,结果,何宝荣被调离公司总部,小张则因事先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导致合作失败被辞退。

伊朗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按照教规,信徒每天要做五次祷告,如果工作和祷告相冲突,就要停下手里的工作,即使此刻到来的客人也不可以打断或者表示不耐烦。小张对推迟会议表示不满,显然是不了解阿拉伯国家的习俗。最致命的错误出现在晚会上,小张用左手接过酒杯很显然是不合适的,在伊朗人看来,左手是不洁之手,一般用来洁身,用左手接递物品是蓄意侮辱别人的行为。

双手的活动范围大概分为三个区域,肩膀以上,肩部到腰部和腰部以下。肩膀以上表达的是积极的态度,如理想、希冀,肩部到腰部趋向于比较平静的思想,腰部以下通常表示否定。手活动时,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否认让人觉得浮躁、张扬;不宜过小,那样会显得暧昧不清;动作宜柔和,生硬的话会让对方敬而远之,如果面对的是上司、领导,动作不适宜是形成糟糕印象的主要因素。

工作时,有时候会不知道该把手放在哪里。开会时,就算会议内容非常无聊,也不要摆弄手指,大可在本子上乱写一气,打发掉烦躁的心情。转笔就算了,在严肃的会议室内转笔,老板会将这看成蔑视他的信号。

每年的毕业季都有许多应届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实习。徐国亮和他的同学一行12人进入某企业研发部的实验室实习。报到的第一天,徐国亮带着同学到部长办公室等待。时值盛夏,天气酷热难耐,部长秘书张罗着给大家倒水,同学们则表情木讷地看着她忙活,徐国亮还问了一句,“天太热了,有绿茶吗?”秘书说:“实在抱歉,刚刚用完了。”“那——”徐国亮刚要接着问,旁边的人悄悄地嘀咕说“人家给你倒水,你还挑三拣四的”。徐国亮才没有继续作声。

不一会儿,部长赶到办公室,为同学们安排实习工作。“平时,学生实习的事情都是秘书负责接待的,因为我和你们的导师是同学,我们的关系非常要好,所以今天由我给大家讲解实习安排。”说着,部长从抽屉里拿出一摞笔记本,“拿着这个,把我说的要点记下来”。

大家还没行动之前,徐国亮抢到前头,从部长手里拿过一本,徐国亮的动作非常生硬,从秘书的角度看,他好像不是拿,而是在抢。徐国亮的动作让大家都陷入了尴尬境地,部长的脸色也开始难看起来,秘书忙说:“不用着急,每个人都有的。”接着,身边的同学纷纷起身,走到部长跟前,双手接过笔记本。

两个月后,实习期结束,同学们都拿到了实习评定报告,大多数人都是乙等,两个女孩子得了甲等,只有徐国亮一个人拿了丙等。徐国亮自认为表现不错,对实习评定结果非常不满,他找到部长:“为什么大家最差都是乙等,只有我一个人是丙等?”部长看着徐国亮涨红的脸,笑道:“你的实习表现我都看在眼里,你的专业成绩固然比其他人好,但是除了专业成绩之外,你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修养是第一课。”

手势和表情的配合,往往能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比如,话说到激动的瞬间,攥紧拳头,代表情感的强烈;人感到兴奋、高兴时,会双手舞动。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接住一杯热茶的动作,往往能反映他的性格。为人诚实忠厚,通情达理的人会搂紧食指、中指,双手接过茶杯;精于社交、敏捷练达的人用大拇指和食指接茶杯;神经过敏、自卑的人小拇指翘起,其他手指合拢握住茶杯。专业的服务员能根据客人接茶杯的动作推断对方的性格,继而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

对公关人员的手势要求比较高。在为客人指引方向时,需要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并拢,手掌向上,以肘关节为轴,指向目标。用一根手指指点方向是公关人员的大忌。即使对于普通人,这样的动作也是不礼貌的。 y1M4hZDnwwireq1I742vUJCAQGIcVfbCS4L+4Qh4StPUObeRwj1aelvMPjo9Kk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