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心理学与微动作
隋岩

第一章 解读身体密码

来自半兽人时代的身体语言

托尔斯泰在他的长篇小说《怪人》中有这样的描述:“当人们还过着半野兽似的生活时,他们总是打着手势,发出一些声音,做出表示危险或好感的信号……这些手势的作用和声音结合在一起,并且从声音中产生出词汇,最后才产生出有联系的人类语言。”

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在人类获得语言之前,处在半兽人时代的人类祖先们是用手势、声音、肢体动作等身体语言交换信息、进行交流的。由此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时间是在远古时代,背景是原始丛林。生活在其中的类人猿还没有学会直立行走,更没有发展出含有语义的声音,即语言。他们在大树和灌木之间活动,用伸一只胳膊或者发出一段高声的叫喊的方式呼朋引伴。

一个人对同伴做了一个招手的动作,对方没理解他的意图,接着他不停地招手,直到对方来到自己身边,他才停下来。如此反复多次,招手和“请你过来”联结到一起,从此之后,小伙伴们用招手的方式呼唤对方。声音也是如此,第一次出现时,一定有一方困惑于发出声音的人的意图,但经过反复使用,某一音调的声音就具有了特殊的含义。比如,遇到危险时,用一种低沉的、浑厚的声音震慑敌人,告知对方“请勿靠近”。

不管是肢体动作还是声音,和具体的含义联系在一起后,沟通变得方便起来。最开始,人类始祖发出的声音和咿呀学语的婴儿所发出的一样,即使这样,他们也能方便地交流,好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都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至于身体语言到底是从什么时候正式成为人类沟通、交流的一部分的?今天的研究者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有人认为是遗传基因决定了身体语言,有人则认为是环境决定的,持辩证法观点的人则将遗传和环境结合在一起,认为它们共同决定了身体语言的出现。

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是最早研究身体语言的科学家之一,他研究的是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受当时盛行的遗传决定论的影响,达尔文认为灵长类动物的表情是天生的,即受遗传的支配。一位德国科学家艾伯菲尔德发现,孩子天生就会笑,即使是天生失聪或者失明的孩子也具有微笑的能力,好像那根本就是不需要后天学习的本能。

沿着达尔文这条线索,现代心理学家也着手研究了人类表情。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等人研究了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类表情,发现了人类基本的情感反应。面对愉快、悲伤、蔑视、愤怒、厌恶、惊讶、恐惧这几种情绪时,全世界人的表情反应都非常相似。

不管是亚洲的黄种人、非洲的黑种人、欧美的白种人,还是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部落族人,他们竟然有着相似的表情。正因为肢体语言能够被全世界的人接收,无声时代的电影,比如喜剧大师卓别林的表演,才能受到亚洲、欧洲、美洲的人们甚至非洲土著人的欢迎。这似乎在说明,在猿猴进化到人的过程中,世界各地的进化过程是同步的,至少在表情这一维度上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证明了人类表情的一致性,但是没法证明人类的肢体动作具有一致性,实际上,世界各地、各国、各民族的肢体动作本来就是不一样的。肢体动作受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因此,不同文化的肢体动作出现巨大差异,甚至完全相反一点都不稀奇。

举个常见的例子,中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人用点头这一动作表示赞同,尼泊尔、斯里兰卡和爱斯基摩人点头则表示反对和批评;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人们用右手吃饭,用左手拿脏东西,如果你用左手触碰当地人的身体,比如伸出左手握手,则会被看做侮辱性的行为。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人们对肢体动作的不同理解,常常会闹出不少笑话,让人不明所以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一位名叫艾伦的美国少年就遭遇了一件这样的事。

有一天,艾伦到朋友家参加聚会,路上遇到一位长相姣好的少女。她扭动着腰肢走在艾伦前面,做出毫不掩饰的挑逗姿态。艾伦被这位少女迷住了,一路跟上去,并且在路口等红灯时开口和她搭讪。令人意外的,这位少女没有回应艾伦的热情,反而将他当成了跟踪狂,声称如果他不走开,她就要叫警察了。路口的红灯变绿灯,少女继续妖娆地向前走,艾伦站在原地,思绪稍显凌乱。

艾伦想,如果她不是想要引诱我,为何要用那样妩媚的姿态在我前面走呢?艾伦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先赶到朋友家。一进屋,艾伦就将路上遇到的糗事告诉了他的朋友泰德。泰德听完故事的原委,耐心地解释说:“这附近的居民大多是西班牙人的后裔,不管这些女孩子表现得多么招摇,但她们绝对是规规矩矩的姑娘。”

这正是由于不理解不同文化的身体语言造成的误会。在西班牙或者说西班牙语、受西班牙文化影响的国家里,女孩子走起路来风情万种的样子是稀松平常的事,当地人并不会觉得奇怪。相反,如果一个西班牙女孩子直着腰板,像英国淑女那样谨慎小心地走路,反而看起来不够自然。

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原本或许还能用声音、口哨沟通的原始人类变成了说英语或说法语的现代人,人类沟通变得非常困难。如果没有翻译,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互相对话就会变成鸡同鸭讲。这时候,肢体语言就会发挥其用途。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一条信息产生的影响力,7%来自文字,38%来自声音,剩下的55%来自无声的肢体语言,这一说法也被称为“麦拉宾法则”。另一位心理学家做了类似的研究,他发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传递的信息占35%,剩下的信息则由身体语言传递。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了上千次的销售和谈判过程后得出结论:谈判桌上的决定,60%~80%是肢体语言做出的。

有时候,在接受他人传递的信息时,倾听口头语言的表达,不如关注身体语言的意义。而且,身体语言比口头语言更准确。一个高明的警探能从犯罪嫌疑人的姿态、神情、细微动作中看出他的真实意图是顽抗到底,是准备撒谎,还是有难言之隐。半个世纪前,一位心理医生则通过分析身体语言救了一位少年的命。

脸色苍白、身体瘦弱的少年唐每个星期都到心理医生那里报到,他是这一天的最后一个病人。治疗结束后,心理医生说:“今天到此为止,请你明天再来”。唐有气无力地说:“不必为明天操心了,我是一个没有明天的人。”医生说:“别来这套了,唐,过去六个月,你不是每个星期都说要自杀吗?”

送走了唐,心理医生感觉有点不自在。他一直在想唐临走时说的那句话,虽然他已经说过很多次类似的话,但是今天他给人的感觉非常奇怪。心理医生回想起今天的治疗过程,唐的情绪一直很消沉,走路时显得非常局促,眼睛里流露出无力的目光。难不成,这一次他真的要自杀?

医生实在放心不下,于是驱车赶到唐的家里,果然,他已经实施自杀计划了——他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吞下了一瓶致命的药丸。幸好心理医生及时赶到,并用催吐剂帮他清洗了肠胃,唐才幸免于难。回到家后,妻子问他,你是怎么感觉到唐要自杀的呢?医生说:“他的种种姿态都在告诉我,这一次他是来真的了。”

大脑的秘密空间

放眼万物及宇宙,人类只是一个微小的存在,然而,人类的大脑却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结构之一。大脑里的神经细胞,甚至不比银河系的星星少,尽管脑科学不断进步,人们已经能够用MRI(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更直观地观看大脑内部,但是对于大脑细胞是如何工作,如何分工的,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

众所周知,人的所有动作,不管是肢体动作、语言动作还是表情动作,都是靠神经系统支配的。除了大脑和脊髓这两个神经系统外,人还有一套外周神经系统,包括动物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前者控制躯体的运动,包括面部表情的变化,五官的运动,脖颈、胸、腰、臀部的运动等;后者控制人的器官反应,比如血液的流动、腺体的分泌,调节葡萄糖、水等物质的代谢。控制人类微动作变化的正是大脑和动物神经系统。

许多人喜欢通过观察他人的微小动作,通过面部的微小变化、肢体的变化,如嘴唇翘起、眉头紧皱、两手紧握来分析这个人的情绪和感受。有的人似乎有这方面的天分,能够轻松地读懂别人的内心,他们觉得这很有趣,好像能够轻易掌握他人似的。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并非凭自己的主观愿意,就能够读懂别人的微动作,若要读懂别人的微动作,还要依靠大脑的一个神秘组织——杏仁核。

杏仁核的位置

杏仁核的体积很小,位于大脑的深层区域,附着在海马体的末端,呈杏仁状。一系列有关杏仁核的研究证明,在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中,杏仁核与恐惧、愤怒、焦虑的关系最为密切。

设想这样的场景:夜晚独自回家,打开卧室的门,突然听见一阵怪异的声音,你环顾四周,却找不到声音的来源,好像那声音从遥远的苍穹飘荡过来,经久不去;阴湿的下雨天,走在狭窄的小巷内,突然闪出来一个人影,瞬间又消失不见……

这样的场景是否令你感到恐惧?外界环境的刺激通过眼睛、耳朵、皮肤感觉,进入大脑中的丘脑。丘脑就像是刺激汇总的邮局,外界信号如邮件般纷至沓来,丘脑经过归类、分拣后,再分发给各处。

强烈的刺激走的是快捷通道,从丘脑直接到杏仁核。这时,人会立即产生防御的本能,比如手碰到燃烧的蜡烛后马上缩回,害怕时马上后退,接着闭眼、大喊。相对慢一点的途径是丘脑——大脑皮质——杏仁核。大脑皮质会对收到的信息和已有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好像警察做指纹对比一样,分析之后,再递交给杏仁核。如果匹配,证明是安全信号;如果不匹配,大脑的警示灯亮起,身体马上做出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身体木僵、不停吞咽等,这一系列反应会在2秒内出现。

不管是快捷路径还是慢速路径,最终抵达的地点都是杏仁核,由此也证明了杏仁核的重要性。当人面对危险时,杏仁核能够帮助人增加生存几率,其实质就是杏仁核能够感受、控制恐惧和愤怒等情绪。杏仁核受损的人能够体验愉快、悲伤,但是不知道害怕。如果将大脑里的杏仁核切除,人不仅不会躲避危险,反而会靠近危险。

为了研究杏仁核和人类面部表情之间的关系,神经科学家曾经将电极植入了癫痫病人的杏仁核中,然后观察病人们的面部表情,其中有开心的,也有恐惧的。作为和面部表情相关的结构,杏仁核和识别恐惧有关,杏仁核受损的病人在识别恐惧表情时成绩较差。除了癫痫症患者外,孤独症患者的杏仁核神经细胞也少于常人,对他人的情绪反应不敏感。

恐惧记忆是一种非常牢固的记忆,一旦形成,会产生长久的影响。因此,那些遭遇过重大灾难的人才会长期活在恐惧的情绪里,才会出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反应。从大脑结构上分析,大概是杏仁核太过发达,超越常人的敏感导致的。

在一项对比20位遭受虐待的儿童和23位在正常环境下长大的儿童的研究中,当遭受过虐待的儿童看到愤怒的照片时,大脑的杏仁核特别活跃,其反应和战场上士兵的大脑活动相似。在恐惧和危险中求生过的人,对有可能带来痛苦的信号都特别敏感。

在一张惊恐的脸上,你会看到增大的白眼珠,因为恐惧时,人的眼睛会睁得很大,露出更多的眼白。随着眼白不断增大,旁观者的杏仁核就会做出反应,当看到别人露出更多眼白时,他们也会感到恐惧。

人在恐惧时露出更多的眼白

愤怒产生的生理刺激和恐惧一样,只是行为上略有差异。恐惧会让人做出防御行为,选择逃离,愤怒则会让人具有攻击性。被人冤枉、无故受到责骂时,杏仁核会发出指令,爆发出攻击行为。

1960年,耶鲁大学的科学家研究了公牛的杏仁核。他将一对电极插入了一头公牛的杏仁核,然后将公牛牵到室外,当他用外接的遥控器对公牛体内的电极发射信号时,公牛刹那间变得暴躁,凶猛地冲向人群。当科学家停止发射信号,公牛则平静下来,前一秒令牛暴躁的怒火也荡然无存。这个实验也恰恰证明了杏仁核和愤怒有密切的联系。

导致焦虑的刺激在传入路径上和恐惧相同,但是反应不同,因为焦虑的反应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平常时,人的焦虑水平比较低,只有在遇到刺激情景后,才会爆发出冲动或伤害行为。飞机晚点、有急事偏偏遇到塞车、考试邻近却有一大堆无关紧要的事导致自己分心……如果这些情况都加在一起,即使焦虑水平低的人也要小宇宙爆发了。

另外,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即使是精神正常、生理状况也正常的人,如果长期酗酒,杏仁核就会发生变化。酒精能够改变大脑对外界的反应模式,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时,醉酒者在识别表情时就会连连出错,在他们眼中,惊恐和面无表情两者之间变得没有什么区别。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酒壮怂人胆”,因为酒精降低了人识别危险的能力,无知者无畏,所以才能更大胆,更好斗。

身体比嘴巴会说话

口头语言是人际沟通的常用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语言不可或缺,同时也有很多缺陷。口头语言有时候不能展露真实的内心想法,有时候则会受到意识支配,故意给出错误、误导的指令。

就语言系统本身来说,这套符号系统若能传递信息,首先需要将思想编码,将内在的思想转化为语言,传递给他人时,对方需要经过解码,才能接收到语言背后的含义。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加之传播过程中的偏差,接收者往往不能将句子的本意还原,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由此有可能产生歧义。

另外,学习语言需要天分。有的人伶牙俐齿,有的人笨嘴拙舌,有的人能将事情三言两语讲清楚,有的人则半天都说不明白一件事。会不会说话,能不能把话说明白或许不能成为判断一个人聪明或愚笨的方法,但很显然,伶牙俐齿的人在口头语言交流中起的是正面作用,笨嘴拙舌的人则恰恰相反。

比较特殊的情况是,人为的因素加入到了口头语言当中,产生谎言。今天的人们用口头语言交流,已经不是寻找食物、通报敌情那样简单了,每个人说话时都带有自己的目的,有的人想要含沙射影地指责他人,有的人则隐约含蓄地表达不满。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口头语言的纯粹性受到影响,沟通的功能被浪费。

当口头语言越来越不能让人明白彼此的真实意图时,人们倾向于从细微之处入手,从人的微动作、微表情方面察觉人的真实内心——如果语言交流能够恢复纯粹,这根本是多此一举,可惜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研究证明,人的嘴巴会说谎,但是身体绝对不会,很多时候,身体比嘴巴还会说话,而且说的都是真话。因此,身体动作成了人们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社会交际中,无声的语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效果,当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不一致时,人们往往会注意身体语言,而忽略掉口头语言。弗洛伊德就曾发现,当一个病人讲述自己的婚姻如何幸福、如何美满时,她却在下意识地滑动手上的戒指,很显然,她的生活并不像她描述的那般如意。

无声的语言从表情、眼神、姿态、手势,到语调、语速、触摸、衣着、距离等,这些身体动作都会传递信息,而解读这些语言往往比听对方说话更容易了解他的内心。研究表明,人在一些基本的情绪方面会表现出一致的动作,比如人在看医生时,话语和动作会同时指向不舒服的位置;内心矛盾时,话语和动作会不一致,如内心反对,被迫投赞成票的人在说出“我同意”的同时,会不自觉地交叉双臂,眼睛回避,或者干脆看着地面;当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时,人们在不满地嚷着“臭死了”的同时,会皱起眉头,掩着鼻子,即使没有在话语上有所表露的人,也会做出这样的动作。

慧慧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女孩子,与人说话时常常不敢直视对方,和陌生人见面的场合,她则会非常紧张,不仅目光回避,而且无法和对方好好交流。她很羡慕那些性格开朗、落落大方的女孩子,既能够不失时机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打造完美的第一印象,还能吸引别人的关注。

或许,现在就是改变自己的时候啦。从修饰自己开始,化妆、着装、言谈举止,在一位闺蜜大姐的调教下,慧慧决定彻底改变自己的性格,从胆小、害羞,变成一个勇敢、大方的女孩子,而考验她自己的第一个场合就是相亲会。

第一招:微笑。为了提高魅力指数,慧慧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的眼睛,然后做自我介绍:“我是一名检察官,但是骨子里是一个诗人”。接下来,提出准备好的话题,比如最近上映的电影,朋友圈分享的搞笑图片,和朋友一起开心逗乐的事情。

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可是她总是觉得别扭。打起精神让自己显得勇敢一些,眼睛却总是习惯性地盯着茶杯看,生怕对方说两句就停下来,为了避免尴尬,她就要硬着头皮提起新的话题。

撑过15分钟,慧慧跑去了洗手间。看着镜子里马上就要笑僵掉的脸颊,慧慧苦笑了一下,何必坚持这样虚假的自己呢?如果坐在对面的人是一个打肿脸充胖子的胆小鬼,你会作何感想呢?

慧慧重新落座时,男士小心地问了一句:“不好意思,你赶时间吗?”

慧慧赶紧解释,“没有,没有,我没有赶时间。”

“今天的谈话很愉快,不过,怎么觉得你有什么事情要做,好像在赶时间!”

慧慧长舒了一口气,拿出了包里的计划书:“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个。”

“轻熟女计划?”

“是的。这是我的朋友出的主意,今天要给你留下一个‘轻熟女’的印象。”

“开朗、自信、落落大方、沉稳冷静……还不错,这些你都做到了。”

“其实,我是一个很慢热的人,和不熟的人基本没什么话,更不用说第一次见面的人了。不好意思,刚才不是故意骗你的。”

“那我也要向你道歉,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15分钟里,你喝了两杯茶,撕掉了十张纸巾,还踩了我两脚——开朗、大方倒也挺好,不过,我觉得展现真实更好,你也知道,有些东西是藏不住的。”

慧慧的相亲计划泡汤了,但她一点都没失望。与其大费周章地模仿别人,不如真实地做自己,既然真实的内心无法隐藏,身体动作会暴露真实的自己,那么干脆不要隐藏,做自己有什么不好?

人真的无法伪装自己的内心,伪装自己的身体语言吗?答案是肯定的。身体语言大多难以压抑或掩盖,听到好消息,人就会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激动时,人就会大声喊叫、手舞足蹈;做了亏心事的人总是心神不定;发怒时,谁都是青筋暴起、咬牙切齿。如果想要分辨一个人的真伪,不要听他说什么,要从身体语言入手,看看他的真实想法。

基线反应

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看透你的内心”成了年轻人追逐的时尚,好像修过一门微表情的课程,翻了几本教科书,就可以从人的动作、表情中读出隐匿在内心深处的秘密。略懂识谎术的人只知道“眼角下垂代表羞愧”、“瞳孔扩大代表恐惧”、“反复搓手代表紧张和焦虑”……但很少有人了解,心理学家基于什么样的原理研究人心,研究微表情、微动作背后的真实心理。

在受到刺激时,人最初的反应是不受思维控制的,这时候的表情、动作、语音、语调等能够映射内心状态。当然,这些动作往往幅度很小,而且转瞬即逝,在司法调查中,这种主观的分析和测谎仪的作用差不多,用来排除嫌疑人、确定侦查方向,但是分析的结果不可以和人证、物证相提并论。

在司法调查中,警察有一个判断是否是可疑人物的标准,那就是常说的“服装的不协调”。如果一个人,上身穿的是高级服装,裤子却是一条洗白的牛仔裤,手提包看起来崭新如初,皮带却出现了磨损痕迹,这样的人整体上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因而被认定为危险人物。

其实,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有的人喜欢在打折促销的时候购买名牌衣服,穿的时候故意将牌子露出来给人看,以显示自身品位和生活品质,殊不知,那双淘宝店里100块包邮的鞋已经出卖了他,整体的不协调将其真实的生活状态悉数暴露——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用大品牌装点门面的、虚荣而没有品位的人。

这两种情况都反映了一个公理:不符合一般规律的事情总是可疑的。一个人的衣着、动作、姿态都有一定的规律,并且不会轻易改变,如果哪一天,其中某一项突然改变,这个人就是可疑的,他一定做了有违常规的事儿,导致了外在表现的变化。在心理学里,这种现象叫做基线原理,也叫基线反应。基线反应就像人的生物钟一样,循着它,我们能窥探一个人的内心变化。

基线反应首先应用在测谎实验中,测谎仪的原理便是如此。实验者会问被试一些毫不相关的问题,比如你的上一个度假地是哪里?昨天下雨了吗?世界首富是谁?哪个电影明星最性感?……被试对这些问题给出的答案并不重要,实验者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找到被试的反应规律,吃惊时,他的心跳、血压是多少,痛苦时是多少,兴奋时是怎样的反应,愤怒时是怎样的反应,然后再询问与测谎主题相关的问题,比如,锤子能不能砸死人?或者你背叛过你的妻子吗?将这一次的反应和基线反应做对比,一定会有不俗的收获。

从人的微动作中看出内心的方法就是通过设定基线参数观察人的异常。若参数在基线范围内变化就属于正常,超过基线就属于异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非常容易观察,如果一个人平时总是小声说话,甚至显得有气无力,突然间大声说话,态度恶劣,这种变化必然是愤怒所致;如果一个人走在路上向来是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突然地低眉顺眼,瑟瑟缩缩,则大概是由于这个人遇到了挫折,遭遇了人生的不幸。

当然,心理学研究过程没有日常观察这么简单。当需要在仪器设备上建立基线反应时,甚至显得有些复杂。计算机软件能够判断眉毛上下变化的距离多远是基线反应,多远就超过了基线反应,不过计算机也有应付不过来的时候。

如果被试剧烈地摇头、点头、晃动,微动作很难分析。另外,摄像机拍到的人脸如果有角度扭曲,也会给分析工作造成困难。可是,一旦实验者向被试提出要求,如“不可以剧烈摇晃头部”、“不能表露过度狰狞的表情”,这样一来,势必导致被试做出来的反应僵硬,且不是最自然的表现。

人工分析会避免这类情况,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姿态的任何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人的眼睛,但是,人工分析中人的主观性太强,还会受到情绪、疾病、感情等因素的干扰,这样的分析也不符合“科学研究”的要求。

如此看来,仅仅进行情境确认、搜集被试的背景信息、捕捉微动作等方面是不足以建立基线反应的,还需要更精密的方案设计和严格的实验控制。像莱特曼博士那样,只要站在人的面前,东扯西扯交谈5分钟就能确立基线反应,有点太玄乎了。

独一无二的身体动作

上文曾经提过,人类的情绪喜、怒、哀、乐、悲、恐、惊是有跨人种、跨文化的一致性的,但是,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中国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都比较内敛,即使听到赞扬,也不会有强烈的感情流露,有时候甚至显得羞涩,美国人则坦然接受,并且大方地表示感谢。其实,全人类的生理结构和肌肉结构没什么差别,如果中国人想要像美国人那样笑,也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文化环境不同,肌肉运动的幅度也变得不同了。

在同一国家、同一文化背景下,每个人的身体语言也是不同的。更简单地说,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也不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如果要像心理学家那样分析他人的动作、表情,就要将每个人都看成一个个案,将不同的背景、人物关系、影响因素综合起来分析,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场景和既成理论完全吻合,以至于直接套用就可以了。

作为身体语言分析专家,乔·纳瓦罗在FBI工作多年,长期担任反间谍情报小组的专家,曾用分析身体语言的方法破获大案。2011年,在马英九和蔡英文竞选期间,纳瓦罗曾经飞到台湾,分析了马英九和蔡英文的电视辩论。

马英九在电视辩论中

纳瓦罗不懂中文,也不认识马英九或蔡英文,因此,他的分析排除了语言和主观因素。纳瓦罗从视频中两人的身体语言上发现,马英九很务实,很有条理,说话有分寸,清楚所说的话会造成什么影响,看起来是个仁慈的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很谨慎,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情绪左右。马英九紧张的时候会揉手指,好像那是一种慢性按摩,讲话过程中,马英九的手势不会超过身体的宽度,这种习惯会给人不亲民的错觉。

蔡英文在电视辩论中

蔡英文则比较像美国的“技术官僚”,看起来并非充满精力,但是相当有自信,身边的人都会被她影响。蔡英文说话时直视对方,不时地摸自己的胸口,给人以真诚的感觉。喜欢条理和规矩,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非常冷静。

曾有人说,马英九和蔡英文除了性别不同之外,其实是一对同质的人物,两人都理性、低调,自制力强,能够冷静处理事务,对政治有准确的判断力。尽管有这些相同点,从身体的微动作还是可以看出来两人的内心活动的不同。

作为一个刚刚来到大城市的年轻人,李察每天早早出门,用一整天的时间面试。他的行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比工作最忙的时候还要紧凑。每到一家公司,他先用中文自我介绍,再用英文介绍简历中的要点,他想要尽快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给自己找一个职位,却又不能太委屈自己,因为从现在开始,他不再是一个潇洒人生的年轻人,而是一个需要为家庭负责任的丈夫。

每天在这座城市里说着“生物化学”这几个字,讲到上百遍的时候,李察感到自己不自觉地做出了反应,就像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般,从嘴里吐出“生物化学”这四个字,他的手和脚就开始发麻,还不停地冒冷汗。慢慢地,这种条件反射被固定下来,李察每见到一位面试官,和对方握个手,说声“早上好”之后,他的手脚就变得冰凉起来,好像刚刚从深海被打捞上来一般。几天之后,李察觉得自己生病了。推掉一个面试,他去医院做了一次身体检查。医生给出的结论是“焦虑引起的躯体反应”。

一般来说,情绪能够激活人的神经系统,促进腺体分泌,同时引起骨骼肌的反应,顺着脊柱产生刺痛感,引起面色红润。为什么李察的情绪没有产生类似的反应而是手脚冰凉呢?还是说,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

研究表明,感到愤怒的人头部会发生变化,感到幸福的人从头到脚都在变化,感到压抑的人四肢会产生感觉。几乎所有情绪的发生都会引起头部的变化,表现为微笑、皱眉头、皮肤温度的变化等。此外,身体反应还会出现在胃部。不过,这种变化是非常细微的,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明显,大部分情感只能引发微小的心律波动或体温变化,身体并不会因为吃惊而发热。

可是又如何解释李察的焦虑让他手脚发冷呢?或许就像嫉妒的感觉不会让人的脸变红,但是人们感觉脸变红了一样,这其中还有主观因素的参与以及肌肉、内脏和无法准确辨别的神经系统的反应。

傲慢的中国人?

与人谈话时,传递信息的手段不限于口头语言,尽管人们常常意识不到,但表情、手势、身体动作向对方传递的信息更多。微微一笑表示认可或欢迎,皱眉表示不满,挥手表示再见,听报告时,身体倚在椅背上打呵欠表示厌烦。这些动作具有公认的含义,至少在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是这样的。

中国人之间有一些通用的身体语言,在细节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正是引起误会的源泉。比如,中国人用食指指向自己的鼻子,表示“是我”、“这件事是我干的”,但在美国人看来,这个举动非常滑稽;中国人用跺脚表示气愤、灰心或悔恨,美国人做出这样的举动则是因为不耐烦;对孩子来说,拍脑袋是疼爱的含义,但是,拍一位美国小孩的脑袋则会引起孩子父母的不满;目不转睛地看,中国人的含义是好奇或者惊讶,美国人觉得那样不礼貌,让人感觉不自在;叫对方过来,中国人将手伸出去,手心向下,手指弯曲,来回摇晃,美国人将手伸出去,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在中国人看来,美国人的动作有侮辱或挑衅的意味,非常不礼貌;在美国人看来,那样的手势不是在叫人,而是在呼唤宠物。

个人交往中,错误地理解身体语言会造成误会,产生恶意,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交往,如果因为身体语言产生误会,可能因此造成国际范围内的蝴蝶效应。2010年,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拍摄了这样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人物是我国的前任总理温家宝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两人对坐,奥巴马身体前倾,伸出双手,温总理则淡然端坐,岿然不动。这张照片在国外流传时引起了美国人的不悦,很明显,它在传递一个信息:傲慢的中国人!

中国经济近几年持续发展,俨然出现大国之势,尤其在金融危机后,各国都遭遇经济低迷、失业率上升的困境,中国的土豪们却到世界各地炫富,狂买奢侈品,中国成为他国眼中的“大户”。由此,难免引起他人的不满,加上暴发户到处为国民“代言”,于是傲慢、无礼的形象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代名词。不过,中国人真的如此傲慢吗?连国家领导人都表现出一副目中无人的模样?至少从这张照片来看,傲慢之说不过是一场误会,其原因在于中国人和美国人对身体语言的不同理解。

中国人虽然没有系统地研究过身体语言,但是受几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在正式场合的言行举止依然有自成一体的规矩。中国人的身体语言比较封闭、保守,成年男子在正式场合要显得稳重、不卑不亢,轻率、张狂的举动都会被视为无礼。成年女子则要平和沉稳,端庄大方,举止得体,不娇不媚。相反,美国人习惯使用开放的、随意的身体语言。

我们的古人用拱手作揖的方式打招呼,握手、亲吻和拥抱是后来从西方传过来的。我们的传统文化排斥在公开场合的情感互动,因此中国人忌讳身体接触,尤其是和异性之间的身体接触,尽管今天的中国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在公开场合和异性亲吻、拥抱依然是禁忌。美国的成年男子如果用亲吻、拥抱在某种程度上的方式和一位电影明星打招呼,或许能够被人们接受;如果初次见面就和一位中国的乡村姑娘拥抱,就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作为有身份的成年男子,温总理在正式场合正襟危坐,只能算作标准坐姿,并无不妥之处。傲慢是一种比较粗鲁的行为,比如一方伸出手来准备握手,另一方断然拒绝,则是傲慢的典型象征。奥巴马身体前倾,双手摊开,从美国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他在寻求情感互动,但是相比温总理期待地注视着对方的姿势,奥巴马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眼神交流,因此,奥巴马的姿态只是正常的个性表达。

其实,人们对身体语言的误解古已有之。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阿拉伯人和一个英国人谈话,说着说着,阿拉伯人走上前来,距离英国人非常近,英国人觉得不舒服,小心地后退了一步。阿拉伯人看距离拉开了,又向前走了一步,两人重新“亲密接触”,这一次,英国人再次悄悄地后退。整个谈话过程,阿拉伯人不断靠近,英国人不断地后退,谈话结束时,他们站在了偏离原点很远的地方。

这就是身体语言的文化差异导致的。按照阿拉伯人的习惯,两人交谈时,站得近些显得友好,英国人则习惯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太近会产生压迫感。于是,不明就里的两个人稀里糊涂地一进一退,好像在打拉锯战一样。

在美国等英语国家里,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普通交谈时是避免身体接触的,任何部位的触碰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是无意间碰到对方的身体,应该马上道歉。同性的身体接触更加敏感,过了童年期,两个同性若手拉手或者肩搭肩地走路,会被看做是同性恋。

不过,女性之间见面时拥抱、亲吻是普遍现象,英语国家的夫妻、亲戚分别之后重见也会互相拥抱。男性之间见面时是否互相拥抱,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习惯。阿拉伯人、俄罗斯人和法国人,即使两个男性,见面时也会热烈拥抱、亲吻脸颊,亚洲国家的男人则不会,中国人会选择握手,日本人则会选择鞠躬。

20世纪70年代,福田赳夫担任日本首相期间,他曾到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福田赳夫在白宫门前下车,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上前紧紧拥抱他,表示欢迎。结果,福田首相大吃一惊,日本代表团成员也愣住了。按照日本人的习惯,深深鞠上一躬就能够表示欢迎,如果卡特那样做的话,福田首相也不会那么惊讶,可惜,美国人并不会用这种方式表示欢迎。

美国妈妈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被中国朋友扭来扭去,有时候是摸摸,有时候是亲亲、拍拍,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表达喜爱的方式,表示亲近和爱抚,美国妈妈则会感到别扭。对于不熟悉的人,这样的行为则会被看做无礼的行为,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厌恶。

到中国旅行或者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最常抱怨的则是陌生人的围观。不管走到哪里,总是被无数双眼睛盯来盯去,好像一个来自外星球的生物突然降临一般,生活在北京的莱斯利每天都在为这个问题烦恼。

莱斯利是一位生活在中国的美国人。她在北京有一份教书的工作,业余时间用来学中文。她的愿望是尽快学好中文,然后到中国各地看一看,中国文化让她觉得非常神秘,非常好奇。不过,生活中也有一些令人无法忍受的事情打扰她,对于路人喜欢盯着她看这件事,莱斯利每次提起来都非常恼火。

莱斯利在北京有中国朋友,也有外国朋友,和他们相处,莱斯利感到很愉快,她有一位合住的室友名叫杨乔,是一位来自四川的姑娘,她喜欢听杨乔讲家乡的故事。和杨乔相处半年后,莱斯利对四川产生了兴趣,她决定亲自去看一看杨乔的家乡,看看她所描述的巴蜀之地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四川成为莱斯利游历中国的第一站。

在四川,莱斯利遇到了和在北京一样的问题。不管她走到哪里,都有人盯着她看,有的人甚至三三两两地围着她,好像她是一个怪物。的确,莱斯利有着接近180厘米的身高,走在中国的街道上,顿时产生鹤立鸡群的效果,容易吸引路人的好奇心。

好奇并不代表无礼,但是莱斯利还是无法接受。她的朋友向她解释过那只是好奇而已,路人对她并没有恶意,“但那不能成为无礼围观的理由”。为了这件事,莱斯利陷入了矛盾之中,她的中国之行计划只完成了一小部分,可是,一想到无论她走到哪座城市都会成为路人瞩目的焦点,莱斯利就非常气愤,有时还会冒出逃回美国的念头。

中国人的围观让人觉得反感,中国人的笑有时候也会让人生气甚至暴怒。虽然微笑、大笑在中国和美国都是表示友好、赞同、满意、高兴的动作,但在某些场合,美国人没笑,而中国人笑了,就会造成彼此的误会。

美国人存放自行车时,没有找好重心,自行车倒了,他正在为自己的失误感到困窘,身边的中国人开始笑起来,好像在嘲笑他一样,他感到非常生气。美国人在餐厅里更容易听到这样的笑声。比如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美国人自己已经很窘了,在场的中国人开始笑起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他感到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十分生气。

而了解中国文化之后就会知道,这种笑并不是针对某个人,更不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嘲笑。这个时候的笑有很多意思,比如“不用当一会儿事”、“一笑了之”,等等。大家笑了,证明事情不大,不用放在心上,反之,如果在场的所有人都表情凝重,那么就证明当事人真的犯了严重的错误。只可惜,不明所以的外国人常常对此产生误解。 DINJpfl84Q/ggI9ernnTEygNtuVX7YXojEvi55OJ3KvlCITME+b7Rj0K/B1soT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