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卷 “远视眼”:计划因未来而定

第一章 赫斯基的奇迹:用远视寻得的机遇

分析报道只能用来参考,拿定主意还是要自己的亲自思量。

20世纪80年代时,中东国家和美国有分歧,石油供应紧张。那时我就想:加拿大有石油,政治环境相当稳定,就趁赫斯基亏蚀的时候把它买过来。

……

虽然有市场分析指出,油价将会跌至每桶80美元,但我对石油资源未来前景仍抱有很强的信心。除非可找到取代石油的能源——这一点说比做到容易——否则石油价格在未来数年仍会高企。

——摘自《李嘉诚自传》

背景分析

20世纪70年代先后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油价陷入了低谷,众多商家开始从石油行业撤资。然而,李嘉诚逆潮流而动,出资收购赫斯基石油公司。这令当时很多人大惑不解。当时,石油价格低迷,人们对石油投资的信心低迷,唯恐避之而不及。李嘉诚的大手笔使其在加拿大名声大噪,香港工商界也为之瞠目结舌。

赫斯基石油公司的家底还是非常雄厚的,它是当时加拿大一家主要的独立能源公司,其业务主要是生产和经营石油及天然气,并对加拿大境内5000余口石油及天然气生产井享有开采权,且其中约40%由该公司拥有。同时,赫斯基石油公司还占有重油精炼厂26.67%的股权以及343间汽油站。但是,正是这样一家实力雄厚的石油公司,受国际大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窘境,整个公司难以维持正常运作。

为了不让企业倒闭,赫斯基开始向外界寻求援助,加拿大政府为此也出面予以协调。1986年12月,经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从中牵线,李嘉诚通过家族公司、和黄,斥资32亿港元收购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赢得了控股地位。其中,43%股权被和黄与嘉宏国际合组的联营公司Union Faith购入,9%股权则由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占有。此外,李嘉诚拥有9%股权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也购入赫斯基5%股权。

为什么要收购赫斯基呢?李嘉诚认为,20世纪80年代时,虽然中东国家和美国之间发生了分歧,石油供应紧张,但加拿大本身不缺石油,而且政治环境相当稳定,加上赫斯基本身的家底并不差,买下赫斯基绝对不会是一桩赔本买卖。当然,这里面也掺杂了个人感情,因为李嘉诚对加拿大有着独特的感情,与赫斯基的前总裁之间也有着非同一般的交情。

两年之后,李嘉诚在石油行业又有了新动作。1988年6月,李嘉诚以3.75亿加元的大手笔全面收购加拿大的另一家石油公司Canterra Energy Ltd.。这项举措,直接使得赫斯基能源的资产值在原有的20亿加元基础上翻了一番。1991年10月,赫斯基能源的另一名大股东Nova集团宣布撤离,李嘉诚家族以17.2亿港元将Nova集团所持的43%股权收购,从而占据了赫斯基能源的绝对控制权。截至此时,李嘉诚对赫斯基石油的总投资数额高达80亿港元,拥有的股权已经增至95%,其中李嘉诚个人拥有46%,李嘉诚属下的和黄、嘉宏两公司共拥有49%。

“世界石油价格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升幅,长远来说可以看好。”这是李嘉诚收购赫斯基时做出的预言,多年之后的事实也证明这一预言的准确性。在李嘉诚的经营下,如今的赫斯基早已不是当年的赫斯基,不仅早早地摘掉了亏损的帽子,并于2000年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范围也大幅度扩展,包括上中下游的勘探生产原油、精练合成原油以及分销汽油等。

多年前的远见为李嘉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据悉,李嘉诚仅仅这一个项目就收获了65亿港元。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国际油价自从石油危机之后便一路看涨,李嘉诚当年的一个举动,影响还将持续到未来。有人将李嘉诚的这次收购称为“李嘉诚一生最伟大的投资”。

2004年年末,国际油价首次突破40美元一桶。李嘉诚开始将视线转移到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油砂上。油砂是一种混合物,成分包含沥青、沙石、水和黏土,经过萃取才能分离出沥青,加工成品质好的合成原油,根据当时的技术,大约两吨油砂可以炼制一桶合成原油,而且根据测算,赫斯基能源油砂的开采及生产成本大约为每桶10.7~12.59美元,提炼成本大约为2.52~2.94美元。因此,油价只要高于每桶20美元,就有赢利空间。这便成为赫斯基当时的一个重点项目。

截至2008年上半年,赫斯基能源一共为和黄贡献了85.4亿港元的利润,这笔资金占和黄固有业务赢利额度的28%,一举成为和黄的中流砥柱。然而,赫斯基的脚步并没有至此停下。

为了进一步扩展资源,提升综合生产能力,2007年12月,赫斯基与英国石油(BP)达成协议,以各占50%权益实现了并购,成立针对油砂开采及下游炼化的合营企业。与此同时,赫斯基能源将50%权益出售,获得31.2亿港元的利润。

针对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这一“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外界的评价众多,有猜测李嘉诚投资原则的,有发掘投资幕后故事的,而更多的莫过于对李嘉诚独到的远见所发出的赞赏。

拓展透析

所谓“远视”,就是对未来的预测,成功的远视就是对未来的成功遇见。提到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说到世界上“最有远见的国际投资家”——吉姆?罗杰斯。

2013年年初,受到全球金价下跌的影响,中国国内掀起了“买金狂潮”,众多“大妈”更是倾囊购买,一度让“大妈”成为世界流行词汇。然而,金价在此之后仍旧一路走低,这让众多的投资者失望不已。对此,罗杰斯在2013年11月表示:“现时不要做黄金交易,在未来几年都不要投资黄金。不过,由于国际货币贬值,最终还是会让黄金的价格变高。”

罗杰斯的预见到底是否准确呢?我们目前仍旧不得而知,但从过往的情况来看,罗杰斯的确有着他过人的本事。自22岁从耶鲁大学毕业之后,他便在华尔街开立了人生的第一个股票账户,自那以后,罗杰斯就频繁地出现在商界人士的视线里。世界资本的市场中,哪里有钱可挣,哪里就有罗杰斯。1970年罗杰斯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仅仅用了10年时间,收益率便飙升到破天荒的4200%。之后,他的足迹走到哪里,经济的指数就在哪里飙升。1973年,罗杰斯去了巴西,巴西的市场在几年内翻了10~15倍。1981年,罗杰斯去了德国,5年间,德国的股市涨了2.5倍。1984年,罗杰斯去了奥地利,奥地利的市场一年内飙涨了125%。似乎哪里有罗杰斯,哪里就有神话出现。

他究竟厉害在哪里?那就是他的预见性。2008年12月,罗杰斯以1600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生活了31年的别墅卖掉了,然后定居亚洲,开始转站中国市场。这一举动让当时的很多美国人难以理解。罗杰斯对此表示:“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牛市盛宴已经到头,现在已是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巨额债务还在以每年一万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加速增长,经济铁定陷入衰退。”事实如何呢?2008年,全球发生金融危机,美国虽然在国内推出了救市措施,但2009年美国的经济仍然处于下行通道之中,工业生产大幅下滑,GDP增速急剧下降。2010年,美国经济虽有回暖的意向,但失业、房地产和债务问题依旧深深缠绕着美国的经济,束缚着美国快速发展的脚步。

那么,罗杰斯未来打算投资什么?2013年10月,在接受《巴伦周刊》的采访中,罗杰斯表示,未来几十年内,农业都会是最佳的投资对象。现在,世界上的粮食储备并不充足,年纪大一点的农民或者面临退休,或者不久于人世,而年轻人中少有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但世界对于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样一来,必然推动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因此,这段时间里,农业将会成为吸引劳动力、管理人才和资金的重要领域,否则,全世界都将面临“粮荒危机”。

当然,罗杰斯的历史是辉煌的,近年论断的结果只有留待时间来验证。但罗杰斯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投资就是要从趋势中发现未来的商机,用趋势为今天的计划拍板。

第二章 善意收购置地:一场不疾而速的胜利

久盛必衰,这是先父曾经跟我多次提到的道理。

记得先父身前曾与我谈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话去验证世间发生的事,多有验证。久居香港地产巨无霸地位的置地,近10年来,发展业绩并非尽如人意,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我们长江,草创时寄人篱下栖身,连借来的资金合计才5万港元。物业从无到有,达35万平方(英)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房地产,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摘自《李嘉诚如是说》

背景分析

李嘉诚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华人首富宝座,他似乎就是“成功”与“奇迹”的最佳代言人。细数他的成功,房地产业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然而,最初只是卖塑料花的李嘉诚,如何实现了这一转变,牢牢把握住了新时期“第三产业”的机遇呢?新时期下的李嘉诚又是如何以不疾而速的方式获得胜利的呢?这要说到李嘉诚当时与香港置地有限公司之间的故事。

1971年以后,无论是从国际大环境还是中国内地大趋势来看,一个香港社会经济的大繁荣时代似乎呼之欲出。李嘉诚很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点。他将眼光锁在了地产业上,并且似乎从中看到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时,李嘉诚便提出了赶超置地的远大目标。当时置地在市场上实力强大,世人言“撼山易,撼置地难”,可见其地位之牢固。所以,李嘉诚的“远大目标”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的确二者实力悬殊,仅就地盘物业比,长实仅有35万平方英尺,而置地拥有千余万平方英尺。不过,事实能够证明一切。到1979年,长实的地盘物业迅速增至1450万平方英尺,置地则仅有1300万平方英尺,长实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拥有的地盘物业首次超过置地。20世纪80年代,长实的四大屋村,规模庞大,成绩不俗,令人刮目。《信报》在1986年初次刊出香港十大财阀榜,长实位居首位,李嘉诚实现了自己当初赶超置地的宏愿。

在李嘉诚看来,置地的衰落就是一种历史趋势的必然。

置地拥有怡和旗下最大的资产。从“未有香港,先有怡和”这句话中足见怡和在香港的重要地位。1832年,怡和洋行在广州成立。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怡和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系统,囊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涉足物业、酒店、超市、连锁店等领域。凯瑟克家族作为第一大股东,掌握着怡和10%~15%股权。基于此,怡和被视为凯瑟克家族的基业。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置地都是不可战胜的。

然而,置地的一些策略让李嘉诚发现了潜藏的。20世纪70年代,怡和因海外投资战线过长、资金周转困难等多种原因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20世纪80年代初,置地在香港进行巨额投资,负债达100亿港元的天文数字,债台高筑,陷入困境。当时香港市场陷入低迷,致使原本实力雄厚的置地也偿债无力。在银行逼债的情况下,凯瑟克亦无力扭转乾坤,无奈之下只能将其持有的港灯及电话公司的股份相继出售给长实系和黄和英国大东电报局。1984年间,怡和、置地更是举步维艰,元气大伤,债台高筑也大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股价滑落。当时,怡和市值仅30亿港元左右,置地仅100亿港元。一切数据表明,昔日的大势似乎已经离置地而去。

事情就是这么凑巧。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无奈停市数天后,26日重新开市,恒指再泻1120多点。港商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保成为首要任务,不敢再有收购的非分之想。凯瑟克更是焦虑不安,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前途难料。

就在行情一片惨淡的时候,李嘉诚提出“百亿救市”的策略。这一意外的举动立即引来了外界的纷纷猜测,庞大的资金是否指向收购置地之用。也正是李嘉诚的这一举措成功挽救了香港的股市,使得恒指成功回攀,地产行情慢慢地好转起来。

然而,李嘉诚并没有借此机遇“强购”置地。

虽说李嘉诚作为商人要从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他始终秉承着“善意”原则。收购对方的企业也是充分尊重对方,通过心平气和的谈判达成共识。一旦遇到对方坚决反对,他会理智地放弃,不会以一些条件作为要挟,置对方于不利境地,更不可能逼迫对方达到收购目的。当时的置地虽然身陷困境,但是实力尚在,一味穷追猛打,反倒适得其反,于己于人都不利。也正是李嘉诚在冷酷无情的商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善意”,常常使得更多的人甚至是对手愿意在后来的合作中选择李嘉诚。

1988年1月,长实再推出两大屋村即丽港城、海怡半岛。1995年,长实推出了第四个大型屋村嘉湖山庄,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私人屋村。1996年6月底,香港上市地产公司的排行榜上,长实以281.28亿港元的成绩赫然位列榜首,而多年来在香港地产业发展壮大起来的老牌英资置地以216.31亿港元,名列第三。

这一天,李嘉诚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说:我们用24年的时间终于彻底赶超了置地。

正所谓“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成就李嘉诚的,正是这番不急不躁,慢慢积累的作风。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因为李嘉诚认定了两个趋势:第一,地产业必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长盛不衰;第二,传统行业的公司久盛必然衰败,因此,李嘉诚“不疾而速”的战略才能显现成效,方向不对,无论如何努力,只会铸就南辕北辙的结局。

拓展透析

谈到企业的经营之道,快慢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在掌握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快速发展能让企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否则,一味地求快发展必然会增加企业自身的负担。

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很多企业家单纯地认为必须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才能紧紧跟住市场脚步,抢占先机。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为快速发展只在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时候,才能真正快起来。

第一,能否将对手挡在身后。当一个市场的准入门槛很低的时候,以高昂的费用抢占市场是很不划算的,因为对手完全可以采用复制的方法稍后进来,而且消耗的成本也更低。只有当市场中的大客户被你锁定的时候,才能获得市场中的大头,使得“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二,市场的潜能是否够大。这需要做提前的预判,预判的准确与否,与前期的市场调研与市场直觉有关。潜能越大,越值得抢占,越值得投入。否则,就会导致竹篮打水的局面。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仔细考量企业现阶段的依赖因素。如果所依赖的因素企业自身无法控制,那么过度求快无异于将企业推上绝路。对操作速度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核心技术、核心资源这类决定企业命脉的因素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时,就更不应该求快了。

近年来最典型的莫过于团购行业的“大浪淘沙”。根据团800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9月,全中国的团购网站有5058家,达到了行业的巅峰时期,而仅仅过了9个月,这个数量就锐减到了2976家,缩水达40%,其中不乏曾经名噪一时的24券等大的电商商家,整个行业瞬间又回落到了一个低谷状态。由于团购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而且操作模式简单,成功很容易被复制,导致同类竞争非常激烈,不论大小商家,都无法真正做到守护自身的目标客户,将其他的同类竞争对手排除在外,但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做到了盲目扩大规模,一味求“快”,最终使得大批的团购公司裁员甚至倒闭。

走在“适速”的道路上,才能让企业在不落后于对手的前提下稳步前进,才能让企业的基业更为深厚,走得更远。“不疾而速”表达的正是这个道理。

第三章 解读双赢:在让利中得利

对方无利,自己也就无利,要舍得让利,最终才能让自己得利。

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也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利益。

——摘自《李嘉诚的财富之道》

背景分析

李泽楷是李嘉诚的次子,现任电讯盈科主席,1989年从美国返港的李泽楷就职于和黄集团,仅仅用10年的时间便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成绩。他的成功和父亲李嘉诚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曾有人问他“你的事业如此成功,是不是父亲传授了一些赚钱秘籍”时,李泽楷引用了父亲教育过他的一句话:“如果可以赚十分利,我只取九分,把一分让给对方,这样皆大欢喜,生意越做越顺利,越做越长久。”

李嘉诚做生意就是秉承着这点,宁可自己吃亏,换来的却是别人的信任和再次合作的机会,最终得大利的还是自己。

有一次,李嘉诚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被问到经商多年最引以为荣的事情是什么时,他谈起20世纪70年代由他带领的长江实业集团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曾击败置地,投得地铁公司那块位于中环旧邮政局地皮的往事。20世纪70年代,长江实业击败了当时在香港最有实力的地产大鳄,最终竞标成功夺得当时市值约2.4亿港元,30个大财团争相竞投的中区地段邮政总局地皮,媒体称此次竞标成功为“华人的光荣”。李嘉诚在“邮政总局大厦竞标案”中的成功,奠定了长江实业成为香港第一大地产公司的位置。

中环地铁站是香港最繁华的政治文化中心,不仅有全香港最繁华的金融街,周围还有香港政府公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红十字总参会及文物馆等著名建筑。因此,这里是全香港地产商无不垂涎欲滴的地皮。从1975年香港地铁公司成立开始,李嘉诚就密切关注任何与地铁相关的资讯,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招标与开发计划。1977年,香港地铁公司开始招标,原址拆迁后重新盖地铁周边物业,这一计划吸引了30家地产商,置地也在其中,而置地是当时被最为看好的一家竞标集团。李嘉诚也加入了这场竞标的活动中,除了丰厚的利润,他更看重长江实业在此次竞标中的声誉,他下了即使破釜沉舟也要做一次正面的交锋的决心,若一旦中标,长实的声誉会一路上升,这是长江实业跻进第一流地产商的极好机会。当时的长实和那些地产巨头比起来显得默默无闻,为了取得这次成功,李嘉诚做了周密的前期调查,他发现地铁公司以高利息贷款支付地皮,公司内部现金严重匮乏,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高额贷款,同时希望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此时的李嘉诚和长江实业,资金实力都不是最强的,尤其是面对像置地这样强劲的对手。所以李嘉诚决定冒一次险,紧急筹备资金,并与地铁公司商洽时提交了这样一份提议:满足地铁公司继续现金的需求,长江实业公司提供现金做建筑费,待商厦建成后出售,利益由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分享,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最后如果出售与预期不符,所有的亏损由长实独自承担,并且允诺按时交接,绝不拖延。这样的提议对长实是一次冒险也是考验,但地铁公司被吸引和打动了。最后李嘉诚中标,他带领的长江实业也成为全香港最有实力和声誉的地产商。

在前面的竞标案中,看似李嘉诚占了弱势,与自己的投入相比少分了一点钱,也许在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李嘉诚吃了亏,但事实上李嘉诚有他自己的一番道理,他说:“我有很多合作伙伴,合作后仍然来往,有时候吃点亏往往可以争取到更多人愿意与之合作的机会,你要先想到对方的利益,然后思考对方为什么要和你合作,然后再说服他,跟自己合作不仅有钱赚,而且还有下次合作的可能。”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不能干。

可见,这种舍得让利自己才能得到利的处事方法实在是很高妙,它显示了李嘉诚的风度和气量,很多合作者欣赏他的气量才愿意长久地与他合作下去,而只有长久稳定的合作才更有利于集团的稳健发展。

“我觉得,顾及对方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利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自己舍得让利,让对方得利,最终还是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占小便宜的不会有朋友,这是我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我的道理,经商也是这样。跟我合作过、打过交道的人,都是智囊,数都数不清。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李嘉诚最后总结道。

拓展透析

关于让利才能得利的例子,商界也有很多非常好的例证。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众多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华为也难以逃脱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大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任正非在2009年年初华为公司的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新理念,叫作“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就是多挖掘一些内部潜力,确保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投入,确保对未来的投入,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也不动摇;“低作堰”就是不要因短期目标而牺牲长期目标,多一些输出,多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深淘滩,低作堰”是对华为商业模式的一种概括。

高科技企业“高投入,高回报”传统商业模式早已深入人心。当科技企业持续在研发上高投入,形成了一定的成本优势,企业无不正大光明地把高回报装入袋中。有些巨无霸企业一旦形成垄断,还千方百计地制造壁垒,压制创新技术的应用。任正非不认同这样的做法。中国电信CDMA网络工程招标,朗讯、阿尔卡特、北电等巨头纷纷投出70亿~140亿元的标,而华为只报了不到7亿元的超低价。一时间华为“裸奔”、“不正当竞争”等评论铺天盖地,而任正非对此很是很淡然。他认为这既是华为成本优势地头力的集中体现,又是华为一贯经营战略的具体体现。

除了在技术方面革新,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硬性竞争力之外,华为还注重对自身软性竞争力的提升。秉持着“低作堰”的运营理念,华为与运营商形成共生的关系,用低价减轻运营商的成本压力,让利给运营商,赢得其长期信任与合作,最终定能取得合理回报。

主动让利降价,不在价格上给对手以可乘之机,这是一种面向长远的“双赢投资”。首先,让出的利润,本身就可以视为一种对对方的投资,这其实是一种“以小搏大”的理念,以当前的小利,搏未来的收入,既在当前惠及了他人,又在未来惠及了自己。这种以退为进的思路,每一位企业运营者都应该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思考,把握让利的度,确保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982T7LszmZl9XGfEreHQ+I5mN+y2BAPckf8u3tXaF8YShptCkRvzVLSGjRuXG9y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