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永不妥协:政坛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传
康珊

前言

前言:被政治撕裂的女人

夕阳,山峦。2013年4月17日,乾陵神道两旁的61尊番臣石像早已失去了头颅,但仍像千年前刚刚伫立在那里时一样的谦恭,刻有8条螭龙的无字碑头早已镌满了字。

朝阳,人群。伦敦民众仍然像关注过往里发生过的任何一件大事一样,矗立在街道两旁。大本钟除了1965年温斯顿·丘吉尔去世外首次暂停报时。

穿过1308年的岁月,这两个女人的陵墓和葬礼仍然隔着8个时区和9000千米。

一个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一个是英国唯一的女首相,她们之间的差异多于相同,但两者都是被政治撕裂的女人。

在奋力厮杀中一步一步走上权力巅峰,一路上,被撕裂的不仅是属于男人领地的权力殿堂,还有她们自己的人生。

挑战整个传统的改革,态度坚决的战争,关系疏远的儿女,隔着千年的岁月变迁,她们膜拜着权力,挑战着自我,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相比1000多年前的唐朝,撒切尔夫人的英国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女王,但真正的权力中心却是唐宁街10号,一个先前从未有过“女主人”的地方。

从格兰瑟姆市的杂货店,走到唐宁街10号的首相办公室,撒切尔夫人用了54年。

这54年里,从竞选中帮忙折叠传单的小女孩到在人群中张开双臂接受欢呼的政治家;从多次失败的议员候选人到连任3届的首相;从因性格强硬而求职失败的学生到在唐宁街10号里运筹帷幄赢得马岛战争的指挥官,撒切尔夫人和1000多年前奠基了盛唐气象的女人一样,重塑了英国的辉煌。

这54年里,从私有化的功臣到加大阶层差距的罪人;从夺回领土的英雄到造成失业的祸首;从瓦解了苏联的推手到摧毁民众福利的女巫;从一呼百应的首相到儿女疏远的母亲,撒切尔夫人仍然和1000多年前的那个女人一样,为政治付出了自己的代价。

在位已经整整61年的伊丽莎白女王第二次参加首相的葬礼。

温斯顿·丘吉尔、罗伯特·安东尼·艾登、哈罗德·麦克米伦、亚力克·道格拉斯·霍姆、哈罗德·威尔逊、爱德华·希斯、詹姆斯·卡拉汉、玛格丽特·撒切尔、约翰·梅杰、托尼·布莱尔、戈登·布朗、戴维·卡梅伦,站在肃穆人群里参加葬礼的女王在60年里经历了12位首相,但这其中只有躺在棺木里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和她一样是女性。

女王和撒切尔夫人在被男性霸占的英国政坛里相互陪伴前行了11年。

多年前,女王曾经看到过刚刚进入政治界探险的撒切尔夫人公开发表的文章:“如果伊丽莎白女王真的能够消除对于有抱负的女性登上高位的偏见,那么女性真正解放的新时代就来临了。”

1979年,53岁的女王在白金汉宫准备接见赢得了大选的54岁的撒切尔夫人,她将会授予带着谦恭来觐见的撒切尔夫人组阁的权力。即位整整26年,她终于等到了和她一起站在权力之巅的同性。

2005年,女王来到了伦敦东方文化酒店,参加撒切尔夫人的寿宴。关于这两位英国最强大、最有权势的女人不合的流言在那一刻无足轻重。在女王面前行礼的撒切尔夫人已经80岁了,老年痴呆让她常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但她仍然如同第一次觐见女王时一样谦恭地行屈膝礼。她们都老了。

2013年,女王在温斯顿·丘吉尔的葬礼之后,第二次出席了前任首相的葬礼。曾经和她并肩站在权力之巅宰制国家的撒切尔夫人已经去世,而86岁的女王仍然在大选之后接见新任首相,但她再也没有在这里见到过一位女性。

“女王总是明确地知道该做什么,她知道怎样让人不感到拘束。但我知道,作为一名女首相,我要是做得不好,英国就不可能再有另外一名女首相了。”第一次组阁的撒切尔夫人在胜利的喜悦之外有着自己的担心。作为一名首相,她做得好吗?女王说不清楚,整个英国甚至世界都没有人说得清楚。但直到现在,英国再也没有第二位女首相。

卡罗尔站在圣保罗大教堂前,她那位会在自传上署名并将其送给自己的母亲去世了。

卡罗尔曾经嘲笑她母亲这样做是怕女儿忘了她是谁。但事实上,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卡罗尔永远也不会忘记她的母亲是谁。

童年时,母亲很少有时间陪她和她的哥哥,她和父亲的关系更加亲密。

少年时,忙碌的母亲考虑要不要派保镖到她的学校,害怕有人会威胁到她的安全。

青年时,在母亲曾经就读过的牛津大学,她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她母亲出任领袖的保守党的活动,甚至还是被同学们孤立的对象。本该由她母亲承担的,属于的改革者的寂寞和苦难也波及了她。

成年后,她宁可和前男友一起度假,也不愿意陪母亲过圣诞节。如果有人指责她对母亲不够孝敬,卡罗尔一定会回答说:“母亲不应该太过于期待已经成年的子女总是回家。家人不在身边的日子谁没经历过?我和哥哥年幼时也总是见不到母亲。”

卡罗尔认为,在她母亲心里,哥哥的地位远比她重要。事实上,她哥哥马克惹祸的能力也远远高于她。

一个伟大的首相,一个糟糕的母亲。

所有的谴责或者赞誉,所有的埋怨或者倾慕,都随着撒切尔夫人的去世而终止。

1979年,她到来,豪情万丈要改变英国,权力巅峰的殿堂终于有女性到达。

1990年,她离开,宣称英国已经更好,争议不断的政治神话黯然中止。

2013年,她去世,盛大葬礼名流云集,一生传奇终于盖棺,但仍不能论定。

有人赞颂她拯救了国家,重塑了辉煌;有人谴责她毁掉了福利,撕裂了社会。

但事实上,被撕裂的还有她的生活。她和1000多年前遥远大唐的那位女性一样,为政治而生,被政治撕裂。 CxUkwnd66EBYFXHK0a25bUV9c8A6Sm7NIfDs5C5cAZPss9PDS+bKOvcE5q53FS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