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禅就是一种通过身体的活动让心灵拥有喜悦的修行。当我们以全然放松的身体去修习各种禅法,并慢慢打开心门来感受这个过程所带给我们的喜乐与和平,这就是我们所踏出的世上最安稳的步伐,一步一步迈向内心幸福的大道。
身心一体:先空身,再空心
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金刚经》
《金刚经》中佛祖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悟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常迷不觉,所以永劫坠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这四句偈正是受持四句偈,有助于人修行的。我们平常听到佛学大师教诲众人“先空身,再空心”,正是从此处得来。
佛家认为,我们的肉身是父母所生,所以就具备了父母的气息和习性,所以,人的一身九孔带有种种不净。我们的生命又是由“地火水风”四大假合组成的,所以最终都是留不住,要败坏掉的,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间的一切都如醒来即逝的梦境,虚无缥缈的幻想,一碰即破的肥皂泡,或是只能短暂存留的影子。而那些有大智慧的男男女女,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肉身的虚幻不实,所以,他们就潜心修炼,在肉身未死之前,也死了一般,不对它寄予什么希望,只不过是想借此幻身来学佛修行,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悟身空。
满世界上的七宝都是外财、外物,本来就不属于你,你只是暂时使用它、支配它而已。当你离开这个世界,它们就会随别人而去,被别人所支配。任何身外之物都具有这样的物性,注定是要受人支配。上面所提到的四句偈也是这个意思。在佛家看来,你我众生都有肉体凡胎,在没有证悟的时候,我们所持有的是业报之身;而那些有证悟、有道果的人,则拥有快乐之身。我们观察一下现实中的大部分人,他们整天不是愁这个,就是忧那个,总有很多烦心的事围绕着他们。所以,当他们无法忍受这些烦恼的时候,就会本能地去寻找寄托。小孩子会上网打游戏,然后被游戏里的那些事迷惑;大人则喝酒、赌博,又被酒桌上、赌桌上的那些事迷惑。总而言之,我们的心常常会被外边那些东西牵着走,这些就是佛家常说的邪惑,一旦被这些邪惑拴住了,就等于没有受持四句偈,没有空身、空心、空性、空法。
其实,能够让我们得以空身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参禅。参禅,即是一个通过净身、空身,从而净心、空心的过程,是禅宗用以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参禅所参的是宇宙万法的实相。若得参透,便是明心。参禅会使我们动荡的心回归寂静,浑浊的心得到澄清,它的妙用不只是让我们记起多年的一笔豆腐账,而是洗涤内心重重的尘垢,让我们忆起内心还有一个不动、不痴、不染、不变的真我在主宰着我们的生命。当我们听闻到佛法,佛法就会进入我们的内心,使我们的内心发生变化,这种微妙的东西无声、无色、无言、无说、无香、无味却能在我们的心田里生根、开花、结果,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状态。
星云大师就将参禅视为洗涤内心污垢的法门,是明心见性的方法。用他的话来说:“参禅,使我们找回久被遗忘的性灵,重新和它握手言欢,寻回清净具足的如来佛性。”由此可见,要想得心空,我们就必须耐心参禅,先让自己的肉身空下来,再空心,空性,空法,一步步走向人生幸福的空空大道。
悟空之旅的开始:禅修,心的导引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唐·六祖慧能大师《兀兀不修善》
当我们选择走上悟空之旅,来追寻自己最终的幸福时,就自然要为之付出一些努力,先空身,通过一些修行的方式让我们的身体达到一种清净的状态,然后让我们的心灵也达到一种空的境界,从而得到我们追求的幸福。
禅修,作为导引心灵的最佳工具,在悟空之旅伊始最先出现。为了打开心灵的后花园,我们就要拿到打开花园大门的那把钥匙。而禅修,正是能够助我们打开智慧禅门,获得轻盈人生的钥匙。它将我们从奔波忙碌的世俗生活中解放出来,以身体的种种修行换得心灵的舒展。
在禅宗中,有非常重要的“持戒”观念。在有些人看来,那些清规戒律与我们之前所说的“空身”是相背驰的,其实不然,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会受到一定的约束,我们所拥有的幸福都是有条件的。
正像一则寓言所讲的:车轮的幸福就是自由地奔驰,所以它总是埋怨方向盘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而方向盘却语重心长地说:“我若不限制你的自由,只怕你会跌入无底深渊中去!”我们的生命并不是像车轮所想的那样简单而自由,进行禅修也是如此。禅宗的修行是需要遵循戒律的,持戒的目的是改过迁善,即“改过为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为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所以,禅修之人既要遵守五戒,又要求得四种精进,守五戒是自利自保,求精进是为了利乐众生,通过对这两者的修行,我们的心灵才能被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路途上。
五戒是佛戒之中最简单的戒律,也是一切佛戒的根本,故称五戒为根本戒,其他一切戒律无一不由五戒衍生而成,也无一不将五戒作为重戒。五戒主要包括杀、盗、淫、妄、酒。圣严法师在《佛教入门》一书中对其做了详细的解释:
1.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
2.不偷盗,主要是不取非分之物,不收不义之财;
3.不邪淫,主要是不违社会秩序,不背人间伦理,不妨害家庭,不损害健康;
4.不妄语,主要是不以语言使得他人受到损害;
5.不饮酒,应包括麻药在内,主要是不以饮用酒精及麻药,失去自制能力而去作出杀、盗、淫、妄的犯罪行为。
从字面上来看,五戒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其实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并不多,很多时候即使在形式上遵守了五戒的要求,却不能从内心真正领悟到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精进,又称为四正勤,圣严法师将之解释为劝导他人除一切恶修一切善,也就是佛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含义:已作之恶令中止,未作之恶令不作;已行之善令增长,未行之善令修行。前两句是为众生拔苦,后两句是给众生带来幸福。拔苦与乐,正是大悲心的菩萨行。
真正的出家人或佛教徒,他们要遵循的戒律更多,我们就不必如他们一般,只要谨守五戒、四精进来进行禅的修行,自然能够没有痛苦,没有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达到我们想要的舒适和谐的境界。
寻回散逸的心: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
智者观心,愚者枯坐。
——《维摩诘所说经》
大千世界光怪陆离,我们置身其中常常会被各种欲望和诱惑扰乱了心神,久而久之,当我们回首,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回当初那份清澈宁静的心境。在佛家看来,人类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种种好坏,都不可以执著。因为一旦执著,心就有所染、有所住、有所执,不容易与最初的禅定目标契合。为了能够让我们达到行禅的目的,我们就要学会照顾自己的心念,用止观的方法来让自己摄心凝念。比如,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呼吸的次数、观身不净、念佛、礼拜、静坐、冥想等方法帮助自己达成目的。而静坐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集中已经散乱的心,使它慢慢转变为统一心。
通常,人们在达到心的统一之时,就进入了静坐的状态,也就是定的状态。六祖慧能大师曾在《坛经》中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也就是说,当我们接触到各种外境而心不乱,那么我们就可以“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
禅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们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再用这种无上的智慧来印证我们的人生,达到一种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状态。我们所说的静坐就是通过静坐的方法将外境与内心统一起来,让我们本来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专注于一境。静坐或参禅打坐就是由“入静”开始,再到“至静”,最终达到“寂静”,从而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也就是从“身空”、“心空”最后进入到虚空法界。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参禅打坐并不仅仅是身坐,最重要的还是用心、观心。很多佛学大师都是鼓励静坐的,但他们又不止一次地告诫初学者“坐禅不能成佛”。静坐不过是禅修的基础,它让人通过冥想的方式达到入定的状态,当我们处在一个彻底放松的环境中,外界的寂静与内心的空明能够减少心中的妄念,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因此,很多禅宗的修行之人都很重视禅坐。
有一位虚云和尚,曾经在终南山打坐修行。他终日打坐,非常虔诚,有时甚至忘记了吃饭睡觉。有一次他煲马铃薯,煲起来之后他便去打坐,哪知这一坐就坐得定下去了,而这一定就定了好多天,并且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旁边的人好几天没有见他,非常担心,就过去看望他,见他还在那里打坐,就把引磐一敲,替他开静。开静以后,虚云和尚对来客说:“既然来了,就在这里和我一起用饭吧!”于是他就把煲的马铃薯打开,里面的马铃薯已经发霉了。虚云和尚没有意识到,他入定已六七天了!
虚云和尚修禅的心是虔诚的,他重视静坐入定在修行过程中的作用,并且真正在静坐之中达到了空的境界,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而在开静之后,他又能自然地融入现实生活中,定与不定没有了明显的界限,也就是时时都在定中。
上面说的虚云和尚是因为禅修而忘记了吃饭,他的弟子具行则是在禅坐之时引火自化了。这两位都是佛门的高人、奇人。
虚云和尚门下有一个弟子,名唤具行,他本是为求生计而到鸡足山祝圣寺做工,后来被虚云收为弟子。他没有什么文化,但人很勤快,一天到晚尽做些苦事,别人不做的苦差事,他都去做。别人看不起他,他也不放在心上。他一心念佛,修行也很用功。他跟虚云和尚告假三年,外出参学,回来之后,还是老样子,别人不去做的苦事、重活儿,他都去会做。
他一个人住在一个小茅草屋里,一天有人看到他的房子隐约有火光,跑过去时,火已经熄灭。而具行和尚仍然保持着坐禅的姿势,只不过,他已经圆寂。具行和尚圆寂时,穿衣搭袍,拿着一把草,一把引磐,坐在一个草垫上,就这样自己把自己烧掉了。
这件事在当时很轰动。当时唐继尧在当地当督军,他想去看一看圆寂的具行和尚。唐继尧看的时候,用手稍稍动一下,具行和尚整个身体都垮掉了,成了灰。
故事中的两位高僧能够修行到此般境界,已是极致。我们普通人虽然也能在静坐中感悟到身心的放松和思想的圆融,却很难达到虚云和尚和具行和尚的境界,所以不必强求,只要自己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能够不与外界发生冲突或者内心不再涌起波澜,我们修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静坐就是将我们的身、息、心合而为一。在静坐中,我们保持正确而舒适的姿势,随时调整呼吸的节奏,放下心中一切妄念,将散乱的心集中为统一的心,正如佛家所言:“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在安坐中渐渐寻回已经散逸的心,自见清净的本性,才是最重要的。
行亦禅、坐亦禅:平静地坐行都是修习的艺术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唐·永嘉玄觉《永嘉证道歌》
快节春天的都市生活,人们都是来去匆匆,很少有人能够安静地坐一会,都像上了马达一样,不停地在世上奔走忙碌。身不歇,心也不会静,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实践。有位佛学大师说过,宁静地安坐是一种艺术。其实静坐对我们的身心有很多好处,它能很好地调节我们身体和心理,帮助我们减少执著,使我们的头脑更冷静、清晰;如果能够将静坐作为一种长久的修行坚持下来,加上有佛法的正确指导,将会让我们产生大智慧。
但是,在静坐时,我们要注意三个事项:调身,调息,调心。调身就是说我们要有正确的坐姿;调息就是要注意调节我们的鼻息、腹息、胎息、龟息的呼吸状态。而调心就是要进行一定的意念锻炼,也就是让我们排除各种杂念,控制自己的心神。
禅宗虽然强调打坐,却不认为打坐就能开悟。禅坐不等于禅定,禅定是一种境界,禅修为入定,入定则是为了在一片静谧之中实现心灵的绝对自由。
六祖慧能大师有一位弟子永嘉玄觉,他在“证道歌”中有一段话:“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论我们是行、是住、是坐、是卧、是动、是静,或是说话,或是沉默,当我们真正体会到安定和自然,就等于在禅的里面,这也正说明了入定与外在的禅修形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下面的故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
“参禅与打坐并不是一回事。”
“可是您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要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迷茫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那么,怎样去除妄念,不被世间物相迷惑呢?”
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入定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的,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
弟子终于醒悟,禅师的话像暮鼓与晨钟唤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
由此可见,参禅的关键并不在于打不打坐,或坐了多久,而在于你怎样去修心,只有心先行进入禅的境界,人才可能修成禅,才可以从禅定中体会到何为自由。因此,虽然行亦禅坐亦禅,但行住坐卧都要做到心不散乱,意不颠倒,时时刻刻保持觉性,心要能够做主,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人在诵经,心就在诵经;人在打坐,心就在打坐,始终没有起第二念。
佛家经典中曾有这样的话:“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在佛家看来,心是一切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想要修行,想要真正的入定,必须在打坐之外,还不要忘记了修心。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三句话看似简单,却已经道尽了禅修入定的原则和特性。行亦禅,坐亦禅,春来任他百花开,秋去随他黄叶散;坐亦禅,行亦禅,无穷般若心自在,清净自有菩提伴。
断食:洁净身心的妙方
若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先应绝食物矣。
——释迦牟尼
说到“断食”,可能大家会习惯性地认为这是时下流行的减肥方法。其实,断食是一种很古老的修行,很多宗教的修行者常常通过断食来提升自身的境界。其实,在自然界中,很多动物都会不定期地断食,只有人除外,比如,冬眠的刺猬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绝食”一天的猫,可从没有听说过它们这样会饿死,断食反而让它们更加活跃。
人类的身体和动物的身体一样,并不需要餐餐食饱。有的时候没有东西落肚,是不会伤害身体的,反而有益身心。相反,如果身体没有准备好接受食物,就勉强自己进食,那么,身体不但不能吸收食物的营养,反而会受到一定的损害。这是因为人体的消化系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我们在疲倦的时候、心情紧张或情绪低落的时候、生病的时候,身体的运行会反常,倘若有食物进入消化道,就会滞留其中,变成有毒物质。
此外,断食还是一种洁净身体的方法,偶然来一次断食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在这期间,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吃,只是尽可能地喝更多的水,并且好好休息,这样,我们身体里的垃圾、毒素将会被清理干净。正如佛祖释迦牟尼所说,如果人们的身体感知到痛苦,人们的心灵感受到烦恼,不能清净,就应该采取断食的方式清空身心,所以很多佛学大师都经常通过断食来洁净身心。
有一次,弘一法师从杂志上见到一篇关于断食的文章,说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自古宗教上的伟人,如释迦牟尼、耶稣,都曾断食过。断食能使人除旧换新,改去恶德,生出伟大的精神力量。
弘一法师看后,对断食很感兴趣,便想找机会试试。约莫过了一年,他制定了系统的断食方法,开始实行断食,他的断食共持续三个星期。第一星期逐渐减食至完全不食,第二星期除水以外完全不食,第三星期起,由粥汤逐渐增加至常量。这次断食进行得很顺利,弘一法师在此期间不但没有痛苦,而且身心更加轻快,有飘飘欲仙之感。
他平日是早晨写字的,在断食期间,仍以写字为常课,三星期所写的字,有魏碑,有篆文,有隶书,笔力比平日并没有减弱。他说,断食时,心比平日更灵敏,且颇有文思,但害怕出毛病,就不敢作文。断食以后,他的食量大增,甚至能吃下整块的肉,而且觉得如脱胎换骨一般。
对于断食,弘一法师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体会:“因为我那时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要行断食时,须于寒冷的季候方宜。至于断食的地点须先考虑一下,似觉总要有个很幽静的地方才好。”因为断食的时候不需要用太多能量来消化食物,大脑就会极度的清醒,是个很好的控制心智和食欲的方法。
有一个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父,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没有长进?”
禅师笑着说:“先喝杯水吧!”于是就拿起桌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水很快满了,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里注水。
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注满了。”禅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再倒一些吧,说不定能更多一些呢!”
弟子笑着说:“杯子已经满了,你再怎么倒也不能增加杯里的水。”
禅师说:“人生也是这个道理,要想装进去新东西就必须先把旧东西倒出来。”
正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那样:吃饱的肚子就没办法思考。断食期间,人的能量不需照顾较低层次的欲望,所以,内在的精神就特别活跃,大脑特别清醒,是最好的修行时机。许多伟大的修行者正是在断食的修炼过程中悟道的,我们偶尔也可以用断食来帮助自己空身,进而空心。
反省自身:我们为什么只洗身体,而不洗心呢
静走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清·金缨《格言联璧》
虽然我们经常说人无完人,但每个人都有权利让自己最大限度地臻于完美、至圣。所以,要想更好地完善自己,我们就要拥有自省的习惯。自省是需要勇气的。它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就像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身上的毒瘤,得有怎样的魄力才能做到。其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难的是用一颗坦诚的心灵去面对它。
古人有训:静坐常思己过。人生在世,我们应该学会自省自悟,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中,承担生命给我们的那一份责任。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不善于反省自己的过错,而是习惯把过错推给别人,推给上天。
有一个女人经常背着自己的丈夫偷偷地出去会情人。一天,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到河边去会情人,却没有等到情人。这时,有一只狐狸叼着一块肉路过这里,它看见水里的鱼儿,就放下肉跳到水中去捕鱼,可是鱼儿游到深水里去了。狐狸没有捕到鱼,回到岸上,自己的肉却被一只正好路过的乌鸦叼走了。那个女人看见狐狸这样,就讥笑狐狸说:“馋嘴的狐狸,你扔掉自己的肉,去捕鱼,结果弄得两手空空,真是好笑!”
狐狸反击道:“你这个女人抛弃自己的丈夫,偷偷来会情人,情人却没有等到,现在不也是两手空空吗?”
就像故事中那个女人一样,很多人指责别人已经成为习惯,而反省自己却比登天还难。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自省。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在我们迷路时,在我们掉进了罪恶的陷阱时,在我们的灵魂扭曲时,在我们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和高雅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机勃勃。
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但它却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只要“坦荡胸怀对日月”,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气就会倍增。
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日食过后,太阳更加灿烂辉煌;月食复明,月亮更加皎洁明媚。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会得到人们更崇高的敬意。人都是不完美的,总是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我们在反省之后,仍不能忘记“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过而不改,则要自取其咎,晋灵公的悲剧,便是一例。
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下士季对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错了,一定会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遗憾的是,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后终被臣下刺杀。
晋灵公不知悔过,口头答应,心中不改,落得被刺而死的下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我们不但要有自省的力量,更要有自省后改过自新的勇气,这样才不失为一个逐步完善的人。当我们每次清洗自己的身体时,不要忘了让我们的心灵也得到沐浴,当身心都洁净了,我们自然可以得到一直想要的清净和幸福。
一身,多身:专注于自己的脚步
外不著相是禅,内不动心叫定。
——《金刚经》
为什么“忙”总是和“乱”连在一起?这是因为一个人忙碌的时候,常常不是为一件事,而是同时兼顾几件,所以,在忙的时候,人心不能专注,不但心乱,做的事也常会出乱子。佛家看众生奔忙,就常劝人要“定”,也就是有定慧。《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家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是虚幻之相,而世人在此虚幻相前要有禅定、悟心,所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正是佛家提倡的圆满欢乐之道。六祖慧能大师认为,不取于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定,内外兼修,身心清明就是禅定。而禅定正是一种专注而不忙乱的境界。
在常人眼里,佛家所讲的“定”不但虚而且艰难,非普通人力所能及。其实,佛家所说的“定”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专注,而要想达到“定”的境界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每次专心地做一件事情,做好这一件事情后再去做其他事情,让生活井然有序,不忙不乱,自然烦恼减少,而快乐渐多。
然而,生活中的许多人并不懂得“定”的道理,他们常常为自己设定过多的目标,妄图样样精通,结果“样样通,样样不精”,最终不但一事无成,而且烦恼缠身。
有一只兔子,身材修长,很会“跳跃”,所以它一直有着“跳远第一名”的美誉,为此,它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一天,森林里的国王宣布,要举办运动大会,提倡全民运动。于是,兔子就报名参加“跳远”项目。果然兔子又击败了鸡、鸭、鹅、小狗、小猪……夺得了跳远比赛的冠军。
正当兔子得意之际,有一只老狗告诉兔子:“兔子啊,其实你的天分资质很好,体力也很棒,你只得到跳远一项金牌,实在很可惜。我觉得,只要你努力练习,你还可以得到更多比赛的金牌啊!”
“真的啊?你觉得我真的可以吗?”兔子受宠若惊。
“没错啊,只要你好好跟我学,我可以教你跑百米,游泳、举重、跳高、推铅球、马拉松……你一定没问题啊!”老狗说。
在老狗的极力怂恿之下,兔子开始每天练习“跑百米”、早晚也跳下水“游泳”,游累了,又上岸,开始“练举重”;隔天,跑完百米,赶快再“练跳高”,甚至撑着竿子不断往前冲,也想在“撑竿跳”比赛中夺魁。接着,又推铅球,跑马拉松……
第二届运动大会,兔子报了很多项目,它跑百米、游泳、举重、跳高、推铅球、马拉松……但是没有一项入围,连以前最拿手的“跳远”也退步了,在初赛里就被淘汰了。其实,兔子能够获得“跳远第一名”的美誉,就是因为它专注于跳远这一项运动,并在此项运动中拥有别人无法匹敌的优势。既然如此,兔子又何必要去跑百米、推铅球、跑马拉松,并贪心地什么都想拿第一呢?
在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我们都像故事中的兔子一样,有着一些或大或小的目标,并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而不断地努力着。通往目标的路上可能是山花烂漫,也可能是荆棘丛生。当我们前行在山花烂漫的路上,可能会被美丽的花儿所吸引,疏忽了赶路的时间或是淡忘了自己的目标。而荆棘丛生的前路,可能会让我们失去信心,退缩不前。也有有很多能够披荆斩棘,但最终被烂漫的山花迷惑了双眼,不能实现目标或者延迟了实现目标的时间。这都是由于人们没有专注的精神,无法领悟佛法中“定”的智慧,从而难以明心见性,获得人生的欢愉。
当你在这个忙碌的世界中被烦恼缠身,不妨听从佛陀的劝诫,以“定”修身养性。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肉身,为何以一人之力做多人之事呢?不如每次专心地做一件事情,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自然能脱离苦海,实现幸福的人生。
精进度日: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重新接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唐·神秀禅师《身是菩提树》
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境况,想做一些事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是计划了很多,却因为自己的拖延、惫懒让计划一搁再搁。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与心灵出现了裂缝,它们不再很好地配合彼此。我们的生活也会因为这种分裂的状态而出现停滞和混乱。要想让我们的身体与心灵重新接合,我们就要精进修行,像鬼逼禅师一样,精进修行后自会得正果。
鬼逼禅师本来是个专门为人念经拜忏、祈福超生的和尚,他总是忙到三更半夜,才踩着月光归去。
某一晚,他刚赶完一堂经忏,回程中路过一户人家,院子里的狗不断地向他咆哮着,他听到屋子里传来女人的声音:“快出去看看,是不是贼?”接着听到屋子里的男人说:“就是那个赶经忏鬼嘛!”他听了羞赧地想着:“怎么给我起这么一个不好听的名字呢?我为亡者念经祈福,他们却把我叫做鬼!”这时候,正巧下雨了,他便跑到桥下避雨,顺道也打打坐,养养神,便双盘而坐。
这时来了两个真正的鬼,一个鬼说:“这里怎会有一座金塔?”另一鬼说:“金塔内有舍利,我们快顶礼膜拜,以求超生善道!”于是两个鬼便不停地拜。
和尚坐了一会儿,觉得腿痛,于是放下一条腿来,改成单盘。一个鬼就说:“怎么金塔忽然变成银塔呢?”另一个鬼说:“不管是金塔、银塔,皆有舍利在内,礼拜功德一样不可思议!”于是继续膜拜。
过了一段时间,和尚感到腿痛难忍,于是把另一条腿也放下来,随便散盘而坐。这时两个鬼齐声大叫:“怎么银塔变成土堆了?竟敢戏弄我们,真是可恶!”
和尚听到两个鬼生气了,立刻又把双腿收起来,双盘而坐。两个鬼又叫:“土堆又变成了金塔,一定是佛在考验我们的诚心,赶紧叩头啊!”
这时和尚自忖:我结双盘,就是金塔;结单盘,就是银塔;随便散盘坐,就变成了泥巴,这趺坐修行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赶经忏了,只管专心、精进地修行,不久便智慧大开,获得神通,并自号“鬼逼”,因为正是那两个鬼的逼迫,他得以成就自己的修行。
精进修行是佛门弟子一生的功课,故事中的鬼逼禅师正是因为安心精进,永不停息地努力修行,最终获得顿悟,也成就了自己的修行。
古人云:“圣贤之学,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继之以夜,积之岁月,自然可成。”这就是说,圣贤的学问,本来就不是一天就可以拥有的。白天不够用,就用夜晚的时间继续学习,日日月月地积累起来,自然可以成为圣贤。佛家修行讲究精进,人生亦是如此。安心精进,永不停息地努力修行,让自己的身体与心灵再度接合为一体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也要知道,不光是学习,做事、生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专心和坚持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对好伙伴。以精进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每一次际遇,努力地向上向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也能穿石。相对而言,半途而废,浅尝辄止,只会让人止步不前,于我们的修行没有半点好处,只有精进度日才是正途。
禅定:一呼一吸间,打扫了心房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唐·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
禅定是让人开启自由心智的微妙法门,它的本质是让世人从对名利的追逐与占有中解脱出来,达到身心的彻底放松,既不为生老病死所困惑,也不被喜怒哀乐所纠缠。禅宗很重视定功,认为只有定才能使一个人的心智真正自由。一个没有禅定的人,容易被激怒、被诱惑,就会失去耐性,乱了方寸,很难领会禅之精要。
为了帮助弟子修行,中国禅宗的始祖菩提达摩曾设“二入四行”的修行方法。“二入”指“理入”和“行入”,心如墙壁即是理入;“四行”即是行入,包括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若能将这二入四行融入日常生活中,便能发掘出慧性。
四行的第一行是“报冤行”,意思是人必须承担和接纳一切不如意的果报。世间所有的一切,必有其原因,但是我们无法全部知晓。所以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要想到“此事必有它的原因”,只需确认这个原因存在,却不一定弄清楚是什么。但是接受并不等于逆来顺受,还是要寻求解决的方法。
在一片茫茫的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子,村中的人们守着一片绿洲过了几千年,沙漠中风沙四起,或者绿洲干涸的时候,村里的人便会遭受巨大的折磨。一代又一代的人,总是抱怨着上天的不公平,却从未尝试从这里走出去,他们一直留在原地,并且固执地认为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云游四方的老禅师,人们围住他劝他不要再继续往前走,他们说:“这片沙漠是走不出去的,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你就不要再去冒险了!”
老禅师问:“你们在这里生活得幸福吗?”
村民们说:“虽然环境有些险恶,但是也没有什么不可忍受的。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
老禅师:“那么你们有没有尝试过走出这片沙漠呢?你们看,我不是走进来了吗?那就一定能走出去!”
村民们反问:“为什么要走出去呢?”
老禅师摇摇头,拄着拐杖又上路了。他白天休息,晚上看着北斗星赶路。三天三夜之后,他走出了这片村民们几千年也没有走出的沙漠。
村民们默默地承受着恶劣的环境结果,甚至没有动过改变这种现实的念头,几千年来日复一日地过着相同的日子,实在可悲。老禅师之所以摇头也正是为此。
第二行是“随缘行”,禅悟是在随缘中实现的,心智也在随缘中成长。良介法师曾有一首著名的禅诗:“不求名利不求荣,只去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名利本是身外物,不用强求,随缘最好。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甜枣还是苦瓜,都以一种同样坦然的心态去面对。
第三行是“无所求行”,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如流水般顺畅的过程,而并非索求。圣严法师所指的“无所求”并不是消极的听天由命,而是要我们不去追逐一个“求不到就不行”的目标。生命中有追求就会有希望,追求不到也不必绝望。
最后一行是“称法行”,也是四种禅法中最高的一层,它要求众生要按照佛法的指引去修行,遵循戒、定、慧三学,同时它还教导我们:“凡事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需要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对“无所求”的误解可能导致人的消极心理,而“称法行”则要求我们积极做事,只要凡事努力,不必太在乎结果。
有一位禅师门下有很多弟子,他们都是极为虔诚的信徒。一天清晨,禅师吩咐弟子们每人去山上砍一担柴,晚饭过后再来禀报这一天的修行。
众弟子匆忙上路了,走到半山腰,一条鸿沟截断了山路,根本无法越过,众弟子便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寺中,只有一个小和尚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晚饭时分,弟子们互相推搡着,谁也不好意思直接去向师父说明情况。只有这个小和尚走到前排,与禅师坦然相对,小和尚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递给禅师说:
“师父,山路被断,我寻了一个下午也没有找到上山的路,我见路边有一棵苹果树,就顺手摘了一个苹果回来。”
后来,这个小和尚成了禅师的衣钵传人。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虽然有时候迫于种种外界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达成最初的梦想,但是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总会有所收获,因为我们的心一直都在佛法的指引下自觉。这四道行是禅宗智慧的滥觞,表现了人性提升的轨迹,昭示了生命的圆觉之路。
同时,禅宗还设立了禅定的六法:静,即缓和身心,消除紧张;定,即专注不移,一心一意;止,即摆脱杂念,头脑休息;观,即一心观想,坚强意志;觉,即感觉敏锐,思绪空明;同,即无限可能,创意无限。这关于禅定的“二入”、“四行”、“六法”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进行禅定的修行,在一呼一吸、一行一坐间为自己的心灵做了一次扫除。
在修习中发现真正的皈依处:找到内在的和平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金刚经》
星云大师说过:“佛教里的许多禅师,虽然他们打坐时眼睛闭起来,不看不听,但是内心却无比快乐。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法喜安乐,是涵养生命的重要资粮。”其实,禅坐并非等同于禅定,我们真正追求的是禅定后所带给我们的内在的和平。而通往禅定的方法有很多,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都是修行的常见方法,并且以后三种更为重要。我们只有在不断地修身修心等修行中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皈依处,并回归内心的和平宁静。
心若宁静,凡事简单。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尽享生命的清闲之福。而暇满之身就是健康而有闲的,可是世界上的人有清闲不肯享受,有好身体,也要消耗掉,而且真到了清闲暇满,自己反而悲哀起来。这类人的内心是喧嚣的,他没有找到内在的和平,也不懂得清闲的滋味。
一座县城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人,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其再抽枝发芽,可也不见其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路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遗留的度牒记载推算,他活了137岁。
据说,军阀孙传芳的部队中有一位将军在这座小城扎营时,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就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将军丢下他的枪,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就向他唱了一首偈: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
世上无处不净地。
也许那些物欲太盛的人会讥笑这位老和尚除了扫地,扫地,还是扫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太没劲。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与世无争的生活中,给小城扫出了一片净土,为自己扫出了心中的清净,扫出了137岁高寿,扫出了一生的平淡美。他以扫地为修行,为自己的皈依所在,所以他的内心和平而清净。世人心中之所以有诸多痛苦和烦恼,是因为心不净,如果不能去除淫心、贪心、怒心,人就会陷在尘世的各种诱惑、迷惘中不能自拔,从而难以享受到生命中最本真的快乐。
如果心灵是污浊的、混乱的,人生的道路也就会是坎坷不平的;如果心灵是清净的、和平的,人生的道路就会宽广平坦。潜心修习,并不一定是要在表面上做足各种修行的功夫:禅坐、茹素等,这些都不过是净化身体,是让我们心灵净化的手段,而我们要达到的还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而然的心灵净化,所以,我们不要行枯木禅,要带有自己的意识、想法,全身心投入地去修习,那么,我们的皈依处就会在不远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