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服饰文化舞动的身体

旗袍——东方韵律美的缩影

满族服饰的特点是长袍马褂,束腰窄袖。长袍又称旗袍,通常是左衽、无领、四面开襟、束腰、窄袖,袖口为马蹄袖,便于骑射。马褂又称“行褂”,是套在长袍外面的服饰,高领对襟,四面开叉,长及腰部,两袖较短。长袍马褂、白袜青鞋是典型的男装,现已退出历史舞台。妇女的旗袍基本上与男子相同,但很讲究装饰,通常在领口、袖头、衣襟等处镶嵌几道化绦或彩色的牙子①。清末北京等地曾流行“十八镶”,即镶十八道牙子。女式旗袍因充分表现了中国妇女的形体韵律之美和文静贤淑的性格,现已发展成了代表中国民族女性特色的服装,至今仍然流行。

清代早期的旗袍,风格朴素,形制严格,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保留了满人服饰的特点:线条简练,纹饰自由,色彩素雅,腋部明显收紧,袖口较小,两侧不开衩。根据出土的实物考证,清初的旗袍还未出现后来代表其标志的立领,而只是简单的圆领,并在领口边缘镶以精细的滚边,穿着时可在脖颈上搭掩一条领巾作为装饰。清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裾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②。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致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穿着者渐少。西式中式装扮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中开始酿成。20世纪20年代中期,受西方服饰影响,旗袍的主要样式演变为袍身宽松,袖口宽大,袍长至脚面,四周作滚边。上海的摩登女子在上袄外罩一件无袖的马甲。马甲式旗袍一出现,迅速风靡全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旗袍的外摆逐渐收敛,腰身及袖口相应缩小,长度缩短至小腿;30年代中期,领口增高,可装三个纽襻①,长度加长,四周的滚边变窄。为便于行走,下端衩高至大腿,合身的裁剪,充分显示了女性的曲线美。也正是这段时期,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30年代后的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以后的旗袍基本没有跳出该种廓形,只能在长短、胖瘦及装饰上略作变化。

三百年来,旗袍不断地演变发展,由最早的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形成现在的线条清晰自然,紧身合体,更能显出女性身体的曲线美。旗袍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充分显示出中国女性文静典雅、淳朴温厚、举止端庄的独特民族风格。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布料、丝绸、锦缎做成的旗袍,穿在发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国女子身上,所呈现出的东方的美、东方的神韵,令人叹为观止。这时,旗袍已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服装而上升为一种文化象征。

满清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一个集政治、军事、生产为一体的制度。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公元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起兵攻打尼堪外兰,开始统一女真各部。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将招来的人口编入自己的队伍,在女真族牛录制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公元1615年又建立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满洲八旗组织正式建成。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其后,分别于公元1635年和公元1642年先后编成“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历经27年之久,八旗组织才全部完成。八旗的基层组织是牛录。牛录原是女真人氏族制时期的生产和军事组织,行军出猎时,各依所属期、寨进行,每10人以一人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是箭,额真是主的意思),所属9人听其指挥。努尔哈赤把从战争中合并来的各部落中贵族、官员以下,奴仆以上的阶层统一组织起来,规定每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一人,固山额真左右置副职,称梅勒额真(美凌额真)。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

赫哲族①世居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下游沿岸,其居住地江河纵横、山林密布,盛产鳇、鲟、鲶、鲫等多种鱼类,鹿、虎、熊等兽类。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孕育了赫哲族独特的渔猎文化。

鱼不仅是赫哲族的食物之源,也是服饰之料。20世纪初,他们的衣服、被褥甚至许多生活用品仍然多用鱼皮和兽皮制成,尤其是众多的鱼皮服饰独具一格,以致赫哲族曾被称为“鱼皮部”。

赫哲族具有高超的加工鱼皮技术。制作鱼皮服饰时,熟制鱼皮是重要的一环。加工时,先将鱼皮剥下、晒干,用“空库”(木槌)和槌床等工具反复捶打、揉搓至柔软,熟好后用红、黄、蓝、绿等颜色的野花汁染色,便可用于缝制加工各种衣服。鱼皮服饰不仅面料为鱼皮,缝制的线也是将鱼皮的鳞刮掉,切成细丝,晒干揉搓而成。

鱼皮衣服一般分为鱼皮长衫和鱼皮套裤。长衫的样式似袍,身长过膝,腰身较窄,下身和底摆较为宽大,便于走动。长衫的袖稍肥短,只有领窝,没有高起的衣领,襟口、袖口、托领、前胸和后背上,都喜欢缝缀各种颜色的鹿皮剪成的云纹或吉祥的图案,也有的在衣服边上并排缀上海贝或铜钱,风格浑朴遒劲、粗犷深厚。

赫哲族穿的鱼皮裤有两种:一种是上端齐口的,一种是上端斜口,主要是男子上山狩猎时穿。这种服装春秋穿上捕鱼,不易透水,冬季穿着狩猎,耐磨结实。赫哲族还用鱼皮制成鱼皮靰鞡①,这种鱼皮鞋轻巧、暖和、抗湿,在泥泞中走路不滑,多用于捕鱼时穿。

世界上众多的渔猎民族中,以鱼肉为生的并不鲜见,但以鱼皮为衣的却只有少数的几个。赫哲族独特的鱼皮文化充分反映了赫哲族人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

依玛坎

赫哲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流传最普遍的“依玛坎”是一种口头流传的民间说唱文学。依玛坎是赫哲族口传的叙事长诗,现有50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它讲唱部落战争、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赞颂纯真的爱情,还讲述萨满求神及风俗民情,有时一唱就是好几天。说唱时,须按故事的基本内容和词句背诵,不能随意添加。

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民族服饰可分为官服、民服、节日服、丧服等。进入我国初期,朝鲜族人民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采用了较好的衣料,如丝绸等。

朝鲜族服装的结构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下摆、袖肚的曲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的古老袍服的特点。

朝鲜族传统男装白色居多,爱穿“灯笼裤”。上衣短,斜襟、宽袖、左衽、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条飘带,穿衣时系结在右襟上方。他们还喜欢外套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带纽扣的“背褂”(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冬天上穿短大衣或棉、毛大衣,下穿灯笼裤。这种裤子裤长腰宽,裤裆和裤管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穿时将裤腰前部折起后系上腰带,裤管下口用布带系绑。

女装一般为白色,短衣长裙。短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年轻姑娘和少女多穿背心式的带褶筒裙,裙长过膝盖,便于劳动。女装主要有上衣、裙子、外衣(包括长袍、长衣等),还有为掩饰胸腰外露和防寒用的“腰带”。朝鲜族女装的短上衣称为“则高利”,长裙称为“栖玛”。中老年妇女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或皮坎肩。下身一般穿缠裙,穿时把下身围一周后,把裙子的左下端提上来,掖在腰带间。年轻妇女和少女的上衣较短,在袖口、襟边及腋下镶有赤色或紫色绸缎花边,用花色绸缎做长飘带,配上适度而艳丽的长裙,穿起来潇洒美丽。她们的全胶鞋,是鞋头尖而翘起的船形鞋,多为白色或蓝色。这样的民族服装多出现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平时,朝鲜族妇女很爱穿短裙、戴头巾,即将半米方形的四角巾对折叠起,从前额围到脑后系上。

朝鲜族儿童装

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上衣,色彩斑斓,好像彩虹在身,使孩子们显得更加聪慧可爱。关于七彩衣的起源,说法很多,有的认为是出于审美心理;有的认为是出于避邪的目的;还有的认为是过去朝鲜妇女善于保存各种颜色的布块,用来给孩子做衣服等。儿童节日装基本款式与日常服饰相同,只在色彩上讲究。

在草原上,男女老幼四季都喜欢穿长袍,这就是蒙古族特有的蒙古袍。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种服装,这种服饰不但方便了蒙古人的生活,而且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蒙古袍比较宽大,骑马时,可以用袍护膝御寒,夜里可以当做被子。蒙古袍的袖子细而长,在骑马时,冬天可以用袍袖御寒,夏天可以用其驱赶蚊虫。袍身束有腰带,性别不同,样式和颜色也不同。一般女子所穿的蒙古袍比男子的窄些,多以红、粉、绿、天蓝等为主色,逢节庆之时,还要佩戴用玛瑙、珍珠、珊瑚、宝石、金银玉器等编织的头饰;男子则多喜欢穿棕色和蓝色的蒙古袍。穿蒙古袍时须系腰带,它是蒙古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约三四米,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在草原这样一个多风的地方,束腰带主要是为了抵抗风寒,同时它也是未婚女子的标志和饰物,男子则有木碗、腰刀和火镰“三不离身”的佩饰。

此外,蒙古族喜欢穿皮靴,蒙古靴的设计则以利于骑乘为主要目的,其特点是脚尖部向上翘,靴内配有衬毡,以防寒防水。这种皮靴骑马方便,同时可以防止小腿受摩擦。下马在草地上行走时,靴子可以防寒防风,而且阻力小。

蒙古袍作为一种传统服饰,已成为蒙古族的象征。有蒙古袍出现的地方,就有蒙古人的豪爽和豁达,就有悠扬的长调和优美的舞姿。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人穿戴传统服饰的也越来越少,即便在牧区,人们也是传统服饰和现代服饰交替穿戴,只有在逢年过节、举办婚事或召开那达慕①大会时人们才穿戴华美的传统服饰。

哈布特格

“哈布特格”是蒙古族女子挂在蒙古袍右上襟纽扣处的一种囊式小饰物,一般长为3寸,宽约2寸,其形状各式各样,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等,类似于汉族女子的荷包。“哈布特格”采用浆多的硬布,中间夹以棉花,外边裹以绸缎,缝成空心小夹。外面用金银线绣上花朵、动物等图案。上边开口,下边缀以穗带,中间抽丝,用时可上下抽动,里面可以装香料、药物、鼻烟壶、烟草和针线等。同时,“哈布特格”也是蒙古族女子表达爱情的信物。

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相当别致、鲜艳。维吾尔族男女出门都喜欢戴小花帽,一般内穿衬衣,外套无扣、宽袖、对襟的长袍,俗称“袷袢”。“袷袢”穿起来宽松洒脱,腰系布腰带,这条腰带有存放食物及其他零星物品的功能。根据季节,“袷袢”又分为棉、夹、单三种。男子穿贯头式衬衣,领和胸襟挑绣几何纹,外套对襟“袷袢”,脚穿长筒皮靴,靴上扦一把“英吉沙”小刀。在北疆因天气较寒冷,外套常常有纽扣。妇女一般穿色彩鲜艳的宽袖连衣裙,常在连衣裙上套穿黑色金丝绒对襟坎肩,襟边缀有金银片,镶有花边装饰,冬天穿长“袷袢”,牛皮镶绣花纹长靴。维吾尔族女子头饰有严格的婚否之别:未婚姑娘一般梳数条至数十条小辫;南疆婚后妇女梳成四条辫子,额前两条细,脑后两条粗;北疆婚后妇女只梳两条辫子,但辫梢散开,以长发为美,头上常插一新月形梳子作装饰,也有的将两辫盘成发髻。妇女喜欢戴耳环、项链、戒指。

维吾尔族的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著名的装饰工艺品有和田地区的地毯和丝绸,莎车县的巴克衫绸,喀什的绣花小帽以及“英吉沙”小刀和南疆地区的爱得丽丝绸等。爱得丽丝绸即扎染绸之意,其花纹图案采用传统扎染技艺制成。每个图案的边缘受到染液不同程度的浸染,自然形成由深到浅的色晕,增加了图案的层次和色差过渡,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爱得丽丝绸花纹图案有巴旦姆花、木板纹花、梳子花等,运用不同的色彩和色调,使得图案如彩云飘忽,富有浪漫色彩。南疆地区的妇女都喜欢穿爱得丽丝绸缝制的连衣裙。

维吾尔族的服饰很考究,一般为纯羊毛、真丝、纯棉布料以及真皮革。他们纺织印染、刺绣技术和独创的模戳多色印花和单色镂版印花技术等,都使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间工艺特色。

“英吉沙”小刀

“英吉沙”小刀是因原产于英吉沙县而得名,其生产历史已达300多年。“英吉沙”小刀多为弯刀,刀柄为木柄,雕刻有直、方、圆、齿、三角形的图案,并涂有红、绿等颜色,后来艺匠又在刀柄上用黄铜、白银、玉料、骨石等镶嵌,并刻上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

“英吉沙”小刀一般长十一二厘米,最长的达半米以上,最短的仅两寸左右,但只是极少数。“英吉沙”小刀锋利、经久耐用,最好的“英吉沙”小刀削铁如泥,用手弹一下刀体,贴耳去听,清脆悦耳的音响能持续半分多钟。其造型独特,刀柄装饰华丽,刀柄上有维、汉文“英吉沙”的标记,刀鞘用牛、羊皮模戳压制成。“英吉沙”小刀目前已发展到30余种50个花色,主要有维吾尔族喜爱的凤尾式、百灵鸟式、黄鹂式、喜鹊式,哈萨克族喜爱的红嘴山鸦式、汉族喜爱的龙泉剑式、蒙古族喜爱的兽角式等。“英吉沙”小刀既是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又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藏族的服装主要是传统藏服,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

藏族服饰的款式与质地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藏族的衣着上身穿绸、布长袖短褂,外着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一些农区的妇女穿无袖长袍,长袍多用羊毛织成的氆氇①制成。牧区男女多不穿短褂,只穿无布面的羊皮长袍,在领口、袖口和衣襟上,缝上细毛皮或用色布镶边。

过去的藏区,贵族藏袍与民间藏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质地和花纹上。贵族服饰质地精细,花纹讲究。一般有蟒缎袍,由黄、红、蓝、绿、白、紫等色作基调,上面有“间希”纹样(龙、水、鱼、云等纹)。此袍常是四品以上的官员朝见达赖喇嘛,或重大节日举行礼仪时穿。“寸扎白玛加加”袍(莲凤锦缎袍)是一种有莲花、凤凰纹样的缎袍,它和“寸扎花尔白玛”(莲花缎蒙古袍),都是四品以上官员过年过节穿的普通藏袍。另外还有团花锦缎袍、“曲巾”袍等,则是拉萨日喀则等城市高级贵族的珍贵藏袍。

藏族服饰的一个突出特点表现在色彩和构图上。牧区皮袍的花边,常用蓝、绿、紫、青、黄、米等竖立色块,依次组成五彩色带。女皮袍的肩部、下摆和袖口,常用近10厘米宽的黑、红、绿、紫色条纹依次排列。

藏族男女过去都有蓄辫的习惯,喜戴首饰。男子头发编成独辫盘在顶上,也有的剪短如盖。女子成年后开始蓄辫,有的梳成许多小辫披在肩上,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上饰物。

他们的饰物特别讲究,样式丰富,有银、金、珍珠、玛瑙、玉、松石、丝、翡翠、珊瑚、琥珀等。妇女大都喜欢戴珊瑚、玛瑙、项链和银质佛盒;男子普遍佩戴各种腰刀、火镰等饰物,也有的戴耳环、戒指和手镯。

献哈达

“哈达”为藏语音译,是一种生丝织品,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哈达的质料,因经济条件不同而异,但人们并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哈达长短不等,一般在3~9尺之间,长者1至2丈,短者3至5尺。哈达一般为白色,表示纯洁,两端有拔丝,约半寸左右,上面多数绣有“八宝”、“云林”等图案。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人们以献哈达来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之意。

一般来说,献哈达时,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则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旧社会时,给王公或佛像敬献哈达,必须用3尺质料最好的白绸子制作,敬献时双腿跪下,两手高捧,举过头顶。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蒙古族也有献哈达的习俗,不论是在佛像前祈祷,还是拜年、祭祀、婚丧喜庆、谒见尊长,甚至日常迎来送往,都用献哈达来表示敬意和祝福。

纳西族①世居祖国西南金沙江上游两岸地带,它以其独特的东巴文化②闻名于世,其服饰独具特色。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在永宁地区,男人爱戴牦牛皮帽,穿自织的麻布衣,外披羊毛毡毯。成年妇女则蓄长发,用牦牛尾上的毛掺在头发内,梳成粗大的辫子,盘于头顶。在以农业为主的丽江等地,纳西族妇女服饰中最具特点的是披在褂子外面的羊皮披肩。羊皮披肩上缀有两个直径五寸左右的圆形绣花图案,在图案下约四寸的羊皮光面下摆,横缀着一排七个直径约两寸的圆形绣锦描花,这些圆形图案上又各自牵出两条柔韧的麂皮细绳,作为飘带,十分美观。

对纳西族羊皮服饰寓意的解释早已有之。传统说法是:羊皮上两枚较大的圆盘分别代表日月,而七枚较小的圆盘代表七颗星,象征着纳西族妇女“肩担日月,背负繁星”,以颂扬纳西妇女辛勤劳动的美德。但有学者根据纳西族民间口头文学和东巴经的研究指出,纳西族自古就崇拜青蛙,东巴经典中称黄金大蛙,民间传说称智慧蛙。其披肩是把羊皮形象地剪裁成蛙体形状,七个圆形图案纳西语称作“巴妙”,意为“蛙的眼睛”。从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看,羊皮与畜牧业相联系,而蛙与农业相联系,它体现了农耕与畜牧文化在民族心理上的集聚。

纳西族的他称

纳西族有多种自称和他称。见于史籍的他称主要有“摩沙”、“摩些”、“摩梭”以及“摩狄”等,其中最常用的他称为“摩些”。纳西族的自称有“纳”、“纳西”以及“纳汝”等,居住在川滇边境泸沽湖①周围地区的一部分人自称为“摩梭”。“纳”在纳西语中具有“大”与“黑”的双重含义,而“西”、“日”、“汝”之意则均为“人”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民族识别和本民族人民的充分协商并经国务院批准,于1954年正式将族称统一定为“纳西族”。

苗族服饰的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棉为主,丝绸、麻布较少。苗族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的区别,而且有盛装、中装与平装之分,特别是妇女服饰,极为绚丽多姿,达100多种。苗族服饰展现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其服装的主要色调亦不尽一致。所谓“白苗”、“黑苗”等就是依据所着服色或服式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有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

近代,苗族的基本服装是:男子穿短衣裤或大襟长衫。青年是对襟或大襟上衣,大裆裤。节庆时穿无领无袖、前开襟的绣大花彩色“百鸟衣”或白色长衫。有的长衫是长袖,对襟无扣,下垂许多长方形宽带,绣满花纹图案。有的还穿彩色、满是花纹图案的披肩。老人穿青色的长衫。苗族男子头上多用长布包头,小腿上扎绑腿。女子服装的共同点是头上戴帽或用布包头,足穿绣花鞋,佩戴银饰等。苗家女子很讲究服饰的美,花带是她们服饰中的一大亮点。

苗族服饰以刺绣图案和各种花纹传递着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其刺绣以粗犷大方、色彩艳丽以及针法多样而著称。由于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它古老的起源、迁徙和发展轨迹,相当程度上靠其歌谣、传说、工艺、美术进行反映。心灵手巧的苗族姑娘把苗族的历史也绣在了衣服上,各种符号代表着苗族的历史事件和迁徙路线,其服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因此,苗服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银饰是苗族服饰的一大特色。苗家妇女从出生开始,家人就开始为其准备一套银饰。女子从头到脚都有银饰,同时还细分成好几种形式。譬如头饰,就可分为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手饰则有银手镯、银戒指;胸颈饰包括银项圈、银压领、银胸牌、银胸吊饰等。最负盛名的银饰是台江、雷山两地的苗族女子盛装的头饰。此地苗族少女节日戴银冠、银角和银凤雀,连小姑娘都头戴华丽的银冠。苗家传统观念中有“以钱为饰”的习俗,即戴银饰品是一种财富的象征,这就形成了银饰品的三大审美特征,即以大为美、以重为美和以多为美。苗族的大银角有的相当于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如同头顶大山一样,显现出巍峨之美。一些妇女佩戴的耳环达200克,银项圈达8斤重,显示出以重为美的审美追求。另外,还有妇女戴三四只耳环,叠至垂肩,追求一种重叠繁复之美。

苗族服饰中的宗教情结

苗族的先民们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和恶劣严峻的生存环境中,被恐惧和神秘感推向对超自然力量的顶礼膜拜。宗教精神为苗族服饰的创作提供了大量有形的艺术灵感。苗人把他们虔诚敬拜的动植物绘绣成服装的装饰图案或夸张地表现在苗族银饰上。从日月到星辰,从龙、蝶到牛、鹰,它们物化为宗教的图示化形象,可观可感。动物如大水牯牛、凤鸟;植物如环形藤蔓图案、梅花等。

在苗族人的观念里,枫树心化作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养了十二个彩色的蛋,这些蛋变成日月星辰、人类和各种鬼怪。“妈妈树”便是万物之母、生命之源。于是苗族人把“蝴蝶妈妈”图用作妇女的围腰和绣花的拼条纹饰,并且蝴蝶常与枫叶搭配使用。这类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特征的图案,明确地表现出苗族人依恋祖先并寻求庇护和帮助的心愿。

苗族服饰中还有许多图案、造型都与巫术礼仪密不可分,如手持利剑或身挎收妖葫芦的巫师,“女巫驭龙”、“女巫驭狮”、“女巫驭犀牛”等图案也在表现一种巫术礼仪。

其实,宗教情结对苗族服饰的渗透更多是无形的、深层次的。它们以写意性的生活图案和类型化的鬼神形象为符号,构成各种风姿独特的服饰审美意境,折射出苗族服饰图纹的美学价值,让人在艺术幻境的欣赏中获得一种超现实的情感体验。

聚居于点苍山下、洱海之滨的白族人民,在生活习俗和服饰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本民族鲜明的传统特点。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早在1800年前,白族人就织出了著名的“桐华布”。在“南诏”、“大理”时期,白族服饰就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头,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身穿宽筒裤,系拖须裤带,有的还喜欢挎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其他一些地区的白族男子,则喜欢头戴瓜皮帽,穿大襟短上衣,外套羊皮领褂或数件皮质或绸质的领褂,人们谓之“三滴水”。着“三滴水”的男子显得敦厚英俊,洒脱大方。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纹样,这是爱情的象征。

享有“金花”美誉的白族妇女服饰,更是色泽鲜艳,绚丽多彩。白族女子善于绣染,其服饰上多有精美的刺绣、挑花、镶滚、扎染等手工艺。大理白族织绣纹样以花卉图案较为常见,如头巾、围腰、飘带、背带、草帽带、鞋面等,大多以花草植物为主。

白族服饰最大特点在于妇女的头饰。据史书画记载,古代的白族先民身着“绛裙襦、黑头囊、金珐苴、画皮靴、首饰抹额、冠金宝化鬓、襦上复画半臂”,“霓裳彩斗、云鬓花垂、清歌互举、玉步徐移”。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从这充满浓郁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的头饰,不难看出白族人民极具智慧的审美情趣和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寿鞋

云南省洱源县的凤羽坝子里,白族姑娘、媳妇,从小就有学做寿鞋的习俗。不会做寿鞋的妇女,常被人们笑为无能。寿鞋,多用大红色的绸缎或布料制成。鞋头拼有“寿”字图案,图案下用蓝色的丝线绣着素雅的针叶松;鞋帮后跟是对称直角三角形图案;鞋底有三层。穿寿鞋标志着人已进入老年,福禄双全。老人一般在六十花甲寿日开始穿第一双寿鞋。多子女的老人,每年都会收到姑娘、媳妇送来的寿鞋。寿鞋收得越多,表明这个老人一生辛劳,儿女绕膝,教子有方,颇能受到后代的尊敬。当老人们穿着寿鞋走过大街小巷时,人们总是投以羡慕的眼光,老人们心里乐滋滋,儿女也觉得光彩。

有人说,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傣族妇女一般都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亭亭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着窄袖短衣和筒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圆颈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颜色。现在多是用乔其纱①、丝绸、的确良②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材料缝制,若不仔细看,是看不出袖管的。她们的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筒裙口;下着长至脚背的筒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轻柔,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家妇女的饰物精致玲珑。主要饰物有耳坠、项圈和手镯,多是用白银制成,也有的用翡翠、玉石或玛瑙制成。纯银腰带是傣家妇女系于筒裙上的特殊饰物,用银丝和银片编织而成,重约一斤。有的银腰带编织成蛇纹图案;有的结成连环扣,再一环接一环连起来,并在带钩处镶上各种花卉图案。据说银腰带是由母亲一代又一代传下来的,饱含了深深的母爱,所以傣家女子十分珍爱银腰带。在一些傣族村寨,银腰带还是区别少女和少妇的标志,凡已婚的妇女便把家中的几把钥匙挂在银腰带上,而没挂钥匙的便是少女。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挎上一个用织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每一种图案都有其具体的含义,如: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

花腰傣

花腰傣是人们对居住在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两县傣族的一种称谓。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服饰的腰部彩带层层束腰,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缨穗、银泡、银铃,故名之为“花腰傣”。花腰傣由傣雅、傣洒、傣卡三个支系组成。

傣雅女子服饰最有名,也最具代表性。束发盘于头顶,用一条青布头帕将头发层层裹住;一条绣花的青布条和一条鲜红缨穗从头顶垂至两边耳际;一块红条花布从前额沿头顶披至脑后。腰间挂秧箩,头戴鸡纵帽。傣族女子身穿无领无袖右襟内褂,前胸成排缀满银泡;衣领由镶满银泡的布条沿脖颈往后搭而形成。外套为无领无衣襟青色短衫,比内褂稍短,左右两边到颈部镶有一排宽约两寸的银泡,袖口由各色绸缎衔接而成。下穿两条筒裙,一条条色彩鲜艳的花边看似波澜起伏的小溪,传说那是傣乡千万条溪流的象征。裙上端缠绕数块青布围巾,一块比一块缠得高一些,刚好使各色花环的外围端外露。身后臀部还缠着一块呈三角形且一端缀满红缨穗,镶满银泡和各色绒花的布块。以一条银泡布块为带,脚上、腿上还要缠绕多块布带。手戴银戒指、银手镯,腿部打青色绑腿。走起路来各种银器叮当作响。

彝族服饰因地而异,大体上和方言的分布基本相同,不同方言区有不同特色的服饰。其服饰主要有六种类型,凉山类型最有特点。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

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云南大小凉山一带。男子头顶蓄一绺发,称为“兹尔”,汉称“天菩萨”;并以长数尺的黑色或深蓝色布帕包头,额前右方或左方裹成细长锥形状突出帕外,称为“兹贴”,汉称“英雄结”;身穿黑色或蓝色紧身衣,大襟右衽,窄袖。袖口、襟上嵌不同颜色的布数圈,或用五色棉布细条镶嵌其间,长于腰际。裤子用海蓝色棉布缝制,裤脚因地区不同,有大有小,宽大的可达170厘米,走路时常把裤脚吊在腰际;窄小的脚板需伸直才能穿入。成年男子左耳戴银丝镶嵌耳环或珊瑚和琥珀大耳珠,珠下缀红丝线穗。

女子身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领口、袖口、襟边、下摆边缘镶有蓝、红、白色布条,或用彩色丝线织成各种图案花边。衣领中部纽扣处钉有方形银牌花,或用银质小钉镶满衣领。裙子用红、黄、蓝、白等色彩鲜艳的棉布或羊毛布缝合成三节,上节为裙腰,中节成筒状,下节成皱褶,俗称“百褶裙”。未婚女子穿两节小裙,成年后举行换裙仪式,称“沙拉勒”,换成三节裙,此后就进入婚恋期。青年女子或已出嫁而未生育者用青色或黑色布折叠成瓦式头帕,压以发辫。中老年妇女用黑色头帕裹头或戴荷叶状的盘帽,手戴银镯、银戒;耳戴莲花形、圆星形银耳环;腰佩三角荷包,下缀五色飘带;胸佩口弦、针筒、獐牙等。彝族男女一年四季都披着用羊毛绒编织成的披氅,称“察尔瓦”,冷时可御寒,晴时可遮日,雨天作雨衣,睡觉当被盖。服装的纹饰工艺称为“做花”,大致有:挑花、贴花、穿花、锁花、盘花、滚花、补花、刺绣等。纹样有波浪纹、鸡冠纹、牛眼纹、星纹等。

云南彝族女子服饰

云南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

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下身大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篷,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

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佤族,源于我国古代的“百濮”族群,分布在云南西南部怒山山脉南段,萨尔温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广大山区。历史上称这一片山区为“阿佤山”。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质,以红为饰,基本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的特色。

佤族的服饰,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而异。一般说来,佤族传统的服饰大多是用自织的土布缝制的,崇尚黑色。但是与汉族杂居和受汉族影响较深的腾冲、镇康、永德、昌宁、景东等地佤族的服饰,已和当地汉族的服饰无异。受傣族影响较深的佤族地区,服饰则与傣族差别不大。

沧源①一带的佤族男子,一般较喜欢用黑布缠头,穿无领短衫,裤子短而宽,男青年颈上一般戴银项圈。耿马一带的佤族男子,头戴便帽或毡帽,年老者则多用黑布缠头,上穿对襟布纽黄黑色短衣,下着腰围宽大的黄色长裤,穿布鞋或胶鞋。聚居四排山、贺派、耿宜的佤族男子大多戴系有大绒球的黑色套帽,年老者多用黑布缠头,上穿斜襟圆领黑色短衣,银币做纽扣,下着宽裤筒大黑裤。西盟一带的佤族男子,喜欢用青蓝色布缠头,也有用红布缠头的。

佤族妇女的服装鲜艳、美观。上着黑色或蓝色无领短衣,下穿漂亮的由红、蓝等多种颜色的图案制作的筒裙(多用自织的麻布制成)。筒裙图案多样,各地不一。裙边织有红、黄、蓝等颜色的花边,裙上绣有各种颜色组成的图案。图案近看交叉起伏,远看似波涛滚滚,似鱼鳞龙纹。常见的传统花纹图案有白鹇鸟翎纹、松鼠牙纹、箭尾羽翼纹、茅草纹等。每一种纹样都代表着一种较抽象的观念,如白鹇鸟翎纹象征吉祥和幸福,松鼠牙纹象征坚强与结实,箭尾羽翼纹象征勇敢与正直,茅草纹则象征刚直与朴实。

佤族女孩子从出生起,每年都在腰间或小腿处加一个藤竹烤制的竹圈。因此,从佤族妇女所戴的竹圈个数,便可判断出她的实际年龄,故民间流传有“欲知年龄数脚圈”之说。

佤族的阿曼服饰

佤语“阿曼”是各种官人的总称。除了一般民众服饰,佤族还专有阿曼的服饰。

阿曼,有的支系叫利曼,有的叫西曼,因方言不同,叫法稍有差异。佤族传统阿曼大致有三种:一是格亚永,即寨子头人;二是格利俄,即部落酋长;三是王,即邦国的君王。

佤族头人,无论是寨子头格亚永,还是部落酋长格利俄,西盟带都称之为窝朗,他们都共同保留其先民濮人“尊贵者裹红布头”的习俗。佤族男子缠红色包头的习俗,据说与对火的崇拜有关。佤族人认为火是力量的源泉,过去每年都要以村落为单位,举行取新火祭奠。仪式由村寨头人或有威望的长者主持,他们以原始的摩擦方式取火。他们认为火是神圣的,因而火的颜色也是崇高的,于是村寨有身份地位的人就把像火一样的红颜色视为神圣之物缠于头上,以象征自己崇高的社会地位和显示自己神圣的权力。

另外,格利俄这一级的头人衣服上还饰有太阳、月亮、星星、双龙和牛头。双龙含红日的图形要绣在内衣上,而且只能是头人本人穿,不能转借于他人。

佤奴姆的头人则还要在衣服上饰两道大门。据说因为他们的祖先是负责守司岗大门的人,而且他们还称自己是所有佤族的根,所以叫“佤奴姆”,意即阿佤人的总根。

畲族①的传统服饰崇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各地服饰的样式不一,种类很多。在文献记载中,多说畲族早就“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色衣服”。清代,畲族服饰大致是“男女椎髻,跣足,衣尚青、蓝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缨珞状”。福建古田县畲族戴竹笠,穿草鞋,妇女以蓝布裹发戴冠,短衣束腰带,裙长不蔽膝,跣足。浙江景宁畲族不分寒暑,都穿麻布衣。男穿单袷,女短裙蔽膝,有穿短袜裹绑腿的习惯,腰间多悬围身裙。妇女头戴凤冠,裹以花布。近几十年来畲族的服饰变化不大。

畲族妇女服饰各地略有差别,但有一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就是“凤凰装”。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把自己的女儿三公主嫁给他。成婚时帝后给女儿戴上凤冠,穿上镶着珠宝的凤衣,祝福她像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祥瑞。三公主有了女儿后,也把女儿打扮得像凤凰一样。当女儿出嫁时,凤凰从广东的凤凰山衔来凤凰装送给她当做嫁衣。从此,畲家女便穿凤凰装,以示吉祥如意。

畲族妇女穿“凤凰装”喜爱将红头绳扎的长辫高盘于头顶,象征着凤头;衣裳、围裙上用大红、桃红、杏黄及金银丝线镶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尾;佩于全身的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已婚妇女一般头戴“凤冠”。它是在精制的细竹管外包上红布帕,悬一条30多厘米长、3厘米宽的红绫做成的。冠上有一块圆银牌,下垂3个小银牌于前额,称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

畲族服饰图案

畲族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象,如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农舍车马以及传统的几何形图案——万字、云头、云勾、浮龙纹、叶纹等。常用一些旧的吉祥语,如“五世其昌”、“三元及第”、“招财进宝”等。再如象征农田的方格图案、象征江河的彩条图案、象征林木的十字图案,都作为一种较为固定的格局被保留下来。畲族服饰的图案包含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艺术创造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较深的文化内涵。

筒裙,是黎族妇女的主要标志,早在战国时代,黎族的祖先就懂得怎样用木棉①织布。《诸蕃志》云:黎族“妇人不事蚕桑,惟织吉贝花被、缦布、黎幕”。因此,从汉武帝时起,棉布就成为贡品。黎族筒裙分长、中、短三种。短裙只有30多厘米长、中裙一般过膝,蓝底白纹的长裙可到脚面。海南黎族姑娘的筒裙较短,一般穿在膝盖以上。这样的筒裙由花裙、链接带和腰部三个部分缝制而成,腰部为自染自织的条纹布,链接带和花裙是用提花或挑花方法编织的,经为棉纱,纬系彩色丝线和棉线,花纹是规整的几何形图案,用踞机织成。

不管长筒、短筒,底色都只有黑、蓝两种,另外用线条搭配各种鲜艳的色彩;图案内容丰富多彩,有奇花异草、田园美景、狩猎英姿、百鸟朝凤、群马奔腾、蛟龙戏水等,大都取材于自然。

黎族妇女纺织技术娴熟。她们先把采集的木棉弹成花絮,用手捻成线,然后织布。整个过程相对较长,要用木棍、竹片做成的工具织出一件筒裙,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很难完成。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黎族妇女织筒裙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时至今日,黎族中老年妇女仍然喜欢穿筒裙,青年姑娘所穿着的古老民族筒裙,已演变成千姿百态的民族艺术时装。

船形屋的传说

船形屋是黎族传统民居。关于船形屋,还有一个古老传说。

相传在古老蛮荒的年代,南海国王有个公主叫丹雅。国王先后为她物色了三个门当户对的婆家,但每次她出嫁不到三年,丈夫就患急病而死。三个丈夫家都指责她是扫帚星,甚至有人鼓动百姓说,这个公主要是不嫁出去,国家就会灭亡,老百姓就会遭殃。这些话很快就传遍了全城,人们纷纷请求处死丹雅公主。此时,丹雅公主已身怀六甲,国王备了一只无舵无桨的小船和一些酒食,以及一把山刀和三斤谷种,把丹雅公主放到船上。丹雅公主养的一条小黄狗也跟上了船。后来,船在一个荒岛岸边搁浅了,她在这个荒岛定居下来,并在海滩竖起几根木桩,然后把小船倒扣在木桩上当屋顶,又割来茅草围在四周。后来,船板烂了,她割下茅草盖顶,这就是后来船形屋的雏形。 IKrCuoBtSo9zMp6NY1F9mqQ8jiikPx4cnUUWo+UGyOh8a3YbrQ6Qz8+aVbKn3c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