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清澈似水,利世而不争

余秋雨在《都江堰》中写道:“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看似没有造型,却能作为滋润万物的救星而被殷殷期盼……”水如此,那似水的人呢?己身清澈,利世而不争。红了野花,绿了小草,喜了山雀,美了天空,李叔同只做一条静静流淌于山脚的小溪。

最难得浪子回头

佛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弘一大师劝诫信众:“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容,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说教,或许很多人会对此不以为然、嗤之以鼻。然而,一个真正心胸宽广的人必定能理解这些话语,因为他领略过心如碧海的境界。那是远离愤恨、恼怒、不甘、怨尤等种种负面情绪的地方,那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阳光、快乐、鲜花、彩霞等美好的词汇纷纷涌入心间。

一个人因为犯罪而进了监狱,随着出狱日子的临近,他越来越焦躁不安。因为他害怕!他不敢回家,不敢面对妻子和儿女。他想:“我的妻子见到我,会怎么样呢?她会不会愤怒地骂我呢?指责我给家庭蒙羞,使亲人抬不起头呢?肯定会的!我让她一个人承受生活的重担,她一定不会原谅我了,不会再爱我了。”他不停地想,简直要绝望了。最后,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如果你愿意让我回家的话,在咱家房前的树上系一条黄丝带;如果你不愿意,就不用系了。”出狱的日子到了,他忐忑不安地向家的方向走去。快走到家的时候,他远远地望见自家房前的树上系满了黄丝带,正随风飘荡,而他的妻子,正带着儿女在树下朝他微笑……

即使是神,也不是只对不错的。少多少怨恨便会多多少快乐。使人从狭隘自私中解脱的是宽容。对家人宽容,收获的是团聚、圆满的亲情;对他人宽容,收获的是轻松、快慰的心情。一颗不肯宽容的心,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心情变得更坏,只会使自己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宽容不在,很多不幸的事便不可避免,使人追悔莫及。

朝阳升起之前,庙前山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

他是某城风流的浪子。20年前他曾是庙里的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他却在一夜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色彩缤纷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目,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夜夜都是春,却夜夜不是春。20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清明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

“师父,您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徒弟吗?”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只是摇头说:“不,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连桌子也会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踏进佛堂的时候,惊呆了:一夜间,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丝风也没有,那些盛开的花朵却簌簌急摇,仿佛在焦灼地召唤着谁。方丈顿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寻找浪子,却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又重新堕入他过去的荒唐生活。

而佛桌上开出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

“浪子回头金不换。”一颗真诚向善的心,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而是一颗冰冷、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工作,就难免会犯错误,错了并没有什么,而知错能改才是最重要的。当别人犯了错误的时候,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给他们反省的机会。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一个宽容的人,可收获,和谐圆满,笑对人生。

以德服人的人格魅力

武器可以杀死人,却不能征服人心。

真正能征服人心的,不是武器,而是道德。

道理能征服人,主要靠真理的力量;道德能征服人,主要靠人格的力量。人格和德行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尽管不是道理,但往往胜于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行是形象的道理,道理是抽象的德行。

弘一大师未出家前曾给学生讲解了他对“先器识而后文艺”的理解。在他看来,要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具体地说,要想做一个好的文艺家,必须先做一个好人。这是李叔同的文艺观,也是他的人生观。出家后的李叔同,也是先做一个好和尚,后研究佛法的。正是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受其感召而皈依佛门者不计其数。

佛教是一个非常讲究以品德去感召他人的宗教,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就真正做到了以德服人。他曾自己扫地、自己修葺房屋、为弟子裁衣、为老人穿针、照顾生病的弟子等。他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作为他人的模范,体现出了内在高尚的品德,正是他的这种品德最终让佛法发扬光大。

有位青年脾气很暴躁,经常和别人打架,大家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这位青年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位禅师在说法。他听完后发誓痛改前非,于是,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斗口角了,免得人见人烦,就算是别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只是忍耐地擦去,默默地承受!”

禅师听了青年的话,笑着说:“哎,何必呢?就让口水自己干了吧,何必擦掉呢?”

青年听后,有些惊讶,于是问禅师:“那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呢?”

禅师说:“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做蚊虫之类的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然被吐了口水,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着接受吧!”

青年又问:“如果对方不是吐口水,而是用拳头打过来,那可怎么办呢?”

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吗?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禅师实在是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了,举起拳头,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呢?”

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你的手大概打疼了吧?”青年愣在那里,已是无话可说。

禅师告诉青年的是“德”,“德”不是空口的说教,而是实际的行动。正是如此,才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便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这种品德具有巨大的力量,使人心悦诚服,有时甚至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百国来朝。

战国时齐宣王想做霸主,便向孟子请教。孟子说他不讲霸道,只讲王道,希望齐宣王行仁政,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并说,对于国君来说,是否这样做,只存在肯为不肯为的问题,不存在能做不能做的问题。

接着,孟子举了一个有名的例子,他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把泰山夹在胳膊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替老年人折取树枝,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大王您的不行仁政不是属于把泰山夹在胳膊底下跳过北海一类,而是属于替老年折取树枝一类。孟子所举的这个例子是很有说服力的。对于我们来说,是否做社会道德的实践者,也是一个肯为不肯为的问题,而不是能做不能做的问题。

对于一个国家尚且可以用道德的王道来加以征服,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则更是如此。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但能够使自己成就不凡的人生,而且可以感化周围的人,使善的力量遍及人间。因此,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即使从来没有了解过佛法,只要能够培养自己的品德,做道德的践行者,并造福周围的人,那就离佛的境界不远了。

千教万教,言传身教

李叔同未出家前,曾从事很长时间的教育工作。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李叔同堪称一位极其优秀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都很好地为这句话做了注解。我们可以用陶行知的一句话来形容李叔同对教学工作的理解:“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教人做人,李叔同从来不是照本宣科地呆板讲解,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打动学生。

一次,李叔同给学生们上音乐课,一个学生在下面偷偷摸摸看别的书,李叔同发现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等到下课后,把那位学生叫到自己面前,也不斥责,只说:“下次上课不要看别的书。”然后深深鞠了一躬。

还有一次,刚下课,一位学生便猛地推开门,李叔同只听得“啪”的一声,那位学生留给他一个背影很快便不见人影了。后来,李叔同把那位学生叫到自己身边,对他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关门。”然后深深鞠了一躬。

向学生鞠躬的李叔同是令人感动的!在学校中,有几个老师肯向学生鞠躬啊?教育是神圣的,只有视教育为神圣使命的人才会在学生面前鞠躬。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传达,人生的道理。

一位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曾这样回忆他的一位大学老师:

我们新生报到后不久,一天上文学课,上课铃声响起,我快步跑向教室门口,正巧一个朴素的男孩子也来到门口,他看到我,将身体侧了侧,说:“女士先请。”我没多想,刺溜一下蹿到自己的座位上。再抬头一看,只见那名男生走到讲台前,缓缓开口:“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古文老师……”

这位古文老师每次上完课,都会亲自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他的衣着总是朴素而简洁,他待人总是真诚有礼,他的课也总是意趣横生,很快,他便成了全班同学崇拜的对象。那时候,因为赵本山的小品中一句“小样的,穿马甲我就不认识你啦”导致全中国马甲滞销。我们的古文老师却常穿一件蓝色的马甲。班里的男同学于是都纷纷效仿,在那个马甲萧条的年代,因为古文老师,它在我们班蔚然成风……

国外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上文那位同学记忆中的老师之所以如此让人难以忘怀,是因为老师生活上的宽厚和朴素,工作上的认真和自律,深深吸引了学生们,这是他人格上的魅力。

现在是一个越来越重视教育、教育者越来越多的时代,教育者,影响的是一代人、数代人,他们的自身素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千教万教,不如言传身教!

因为多情而出家

无情无性的不是佛,而是魔。

弘一大师割舍了妻儿子女,在世人眼中是无情的。然而,这种对亲人的无情恰恰反映出了他对世人的有情。

人们常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弘一大师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与他的世俗家庭生活是矛盾的。他曾说:“在我二十三到二十六岁之间,是最幸福的。后来的一切都充满了悲伤与哀痛,直到出家前。”他因为现实的痛苦无法摆脱而出家,但这不是逃避的出家,而是为了寻找答案,寻找解除世人心灵苦楚的答案而出家!

人们说:“情到深处转无情。”或许,他对人生的感情太深,所以才不肯将就,所以才非要彻底地清楚明白,这种坚决的态度,使他决绝地出家。但他不是无情的,而是多情的,正如佛祖释迦牟尼一样,因为多情,才出家。

释迦牟尼佛原是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释迦部落的太子,原名悉达多。

一次,他和父王郊游,看见田中的农人,赤体裸背在烈日之下耕作;老牛拖着犁不得休息,还被鞭打得皮破血流;又见农田中被犁翻出的小虫、蚯蚓,被鸟雀竞相啄食,惨痛万分。看到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生存斗争图,他心中感到无限的哀痛。他就在阎浮树下,端坐沉思。净饭王找到他,问他为何如此,他说:“看见世间众生互相吞食,心中感到万分难过,所以坐在这里沉思。”

某天,他乘车到了东门,于人群中看见一个老人,发白面皱,骨瘦如柴,手持拐杖,行动极其困难。车经南门,又看见一个病者,身瘦腹大,喘息呻吟,痛苦万状地在道旁挣扎。后来到了西门,遇到一族人抬着一具尸体。那尸体脓血流溢,恶臭难闻,随行的亲属,痛哭流涕,使睹者心酸。悉达多看到此等情状,感慨万分。想到世人不拘富贵贫贱,都逃不过老病死的大关,乃叹道:“日月易过,少年不常,老至如电,身形不支,气力衰虚,坐起苦极,我虽富贵,岂能独免,念及将来,甚可畏惊。”

悉达多的所见所闻,使他思考:为什么大多数人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呢?为什么人生常常遭受挫折和不幸呢?为什么每个人最后都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呢?……为了得到人生诸多问题的答案,悉达多离开了王宫,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妻儿,出家修行。他三十五岁时,独自坐在尼连禅河边佛陀伽耶附近一棵菩提树下,努力探索人生问题。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战胜了种种烦恼魔障,终于在黎明时豁然开朗,彻悟了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方法。

弘一大师的出家,和释迦牟尼佛类似,他同情当时社会中众多受苦受难的民众,对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生起了厌离心。有句话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若想寻求人生真谛又何必出家呢?可能,对于弘一大师而言,选择了出家的形式,便可以使他脱离人世间的各种无用的关系和烦恼事,专心致志地思考。况且,宗教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探索的过程中实践了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如果不出家,他是没有办法那么做的。 QKd7gA6ekQE2vHa1OMUm7vnfcZcT5/gsukhAHpI0DFbvae89xMRYcvGhkPU64sR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