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信誉是最宝贵的财富

诚实是人生的前提,是做人能够守信的思想基础,而守信则是诚实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诚实,待人真挚诚恳,开诚布公,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也才能被别人所信任。对于青少年来说,应该从小就养成诚信的习惯,无论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我们都必须严守一个“信”字。言而无信,最终葬送的只能是自己的前程。

陈策追骡

南宋时的一天,陈策去集市上买回了一匹骡子。这骡子精壮精壮的,毛色发亮,走起路来四只蹄儿像翻花。喜得陈策连声说:“好骡好骡。”

第一次用这骡子,是要从西域的恒顺运一些丝绸到他的铺子。伙计将鞍放上骡子的背,想不到骡子突然暴怒起来,上蹿下跳,连鞍都摔在地上,把几个伙计吓了一跳。这骡怎么啦?伙计把骡捉住,又试了几次。只要鞍一上骡背,它就发怒一般暴躁蹦跳。

“这是一匹伤鞍的骡,老主人养成的。”陈策说。

“骡子不能负重,就是废物。”邻居说,“还把它送还原来的主人,或者卖掉吧!”

可陈策这个人不忍心这样做。受了欺骗,他就这样认了。他叫伙计把骡子关到城外闲置的老屋子里,每天供给它一些简单的草料。他说:“就等它慢慢地老死吧。对畜生这样狠的主人,就是畜生!”他对骡子的前主人依然耿耿于怀。

他的儿子对父亲的做法很有些想法,他还是想把骡子卖掉。但这个念头他不敢跟父亲说,他有点怕父亲。所以后来做的事他都是瞒着父亲干的。

他找到平时比较熟的一个马贩子,说:“你想法把我这头骡子卖了,我多给你中介费。”

马贩子说:“谁都知道你父亲的脾气,他会说我们的。你父亲知道了,气得要冒烟的。”

“没事,一切后果我负责!”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个路过南城的官人的马死了,便来到骡马市场,想再买一匹。

马贩子瞄见了他,上前说:“有一匹上好的骡子,因为负重时受了点伤,把背磨破了,主人要赶生意,急着就把它卖了,你要不要看看?”

官人就随他过去。一匹精壮精壮的骡子,毛色发亮。官人连声夸:“好骡好骡。”

马贩子说:“就是背上有些伤,稍养一养就好了。”

骡子的背上有一些新鲜的擦伤。是陈策的儿子和马贩子磨出来的。脱毛,破皮,见血。

官人和当时的陈策一样,毫不犹豫就买下了。他说:“我的日程宽裕,暂不用它,只与我随行即可。”

陈策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可当时已经晚了,那官人早已离开南城五天了。

陈策骑上马,沿官道追。晓行夜宿,沿路打问。他花了两天时间,赶上了那匹骡子。那骡子见了他,不走了,挨挨蹭蹭要靠近他。想说什么说不出来,只知道犟着不走。

陈策向官人行礼,说:“这是一匹伤鞍的骡子,不能负重。”

官人疑心他舍不得这精壮的骡子,要反悔,就说:“伤鞍的骡子我也要。”

陈策解下自己的马鞍,递给官人,说:“不信,你试试。”

官人说:“我不试。”

陈策叹一口气:“我以诚待你,你却疑我欺诈,既如此,我在家等你。”说完,策马回家了。

不久,官人返回了南城。他找到了陈策,说:“我来并不是为了讨回银两,而是特为谢罪而来。你待我以至诚,竟受我小疑。哎,惭愧呀!”

智慧感悟:

陈策追骡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利他”的典范。故事本身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诚实。那些常为一己之利表现不诚实的人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陈策的行为给儿子上了一场生动的教育课:一个人对别人表现出完全的不诚实时,可能会获得暂时的回报,但你不可能终生活在自欺欺人的阴影之中。

的确,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容易,因为它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功利,需要实实在在地付出、奉献。真诚待人、克己为人的人,也许偶尔会被欺诈,但他们会真正时时受人欢迎。

樵夫的斧子

从前,在安静的绿林深处,在一条水流湍急、闪着银光的河边住着一位贫穷的樵夫。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他工作非常辛劳。每天他都得肩上扛着一把坚硬、锋利的斧头去森林中砍木头。他总是边走边高兴地吹口哨,因为他想只要自己身体健康,斧子不出问题,他就能挣到足够的钱来养家糊口。

一天,他正在河边砍一棵很大的橡树。斧头落处,木屑飞扬。清脆悦耳的伐木声在森林中回荡开来,别人会以为有十多个樵夫在工作。

干了一段时间之后,樵夫想自己应该休息一会儿了。他把斧子放在树边,然后转身想坐下,但突然被一条干裂的老树根绊了一跤。他还没来得及伸手,他的斧子就顺着河岸滑落到水中。

可怜的樵夫瞪大双眼,想看清河底的情况,但河水太深了。河水依旧欢快地从他那失去的宝贝上面流过。

“我可怎么办啊?”樵夫喊道:“我失去了我的斧子!以后我怎么养活孩子们?”

他的话音刚落,湖面上出现了一位漂亮女子。她是这条河的女神,听到他悲伤的话语后浮上了水面。

“你有什么伤心事?”她热情地问道。樵夫把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遍。听完后,女神立即潜入水下,一会儿之后,手里拿着一把银斧露出水面。

“这是你的斧子吗?”她问道。

樵夫想,用这把银斧能给孩子们买许多好东西。但那不是他的斧子,于是他摇摇头,回答说:“我的斧子是钢制的。”

女神把银斧放到岸上,然后再次潜入水中。一会儿之后,她浮上水面,手里拿着另一把斧子给樵夫看:“也许这是你的吧?”她问道。

樵夫看了一眼:“噢,不是!”他回答道,“这把斧子是用金子做的!比我的要贵许多倍!”

水神把金斧放到岸上,又一次潜入水中。这次浮出水面后,她拿出的才是樵夫的斧子。

“那是我的!”樵夫喊道:“那才是我的斧子呢!”

“这是你的,”水神说道,“另外两把现在也属于你了。它们是河水送给你的礼物,因为你刚才说的是实话。”

那天傍晚,樵夫扛着三把斧子回了家。当他想到自己可以为家人买许多好东西时,禁不住高兴得吹起了口哨。

智慧感悟:

这是一个古老而典型的关于诚实的故事,历久弥新。

诚实的人,必定得到生活的厚报!这是生活的基本法则。

真理遭遇谎言

从前,真理与谎言在路上相遇。

“下午好。”真理说道。

“下午好。”谎言回答说,“你最近还好吗?”

“不好。”真理叹了口气,“你知道,现在这个世道对我这样的人来说简直太难过了。”

“是的,我明白这点。”谎言说着打量了一下衣衫褴褛的真理,“看你的样子,好像很长时间没有吃饭了。”

“说实话,我挨饿已经很长时间了。”真理承认说,“好像现在谁也不想雇佣我。无论我去哪里,大多数人都不理睬我,有的还嘲笑我。我可以告诉你,这太让我灰心了。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要忍受这一切。”

“对呀,你为什么要忍受这一切呢?跟我走,我会教你如何做事。你不能像我这样饱食终日,衣冠楚楚,真是没有道理。但是你必须发誓,当我们在一块时你绝不能反驳我。”

于是真理发了誓,并同意与谎言在一块呆一段时间。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喜欢与谎言为伍,而是因为他饿得太厉害了。如果再不吃点东西,他想自己会晕倒的。他们来到一座城市。谎言立即带他到城里最好的餐馆吃饭。

“服务员,请端上你们这里最好的荤菜、最甜的糖果与最好喝的酒!”他喊道。然后他们大吃大喝了一个下午。最后,他们再也吃不下去了。这时,谎言开始用拳头猛敲桌子,大声叫餐馆的经理。后者闻声立即跑了过来。

“这是个什么鬼地方?”谎言厉声说道,“大约一个小时前我就付给那个服务员一块金子,但他还没有把零钱找给我。”

经理把服务员叫过来,但服务员说根本没有见过那位先生付钱。

“什么?”谎言大声喊道。这时餐馆中的所有人都转过身来看热闹,“这个地方太不讲信用了!遵纪守法的无辜良民到你们这里来吃饭,你们却想抢夺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你们是一群盗贼和说谎者!这次你们可以欺骗我,我以后再也不会来你们这个地方了!给你!”他把一块金子扔给经理,“这次该找我零钱了吧!”

由于担心自己餐馆的声誉受到损害,这位经理不但拒收这块金子,而且还给谎言先生找了他刚才所谓的零钱。然后他把服务员拉到一边,骂他是个无赖,并声言要解雇他。不管服务员如何据理力争,说自己根本没有收那个人的任何钱,经理还是不相信他的话。

“唉,真理,你躲在什么地方了?”服务员叹息道,“难道你也要抛弃我们这些勤劳的心灵吗?”

“不,我在这里,”真理暗自咕哝道,“不过,我明辨是非的能力为饥饿所取代了。现在只要我一张口,就会违反我对谎言所发的誓言。”

他们一来到大街上,谎言就放声大笑起来,然后拍了拍真理的脊背说,“你知道世界是怎么回事了吧?”他大声喊道,“难道你不认为我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它吗?”

听到这里,真理从他身边走开。

“我宁愿饿死也不会像你那样生活。”他说道。

于是真理与谎言分道扬镳,再也没有在一起旅行过。

智慧感悟:

正如这则希腊民间故事指出的那样,美丽的心灵不仅热爱真理本身,而且厌恶虚伪,对这样的心灵来说,欺骗比诚实所招致的困难更加让人难以忍受。

谎言终究会被揭穿

M·左琴科上学读书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教师把每次提问所得的成绩写在记分册上,他们打上分数,从五分到一分。

左琴科进学校的时候,年龄还很小,上的是预备班。当时他才7岁。

对于学校的情况,左琴科一无所知,因此,最初3个月里他简直是懵懵懂懂。有一次,老师布置他们背诗。可是,左琴科没背会那首诗,他压根儿没听见老师的讲话。因为坐在他后边的几个同学不是用书包拍他的后脑勺,就是用墨水涂他的耳朵,再不就揪他的头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左琴科坐在教室里总是提心吊胆,甚至呆头呆脑,时时刻刻提防着,生怕坐在后面的同学再想出什么招儿来捉弄自己。

第二天,仿佛与左琴科作对似的,老师偏偏叫他起来背那首诗。

左琴科不仅背不出来,而且都没想到过世界上会有这么一首诗。

教师说:“好吧,把你的记分册拿来!我给你记个一分。”

于是左琴科哭了,因为他还是第一次得一分。不过他并不清楚,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课后,他的姐姐廖利亚来找他一起回家。看了他的记分册。她说:“左琴科,这下可糟了!老师给你的语文打了一分,这事儿真糟!再过两个星期就是你的生日,我想,爸爸不会送照相机给你了。”

左琴科说:“那可怎么办呢?”

廖利亚说:“我们有个同学干脆把记分册上有一分的那一页和另一页粘在一起,她的爸爸用手指舔上唾沫也没能揭开,这样也就没有看到那个分数。”

左琴科说:“廖利亚,骗父母亲,这不好吧!”

廖利亚笑着回家了。而左琴科呢?忧心忡忡地来到市立公园,坐在那儿的长凳上,翻开记分册,怀着恐惧的心情盯着上面的一分。

左琴科在公园里坐了很久,然后就回家了。已经快到家了,他才突然想起,自己把记分册丢在公园里的长凳上了。他又跑回公园,可是记分册已经不翼而飞。起先他很害怕,继而又高兴起来,因为这下他可没有记着一分的记分册了。

回到家里,左琴科告诉父亲,记分册被他搞丢了。廖利亚听了他的话笑了起来,并对他眨眨眼睛。

第二天,老师知道左琴科的记分册丢了,又给他发了一本新的。

左琴科翻开这本新的记分册,指望上面没有一个坏分数,但在语文栏内还是有个一分,而且笔道更粗。

左琴科顿时十分懊丧,简直气极了,就把新的记分册往教室里的书柜后面一扔。

两天以后,老师知道左琴科的这本记分册也丢了,又给他填了一份新的,除了语文有个一分外,老师还在上面给左琴科的品行打了个两分,并且说,一定要把记分册交给他的父亲看。

课后,左琴科见到廖利亚,她说:“如果我们暂时把记分册上的那一页粘起来,这不算撒谎。一个星期以后,等你生日那天拿到了照相机,我们再把它分开,让爸爸看上面的分数。”

左琴科很想得到照相机,于是就和廖利亚一起把记分册上那倒霉的一页的四只角都粘了起来。

晚上,爸爸说:“喂,把记分册拿来!我想看看,你不至于会有一分吧?”

爸爸打开了记分册,但上面一个坏分数也没有,因为那一页被粘起来了。

爸爸正翻阅着左琴科的记分册,突然传来了门铃声。

一位妇女走进来说:“前几天我在市立公园散步,就在那里的长凳上看到一本记分册,根据姓氏我打听到地址,就把它给您送来了,让您看看,是不是您的儿子把它搞丢了。”

爸爸看了看记分册,当他看到上面有个一分,就一切都明白了。

他没有骂左琴科,只是轻轻地说:“那些讲假话、搞欺骗的人是十分滑稽可笑的,因为谎言或迟或早总是要被揭穿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左琴科站在爸爸面前,满脸通红。他沉默了好久说:

“还有一件事:我把另外一本打了一分的记分册扔到学校里的书柜后面了。”

爸爸没有更加生气,他的脸上反而露出了笑容,显得很高兴。他抓住左琴科的双手,吻了吻。“你能把这件事老老实实说出来,这使我非常非常高兴。这件事可能长时间内没有人知道,但你承认了,这就使我相信,你再也不会撒谎。就为这一点我送给你一架照相机。”

智慧感悟:

谎言或迟或早总是要被揭穿的。坚持说实话有时可能会暂时吃些亏,但却生活得非常坦然;反之,一旦养成了说谎话的习惯,却可能抱憾终生,甚至处处碰壁。

高山流水之约

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小村庄中的一个樵夫的家里,年轻的钟子期垂危,年迈的父母守着病榻。

“儿再不能对父母尽孝心了。儿死后,只请父母将儿埋在马安山那边的江边。”钟子期握着父亲的手说。

“儿啊,为什么一定是那里,那儿离家有二十多里呀!”母亲流着泪问。

“为了守信、守约。”钟子期微弱的声音说,“父母知道,去年中秋,儿在那里遇到伯牙兄,临别时约定,今年中秋,伯牙兄要来我家,我说,到时候我去江边接他……不能活着去接,死了也要到江边,要信守约言……”

“我儿,伯牙乃是晋国士大夫,去年是公事路过,今年怕是不能前来了。晋阳城到这里是几千里呀……”父亲说着抚摸儿子的手。

钟子期说的是去年中秋的事。晋国士大夫俞伯牙奉晋主之命外出办事。回晋时走水路,八月十五之夜船行到汉阳江口,就停泊在岸边。

俞伯牙在船上弹琴时发现有人偷偷欣赏,就把这人请到船上。这人就是青年樵夫钟子期。交谈中,俞伯牙发现钟子期对他的珍贵的古瑶琴的来历十分了解,且对琴理十分精通,欣赏弹奏也十分内行。俞伯牙想着高山弹奏,钟子期就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想着江河弹奏,他就感叹“汤汤乎志在流水”。在这里遇到知音,俞伯牙激动异常,当时就同钟子期结为兄弟。两人谈心直到天亮,都觉得言犹未尽。

俞伯牙邀钟子期过些天到晋阳去,钟子期说:“如果答应了贤兄,我就必须履行诺言。万一父母不允许我去,我岂不成了言而无信?我不敢随随便便答应了后来再失信……”

俞伯牙感叹后,决定明年来看望钟子期。

“仁兄明年什么时候来到?”钟子期问。“昨夜是十五,现在天亮了是十六。来年,我就是八月十五或十六来到,最晚不超过八月二十。爽约失信,我就不是君子。”俞伯牙说。

钟子期说:“既然如此,来年的八月十五、十六,我就将在这里江边接你!”

一转眼,到了次年。俞伯牙算计了日子,向晋主告假。

晋主怀疑俞伯牙要另投别国,就迟迟没有答应。

俞伯牙想着上年的约定。再算算日子,心想,宁可丢官,决不能爽约失信,于是,收拾好行装就启程了。

一路行来,陆路转水路,正好在八月十五日夜里,水手报告离马安山不远。俞伯牙依稀认得这就是去年停船遇见钟子期的地方。

俞伯牙心情激动地站立船头四处张望。可是,没有望见钟子期的身影。“去年是弹琴相遇,大约子期贤弟是在等我的琴声吧?”俞伯牙这样想着,就坐在船头弹奏起来。可是,从月在中天直弹到东方露红,并没有钟子期来迎接。

跟从的人有的知道俞伯牙到这里的目的,就说:“大人,一年前的约会,谁还能记得?只有大人能不远数千里赶来,还一天都不晚。”

“我了解他。定是家中有不能脱身之事,我们去他家。”俞伯牙说着就起身。

走出十余里,俞伯牙迎面遇到一龙钟老者,在问路的交谈中知道他就是钟子期的父亲。俞伯牙向老人说明了来意。

老人流着眼泪向俞伯牙叙说了钟子期临终时的请求,最后说:“你来的路上,离江边不远的新坟,那、那就是他、他在那里接你啊!”

俞伯牙闻言,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俞伯牙醒过来后,跟着钟父来到新坟之前,不禁放声痛哭。他将瑶琴取出,盘膝坐在坟前挥泪弹琴,泪水随着琴声就像泉涌一样。一曲弹完,俞伯牙双手举琴往坟前的祭台用力摔去,珍贵的瑶琴被摔得粉碎。

俞伯牙向坟墓喊道:

“贤弟啊,你接我,我来了。我来了!我来了……”

像钟子期这样临终不忘自己的许诺,死后还要“守约”,确实难能;像俞伯牙这样宁可丢官也要履行与朋友的约言,也确实可贵。后世传说他们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讲信用,俞伯牙和钟子期可谓是真正的知音,他们不但相互理解,而且相互信任。尤其是樵夫钟子期,在自己垂危之际,仍然记着去年同伯牙的约定,就是人死了,也要把尸体埋在“马安山那边的江边”,在八月十五、十六迎接伯牙的到来。如果人世间的人都像俞伯牙、钟子期一样践约守信,心与心就不会相隔遥远,人世间就少了许多烦恼。

智慧感悟:

遵守承诺为君子,诚信待人才显人品。一个信守自己承诺的人,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而一个视承诺为儿戏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别人的信赖。孔子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而有信,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向别人许下了诺言,就必须用行动去履行,因为诺言是一种不变的誓言,值得我们用一切去捍卫。我国流传千古的“高山流水”的故事,就是遵守承诺的典范!

从不食言的莱古勒斯

从前,在罗马附近海岸的另一侧有一座大城市,名为迦太基。罗马人一直对迦太基人很不友好,最后两国爆发了一场战争。有很长一段时间,双方势均力敌,各有胜负,难分高下。有时罗马人赢得一场战役,但随后迦太基人又会获得另一场战争的大捷。战争就这样持续了许多年。

罗马军队中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名叫莱古勒斯。据说,这个人从未食过言。碰巧,战争开始后不久,莱古勒斯就被敌方捉住成了战俘,被押送到迦太基。他又病又孤独,时常想起远在海那边的妻儿,但与他们相见的希望微乎其微。他非常爱自己的家人,但他认为自己的最高职责是效忠祖国,于是他就离开家人,参加了这场残酷的战争。

罗马人在一场战役中打了败仗,而且莱古勒斯被敌人擒获。他明白罗马军队正在逐步占据上风,迦太基人害怕最终遭到失败。因此他们派人去其他国家,招兵买马。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一天,迦太基的几位头领来监狱中找莱古勒斯谈话。

“我们打算和罗马人民和好,”他们说,“我们相信,如果你们在后方的头领们了解战事的发展情况的话,会乐意和我们讲和的。如果你同意把我们的话告诉他们,我们就会把你放了,让你回家。”

“什么?”莱古勒斯问道。

“首先,”他们说道,“你必须把你们输掉的那些战役告诉罗马人,而且你必须让他们明白,这场战争并没有为他们赢得任何东西。第二,你必须向我们发誓,如果他们不讲和,你必须回来继续坐牢。”

“很好,”莱古勒斯说,“我向你们发誓,如果他们不同意讲和,我就回来继续坐牢。”

就这样他们把他放了出来,因为他们清楚一个伟大的罗马人不会背信弃义。

莱古勒斯回到罗马时,人们都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他的妻子儿女更是兴奋不已,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再也不会分开了。那些为罗马制定法律的元老院议员来见他,向他询问战争的情况。

“迦太基人把我放回来,请求你们与迦太基讲和。”他说道,“但是讲和是不明智的做法。我们确实在几场战役中遭到了失败,但我们的军队每天都在攻城拔寨。迦太基人很害怕。再坚持一段时间,迦太基就会是你们的了。至于我,我是来和妻子儿女及罗马告别的。明天我将启程,返回迦太基,继续坐牢,因为我发过誓。”

那些白发的元老院议员开始劝他留下来。

“让我们派另一个人代替你。”他们说道。

“一个罗马人能说话不算数吗?”莱古勒斯说道,“我已经身染重病,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我要履行自己的诺言,返回迦太基。”

听了这些,他的妻子和孩子开始哭起来,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不要离开他们。

“我已经发过誓,”莱古勒斯说道,“我必须遵守诺言。”

莱古勒斯和他们告别后,毅然返回迦太基的监狱,走向他所预料中的死亡。

正是这种勇气使罗马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

智慧感悟:

生活中,有不少“食言而肥”之人,他们视承诺如儿戏,殊不知爽约其实意味着对心中信仰的蔑视和对原则底线的践踏。莱古勒斯的作法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值得我们去效仿。

有人从天上看到你了

从前,一个人打算悄悄跑到邻居家的麦田中偷一些麦子。“如果我从每块田中偷一点儿,谁也不会察觉到,”他心想,“但是加起来数目就非常可观了。”于是他等到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黑云遮盖了明月,他偷偷带着女儿离开家。

“孩子,”他压低声音说道,“你得给我站岗,如果有人来就大声喊我。”

然后这人溜进第一块麦地,开始收割,不一会儿,女儿就喊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向四周看了看,但是一个人也没有看到,于是他把割下的麦子收拾起来,走进第二块麦地。

“爸爸,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大声喊道。

这人停下来,向四周张望,但还是什么人也没看到。他又收了些麦子,然后来到第三块麦地。

过了一会儿,女儿大声叫道:“爸爸,有人看到你了!”

这人又一次停下手中的活,向四周望了一下,但还是什么人也没有看到,于是他把割下的麦子捆好,然后溜进最后一块麦地。

“爸爸,有人看到你了!”女儿又叫了起来。

这人停止收割,向四下看去,还是没有看到人。“你为什么总是说有人看到我了?”他生气地问女儿,“我四处看了看,什么人也没看到。”

“爸爸,”那孩子低声说道,“有人从天上看到你了。”

智慧感悟: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永远值得我们去敬畏:一是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中的道德法则。故事中大人的自欺欺人和孩童的真诚纯挚形成鲜明对比。孩子“有人从天上看到你了”的言语该包含着多么深刻的寓意和多么巨大的震撼力啊。国人说“头上三尺有神明”,又说“暗室不能亏心”,实在是符合哲理思考的统一原则。

诚信是永恒的人性之美

乔治从小聪明能干,好奇心强,不论对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想一想,问个“为什么”。他的父亲是个大种植园的园主,非常喜爱花草树木。他亲手在自家的花园里栽培了几棵樱桃树,每天浇水、松土,爱如珍宝,使樱桃树长得既快又壮。

一天,父亲出去了。乔治望着枝叶茂盛的樱桃树,脑子里闪出个大问号:这几棵樱桃树为什么能长得这样好呢?他皱着眉头来回打量,突然自语道:“哼,这树杆里面说不定有什么‘宝贝’呢!弄开看看。”他看看家里没人,便提了一把斧头,来到树前“咔嚓”一声把樱桃树砍断了。然后,扔下斧头,握把小刀,急切地在树杆里拨呀、找呀,但始终没找到什么“宝贝”。于是,他泄气了,心想:“宝贝”没找到,树也砍坏了,父亲回来定会打我的。他害怕了。

父亲回来了。他像往常一样,先去看他的樱桃树。望着父亲的脚步,乔治紧张得冒出了一身冷汗。果然,大祸临头,父亲拣起被砍断的樱桃树枝恼怒地吼道:“这是谁干的?谁干的?真是太坏了!我要扭断他的胳膊。”听到父亲的喊声,全家人都跑出来摇头摆手表示不是自己砍的。乔治心想,树是自己砍的,何必连累别人呢?他咬了一下嘴唇,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樱桃树是我砍的!”父亲正要举手打他,乔治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盛怒的父亲说:“爸爸,我告诉你的是事实,绝没有说假话!”听着儿子的申述,父亲的怒容顿时消失了,心想:是呀,孩子虽然损坏了樱桃树,但他却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能诚实地承认错误,我怎么能打他呢?

他和蔼而亲切地拉过乔治说:“孩子,你不必害怕,我不会打你的。因为,你这种对错误勇敢承担的态度,比爸爸心爱的樱桃树要珍贵千万倍!”接着他拍拍儿子的小脑瓜,询问了他砍树的前前后后。乔治又如实地向父亲叙述了他砍树的想法。父亲听了很高兴,吻了一下儿子说:“是啊,对任何事情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父亲大声向全家人说:“我们家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学习我们的小宝贝乔治这种诚实的精神!”

故事中的小乔治就是后来的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他的一生,凭着优秀品质,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戴,促使他一步步成功地走向总统的位置,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伟大的总统。

多少年来,华盛顿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激励着一代代美国的青少年,去追求高尚的品质。可以说,诚信的品格是要获得成功人生的第一要素,历来被伟人们所尊崇。

绝非偶然的是,美国另一位和华盛顿可堪媲美的伟大总统林肯,在年轻时就是一个诚信哲学的忠实拥护者。

林肯作为一个小职员时,他诚实而勤快。一天,一位妇女来商店买了一些小物品,结算的结果是应付2美元6.25美分,林肯认为应该收这么多钱。

付完款后,那位妇女高高兴兴地走了。但是林肯对自己的计算结果感到没有把握,于是又算了一遍,结果让他大吃一惊,他发现各种款额加起来后应该是2美元。

“而我却让她多付了6.25美分。”林肯不安地想。

钱不多,许多店员不会把它当回事儿。但是林肯却非常尽责。

“必须把多收的钱还回去。”他决定。

如果那位女顾客就住在附近,把钱还给她轻而易举,但正如林肯所知道的那样,她住在两三英里之外的地方。然而这并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天已经黑了,他锁好店铺,步行来到那位女顾客的住处。到那儿后,他把事情讲述了一遍,将多收的钱如数奉还,然后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下面是另一个有关林肯年青时诚实做人的例子:

一位女士来到店中,买半磅茶叶。

林肯将茶叶称好,包起来,递给顾客。这是他那天的最后一份买卖。

第二天清晨,开始营业之前,林肯在秤盘上发现了一个四盎司重的砝码。他突然想到前天卖东西时用的是这个砝码,所以少给顾客茶叶了。当时许多乡村商人不会为此担心的。然而我们喜爱的林肯却不这样想。他把剩下的茶叶称出来,给那位顾客送去。读到这里,青年读者应会逐渐明白,日后人们之所以总是称林肯总统为“诚实的老亚伯”也就不足为奇了。

诚信的人,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去信赖,而他们高尚的情操和纯洁的品质也注定铭刻在人类的荣誉丰碑之上,并将闪耀着永远的人性之光。

智慧感悟: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更通俗的话说诚信就是实在,不虚假。诚信是一个人的美德,有了诚信二字,一个人就会表现出坦荡从容的气度,焕发出人格的光彩。自古以来,诚实守信就是一种永恒的人性之美。

做正确的事

乔治·爱伦从父亲那儿得到一枚闪闪发亮的银币,这是他的新年礼物。

他想用它去买许多自己想要的东西。

大地上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耀下,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异常美丽。乔治戴上帽子,跑到大街上去了。

他在雪地上滑行,突然看到一群孩子在打雪仗。乔治立刻就加入了这种游戏。

他向詹姆士投去一个雪球,但没有击中,却飞到了街对面的一扇窗户上,并打了一个洞。

乔治很担心主人会从屋子里跑出来找他算账,就飞快地逃走了。但是,当他跑到一个角落里就停了下来,因为他为刚才做的坏事感到深深的不安。

“现在,我可没权利去花那枚银币了。我应当把它拿来赔偿我刚才打碎的那扇玻璃。”他对自己说。

他在街上徘徊着,心里非常难过。一方面,他很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去赔偿那块破碎的玻璃。

最后他说:“我打破了玻璃很不对,尽管我不是故意的,即使用光了我所有的钱,我也应该去赔。只有这样做,我才会安心。如果我为自己的过错做了赔偿的话,我想,房主人不会责骂我。”

乔治开始去做正确的事了。他为自己下这决心去做正确的事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他按了按门铃。主人出来了,乔治说:“先生,非常抱歉,我玩雪球时打破了您的玻璃窗。但我不是故意的,这枚银币是父亲给我的新年礼物,我想用它来赔您。”

那位先生接过乔治的银币,并问他是否还有钱。乔治说他再也没有了。“好的。”先生说,“你会得到更多的钱。”

那位先生直夸乔治是个诚实的孩子,又问了乔治的姓名和地址,然后关上了房门。

乔治回到家时已经开饭了。他的双眼十分明亮,脸颊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给人的感觉是一切良好。吃饭时,他的父亲爱伦先生问他用银币买了什么东西。

乔治把自己打碎玻璃的事如实地告诉了父亲。并向他说明:自己虽然没钱花了,但他感到非常快乐。

饭后,爱伦先生示意儿子去看他的帽子。乔治走过去一看,帽子里有两枚银币。原来,那位先生已来过这儿并把这一切都告诉了爱伦先生。临走时,他不但把那枚银币还给了乔治,而且又送了一枚银币给乔治。

不久,那位先生又来找到爱伦先生,说他想找个好孩子去帮他经营商店。

从那以后,乔治每天一放学就去那位先生的店里帮忙。

原来,那位先生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商人。几年以后,乔治便成了他的合伙人。

智慧感悟:

诚实是一个人最完美的介绍信,具有诚信的品质,任何时候都会得到人们的称许。更重要的是,诚实之人能坦荡地面对一切考验,做到“上可仰天,下能俯地”。诚实的人,必是快乐的人,同时必是能值得信赖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畏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干大的事业,而最朴素的真情最能让人感动和相信。大唐开国皇帝李世民和李广将军一样,堪称以诚之德成就大业的典范。李世民和尉迟恭的生死情谊,就曾在民间留下了一段佳话。

隋唐时期最有名的战将之一尉迟恭,字敬德,原为宋金刚的部下,公元620年4月,宋金刚兵败逃命,尉迟恭等人被迫投降了李世民,一同投降的寻相将军及宋金刚的部下士卒在夜间偷偷地逃走了。

这样一来,唐营里都指着尉迟恭窃窃私语。屈突通、殷开山等几人,害怕尉迟恭逃跑,为唐留下后患,就把尉迟恭捆了起来,然后跑去对李世民说:“尉迟恭骁勇绝伦,万人无敌,日后必为唐之大患,必须及早除之。现我等已乘其不备把他捆起来了,听候您的发落。”

李世民闻言大惊:

“你们可知道,尉迟恭如果要叛变,他怎么可能落后于寻相将军?现在寻相叛而敬德留,足见尉迟敬德毫无叛志呀!”

说完,赶忙走到尉迟恭面前,亲手为其解开了绳索,并把他引到了自己的卧室,拿出一箱金子相赐,说:

“大丈夫只以意气相待,请不要为小事介怀。如果将军不愿意留在这里,这箱金子可供作为路费,略表我的心意。当然,我是怎么也不会因谗害正,更不会强留不愿与我交朋友的人。”

尉迟恭听李世民如此一说,声泪俱下,立刻下拜道:

“大王如此相待,恭非木石,岂不知感,誓为大王效死,厚赠实不敢受。”

李世民忙扶起他说:

“将军果肯屈留,金不妨受。”

尉迟恭继续推辞,李世民便说:

“先收下,作为以后有功时的赏赐吧。”

第二天,李世民带了500骑兵巡视战场,突然遭到王世充骑兵的包围追杀。王军人数超过万人,带队的又是大将单雄信,单是隋唐时名将,惯用长槊,紧紧地缠住李世民不放,李世民眼看就要被生擒,正在这性命垂危的紧急关头,突然一员猛将飞驰而至,冲开层层包围,把李世民从刀枪丛林中救了出来。

此人正是众人皆疑独李世民信任的尉迟敬德。

李世民回营后对敬德说:

“众将疑公必叛,我谓公无他意,相报竟这般快速么?”

再把昨夜那箱金子相赐,尉迟恭这才收下。

经此事变以后,尉迟恭几乎成了李世民的贴身侍卫,每次征战,都寸步不离。李世民好冒险,总喜欢把最勇猛的将领组成一支突击队,在敌军阵中左冲右突,以挫敌锐气或打乱敌人阵脚,其中每次尉迟敬德都参加了突击队。尉迟敬德也为能加入这支冒险队伍为荣,感激李世民的信任,对李世民更加忠诚,决心以死来报答李世民的知遇之恩。

唐朝统一中国之后,皇宫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被立为太子,但他怕功劳盖世、战将如云的李世民与他争夺太子之位,便联合三弟李元吉企图刺杀李世民。

可是,李建成又十分害怕李世民的大批战将和护卫,尤其是形影不离而武功绝世的尉迟敬德。李建成深知尉迟恭是除掉李世民的最大障碍。于是他就采取了分化互解政策。

有一天李建成派人送给尉迟恭一车金银珠宝,尉迟恭坚决辞退:

“敬德出身微贱,久陷逆地,幸亏秦王提拔,得有今日,现欲酬报秦王相遇,尚未有好机会,若取太子礼,我报恩更报不过来了……”

李建成等见金银珠宝并不能收买尉迟敬德,便又施一计,准备以北讨突厥为名,要调尉迟敬德作先锋,由李元吉带领离开长安。并决定在大军出发前,乘尉迟恭不在李世民身边时突然行刺以便除掉李世民。

尉迟敬德在探知这一情况后,便与其他谋臣一起,劝说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率先发动玄武门事变,尉迟敬德协助李世民,捕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亲手割下两人的首级,假冒圣旨斥退李建成等人布置的军队,然后冒险执槊闯到李渊面前,逼迫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

这样李世民在尉迟敬德等人的协助下,终于顺利地登上了太子之位,不久便做了皇帝。

智慧感悟:

由此可见,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没有真诚,就不会有真心的朋友。以诚待人,才能得到友谊和真情,有的人总是疑神疑鬼,谁也信不着,到头来,他只能收获孤独。

真诚的价值在于可以置换。秦王李世民用真诚去对待降将尉迟恭,尉迟恭终生都真诚地辅佐李世民,毫无二心。

当然,也不能没有原则地对任何一个人都奉献真诚。面对狡诈虚伪之徒,你还真的要留几个心眼儿,否则,对方会利用你的真诚去实现他个人的卑劣目的。 hPzcqTbVWhBdAj/r8wmuv3dbbim+x9ljBx5l8B4ciL2F8vbk3dW39CfpVxDQ6mb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