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吾日三省吾身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反省自己是十分必要的。有位哲学家在晚年的时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别人都不理解他的举动。他说,我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宋代的朱熹也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意皆在反省。

有人怀疑反省自己的作用,认为反省了半天也不见得能改变什么。其实,经过它的荡涤,就能让俗世纷纷扰扰的尘埃从我们心中流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五根手指闲来无事,无意中提及谁最优秀这个话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大拇指洋洋得意地说:“在咱们五个当中我是最棒的,我最粗最壮,人们赞美谁、夸奖谁时,都会把我竖起来……”

闻听此言,食指不服气了,站出来说:“咱们五个当中,我才是最厉害的,别人哪里出现错误,人都会用我把错误指出来……”

中指拍拍胸脯不可一世地说:“看你们一个个矮的矮,小的小,哪有一个像样的,我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

无名指更是心有不甘:“你们算什么,人们最信任的是我,当一对情侣喜结良缘的时候,那颗代表着真爱的结婚戒指带在谁身上啊?”

小指发言虽然最不起眼,可气势却不低,它说:“谁最重要,不能只看这些小事,当每个人虔心拜佛、祈祷的时候,我是站在最前面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我!”

这时,手的主人说话了:“你们对我来说同样重要,谁也不比谁强,谁也不会比谁差。”

智慧感悟:

人们心中总觉得自己比身边的人强。其实,没有谁不如自己,虽然你在许多方面有过人之处,但总有一个方面要逊色于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以,人贵在于自知。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才是智者的行为。

那么如何自知呢?可从观水自照得之。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一水犹如一面古镜,观照人生的不同趋向,何时何地应当何去何从,某时某刻应当如何运用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这样即使看似一无所长,一样能找到与自己相契的人生途径,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反省:清洗心灵尘土

一位老人和他的小孙子住在肯塔基西部的农场。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读《圣经》。

一天,他的孙子问道:“爷爷,我试着像你一样读《圣经》,但是我不懂得《圣经》里面的意思。我好不容易理解了一点儿,可是我一合上书便又立刻忘记了。这样读《圣经》能有什么收获呢?”老人安静地将一些煤投入火炉。然后说道:“用这个装煤的篮子去河里打一篮子水回来。”

孩子照做了,可是篮子里的水在他回来之前就已经漏完了。孩子一脸不解地望着爷爷。老人看看他手里的空篮子,微笑着说:“你应该跑快一点儿。”说完让孩子再试一次。

这一次,孩子加快了速度。但是篮子里的水依然在他回来之前就漏光了。他对爷爷说道:“用篮子打水是不可能的。”说完,他去房间里拿了一个水桶。老人说:“我不是需要一桶水,而是需要一篮子水。你能行的,你只是没有尽全力。”接着,他来到屋外,看着孩子再试一次。

现在,孩子已经知道用篮子盛水是行不通的。尽管他跑得飞快,但是,当他跑到老人面前的时候,篮子里的水还是漏光了。孩子喘着气说:“爷爷,你看,这根本没用。”

“你真的认为这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吗?”老人笑着说,“你看看这篮子。”孩子看了看篮子,发现它与先前相比的确有了变化。篮子十分干净,已经没有煤灰沾在篮子上面了。“孩子,这和你读《圣经》一样,你可能什么也没记住,但是,在你读《圣经》的时候,它依然在影响着你,净化着你的心灵。”

智慧感悟: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本心灵的《圣经》,即使我们未曾记住一句话、一个字,却依然会受益终生。因为,它会让我们的心灵如泉水般清澈、纯净,这就是反省的作用。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你才能看清人的本心,从而看清别人。因为你所思正是别人所思,你所欲正是别人所欲,你所苦正是别人所苦,这样推己及人。人只有既看清了自己,又看清了别人,才能明白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获得内心的自在和宁静。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那些认真审视自己,时刻反省自己的人,才能真正觉悟。

反省就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它能够拔除心灵中的荒草,让心灵的花园百花绽放,满溢芳香。

放低姿态始见自身不足

有一只狐狸喜欢自夸自大,它以为森林中自己最大。傍晚,它单独出去散步,走路的时候看见一个映在地上的巨大影子,觉得很奇怪,因为它从来没有看过那么大的影子。后来知道是它自己的影子,就非常高兴。它平常就以为自己伟大,有优越感,只是一直找不到证据可以证明。为了证实那影子确实是自己的,它就摇摇头,那个影子的头部也跟着摇动,这证明影子是自己的没有错。它就很高兴地跳舞,那影子也跟着它舞动。它继续跳,正得意忘形时,来了一只老虎。狐狸看到老虎也不怕,就拿自己的影子与老虎比较,结果发现自己的影子比老虎大,就不理它继续跳舞。老虎趁着狐狸跳得得意忘形的时候扑过去,把它咬死了。

饿昏头的人有时真的会在本来空无一物的地上看见食物。由于尊严匮乏造成幻象,也常使人错生“优越感情结”的海市蜃楼,从这种错误的心理出发,表现出自以为是、我比你行、刚愎自用的傲慢态度。幻象总是比较显著地出现在一个人生命中最自卑的地方,以便身体的平衡系统帮他从自卑的郁结中解放出来。

智慧感悟:

高傲并不是自尊或自信,而是过度的自我意识使然。有一位哲学家说:“一个人若种植信心,他会收获品德。”一个人若种下骄傲的种子,他必收获众叛亲离的果子,甚至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就像那只自夸自大、自我膨胀的狐狸一样。

高傲也是脆弱的表现,并且很不幸的,它是自卑的一种常见变相。高傲的人喜欢摆架子,抬高自己,装腔作势。人因自谦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成功固然值得自豪,然而自傲就是自暴,自满就是自弃。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又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如果成功之后,只知自我陶醉,而迷失于成果之中停滞不前,那就是为自己的成就画下句号。

尊严是一个人的脊梁

一只骨瘦如柴的狼,因为狗总是跟它过不去,好久没有找到一口吃的了。

这天遇到了一只高大威猛但正巧迷了路的狗,狼真恨不得扑上去把它撕成碎片,但又寻思自己不是对手。于是狼满脸堆笑,向狗讨教生活之道,话中充满了恭维,诸如“仁兄保养得好显得年轻,真令人羡慕”云云。

狗神气地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要想过我这样的生活,就必须离开森林。你瞧瞧你那些同伴,都像你一样脏兮兮、饿死鬼一样,生活没有一点保障,为了一口吃的都要与别人拼命。学我吧,包你不愁吃和喝。”

“那我可以做些什么呢?”狼疑惑地眨巴着眼问。

“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摇尾乞怜,讨好主人,把讨吃要饭的人追咬得远远的,你就可以享用美味的残羹剩饭,还能够得到主人的许多额外奖赏。”

狼沉浸在这种幸福的体会中,不觉眼圈都有些湿润了,于是它跟着狗兴冲冲地上了路。路上,它发现狗脖子上有一圈皮上没有毛,就纳闷地问:

“这是怎么弄的?”

“没有什么!”

“真的没有什么?”

狗搪塞地说:“小事一桩。”

狼停下脚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说。”

“很可能是拴我的皮圈把脖子上的毛磨掉了。”

“怎么?难道你是被主人拴着生活的,没有一点自由了吗?”狼惊讶地问。

“只要生活好,拴不拴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还没有关系?不自由,不如死。吃你这种饭,给我开一座金矿我也不干。”

说罢这话,饿狼扭头便跑了。

智慧感悟:

自尊自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所必备的品格。人,活要活得有尊严,死要死得有尊严。正如智利作家尼岗美德斯?古斯曼所言:“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蹋的东西。”

在鲁迅先生揭示的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就有一种就是奴性,那些见了主子就哈腰,做了主子就张狂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些像故事中的那只狗一样没有尊严的可怜的爬行动物罢了,怎能称得上一个大写的人呢?

自视过高需警醒

有一天,苏格拉底的弟子聚在一块聊天,一位出身富有的学生,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夸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片广阔的田地。

当他在吹嘘的时候,一直在旁边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一张地图说:“麻烦你指给我看,亚细亚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说。

“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找出一小块来,但和亚细亚相比,实在是太微小了。

“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又问。

“雅典,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学生指着一个小点说道。

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现在,请你指给我看,你那块广阔的田地在哪里呢?”

学生满头大汗地找不到,他的田地在地图上连一丝影子也没有。他很尴尬地回答道:“对不起,老师,我错了!”

智慧感悟: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和伟大的宇宙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当我们能以一颗谦卑的心面对一切时,那才是一种真正高尚的情操。

一个人不管自己有多丰富的知识,取得多大的成绩,推而广之,或是有了何等显赫的地位,都要谦虚谨慎,不能自视过高。应心胸宽广,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进而获取更大的业绩。如能这样,则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益处。谦虚永远是成大事者所具备的一种品质,而只有弱者才会为自己的成功自鸣得意。 k4ark+bH+tqpBJXgHMULS2gsYxjaP7S+Sw4o7jynaveOHUxto4ho6pZ527O0De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