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编生活用品篇2

香水的由来

最早的香水制造者是古埃及的师仙。他们将草药、芦荟、鸢尾、月桂、熏衣草等芳香植物,浸在水中或酒中,制成世界上最早的香水。

公元前1500年,在埃及,香水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奥就经常使用15种不同气味的香水和香油来洗澡,甚至还用香水浸泡她的船帆。当时,在公共场所不涂抹香水是非法的。古罗马人也喜欢把香水涂抹在马的身上,或者掺入造墙的砂浆中。

随着罗马帝国的没落,香水的发展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领域。一方面,德国教士发明了蒸馏技术。另一方面,香水王国——法国从东方进口独特的香料,并发掘其中的芳香特质。于是,欧洲香水工艺开始进入繁盛时期。

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浓烈的动物脂香水,随后很快流行到法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

染发剂的由来

进入现代社会,人们为了追求美,将头发染成各种颜色。这样就促进了染发剂的产生。

1909年,法国化学家欧仁·舒勒第一次对染发剂进行了总结性试验。他创造了法国无害染发剂。当时有一家公司,名叫奥利亚尔公司。该公司所生产的染发剂的主要成分是对苯二胺,于是专业人员称这家公司的产品为“对”型染发剂。

1927年,人们用有机染料制成一种叫做“速染剂”的染发剂。这类染发剂色彩鲜明、光泽自然,它的发明为染发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

橡胶的由来

最早使用橡胶的是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他们使用取自树上的变硬的橡胶汁液。印第安人除了利用橡胶制造弹跳球之外,还能用它制造供人咀嚼的天然橡胶树脂,并且还能做碗以及防水篮之类的东西。

发现美洲大陆后,人们将各种橡胶制品带回欧洲,供大众欣赏。最引起大众兴趣的是曾在巴西居住过一段时间的弗朗索瓦·弗雷诺带回来的样品。

1751年,查尔斯·玛丽与拉·康达明把弗雷诺的橡胶样品捐赠给法国高等专科学校,并给他们写了一份报告,细致地讲述了亚马孙河流域的当地人搜集橡胶汁液并且用火将它烘干的过程。

在印第安语中,这种汁液性物质的意思是“木头的眼泪”。但是,很多欧洲语言根据这种物质的特性对它进行命名,也颇有独到之处。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因发现氧而闻名全国,他注意到只需要一小块“木头的眼泪”就能擦掉铅笔的字迹。于是,他杜撰了“橡胶”这个术语。在英国,这种材料有“印度橡胶”之称,意思无非是它来自西印度群岛。

1819年,英国化学家马金托希通过研究,发现橡胶可以在一种从煤焦油中提炼出来的挥发油中溶化。于是,人们用煤焦油、松节油、石脑油等来溶解橡胶,制造出大批防雨制品。

但是,天然橡胶被运到欧洲时,由于经过了很长时间,非常容易变硬。当时欧洲有各种各样的溶剂,如松节油,它能将这种天然橡胶软化。大约在1820年,苏格兰制造商查尔斯·麦金托什将橡胶液和从煤炭中提炼的石脑油混合在一起,制造出纤维薄片。这样一来,人们很快就利用这种胶合剂生产出大量的雨衣和胶套鞋。

到了1823年,麦金托什的雨衣企业非常兴盛。随着国际出口的不断发展,他的名字成为了雨衣的代名词。

麦金托什的助手托马斯·汉考克,建立了一个小型实验室并改良了一些机器,对橡胶进行加热处理,并打磨成型。从1820年到1847年的这些实验中,汉考克共获得了17项专利。这一时期,松紧带、袜带和其他一些橡胶制品被研制出来,并为人们所接受。

使橡胶变成生活必需品的关键性人物是美国化学家查理·古德伊尔。

古德伊尔出身于一个贫困家庭。还是在他刚刚成年的时候,他就对橡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一开始,他和朋友合资,用生橡胶制成了几百双长筒靴,推向市场。在寒冷的冬天,这种胶靴穿起来效果还不错,可是一进入夏天,胶靴就粘在一起,叫人无法使用。他决定对生橡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可是古德伊尔没有多少化学知识,也不了解橡胶的特性,因此他的实验总是进行不下去。他好几次因为没钱还债而被抓进了监狱。可是他有很强的意志,在监狱中也琢磨橡胶,不肯中断自己的研究。

有人这样讽刺古德伊尔:“如果你在街上与一个人相遇,他的帽子和外衣、背心、裤子全是橡胶制品,口袋里的钱包也是用橡胶做的,可是他很穷,身无分文,那人肯定就是古德伊尔。”

古德伊尔通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用氧化镁和石灰水处理生橡胶的方法,还在一次博览会上得了奖。但是,他并没有沉湎于成功的喜悦之中,因为他知道橡胶制品仍然没有过关,只要一遇上食醋之类的酸性物质,生橡胶的不良特性就又会出现。

一天,一位朋友来信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把硫黄放到生橡胶里,然后在太阳下曝晒,结果新的橡胶就问世了。古德伊尔觉得朋友说得有道理,就依法炮制。可是,橡胶的质量虽然有所提高,它在夏天变软的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1839年2月的一个寒夜,古德伊尔感到很冷,就一边在壁炉旁烤火,一边对实验的问题进行反复的考虑。由于他全身心投入到考虑实验当中,一不小心,拿着掺了硫黄的生橡胶的右手被火烫伤了,而那块做实验用的生橡胶则被烤焦了。他将那块烤焦了的橡胶捏了捏,感到它的中间部分的弹力很大,这使它的灵感受到启发。

他想到:相对来说,太阳光的温度低,所以橡胶就有些发黏;炉火的温度高,所以橡胶就有些变焦,可是中间部分既不黏也不焦,还很有弹性,这应当是温度合适的原因。

于是,古德伊尔认为,把橡胶汁与硫黄一起加热,制成的橡胶用品没有夏黏冬硬的弱点,而且弹性和强度会大为增加。这就是著名的“硫化法”。古德伊尔尝试了一下,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用“硫化法”处理过的橡胶,既耐磨又柔软,而且有一定弹力,就像皮子一样,既能做鞋,又能做雨衣。

可当时的人不理解他,还把他当成半疯子对待,不相信他会成功。所以,他的橡胶硫化法虽然了不得,却得不到人们的重视,无法进行推广。

古德伊尔越来越穷,又一次因无法偿还欠款而锒铛入狱。几个月后,他被释放,这才发现自己的发明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1845年,他为自己的发明争取到了美国的专利,并开始开发橡胶产品。从此,橡胶制品风行全世界,成为人们的新宠。

可是,托马斯·汉考克知道古德伊尔的发明后,于1943年在英国也申请到了专利,以防止古德伊尔在英国销售他的产品。于是,英美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关于专利权的纠纷案。1860年,古德伊尔逝世。他临死前依然一贫如洗。汉考克和古德伊尔都将发明硫化过程的书籍予以出版,将自己的观点留传后世。

硫化过程使橡胶成为一种实用的物质。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就在本国位于热带的殖民地,特别是荷属东印度群岛和马来西亚,建立起了一座座橡胶种植园。没过多长时间,美国的火石公司也在西非的利比里亚建立了种植园。

之后,人们开始用橡胶制造出硬度很高的充气轮胎,先运用于自行车,后来又运用于汽车。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橡胶是一种碳氢化合物。1875年,化学家布查达用合成方法制造出类似橡胶的物质,并利用松节油制造出人造橡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研究出合成橡胶——甲基橡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合成橡胶的类型已达几百种。

钢笔的由来

人类最早的书写工具,除了手指,就是树枝。原始人往往利用树枝蘸上植物汁、矿物泥、动物血来写字。后来,人们发现中空的芦苇和灯芯草秆子写起字来很流畅,就用它们来代替手指和树枝。

在3000年前中国的商周之际,人们用刻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出文字。而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古希腊人利用削尖的骨头或青铜杆,在蜡板上刻出文字来。

后来,人们发现墨水可以用来书写,就制造出一些可以用手握的尖形用具。埃及人使用过芦苇笔,中国人则发明了久用不衰的毛笔。到了公元前7世纪,欧洲人开始使用羽毛笔,人们用一种小刀作为削笔器,对翎管进行削切,以加强书写的效果。

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利用机器制造钢笔尖。1828年,英国伯明翰的一位钢笔尖制造商约翰·米歇尔潜心研制出一种非常好使的钢笔尖,同年,另一款式的钢笔尖又在法国出现。1830年,另一位英国发明家詹姆斯·佩里对钢笔尖进行了改良。

19世纪30年代,钢管笔在英国、美国得到流行。其实,早在18世纪80年代,这种笔就出现了。19世纪初,人们把金属笔尖固定在木制笔杆儿上,制成蘸水钢笔。

最初笔尖的原料选用弹性钢材,后来黄金、铂金和硬合金成为笔尖的重要材料。这种笔使用时,墨水容易凝结,笔尖很容易被堵塞,因此得不到人们的欢迎。至于现代钢笔的发明,则与一次不成功的生意有关。

1899年的一天,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雇员勒维斯·沃特曼费尽辛苦才揽了一笔数额较大的生意。当他将羽毛笔递过去,请顾客在合同上签字时,发生了让人尴尬的事情,这支羽毛笔太不争气,竟然有一滴墨水漏掉,把合同弄脏了。

就在他回去取新合同时,一位竞争对手居然乘虚而入,一个劲儿地兜售自己的产品,那个顾客便与他签了合同。得知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意被人抢走,沃特曼非常心疼,于是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自动控制墨水的笔。

这种笔的墨水可以从笔胆一直流到笔尖,墨水受毛细管中的空气所控制,笔尖上的墨水用完后滴管会重新吸入墨水。笔胆里的弹性胶囊可以储存一定量的墨水,笔囊空了,通过挤压控制杆还可再使墨水灌入。沃特曼还开动脑筋,给笔尖加了一个笔舌,在笔舌上开了很多小槽,将笔胆排出的墨水储存起来。

而且,沃特曼还在笔舌与笔尖之间设置了一个非常小的间隙,使这种笔既能够允许墨水渗透,又能产生毛细作用,使墨水的流出受到阻碍。间隙越小,毛细作用越强,否则就越弱。当笔尖与纸面接触时,笔尖会受到压力,间隙会变大,墨水则开始下渗;而当笔尖离开纸面时,墨水就停止下渗了。

沃特曼的发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投入市场后卖得非常好,他也赚了不少钱。他给这种笔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做“规矩”。从此,他放弃了保险经纪人的职业,成立了一家著名的公司——佳美钢笔公司,进行钢笔的研制、生产和销售。

圆珠笔的由来

圆珠笔作为一种为人们所常用的书写工具,是在“二战”结束前在市场上出现的。最早对此类笔进行研究的当属美国人劳德,他在1888年就为这项发明申请到了专利。一开始,他发明这种笔的目的,只是为了在仓库的打包货物上划上记号。

这种笔的构造,就是在盛满墨水的小管的一端设置一个小圆球,让小球随笔的移动而不断滚动,导致墨水流出。可是,它远远没有达到实用的程度,这是因为经常出现故障,有时墨水频频漏出,有时小球又转动不起来。而且这种笔的外表也很粗糙,用起来并不省劲。

后来,一个叫伊文斯的人对这种笔又进行了改进,他用一个非常小的轮子取代了圆珠笔的笔珠,轮子的润滑则依靠印台产生转动。

使圆珠笔完善起来,则要归功于两个匈牙利人:一个是记者、画家兼雕塑家拉迪斯劳·比罗,另一个是他的哥哥,化学家乔治·比罗。1934年,他们移居到阿根廷,接受了英国金融家亨利·马丁的资助,任务是为英国皇家空军制造不漏水的高级笔。

于是,兄弟俩在阿根廷创办了生产笔的公司。他们进行研究,不断改进笔的性能,使墨水能够按本身的表面张力漏到笔尖。他们在笔的吸水管里安装了一根小管子,通过毛细作用,使圆珠笔的笔珠得到润滑。

1938年,他们为这种圆珠笔申请到了专利。可是这种笔却无法被空军使用。这是因为高空气压非常低,圆珠笔不会漏水。

当时,匈牙利在德国法西斯的胁迫下已加入了轴心国联盟。富有正义感的比罗便在英国申请了专利权,继而又把专利权卖给美国爱弗释公司。

“二战”的最后一年,美国冒险家雷诺兹到阿根廷做生意,发现了这种笔。他对这种圆珠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买了一些样品带回美国。他向一些专利律师咨询后,发现圆珠笔的市场专利早在1888年就被劳德申请到了。他突发奇想,以劳德那个失效的专利为基础,注册了一个内容更为丰富的专利,开发了一种靠重力充墨的笔。

于是,他在芝加哥设厂秘密生产圆珠笔,并在各地的百货商店出售。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这种非常好使的新型笔就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美国政府向雷诺兹购买了大量圆珠笔,发给土兵们使用。这一下,雷诺兹发了一笔大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雷诺兹为了逃避国际法的追究,带着大量的圆珠笔周游各国。他谎称这种笔是用原子能制造的,永远写不完。于是“原子笔”在五大洲广为流行,而他的专利权官司打了很久才结束。这时,获得专利权的爱弗释公司已无法改变“原子笔”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只能根据笔的某些特征,取了一个相近的音,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圆珠笔”。

不过,此时圆珠笔的笔尖墨水还是无法得到控制,漏水不足、不漏与在阳光下字迹因挥发而模糊的情况总是无法解决。1949年,奥地利化学家法兰·西克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墨水,能很快变干。紧随其后,法罗利公司生产出与这些墨水配套的“百比美”牌圆珠笔。

后来,其他类型的圆珠笔也出现了。1973年,彭特尔发明了球珠滚动式圆珠笔。1979年,吉列公司推出了可擦圆珠笔。1981年,陶瓷笔尖出现。

铅笔的由来

古希腊人很可能是铅笔的发明人。早在2000年前,他们就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来采铅,他们还把铅作为书写工具来使用。

1564年,英国坎伯兰郡波罗谷的一棵大树被一场暴风雨吹倒,一片像煤一样黑色的东西在树根处显示出来。原来,这里有一个石墨矿。暴风雨过后,几个精明的城里人把石墨切成条状,取名“打号棒”,用它来给货物做记号。这种长达二十厘米左右的石墨,每支能连续划出五千米的墨线,至少可以书写四万多字。

18世纪中叶,德国业余化学家法贝尔对卡斯贝尔矿山的石墨进行了研究。他把石墨矿石研成粉末,加水进行沉淀,筛选出纯石墨,在提取出的纯石墨粉里掺进各种物质,来制作铅笔芯。

法贝尔陆续将骨胶、蜡等可以做黏合用的物质混入纯石墨粉中,想制成铅笔芯。但是,他做了多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在石墨中掺进一定量的硫磺、树脂和锑,然后予以加热。结果,铅笔芯制成了,而且硬度适中,书写流畅,只是非常容易折断。

于是,他用纸条裹绕铅笔芯来进行试验。但一用力,笔芯仍然容易折断。他又采用铁管套,由于技术问题也遭到失败。最后,法贝尔把石墨笔芯紧紧夹在两条木片中间的槽里,外部再进行了适当的加工。他拿起一试,不但书写流畅,字迹清晰,而且笔芯也不容易折断。

1761年,法贝尔筹建了全世界第一家铅笔工厂,他生产的铅笔不仅在国内销售,同时也销往英、法等国家。

1795年,法国发明家孔代对铅笔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良。他用黏土和石墨粉末制成细棍,放到窑内进行烘干,然后制成笔芯,再把它放入带有沟槽的两片半圆的圆木中,用胶使之黏合。这样,一支结实好用的铅笔就做成了。

孔代还发现,与石墨混合的黏土的分量轻重,决定着铅笔的硬度。调节石墨与黏土的比例,就可以使铅笔的硬度发生变化。一般说来,石墨越多,铅笔越软。反之,黏土越多,铅笔的硬度就越高。孔代非常高兴,就利用这个原理来制造硬度不同的铅笔。

19世纪50年代,化学染料得到广泛使用,于是,彩色铅笔出现了。这种铅笔被人们用于书写、画画,妇女们还特别喜欢它,利用它来描眉。

最初的铅笔芯所用的原料是金属铅,“铅笔”之名就是由此而来。现在的铅笔芯,原料并不是铅,而是石墨。所以“铅笔”之名已经名不符实。可是人们叫习惯了,所以石墨制成的笔依旧得“铅笔”之名。

现在,活动、机械铅笔已经在人们中间广为普及。这种笔用一种精制铅,需要使用时,就可通过推进、离合的装置,使铅在笔体产生内外移动。最早的活动铅笔是由一个叫早川一会的日本人于1915年发明的。

菜单的由来

菜单,就是一份带价目表的菜肴清单。但最初菜单的作用并不是向客人说明菜肴内容和价格,而是提醒厨师不要忘了菜肴。

现在,法国大菜已被当做是西餐菜肴中的佳品。但在16世纪初期,法国宫廷菜肴非常简单。1533年,法国国王昂里二世娶到了一位王妃——卡得里努。这位王妃从佛罗伦萨带来了厨师作为陪嫁,从此法国宫廷菜肴才逐渐得到改善。法国的厨师为了记住这些意大利菜肴的烹制方法和材料,便将它们记录下来,这就是菜单的雏形。

而这些记录真正成为向客人提供的菜单,已是16世纪中叶的事情了。

当时,布伦斯维克侯爵在自己的府第举行晚宴。每送一道菜,侯爵都要看看桌上的单子。当客人们知道他看的是今天的菜单时,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大家争相仿效,在举行宴会时,都预先制作了菜单,让客人观看。

电池的由来

有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3世纪的古代伊朗,电池和电镀就出现了。而现代电池的出现,据说是因为吃青蛙而引发的。

1791年,意大利有一个叫加伐尼的人。一次,他的夫人得了病,医生建议她多吃青蛙。有一次,他夫人正在食用青蛙时,见到盘中的青蛙虽然剥了皮,腿部却发生抽动。她大为奇怪,就对加伐尼说了。加伐尼发现,青蛙腿是放在一个金属盘子里的,盘内还有一把餐刀。

他试着用两种不同的金属紧紧连在一处,与青蛙腿相接触,青蛙腿马上就抽动起来。随后,他又用带电的莱顿瓶和静电起电机与蛙腿相接触,蛙腿同样出现了痉挛现象。

加伐尼指出,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正好形成青蛙神经和肌肉之间的电路。青蛙腿之所以发生抖动,完全是电在产生作用。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电流,属于隐藏在生物身体之中的“生物电”。

在以后的十年里,很多人通过实验,讲授着生物可以放电的原理,加伐尼也名声显赫,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可是,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物理教授伏打却与他的意见相左,认为他夫人盘中的电并非来自青蛙腿,而是来自盛放青蛙腿的金属盘。

有一次,伏打来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突然,一本德国科学家的实验报告将他吸引住,这本书记载了科学家斯罗扎在1750年做的一个实验。

斯罗扎在实验报告中说:把两个不同的金属分别夹在舌头的上下,然后用一根金属导线连接两块金属块,此时,舌头上会有一种麻的感觉;如果用两块相同的金属片夹在舌头上下,就没有这种感觉。

看完这个实验报告,伏打回到实验室,很快找到一块薄锡片和一枚新银币,并用一根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果然,他的舌头出现了麻木的感觉。

“这是触电的感觉,”伏打对助手说,“导线中肯定有电在流动。”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反复思考,伏打联想到青蛙腿抽动的现象。他认为加伐尼关于青蛙腿抽动原因的解释并不可靠,产生作用的可能并不是什么“生物电”,而是由于金属接触产生的电流。同时他还指出,两种金属性质如果相差很大,所产生的电流就会很强。

到了1799年,伏打用盐水弄湿多层布片,用两种性质相差很大的金属片紧紧夹住,制成了非常实用的电池。人们非常尊重伏打,用他的名字为电池命名,称之为“伏打电池”,它就是电池的祖先。

1800年,伏打经过一系列繁琐的试验,制作出了一个能够持续产生较大电流的装置。他先是用锌或铜的金属线将两个盛有盐水的碗紧紧相连,后来,为使这种装置更加实用,他将盛满盐水的铜锌圆盘堆叠起来,使之成为可用的电池。这是因为每一个圆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单元,把它们叠在一起就可使电量增加。

对于这种几个单元放在一起使用的电池,人们赐予它“蓄电池”的称号。

从此以后,伏打的名声越来越响,传遍世界各地。1801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传下一道命令,邀请他到巴黎皇宫,向法国人讲解电池的原理,还赐给他一笔数量不菲的赏金,作为他应得的报酬。因为伏打的贡献有目共睹,所以人们以他的名字为电压单位命名。

1836年,英国化学家和气象学家约翰·弗雷德里克·丹尼尔对电池发生兴趣,进行了重大改良,使电池能够充电。丹尼尔电池可以对锌硫酸盐的锌电极和铜硫酸盐的铜电极产生溶解作用,两电极之间有多孔的隔膜,使之相连。

后来,丹尼尔电池经过许多科学家的改良,从而产生了包括碱、酸和水银的电解液的新电池,这种电池适用于很多装置,但所能提供的能量却很少。

1859年,加斯顿·普兰特对电池进行细心的钻研,开发出一种铅酸电池,并首次在汽车上使用。这种电池由硫酸和两个电极板构成。1881年,卡米尔·福尔为自己的研究成果申请了“电极板概念”专利。这种铅酸电池的一端取材于纯铅,另一端所用的原料是二氧化铅。

至于多元汽车的电池,后来也被开发出来。这种电池每一节都有一端在硫酸溶液中浸入。当电池放电时,电极板上的物质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硫酸盐,如果直流电在电池中通过,硫酸盐就会变成酸。这样一来,电池就能够持续储存电量了。发电机与内燃机连接在一处,可以给电池充电,然后放电。

照相机的由来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头脑中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梦想,希望把有形的东西如实地记录下来。可是在古代,要想记录视觉形象,只有采取绘画的方法。而不论画师的技术多么非凡,也很难把物体的形象一点不走样地描摹到纸上。

人们为了使影像留存下来,就想利用光学原理发展照相技术。

最早的照相机,是通过针孔使物体的影像在墙壁上映照。16世纪时,著名画家达·芬奇就利用了这种方法,把美妙的风景映照在墙上,供人观赏。可是,这种方法根本不能算记录影象,只不过是一种简单的投影罢了。

18世纪,法国有一种行业,在画人像前点一支蜡烛,背后墙上放一张白纸,画家用铅笔把烛光投射到纸上的人影勾画出轮廓,再用铅笔涂实而成一张“照片”。

1802年,一位名叫维丘德的英国人,把硝酸银涂在纸片上,利用硝酸银感光作用制成了印相纸,在阳光下可把人的影子照下来,但印相纸一见光就会失去效果。

1827年,法国人尼布斯将沥青粉末在玻璃板上撒满,上面再敷上一层光洁的蜡,这样一来,玻璃板就成为半透明体。尼布斯将玻璃板放在阳光下照射,经过了很长时间,实物的白色影子终于留下,成为永远不会消逝的照片。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开始从事照相技术研究。一次,他无意中把银匙放在曾用碘处理过的金属板上。过了一阵,他发现银匙的影子印到了板上。他又专门磨制了金属板并在上面涂碘,用镜头进行拍摄,果然拍下了影子。

达盖尔总是把曝光的底片放到药箱子里。一天,他到药器箱中找药品,发现曝过光的底片竟然影像清楚,他断定箱子中的某种药品具有显影作用。

为了寻找答案,他每天晚上都要在药箱里放入一张曝过光的底片。到了第二天清晨,他不但取出底片观看,还要取出一瓶药品。他想,如果将那种有特殊作用的药取走,再放进去底片,就不可能有清晰的影像了。

可是结果却令达盖尔备感意外,箱子里的药品全部取光后,箱子中的底片依然显像清晰。达盖尔一心想把事情搞清楚,就对箱子进行仔细搜查,终于发现箱子里有一些小水银珠。他马上想到,底片影像清晰,一定是这些小水银珠所赐。因为箱子里有很高的温度,导致水银蒸发,而对底片产生影响,使显像更加良好。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达盖尔把曝过光的底片置于暗室之中,再用水银蒸汽做试验,果然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这样一来,他就把照相的关键技术——显影问题解决了。没过多久,他又把定影技术给解决了。至此,照相的全部技术问题已经迎刃而解。很快,他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所以,人们把达盖尔尊为照相机的发明人。

后来,照相术发展得非常迅猛,成像质量和感光速度得到很大改善。1888年,美国人伊斯特曼发明了柯达照相机。这种相机非常小巧,能够提在手上使用,人们对它非常喜爱,把它当成自己的新宠。用它拍照简直容易极了,只需要三个简单动作:卷胶片、调快门和按快门。时至今日,柯达公司还有一条极为风趣的广告用语:“您按快门,其余的事我们做!”

20世纪以来,各种照相机层出不穷。特别是数码相机的问世,使人们传统的摄影观念得到改变。

数码相机的由来

1951年,磁带录像机(VTR)问世。而到了1959年,电荷耦合器件(CCD)也由贝尔实验室发明,受到广大使用者的青睐。磁带录像机和电荷耦合器件出现后,很快就结合成为一种新产物——数码相机。

1972年,德州仪器公司为第一部不用感光胶卷的静态图像数码相机申请到了专利。1981年,索尼公司生产了“马维卡”电子静态照相机,它是最早用于商业目的的电子照相机。

电子照相机拍摄下来的物像,在一张很小的存储盘中储存,然后再传送给影像读取器。影像读取器与监视器或打印机紧密相连。“马维卡”照相机对静态图像的拍摄与电影里的“定格”如出一辙。

数码相机借助透镜吸收光能,将光线照射在感光器件CCD上。CCD的功能是使光能转变成为电子脉冲。这些脉冲信号如果向计算机芯片上传送,脉冲信号就会被采样,转化成人们需要的数码信息。

计算机芯片又有数字转换器之称。它从整个图像交叉采集亮部和暗部,把它们分解成点或像素。这些像素都给出一定的亮度值。像素在量化成黑白形式时,都被指定一个介于纯白到纯黑之间的数值,如果是彩色方式,色彩的饱和度及解析度则需要记录。每一个像素还会分配到一个坐标,以便和图像里的位置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

像素越多,色调的值域越大,图像的质量就越属上乘。由像素多少所决定的空间密度和透镜的光学分辨率,是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的共同决定者。数码信息在小小的储存盘中储存,最后向计算机送传,人们可以在那里观看到数码图像,并对它进行必要的处理。

1986年,柯达研究开发出首部百万像素的感光器,其像素居然有140万之多,拍摄的照片质量与胶卷照片相比,显得相同或更优。1987年,柯达推出一系列产品,包括电子静态图像的记录、存储、处理、传送及打印等。等到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具有专业水准的数码相机被厂家生产出来。

在早期,许多数码相机的厂家以家用市场作为自己的生产客户,相机的图像都能够在家用电脑上进行显示和修改。

从1994到1996年,苹果、柯达、卡西欧和索尼成为市场上生产数码相机的主要品牌。世纪交替以后,这些生产厂家掀起了家用摄影的革命,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修饰、润色数码图像的软件,通过电子邮件,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将图像传给别人。

在存储或保留前,数码相机拍下的图像能够预览,这一来,就将“拍立得”相机即拍即得的优势予以抵销,并且不会带来任何费用。人们清除图像时非常方便,而释放出来的存储盘可以用于存储新的图像。

彩色胶卷的由来

早期的彩色照片,是摄影师在黑白照片上手工着色,色调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费工费时。1928年,美国摄影师研制出一种16毫米的彩色软片,但拍照时需在镜上装上红、绿、蓝三种人工涂画的滤光镜,制作费用昂贵,色调效果也不理想。

有一次,美国两个16岁的男孩万尼斯和高杜基斯,欣赏一套用滤光镜摄制的彩色短片《海军》,深为片中的色调不够逼真而感到惋惜。于是,两人决定去探索彩色摄影。

5年后,德国的科学家已成功地配制了乳剂。他们利用这一成果,把乳剂分成3层,分别对红、绿、蓝产生感光作用。

1930年,他俩正式与伊士曼·柯达公司合作,经过3年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两色冲晒程序的感光彩色胶片。

以后,他们又进一步把感光片由初期的两层药膜分作5层药膜。这样,拍成的照片,便能如实地冲印出拍摄物的色彩来了。

挂历的由来

在古罗马时代,出现了一种“讨债本”。当时社会上有一种专门从事放债的人,按月去向债户收取利息。为了检查方便,他们将何月何日某人该还的债和该付的利息都记在一个本子上。这种本子以月为单位,按日期排列,附有记事栏,其记事方法简便明了,所以很快流传开来。

香港太古洋行第二任华人买办莫藻泉上任后,创办了一家糖厂。1884年,他推出一种类似海报广告式的“月份牌”,用来宣传太古糖厂的产品。凡购买太古糖者,赠送“月份牌”一帧。

商人们觉得他这个办法好,于是争着印制“月份牌”,免费赠送给顾客。

随着岁月的流逝,“讨债本”和“月份牌”逐渐演变成为当今的挂历。

电灯的由来

在电灯还没有问世之前,人类的照明白天依靠太阳,晚上则只能靠火光和月光。电灯是电光源的俗称,直到今天依然广泛使用的白炽灯,就是一种利用电束加热的灯。

连接灯丝让它发光的灯,在照明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人们往往把它称为“电灯”。其实,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1809年,英国人戴维利用碳棒之间产生的电弧光,创制出能用来照明的电弧灯。其实,这种灯不过是两根和电极相连的碳棒,在通电后,两根碳棒之间会产生很大的电阻,导致很高的热量出现,并发出很亮的电弧。

电弧灯的光线非常强烈,有比较高的发光效率,所以很快就取代了煤气灯,成为城市路灯的主要光源。但是它会释放出大量紫外线,使危害人体的空气到处蔓延,还有耗电多,不稳定、寿命短、维护麻烦等缺点。所以,在先进的白炽灯出现之后,它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了。

到了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们渐渐知道金属能够被电流加热成白炽状。于是人们就想制造出一种灯泡,把里面的空气抽空,使灯丝不至于被氧化。

1841年,弗雷德里克·德·莫林斯在英国获得了白炽灯的第一项专利。几年之后,英国发明家约瑟夫·斯旺通过艰苦的研究,创造了碳质灯丝和真空灯泡。斯旺在自己的房子里安上了灯泡,他的房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灯泡照明的房子。斯旺在1881年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专门生产这种并不完美的灯泡。

一次,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从《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上看到了有关英国人斯旺用碳丝做灯丝的报道,他很受启发,头脑中关于电灯的构想逐渐成形。经历了多次试验后,他终于制成了一根碳丝。

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将一节碳化的棉纱线置于抽成真空的玻璃管里,接通电源后足足燃烧了45小时,并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只电灯泡。

1880年,爱迪生在纽约的大街上安装了第一盏电灯。1881年10月15日,巴黎剧院使用了白炽电灯。1882年,美国各地建成150多座小电站,向工厂、机关和居民提供照明用电。

1906年,人们开始用钨丝作为灯丝,大大提高了电灯的亮度和寿命。1913年出现钨丝氮气灯泡;1918年,又用氩气代替氮气。从1934年起,灯泡中的普通钨丝改为旋形钨丝,这就是目前普遍使用的白炽灯泡。

后来,爱迪生还设想并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力销售制度,使家庭和商家广泛地享受到电灯带来的好处。爱迪生坚信,只要建立良好的公用事业系统,人们就会自觉地对用气照明感到不满,而愿意用电来照明。

在当时,斯旺和爱迪生都认为自己才是灯泡的发明者。经过激烈的专利权官司之后,两个人尽弃前嫌,联合起来,成立了通用电气公司。

公平地说,斯旺在电灯的发明上有很大的功劳。但人们一直将爱迪生看成电灯的真正发明者,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爱迪生在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要想使电灯做到实用,灯泡在电路上必须并联而不能进行串联。这样一来,一个灯泡如果关闭或损坏,就不至于对整个线路产生影响。可是并联要求灯泡有很高的电阻,而爱迪生通过苦心研究,终于开发出一种灯丝极细的灯泡,将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

其二,近代技术发明的成果,一般以专利权获得的早晚为准。爱迪生对电灯的每一项改进都成功地申请到了专利。到1883年,他获得的有关专利已经有147项。可是斯旺呢?在制成第一个碳丝灯泡的32年之后,他才第一次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可以说,他申请专利的意识太淡薄了。

可见,把电灯的发明归功于爱迪生,既客观又公正。

日光灯的由来

日光灯是灯具大家族中的荧光灯。第一个打算生产日光灯的,是法国著名科学家贝克勒尔。1859年,他利用一根盖斯勒管做成了一个日光灯。他在管子的内壁上涂满一层磷化合物,使管子在闪光作用下发出明亮的荧光。

1902年,赫维特发明了水银灯。可是水银灯有很多缺点。这种灯不但辐射出大量紫外线,危害人体,而且光线太亮,太刺眼。所以,它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许多科学家都注意水银灯,想通过某种方法将它加以改进。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达成如下共识:只要在水银灯管内壁涂上荧光物质,那么,当水银灯辐射的紫外线照到荧光物质上时,大量有害的紫外线就会被激发,变成可见光。但是,由于水银灯的启动装置不好,所以科学家们在实际操作中屡屡失败。

1910年,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创制了一种氖灯,效果不错。当电荷在灯具中通过时,氖灯就会发出鲜艳的红光。到20世纪20年代,很多地方都把氖灯当做制作广告的重点对象。

1934年前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康普顿发明了第一个日光灯,它的颜色适合于一般的用途。这种日光灯使用电压低,比需要高压的白炽灯要省不少钱。

193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究人员伊曼突破了启动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大关,制作了与水银灯截然不同的荧光灯。这种荧光灯比白炽灯更亮,电能利用率高,而且省电。

荧光灯的光度比同等耗电量的白炽灯至少要大3倍之多。所以,它一诞生便很快进入了普通百姓的家庭。由于荧光灯的成分类似于日光,所以人们也管它叫“日光灯”。其外形是一根长的充气管,管子的内壁涂上满满一层荧光粉,在灯管两端的两个电极之间,有肉眼看不到的电弧通过,而灯内的紫外线使荧光粉受到刺激,进而发出亮光。

1939年,日光灯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第一次与人们见面。15年后,这种条形灯取代了白炽灯,成为美国家庭的主要光源。

席梦思的由来

有人把“席梦思”说成是弹簧床,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席梦思”实际是对弹簧床垫的通称。

100多年前,美国有一位商人叫扎尔蒙·席梦思。他非常精明,很会做生意。1870年,席梦思想用铁丝编织成床垫。经过努力,他终于在1900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弹簧床垫。

1919年,席梦思感到手工操作速度太慢,质量也无保证,就请人称“天才机械师”的约翰·加利设计一台生产弹簧垫子的机器。3年后,这位机器问世。

就这样,一只只弹簧床垫造出来了。后来这些床垫正式获得商标,用的就是老板的姓——席梦思。

这种床垫在我国的流传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上海提篮桥附近,有位美国商人开了一家“席梦思床厂”,专门从事弹簧结构床垫的生产和经营。人们便把这家厂生产的床垫称之为“席梦思床垫”。

日久天长,人们干脆把“床垫”两字省略,而把“席梦思”三字传了下来。从此,人们便把席梦思作为弹簧床垫的同义词了。

避孕套的由来

避孕套在英文词汇中,称为Condom,这是根据它的发明者、17世纪晚期的一位英国医师约瑟夫·康德姆(Joseph Condom)的名字命名的。康德姆发明的避孕套,是采用小羊的盲肠制成的。他先将羊肠剪成适当的长度,然后晒干,接着用油脂和麦麸使它柔软,直至变成薄薄的橡皮状。

由于康德姆发明了避孕套,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封他为骑士勋爵,他的发明被英国人称为“愉快的发明”。

然而,历史材料证明,康德姆并不是避孕套的鼻祖。因为,类似的“性爱工具”在古埃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品上都有所描绘。这种最早的避孕套,是用动物膀胱或鱼鳔制成的。

1492年,哥伦布的水手们把梅毒从美洲的海地带回了西班牙,一年后又传至法国、德国和瑞士。凭着爱情的翅膀,梅毒横扫了欧洲。十年后,这种病毒便传遍了整个世界。

对此,人们很快作出了反应。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教授加布里瓦·法卢拜于1523~1562年发明了一种用亚麻布套制成的避孕套。法卢拜声称这项发明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预防性病,其次是用来避孕。有学者认为,避孕套的发明权应归功于法卢拜。

进入19世纪后,避孕套的材料逐渐为乳胶替代。第一个乳胶避孕套是荷兰物理学家阿莱特·雅各布博士在1883年发明的。

筷子的由来

中国人使用筷子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值得骄傲的一项科学发明。

其实,在使用筷子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也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程。但热汤、热粥又如何抓取呢?于是他们不得不随地折取一些草茎木棍来佐助。

“筷子”早先又称“箸”。在历史记载中,远在商纣王时(公元前1144年后),就开始用象牙制成筷子。《史记·宋微子世家》就有“纣始为象箸”的记载。

为什么“箸”又改称“筷”呢?《菽园杂记》记载:古代江浙一带,坐船时不能说出“住”字。因为当时水道航运靠的是人工或风力驶行的木船,“箸”与停住的“住”同音,这对希望一帆风顺的航行是个忌讳,因此有人就反其义改“箸”为“筷”(筷)。

餐巾的由来

餐巾是宴会酒席上的一种专用保洁方巾。

15、16世纪时期,由于没有剃刀,英国男人们都留着长长的胡须。他们吃饭时用手抓肉食,往往把胡子弄得非常油腻,便扯起衣襟往嘴上擦。于是,家庭主妇就在男人的脖子上挂块布巾,后来便发展成为餐巾。

其实,原始的餐巾在我国古代就有,战国时成书的《周礼》中,就已记载了周朝设专人管理用毛巾覆盖食物的古制。这种用以覆盖食物的毛巾,堪称最早的餐巾。

到了清代,皇帝用餐时使用的称为“怀挂”的餐巾,则十分别致,它用明黄(皇帝御用的颜色)绸缎绣制而成,绣工精细,花纹别致,上面的吉祥图案华丽夺目。餐巾的一角还有扣襻,便于就餐时套在衣扣上。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餐巾,显得非常华贵,而且使用方便。

扇子的由来

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作为五帝之一的舜,为了请来贤人,曾亲自制扇作为礼物。最早的扇子有羽制和竹制的两种。至殷周时,“殷高宗有鸡尾扇”。不过这种长柄大扇不是用来扇风解暑的,而是由侍者手执,为帝王贵族障风蔽日,是权势的标志。

到了汉代,作为摇风用的扇子就较为普遍了。至宋朝后,除平民爱用的薄扇及闺阁常备的团扇外,又从朝鲜传入了折扇。《春风堂上随笔》注:“折叠扇亦如聚头扇……贡于朝鲜,明永乐间始盛行中国。”

我国的扇子种类繁多,因此我国有“扇子王国”的美称。

镜子的由来

镜子由来已久。据传说,女娲补天时收集到一种黑曜石,经打磨而制成石镜。从这个传说可以知道,原始人使用的是石镜,从石镜到第二代的金属镜,共经历了3000多年。

最早的磨光青铜镜或铜镜,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2900年的古埃及文明,以及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间的印度文明。

2002年北京延庆县发掘出十三座汉代墓葬,墓中有很多铜镜,镜上刻有“位至三公”的铭文。说明2000年前的汉代已有金属镜子。

古时候,金属镜子除铜镜外,还有用银子制造的银镜和用钢制造的钢镜。古希腊人还发明了体积非常小的盒式镜子,其形状与现代的小粉盒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古罗马人则创造了手镜和壁镜。

根据罗马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苦林尼的描述,玻璃镜是腓尼基的西顿城人发明的。可是中世纪前期与中期,流行于欧洲各地的镜子是用打磨的金属制成的,而不是用玻璃制成的。

到了13世纪,在意大利的威尼斯,玻璃镜又被重新发明,并且很快风靡整个欧洲。法国王后玛丽·德·梅迪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国王送了一面小小的玻璃镜给她作为贺礼,价值高达15万法郎。

当时,只有威尼斯会制造玻璃镜,制造厂设在木兰诺孤岛。法国为了获得制镜的秘密,暗中绑架了几个镜子技师。1666年,法国的诺曼底出现了一家镜子工厂,自此,玻璃镜制造技术开始外传。大约在晚清时候,玻璃镜开始传入我国。

扫帚和掸子的由来

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源于我国。

在4000年前的夏朝,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原来鸡毛可以除尘呀!于是他抓来几只野鸡拔下鸡毛,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因为鸡毛太软,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

到了现代,美国总统富兰克林为了发展农业提倡种高粱,于是,高粱的种植遍及美国。有一天,哈得里的一个老农夫需要一把扫帚,便砍些高梁秆,用绳子扎了一把扫帚,既耐用又好用。于是大家争先效仿,开始用高粱扫帚,从而使美国出现了高粱扫帚制造业。时至今日,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这种用高粱秆做的扫帚。

紫砂壶的由来

紫砂制品的种类繁多,紫砂茶壶尤为精品。

相传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江苏宜兴讲学时,曾设计出一种“捉苏壶”。时至今日,它仍被人们视作珍贵的玩品。元朝以后,由于紫砂壶具有实用和欣赏价值,很快成了皇室的珍品。

明初,紫砂壶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内十分畅销。这一时期,我国北方的一些重镇,出现“吴罂越布满街衢”(吴罂:苏南的陶器;越布:浙江的布匹)的兴盛景象。

到了万历年间,紫砂壶的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精美的紫砂壶沿着丝绸之路畅销波斯、阿拉伯和世界各地,被称为“神品”。

紫砂壶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有深紫、褐色、淡黄等多种色彩。更神奇的是,用它泡茶,“色、香、味皆蕴”,使茶叶的香气更加浓郁,泡茶隔夜不馊。故赢得了“茗壶莫妙于砂”、“世间茶具砂为首”的赞誉。

蚊帐的由来

蚊帐是中国发明的。由于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发明了床,大约与床配套的蚊帐很快就得以出现。

古代的蚊帐形状有好几种,有四方形的,有弓形的,有上窄下宽如覆斗样的,此外还有扇帐、荷花帐等。但古代的蚊帐并不全是用来防蚊虫的,而主要起遮蔽作用。

至于制作蚊帐的材料,则品种繁多。富豪人家多用丝绸绫罗为材料,故称“丝罗帐”。一般平民用粗布缝制。历代帝后卧床则用银鼠皮、黑貂皮来制作蚊帐。这些用名贵兽皮做的蚊帐,冬天特别暖和,但由于密不透风,“如入暗室,晓夜不能辨”,所以皮帐前往往开一个大圆孔,另用透明纱缝上,以便通光线,所以古时的蚊帐不仅有遮避、防虫等作用,还可用来取暖。

据清代《老老恒言》记载,江西还出产一种纸帐:“大以丈许,名皮纸,密不透气,冬得其暖。”苏东坡咏:“困眠得就纸帐暖。”刘克庄也有“纸帐铁挚风雪夜”的诗句。

枕头的由来

原始时代,人们用石头或草捆等将头部垫高来睡觉,这是比较原始的枕头。

到战国时,枕头就已经相当讲究。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用一个圆木做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动一下,头从枕上滑落,便立即惊醒。这样可以保证自己不睡熟,以便抓住时间,发奋读书。他把这个枕头取名为“警枕”。

为了强身健体,古人还在枕内放药以治病,叫做“药枕”。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民间有多种多样的药枕,大都以“清火”、“去热”为目的。

现代,枕头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医疗保健,如“磁疗枕”,能够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耳鸣等疾病。美国和香港流行一种“颈椎枕”,睡这种枕头能使颈、肩和颅底的肌肉完全放松,消除疲劳。

书签的由来

书签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那时,书签被称做“牙签”。这种书签是用竹片制成的,读书人每当看到卷轴中非常重要的地方,便在它的一端插上“牙签”,便于以后回头来查考。

卷轴书改成折装以后,书签的用途就更广了。它的取材有用牛骨薄片的,也有用厚纸板的。考究一点的,还在纸板上贴上一层有花纹的绫绢。那些读书人把平时很少翻阅的书籍,叫做“未触牙签”。

宋朝以后,读书人对书签越来越讲究,喜欢手写一些座右铭之类的句子在书签上。现在,书签上有的印着装饰图画,有的印着诗词警句,有的印着名人格言,就是缘于此。

伞的由来

伞是由中国人首创的。据传说,黄帝在涿鹿与蚩尤交战,受到盛开的鲜花的启发,做成了一种华盖,呈倒扣之状。这种伞非常特别,而且很大,为帝王、贵族和高官所专用,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身份和地位。司马迁在《史记》中,还描写过舜帝用两柄伞逃生的故事。

最早人们称伞为“华盖”。《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指的就是伞。《史记·五帝本纪》记有与伞同类的雨具。可见伞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唐朝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为伞定名。

从结构上看,伞的组成部分是伞骨和伞面。伞骨一般取材于竹、木、金属,而伞面的面料和功能则有相当大的变化。最早的伞面可能只是树叶和羽毛,后来则出现了用兽皮、丝绸、油纸、布、化纤、尼龙和塑料等材料做成的伞面。

中国的北魏时期,一种既能挡雨又能遮阳的伞问世,被大众所接受。

古时的伞,是达官显贵的装饰品和士大夫权势的标志。帝王将相出巡时,长柄扇、万民伞左簇右拥,他们乘坐的车舆上张着伞,表示“荫庇百姓”。至于老百姓,则只能用普通的伞来挡雨。

官位、职务不同,“罗伞”的大小、颜色也因此存在着严格的区分。这一惯例一直传到明朝。纸伞是汉朝以后出现的,唐朝时传入日本,16世纪才传入欧洲。

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老焱若教授设计出折叠伞,并与北京一家机械加工厂——中孚工厂达成协议,由该厂承制并销售。折叠伞因携带方便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没过多久,便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

在欧洲,很晚才出现伞。在那里,已知的关于伞的最早记录是在公元前2400年,美索不达米亚阿卡德王取得胜利之时。到了公元前1000年,伞或阳伞的原理传到了埃及。印度和希腊塞浦路斯文化时期的雨伞已经出土,受到人们的重视。

可是,一直到12世纪的时候,“伞”这个词才正式出现在英语的词汇里。16、17世纪时,北非、西非的君主都有了专用的皇家华盖,为自己遮住强烈的阳光。显然,这些阳伞是从埃及传入的。18世纪30年代,油布做成的雨伞出现在法国首都巴黎。

而英国的第一把雨伞则来自中国。1747年,英国有个叫汉威的慈善家到中国来旅行。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他惊奇地见到人们用伞罩住头顶,觉得伞太奇妙了,用起来又很便利。后来,他将一把中国伞带回国,在首都伦敦一下子产生了轰动效应。从此以后,多雨的英国逐渐用起了雨伞,人们甚至把用伞当成是一种时尚。

19世纪初,全世界的人们都认识到了伞的好处。于是,伞在全球普及开来。

锁的由来

最早的锁,可能在4000多年前的中亚细亚和中国就出现了。那时的中国锁,技术非常简单,不过是一种可以插上和打开的插锁,用来挂在门外封闭大门,而所用的钥匙是一个镰状的钩子。

根据出土文物及文字记载,古代的中国锁是靠两片板状弹簧的弹力来进行工作的。直到现在,这种弹簧仍用来制锁。中国人到市场买菜,总要随身带一把弹簧锁。

后来,埃及人对中国锁予以改造,将钥匙的插入部分制作得较为突出,使之与锁孔中的凹陷部分相匹配。在古埃及,金属锁和木制锁都已经出现。但古埃及的锁很不牢靠,能够轻易地被人打开。

古印度人则制成了一种鸟形的“迷锁”,钥匙孔藏在可以抖动的翅膀里。

在国外,古希腊人虽然发明了一种极为可靠的锁,但因钥匙较大,要扛在肩上,很难在一般家庭中普及。罗马人对埃及锁推崇备至,对从埃及锁演变出来的各种锁也很喜爱。没过多久,欧洲各地都使用起这些锁来。

到了15世纪,很多绝顶聪明的能工巧匠,制锁时用金属取代木料,还使锁的机关变得异常复杂。当时,欧洲制锁的中心是纽伦堡,此地从1540年起开始制造挂锁。

后来,英国伦敦的工匠巴伦和布拉玛,通过仔细研究,为锁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1778年,巴伦为自己的锁申请到专利。他的锁是现代榫眼锁的前身,锁中有一个用钥匙拨伸的重栓,操纵杆则可以被拨入闭锁的位置。约瑟夫·布拉玛曾经对抽水马桶进行了重大改良。他对榫眼锁也很感兴趣,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1784年,自称巧匠的布拉玛为自己申请到了第一个圆柱锁专利。他制成的钥匙上有凹槽和锯齿,可将柱内几片与钥匙啮合的弹簧轻轻拨动,把簧片压到不同深度。当压力适当时,所有簧片的边缘就有同样的高度,钥匙就可以转动整个圆柱,使锁栓缩回来。

布拉玛认为自己制作的锁非常可靠,别人很难打开,还悬赏200镑给能打开锁的人。一直到1851年,美国人霍布斯在伦敦博览会上才把锁打开。而他所花费的时间竟然是51个小时!

现代锁是同现代工业一同兴起的。到了1856年,美国费城的锁匠耶尔对转钥匙开关的锁进行了重大改良。他设计的钥匙小而平,与锁槽形成联锁。他发明的现代锁,其安全性在于钥匙的形态可以发生无穷的变化。因为这种锁非常优秀,所以一直沿用下来,流传至今。

1865年,耶尔的儿子小莱纳斯·耶尔认识到这种锁的不足,又对它加以改进。小莱纳斯·耶尔悬赏3090美元,请人想办法打开这种锁,但从来没有人来领取过赏金。

锁链的由来

人们已知最早的锁链,出现于公元前2500年以前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坟墓中。埃及古墓中葬有带锁链的囚犯。《圣经》中也记载了关于首饰链的内容。这说明,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锁链在中东地区已经被广泛使用。

古罗马时期,锁链主要在泊船、监禁奴隶、控制牲口、绑箱子、吊油灯和炊具等事务中被采用。从中世纪直到现代,制造锁链成为铁匠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古罗马,出现了一种盔甲,是在一件布质或皮质外衣上缝上一个金属环。进入中世纪以后,人们把金属环巧妙地连接起来,直接做成锁子甲,用来对付箭矢的袭击。后来,又出现了一些金属片做的盔甲。从此以后,金属片盔甲完全取代了锁子甲。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珠宝商们为了赚贵妇人的金钱,还制作了金链和银链首饰。

18世纪,锁链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演变,并开始运用于机器和各种工业生产设备。1801年,詹姆斯·冯利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联合镇建造了一座吊桥,这座桥用的就是锁链。

19世纪早期,英国的建筑师们开始用扁平锁链修造桥梁和栈桥。塞缪尔·布朗为扁平锁链申请了专利,他后来发明出一种锚链,也受到人们的喜爱,得到广泛应用。这种锁链的每一节链上,都有一个非常短的销子,既能使重量和结实程度大幅度增加,也能使锁链不至于结成疙瘩。

在美国,工业锁链制造业的企业,主要集中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和约克两个城市。1864年,詹姆斯·斯莱特在英国申请了主动链专利。尽管里奥纳多·达·芬奇曾在画中画过这种锁链,斯莱特依然被公认为这种锁链的发明者。

剪刀的由来

剪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用品,它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剪刀又称“交刀”,因为它中间没有轴眼,没有支轴,只是将一根铁条的两端捶打成薄刀状,剪刀的支点在最后部,像个“U”字形。人们使用时利用熟铁的弹性,一按一张。现在纺织女工和织地毯的工人用的剪刀,还保留着这种样子。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阳西汉古墓中发现的剪刀,也是这个样子。

那么剪刀究竟在什么时候被改造成现在这个式样呢?在洛阳北宋熙宁五年的古墓中,曾发掘出一些历史文物,其中就有类似现在的式样的剪刀,在刀与把的中间,打了轴眼,装上支轴,将支点移在刀和把之间。这种剪刀利用了杠杆原理,使用起来既方便又省劲儿。

清朝的张思家采用优质钢材,把好钢镶嵌在剪刀刃口锻打,首创了“剪刀镶钢”工艺,使剪刀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张思家的儿子张小泉又不断对剪刀进行改良,使剪刀式样、品种、规格、锋利度“更上一层楼”。如今,以“张小泉”为商标的剪刀风行海内外,极受欢迎。

锯子的由来

鲁班是二千多年前的优秀工匠,被人们称为木匠的祖师爷。

相传,有一天,鲁班抄小路爬上山去挑选木头。天蒙蒙亮,鲁班正艰难地往山上爬,不小心脚底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一把野草,只觉得一阵刺痛。待爬起来时,鲁班才发现,他的手掌竟然让野草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

鲁班十分惊讶,仔细地观察手掌中的那把茅草,发现茅草的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鲁班摘下一片叶子,在手掌上又试了一下,果然又划开了一道口子。

鲁班从中受到启发,找来一段薄薄的铁片,在铁片边缘上磨制出像草叶上那样的小细齿,然后用它来锯树。结果,不一会儿他就锯倒了一棵大树。

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锯子。

熨斗的由来

传统的火熨斗是现代电熨斗的滥觞。最晚在汉代,中国人就发明出了这种东西,并被普通的老百姓所接受。

汉魏时期的熨斗用青铜铸成,外形呈圆腹、宽口沿,有长柄。有的熨斗上还镂有“熨斗直衣”的铭文。

“熨斗”这个名称的来历,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种烹调用具“鲸斗”。熨衣前,需要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所以,熨斗又叫“火斗”。而古籍中记载的“金斗”,是采用镏金工艺精制的熨斗,由于造价太贵,寻常百姓可是用不起的。

晋代的《杜预集》有曰:“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由此可知,到了晋代,熨斗已经走向民间,成为普通家庭的必需品。

16世纪,荷兰裁缝使用空心的盒型大熨斗,把烧红的铁板从背后的门放入熨斗加热。18世纪最常用的是铁铸的实心熨斗,人们总是交替使用两个熨斗:一个熨衣服,另一个放在炭火上加热。1738年,英国兰开夏郡有一位铁器制造商,名叫威尔金森,他申请了这种熨斗的专利。

电熨斗源于美国。1882年,美国人亨利·西里在纽约成为电熨斗的发明人。可是老百姓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无法使用电,所以这种熨斗的好处在当时还不为人所知。

1924年,美国人吉茨夫·米尔成功地研制出一种非常实用的电熨斗。1926年,蒸汽电熨斗开始被寻常百姓所使用。1932年,出现了可调温的电熨斗。1953年,喷雾蒸汽式电熨斗问世。

斧子的由来

人们总是把斧子当成是最早的工具之一。可是,在斧子出现之前还有用石头制成的较为简单的砍削刀具。斧子是利用刃和杠杆原理制造而成的,称得上是最早的木工工具之一。要想使木料初步成形,必须选用上好的斧子。

旧石器时代的许多器具的命名,和石斧有着很大的关系。大约公元前3500年,青铜斧头问世。最初,斧头是被捆在斧柄上的。当时还有一种制作斧子的办法,那就是将斧头与一捆木棍紧紧地绑在一起。

罗马时代,斧头上开始铸有孔眼,使它装在斧柄上更为方便。中世纪时期,森林砍伐者都要带一柄利斧。人们还把斧子当成一种兵器,在战争中用它来取胜。在美国,由于森林众多,人们为了更快地得到木料,不断对斧子的造型进行改良。

19世纪30年代,塞缪尔·科林斯和大卫·科林斯兄弟利用瑞典铁矿中炼成的钢,生产出一种锋利无比的斧头。钢镶嵌在两块铁中间,铁上有孔眼,可装斧柄。为提高科林斯工厂的生产量,他们还发明了脚踏机器供工人们使用。

美式斧子的斧背是一种钝刀,与斧子的利刃相对,木工用起它来也感到非常方便。还有一种斧子有双刃,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它在美国全国都很流行,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

床的由来

床这一睡眠用具的产生时间,可追溯到我国的商代。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生活得很简单,睡觉时只是铺垫植物枝叶或兽皮等,掌握了编织技术后就铺垫席子。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床形的字“淋”,说明商代已有床。迄今为止,发现的床的最早实物位于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床上刻绘着精致的花纹,周围有栏杆,下有6个矮足,高仅19厘米。

春秋以来,床往往兼做其他家具。人们写字、读书、饮食都在床上进行,床上放置案几。魏晋南北朝后,很多建筑物被加高加大,扩展了室内空间,许多家具相应被加高,床的高度也有所改变。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还出现了一种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为睡卧的专用家具。

唐代出现桌椅后,人们生活饮食等都是坐椅就桌。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仅供睡卧的专门用具。

明代,出现了用纱或网状织物围起来的床。同一时期,西欧出现了同时可睡几个人的特大床。其背部是一块镶板,正面两边是雕花的圆柱,上有可以垂挂帐帷的天盖。

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弹簧床。19世纪后期,金属床开始出现。

火炕的由来

火炕是用土坯或砖垒成的用灶取暖或直接烧火取暖的床。这种用具在我国北方地区极其普遍,以至于流行着“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说法。

火炕源于我国春秋时代。《左传》记载:“宋寺人柳炽炭于位,将至则去之。”这种可烧炭的“座位”,显然是炕的雏形了。

后来,人们通过实践,发明了灶,用来取暖,如《新序》记载:“宛春谓卫灵公曰:君衣狐裘,坐熊席,隅隅有灶。”这种灶相当小,由于它置火于地下,保温性能好,人或坐或睡其上,异常舒坦。汉代使节苏武在天寒地冻的匈奴牧羊19年,之所以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主要就得益于这种“灶式”的炕。《汉书》说他“凿地为坎,置温火”度日,是其真实生活的写照。

名副其实的火炕最晚在唐朝就出现了。它区别于灶之处是不用掘地,而是在地面上构筑。火炕在古代北方一直很盛行,宋朝的《三朝北盟会编》上说当时几乎家家户户“环为土屋床,炽火其下,相与寂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逐渐加快,火炕逐渐被现代家居所取代。不过一些地区仍然保留这种传统习惯,享受着“热炕头”的乐趣。

纸的由来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它对人类文化的流传和积累有很大的贡献。

在没有纸的时候,人们把文字刻在乌龟背、腹的硬壳上,以及牛、羊、鹿、猪之类牲畜的骨头上。后来,人们觉得青铜器是刻字的好材料,就又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竹片、木片上刻一些文字。这些东西的优点是取材比较便利,但缺点是非常笨重。

西汉时,东方朔有事要向皇帝反映,就给汉武帝写了一封长信,居然用了整整3000块竹片。这封信要两三个身强力壮的人来抬,才能运到宫中。汉武帝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把信读完,花费了大量精力。

另外,有人还把丝帛作为一种书写材料,可丝帛很贵重,如果用来写字,实在太奢侈了。一般的老百姓对丝帛可不敢问津。

于是,人们开始将破布、破旧渔网等加水蒸煮捣碎,直到成为均匀的纸浆,再把纸浆薄薄地倒在预先做好的筛网上,水渐渐流走了,筛网上便留下来薄薄的一层纸坯。然后把纸坯晾干,涂上一些苔胶,就制好了一张纸。

但是那时的纸太薄了,书写起来很费劲,也没有多少产量,还不能成为木简的替代品。1957年,在西安的灞桥还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灞桥纸”,这种纸是用大麻纤维制成的。

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对造纸进行了好几次实验,终于突破了造纸的难关。在原料上,他不但使用破布、旧渔网等废旧的麻类材料,还把树皮列为造纸的原料,从而开拓了造纸术的新纪元。

在技术工艺上,除淘洗、切碎、泡沤原料等手法以外,蔡伦还开始用石灰进行碱液烹煮。这种工艺革新意义重大,既使植物纤维的离解速度加快,又使纤维的分解向更细更散发展,使生产效率和纸张的质量都大为提高。蔡伦把这批纸献给朝廷,皇帝非常高兴,授予他侯爵之位,蔡伦造的纸也被世人称为“蔡侯纸”。

到了公元3世纪,造纸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并且人们发现植物纤维可用做造纸原料。这种造纸术的基本原理和原料应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中国造纸技术传入欧洲以前,欧洲人的书写材料是羊皮纸和埃及出产的草纸。那时候,埃及盛产一种名叫纸莎草的植物,形状与芦苇差不多。如果把它切成小段,剖开压平,整整齐齐地排列好并连接成片,在阳光下晒干后它就成为一种草纸。到了公元前1000年,地中海沿岸国家普遍使用这种草纸。

一开始,古希腊人曾把山羊皮当做书写材料,这就是羊皮纸。羊皮纸非常细腻,可是价格昂贵,平民百姓消费不起。那些精美的羊皮纸手抄本,只能在皇宫内院和富有的教堂见到,没有对文化传播起到作用。

早期的纸作为商品,于公元6~7世纪从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751年,阿拉伯人与唐朝军队在恒罗斯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发生了战争,有很多中国人成了俘虏,包括一些造纸工匠。阿拉伯人怀着胜利者的喜悦,把这些工匠带到了撒马尔罕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要他们教当地人造纸。于是,那里的第一批造纸厂出现了。

公元9世纪,造纸术传到了埃及。12世纪,阿拉伯人又将造纸术传入西班牙。而后,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建起了造纸厂,造纸业在欧洲发展迅猛。

最初欧洲人对纸还持怀疑态度,例如有的国王下令,重要文件不能写在纸上,而只能写在羊皮上。到了15世纪,德国人古腾堡改进了活字印刷术时,纸这一用以记录文字的工具,开始在欧洲深深扎根。

毛笔的由来

相传,毛笔的发明者是中国秦朝大将蒙恬。其实,早在蒙恬之前,毛笔就问世了。

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上,可以看出描绘花纹的毛笔笔锋。商代记录占卜情况的甲骨文中,有一些未经刀刻的文字,也透露出用毛笔书写的迹象。可以据此推断,早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出现了原始的毛笔,只可惜没有留下任何实物。

战国时期,毛笔的名称有很多:吴国叫“不律”,楚国叫“聿”,燕国叫“弗”,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传下旨意,要百姓“书同文”,就是统一全国所有的文字。这个时候,笔的叫法被统一为“笔”,这个名称一直被用到今天。

战国时期的笔,用兔毛做成笔毛,然后将笔杆的一端劈开,夹住笔毛,外面用细线缠住,还在笔杆上涂满一层漆。

秦代的蒙恬对笔进行了重大改造,他选用鹿毛和羊毛作为笔毛的材料,这样的笔毛刚柔相济,对书写非常有利。笔杆不再劈开,而是用工具镂空,将笔毛置于空腔内。秦代的毛笔与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毛笔极为相似。

汉唐之际,安徽宣城的笔质量极佳,也最为有名。据说,蒙恬改良毛笔就是在宣城完成的,他创造的新毛笔就是最早的宣笔。后来,许多品质优良的毛笔出现,如三国的韦诞、唐朝的铁头、北宋的诸葛高等,宣笔不再是一枝独秀了。

宋元以后,浙江湖州(今吴兴)成为全国制造毛笔的中心城市。湖州生产的“湖笔”,与安徽宣城的宣纸、安徽歙县的徽墨、广东端州(今高要)的端砚起,被称为文房四宝中的极品。

湖笔的特点是笔锋尖锐、修削整齐、丰硕圆润,书写起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元代笔工冯应科与陆文宝一起研究出一套制笔技术,他们的绝技世代相传,使湖笔的品质越来越好,名扬中外。现在,湖笔已发展为羊毫、兼毫、紫毫、狼毫4大类共250余种。

中国古代有许多书法家和画家,运用毛笔创造了优秀的中国书画艺术。从王羲之那“飘若游龙,矫若惊鸿”的书法,到顾恺之、吴道子那精美绝伦的绘画艺术,无一不是得到优质毛笔的帮助而完成的。

墨汁的由来

墨汁是古埃及人发明出来的。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埃及人在植物胶水溶液里混入灯黑,制成了最早的黑墨。后来,他们又以红色氧化物为原料来制造红墨,还用氧化铁的一种固色剂来制造各种墨。

可是,古埃及人并不用这些墨来书写文字,而是用它们来染亚麻布。墨汁在古埃及与染料并没有两样。

据说,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人就开始制造墨了。而且,那时的中国人就懂得利用墨汁来写字、画画。

传说在周朝时,有一个擅长吟诗作画的人,名叫刑夷。一天,刑夷正在河边洗手,忽然看到河面上漂过来一种黑糊糊的东西,他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尚未燃尽的松炭,便顺手丢回了河里。

刑夷突然发现,自己一双刚刚洗干净的手染上了黑黑的颜色。“松炭既能染色,是否可以用来写字呢?”刑夷不禁陷入思索之中。他追到下游,又把那块松炭捞了起来。

刑夷把松炭带回家,用砖头将它捣碎,研成粉末。然后,他将黑粉末撒在麦粥碗中。他拿起筷子,在碗里蘸了几下,冲墙上不住乱划,墙上出现了一道道黑色的痕迹。

从此,刑夷便用松炭粉末调成的液体写诗作画,这种写诗作画的方式也渐渐在读书人中传播开来。这种液体就是我国最原始的墨汁。

后来,中国人又将漆树的树液进行加工,制成一种清漆,然后将它与硫化铁混合起来,制成了优质的墨。这种墨一般被做成长方形的扁平块状,有的还被制成长的圆柱形状,用的时候加水研磨成墨汁,然后用毛笔蘸着书写。公元500年,中国人把色土和灯烟加到墨水里,在雕版印刷时使用。现在,中国的墨以安徽歙县出产的徽墨最为出色,也最为有名。

印度墨水是一种碳色素墨水,比中国墨要稠一些。由于这种墨水内添加了虫漆、肥皂、阿拉伯树胶和其他材料,所以性质更加稳定,主要作为绘画之用。

古罗马人使用的墨略呈紫色。还有一种乌贼墨汁深受罗马人的喜爱,这种墨汁呈深棕色,是将乌贼的墨囊在阳光下晒干,然后打成粉状加工而成的。

公元7世纪,一种铁胆墨水在欧洲出现,它的原料是胆和铁盐。可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容易褪色。17世纪,欧洲引入了一种新的书写墨水,它是从树皮中提炼出来的丹宁酸和铁盐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现在,人们常用的蓝墨水使用了与过去相似的配料,还加入了一种蓝色的染料,使颜色逐步加深。其他颜色的墨水也就是再添加一些其他颜色的染料而已。圆珠笔使用的墨水则比较独特,主要是要添加一种油质固色剂。通过这样一道工序制成的墨水从笔芯流到笔尖,就会非常容易。

19世纪中叶,一种“隐显”墨水出现了。1857~1858年间,印度人民因为不满英国的殖民压迫,起来进行反抗。英国殖民者为了保密,写书信时就采用牛奶和柠檬汁制成的一种溶液。这样一来,信件在平时空无一字,遇热就会显现出很多字来。后来,又出现了各种隐显墨水,比如用大米水写字,一加碘,字迹就会显露出来。

油墨主要用于印刷。起初印刷时采用悬浮在水溶液中的墨,这种墨虽然很容易被木版吸入,但在金属版上就不容易上墨。后来,人们终于想到解决之道,就是用亚麻子油做固色剂,将墨细细熬煮,使它逐渐变得像胶一样,然后把它加入被磨成粉状的灯黑中。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使用这种方法,只是又将一种干燥剂加入到溶液之中。一开始,必须把印湿的纸从印刷机上拿开,放在绳子上晾干。后来人们采用热定型墨水,自然加快了印刷的速度。

现在,人们用机器大规模生产墨水,导致各式各样的特殊墨水问世。墨的使用范围不断被拓宽,人们对墨的认识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砚的由来

1980年,我国考古学家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用来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块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有数块黑色颜料。由于这处遗址归属于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故这方砚台的年龄已超过5000个春秋。

1975年,人们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的秦墓中,发现石砚和研石各一件,是由鹅卵石加工制成的。这时的砚与后世的砚相差不大。

汉代由于纸的发明,使制砚工艺得到较大发展,砚台上甚至出现了雕刻纹饰。从此,砚台步入传统书画艺术的行列,品种日益增多,至魏晋时期就有瓷砚、铜砚、银砚、漆砚、铁砚等。

唐代,有端石、歙石等精制宝砚。宋代雕砚工艺又进一步发展,宋人把端砚、歙砚、洮河砚以及红丝石砚列为四大名砚。后因红丝石停采,于是澄泥砚便被列为四大名砚之一。

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由于皇帝的喜爱和推崇,砚的雕琢更加精巧。

颜料的由来

颜料与染料相比,历史要早得多。它的构成部分是干的色素和溶剂。

根据考古资料,早在两三万年前,就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绘画作品。那时原始人还居住在洞穴里,由于审美的需要和好奇心的驱使,在洞壁上画了不少的画(岩画),描绘的对象多为动物和人。

那时,他们绘图时使用的颜料主要是铁、锰的氧化物。这些颜料分为黄色、红色和黑色三种。他们使用了多种方法,把颜料涂抹到墙壁上。有人用手直接绘制,有人则开始使用小块的毛皮,还有人独出心裁,将棍子的一端咬碎,做成笔来绘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始人还弄来动物的肩胛骨,当做调色板来使用。

在西亚、北非地区,从6000年前的古埃及巴达利亚时代起,人们经常用到的颜料依然是天然赭石。将它进行细致的加工,可以制成黄、红和棕三种颜料。另外,他们把碳酸铜打成粉末,可以做成绿色颜料。又有人用天青石、加热硅石、碳酸铜、碳酸钙和泡碱生成的办法做成蓝色颜料。至于白色颜料,是用白垩、石膏、铅白来做成的。

那时候,绘画的基本材料,有石膏、陶器、象牙、石头和木头等物。如果想在石头和木头上作画,就要先涂上一层石膏。颜料的溶剂非常简单,有时用的是清水,有时则用植物胶汁液,还有蛋清之类的东西。有意思的是,原始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得意之作,往往还要在画上涂一层蜡。

其实,真正的壁画是在公元前2500年出现的。克里特岛上留下的壁画,包括作画人运用的颜料,都对后来的画家产生巨大影响。16世纪杰出的绘画大师米开朗琪罗,在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的时候,就将这种古老的画法体现在绘画之中。

从公元前5世纪起,一种新奇的画法出现了,这就是蜡画法。它不仅用于绘画,还用来装饰战船。这种画法的最大特点是,用热蜡做颜料的溶剂,较之于用蛋白做溶剂来调颜料的画法,画出的色彩会更浓重一些。

油画,尽管人们在6世纪已经了解它了,但这种艺术到了15世纪才逐渐成为时尚。先是在比利时的佛兰德,后来自然是在意大利,油画兴盛起来。其实,这种画没有任何神秘之处,所用的油画颜料是用亚麻籽油作为溶剂的。

用油画颜料作画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人们在无色或有色的光滑面上,尽情使用油画颜料作画,颜料能够达到的深度和精细度,是用蛋白做溶剂的壁画画法所无法比拟的。这样一来,油画终于成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并长盛不衰。

至于别的画法,比如水彩画、彩色蜡画和树胶水彩画,近年来采用很多新的颜料代替了已有的颜料。

印章的由来

印章也被称做印信。据《史记》记载: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曾佩戴过六国相印。这一材料说明那时候佩戴官印已形成一种制度。近年来,周印不断出土,更把印章的可考历史向前推进了几百年。

秦代,秦始皇为了增加皇帝的威严,规定了严格的印信制度:皇帝的印信称为国玺,大臣的印信称为章或印,不能混淆。

到了汉朝,印章的制作技巧有很大提高,成为一种艺术创作。有的将军死后,他们随身携带的印章也被一起埋进土里。所以通过文物出土,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古代印章。

宋朝以后,印章的应用和书画联系起来。人们在书画上题款盖印已成为习惯。

印泥的由来

印泥的制作,有南北之分。南方以西泠印社为代表。

其实,西泠印社有杭州和上海两处。杭州西泠印社是国内著名的印学团体。上海西泠印社不是杭州西泠印社的下属机构,而是一个专为国内外篆刻家、画家生产优质印泥的企业。它和杭州西泠印社都诞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上海西泠印社主要生产印泥,并进行销售。该社创办人吴石潜夫妇汲取历代制作印泥的经验,进行研究改进,制出了质地细腻浓厚,色泽鲜艳沉着,具有独特风格的印泥,并命名为“潜泉印泥”。一直以来,它被著名金石家、书画家所推崇,名扬中外。

印章石的由来

一幅字画,在落款处或开头盖上几方印章,可为字画添趣增色。那造印章的石头源于何时何地呢?

造印章的石头,最出名的当推浙江青田出产的青田石和福建福州市郊出产的寿山石,成分是凝灰岩、流纹岩等。它们品种繁多,大多以产地为名,也有的以形状或色泽定名,例如“青田冻”石质莹翠而透明如冻,寿山“田黄”色黄如熟粟,似枇杷。

传说印章石在宋朝时就已被开采,元朝时很多人开始用石制印。清朝光绪年间,印章石开始远销海外。印章石除被用来镌刻印章外,还可以被制成工艺品、珠宝等等,造型古朴、高雅。 Ci+Cz3E+UvHfZWdLNbuEnXgyRu2wAg/qfudWUXinUO6eQDmY9zbSmeIA4nf3rL3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