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趣说万事由来
刘元

第一编生活用品篇1

生活设施

电梯的由来

早在古罗马时期和中世纪,原始的升降机就出现了。在17世纪的法国,科学家布莱尔通过构思创造出一种平衡升降机。据说,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将一个“飞椅”设置在凡尔赛宫,乘坐它去较高的楼层,以便和情妇见面,共叙衷肠。

到了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的很多工厂里面,水力升降机得到了广泛应用。这里有两个英国人很值得一提,他们是弗罗斯特和斯特拉特。1835年,他们发明了一种名叫“蒂格尔”的升降系统,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在早期的升降机中,水力驱动的机械占到了大多数;罐笼依靠加配重达到平衡,安在液压缸的出入冲杆上。它们比较安全,但也有突出的缺点,就是运行速度很慢,效率不高,实在让人大失所望。如果用绳子来吊罐笼,肯定会提高速度,可就是太危险了。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后来,奥梯斯设计出一种安全升降机,将上述的这些问题予以解决。其制造的电梯对高层建筑非常实用,而在这之前的楼房大部分没有超过5层的。可是如果楼房超过5层仍然没有电梯使用,人们爬楼时就太痛苦了。

1857年,奥梯斯发明了最早的用蒸汽驱动的安全电梯,设置在霍沃特公司的纽约商场里面。这个举动不可小视,它开辟了电梯应用的新时代。

1887年,奥梯斯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部电梯,这是一部以直流电动机传动动力的电梯。它被装设在1889年的纽约德玛利斯大厦里。这部古老的电梯每分钟只能走10米左右,当初设计的电梯纯粹是为了省力。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电梯,就是大家常常提到的用电力使之运转的电梯,其批量生产是在1889年以后才开始的。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出现,电梯的设计、工艺不断得到提高,电梯的品种也逐渐增多。1900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动扶梯问世。1902年,瑞士的迅达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部按钮式自动电梯,采用全自动的控制方式,提高了电梯的输送能力和安全性。

1904年,奥梯斯公司抢在同行之前,首先研究出不用齿轮牵引的电梯。这种电梯速度相当快,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摩天大楼的出现成为可能。

1950年,科学家们又制成了安装在高层建筑外面的观光电梯,使乘客能在电梯运行中清楚地看到电梯外的景色。

自动扶梯的由来

从严格意义上说,自动扶梯属于电梯大家族中的一员。作为运送人和物上下的工具,二者没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的区别仅仅是一般电梯是封闭的,而自动扶梯是敞开的;一般电梯的运行方式是直上直下的,而自动扶梯则斜上斜下或水平地运行。

1859年,有关部门颁发了第一项移动楼梯的专利,可是,一个成功安装的范例也没出现。到了19世纪90年代早期,杰西·雷诺和乔治·惠勒各自拥有了一套可行的方案。

后来,查尔斯·泽贝格尔将惠勒的方案予以改进,并在1892年获得了专利。雷诺的方案是一条倾斜传送带,上面装有槽踏板。可是惠勒以及泽贝格尔的设计方案中,台阶非常平坦,从侧面进入,末端有倾斜转轴,能够将乘客卸下,使乘客感到非常方便。

1896年,位于纽约第六街的西格科帕百货公司,为拥挤不堪的顾客们安装了4部自动扶梯,大受欢迎。1898年,伦敦哈罗德百货公司也试着装了一部。从此以后,大的百货商场开始沿袭安装自动扶梯的做法。

1899年,奥梯斯公司在纽约扬克斯的总部将一部设备完善的示范电梯制造出来,1900年开始开放供人观赏。

1900年,纽约城高架火车站出现了一部雷诺型电梯。奥梯斯还把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的装置命名为“电扶梯”,并在1949年以前拥有这个名称的使用权。到了1949年,电扶梯这个名称已经进入大众语言,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名词。

在几个美国城市的百货公司里,奥梯斯安装了一些电扶梯,使电扶梯迅速得到普及。奥梯斯公司还仿照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电梯的样子,在费城的高楼“吉姆贝勒”安装了一部。这部电梯从1901年一直使用到了1939年,寿命很长。

1911年,奥梯斯公司将雷诺公司收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当时,奥梯斯已经获得了平踏板自动扶梯的专利权,将其出入口安排在活动梯级之侧。1920年,奥梯斯集二者之长,创造出一部自动扶梯,使之配有平踏板、活动扶手和正面出入口,其速度高达每分钟27米。

到1922年,奥梯斯公司既得到了雷诺设计的专利,还拥有了泽贝格尔设计的专利,并且集二者之长,研究出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案,使平坦台阶和有槽踏板这两种电梯观念得到有机结合。这种设计为人们安装了一个轻度波纹斜坡,能在电梯到达终点时,将乘客的脚抬离踏板,非常安全和实用。

时至今日,自动扶梯的运行速度达到了每分钟33米,而且能载运大量乘客。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地铁站有一部令人称奇的扶梯,在自动扶梯大家族中其高度堪称世界第一,它的垂直高度竟然达到了60米。

自动扶梯的运行速度总是根据它的用途而各不相同:在商店中,自动扶梯的速度大多较慢,大约每分钟运行90英尺,使顾客能够较为方便地浏览商品;在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交通场所,自动扶梯的运行速度则比较快,每分钟可达120英尺。

此外,在机场、购物中心之中,移动的步行道还被大量使用,与平面的或稍稍倾斜的无阶扶梯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酒吧的由来

酒吧是酒馆的代名词,英文名叫Bar。它最早起源于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

最初,在美国西部,牛仔和强盗们很喜欢聚在小酒馆里喝酒。由于他们都是骑马而来,所以酒馆老板就在馆子门前设了一根横木,用来拴马。

后来,汽车取代了马车,骑马的人逐渐减少,这些横木也多被拆除。有一位酒馆老板不愿意扔掉已成为酒馆象征的横木,便把横木拆下来放在柜台下面,没想到却成了顾客们垫脚的好地方,受到顾客的喜爱。

其他酒馆听说此事后,也纷纷效仿。很快,柜台下放横木的做法便普及开来。由于横木在英语里念做“Bar”,所以人们索性就把酒馆翻译成“酒吧”,就跟把糕饼“pie”译成“派”一样。

日本料亭的由来

在日本,餐馆遍地都是,但有一种价格高昂、地点隐秘的餐厅,却并不多见。这种餐厅就是所谓的料亭。

料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那时左右政坛的幕府大将军,都会要求封建领主住在京城,以便加以控制。领主们为了互通声息、暗中勾结,常常派遣亲信,代表他们互相接头。

为了避开敌人的耳目,这些密使大多会在隐秘的料亭里聚会。由于有这层特殊的历史背景,久而久之,料亭便成为日本政治要人和商业巨子聚会商谈的场所。

明治维新后,料亭并没有随着幕府的消失而消失,反而越来越兴盛。“二战”后,料亭仍被保留下来。

真正的料亭绝非一般人能够消费得起的。一顿饭吃下来,平均每个人需花费日币5万到10万元(400~800美元)。一般而言,最高档的料亭只接待熟客,头一次光临的客人必须由老主顾引见才能入内。

图书馆的由来

公元前7世纪,在亚述帝国的尼尼微古城出现了一座图书馆,它是亚述巴尼拔国王的图书馆,既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也是最早的档案馆。那么,尼尼微城究竟在何处呢?经过专家考证,它就位于今天的伊拉克摩苏尔市至底格里斯河地区。

当初,亚述巴尼拔国王喜欢藏书,就在华美的宫殿里建造了一座图书馆,并派人四处搜集反映各个学科知识的书版。书版源源不断地进入图书馆后,得到了精确的复制,如果发现有丢字现象和模糊的字,抄写员就会在卷中如实注明。据有关人士估算,该图书馆可能收藏了1500块书版,每块版上应当有80到200行字。

不幸的是,到了公元前612年,米堤亚人入侵尼尼微城,将这座古城彻底毁坏。至于王宫中图书馆的藏书,自然也难逃劫难。

后来,在乌尔古城人们发现了脊上刻有备忘录的书版,所刻很像现代书的书脊上印的书名,这样,单独的一块书版就能从堆放在一起的书版中辨别出来了。

公元前4世纪,在希腊神庙出现了藏书之所,希腊哲学书院也有了附属于该院的藏书之所。

公元前330年,在希腊的雅典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同年,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另一座公共图书馆问世,它就是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雅典图书馆非常窄小,却收藏了70万卷图书。这些图书能够代表古希腊文学和科学的巨大成就。可惜的是,这座图书馆历经了好几次劫难,到了公元640年,一群基督教徒寻衅闹事,竟然将它付之一炬,给人类留下了千古遗憾。

法国国家图书馆出现于1520年,纽约图书馆则在1895年建成。

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叫“图书馆”,而是被称为“府”、“阁”、“观”、“台”等。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我国。

据《在词典中出现的“图书馆”》中说,“图书馆”一词最早于1877年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而这个词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拟设简便图书馆说》一文,时间为1894年。

茶馆的由来

茶诞生于中国,是中国人的一种重要饮料。饮茶的场所自古至今称呼很多,但都是供茶客品茗、休息、娱乐的场所。

据史料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既可喝茶、又可住宿的茶屋。这是我国茶馆的雏形。唐代开元年间,许多城市的店铺,开始贩卖煎茶。这是我国茶馆的初级形式。以卖茶水为业的店铺被称为茶坊。

清代,茶馆已遍布大江南北。这时的茶馆,非常注意环境的选择,并向顾客供应点心、猪油葱烧饼等小食品。

城市与乡村的茶馆是不相同的。一般城市的茶馆比较雅致,而乡村的茶馆则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陈设也较简陋。

旅馆的由来

旅馆在我国历史悠久。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商朝就有“驿站”,当时是供官方传递文书和往来宾客居住的处所。西周初期,为了方便诸侯进贡和朝觐,官府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所谓“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市有候馆……以待朝聘之官也”。来宾按爵位高低,分别受到不同的接待,这实际上是一种“官营”的旅馆。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商业兴盛和交通发达,“民间”旅馆渐渐兴起。这些旅馆最初叫“客栈”或“旅店”,食宿不分,主要为商人服务。

西汉时期,旅馆的经营范围得到扩大。西汉都城长安,馆舍星罗棋布,不仅有供各地客商住的“郡邸”,还有供外宾居住的“蛮夷邸”。

据《旧唐书·太宗本纪》载:唐太宗即位后,恢复了地方官朝觐制度,为使官员住宿方便,下令建造“邸第三百余所”。当时,水陆驿道纵横交错,每隔30里就有一所驿站。全国共有驿站1639所,以都城长安为中心驿道,四通八达。

后来,又在少数民族地区修建了一条“参天可汗道”,沿途增设了68所驿站,以供来往使者食宿,并出现了用银制作的驿站专用凭证。当时还按宾客的国籍或民族,分设国家宾馆,由鸿胪寺下属的典客署负责管理接待和迎送。

到了元代,旅馆已成为最兴旺的行业之一,甚至出现了皇家开办的旅馆。

明清时,“驿”在京城被称为“会同馆”。光绪初年,北京共有会同馆367所。1927年后,专门接待国外旅游者的旅游饭店出现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中。同时,服务热情周到的民间旅店也大量出现。

墓地的由来

人类社会刚刚出现时,人死后总要埋入单独的处所,那时候根本没有墓地。一直到了中石器时代,人类才创造出能容纳多个墓穴的墓地。

早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欧洲就出现了一些墓地。考古学家对这些墓地进行了仔细研究,发现它们的位置总是在海边、湖畔和河畔,这说明,当时人类的社会复杂化程度可能已经很高了。有的人士进行实地考察后指出,墓地不但有容纳遗体的功能,还可作为某一部族的肥沃地域的标志。

在中石器时代的早期,有些墓地的空间很小,只能容纳20具尸体,可是另一些墓地却占地很大,埋葬的尸体竟然多达179具之多。科学家们通过检验尸骸,总结出中石器时代人们死亡的几个重要原因:关节炎、软骨病、龋齿等常见病。

当然,在遗骸之中,也可以发现有少数人因谋杀而死去,也有人因狩猎事故或斗殴而死去。当时,战争也出现了,因不同部族的战争而牺牲的英雄,也被埋葬在墓地之中。

墓穴中随葬的工艺品种类很多,体现出各种各样的葬礼习俗。有的时候,猎人的猎狗会作为殉葬品随同主人埋进墓穴。有的墓葬则证明阶级已经出现,因为有一些儿童也会有随葬品陪伴。依照常理推测,儿童活着的时候,不可能得到质量上乘的物品,他们墓穴中的随葬品可能是他们从父辈那里继承到的财产。

同时,男女随葬的工艺品也不尽相同,有的人死后佩有麋鹿牙、熊牙、海狸牙的装饰,似乎能够证明当时狩猎的水平。

考古学家们的研究还证明,在单独的坟墓中也能发现随葬品,其时间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民族形成了一种将较多死者集中到同一个墓地埋葬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发展得很突出。

厕所的由来

在我国,厕所的由来可有一番历史。

它古称“涸藩”或称“圊”、“轩”;又因古时农家厕所只用茅草遮蔽,故称为“茅厕”。《晋书·王敦传》云:“石崇以奢系于物,厕上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古人称上厕所为“如厕”,又叫“出恭”。从这条史料可以看出,石崇家里的厕所确实豪华异常。

1903年,慈禧太后以谒西陵为名,试行新造了芦汉铁路。芦汉督办盛宣怀是个马屁精,特地准备一辆花车,车内床侧有一门,门内有一被称做“如意桶”的马桶。桶底贮黄沙,上注水银,粪落水银中,无迹无味。外施宫饰绒缎,成一绣墩,可谓奢侈之极。

16世纪前后的欧洲似乎还未普遍设厕所,莫里哀喜剧里描写的巴黎人,拿起便壶随便往外倒,毫不顾及路上的行人。1596年,抽水马桶被英国人哈林顿发明。从此以后,厕所开始逐渐推广。

马桶的由来

1597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教子哈林顿爵士,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写了一个小册子《阿加克斯》。在这本书中,他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了一个带阀门的抽水马桶,并将该马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生动描绘。

1598年,哈林顿试着制造了一个抽水马桶,并使之与储水池相连,在他位于巴兹附近的一处住宅里安装使用。他还认为,每天冲两次厕所就够用了,这样可以使住宅的环境卫生得到保障。使用的结果证明他的想法非常切合实际,可以被人们接受。

抽水马桶出现的时间虽然较早,可是直到排水系统完备之后,它才在各大城市普及开来。

1775年,一种新型的抽水马桶出现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抽水马桶。它是伦敦钟表匠克明斯发明的。这种马桶在其上方设置了一个奇妙的水箱,只要将手柄轻轻一拉,水箱的阀门就会打开,水就哗哗地往下流淌。同时,滑阀自然打开,将金属马桶里的粪便冲入粪坑中。

1778年,一位叫布拉玛的伦敦家具匠又对这种马桶的技术进行了改良,使阀门的效果更佳。从此,抽水马桶变得又清洁又舒服,且隐蔽,越来越受大众的青睐。

19世纪中叶以来,抽水马桶中出现了浮球阀。这一配件的发明使马桶的使用更加方便实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1870年,在英国出现了一种整体式陶瓷马桶,是陶瓷工匠泰福德设计出来的。这种马桶比金属马桶更为低廉。它有一条排水管,呈蛇状,管内有一定量的水,能够严实地堵住阴沟里的臭气,并利用自来水龙头的强劲水流,尽快冲走粪便。

1889年,英国人博斯特尔发明出“冲洗式”抽水马桶,这种马桶要比以往的马桶先进得多,为世人所称道。他所用的阀门和杠杆与别的马桶相比要少很多,对水压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将链子轻轻地拉一下,上面的两加仑铸铁水箱中就有水冲下来,使马桶顷刻之间变得干干净净。水箱里的水位如果降低,浮球阀就会自动打开,使水箱重新灌满水。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各种各样的新式节能马桶层出不穷,但这种“冲洗式”抽水马桶还为许多人所常用。

日常用品

餐叉的由来

人们吃西餐时必然会使用餐叉,可是,餐叉的历史并非人人皆知。

餐叉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开始成为厨房的主要工具。罗马帝国衰落后,这种餐具被人们抛弃。后来,餐叉在拜占庭时期得到了广泛使用。几个世纪后,这种用具被拜占庭的一位公主带到威尼斯,从此在欧洲流传开来。在1379年的法国,查理五世的宫廷用具里首次出现了餐叉。

15世纪,意大利人普遍使用餐叉。保守的英国人对这一现象作出了如下解释:意大利人之所以使用餐叉,是因为他们的手不干净。

17世纪以前的英国,如果有人使用餐叉,会遭到众人的讥笑。男士使用时被称为“女人气的男子”;女士使用时则被评价为“好出风头”。直到17世纪以后的欧洲,人们才普遍使用餐叉。后来,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餐叉又传到其他大陆,甚至成为西方文明的标志。

火柴的由来

康熙、乾隆年间,外国人向清朝进献的贡品中就有火柴。可见,火柴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稀罕玩意儿。19世纪40年代后,外国商人在中国大量销售火柴。于是,有人认为,火柴的发明权应当属于外国人。后来,中国的老百姓就管火柴叫“洋火”,这个怪名字一直流传到今天。

其实,火柴的发明人是中国人。一个叫罗伯特·斯普尔的西方人根据史料指出,世界上的第一根火柴,是由北齐皇宫里的一群宫女发明出来的。北宋人陶谷在《清异录》一书中也说,民间用一种涂上硫磺的杉木条引火,在百姓之中非常流行。

到了南宋时期,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到处都有兜售火柴的小贩。还有人提出,在那时的杭州,有人把松木削成薄如纸张的小片,用硫磺将它的一端涂满,这种东西叫“发烛”、“淬儿”。这些都是早期的火柴,只是向来不为人所注意罢了。

欧洲在古罗马时期,就有火柴问世。当时有一些小贩,在街上贩卖一种浸泡在硫磺中的木柴。其实,这种木柴本身并不起火,只能用来引火。人们用铁块撞击火石,溅出的火星落在浸泡过硫磺的木柴上,便获得了火种。中世纪时期,芦苇取代木柴成了引火材料。

直到18世纪末,欧洲真正意义上的火柴才得以在意大利问世。当时,有人在一根木棒的顶端涂满了浓氯酸钾、糖和树胶的混合物,然后把它放进一个盛有硫酸溶液的器皿里。这样一来,化学反应突然产生,木棒燃烧了起来。这种木棒有一米多长,形状如同捶衣棒。

1805年,俄国出现了类似化学火柴的火棒,用钳子在棒头一夹就起火。

1827年,英国有一个名叫约翰·沃克的化学家,准备对猎枪上用的发火药进行研究。他把金属锑和钾碱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一根木棍进行搅拌。这样做的结果是,棍的一端沾上了金属锑和钾碱的混合物。后来,他觉得沾在木棍上的混合物已经无用,就想将它们在地上磨掉,可木棍却突然“扑”的一声冒出火,猛烈地燃烧起来。

沃克对这个发现感到非常兴奋。他想,如果利用自己的发现来制造引火物,那就可以给人们取火提供很大的便利。就在当年的4月7日,他制作的第一盒火柴推入市场。如果用一小片砂纸贴在火柴盒的一端,把火柴头放在砂纸中间,向外用力一拉,火柴便着起火来。

后来,一个名叫华尔克的英国人把硫磺和磷的混合物涂在木棍上,造出一种一经摩擦便能起火的火柴,于1830年公开出售。但这种火柴很不安全,磷有毒,并且很容易受到冲击而引发火灾。

1848年,德国人又发明了一种安全火柴。这种火柴一直使用到了今天。1857年,火柴贸易因其具有危险性,被政府统一管理起来。

火花的由来

火花,就是火柴盒贴画。世界上最早的火花出现在1827年英国的“约翰·华克”牌火柴包装上。在旧中国,火花一般仅作为火柴的商标装饰。解放后,火花设计师们利用艺术构思,逐步使火花向宣传性、艺术性、实用性方向发展。

1958年6月,北京火柴厂推出我国第一套成套火花,分鸟类、风景、花卉三组,每组各12枚。之后,火花开始以套花出现。近几年,火花的内容、题材不断开拓,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纪念火花、广告火花、日历火花、灯谜火花等陆续问世。这些火花设计、印刷之精美,堪与邮票媲美。

打火机的由来

打火机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发现氢气冲到铂棉上会起火。于是,他利用这个原理,试制出第一个由玻璃壳体和顶盖结构(喷头、铂棉、开关、内管和锌片)组成的打火机。

说法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士兵们趴在战壕里挨风吹受雨打,想抽口烟也办不到。英国有个叫阿尔弗莱德·丹希尔的人,在伦敦经营烟草商店,听到前线的士兵抽不上烟的消息后,决心研制出一种点火用的工具。他利用空盒等物做试验,终于在1917年发明了打火机。1924年,打火机开始大量生产。这样,士兵们可以一只手拿枪,一只手点火。

后来的打火机,利用打火石与转轮的摩擦而产生火花,点燃汽油灯芯而着火,使用起来很方便,很受消费者的青睐。

现代的电子打火机,主要用石油液化气取代汽油作为燃料,用电子陶瓷取代火石作为引燃物,用起来更加方便。

目前,我国已成为电子打火机的主要生产国、输出国,我国电子打火机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

牙刷的由来

大约在1770年,威廉·阿迪斯因煽动人们发生骚乱被关押在英国监狱里。

一天早晨他洗过脸后,用一小块布擦牙。可是阿迪斯觉得这个方法不管用,便想出一个主意:先在一块骨头上钻上一些小孔,然后将硬猪鬃切断绑成小簇,一头涂上胶,嵌到骨头上的小孔中去。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把牙刷就诞生了。

牙膏的由来

2000多年前,古罗马人用含有碳酸钙的浮石粉刷牙。19世纪中叶,在当时的市场上,普遍出现了以白垩土为主体的牙粉。19世纪末,市场上出现了管装牙膏。这种牙膏使用方便,但不爽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牙膏厂商制成用碳酸氢钙代替白垩土,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取代肥皂的牙膏。在味道、香气两方面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后来,牙膏不断得到更新,功效越来越齐全,能除去齿垢,达到清洁口腔和防治多种牙病的目的。

肥皂的由来

肥皂作为一种日常用品,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它的出现,竟然是最早的重大化学发明之一,在化学发展史上可是“赫赫有名”。

在5000多年前的埃及,一个给法老做饭的厨师不小心把一盆油打翻在炭灰里,当他扔掉后回来洗手时,发现手洗得特别干净。他又抓来一些请别的厨师试用,效果也一样。国王知道后就叫人仿制,这就是肥皂的雏形。

最早的肥皂配方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出现的。这份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配方其实很简单,就是将一份油和五份半钾碱混合起来。这份配方的发现,说明苏美尔人很早就很讲究个人卫生了。

公元前600年,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人,清洁身体时使用一种类似膏状的东西。而向来高傲无比的罗马人,一直是用橄榄油和浮石粉的混合浆来洗涤身体的。直到公元4世纪,罗马人因与高卢人的频繁接触,才从他们那里学会了制造和使用肥皂的方法。

罗马人掌握了制造肥皂的配方以后,首先利用肥皂来染发,他们用肥皂将头发染成浅红或沙红的颜色。罗马作家普林尼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说道:“肥皂,由山毛灰和山羊脂混合制造而成。”公元70年,普林尼第一次用羊油和草木灰制成了块状肥皂。

到后来,肥皂逐渐从南欧国家向西欧、东欧和北欧国家推广。这其间,肥皂的重要产地,主要包括法国的马赛,意大利的热那亚、威尼斯和萨沃纳。法文和意大利文中的“肥皂”一词,就是从“萨沃纳”这个地名逐渐演化而来的。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期,觉得生产肥皂有利可图,就下令建厂,用煮化的羊脂、烧碱等原料生产肥皂。直到法国化学家卢布兰首次用电解食盐的方法制成烧碱,才使肥皂成本大大降低,从此,肥皂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19世纪20年代,大规模制碱法被研究出来以后,肥皂价格越来越便宜,渐渐在世界各地得到普及。后来它传入中国,中国人将它称为“洋碱”,对它大为称道。

中国最早使用一种叫“皂角”的植物荚来清洁身体,使用效果也很不错。后来,人们开动脑筋,将动物油脂和草木灰混合起来,制成一种软皂,它在中国的家庭中一直使用到20世纪上半叶,深受人们的欢迎。20~30年前,有些山区还有人使用皂角和这种软皂,并对它们的使用效果赞不绝口。

现在人们所熟知的肥皂,是一种硬皂,属于工业制品。它由植物油和海藻灰提炼的碱混合而成,还要在其内加入一些香料,使它的味道更加好闻。在洗涤过程中,肥皂分子的一端和油污结合起来,另一端则与水结合,使污物颗粒成为污垢,从而漂到水面。

肥皂看起来不太起眼,可它的发明意义却很重大。特别是肥皂实现工业化生产以后,人们的个人卫生因之得到比较大的改善,也使婴幼儿死亡率大大降低。说起来,肥皂可是人类健康事业的大功臣呢!

保温瓶的由来

保温瓶又被人们称为暖瓶、热水瓶。它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双层玻璃容器,内外壁在顶部进行密封。为了减少热传导,还要将夹层中的空气抽出。热水瓶的内壁镀了一层水银,是为了使辐射传走的热量大大减少。盛在玻璃瓶里的液体不论是冷或热,温度始终不会改变。

在古罗马庞贝城废墟中,考古学家们曾经发现了一个双层容器。这个容器在当时来说是很先进的东西,很可能是保温瓶的前身。

1643年,创造出汞气压表的意大利人托利彻里提出有名的真空理论。可是,尽管这个理论对保温瓶的出现意义重大,但在以后的两个半世纪里,真正的保温瓶依然没有被发明出来。

1879年,德国物理学家瓦因为了储存实验室的液化气体,听从了霍里德教授的建议,用两层中间为真空的薄玻璃制作容器。1881年他撰写了论文《瓦因霍里德瓶》。

1890年,英国化学家盾姆斯·久阿尔改进了瓦因霍里德瓶,在瓶壁上镀上一层银,降低了热辐射,减缓了热量通过玻璃的散失速度。于是久阿尔瓶诞生了。

现代的保温瓶,发明者是英国的詹姆士·杜瓦爵士。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工作重点是对极低温度液体的研究。

1892年,杜瓦在英国科学研究所讲“液化气”。为了使教学更好地进行,他让一个叫柏格的玻璃匠替他制作一个双层玻璃容器,还用水银将两层胆壁涂得满满的,使热量的传递大大减少。然后,爵士抽掉了两层之间的空气,真空瓶出现了。

这只瓶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保温瓶。它完全是为了实验而制成的,它被称为“杜瓦瓶”。直到今天,位于伦敦的英国科学研究所,还有一个重要的保存品,就是早期的杜瓦真空瓶,非常珍贵。

杜瓦对抽出空气的理论非常重视,并为之申请了专利,但却没有为真空瓶争取到专利。1902年,德国人柏格开始进行推销保温瓶的工作。两年之后,他以自己的名义为保温瓶争取到了专利。他非常聪明,知道玻璃瓶胆容易碎裂,就用镍制造外壳,保护瓶胆。一开始,保温瓶主要应用于实验室、医院和探险队,后来人们野餐时和乘坐火车时,也使用这种瓶子。

1904年,柏林制作玻璃器皿的工人布尔盖发现,这种瓶除供科学研究外,还可用于日常生活。他经过研究,给这种瓶子添加了护热套,这样在市面上就有了能储存热咖啡或红茶的容器。从此,各式各样的保温瓶也就陆续问世了。

保温瓶塞的保暖效果是瓶子中最差的部分。后来,人们将软木塞弃而不用,改用膨胀橡胶、塑料塞。一直到今天,保温瓶仍然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香烟的由来

位于现今墨西哥犹加敦半岛上的美洲原住民,可能是最早种植烟草的人群。之后,南美洲、北美洲才开始烟草的种植。最早吸食烟草的是美洲印第安人,他们把一些烟草扔在火上,然后用嘴叼着长管子的一端,将另一端放在火焰的上方,这样就能把烟吸入口中。

美洲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吸烟的人群。欧洲人环游地球,发现美洲人以吸烟作为消遣,觉得烟叶这东西很不错。16世纪时,欧洲人在美洲搞到一些烟叶,销往西班牙和法国,换取各种工业品,然后再将得到的工业品运到美洲卖,赚到了很多的利润。

大约在1560年,一个叫让·尼科的法国人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他对美洲的所有植物都很感兴趣,其中有些植物和欧洲的差异很大,他和其他人常用烟叶止痛。现在说烟草含有尼古丁,“尼古丁”这个词就来自这个人的名字。其实用烟草治病的方法很多,有时马病得很厉害,连路都走不稳,于是有人将烟草的烟吹入马的鼻腔,因为这样一来马的病就会好些。

最早的香烟或纸烟是在1799年由土耳其的士兵发明的。当时守卫亚克城的土耳其军队受到拿破仑炮兵的攻击,士兵队公用的水烟筒被炮弹击毁。嗜烟如命的土耳其人就用点枪炮的火药纸来卷烟叶,这样就发明了香烟。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士兵从当时的鄂图曼帝国士兵那里学会了吸食方法,之后这种方法被传播到不同的地方。

到了19世纪,人们发明了用机器卷制香烟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与其他的新发明、新创造一起,成为欧洲工业时代的重要特征。1850年在俄国、19世纪50年代在伦敦,手工卷烟厂问世,受到众人的关注。美国于1864年在车间生产香烟。

19世纪70年代早期,英国、美国生产出来的香烟,源源不断地流向落后的希腊、埃及和土耳其等国,赚足了大笔的钞票。香烟价格一直比雪茄便宜,因此困难时期香烟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美国,1873年后发生的严重的金融恐慌,使吸香烟成为一种时尚。

1880年,詹姆士·本萨克经过刻苦研究,终于发明出一种奇异的机器,这种机器能把定量的碎烟叶置于定型管中卷成卷儿,然后用刀把这个卷儿切成合适的长度。后来,詹姆斯·杜克对这种机器进行了重大革新。19世纪80年代中期,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德汉姆的杜克公司,香烟的产量每天可达到四百万支。

瑞典有一种设备,本来是用来对火柴进行包装的,后来用到了香烟包装方面。这样一来,香烟的包装也实现了现代化。1931年,人们为了使香烟更加保鲜,就在烟的包装外又加上一层玻璃纸。没想到,香烟从此更受欢迎了。

到了20世纪30年代,医生们发现,因吸烟而引起的心脏病、肺癌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他们深深地为烟民的健康担忧。于是,在民间产生了反对吸烟的运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企业生产香烟时,不得不在包装上加上健康警告,人们对吸烟的危害终于有了较多的了解。

16世纪中叶,西洋烟开始传入中国,当时国人不习惯吸这种烟,感到头发晕,好像喝醉了酒,所以给烟取了个“干酒”的名字。但是这冒烟的“干酒”使人慢慢上瘾,以致几百年来欲罢不能。

雪茄的由来

雪茄沐浴着热带雨林的阳光雨露,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造就了雪茄醇厚的品质、馥郁的芳香以及悠长的回味。应该说,雪茄和咖啡、红酒一样,也是一种高级商品。而哈瓦那雪茄的社会地位,应该是和蓝山咖啡、波尔多红酒排在一起的。

雪茄是在美洲被发现的。1492年11月,哥伦布带着士兵在古巴东部地区一个小海湾附近指挥勘察,正在返回主船的两名水兵在途中发现土著人经过自己的村宅,男人们手里总拿着一根未燃透的仍在冒烟的干树枝和一些植物叶,不时地吸冒出的烟。

后来他们发现,雪茄是印第安人从不离身的东西。从出生直到死亡,印第安人都生活在雪茄螺旋形的烟雾之中,仿佛被藤蔓紧紧缠绕的木棉树一样。在印第安人的村宅里,雪茄烟是他们的神话、医学、宗教、部落盛典、政治、战争、农耕、捕鱼、鼓舞集体等公共习俗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他们的宗教仪式中,人人都吸着雪茄烟,个个都如痴如醉、神魂颠倒、悠然自得,满屋青烟袅袅,产生非常好的宗教效果。

发现雪茄的两名水兵之一——罗德里戈·德埃克塞雷斯,他受到雪茄烟芳香的吸引,成了首批吸雪茄烟的欧洲人之一。这样,雪茄烟传到西班牙与葡萄牙本土,不久又传到法国、意大利。十六世纪中期,欧洲人对雪茄已相当熟悉。

雪茄的原文并不是英文的拼法Cigar,它不是名词,而是一个动词。雪茄的原文来自玛雅文的Sikar,即抽烟的意思。雪茄由美洲大陆传到欧洲后,玛雅文的称谓被拉丁语称为Cigarro,这是与现代英文拼法最接近的。

“雪茄”的中文名也有一番有趣的来历。1924年的秋天,徐志摩从柏林回到上海。周末,他陪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到一家私人会所里消遣。泰戈尔是忠实的雪茄迷,两人吞云吐雾之时,泰戈尔问徐志摩:“你能为Cigar取个中文名吗?”徐志摩回答道:“Cigar之燃灰白如雪,Cigar之烟草卷如茄,就叫雪茄吧!”徐志摩的诠释将Cigar原名的形与义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众所周知,抽香烟是将烟雾吸入肺部,然后吐出,而抽食雪茄与抽香烟截然不同,正确的抽食方法是每吸一口雪茄时口含雪茄烟雾,在充分享受雪茄特有的芳香后轻轻吐出烟雾。须注意的是,雪茄的烟灰有助于冷却雪茄,因此不要轻易弹走烟灰。当品尝完一支芳香的雪茄后,不要用熄灭香烟的方法将它掐灭,只需将雪茄放在烟灰缸边,数秒后,它就会自动熄灭。

烟盒的由来

1880年奥匈帝国的20支“尼尔”牌铁听是世界上最早的香烟盒。这些珍品现被存放在意大利烟草博物馆里。

世界上存放香烟最少的烟盒是日本“明治的月桂”第86号,盒内只装有一支香烟,是专门用来赠送给顾客的。

英国最讲究烟盒材料的坚固与密封,有些铁听香烟存放四五年后还是烟味芳香,真称得上是烟草业界的一大奇迹。

日本的“宽银幕”烟盒多数是观光烟,由2~4包合成一组,能分能合,别具一格。日本专卖公社发行过一种烟盒,被消费者理解为“爱情”香烟。其图案正面是一支强劲的箭击穿一只新鲜的苹果,背面是一束鲜花。

100多年来,烟盒装潢已形成了东方特色和欧美风格两大体系。前者是图文并茂,形象逼真,能很快被人们接受;后者大多为几何图形,通过浪漫主义的手法,用抽象的难以言状的“图案”来丰富人们的想象力。

床罩的由来

床罩的发明者是法国妇女迪迪。

迪迪与同村的马夫路易两情相悦。他们恋爱了三个月后,正式举行了婚礼。不幸的是,婚礼后的早晨,年轻的妻子发现丈夫有遗尿的毛病——他将婚床上的被褥尿湿了。这时,祝贺婚礼的客人们已在门外,他们大声笑闹,捶打木门,迪迪已没有更换被褥的时间。

迪迪望着神情沮丧的路易,忽然灵机一动,从衣橱里取出一张床单,迅速铺在潮湿的被褥上,然后开门迎客。客人们向新郎新娘祝福,并参观他们的新居。突然,一位客人手指床单,惊奇地叫道:

“多奇怪的布置,这是洁白的‘床罩’!它一定是巴黎上流设计的最新玩意儿吧?”

新娘微微一笑,不发表意见。

客人们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哦!这多么时髦,多么漂亮!”

很快,迪迪的铺床方法,在法国各地流传开来。三年后,法国宫廷正式采用了这种方法,并按那个客人所说的那样,将铺在被褥上的床单命名为“床罩”,并且把它载入了《宫廷起居事典》。

地图的由来

地图是人类探索地球的重要工具,很久以前就出现了。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就开始用简单的线条在地上或墙上画出表示狩猎、播种、危险、友邻位置等内容的图形,这就是原始地图的雏形。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刻制的泥板地图,以及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人刻于陶片上的地图。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地图。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记录道:公元前504年,一个叫阿里斯塔戈拉斯的人,郑重地将一块青铜牌给斯巴达王克留门尼斯观看,牌上刻有全世界的海洋环流、陆地和江河。这块青铜牌其实就是一幅不折不扣的地图。

公元150年,亚历山大城的学者托勒密出版《地理学》一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制作地图的诀窍,成为绘制世界地图的指南。他还特意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涵盖了从欧洲经丝绸之路到中国的半个地球的地域。在当时,能绘制出覆盖区域如此之广的地图,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外国人绘制立体地图,可能是受到中国人的影响。1510年,保罗·多克斯绘制了欧洲最早的立体地图,将奥地利的库夫施泰因附近的地形地貌充分反映了出来。但这幅地图与中国最早的立体地图相比,晚了1200多年。

1512年,一个叫麦卡托的人发明出一种绘制地图的投影技术。在通过平面表示地球形状的方法中,这种投影绘图法是最适用的。

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平面地图产生于2300年前,是在周朝中山国都遗址附近出土的铜版地图。图中,古代制图的某些要素,如分率、准望(即比例、方位)等都已出现。

现存最古老的世界地图,是绘制于公元前500年的一幅泥板世界地图,在英国一家博物馆内保存。在这幅地图上,巴比伦位于世界的中央,全世界环绕在它周围。

在全世界,中国是最早应用地图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有“禹铸九鼎”的传说。据说,大禹制伏水患以后,就铸了九只大铜鼎,鼎上铸刻有天下九州的山川形势,以及丰富的草木禽兽和物产。在中国历史上,大禹是3000多年前的人,可见,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就应当是大禹的九鼎图。

春秋战国之际,地图的绘制水平非常高。那时候,群雄争夺地盘,战争不断发生。当时的地图主要就是军事地图,制作地图非常重视方位、距离和比例尺。

1973年,人们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掘出汉朝初年绘在帛上的三幅地图,包括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从这三幅地图来看,当时绘制技术的熟练程度已经很高。这三幅地图中,最大的一幅是驻军图,长96厘米,宽78厘米,绘图颜色为黑、红、田青三种,描绘的范围是今湖南江华县的潇水流域,比例尺在1∶80000~1∶100000之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军用地图,被世界制图界人士誉为“惊人的发现”。

另据传说,在秦始皇的墓室中有大地的模型,以水银对数以百计的江河湖海进行模仿。在墓室的顶部,还制作了非常精美的天体模型。

公元32年,正是东汉初年,著名将领马援在给汉光武帝刘秀分析敌情之后,向他展示了一种用糯米粒做成的立体地形图,其中高山、大川、隘口等各种地势都非常清楚。光武帝看完之后非常兴奋,说道:“敌军的军情好像在我的眼皮底下出现了。”

南北朝时,南朝诗人谢庄改进了立体地形图的制作技术,使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用大小不同的木块制作了一幅立体地图,既能分又能合,巧妙地显示了山川地貌的特征。

唐贞元年间,贾耽设计、监制了巨幅的《海内华夷图》,开始以不同颜色绘制不同地域。

宋代科学家沈括曾写了一部著作《梦溪笔谈》,书中进行了如下记载:他奉皇王圣旨,出使辽国,一路上仔细观察地形,绘制了—幅名为“使契丹图钞”的地图,还利用面糊、木屑等物质,制成了非常好看的立体模型。

明朝末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在广东刻印成《坤舆万国全图》。出于对中国的敬意,他把中国置于地图中央。这幅地图对我国古代地图的绘制产生了较大影响——它使我国原有的经纬概念得到充实、明确和系统化。

1718年,清代官方监制的《康熙皇舆全览图》制成,这是当时中国最权威的地图。

我国古代地图的特点是起源久远,绘制技术高超,理论完整、系统,种类多样。

地图册的由来

1570年,在荷兰出生的亚伯拉罕·奥特留斯编纂了一部地图册,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地图册。

奥特留斯是佛兰德斯的一位成就惊人的地理学家。他年轻时成为专门经营地图的商人,精明的他把地图裱到亚麻布上,染上鲜艳的色彩,然后拿到市场上出售。由于他的地图非常漂亮,一时间成为抢手货。

后来,奥特留斯到了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一边将当地的地图收购到手中,一边大量销售自己制作的地图。他带着买来的地图,回到安特卫普(比利时的一个省份),向同行们炫耀。应一位同伴商人的要求,奥特留斯把30幅地图编纂在一处,印制成册,印刷时设置了长28英寸、宽24英寸的规模。

在此以前,人们查阅地图时很困难,大幅的地图需要卷起来,小幅地图虽然较为平整,但字迹太小,要想看清是不容易的。因此,胡福曼总是抱怨旧的地图有着参差不齐的尺寸。奥特留斯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又印制了对开本地图。就这样,第一本现代地图册问世了。可是,这一版只印了一册。

后来,奥特留斯决定把地图编辑成书,大量发行。他花费精力搜集了53幅地图,然后印制成一部地图册。1570年,奥特留斯联系了一家出版社,将这部地图册出版。

奥特留斯的地图册销量很好,不断被出版社重印,到1612年为止,重印多达40次。由于当时采用铜版印刷技术,所以保证了地图的精确度和质量。这种技术在荷兰达到高峰。奥特留斯不是一味地重印地图册,而是精心修订制作每一版地图册。

与此同时,科学家墨卡托也在精心编纂一部三卷册的地图册,当时世界上质量最好、内容最新的地图册也被囊括。在他1594年逝世以前,该地图册有两卷出版。

到了1595年,墨卡托的儿子卢姆德以《地图册:或关于宇宙起源和已创造的宇宙的哲学思考》作为书名,将这部三卷本的地图册全部出版。这部书第一次在标题中使用了“地图册”(atlas)一词,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卢姆德·墨卡托的地图册有惊人的销量,没过多长时间竟然出了31版。

后来的地图册将尺寸缩小,到了18世纪,出现了袖珍版的地图册,受到人们欢迎。

针的由来

最早的针是骨针、木针、象牙针和铜针。我们发现的针,最早的是石器时代的遗物。

在古埃及的废墟中发现过石针,罗马时代的人们用的是铁针和铜针。我们现在所用的钢针,大家认为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传入欧洲时已是中古时代。

欧洲第一家制造钢针的工厂,是14世纪在德国汉堡设立的。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一个名字叫格鲁斯的德国人把造针术带到了英国,从而使英国、法国成了世界上主要的产针国家。

钥匙的由来

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钥匙的民族。他们的锁是把一条门闩插入一个槽中,槽沟顶部有一个木制闩,门闩插入槽沟后,木制闩便会插入门闩的孔。这样一来,门闩就非常牢固,必须用钥匙才能打开。

由于埃及人的锁只能用在有门闩的那一面,不利于灵活地开与关,于是,希腊人在它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一种可以从另一面打开的锁。希腊人所制的钥匙,是一根弯曲的木棒,形状和大小很像农夫用的小镰刀。但是也有一些钥匙长达三尺,必须扛在肩上才能搬动,相当沉重。

罗马人创造出一种较小的锁,可以携带到各处,我们称之为挂锁。这种挂锁的钥匙外表上看起来像个指环,可以套在手指上,携带起来非常方便。

拉链的由来

拉链又称拉锁,它是近代以来方便人们生活的十大发明之一。

拉链在一个世纪以前应运而生,被美国人发明出来。在这之前,世界各地只有中欧一些地方的人们,用带、钩和环等工具,起到纽扣和蝴蝶结所起的作用。

其实,使用拉链最初只不过是为了解决鞋带的问题。拉链的发明者是美国人尤德森。他是一位工程师,主要研究由压缩空气驱动的有轨系统,可是一直没有取得成绩。1893年,他在进行接合件设计的工作时,将一个布条上的金属拉钩,与另一个布条上的金属锁眼儿连接起来。

不久,他为这个“滑动锁紧装置”的设计申请到专利,这是拉链的雏形。

后来,一位叫路易斯·沃克的企业家知道了这个设计,就创建了自动拉链公司,将拉链引入批量生产之中。1905年,沃克又注册了“C–curity”拉链商标。这种拉链首先在高筒靴的制作中得到运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流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的拉链制作起来较为困难,而且很容易松开,让使用者感到尴尬。

1913年,沃克公司来了一位新雇员——瑞典人盖登·桑巴克,他给这家公司带来了好运。他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良了粗糙的锁链装置,将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而锁齿有一个小型的钩,能与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的孔眼儿相匹配,使拉链变得耐用。

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拉链终于诞生了。

1918年,拉链在军装上首先得到运用。它在民间的推广则非常晚,直到20世纪30年代,妇女们才渐渐接受这件新玩意儿,用来代替服装上的纽扣。

拉链之名最早是在1926年出现的。在一次推广拉链样品的午餐会上,一位小说家弗朗科突然兴致颇浓地形容拉链,他说:“一拉,它就开了!再一拉,它就关了!”这些话简洁、形象地概括了拉链的特点,“拉链”一词于是流行开来,终于被人们所接受。

今天的拉链与过去的产品有很大区别。现在人们使用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塑料质地的,人们把这种拉链命名为尼龙拉链。

缝纫机的由来

早在25000年前,第一枚骨针、第一枚象牙针出现时,人们进行缝纫就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可是,手工缝纫实在太慢、太艰苦了。为了摆脱手工缝纫的烦琐,在近代,人们头脑中产生了缝纫机械化的构想。

18世纪时期,英国有两位科学家在这方面实现了突破。一位是韦森霍尔,他在1755年争取到双尖针的专利,这种针将针鼻眼儿设置于中间的位置。另一位是托马斯,他在1790年研制出了一种全新的装置,它能够对皮革进行缝纫,具有现代缝纫机的一些特点。

1830年,法国有一位名叫蒂蒙尼的穷裁缝,他设计出的一种缝纫机是真正实用的产品。这种机械的主要部件以木头为原料,非常笨重。这种缝纫机被应用于巴黎的一家工厂,用来生产军装。可是,这种机器的质量实在太差了,结果用了不到一年,有一些裁缝对蒂蒙尼非常不满,气势汹汹地冲进他的店铺,将他发明的缝纫机砸了个稀烂。

蒂蒙尼虽然遇到挫折,却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对缝纫机进行改良,并于1848年分别在英国和美国争取到了专利权。后来,他还创建了法国第一家缝纫机公司,赚取了大把的钞票。

在美国,纽约的沃尔特·亨特、马萨诸塞州的伊莱亚斯·豪和艾伦·威尔逊,在互不知晓的情况下,差不多同时独立设计出新的缝纫机模型。其中,伊莱亚斯·豪研制出的缝纫机于1843年成功面世。1845年,他在波士顿演示了这种机器的工作,证明这种机器的效率超过五个缝纫女工的一起工作的效率。1846年,他在英国争取到了专利权。

可是,由于这种机器操作起来也很烦琐,很少有人能够接受它。他在英国到处推广自己的发明,却受到众人的冷落,生活窘困到了极点,只得回到美国,打算就此放弃。可是,回国之后,他发现全国各地都有模仿他的设计的缝纫机销售,而且销售成果相当不错。

为什么同一种机器,在两个国家被关注的程度却大相径庭呢?其中的关键人物是美国人梅里特·辛格。梅里特·辛格不但模仿了伊莱亚斯·豪的机器的优点,还发现了机器的致命缺点。他改良的缝纫机可将双手解放出来处理布料,使操作变得简易可行。

辛格赚足了钞票,可缝纫机创始人之一的伊莱亚斯·豪的生活却每况愈下。没过多久,伊莱亚斯·豪的妻子去世,这使他异常痛苦,便控告辛格侵犯了他的专利。法庭考虑到伊莱亚斯·豪的贡献,判辛格侵犯了豪的专利权。后来,历史学家把伊莱亚斯·豪和辛格同时作为缝纫机的发明人。

缝纫机的发明使妇女的家务负担大大减轻,还极大地影响了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服装潮流。由于缝纫机的出现,衣服的制作变得非常容易,大规模地裁衣、制衣成为可能。为此,缝纫机又进行了很多次改良,现代的缝纫机还配备了电动机。但是,从总体而言,缝纫机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丝毫的变化。

高压锅的由来

高压锅作为一种现代家庭常见的厨房用具,直到300多年前才问世,它是由法国人发明的。1675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帕平离开祖国来到英国伦敦,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罗伯特·胡克的秘书。

1681年,帕平带领一批人到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旅行。他们野餐时发现水不到100℃就沸腾了,食物也难以煮熟。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帕平懂得这是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低的缘故。

帕平想,既然水沸腾时的温度能够随着压力的升高而上升,那么,如果把盛水的容器密封,在蒸汽一点儿不外泄的情况下进行加热,容器内的压力肯定会增高,沸点可能会超过100℃。由于沸点很高,把食物放在这样的容器里,说不定会熟得更快,煮得更烂。

可是,在密闭的容器里,水的温度提高时非常危险,因为蒸汽无法外泄,它对容器的压力就会升高,最后可能像炸弹一样造成容器爆炸,这样,使用起来就会非常危险。

为了降低容器内的压力,帕平发明了一种减压装置,通过它可以使蒸汽在形成危险压力以前就得到放泄。这个装置,就是现在高压锅上不可缺少的安全阀。用这种容器来煮肉,十多分钟就可煮烂。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只高压锅。帕平对自己发明的高压锅非常满意,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消化器”。

在1681年4月12日皇家学会会员的一次集会上,高压锅得到第一次应用。英王查理二世对这一发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特地要求帕平为他制造一个,置于白金汉宫中国王的实验室里,以便随时观赏。

帕平由于在实验科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任命为皇家学会的临时实验室主任。1712年,帕平在伦敦不幸病逝。

可是,在帕平去世后的近200年里,高压锅仍没有被家庭主妇们作为重要的烹调工具来用。那时的高压锅一般有较大的型号,主要运用在工业方面。至于其他方面,也只是在医疗上作为一种高压消毒锅使用。

一直到20世纪初,美国才开始普及家用的高压锅。后来,世界各地的制造商都开始大批量生产这种民用锅。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压锅风行全世界,成为各国主妇心爱的烹调宝贝。

不粘锅的由来

很久以来,人们就希望能够出现一种不粘油垢、食物碎渣的锅,使洗锅更容易些。现在人们都知道,要想使锅不粘食物,就必须采用聚四氟乙烯来参与锅的制作。

193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美国杜邦公司的普伦基特博士发现了聚四氟乙烯。这是一种白色固体,有一些较为突出的优点:一来它的绝缘效果非常出色,二来它在330℃至零下260℃之间,不受化学品、水分、阳光、热力的影响,再就是它非常滑溜,一点儿黏性也没有,就连口香糖也粘不上。

聚四氟乙烯这种物质一开始是被用于装腐蚀性化学物质的器皿的制作,后来被应用于火箭和导弹的防热材料的制造。人们用它来制作不粘锅不过是大材小用。1955年,格雷戈里创办了特氟隆公司。“特氟隆”是聚四氟乙烯的商品名。

格雷戈里非常喜欢钓鱼,他用聚四氟乙烯对钓鱼线进行处理,使它变得非常滑溜,不会粘上任何东西。他夫人经常向他抱怨:“你有办法解决钓鱼线的黏结问题,怎么对粘锅问题毫无办法?”格雷戈里听了这些抱怨,就在不经意之间把刷锅和钓鱼的体会传达给一些有心研究粘锅问题的人。

1956年,一个观众正在观看电视演员哈本的表演,无意中发现鸡蛋在哈本的平锅上粘住了。这件事发生之后,格雷戈里把制造不粘锅的构想向哈本说了。哈本也觉得锅粘住食物实在麻烦,就与制造商强强联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没过多久,不粘锅问世并进入市场。

为了利用明星效应,制造商给这种不粘锅起名叫做“哈本平锅”。这种品牌的锅在英国属于一个老牌子,直到今天仍是一个享誉不衰的名牌。如今,美国的家庭主妇,平均每四人就至少拥有一口不粘锅。在世界各国,不粘锅的销售量以迅猛的速度上升,它已成为家庭主妇们不可缺少的烹调工具。

剃须刀的由来

古时候,人们使用的剃须刀大多是用燧石、青铜或黄金做成的。1800年以前,丹麦人开始使用铁制的剃须刀,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制剃须刀的记录。1680年,英国人开始尝试用钢片替代铁来剃须,他们发明了一种叫“割喉”的钢片剃须刀。

装有刀片的现代剃须刀,是美国的销售员金·坎普·吉列发明的。1895年,吉列到一家理发店刮胡须时,面部被刮出了血。

“要是有一种安全剃须刀就好了。”理发师耸耸肩说。

吉列以商人特有的敏感意识到,全世界有2/5的人用剃须刀,如果发明一种新式的安全剃须刀,肯定会有销路。

那时候,有一位名叫佩因特的发明家设计了一种用了就扔的瓶盖。他有一句名言:“在你设计某种东西时,为什么不使它使用一次就扔掉呢?这样一来,顾客使用后又会回来购买,商家总是能够赚到钱。”这句话对吉列的影响很深,但是这句话怎样才能运用到剃须刀上来呢?吉列还没有想明白。

一天早上,吉列起身刮胡子,发现剃须刀的刀刃与佩因特的构想正好吻合。他想:剃须刀有用的部分仅仅是刀刃而已,为什么不制造出一个钢东西,在上面装上可拆卸的刀刃呢?为什么不制作一个钢片,用夹子紧紧夹起来,刮完胡子后就可以丢弃呢?

从此,吉列一头钻进了实验室,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吉列仍没有制作出一把理想的剃须刀。

为了实现愿望,吉列苦苦奋斗了六年,但是仍然没有研制出行之有效的剃须刀。正当他犹豫不决时,他遇到了著名发明家尼卡松。在尼卡松的鼓励和帮助下,吉列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制,终于制成了一种“T”字形的剃须刀。这种剃须刀的刀刃很锋利,但在刮胡须时,它能随着接触面变换角度,因而不会伤人。

1901年,吉列为自己发明的安全剃须刀申请了专利,同时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经营安全剃须刀的公司——吉列公司。

1902年,吉列终于将现代剃须刀的细节问题解决了:他在剃刀上安装了一个较宽的把手,可以让使用者对使用角度进行适度调整;剃须刀头部做成“T”形,使刀片两面都能产生使用效果;加入适当等级的钢,还配备了自制、自磨刀片的设备。

1903年,现代剃须刀正式问世,并迅速被推向市场。由于这种剃须刀的刀片可以被替换,既便宜又方便,所以一时之间,用吉列的剃须刀刮胡子,成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一种时尚。

剃须刀的下一步变革,关键人物是美国退伍军官希克中校。1928年,他将电动技术运用于剃须刀,成为电动剃须刀的发明人。这种剃须刀内装有小电动机,反复推动防护罩后面的一排刀片。三年后,这种新产品进入市场,单价为25美元,受到人们的喜爱。

1960年,美国的雷明登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把使用干电池的剃须刀。到了这一年,电动剃须刀与吉列发明的手动剃须刀同时在全世界风行,得到普遍的使用。

磁带的由来

1888年,一位名叫史密斯的美国科学家,第一次提出了磁性录音的设想和理论。十年之后,丹麦电话技师波尔生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录音机及第一盘磁带。当时的磁带是把铁粉涂敷在细线上制成的。

1927年之后,人们又研制出了各种合金钢丝带。

最初的录音机非常简陋,输出信号非常微弱,合金钢丝带使用起来也不方便。录制几小时节目所用的录音钢丝带,要用汽车来装运,并且一旦断裂,不易连接。

1932年,德国的一家化学公司开始致力于磁带的改良工作。该公司把四氧化三铁的黑色磁性粉末和黏合剂混合在一起,涂到纸带上,使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二年,他们又采用伽玛——三氧化二铁磁性粉末进行试验,这就是今天通用磁带的雏形。

1963年,荷兰菲利浦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盒式录音机,同时也产生了盒式磁带。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磁带的应用范围也迅速扩大。在全世界,磁带产量按每年15%的增长率迅速增加,至1982年已达到3700亿米。

录音机的由来

1888年,美国的史密斯提出磁性录音的设想和理论。1898年,丹麦科学家瓦尔德马·波尔生将其设想变为现实,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钢丝录音机,并在这一年取得专利。尽管这种录音机没有投入生产、没有进行销售,但这种机器利用磁性录音,却是今天所有录音机共同的工作原理。

这种录音机是将钢琴弦绕在一个滚筒上进行录音的。机器将传声器与电磁铁紧紧连在一起,使钢丝贴近电磁铁进行快速的卷动。这样一来,钢丝就不断被磁化,磁化强度随着传声器收到的声音产生波动,在钢丝上导致相应的磁性变化发生。播放录音时,只要再把钢丝贴近电磁铁进行一次卷动,就会产生与录下的声音相应的微弱电流,使声音在耳机中发出。

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放大技术的发展和高频偏磁的利用,钢丝录音机正式成为商品,并开始用于广播、有声电影、电信传递等领域。

1932年,英国广播公司率先使用钢丝录音机,将乔治五世的圣诞节文告传遍英国各地,使民众聆听到国王的声音。

1935年,德国的法班公司和德律风根公司制造出一种塑料录音带。这种录音带涂有二氧化铁,小巧轻便,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录音,却不必频频更换卷盘。到后来,德国的广播电台用录音机预先录好将要广播的节目,既能使播出的内容消除错误,又能把同一节目进行好几次重播,效果非常好。

到上世纪40年代,磁性录音技术开始成熟,磁带录音机终于广泛流行。“二战”结束后,德国的几台录音机被同盟国得到并交给了一些电器公司,包括英国电子乐器工业公司和美国安帕克斯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磁带录音机最终发展成商品,大量投放市场。

早期的磁带录音机只有一个磁头,后来发展为三个:一个用来消磁,另一个用来录音,一个用来重播。大多数家用的录音机只有两个磁头,一个用来消磁,另一个专门负责录音和重播。

上世纪50年代前后,磁性记录从录音向录码的新领域蓬勃发展,并进一步开发了录像的新技术。随着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薄膜电路的应用,录音机的体积大大缩小。1963年,荷兰菲利浦公司制成体小、价廉、携带和操作方便的盒式磁带录音机。后来,这种录音机又发展成微型盒式录音机和大盒式录音机,并涌现出许多新颖的立体声录音机及收录两用机。

1979年,日本的索尼公司发明了一种袖珍的立体声录音机,这种机器很快风行全球,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随身听”。

暖气的由来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就已经懂得怎样利用火和太阳的热能来取暖御寒,加热食物。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人类能够较合理地利用热能取暖是古罗马时期的事。

古罗马的公共浴室和富人的房子都装有地下火炉,这就是地面暖气的雏形。18世纪末期,苏格兰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在他的伯明翰市郊的工厂里安装了第一套水蒸气取暖设备。

1851年,在英国定居的迈耶·阿姆谢尔·德·罗思柴尔德男爵在他的别墅安装了暖气和现代化自来水管道系统。1899年美国出现了组合式散热器。1900年,法国的夏佩公司也开始采用这种暖气散热器,并使暖气在外观和应用上更加成熟,成为空调时代来临之前的主要取暖工具。

钟的由来

在中国,钟的制造可以追溯到汉代。东汉时期的张衡创造了天文钟,称得上是钟的鼻祖。

在埃及的开罗博物馆里,保存有古埃及人发明的一种叫“水时钟”的计时装置。到了亚历山大王朝,人们对水时钟的技术水平感到不满意,对它进行了改进,方法是用一个浮子来对水面的变化进行测量,再通过滑车表示出准确的时间。

后来,阿拉伯人对改进水时钟的水流稳定装置作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他们先使流进来的水进入中间水槽,水槽里设置了一个小型浮子。水进得多了,小浮子就开始上升,中间水槽的入口就关闭了;中间水槽里的水倾泻出去时,小浮子也随之往下降落,进水口被打开。这种控制水量的办法,在当时较为先进,更与现代自动控制技术的“反馈控制”原理有相似之处。

到了13世纪,在欧洲出现了第一批机械时钟,采用了古巴比伦的均等划分法。不过,当时的钟只是在每小时敲钟进行报时,还不是在钟的表面将时间显示出来。17世纪以来,钟摆和发条逐渐出现,钟的运转精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乔万尼·德·丹第被誉为欧洲的钟表之父。他用了16年的时间,终于制造出来一台功能齐全的钟,并于1364年开始使用。这座钟被称为宇宙浑天仪,能够对天空中的一些行星的运行轨迹进行表示,还能对宗教节日和每天的时间有所反映。

根据欧洲当时流行的托勒密的观点,为了反映月球和水星沿着椭圆形的轨道所进行的运动,丹第制造了一种椭圆形的齿轮,还为金星表示出了一条不规则的运行轨道。他的钟是希腊自古以来最复杂的机器。这座名为“宇宙浑天仪”的钟,在丹第逝世后还工作了数年,直到1530年由于年久失修才寿终正寝。

可是,丹第制造的钟绝对不是欧洲的第一台钟。据说,欧洲第一台能报时的钟是1335年于米兰制成的。

14世纪时,欧洲城镇的钟楼里安装的大钟是采用重力驱动,而不依靠水力。英国的圣·阿尔班教堂、布拉格、伯尔尼以及慕尼黑存留下来的大钟,都带有天文图和小雕像,大部分的城镇钟总是有铁齿轮。

到了17世纪,时摆钟和游丝发条问世。1840年,英国钟表匠贝恩发明了一种电钟。

时至今日,最先进的钟应首推原子钟。早在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利比博士首先将原子钟的原理细细阐明。两年后,在美国国家标准局,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钟制作成功。

原子钟的运转是借助铯、氨原子的天然振动来完成的,可以在300年内准确运转,只会出现非常小的误差。

在中国唐代,时钟的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新唐书·天文志》中记载了一行和尚与工匠梁令瓒制造“水运浑象仪”的实例:仪器旁立有两个木人,其一前置鼓以候刻,至一刻则自击之;其一前置钟以候辰,至一辰亦自撞之。这种以水力带动轮轴使木人自动报时的机械,实际上是一种很了不得的钟。

1088年,北宋苏颂制作了一种水运仪象台。这种仪器不但是一种天文仪器,而且能够计时。它的工作是借助齿轮完成的。现在,世界公认这种仪器是机械钟的祖先。

1600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时,将西洋钟传入中国。当时他送给明王朝的时钟是大小两只,大钟鸣时,小钟鸣刻。因为这两只钟的特点是按时自动击打,人们就称它们为“自鸣钟”。

表的由来

16世纪,德国纽伦堡有一位聪明的表制造商,名叫彼得·亨莱恩,表就是他研制出来的。其实,对于彼得·亨莱恩对表的发明所作出的具体贡献,人们并不清楚,但人们发现了他写的一本书,根据这本书,大家认定他是表的真正发明者。

表和钟有很大的区别:后者是用钟摆驱动仪器,而且只能在一处予以固定,而前者就不同了,它是用发条驱动的,而且能够随便移动,甚至佩带在身上。

第一批表的形状是圆的,有超过3英寸的直径。由于表制作得相当精美,所以当时它主要作为装饰品出现,人们并不依赖它来计时。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表不准确,根据研究人们知道,这些表与准确时间的差别不会超过15分钟。最早的表盖是金属的,水晶玻璃直到1610年才得到广泛应用。

可是,表是用发条做动力的。这样,就带来了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发条松开后动力会越来越小。要想使表长时间地运转下去,就需要一个调节装置。

1525年到1540年间,一名住在布拉格的瑞士表机械师雅克布·蔡希研制了一种控制装置,被人们称为均力圆锥轮。这种奇妙的仪器能够在表运转的过程中,使发条逐渐变小的动力发挥强大的平衡作用,方法是将一根弦线绕轴缠起来。

16世纪初期,表的发展是沿着两个方向前进的。一种发展方向是表的体积越来越小,后来则有“纽伦堡鸡蛋”之称,形状是椭圆的,不是带在衣兜里而是在一根表链上把表紧紧系住。另一种发展方向是表的体积不断增大,可以放在桌子上或壁炉架上,表中往往有一只铃或钟,可以报时,有的表中甚至有天象图。

17世纪,游丝被发明出来,标志着表的发展又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

可是,在当时的欧洲,能够拥有表的只是少数富人、贵族。18世纪,俄罗斯斯尔雪夫城一个精通机械技术的商人,别出心裁地研制出一只天文怀表。这表的表面上缀满星辰,它不仅能显示出月亮的盈亏,还能指出一天里太阳的升落。

怀表一般挂在链子上,置于西装的背心口袋里。到了后来,西方服饰的潮流产生了变化,人们需要不讲究派头、不受服装限制的表。1918年,瑞士的一位钟表匠扎纳·沙奴经过仔细的研究,制造出一种体积较小的表,并在表的两边设计有针孔,安装皮表带或金属表带,使表固定在手腕上。这样,手表就诞生了。经过很多次改进,手表的体积不断缩小,式样也不断翻新。

1922年,伦敦表匠哈伍德成为自动手表的发明者。他创造的这种表有一个转子,依靠佩戴者手臂活动而旋转,自动上发条。紧接着,劳力士公司又将表壳的合缝技术予以改进,这样,防水表问世了,并很快被人们所接受。

1971年,美国德州工程师泰斯和克雷布特利发明了一种数字表,有“跳字表”之称。这项发明被誉为世界制表业最大的革新。

数字表内装有微型的石英钟驱动机构,还有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从原理上看,机器是用电池发出的电流,使石英晶体以每秒32768次的自然频率不断发生的振动,经过电子控制减为每秒振动一次,于是又使显示器上的数字随之发生一次变动。

20世纪的最后30年,数字表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这种表除了显示时、分、秒外,还能显示星期、日历、当地时间、标准时间,兼有秒表、闹表的功能,并能自动分清28天、29天、30天和31天的月份,真是太不寻常了。

眼镜的由来

在中国,考古学家不断在明朝以前的坟墓中发掘出成形眼镜。在江苏扬州甘泉山的刘荆墓葬中,考古学家就发现了一只小巧玲珑的水晶放大镜。它是一种水晶凸面镜,形状是圆的,镶嵌在一个指环形的金圈内。把它放在非常小的东西上,它能将物体放大四五倍。

刘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可见在东汉初年,中国就具备了相当高超的造镜技术和工艺。这种工艺的出现,为眼镜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宋时期,一个名叫史沆的管监狱的小吏,是成形眼镜的发明人。他所发明的眼镜,其外形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所用的材料无非是岩石晶体、玫瑰色石英、黄色的玉石和紫晶之类。

13世纪末,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大约在1260年,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由此可知,在中国的元朝初年,眼镜就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虽然马可·波罗1295年才返回自己的祖国,可他的父亲尼克罗·波罗、叔父马菲欧·波罗却早在1269年就在中国做完贸易,回到故土。可能他们也觉得眼镜很有用,就把这种东西带回了意大利。

可是,到了明朝,中国本土的眼镜却日渐稀少。人们甚至说眼镜是“舶来品”,是由国外传入的。到了清朝,人们把眼镜视为珍稀之物,只有皇室人员才能佩戴。皇帝也觉得这种东西很珍贵,偶尔也把它当做宝贝,赏赐给自己亲近的功臣。

那个时候,一个人如果佩戴眼镜,人们就会觉得他非常威严。当时的镜框是用玳瑁做成的,这种材料是一种珍贵动物的甲壳,而透镜则取材于稀有的宝石。这样一来,眼镜的价格就变得非常昂贵。那时的人们把眼镜架在鼻梁上,并不是看重它增强视力的功能,而是为了在人前显示自己的荣华富贵。

眼镜自从传入欧洲,一直到14世纪中叶才被广泛使用。当初欧洲人也把眼镜看成是体现一个人高贵的身份的装饰品。

1352年,艺术家托马索·达·莫德纳画了一幅名为“普罗旺斯的休”的肖像画,画里的主人公就佩戴着眼镜,表现出一副颇为得意的神态。这是首次表现眼镜的艺术作品。

在另一幅由多米尼克·吉兰达约于1480年所创作的画中,圣·哲罗姆坐在书桌旁,居然也像模像样地戴着一副眼镜。从此,圣·哲罗姆就成为一名风云人物,专门代表眼镜制造商行会的利益,对他们进行庇护。

英国出现第一副眼镜时,受到了很大的嘲讽。但由于人们迫切需要提高视力,眼镜还是在一片反对声中不断普及。最初,眼镜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使用者呼吸困难。后来采用了眼镜架,或用皮条把眼镜系在头上,这才解决了呼吸困难的问题。1784年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出双光眼镜,眼镜的功能终于得到了完善。

欧洲早期的镜片是一种凸面镜,只能提高远视者的视力。而到了15世纪,矫正近视的凹面镜片也出现了,并受到人们的喜爱。

美国的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对外宣称,自己在1760年发明了远近两用眼镜,尽管在此之前,别人也有过类似的构想,但富兰克林仍然是两用眼镜的发明人。

隐形眼镜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副隐形眼镜诞生于1946年,是由德国一位名叫师赫尔曼·韦尔克的设计师研制成功的。

韦尔克小时候由于严重近视而不得不佩戴眼镜,眼镜给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此,他常常烦恼。韦尔克为改变这种状况,决心要研制一种让人感到方便的眼镜。

韦尔克既是电学家,又是机械设计师,他博学多识,心灵手巧。最初,他用一种有介电性质的有机玻璃材料进行试验,没有取得成功,因为试制出的这种透镜不能直接与角膜接触。

但韦尔克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坚持研究,终于在1946年研制出一种硬质微型接触眼镜,并取得了成功。随后,韦尔克又在硬质隐形眼镜的基础上,发明了更加适应人体的软质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发展到今天,又有了很大的改进,它由新的高分子材料——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合后加工制成,是一种直接粘在角膜上的软质隐形眼镜。这种镜片使用起来既舒适又方便,很受近视患者的喜爱。

沙发的由来

“沙发”,是英文sofa的音译词,是指一种内部装有弹簧衬垫的靠椅。这种家具,据说是印度人发明的。

说起沙发的发明,还有一则有趣的典故。从前,印度有个贵族,因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一个木匠别出心裁,在木架椅上钉上布料,内置棉花之类作为软垫,使病人坐卧都非常舒服。久而久之,这种舒畅耐用的沙发就风行全世界了。

沙发出现在我国还是20世纪初的事情。当时,上海最早出现了沙发。20年代初,广州开始有人仿制。当时上海制造的沙发,专供汽车、轮船作为坐垫用。广州制造的沙发,却是供家庭使用的。解放后,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沙发的花样日益增多,并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普通家具。

地毯的由来

关于地毯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很多人认为地毯是由席子演变而来的,而席子大致在公元前5000年就出现了。那时候,人们习惯用芦苇来编篮子和席子。西方的地毯,最早在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中就有记载了。可是,书中的地毯有人说是织成的,又有人说它是叠成的。至于真相是怎样的,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中国人在公元前5世纪就会编织地毯,后来这种编织技术传入西亚。从12世纪一直到今天,西亚民族编织地毯的方法一直采用手工方式,工艺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变。

1947~1949年,有一个名叫鲁登科的人,在蒙古和中国之间的阿尔泰山地区,找到了一处公元前5世纪的冰冻墓葬,在墓葬中,他发现了一块地毯。这块地毯是地毯大家族中最古老的一块。

鲁登科还认为,这块地毯是从伊朗传入这里的。在当地的墓葬中,有一些毡制地毯也被人们发现,包括从帆布底子上剪下来的毡片。专家们认为,这些东西出产于当地。

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有覆盖地板的需要,人们往往喜欢使用草席。那时候,地毯主要作为装饰品出现,并不是一种生活用品,价格也非常高,只有富裕家庭才用得起。在当时,东方的地毯名声很大,非常受欢迎。

12世纪的埃及、叙利亚所生产的地毯为欧洲人所熟知。可是,最好的地毯还是阿拔斯统治下的波斯人生产的。很多国家,如印度、高加索、土耳其等,因为受到了波斯的影响,也开始生产地毯,赚得了大笔金钱。

1225年,卡斯提尔的埃莉诺与英王爱德华一世结婚,将一些小地毯带到英国。据说,这些地毯是居住在西班牙的阿拉伯人织的,东方色彩非常浓重。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藏族、蒙古族和天山南北的一些民族也能够生产地毯。尤其是藏族人织的藏毯,编织效果非常好,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1606年,在法国巴黎附近,人们最早用织机生产地毯。以后,机织地毯逐渐增多,地毯的价格也就降下来了。进入18世纪以后,地毯作为一种铺地物品,应用很广。

19世纪末以来,出现了结实耐磨的人造纤维地毯,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电热毯的由来

1912年,美国医师西德尼·拉塞尔成为电热毯的发明人。他把经过绝缘处理的金属带缝入一块方形羊毛毯里,这样一来,如果使电流通入,这块垫子就会被加热,变得异常温暖。

这种方法,其实是让肺结核病人睡在露天的保护方法,拉塞尔则将这种专用于病人的垫子进行改进,使它有了供暖的功能。当时,有些病人把垫子缝起来,就加工成了为整张床加热的电热毯。

这种产品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热毯才被英国特麦加公司生产出来,但并没有得到普及。30年代,一些英国和美国的公司把电热毯推向市场,使之成为一种商品。1937年,美国人将电热毯引入国内。

“二战”期间,由于在高纬度战斗的飞行员需要电热服,人们就对电热毯的安全性能进行细致的研究,尝试用塑料覆盖电池。对安全问题的持续关注,使调节温度的设备尽早出现,它能在电热毯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自动断电。

1970年左右,英国特麦加公司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用热水供暖的电热毯。 ioQx3ZwwIJ06v4pQfzx5NbcOuNJU4avPdW5+C3g+2lzvF4Pr2fxHa6rwZacCq2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