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序

动辄就提仁义道德,虽高尚远大,却非常人所能及。即使偶有涉及,有人一生中能专门学习一两次,恐怕也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或像只作为讲义的题目听过一样不放在心上。当然,道德思想是高尚的,道理是深远的,但我认为其目的与作用应该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中,渗透到我们的思想意识里。古圣人也曾教过我们这一点。圣人还说过:“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见《孟子》)

如此想来,道即道德,应该性质高、用处低,来处远、达处广,是田野农夫也能遵守的。

因为我国跟道德有关的文章很多都是用汉字所写,所以如果没有学问,就会觉得不能修道。如果不是修道之人,就无法理解仁义礼智等伦理,人们就习惯性地把它看做跟外行人毫不相干的道理。也因为如此,古时候养成了借用有难度的汉字来表达圣人和凡人共同思想的习惯。不仅是儒学,佛教也是如此,时至今日,仍有“珍闻汉”、“经样”等这样难以理解的表达。这不只是在我国,在西方也曾有就连非常明白的事,也特意避开本国语言,借用拉丁语表达的时代。即使是现在,人们也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比如认为给某种药物取一个又长又难理解的名字,听起来就会觉得药效好一样。

当然,不管什么事,如果穷其道理,不得不论及心理学原理,就会成为比较难的专业性研究。我们平时走的路,并非是灌木丛中,也不是悬崖峭壁。数千年来,数亿的人所走的都是平坦大道。我们在娘胎时就已经多少听说过这条路了。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正如孟子所言,遵从几乎是无意识地领会的教训,难道这不该称为道德吗?

我绝不是说要随随便便解决所有道德问题。人的一生中会有一两次或者数次撕心裂肺、焦虑不安的体验,但那样的事一生不过屈指可数的几次。相反,我们最需要留心的是平时每天的言行——说言行,毋宁说是内心的维持方法,是精神态度。如果注意平常的锻炼,偶尔遇到大的烦闷时,就能出乎意料地轻松解决。

本书写了我每天的心得、平日的自戒,在更新自己记忆的同时,希望供大家思考之用。

大正五年五月九日

于南洋旅行途中、信浓丸船中 +PIe3LmtKTjUsRZ3k59K5NAZAeodgc4bDBT8kfh6zMGv2s3VVDhMNIavdhVdRNl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