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当前中国的能源和石油形势

国家统计局2005年12月21日公布,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折算19317亿美元,名列世界第六。与此同时,根据英国石油公司2005年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的数字,2004年我国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3.862亿吨油当量(19.7亿吨标准煤)。我国的能源和石油形势具有以下特点:

(一)我国主要依靠国内能源资源支持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8.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7%。因此,2004年我国能源对外依赖仅为6.92%。

(二)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依赖煤炭等固体燃料,由此导致较大的环境和运输压力。以2004年的统计数字为例,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9%,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分别为22%、3%、5%和1%;而同期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仅为27%,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分别为37%、24%、6%和6%;美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为24%,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分别为40%、25%、3%和8%;日本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为23%,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分别为47%、13%、4%和13%。

(三)建立了较为强大的石油工业。2004年,我国石油产量位居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和墨西哥四国之后,居世界第五位。2004年全国原油产量1.75亿吨,天然气产量408亿立方米。通过建国后五十多年的努力,截止到2004年底,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近海海域累计发现了758个油气田,形成了六大油气区,建成了大庆、胜利、辽河、新疆等25个油气生产基地,累计采出原油超过40亿吨;全国原油总加工能力约为3亿吨,乙烯产量626.6万吨。2004年,我国以汽油、柴油和煤油为代表的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1.57亿吨。其中,汽油表观消费量4607万吨,煤油表观消费量1035万吨,柴油表观消费量10063万吨。

(四)我国石油进口仅占世界石油贸易较小的比重,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对世界石油供应安全构成威胁。我国曾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出口国。1965年我国实现石油产品全部自给,1973年首船原油出口日本,自此以后我国石油出口供应国际市场。1985年是我国石油出口数量最高的年份,当年中国出口了3000多万吨的原油,石油出口总量达3460万吨。1973年至1993年的21年间,中国共向国际市场出口石油3.77亿吨。因此,可以说,这二十年间,中国的石油工业在保证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国际石油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石油资源。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度统计公报统计,2004年度我国原油消费量2.9亿吨。据海关统计,2004年度我国原油进口1.227亿吨,出口原油549万吨,原油净进口量为1.1721亿吨;油品进口4270万吨,出口1135.92万吨,其中5—7号燃料油进口2883万吨,出口125.33万吨,油品净进口3134.08万吨。2004年度,中国原油消费对外依赖为40.41%。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只占世界原油贸易量的6.29%,我国油品进口数量只占世界油品贸易量的5.96%。

专家们对未来我国石油消费和进口数量,有不同的预测。一种观点认为,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总量将达1.7亿吨左右。假定以这一预测为准,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也只占到2004年美国石油进口总量6.078亿吨的27.97%,2004年日本2.54亿吨石油进口总量的66.93%。因此,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石油进口不会对世界石油安全供应构成威胁,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石油供应格局。

(五)我国进口石油来源较为集中,中东和非洲是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的原产地超过36个,油种超过50个。中东产油国是中国进口原油的主要来源地,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5.4%;非洲原油所占的比例为28.70%;亚太地区原油所占的比例为11.5%,来自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国家的进口约占6%。

(六)我国是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受害者。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原油净进口费用为325.88亿美元,成品油净进口费用为52.85亿美元,合计为378.73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44.26亿美元、31.27亿美元和175.53亿美元。另据有关部门测算,2004年油价攀升对我国造成的直接代价是136亿美元,其中原油进口导致外汇多支出75亿美元,石化产品多支出61亿美元。根据我们实际工作中得到的数据测算,扣除运费上涨因素,2004年我国净进口原油价格每桶比2003年约增加7.1美元,成品油每吨约增加49.04美元。因此,仅从油价上涨的角度看,2004年我国净进口原油约多支付了60.64亿美元,净进口成品油约多支付了12.96亿美元,合计共多支付了73.6亿美元。

综合分析,宏观方面,2004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相当于导致中国GDP增速放缓约0.9个百分点;2005年国际油价上涨推动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0.16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上升1.45个百分点。微观方面,仅以农用柴油为例,按2005年7月23日柴油价格每吨上涨250元计算,2005年全年我国农民就需多支出约37.5亿元,大大加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负担,严重侵蚀了国家减免农业税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七)我国的能源政策和油气对外合作。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必须坚持把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能源政策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要坚持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约能源制度和措施,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要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多元化全面发展;三要立足于国内能源的勘探、开发,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世界能源的合作与开发;四要保护环境,保障安全,建设石油储备。

我国十分重视油气对外合作工作。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相继与国外石油公司签订了200多个石油(含煤层气)合同协议,引进外资约100亿美元。与此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石油企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正确决策指引下,尝试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先后筛选、研究和评估了境外50多个国家、上千个项目。目前,已累计签署约40个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管道项目、炼油项目和化工项目合同及若干个石油技术服务合同。2005年,我石油公司获得海外原油权益产量2530万吨,天然气权益产量45亿立方米。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已经在苏丹、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和印尼等国形成了若干个千万吨或百万吨级生产能力的油气基地。 k4C+zQJwfdHXgu80n3UULGzOypSmLPlg0l6/1X13tc8hwfehoqpu1OJPFJQ67PR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