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微讲堂:道教的生死观
北大微讲堂 |
本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道教,以及它与其他宗教的区别”。
文化不同,对宗教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文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宗教学界,最困难的就是对宗教的界定。
东西方宗教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宗教重视形式——信教与否要看是否受洗,以教的形式引发出教的内涵。东方宗教很难认定一个人是否信教,因为人们对宗教的界定靠的是主观认同,而不需要入教形式。
东方宗教中最重要的是佛教和道教,这二教的皈依之间也存在不同。道教的皈依不像佛教那样普遍,因为它需要拜师。佛教通过开法会,众弟子一同皈依,而不需要弟子单独拜师。民间信仰既是佛教,也是道教,因为被称为善男信女的民众对宗教的认知是开放的。佛教与道教的区别实际上也是一个主观认定的区别。东方对宗教的态度根植于信仰:只追求虔诚的心,外在的仪式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因此,东方宗教是一种包容性的宗教。
起源于神话时代(约五千年前)的道教是在民族文化背景下孕育的宗教,从本土上发展出来,可推及老子、黄帝和道家。而佛教起源于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从古老的文化土壤中滋生出来,传至中国,与中国宗教文化融合,被民众接纳,形成中国本土化佛教。
下面,我们来谈谈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道家学说是一种环绕着道而来的关于宇宙的知识。其思想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不会用语言沟通,但已通过语言建立了深刻的价值观念体系。人们用自己的生命看待天地万物,认为天地万物和人一样是具有灵性的,形成了“万物有灵论”。人的灵性可以等同于天地万物的灵性,如此便形成了作为天地宇宙运行秩序的道。道是不可言说的——它一落到语言上,人就无法理解其超越形式的内涵——因此《道德经》中有言“道可道,非常道”。
姑名之为道,道,即道路,也就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天也有运行规律,人可以从天地运行的规律中,确定人生命存在之理。这种想法在道家之前就存在,被称为“原始道家”,老子把它抽象化。
道家的思想来源还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即对男女结合的崇拜,即《易经》中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阐述——通过阴阳构成宇宙运行的法则。道家教我们怎样理解这些法则,如何通过这些法则帮助自己安身立命。对原始社会的最大误解就是认为原始社会意味着蛮荒,其实原始社会对生命宇宙的理解已经相当精深,后来经过语言的记载而更加明确。那些经老子表达为道家哲学的古老的思想,其实就是在几千年前,由原始社会人们对宇宙的领悟而来的。这种思想认为:人可以参与宇宙造化运行,建立永恒的生命。《易经》以语言的形式将这种观念记载下来。所以文字记载的道家思想有两千五百多年,但它实际上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这说明人类对生命的理解是经过长期智慧积累而成的。道家哲学就是围绕道而来的一种存在的领悟与形象的建构。
道教则更为复杂。道教延续着道家的生命宇宙观,延续着一种“人与天地混而为一”的存在的追求。它继承了道的观念,也继承了两千五百年与七八千年的历史。道教的宇宙观不只是道家的宇宙观,它还吸收了阴阳家的宇宙观:道家宇宙观可称为“道”的宇宙观,来自于古老的天地信仰,理解“道”为永恒最高的真理;而阴阳家的宇宙观理解天地的运行为大气的运行,这种运行形成阴阳二气。阴阳可以是时间、空间的延续,由此形成五行运行的法则,即为“气化宇宙论”。所以说道教不只讲“道”,还讲“气”。
阴阳五行可以简化为数字“二”和“五”,代表着二元和五元的宇宙观。数字符号背后存在着深刻的抽象意义。中国古神话最大的符号系统就是一到十。它代表了从一到十的各种宇宙观:如“二”是两仪生四象,“六”是四象加上下。“八”是八卦,“九”是九宫。五行是平面的,六合是相对立体的。它们构成了数术哲学,数是推算宇宙原理的法则,有“五数”和“三一命相图”等。人通过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推算出人的生命与天地的关系,形成了整体医学,而中国医学就是建立在整体医学基础上的。由此,我们可以说医学是从道教中来的,医书多记载在道藏里,因为医书来自数术原理,数术原理是道教重要的文化内涵。
道教还吸收了儒教的人伦道德观念,形成了道教伦理,所以道教伦理和儒教伦理很接近。它是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的集大成者,融合了各种价值观念,以人作为主体的生命关怀,关怀人与人的关系,运作在相应的宇宙运行的道与气上。道教伦理建构了道义系统、修行原理的法则,因此道教既包含着形而上的一体系统,也包含着形而下的养生技术方法。
现在我们来谈谈第三个问题:道教系统落实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操作的。
东西方宗教有一个很大的差别。西方是来世观念,认为幸福是在来世,上帝会给予救赎,使人进入理想世界。同样佛教也重视来世,如极乐世界。虽然佛教亦重视此生的自我成就,但当此生无法自我成就的时候,就希望有一个理想的彼岸可以期待,所以总的来说佛教更重视彼岸,即来世。道教却不讲来世,而讲今生;不讲彼岸,讲此岸。道、佛教共同的理念是:人只有今生,期待这一生不要结束,即道教所说的长生成仙。它提倡人要长生,要让生命转化为神仙的形态,但要明确指出的是这种“不死”指的是精神的长生而并非肉体的不朽。早期道教追求肉体不死,所以有炼丹之说。但后期道教发现肉体不死是不可能的,于是向内丹(即生命的圆满)转化,认为和天地万物的灵性等同的人的灵性才是不死的。
那么,道教是怎样看待生死的呢?
现代人贪生怕死,寄希望于医学的挽救,但最终,生命是不能彻底救助的。正如前文提到的:人的寿命是有时而穷的,长生不死不是从肉体而是从精神上来说的。传统的生死观是寿终正寝,道教有两种说法:
1.《黄帝内经》上说,人的天年是一百岁,半百而衰。所以道教讲成仙,靠养生来安然死亡。
2.《太平经》上说,人的天年是一百二十岁,六十而衰,可以通过养生来活到天年之数。
重视此生,在此生努力成就自我以实现生命的永恒长存,这就是道教的生死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生死观的三个特色。
1.死生一体。《庄子》中有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道教的死生一体观与佛教的轮回观念有所不同。道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生死循环,正如天地循环一般。白天黑夜,春季冬天,分别代表生和死。生死不过是生命的循环,这个观念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了。人的生命就像天体运行一样,灵性永存,死不过是肉体的消逝。生命是轮回反复的,而这种轮回反复就是道。灵性会离开肉体,但道是与天地共存的,因此肉体的生生死死就无须再去执著。而佛教讲轮回的目的是让我们不要再参与轮回,以免受人间苦难的折磨。摆脱累世的苦难就要靠累世的修行。
2.死而不往。精神是永恒长存的,消逝的只是肉体。生命的意义不会随肉体的消失而消失。道教认为伟大的灵性可以创造人类伟大的生命,死不代表生命的结束,而代表永恒的存在。立功、立德、立言是儒教的生命长存的办法,道教则追求灵性超脱与养生的结合。
3.以死为喜。人一生劳碌,活着就是身不由己,就是要把自己的罪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领悟。只有死才能解脱,从此不再劳碌。生死自然观是道教的一个基本概念。有生必有死,生死皆必然。生无可喜,死无可忧。人是哭泣而来,含笑而去的。生为苦,死才为喜,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这才是道教的观念。人要坦然地面对生,好好照顾身体和心灵,获得生命的被尊重。道教是在追求身心灵的整体和谐,称为“身存环中”,不能偏于阴或阳,要至中和。
《易经》有云:“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要阴阳和合,至中和,形成圆环,人活在圆环的中心点时,便可以超然物外,灵性超出形式,去领悟高深高道。
大圆罩住生命即理道合一,生命印应了这个大圆,这时就是不死的神仙。肉体虽然会死去,生命却不会消失。怎样做到这点呢?只有活着时养生才能实现长生。养生包括肉体的养生和灵性的养生。肉体的养生可以通过药物,灵性的养生则要通过养金丹。长生建立在养生基础上,养生建立在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和个人努力奋斗的基础上。道教强调肉体和精神共同的奋斗,精神奋斗大于肉体奋斗。生命的永恒是建立在精神观念的认知和精神超越上的。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一个重要观念。生命代表的是与天地长存的生命,通过自我奋斗得来,而不是被天主宰。我也不是肉体的我,而是永恒的我。天地将创造在我手中,每个人都可以重创天地,人可以成为神、仙,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人人皆可成佛”。
最后我们简单地谈谈道教在现代人身上的运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的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生命的存在,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养生送死”。最重视养生的宗教是道教,它的养生功夫也最为丰富。道教在教我们养生的同时,也教我们送死。每个人都会死,但可以用仪式使其永生。人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给予)生是父母的责任,(照料)死是子女的义务。中国人说的孝,从生与死的角度来看,就是诚心地为父母送死。
(2007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