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电影中的北大

电影中的北大,有其显著的特点和自身的历史。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不少的北大人投身于电影并创造出了令人惊奇的业绩;与此同时,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银幕形象,在中国电影中的北大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个人梦想得以实现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跟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似乎从一开始,电影中的北大就被赋予了非常厚重的使命,成为一种关涉家国的宏大叙事。也就是说,在电影中,北大不仅是一所大学,而且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之所在。

除此之外,电影中的北大,还蕴含着更多的青春激情,并作为引领时代的先锋性的鼓舞力量。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直接以北大为主要场景并以北大学生运动为题材的电影,是195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民主青年进行曲》。

在这部表现北大的电影中,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北大人是主要的创作者。一个是陈燕嬉,她是中国电影史上非常著名的录音师,在大量国产影片中担任录音。我们平常看电影的时候不会注意到录音这个角色,但是电影既然是影音的艺术,录音便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一位北大人是主演孙道临,相信大家都知道他。除了《民主青年进行曲》外,孙道临还出演了《早春二月》、《家》、《渡江侦察记》等影片,其中,以《永不消逝的电波》最为有名。在《永不消逝的电波》里,孙道临扮演的地下工作者,将新中国电影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以及哀而不伤的感动表露无遗,激荡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观众。

孙道临早在1950年之前就开始参与电影了。《民主青年进行曲》讲述一个北大学生从只做学问到投身革命的转变历程。我们来看《民主青年进行曲》的片头,是如何展现一个北大故事的(宏壮音乐声起,播放影片《民主青年进行曲》片头)。

这部电影根据当时一部有名的同名话剧改编。由于导演王逸没有处理好电影与话剧之间的转换关系,影片并没有达到特别地激动人心的观影效果,但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当时的北大处在一种怎样的时代语境和精神状态之中。请看影片的第一个镜头,这时的北大不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燕园,而是沙滩红楼的老北大。主演孙道临毕业于燕京大学哲学系,在这部影片里,他实际上是在表演自己的生活、反省自己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以北大为题材的电影,都在陈述一种知识分子的“转变”历程:影片开始时,北大学子、北大教授往往是个书呆子或者是个“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家,但到了最后,都会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并愿意为更崇高的理想牺牲一切。在《民主青年进行曲》这部影片中,对北大的想象已经开始与新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结合。北大不再被当成一个寻求科学、真理和善的所在,而是被当作一处和国家、民族前途联系在一起的地域。大家从这些镜头中看到,电影更多在表现北大和国家民族的关系,而个人的命运在电影中不再那么重要,个体在北大里的身份、地位也不那么明晰了;更重要的是,当个人投身于革命事业之后,便会在对新中国未来的期许中发展自己的才能。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电影对北大的想象,其实已经开始与北大自身已有的许多内涵拉开了一定距离。(当然,我们也应当承认,中国电影对北大的想象,起源于1950年这个新中国刚刚起步的历史时期,它必然要浸润那个时代特定的意识形态。)如果把电影当作想象的载体,北大跟哈佛、麻省理工一样,也是在想象中不断被建构的。

由于各种原因,《民主青年进行曲》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此后也不太为人所知。谈起另外一部电影,大家会更加熟悉。这部影片在建构北大的过程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正因为有这部影片和影片此前的小说蓝本,观众心目当中的北大,才真正代表着青春的歌唱和这个民族不可或缺的希望。这就是1959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影片原著的小说作者杨沫,跟北大有着较为亲密的关系。其实杨沫不是北大学生,她只是北大的旁听生。作为旁听生的杨沫与北大哲学系一名学生张中行(国学大师)曾经经历一段情感纠葛。或许正是因为这段情感纠葛及其在北大旁听的经历,当代文坛上出现了一位女作家杨沫,创作了一部与北大有着深刻关联的小说,并由此产生了一部改编的电影《青春之歌》。我看《青春之歌》,无论第几次观摩,总会被电影中的情节、场景以及台词所感动。这部电影尽管是特定时代的电影,那时的意识形态对电影的控制也使其无法直抒胸臆,但是,直到现在,还能打动观众、令人感慨万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抓住了北京大学这个“五四”运动策源地的精神气质,发掘了北大最根本的特性——青春。北大学子胸怀天下、敢于和时代抗争的青春力量,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震撼人心。

我们来看由谢芳主演的林道静的生活与精神历程。林道静的转变,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不经意间为北大所吸引,为北大人那种为了民族命运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气度所吸引。我们来看影片。

大家看到,林道静在去往北大的途中,遭遇到激情澎湃的请愿队伍,北大的旗帜飘扬在请愿队伍的最前面。南下请愿发生在铁路上,以北大学子为主体的请愿学生,让林道静感受到一种反抗黑暗现实、寻求光明前途的青春的力量。此时的林道静,正在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在铁路上,她已经找到。这里不仅有她渴望的另一种生活,还有她深深佩服和爱恋的人。我们从主演谢芳的神态和镜头转切中,发现正是在这一令人震惊的时刻,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就这样被连接在了一起。这部影片还展现了许多青年人,主要是北大青年,以天下为己任,为了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奔走呼号的情节和段落。我们来看影片中,以北大学子为代表的青年们是如何挥洒自己的激情的。

林道静与于是之所扮演的余永泽闹矛盾以后,开始寻找新的生活。受一批热血青年对家国沦亡的感悟,林道静决定走出自己家庭生活的小天地。影片里,只要北大学子出现,都表现为慷慨激昂、忧国忧民的调性,连他们唱的歌曲都是沉痛的。因为对现实的不满和抗议,北大学子坚持与国民党政府斗争。其实,北大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源自于蔡元培先生1917—1927年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到现在为止,北大最光辉的历史,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业绩,所有文学、影视作品最多展现的部分,还是这一段时期。“忧国忧民”在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之后,实际上已经成为北大的象征。在这部影片中,林道静正是通过逐渐走向北大并且与北大学子交流融入了革命的大舞台。我们看影片的最后,林道静流露出的是为了理想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的眼神,这是这部影片在当时打动人心而到现在依然让人感慨万千的地方。或许现在我们有更多的追求,但是我们不会忘记,在北大曾经有这样一种精神鼓舞了一批中国人,并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无法割舍的精神食粮。

显然,电影中的北大不再是一所普通的大学,而是一个需要承担拯救国家民族危亡重大使命的高等学府。当然,到后来,电影中的北大也丰富和充实了它的形象。比如电影《李四光》,就讴歌为了科学奉献自己生命的北大教授。但有趣的是,北大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在这样的电影中也有所反映。也就是说,以科学家和北大教授李四光为主人公的电影,根本上还是要歌颂李四光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或许正是在多种叙事性文本尤其是电影的建构下,北大成就了人们的梦想,并且以这种形象不断地为全社会所期待。

改革开放后,有一部很特别的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吴贻弓根据台湾小说家林海音小说改编的《城南旧事》。

这部电影中有一个特别的北大角色。《城南旧事》展现的是主人公小英子眼中的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南,在淡淡的哀愁中,影片体现出作者对故乡北京的怀旧。在我看来,影片还存在着一个隐性主题:电影人自身对已经逝去的民主、自由、飞扬的北大精神的幽怨感怀。不仔细看,我们不会知道这部影片中也有北大。

这是影片主人公小英子进入由张闽饰演的疯女人的房间。如果说在《民主青年进行曲》、《青春之歌》、《李四光》这样类型的影片中,北大是民族的北大、国家的北大,北大学子作为个体是没有身份的,那么,到了第四代导演的作品《城南旧事》里,通过这样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个人的故事。但在这种相当个人化的叙事中,却也有一个历史的北大。故事中的北大学子从未出现在银幕上。银幕的镜头只是缓缓平移,在空镜头中,一个北大,一个北大人,以及这个北大人的命运同样能够被呈示出来。就是这种淡淡的哀愁和个人化的视点,使得我们看到了更加丰富的北大的多侧面。北大人不仅有“五四”、“一二九”等各种学生运动中展现的风采,还有大量被侮辱甚至被杀害的个例。事实上,电影《城南旧事》的原作者林海音并没有在北大读过书;但在影片当中,这个重要的故事段落却又分明体现出林海音对那个时代北大所代表的中国青年、中国学子命运的深切忧患。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城南旧事》时,我在想,也许这样的北大更真实、更具有生命的质感。

到后来,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电影里,即使是对宏大历史的叙述,北大人和与北大有关的人也可以表现得更加个性化,更加鲜活,因此也更加打动人心。

199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影片《开天辟地》,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它采取从北大讲起的方式。我们来看,在这样一个“开天辟地”的历史转型期,北大人是如何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

这部影片不仅在片头,甚至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里,讲述的都是北大的历史。北大人在听到巴黎和会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一大批“五四”运动的先驱者走上历史舞台,其中大部分从北大的沙滩红楼中走出。影片中部展示了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如何面对逮捕他的北洋军阀势力。其中有些片段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从《青春之歌》到《开天辟地》,都是讲述北大学子、北大教师为了北大和国家的前途不断探索、不畏牺牲的青春电影。尤其是在《开天辟地》中,陈独秀已经基本改变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一般形象。因为各种原因,陈独秀在主流评判中不是非常正面的;但在这部影片里,陈独秀所代表的北大精神,以及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显示出来的那种新青年敢于与敌对力量抗争的勇气,都非常具有个人化的魅力。我记得当年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的情景,陈独秀回敬老青年(某军警)一巴掌,说:“让你知道新青年的厉害!”那一幕真让我热血沸腾,一直难以忘怀。我以为电影中的北大,应该永远具有这样的精神:充满个性的力量,又敢为天下先。

当然,中国电影中的北大,除了跟民族、历史的宏大话语结合起来之外,并没有呈现出更应该丰富深厚的多侧面。而在美国电影当中,经常出现的哈佛和麻省理工便被作为励志和个人梦想实现的符号,北大没有真正承担这一角色。至少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电影,还没有像美国电影一样,表现一个少年为了个人梦想或者职业规划而立志迈进北大并最终实现自我的过程。这也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电影的迥异。美国电影中,哈佛和麻省理工是美国梦的体现,也是个人梦的自我实现;而在中国电影里,北大只是个人投身历史和时代,在国家的命运中完成自我的形式。电影当中的北大还可以有很多别的形象,但直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发现,这似乎是一种缺憾,而同时也是一种特色。我老在想,如果一所大学必须要有自己的校徽和校歌的话,也必须该有一部自己的电影。这部电影除了有像《青春之歌》、《开天辟地》这样将北大和历史连接起来的宏大志愿以外,还应有更多个人的追求和梦想的部分。但是就我所知,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电影和中国大学至今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大学电影”迹象。前段时间,也有一部电影以北大人为主人公,但是它实际上是把北大的一位支边同学作为志愿者牺牲在高原的事迹打造为一种众人皆知的道德传奇。

所以,北大在电影中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也有它作为符号所具有的特异性,这也是北大和20世纪的中国有着特定关联的最大原因之一。 HeZgh0nDw5zeA2I9W4LiYd7aK8PBN7aZPHw52FJ5Uyl9CbkE4cgaElJTG1d4pU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