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大微讲堂:透视“万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梁敏和

正文

很高兴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万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在座的同学知道印尼,可能主要是因为1998年印尼的排华事件和著名的旅游胜地巴厘岛。关于排华,原因有很多,我接下来会给大家谈谈,但是在当今这个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环境下,排华事件我认为今后应该不会再次发生了,因为1998年排华事件后,华人撤走了在印尼的大量资金,世界各国也异口同声谴责印尼,使印尼本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也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它的旅游业,损失惨重。同学们知道巴厘岛,其实也说明旅游业在印尼的国内经济和国外形象上的重要性。的确,印尼是一个旅游胜地。如果有空的话,我想很多同学还是可以去游览一番的。

谈到旅游,印尼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它以旖旎秀丽的热带风光、灿烂辉煌的历史古迹及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每年慕名而去的世界各国游客多达五六百万人次。

印尼著名的旅游景点不胜枚举,各具特色。最令人神往的当首推有“诗之岛”、“天堂岛”等美称的巴厘岛。人们都说,如果到印尼而不去巴厘岛观光旅游,那就不算到过印尼。

有的外国游客曾一次再次地去巴厘岛旅游、度假,欣赏它的自然美景和丰富的文化艺术。中爪哇的千年古塔婆罗浮屠佛塔和甫兰班南印度教陵庙群,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外国游客首选的景点之一。日惹市内的日惹王宫,建筑精美,宫内收藏丰富的珍品,令游人赞叹。首都雅加达的“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缩影公园”,是印尼各民族文化的概括和缩影,是外国游客必游之地。

北苏门答腊境内的东南亚第一大淡水湖——多巴湖及其湖心岛,风景优美,文化习俗独特,最令游人陶醉。西伊里安的查业维查亚山,矗立云端,雄伟壮丽,且地处赤道而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是印尼又一堪称世界一绝的风景线。印尼东部班达海上的小群岛班达群岛,孤处深海,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世界少有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深受广大游客,尤其是中老年游客的钟爱。此外,婆罗摩火山,乌绒库伦自然保护区(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茂物大植物园,茂物总统行宫,多拉查人的葬俗及葬礼、各种博物馆及民间音乐、舞蹈、雕刻、绘画等艺术的表演和展示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为方便外国游客,印尼旅行社把著名的自然景点、人文景观及独特的民族风情融进了数条旅游专线中,游客可以根据各自的心愿选择要去的专线,也可选择专线以外的其他旅游景点。

当然,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除了旅游之外的一些情况。正像同学们所说的,是要走进这个万岛之国。

印度尼西亚之所以被称为万岛之国,是因为这个国家是由一万七千五百零八个大小岛屿组成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有一万三千零四十个岛屿。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因为印尼的一些岛屿在涨潮的时候就没了,而落潮时它又露出来。这些岛屿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

它的陆地面积为1904443平方公里。领海面积约是陆地面积的4倍。印尼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接壤,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部面临菲律宾,东南部是印度洋,西南与澳大利亚相望。海岸线长3.5万公里。

它虽然是海岛国家,但它的森林覆盖面积1.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4%,森林覆盖率是相当高的。大家看新闻也能知道,到了旱季,印尼经常发生森林大火。如果印尼着火,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就得戴口罩。因为它森林广阔,从上空俯瞰,印尼一片郁郁葱葱,所以它又被称为赤道翡翠。

印尼的气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

印尼有人口两亿四千多万,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原来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是苏联,苏联解体后,印尼就成为继中国、印度、美国之后的人口大国。它的人口还是很多的,另外,在世界上讲马来语、印尼语的人口有三亿多人,也比较多。

因为人口比较多,所以印尼也开展计划生育运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3年,苏哈托总统获得了联合国人口奖。联合国也在印尼拍摄了宣传计划生育的短片,再到其他有人口压力的国家放影宣传。我们国家也派过代表团去印尼取经,效果也还是不错的。印尼计划生育的政策是这样的,每家每户,只生两个,不管男女。我们国家是只生一个。尽管印尼的要求是这样,但实际情况据我的观察并没有完全执行。因为处罚并不像我们国家这么严厉。我在雅加达乘出租车,问了几个司机,都是有四五个小孩。

印尼的国徽由一只金色的鹰、一面盾和鹰爪抓着的一条绶带组成。

鹰——哥鲁达,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圣兽。它就像我们国家的龙凤,是想象出来的,现实中是没有的。它象征创造力。鹰的胸前有45片鳞片,两翼各有17根羽毛,尾羽有8根,这是为了纪念印度尼西亚的独立日——1945年8月17日。鹰胸前的盾面由五部分组成:黑色小盾和金黄色的五角星代表宗教信仰,也象征“潘查希拉”——印尼建国的五项基本原则;水牛头象征主权属于人民;榕树象征民族意识;棉桃和稻穗象征富足和公正;金色饰环象征人道主义和世代相传。盾面上的粗黑线代表赤道。鹰爪抓着的绶带上用印尼文写着“异中有同”,有时也翻译为“殊途同归”。

印尼国旗的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长与宽之比为3∶2。红色象征勇敢和正义,还象征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的繁荣昌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纯洁,还表达了印尼人民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

印尼有三种国花,1990年前是一种,就是茉莉花,1990年环境日时,苏哈托总统宣布印尼国花增加大王花和兰花。所以印尼现在有三种国花。

有一种花叫腐尸花,只在印尼和澳大利亚才有,另外今年才刚刚在英国培育成功。这种花开花后会散发出一股尸体的臭味。昆虫,甚至是小老鼠走近都会被它吃掉。花一般是长在茎上,但它是直接长在根上。这种花败了之后,就长出一棵树来,非常的奇特。印尼的这种花开了后,周边的国家有很多人专程跑来观看这一奇观。这种花也挣了很多外汇。

印尼的国语是印尼语,大家知道,印尼语的前身是马来语。印尼语和马来语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就像英国的英语和美国的英语。二者是相同的。讲印尼马来语的国家一共有四个,它们是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但是新加坡百分之七十七都是华人,还有一些人马来语不是很精通的。我记得印尼亚齐海啸的时候,新加坡派了一支救援队,结果因为语言不通,很不方便。救援队回国后,新加坡舆论觉得新加坡国语是马来语,到印尼还讲不通,太没面子了,总理李显龙就下达命令,要加强马来语的训练。印尼语的文字和英文一样,都是二十六个字母,所以我们使用电脑打印尼文的时候,不需要文字转换。像乌尔都语、缅甸语、印地语都是要转换的,很麻烦。

印尼有五大岛屿,最大的是加里曼丹岛。加里曼丹岛北部是马来西亚和文莱,南部是印尼。第二大岛是苏门答腊岛,在马六甲海峡地域,它的对面是新加坡。第三大岛是西伊里安岛,因它形似鸟头所以又叫鸟头半岛。第四大岛是苏拉威西岛,它的形状像汉字“斤”字。第五大岛就是爪哇岛。印尼首都雅加达就在爪哇岛上。

印尼是赤道国家,它不像我们国家有四季,它只分旱季和雨季。四月到九月是旱季,十月到三月是雨季。它是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因此又被称为是长夏之国。

印尼最珍贵的动物是科摩多龙。它和中国的大熊猫齐名。全世界只有印尼的东努沙登加有这种动物。它是史前动物,研究的价值也非常高。印尼曾经要用它和我国交换大熊猫,我们国家还没有答应,大熊猫比它好看。

谈到动物,苏拉威西岛的一个叫万鸦老的地方的蝙蝠也世界闻名。因为那里有一道世界名菜——蝙蝠汤,游客从世界各地前去品尝。这种蝙蝠只吃水果,所以它的肉质相当的鲜美。

到印尼了解信息的渠道主要有报纸《罗盘报》、《专业之声报》、《印尼媒体报》、《共和国日报》、《革新之声报》和《印尼商报》等。这些报纸大多都是由华人创办的。英文报纸有《雅加达邮报》、《印尼观察家报》等。

印尼的中文报纸原来只有政府主办的《印度尼西亚日报》,近两年新创建的有《华文邮报》。

1937年成立的安塔拉通讯社是官方通讯社。2000年10月开设的美都电视台是印尼首家新闻电视台,并开创了播放中文新闻的先例。

印尼市场上,除纺织品和服务外,一般商品的价格都不比中国便宜,大可不必花钱去买一般商品,可以选购有印尼特色的工艺品和纪念品。印尼的工艺品和纪念品花色品种繁多,各有独特之处。其中有巴迪布、格里斯短剑、木雕、银制品、铜或铜合金神像、皮影戏傀儡、木偶戏傀儡、景物模型如婆罗浮屠佛塔、甫兰班南陵庙、彩贝制品、丁香串艺术品、天然宝石、印尼风景画如巴厘岛、装饰扇、牛角制工艺品、果核小工艺品、龙目岛瓷壶等,这些都是外国游客喜爱的物品。

印尼的银制品也很漂亮,因为印尼产的银比较多,质量也比较好。印尼的银制品分两大类,一类是我们熟悉的纯银或银合金制作的装饰品,另一类银制品则是用一条纤细的银缕按图案设计焊接而成的。其作品做工精湛,玲珑剔透,十分美观。银制工艺品的造型很多,有一些小巧玲珑的花形银胸针、银耳环,既美观又便于携带,常成为游客的首选之物。

印尼的民族特性我简要地介绍一下。印尼人总体来讲非常的谦和,注重礼节。像对不起、你好、谢谢,是经常挂在嘴边的。有主人在家招待客人的时候,妇女们在客人面前经过的时候都要弯腰低头走过。印尼人广义上是勤劳勇敢的。我为什么说是广义的呢?因为印尼的地理环境,很多印尼人还是比较懒散的,这主要指的是印尼的原住民。印尼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所以饿不死,像果树如香蕉树到处都有,气候又暖和,所以印尼人一般不用为生存去奋斗,也就不如其他一些国家的人民勤劳了。另外,印尼人还有个特点就是不知储蓄。很多人是挣一百要花一百一,今天花明天的钱。在印尼的农村,人死后的尸体在路边被一些木头、树叶盖着,这是因为这些人死后没有积蓄,而印尼人死后的习惯是要办一个盛大的宗教仪式的,这些人办不了。家里人只好先把人的尸骨放在外面,等有钱了再办丧事。这在我们几乎是不能想象的。

印尼有100多个部族,其中爪哇族占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大家可以发现,它没有超过半数的民族,所以它不像我们是分为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而是统统称为部族。这种称呼是由中国驻印尼第一任大使王任叔提出来的。王任叔还有个笔名叫巴人。

印尼约87%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阿拉伯国家。印尼人在伊斯兰教派中属于逊尼派。大多数人是红派。就是我们所说的世俗派,并不完全履行伊斯兰教义。只是承认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少部分人是白派,就是所谓的敬虔派,白派恪守伊斯兰教五功,思想较为激进。另外,还有6.1%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6%的人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尼伊斯兰教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它和印尼的政治紧密相连。在伊斯兰教传入印尼至各岛皈依伊斯兰教,实现伊斯兰教化的过程中,伊斯兰教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和维护,成为其维护统治的工具,印尼也成为世界上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但自17世纪起,印尼开始沦为荷兰的殖民地,伊斯兰教成为印尼人民抵制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精神支柱。直到1945年,印尼实现民族独立,并建立世俗政权,推行政教分离政策,伊斯兰教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但近年来,印尼的伊斯兰教政治影响呈上升趋势,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我就简要谈谈印尼自独立以来伊斯兰教与政治的关系。很多同学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印尼自1945年独立以来,进入了旧秩序和新秩序时期。所谓旧秩序时期,就是指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统治时期,这一段时期印尼的经济和政治面临诸多问题,首先面临制定宪法问题。在制定宪法上,出现了是否将伊斯兰教定为国教,是否在印尼建立伊斯兰教国家之争。一些伊斯兰教领袖和激进分子主张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建立伊斯兰教国家,而一些世俗民主主义者就反对这一点,主张实行政教分离。作为民族世俗主义的代表者,苏加诺本人尽管信仰伊斯兰教,提倡伊斯兰教作为个人信仰的自由和强调伊斯兰教作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印尼作为一个民族和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苏加诺并不主张把伊斯兰教国教化,认为这不利于民族团结与稳定。为调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苏加诺提出了著名的“建国五项原则”(潘查希拉),即神道主义、人道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公正,一方面规定国家以信仰神道为基础,另一方面国家保证每个人的宗教信仰自由。这些内容于1945年以序言的形式载入了宪法草案。这样的结果引起穆斯林领袖的极大失望和不满,因为他们在政治主张上更为激进,主张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愿望更为激烈,并成立了许多政党组织,主要有:伊斯兰教士联合会、马斯友美党、印尼伊斯兰教联盟党和白尔蒂伊斯兰教党。在1955年的普选中,伊斯兰教政党成为印尼政治上的三大力量之一,但无论是伊斯兰教政党还是非伊斯兰教政党,都未能在议会中占三分之二的席位,因此苏加诺提出了由宗教徒、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三方力量组成的互助合作政府。但同时苏加诺对各种伊斯兰教的极端叛乱活动采取坚决镇压的态度,对在其执政期间兴起的“伊斯兰教国运动”(主要是由一些伊斯兰教极端分子所兴起的,他们主张以武力推翻国家世俗政权,建立伊斯兰教国家)所制造的一系列恐怖活动加以严厉打击。1960年马斯友美党因与恐怖活动有密切关系而被政府宣布为非法政党,加以取缔。不过,苏加诺在限制伊斯兰政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争取获得穆斯林的支持,支持正常的伊斯兰教活动。

1967年以后的印尼由苏哈托统治,印尼进入新秩序时期。这一时期,苏哈托政府对伊斯兰教的政策与旧秩序有很多共同之处,如争取官府对穆斯林的支持,扶植正常的伊斯兰教活动,比如说在全国兴建大小清真寺和各种伊斯兰教学校,鼓励穆斯林到圣地麦加朝觐和参加地区和国际性的伊斯兰教活动。

还有对伊斯兰教政党采取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苏哈托政府的上台得到伊斯兰教政党的大力支持,希望苏哈托能给予它们参与政治的回报,但苏哈托政府在上台后一样强调政教分离和建国五项原则,限制伊斯兰教政党的发展。在70年代,苏哈托政府将四个伊斯兰教政党合并为一个政党——建设团结党。同时在所有政党和社会团体中灌输“建国五项原则”的思想,并将“建国五项原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还对乌拉玛(伊斯兰教学者)加以严密防范。在苏哈托对伊斯兰教政党的严厉限制下,伊斯兰教内部出现严重的分裂,伊斯兰教势力受到严重削弱,导致伊斯兰教政党在连续几次选举中的得票率不断下滑。

与此同时,苏哈托也坚决镇压伊斯兰教极端分子的叛国活动。尽管伊斯兰教国家运动在苏加诺时期已经兴起,但随着国际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复兴,印尼伊斯兰教的极端分子的活动也日益猖獗,并制造多起恐怖活动,严重地影响到国家政权和社会的稳定,对此苏哈托政府采取坚决镇压的态度。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苏哈托政府一改限制伊斯兰教组织的政策,开始接近伊斯兰教组织,并注意改善同伊斯兰教组织的关系,但这并没有改变政府对伊斯兰教的基本政策,并未违背“建国五项原则”,伊斯兰教政党仍然只是苏哈托政府所利用的一个工具而已。

近几年,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的极端化与恐怖主义成抬头之势。比如同学们知道的巴厘岛爆炸。苏哈托政府瓦解后,印尼的政治地图完全改写,伊斯兰教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势力,活跃在印尼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势力呈抬头上升的趋势,各种伊斯兰教极端组织成立,主张以武力来建立伊斯兰教国家,并通过制造恐怖活动来扩大影响。印尼逐渐成为东南亚地区恐怖活动的重灾区,成为近年来影响印尼社会稳定,造成国家分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9·11”事件后,伊斯兰教极端组织恐怖活动就更为活跃,并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巴厘岛爆炸案。从此以后,印尼政府一改过去的消极态度,开始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恐怖活动。梅加瓦蒂总统颁布反恐紧急政令,成立反恐法律修改小组,同时也加强了同周边国家以及日本、美国的反恐合作。但反恐同时也加剧了政府与穆斯林组织的矛盾,加剧了印尼政府内部领导层的矛盾,同时对印尼外交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印尼改善和加强了同美国、日本等国的关系,反恐的进一步深入对印尼的内政和外交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印度尼西亚还有激烈的宗教冲突。印度尼西亚的宗教冲突主要是指印尼马鲁古群岛安汶地区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的冲突。

马鲁古是著名的“香料群岛”,人口约200万,在人口构成上,马鲁古是印尼唯一一个穆斯林和基督教比例比较接近的混居地区,在印尼独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穆斯林和基督徒分别独立生活在不同社区,数十年来,马鲁古地区曾被视为印尼穆斯林和基督徒和平相处的典范。但是随着经济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双方的交往逐渐增多,1998年苏哈托铁腕政权崩溃以后,经济危机导致印尼国内各种掩盖的矛盾全面爆发,马鲁古群岛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1999年1月穆斯林斋月结束以后,穆斯林与基督徒的冲突不断升级,从首府安汶及邻近地区喀什,逐渐蔓延至5个岛屿,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引发社会动荡。

马鲁古群岛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和荷兰殖民者在此建立殖民地并大力传播基督教。正是由于被殖民的历史,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冲突体现了历史上当地人与外来殖民者的矛盾。1945年印尼独立,在荷兰建议下成立了联邦,各个民族建立了自主的地方政府,与雅加达的联邦政府分享权力。但是马鲁古地区的基督教对穆斯林控制的联邦政府感到不满,曾经在荷兰的支持下发动叛乱,建立了“南马鲁古共和国”。1950年,叛乱政府被打败以后,暴力的形式就一直没有停止过。1965年,苏哈托上台,采取铁腕政策,在分配马鲁古群岛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中央政府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基督教徒原住民的利益,一味偏袒穆斯林。为了发展经济,印尼政府鼓励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的居民向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移民,于是很多穆斯林移民到人口相对较少、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马鲁古群岛。但是中央政府忽视了新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种族与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忽视了双方在土地资源分配和就业等方面可能带来的潜在的问题,宗教的分界变成了原住民与外来移民之间的隔阂与矛盾最直接的分界。

1997年印尼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后,政治危机也随之而来,在要求民主、要求全面的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呼声下,苏哈托被迫下台,随着各政治集团对国家政权的角逐,宗教冲突也日益激烈。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印尼的宗教冲突还会继续,大家如果到印尼旅游的话要小心。如果看到有伊斯兰教或者基督教、天主教的信徒游行,你不要好奇也凑过去看热闹。有些人很有可能是极端分子,暴力事件是免不了的。

当然,宗教也并不是只给印尼旅游业带来负面影响,印尼很多旅游项目都和宗教有关。比如中爪哇日惹附近的世界最大佛塔婆罗浮屠、印度教陵庙普兰班南。

印尼的宗教舞蹈也是旅游项目之一。到巴厘岛一定要欣赏一下当地的舞蹈,在甘美朗乐器的伴奏下,身形灵活的男女舞者张力十足尽情表现。巴厘岛的舞蹈与宗教关系密切,舞蹈内容多取材于宗教传说,而跳舞更是与神灵沟通的一种手段。

巴龙舞由双人表演,表现了善与恶的对抗。巴龙是善的化身,让特是恶的象征,剧中还穿插了一些武打及诙谐表演,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凯卡克舞依据史诗《罗摩耶那》改编而成,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多在黄昏时表演,现场火光暗淡,舞者围着火堆摇晃,并发出宗教式的呼声,整个场面如同回到了远古传说时代。

欢迎舞是在庆典、集会、开幕仪式上跳的迎宾舞,最早源于宗教仪式中众神下凡时的情景。几名女子手持鲜花,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并最后将手中的鲜花撒向人群。

印尼的木雕业和宗教有关,尤其是巴厘木雕,享誉国内外,到印尼旅游的外国客人几乎无人不买一两件巴厘木雕留作纪念。巴厘木雕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它最初与巴厘人的宗教信仰息息相关。人们把自己崇拜的印度教诸神用石头或木头雕刻出来,供奉在庙宇、庭院、堂室内。后来代代相传,便产生了无数能雕善刻的巧匠。巴厘木雕大都用质地坚硬、花纹细密的乌木、柚木等木料雕刻而成,其造型千姿百态,有栩栩如生的神鹰、神牛、雄狮、雄牛等动物及各种禽鸟,有惟妙惟肖的巴厘渔夫、少女,有民间故事中脍炙人口的传奇人物,也有当代各种抽象艺术形象。

印度尼西亚的宗教美术历史极为悠久,并且从1世纪起,先后受到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又因为印度尼西亚长期分为许多此起彼伏的短暂小国,所以美术的发展格外不均衡,呈现出复杂和紊乱的景象,较为显著的是其宗教美术和染织工艺。

刚才讲到宗教与政治的联系。其实印尼的政治体制还是蛮民主和现代的。印尼实行总统内阁制。第一任总统是苏加诺,1965年“9·30”运动后苏哈托上台,开始了他长达三十二年的独裁统治。苏哈托下台后,哈比比、瓦希德、梅加瓦蒂都担任过总统一职。2004年,现任总统苏西洛上台。苏西洛是印尼第一届人民直选的总统,他是海军出身,以清廉著称,印尼人民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印尼人民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修改与颁布宪法和国家总的方针政策,选举总统、副总统,监督和评价总统执行国家大政方针情况和在总统违背宪法时对其进行弹劾或罢免。成员700名,任期5年。国会(全称人民代表会议)是国家立法机构,行使除起草和修改宪法、制定国家大政方针之外的一般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最高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直接领导内阁,有权单独颁布政令和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法令;对外宣战或媾和等。印尼政府奉行独立自主和积极外交政策,主张平等、相互尊重和大国平衡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致力于不结盟运动。1950年4月13日,印度尼西亚同中国建交。1965年“9·30”运动后,两国关系恶化并断交。1990年8月8日,两国恢复外交关系。1994年1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印尼进行国事访问。1999年12月,印尼总统瓦希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0年5月,中国与印尼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2002年3月,梅加瓦蒂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现在中国和印尼已经发展成为战略伙伴关系。

下面简要谈一下印尼的历史。印尼于公元3~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先后侵入。1596年荷兰侵入,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设殖民政府。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八月革命,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47年后,荷兰与印尼经过多次战争和协商,于1949年11月签订印荷《圆桌会议协定》。根据此协定,印尼于同年12月27日成立联邦共和国,参加荷印联邦。1950年8月,印尼联邦议院通过临时宪法,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印尼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排华事件,最近一次发生在1998年5月13日。

说到排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华人在印尼的政治地位不高。华人在印尼一直不能被当地的原住民所接受。就算华人取得了印尼国籍,有时也会被认为是中国派去的间谍。这种偏见和歧视因为两国人民本身的风俗习惯差异和20世纪50年代的印尼共产党问题而在印尼人心中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使华人经常充当政治斗争的替罪羊的角色。第二,国际国内环境的导火索作用,比如1998年印尼爆发了金融危机,印尼政府为转移国民注意力,纵容了这样的反华事件。第三,也有华人本身的原因,比如露富、奢侈。印尼人大多是贫穷的。华人在印尼有钱人多,这本来就让印尼的原住民怨恨。而且华人又爱露富,在印尼盖豪华墓地、出入高档酒店的基本上都是华人。所以政局一旦动荡,国家陷入混乱,华人首当其冲要被报复。

当然,像我开始所说的,1998年排华后,华人撤走了在印尼的大量资金,世界各国也异口同声谴责印尼,印尼自己也受了很大的损失。很多印尼人也在反思,彻底忏悔的现在还不多,但大多数印尼人现在都认识到反华之后吃亏的还是印尼自己,所以心态上是不愿意再发生反华事件的。另外,新总统苏西洛上台后,在积极地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应该说,反华排华的情况在今后的印尼我认为是不会发生了。

我能自信地提出我的这个美好愿望,其根本原因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座的同学都要深信这一点,看待中国的外交,看待国际事务,也要用和平与发展的眼光。

谢谢大家!

(2007年5月24日) AmSzlVyBD0/CobqpUdcRMhTYmr8vYRq/FKxflgTqmC5BuIrogXIyhi8beTSbWR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