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大微讲堂:正确认识佛教
楼宇烈

正文

今天是禅学社的同学要我来给大家做个讲座,我想给大家讲讲怎样正确认识佛教的问题。社会上对佛教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对佛教的误解,如果我们不能消除这些误解的话,就妨碍我们去正确地认识佛教。

那么,存在着哪些误解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些人可能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是一种愚夫愚妇的宗教。另外一些人可能认为佛教是一种有神教,它是拜神的,依靠佛、菩萨来拯救自己的一个组织。还有一些人可能认为佛教是一种命定论,因为佛教讲因果报应,你前世造什么样的孽,今世就要受什么样的因果报应,因而是一种命定论。也有的人可能认为佛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社会责任的宗教,因为佛教讲看破红尘。这些是一般的对佛教的看法。而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虽然信了佛教,但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信佛教,究竟信什么东西,对此也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人认为信佛教就是为了求得个人的解脱,有的人认为信佛教是为了求得来生的福报。因为我前世造了很多孽,所以今世受这么多苦,那么我今世信佛教,来世就可以有福报。也有的人信佛教是为了求神来保佑自己,这个不是求来世的福报,而是求现世的福报。我们看到有很多人到寺庙去许愿,求菩萨保佑自己,等到将来自己事业上、人生上有了成就再来还愿。甚至还有的人认为信佛教就是为了求得一种神通。我上面列的这些对佛教和信仰佛教的一些想法都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佛教而产生的一些误解。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佛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宗教,它的基本教义是什么,它的这种教义对于我们今天的个人的生命安置和对于当代的社会和谐有什么借鉴意义。

佛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呢?总体上说,我可以用以下几方面来概括: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又是对现代社会、人生大有补益的宗教;佛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宗教,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宗教;佛教是主张依靠自力解脱的宗教,也就是说依靠自己的智慧、毅力来自我超越的一种宗教;佛教是一种慈悲的宗教,它是讲究自度度人的,也是一种提倡治心的宗教。

现在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其实对于禅宗大家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关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也不知道禅宗应该怎么样来修证,怎么样才能了脱生死,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来自于将“禅”看成是和我们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很神秘的、在彼岸的一种境界。然而,其实“禅”并不是彼岸世界的东西,“禅”就在我们中间,“禅”并不是很神秘的东西,“禅”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言论、行为和思想。“禅”也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它并不要求我们离开现实生活去寻找一个归宿。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学禅就是要从你的本分事做起。有人问学禅有没有一个次第、一个道路可循?有,就是三句话。第一句就是“做本分事”,做好你现在应做的事。刚才我们看到图片上禅学社的同学去参观河北赵县柏林寺,柏林寺是唐代的一位叫做赵州禅师的道场。做本分事就是赵州和尚在接引学人时讲的一句话。他的弟子不明白什么叫“做本分事”,他就解释说:“树摇鸟散,鱼惊水浑”,树一摇动,鸟就飞散了,水里的鱼一惊动,水就浑了,这是很普通的事情。学禅也是很普通的事情,你现在在干什么,那你就继续干什么。有人听了不解,会问“既然你已经这样了,那你还要修什么呢?”但这正是佛教所讲的“无修之修”,这个其实比你要想通过学一个什么方法去修是更难的。因为就一般人来讲,他们都是不太安于自己的现状的,总是手里做着一件事,心里想着另一件事,而且总觉得我手里做的这件事是委屈了我这个人,而我心里想的那件事才是真正适合我做的事。所以说要能够做好你手中的本分事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禅正是要在这个地方考验你,锻炼你。我们常常讲事情要从脚下开始,你怎样才能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脱离你现在所做的事,这只能成为一个空想。禅不是一个空想,它是很具体的,就在你的面前。你要是能真正做到这第一步,你也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了,你也就开始认识到禅的真谛了。禅不是要让我们离开现实世界去幻想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而是就在现实生活中让你去体认你的自我。学生们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你有什么办法帮我解决种种烦恼啊?帮我解脱掉绑在我身上的种种绳索啊?”很多禅宗祖师们在回答他们的时候,就会反问“谁绑住你了?”没有人绑住你,是你自己绑住你自己。我们有句话叫“自寻烦恼”。你自己有了分别心,自己讨厌这个现实生活环境,讨厌这么多的包袱,就想跳出这个现实生活环境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躲起来,可是有这样一个清净的地方吗?没有!看起来你是跳出了这个环境,可实际上你是放下这个包袱后又去背上另一个包袱,逃出这个牢笼又去钻进另一个牢笼。所以,禅宗非常强调当下就觉悟到你的本性、本心是没有烦恼的,只是你自己把烦恼加在自己身上,所以禅宗的第一个宗旨就是“自性本来清净、原无烦恼”,你要离开现实的世界去寻找一个清净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烦恼,因为你找不到。所以我们要从当下的本分事做起,这是第一步。

我送给大家的第二句话是“持平常心”。这句话和前一句话是相通的,但是它对你的要求又提高了一步。因为虽然你做好了本分事,但你是否还能做到对你所做的事没有什么计较?你是否在意别人对你所做的事的赞扬或批评,是否会因为别人说风凉话而心里不高兴,别人说了好话心里就很舒服?做好本分事不等于就保持了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动心,不起念。禅宗公案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禅师“你平时修炼不修炼啊”,他说:“当然修炼啊”,又问“你怎么修炼啊?”他说:“我是‘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别人就纳闷,说:“你这也叫‘修’吗?”他说:“当然是修了,有多少人是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百般的思虑啊,睡的时候不好好睡,千般计较啊。”本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吃饭睡觉,可是有很多人就偏要想东想西,吃的好心里就高兴,吃的差心里就埋怨。对于这些事你能不能不计较任何的好坏呢?用佛教里的话讲,就是能不能做到“八风吹不动”。哪“八风”呢?就是利、衰、毁、誉、讥、称、苦、乐。“利”就是顺利,“衰”就是衰落,“毁”“讥”就是毁谤你、讥讽你,“誉”“称”就是赞扬你。你做任何事情,在这八种情况下都能不动心,那是需要很高的修养的。有时尽管你嘴上会说“这些事我都看穿了,根本就不在乎”,可是我想当别人说你几句风凉话的时候,你可能心里就不太好受。别人要是吹捧你几句,你虽然表面上说“哪里哪里”,可是心里面可能就在暗暗自喜。这也是人之常情,要想能克服这一点,必须修禅达到相当的境界才行。我常常讲一个故事,宋代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他对禅学有很深的造诣,他跟佛印禅师关系相当好,平时经常来往,他们一个住在江南,一个住在江北。有一次苏东坡坐船过江去看望佛印,恰好碰到佛印不在寺庙里,他就一个人在寺庙里转悠,看到大雄宝殿里的佛像十分庄严,他就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写完诗后,自己觉得很得意,就交给小和尚,说等你师父回来交给你师父看,然后他就走了。佛印回来看到这首诗,就提起笔来在上面题了两个字:放屁!就让这个小和尚给苏东坡送回去。苏东坡一看很纳闷,很不以为然,心想:我写了那么好的诗,你居然给我的评价就是“放屁”两个字。所以他就马上坐船去找佛印禅师,要跟他辩辩理。见了佛印禅师,佛印就跟他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我这一屁怎么就把你打的过江来了呢?所以你们看,虽然苏东坡的佛学修养已经相当高了,对佛学的义理理解得也相当透彻,可是碰到这样具体的事,他就不能用一个平常心去对待。大乘佛教讲“六度”,即从此岸世界渡到彼岸世界的六种修炼方法: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个第三度讲的忍辱,我们常常将它理解成忍受屈辱,比如别人打你、骂你你都能忍住,或者甚至像基督教里讲的那样,别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送上去。其实佛教里讲的“忍辱”不仅仅只是忍受屈辱,还要看你能不能忍住人家的吹捧。“八风”里不仅有毁、讥,还有称、誉,对于别人的毁、讥,你可能忍得住,但对于别人的称、誉,你能不能也不为所动呢?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

第三句话就是“成自在人”。所谓“自在”,就是自由自在。我们没有任何烦恼的束缚,那不就是自由自在了吗?做“自在人”是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教里描写的佛、菩萨,他们所追求的就是一种大自在的境界。《心经》的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怎样才能成自在人呢?什么是大自在境界?禅宗里也有描写,就是“终日吃饭未曾嚼着一粒米,整日行走未曾踏着一片地”。这句话在一般的思维方式下是不好理解的,而佛教通过这个要说的是,你不要被这些外在的相状所牵动,你虽然整天在吃饭,走路,但不会被米、路这些外境所干扰,而你又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外境。修禅并不是要你躲到什么深山老林里去,什么东西都见不着,好像这样就不会被外境干扰了。其实就算到了深山老林里面,要是你的心不净的话,你产生的种种妄想念头可能比你在这热闹的地方更多。禅宗讲你心净了,才能佛土净,心不净到哪儿都躲不掉。所以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如果你能做到对外境不起心、不起念、不着相,那你就自在了。

上面我给大家讲了三个步骤,即“做本分事、持平常心、成自在人”。有些人听了我这三句话,觉得很有意思,就问能不能给它再对上三句,让它成为一个对联呢?我想了想,觉得对上这三句话比较好,今天也奉献给大家:行慈悲愿、启般若慧、证菩提道。这三句话应该算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精神。

大乘佛教从哪里入手?就是从慈悲入手,慈悲就是与乐拔苦,对众生要行慈悲,而对自己来讲也是一个修证的过程。最切实地来讲,怎么才能行慈悲?其实慈悲就是你的本分事。

第二句话是“启般若慧”。“启”就是开启,而“般若”本身就是智慧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它翻译成智慧呢?因为它跟我们平时讲的智慧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我们平时讲的智慧就是指一个人很聪明,或者这个人对事物能够分辨得很清楚。我们平时的认识就是从分辨开始的,我们讲一个东西是方的,这是相对于圆的、三角形来说的。可是正是这种分别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分别心、执著心。在佛教看来最基本的一个分别就是我跟他人的分别,即“我执”。一切的烦恼归根结底来说都是来源于“我执”,将我和他人对立起来。那么要怎样才能破除这种分别与执著呢?那就是要用一种“般若”的智慧。所谓“般若”的智慧就是要消除这种分别,它是一种平等的智慧。用《金刚经》里的话讲,就是“事法平等,无有高下”。这种所谓平等、无分别是在什么基点上来讲的呢?就是认识到一切事物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空的。为什么说它们是空的?因为一切现象世界的事物都是因缘而生,都是由“缘而起”。既然是缘起的,这个事物就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它是各种因缘集合在一起的,因缘际会,才会有这个生命体。所谓生命体都是由“五蕴”聚合而成的,即色、受、想、行、识。所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没有一个独立的自主性,在佛教里称作“无我”,即因缘一旦散了,这个事物也就没有了。因此,这样一个现象世界的事物是没有恒常性的,是刹那生灭的,所以佛教里讲“无常”,一切生命体都有生老病死这样的过程,一切非生命体也有“成住异灭”这样的过程,所以佛教才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般若”这种智慧要你看到这一点,用《金刚经》里的话说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样你就不会产生种种颠倒妄想,去执著它。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平常心,不会去计较得失。佛教就是要你用般若的智慧去消除分别心、执著心以及由这种执著心产生的贪、嗔、痴这“三毒”。贪就是贪得无厌,嗔就是恼怒,痴就是不明事理。人们的一切烦恼就是来源于这“三毒”。有人会问佛教讲消除“执著心”、破除“我执”,这和有人生目标、有人生追求有没有矛盾。我想这是两个问题,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追求呢?佛教并不是要制止你有人生目标,而是说你要找到自己恰当的人生目标。人最难的就是自我认识,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如果你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一味盲目追求,那很可能就会出问题。可是一旦你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做得最好,那就是真正地把握了自我。这并不是执著。我们不要把两种执著混淆了,做事情要有一种执著心,这是佛教里讲的“精进”,是佛教所提倡的,它不同于我们这里要破除的“我执”。

第三句话是“证菩提道”。《法华经》里讲,佛是为了一个大因缘来到这个世间的,这个因缘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佛知见就是般若的智慧。那么佛教追求的是什么东西呢?就是“证菩提道”。菩提就是觉悟。佛教说,这种般若的智慧就是让你悟到你自己的本来面貌。禅宗常问:父母未生你前,什么是你的本来面貌?那就是什么都没有啊。佛教最终是来讲人的觉悟的,觉悟人生,认识到自我,而不被现象世界牵着我的鼻子走。如果你回归到真正的自我,那你就是自由的,现在人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自我的失落。我们之所以烦恼,之所以觉得没有自由,是因为你还没有认识到必然。如果一旦你认识到必然,那么你就拥有自由。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把握。比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规则都是一种必然性的体现,你是不能随便违背的,违背了就要受到惩罚。可是你认识到这种必然性,按照这种必然性去做的话,那么你到哪哪就都是自由的。为什么孔子讲到了七十岁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七十年的人生经历让他能够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到人生的一些必然规律。当然不一定要到七十岁,这要看各人的悟性。我今年七十多岁了,还是达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有些人不要到七十岁就能觉悟。前些日子我看了一个节目,其中被采访的一个小女孩,我觉得她的悟性就比我高啊。这个节目是采访大连一个叫“爱心之家”的社会机构,它是专门收养那些父母都是囚犯的孤儿。其中就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父母都在坐牢,她只能在外面流浪捡破烂。在这个流浪的过程中,她受到社会上的种种歧视、侮辱、打骂。但是她说她在受到别人打骂的时候从来不去还手、还口。主持人就问她为什么不还手、不还口呢?她回答到:要是我去还口,他还在骂我,这不就吵起来了么?那就等于我自己换了个嘴在骂我自己。要是我去还手,他就会变本加厉地还手,那就等于我自己换了一个手在打我自己。我们看,她小小年纪就能看到这一点,有这样一份平常心,是很不简单的。总的来说,我们要有一种觉悟,这样才能获得自由自在的我。

我讲完了这两个联,有人就会问:是不是还有个横批啊?是有个横批,就是四个字:“活在当下”。这就是说,佛教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脱离世间的生活的,恰恰相反,它就是从当下做起的。大乘佛教兴起以后,它对原来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即所谓的“小乘佛教”最大的批评就是这些部派佛教“欣上厌下”。所谓“上”就是菩提、涅,“下”就是生死、烦恼。小乘佛教把“上”看的很重,拼命地追求,把“上”、“下”看成是对立的,但其实二者并不矛盾。佛教并不是宣扬命定论,你的命完全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你造这样的孽,就受这样的报。你一念之差,觉得现在像生活在地狱里一样,但你也完全可以改变你的心念。因果理论是两方面的,它并不是要你消极等待,你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叫做“命由己定”。所以佛教强调的是当下,是靠你的觉悟来解决你自己的生死和烦恼问题。有人会问,既然这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拜佛、拜菩萨呀,他们不就是求菩萨来解救自己吗?我想,假如你只是坐在那里什么事情也不干,那么就算你天天去拜佛,你的福报也是永远来不了的。所以拜佛也得你自己去干了才行,再说佛、菩萨也只是佛教的一种精神的形象化表达。佛教里的菩萨都凝聚着、体现着佛教的一种精神。我们知道中国有四大名山,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而这四个菩萨正是体现着佛教里的四种精神:悲、智、行、愿。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普贤菩萨是大行的象征,所谓行就是实践;观音菩萨是慈悲的象征;地藏菩萨是大愿的象征,所谓“愿”就是志向。我们了解到这一点就应懂得,去拜菩萨并不是让菩萨来帮自己做什么,而是去学它这样一种精神,来开启自己的智慧,去实践这种慈悲,去立下大志向,去努力地实践。我们到九华山去看地藏菩萨的大愿,什么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我想什么精神也比不上这样的精神。菩萨最大的愿望都是乘愿再来,也就是到世间来普度众生。佛教是这样一种启发自己的智慧,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来自我解脱的一种宗教,我们一般人常常想我怎样解脱呀,我怎样明心见性啊,我怎样达到一种禅悦的境界啊?在这里,我想送大家《金刚经》里的一句话:法无定法。每个人应该自己去发现自己的践行的方法。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它们都是应机而设的,即根据不同根基的人而设定的,哪一种方法更适合自己要你自己去体悟,然后照着这个去做。在这里我也可以送大家四句话,这是人家问我有什么养生之道时我回答他的,但道理是一样的。你们看报肯定看到过很多采访,记者们去采访那些老寿星,看到一个人活到九十多岁了,问他长生的秘诀是什么,答道:“运动”。问另外一个老寿星,答道:“不运动”。问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你长生的秘诀是什么,答道:“吃素”。问另外一个老太太,答道:“吃肥肉”。所以我的回答是:“法无定法,因人而异。理有常理,顺其自然”。各人情况不同,修身并没有什么秘诀、窍门,但是其中有些共同的道理是相通的。我们说要做本分事,而这个本分事是什么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同,而且也不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同样的程度。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智能、体能都不同,不能要求一样,要求一样是对弱势群体的最大的损害。尽你自己最大的诚心和力量所能达到的就是你的最佳状态,不要总是去跟别人攀比,别人也不应因为你的智能体能的低下而看不起你。这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句话来讲就是“适性逍遥”,这是魏晋时的玄学家郭象注《庄子》时说的一句话。郭象举了一个例子,有两只鸟,一只大鸟,一只小鸟,大鸟吃的多,所以要到处找东西吃,而小鸟只要啄几粒米就饱了。可是要是小鸟羡慕大鸟能够尝到那么多美味,吃那么多东西,它也去吃那么多东西的话,那它就撑死了;要是大鸟羡慕小鸟轻松,不要找那么多东西吃,也学它的话,那过不了两天就饿死了。所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今天我讲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东西,没有去谈佛教那些抽象的义理。我想我们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认识,我们想去信佛教,应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信。最后我还要讲一点,就是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没有任何一个宗教是十全十美的,任何一个理论都会有其不足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地方,这就取决于我们怎样去看待它。今天我去参加北京论坛,我们小组就讨论关于在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的问题。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已经到了相当危急的关头,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不了解,存在很多曲解和误解,总是认为好像传统文化里有一种什么东西已经成为我们现在发展和前进的阻力。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要你定性接受某些东西。接受什么是我们现代人自己的选择。如果你的眼光老是盯着那些腐朽的、落后的东西,你就会觉得传统文化一无是处,甚至都是包袱、阻力。但是你要是反过来想想,就可以发现还有很多其他有用的东西。鲁迅先生说:一部《二十四史》,好像写的都是仁义道德,可是看来看去,发现后面写的都是“吃人”二字。但是,难道一部《二十四史》都是这样吗?只是在他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会这样觉得罢了,《二十四史》里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如果我们转换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在传统文化中间就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对我们今天有启发意义的东西,那么传统文化就不会成为阻力和包袱了,而会成为动力。所以如果把现在的许多社会问题、人生问题都统统归咎于封建主义的毒素,那只是推卸自己的责任罢了。我们不能不做孝子贤孙,对我们的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传统文化,有责任去继承它,发展它。对于佛教也是这样。如果你从因果的角度讲,认为它是一种命定论。如果你只是在那儿消极地等待它,那它就是命定论,但是如果你换一个角度看,既然因是你自己造的,果是你自己受的,那你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佛教并不是说一切都是上天创造好了的,即使基督教也没有这样讲过。基督教同样也认为如果在你的一生中不断地做能增加上帝荣耀的事,那最终你就能上天堂。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神奇可以变为腐朽,腐朽也可以化为神奇,我们要检讨的是自己。我常常用木匠来做比喻,一个好木匠是善用者,善用者无弃材,长木头可以做长的东西,短木头可以做短的东西,哪怕是糟了的木头,也可以做成一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我们埋怨这埋怨那只是说明自己不善用。所以在今天这个多元的时代里,我们应该对各种文化都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取人所长,补己所短。我们过去对佛教有很多误解,但是佛教里还是有很多智慧的启示,我们应该对佛教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学习其中的人生智慧,来丰富我们的人生,提升我们的人生!

我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6年10月28日) 9g9UsCh++t7TFVD0On825Kv3mTHV1wyTjHb4FSlNigin3G9EfmihphKE9oqLZn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