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回望来时路

童年篇

童年,应该是每个人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时光。一颗童心,纯净得白璧无瑕,青涩得有如小荷才露尖尖角。童年的人儿,脑里装满幻想,心里填满好奇,眼前应是怡红快绿,耳畔该是莺歌燕啼,跑着,跳着,唱着,闹着……

童年,是一切美好的开始,是一切兴趣萌芽的沃土!

童年里做什么?玩!

童年里,玩是天经地义。不仅要玩,还要玩得透彻,玩得过瘾,玩得花样繁多,层出不穷。而学习知识,只是众多玩法中妙趣横生、快意无穷的一个。

我听过许多孩子抱怨过学习的苦恼,他们觉得课堂时光对于他们是度日如年,每一秒都心猿意马、如坐针毡,自己看书味同嚼蜡,老师讲课催人入梦,只盼那下课铃快快鸣响,好享受课间十分钟短暂的欢愉。有这样感受的孩子无疑是不幸的,他们没能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正相反,他们在学校这个笼子里“苦苦挣扎”。

我觉得追根究底,他们痛苦的根源是玩耍时间太少。无论是什么事,无论它的吸引力多大,如果让小朋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做这一件事,任何事都会失去光泽。学久生厌,玩久想学。那些厌烦学习的孩子如果能尽情地玩,回到课堂上,一定是另一种精气神,一定会觉得生活充满亮色,天天都新鲜,天天都精彩!

这些是我的亲身体会,童年如果变成了游戏的天堂,学习知识便会化作一种爱好。

我的童年过得十分潇洒,学业负担很轻,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在外面尽情奔跑,呼朋唤友,房前楼后,小山上下,广阔的大地上到处有我欢腾的足迹、爽朗的欢笑,周围一切都显得那般生机盎然。

知识于我亦是如此。我从未觉得学习知识是个苦差事,识很多字,了解一些人物,大声吟诗,动脑筋解解算数题都很有趣,上课的时候,我专心听老师讲的每句话,后来我甚至能把语文老师讲的一课复述下来呢。

小学里过得最开心的是五年级,那时很多知识都已学完,每天上课只要完成规定的任务后,老师就奖励我们去外面玩,完成得越快越准,越能有更多时间玩。我那时上课特别专心,感觉效率也因此提高很多,做完每道题都激情澎湃,因为我又离玩近了一步。小学五年级比前几年变得更愿意上学,盼望着每日自由玩耍的时光。通过这个举措,我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成绩也稳步提高。

寓教于乐,尽情游戏,培养兴趣对小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兴趣有了,便有了孕育一切才能的土壤,而良好的习惯当是让这方土壤肥沃饶美。小学时代,学习的知识量并不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当是这一阶段的主题。

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好的习惯无非就是上课时学会倾听,课后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这么简明的道理人人都会明白,但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这需要一种心如止水全神贯注的心境,也需要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所以有言说:古人成大事者,非有超世之材,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觉得多读书是怡情冶性锻炼毅力的好方法,阅读书籍时必须心无旁骛才能读下去,而静下心来读书,不理会外界的纷扰与精彩,也需要坚定的定力。

有人说,一个月连续做一件事就会养成一种习惯,用一个月的时间连续读书,连续认真地听课,完成作业,就真的会有质变发生,就真的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优秀的品质。小学时代,背诵美文华章也是助人成长、增长学识的好方法,小学时,接触到的事情较少,所以,一旦接触往往印象深刻,而且大量的背诵可以迅速启迪心智,让人变得博闻强记。我上小学时就背诵了很多著名诗词,其中很多是后来中高考要求背诵的篇目,不但在后来的学习中轻松了不少,而且文化素养也得到提升。

因此对于小学时的学习,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自由的空间。

在自由的空间里,尽情地玩,从而塑造健康的体格,这是获得一切成绩,享受一切幸福的基础。

在自由的空间里,快乐地学,从而培养勤勉好学的素质,这是走好学习之路,开拓壮阔人生的前提。

提到自由,不得不提现今横亘于许多学生生活中固如铜墙铁壁的一样东西——补习班。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许多家长寄希望于补习,甚至将其视为救命良药。可我的妈妈几乎未让我参加过任何补习班,她对补习班的态度可以说是轻视里夹带厌恶的,在这点上我很幸运。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忙得热火朝天奔赴补习班,她也曾带我试听过,之后我便与补习再无交集。

她有她的想法,她厌恶补习班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妈妈觉得通过补习不一定能实现优化成绩的愿望。她认为知识不是靠重复学习就能掌握的,而是应该一次完成。就像品尝一道菜,不是多吃几次就一定能深晓其中的美味,而是吃第一次时就要慢慢用心尝,仔细感受,探索潜藏其中的奥秘,才能真正亲身咂摸出本来的滋味。学习应是主动领悟的过程,硬往学生脑里一次次塞是不理智的。第二,妈妈觉得去补习班上课会在路途上浪费很多宝贵时间,让本已很辛苦的孩子变得更疲惫,那样久而久之,孩子会真的失去学习热情,与其路上受罪,不如把这些路上浪费的时光好好利用,看几本好书,跑跑跳跳都有意义。第三,补习班费用一般不低,为何不珍惜学校廉价实惠的教育资源系统学习,而非把钱砸在那时间零零碎碎、学生水平高低不齐、教室环境拥挤不堪、价格不菲的补习上呢?

就这样,我在妈妈开明的教育理念下逃离了补习班的魔掌,快乐又认真地在学校学习,最后以双科满分的成绩顺利升入了初中。

青少年篇

青春的美好仿佛悦耳的铃声在新生活中鸣响,而各种成长的、学习的烦恼也悄无声息地来叩门……

以下各种苦恼可能你我都曾遇到过,我想谈谈如何看待及化解。

一、学习兴趣不足

进入中学后,学习的科目增多,考试也层出不穷,有些科目不感兴趣,不怎么用心学,成绩也越来越糟,对这科的厌恶也越来越深……

我觉得唯一应该选择的态度就是不要逃避。科目多,不可能一开始都有兴趣,耐下心来学习,权当锻炼毅力,兴趣是培养出来的。我和很多朋友都有一个共识:某科成绩越好,就越想多投入精力学习。因为一个优秀的成绩是可以给自己带来成就感与自信的,于是生发出更多热情去学,所以,如果自己目前某科成绩不好,一定要想办法改变颓势,些许的进步也会带来巨大的态度、兴趣改变。

二、虽然做了很多题,但成绩不佳

我觉得做一件事要讲究一个条理性,将合理的顺序颠倒得到的一定不是预期的效果。这种苦恼我觉得根源之一,可能是做题前基础知识尚未弄清就忙着做题。学理科一定是先弄清公式、原理后再做题巩固,学文则是先牢牢背诵下来史实、原理后再用其解题,做题是了解知识后的升华,而不是边做边记忆的工具。

另一种根源是盲目做了很多题,却没时间深入思考一下各样试题浮华外表下的本质。千万不要把自己陷入做题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不要奔忙于完成任务,不要追求做题的数量。因为“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做宁静透彻的观照”,奔忙中经验积累,还是沉淀宁静中观照呢?让自己慢下来!片刻的闲暇确实是见证本质、促成顿悟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我一般用在总结的时间会比做题多很多,我会理清楚整个思考的过程,然后特别标注当初最不顺畅的地方,可以弄个改错本之类的东西记录下来,反正不管怎样,一定达到提醒自己的作用。

三、每天学习任务很多,忙不过来

你可能会发现,我们每天面临的事情差不多,但有些人似乎永远在忙,有些人却悠哉游戏。回头一看,永远在忙的人有时候还难免挂一漏万,悠哉游戏的人反而该做的都做了。二者差别在哪呢?关键在于是否会合理安排时间。

最近知道一个词“套裁效应”。套裁是一种服装裁剪工艺,在一块布料上裁制两件以上的服装时,需要做合理的安排,以尽量减少浪费材料。套裁效应是指在考虑问题时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各种矛盾,以求得到最合理的收益。

我们就是要努力成为一个手艺高超的裁剪师。理清学业,先理清头脑,把任务分出轻重缓急、主次有序。把自己认识得清清楚楚,从而优劣得所,扬长避短。庞大的任务可以化整为零,细水长流,分步完成,从而保质保量。琐碎的任务也要分出时间,不容忽视。当把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序化,按计划在预定的轨道中运转,一切进入了良性循环,就可以拨云见雾,摆脱迷糊混沌的状态。

四、做事总是很拖沓

无论任务大小、时间多少,总是拖到最后一刻完成拖沓的人分两种:一种是消极怠工型,总觉得时间极其充裕,起初极其悠闲,什么也不做,等到大限将至时才幡然醒悟,只好左右开弓、草草了事。另一种是追求完美型,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这样一个貌似不大的任务衍生出许多新任务。追求完美没错,但如果失去全局观念,把眼光局限在某一个细枝末节、某一个起因原委的时候,可能会偏离最初的主要目标,迷失在重复与拖延的漩涡中,难以抽身,苦不堪言。

克服拖沓,无非是针对各自的症结,找准之后果断出击。消极怠工的人可以制订一些计划,写一些标语来提醒自己,强迫自己一切要尽早着手,抓紧完成,这样才能避免期限将至时的懊恼与匆忙。

追求完美的人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个终极目标上,总揽全局、分清主次,不拘泥于细枝末节,会发现适当地放手后收获的是一身轻松与超高效率。

五、分文理科时是听从身边人的意见,还是顺应自己的心愿?

让心灵做主!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别人的帮携只能是助力,动力来源于自身。一定不要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别人的意见也要认真考虑,但你更该弄清自己的兴趣所在,自己将来向这样的方向发展,然后勇敢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才能绽放最夺目的光彩!

我当初在理科班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我毅然选择了喜欢的文科,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喜欢的领域我更愿意付出努力,同时也更有天分,最终兴趣伴我走入了理想的燕园。

六、学习文科,背诵是重要的环节,有什么好方法?

文科要记忆的内容很多,一定要下工夫背,越背记忆力越强,越背越会觉得记忆东西是个轻松的事情。背东西时我喜欢自己向内容里加入快乐、加入联想来辅助记忆。比如背古诗词时,我喜欢把诗唱出来,就是套用一些流行歌曲的调,用诗填词,然后就像记歌词一样把诗背了下来。

我背诵时喜欢大声念出来,念得抑扬顿挫,我会用听、看、读三位一体辅助记忆,一些刻意加重的语调也能辅助记忆。此外,背使东西加入联想可以记忆深刻,比如背30°N穿过的重要地理标志:尼罗河入海口、两河流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长江……我脑海中就会闪现那些奔腾入海的大河,那些在圣河中沐浴的信徒,那重峦叠嶂的奇险三峡,于是,就像看过的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萦绕难以忘怀。

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是什么?

首先,扎实基础,良好的基础是一切质变的前提,好的基础能帮你获得良好的成绩。然后,要取得优异成绩就要如我之前所述,注重自我总结与思考,看透各种试题的本质,另外要注重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可能你离成功只有一步,因为细节上疏忽了会前功尽弃。

对此我有惨痛的教训,高考数学有道填空题问比值是多少,我图快,扫了一眼题目要求,看成了求比,于是一字之差,我把答案写成了1∶3,由于形式错误,5分就这样白白丢掉了。5分啊,文综得写多少字才能换来的5分,因为忽视细节,我与理想的院系失之交臂。

细节不是细枝末节,它是决定着整个走向的关键且易被人轻视的部分,因此一定要注意啊!

八、从小到大,考试成千上万、挑战层出不穷,怎样保持始终如一的好心态呢?

我想说能力是最大的安全感,有最强大的能力才会保证持续乐观的心态。只有实实在在努力,才能培养出根基稳固的自信。可人无完人,谁没品尝过失败的滋味呢?努力过后遭遇的失败,把它化作宝贵的经验是明智的态度。

把自己当做一位无冕之王,人生是漫长的征战,不争一时一地,不弃一颦一笑。主动找寻快乐,忙中偷闲,学业为主,兴趣为辅。闲暇时尽情地唱跳玩闹、自娱自乐、欣赏风景都会让生活充满阳光,青春活力无限。

回望来时走过的路,我认为兴趣、执著、用心、毅力、快乐、健壮是成功学子所需要的品质。

万千学子中只有少数人有机会走入燕园,走入燕园不容易。

但走入燕园并不是攀越珠峰那种需要挑战人类极限的事,需要的只是你把握好平常的每一天,做自己喜欢的事,用心地度过青葱岁月。

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勤勉不辍,走入燕园是必然。

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好的习惯无非就是上课时学会倾听,课后温故知新,学思结合。这么简明的道理人人都会明白,但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这需要一种心如止水全神贯注的心境,也需要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

姓名:江忻玺

录取院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毕业中学:重庆市石柱中学

获奖情况:曾多次获“校三好学生”称号,以及校级“十佳团员”称号 MYNu6pbFhgRGtm6DOhycZiGJrsAQIiWp5ijNcTNuuOTeN7fiyM1iRXvjWWKh6p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