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概说: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需要我们去学习。然而,学习历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仅需要多阅读,还要多思考、多查证,这就是说,我们需要借助很多的历史资料,参阅很多史书。而在所有的史书中,《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尚书》相传是由孔丘编选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原称为,到了汉代时,当时的人改称为《尚书》,意为“上古皇帝之书”。
《尚书》将上古历史文件和古代事迹汇编在一起,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全书所记多为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整体上晦涩难懂,只有少数比较形象。同时,它也是儒家五经之一,以此又称《书经》。
《尚书》也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的文体并列。但在它的散文中,绝大部分是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也有对美德的褒扬称颂等。
《尚书》名句:
德惟治,否德乱。
解读:推行德政,天下就会安定,没有了道德,社会就会大乱。道德是一切生活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的道德沦丧了,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了。
书之论事,昭如日月。
解读:书中所记载的故事,历代伟人的功绩,如同日月一样明亮,人所共见。这是子夏在读完书之后的感慨:前人的功劳都记载在书中,他们的伟大我们不能忘怀。从优秀的读本当中发现伟大之处,并用来提高自己,我们的成长才能越来越稳健,越来越有力量。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解读:太阳和月亮的光芒,日复一日永不变化。今天中国著名的学府——复旦大学的名字就出自《尚书》中的这句话,它以充满希望的日月之光寄寓着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强不息、兴学救国、教育强国的宏大理想。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解读: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在作者看来,诗歌和音乐是人们内心想法和情感的表现,而表现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的诗歌和音乐能陶冶人们的内在情操,培养性情高雅的君子。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解读:做事情,就要有准备,有准备才没有后患。居安思危,在灾难来临之前做好准备能让我们少遭受一些祸患的侵袭;积累资本,在机会到来之前修炼好自己掌握机会的能力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机会,走向成功。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解读:功勋卓著只有靠立志高远,学识广博只能靠勤奋努力。目标是个人奋斗的动力,勤学苦练是个人成功的保障。一个人如果志存高远,并且能始终朝着自己的志向努力,就会有所成就;而一个人如果能始终如一地刻苦努力,积累广博的知识也不会是难事。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解读:一定要有所忍耐,那才能有成;有所宽容,德才算是大。宽容和忍耐是人的重要美德,多一些忍耐,人际交往中就会少很多矛盾和摩擦;多一些宽容,我们才更能以豁达之心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更容易获得幸福和满足。
无耻过作非。
解读:不要因为犯了过错感到羞耻,就文过饰非,加以掩饰。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犯错误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犯了错误后,不仅不愿意面对和改正,还要以谎言来加以隐瞒,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解读:不在细节上注意,就会败坏大的品德。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些时候,细节上的瑕疵往往会影响整体的发展。细节是体现品德的亮点,如果忽视了细节,整个人就会显得粗糙、经不起细看,那些美好的德行也就像是夸夸其谈了。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解读:知道道理不难,难的是把它落实到行动上。这句话强调的是行动的重要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明白事理的,但是真正去做到的人总是很少,所以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无稽之言勿听,毋询之谋勿庸。
解读:毫无根据的话不要听,没有咨询过别人的计划不要使用。我们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遇事要保持理智,学会自己判断而不是去听流言蜚语,而且,我们还应该善于向别人请教。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解读:谦虚好问的人就会气度宽宏,自以为是就会气量狭小。善于学习别人,不仅能增加知识,也会让我们的气量更大,更能接纳别人的不同看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团体中。
满招损,谦受益。
解读:骄傲自满就会吃亏,谦虚好学才能受益。这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即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也不能骄傲自满,要时刻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完善自己。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解读:喜欢玩弄别人的人,品德会因之受损;沉溺于某一种癖好的人,志向也会受损。总是不尊重别人,喜欢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自然会因品德问题而被人唾弃;沉迷于某物,自然就没有什么心思和精力去做大事了。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兴趣爱好,对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