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人无信不立——信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当时周王室所在的地方发生了大地震,加上连年干旱,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竭。而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不思朝政,重用佞臣虢石父,盘剥百姓,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征伐褒国,褒国人献出美女褒姒求和。

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就没有笑过,整天闷闷不乐。周幽王送她各种奇珍异宝,想尽各种办法逗她笑,都没有成功。于是周幽王说:“有谁能让王妃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黄金。”这时虢石父为周幽王出了一个主意,他说:“大王可以跟王妃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赶来。王妃见许多兵马扑了个空,肯定会笑的。”周幽王高兴道:“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周幽王带着褒姒上了骊山,真的把烽火点了起来。各路诸侯以为天子蒙难,纷纷派遣军队连夜前往救驾,到骊山脚下后才发现没有战事。周幽王派人告诉他们说,辛苦了大家,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此时京城里外,已是兵马云集,一片混乱,这种狼狈滑稽的场面,被站在高台上的褒姒看见,不禁哈哈大笑。幽王心花怒放,立刻赏虢石父千金。以后周幽王又数度重复这个荒谬的方法,以致诸侯无人再信周幽王的烽火。

五年后,犬戎大举攻周,周幽王连忙下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但是诸侯们多次受愚弄,以为这次又是周幽王为了讨好褒姒而点的烽火,谁都没有理会。结果周幽王被杀,而褒姒也被抢走了。西周300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先生点评:

诚信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我们每个人都该像捍卫自己的生命一样去捍卫它。一个人若是没有诚信,就会像周幽王那样付出惨痛的代价。

知识拓展:

烽火台

烽火台又称烽燧,是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信息的高台。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烽火台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虽然古老但行之有效。

齐襄公失信

齐襄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国君,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他的弟弟。齐襄公昏庸无度,娶自己的妹妹为妻,又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

齐襄公约宋、鲁、陈、蔡四国诸侯打败了卫国,但想到卫国国君是周天子的女婿,害怕卫国报仇,便派大将连称和管至父带兵去守葵丘。

两位大将临走时问:“我们守葵丘要守到什么时候呢?”这时,齐襄公正在吃甜瓜,他只顾一口一口地咬,却不答理他们。两位大将又说:“倒不是我们受不了苦,士兵们也有家啊!”齐襄公吃完一个,又拿起一个,他在手心上掂着,好像要知道这瓜有多重,又好像在琢磨着如何回答他们。沉默了一阵儿,他忽然点点头说:“好吧!等明年吃甜瓜的时候,我就派人去接防。”

第二年吃甜瓜的时候却没人来接防,连称和管至父心想:为什么国君不派人来换防呢?怎么办?打发人去直说不好,思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派个小兵给国君送甜瓜,他自然就会记起此事。不料,这一举动触怒了齐襄公,他看到送来的甜瓜,比别人当面斥责他还要生气,一气之下,他顺手抄起了一个甜瓜,朝着那个小兵的脑袋砸去。“啪”的一声,甜瓜摔了个粉碎,那小兵的脑袋、脑后、脖子、脸上连瓤带子直往下流。齐襄公还骂骂咧咧地说:“若再催,我叫你们一个个脑袋就像这甜瓜一样开花。回去告诉他们,到明年吃甜瓜的时候再说吧!”

那个小兵回来说明原委,两位大将都很生气,不约而同地脱口骂道:“昏君!”之后连称和管至父便开始谋划起兵,讨伐不守信义、昏庸无度的齐襄公,并最终把齐襄公杀死了。

先生点评:

做人要守信。在人们心里,守诺言、重信用的人往往也是有责任心、知书达理的正人君子,那些虚伪圆滑的小人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知识拓展:

春秋五霸

公元前770~前476年的这段时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期。在这290多年间,社会动荡不安,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相传春秋初期有140多个诸侯国,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诸侯国。这些大国之间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他们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季札挂剑

季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他很有才华,寿梦在世时就想把王位传给他,但季札避让不答应,寿梦只好让长子诸樊继位。

后来,季札受吴王的委托出使北方,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在接待季札时,看到了他佩带的宝剑。吴国的剑在春秋闻名,季札作为使节所佩带的宝剑自然不凡。徐国国君对季札的宝剑赞不绝口,流露出喜爱之情。

季札也看出徐国国君的心意,就打算把宝剑送给徐国国君。但是这把剑是父王赐给他的,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出使各诸侯国时必须带着它,现在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怎么能把它送给别人呢?季札暗下决心,返回时一定把此剑献上。

后来,他离开徐国,先后到鲁国、齐国、郑国、卫国、晋国等地,返回时又途经徐国。当他想去拜访徐国国君以实现自己赠剑的愿望时,却得知徐国国君已死。

万分悲痛的季札来到徐国国君墓前祭奠,祭奠完毕,他解下身上的佩剑,挂在坟旁的树木之上。随从人员说:“徐国国君已死,还留下宝剑做什么呀?”季札说:“当时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我不能因为他已死,就违背自己的心愿啊!”

虽然徐国国君已经死了,但季札并没有因此而不履行“承诺”。

先生点评:

一个已经亡故的赠剑对象,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诠释了“信”的真实含义。对于那些对别人作出了正式承诺却又找各种理由不履行诺言的人,季札无疑给他们做出了一个良好的表率。

知识拓展:

季札让国

季札的父亲寿梦在位时,认为季札最有德行,就想把王位传给季札。季札的兄长们也十分疼爱他,认为他最能胜任王位。但是季札不肯受位,坚持把王位让给了大哥诸樊。

诸樊觉得自己的德能,远在季札之下,一心想把持国的重任托付给他,但被季札婉言谢绝了。他说:“曹国之人想拥立贤能的子臧为国君,来取代无德的曹王,但子臧拒绝了。为了坚守臣民应有的忠义,并打消国人拥立的念头,子臧离开曹国,奔走到了宋,使曹国的君主,仍然得以在位执政。子臧谦恭无争的美德,被人们称赞为能‘守节’的盛德之人。前贤的所作所为历历在心,国君的尊位,哪里是我季札所希求的呢?虽然我无德,但祈求追比贤圣,则是念念在心啊。”

季札的厚德感动了吴国的人,他们一心想要拥戴季札为王。不得已,季札退隐于山水之间,整日躬耕劳作,以表明他的决心,这才彻底打消了吴人拥立他为王的念头。

孙武练兵

孙武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被誉为兵学的鼻祖。他因内乱逃到吴国,把自己所著的兵法书敬献给吴王阖闾。

阖闾说:“您写的兵法十三篇,我都细细读过了,您能当场演习一下阵法吗?”孙武回答说:“可以。”于是吴王派出宫中美女一百八十人,让孙武演练阵法。

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每位宫女手拿一把戟。孙武说:“演习阵法时,我击鼓发令,你们听从我的指挥。”她们都齐声说:“是。”

一切准备妥当后,孙武击鼓发令向右,宫女们却嬉笑不止,不遵从命令。孙武说:“规定不明确,口令不熟悉,这是主将的责任。”于是他重新申明号令,并击鼓发令向左,但宫女们仍然嬉笑不止。

孙武说:“规定不明确,口令不熟悉,这是主将的责任。但现在你们已经明确了规定,却仍然不服从命令,那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罢,命令斩杀两名队长。

当时吴王正站在观操台上,见孙武要斩杀他的两个爱妃,急忙派人向孙武传令:“我已经知道将军善于用兵了,请您不要杀掉她们。”

孙武回答说:“臣既然已经受命为将帅,就应该尽职尽责做好分内的事。”说完,仍旧命令斩杀两名队长示众,并重新任命两名宫女担任队长。孙武再次击鼓发令,宫女们按照鼓声听令,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嬉笑声。

先生点评:

古人云:“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具备守信的品质,他就必然是个言行一致、说到做到的人。

知识拓展:

常胜将军孙武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孙武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著《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

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是卫国的贵族,原名公孙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公叔痤临终前将商鞅推荐给了魏惠王,希望魏惠王任他为相,但惠王并没有把商鞅当回事,也没有重用他。

后来,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招纳有才有识之士,于是便离开魏国,来到了秦国。商鞅舌战当时秦国贵族、力排众议,向秦孝公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很受秦孝公的赏识。于是秦孝公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实行变法。

当变法的各项具体法令都已制定好后,商鞅并没有急着将其公之于众,而是首先取信于民。商鞅在秦国都城南门立了一根三丈余长的木头,召集百姓并当众许下诺言:“凡是能将木头搬到北门的人,奉上十金作为奖励。”

百姓感到莫名其妙,议论纷纷。有人说:“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搬一根木头就赏赐十两黄金?”有人跟着说:“是啊,我看这事儿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众人指指点点,猜测商鞅的用意,并没有人愿意上去搬那木头。

于是商鞅又当众宣布:“若是有人把木头搬到北门,赏赐黄金五十两。”众人哗然,更加认为这不会是真的。

这时,一个中年汉子走出人群对商鞅一拱手,说:“既然官老爷发令了,我就来搬,五十两黄金不敢奢望,赏几个小钱还是可能的。”

中年汉子扛起木头直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群也跟着他来到北门。中年汉子放下木头后被官吏带到商鞅面前。商鞅笑着对中年汉子说:“你是条好汉!”说完,商鞅拿出五十两黄金,在手上掂了掂,说:“拿去!”

消息迅速从咸阳传向四面八方,国人纷纷传颂商鞅言出必行的美名,他的变法措施也因此在秦国顺利推行。

先生点评:

“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信守诺言是一种美德,更是为人处世之本。一个人如果言而无信,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就如同失去了比千金还宝贵的东西。

知识拓展:

商鞅作法自毙

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惠文王继位。贵族们知道惠文王痛恨商鞅,于是便制造流言飞语,甚至诬陷商鞅谋反,惠文王于是下令捉拿商鞅。得知这一消息,商鞅只身离开家,打算逃往他国。

商鞅急于逃离秦境,匆匆赶路,来到关下,不想被守关军士拦住,声称:“商君有令,黄昏后非公事不得出城。”商鞅这才意识到必须投宿住店。他来到一家旅店,老板走出来说:“既是客人我们当然欢迎,请问您是谁,弄不清身份,我会被杀头的。这是商君的法令,违背不得呀。”商鞅当然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走出旅店,仰天长叹:“我这是作法自毙呀!”

后来,商鞅被惠文王处以车裂之刑。

蔺相如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稀世珍宝——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也想得到这块宝玉,便派使者带着书信来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愿拿出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不知赵王是否答应?”

赵惠文王拿不定主意:给吧,怕上当;不给吧,又怕得罪秦国。这时有人对赵王说:“我向大王推荐一人,此人名叫蔺相如,他见多识广,足智多谋,我想让他去秦国,肯定能将这件事处理妥当。”于是,赵惠文王就令蔺相如为使者,出使秦国。

蔺相如来到秦国后,就献上和氏璧,秦王看了虽赞叹不已,却根本没有拿十五座城池来换的意思。蔺相如看了,对秦王说:“大王,这块璧上有一个小小的污点,让我指给大王看吧!”秦王听了信以为真,把和氏璧递给了他。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到一根柱子旁,对秦王说:“看来大王并非诚心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那就莫怪人小无理了。大王要是逼我,我就连同这块璧一同撞在这根柱子上!”

秦王怕伤了璧,忙命人拿出地图,将要交换的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心知秦王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于是对秦王说:“和氏璧不是一般的璧,赵王在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并在朝堂上举行隆重的仪式,我才敢把璧献上。”秦王无奈,只得答应了蔺相如的要求,准备斋戒仪式。

蔺相如晚上则偷偷地派人带着和氏璧回到了赵国。到了第五天,蔺相如不慌不忙地对秦王说:“秦国很少有讲信义的君主,所以我怕受骗,就把璧送回去了。天下都知道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大王如果真想要那块璧,就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赵国一定将璧呈上。”秦王很生气,但蔺相如说得句句在理,只能就此作罢。

先生点评:

俗话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当我们的身上肩负着别人的托付时,心中便有了相应的责任感,这是一种美德、一种信誉,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胆识,将赵王的托付顺利完成,这就是一种担当。

知识拓展:

和氏璧的由来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将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却说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了卞和的左脚。

武王即位后,卞和再次捧着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

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于是命名为和氏璧。

曹操割发代首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中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千方百计拉拢人才。

为了开荒种田,广积粮食,他派人起草并颁布了“屯田令”,同时,命令军队大量开垦荒地,实行军屯;并严令士兵保护庄稼,不准践踏禾苗,若有违犯,就按军法处治。

一次,正是麦熟时节,曹操带兵出征,任务紧急,队伍行军急速。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收割庄稼。曹操得知后,就传下军令,士兵中如有践踏麦田者,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不要害怕。

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走过麦田,这时,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这只鸟正好从曹操骑的马头上掠过。战马受惊,窜进旁边的麦田,当曹操用力将马勒住停下来时,战马已经踩倒了一大片麦子。于是,曹操赶紧跳下马,对主管法令的官说:“我的马将麦子踩坏,违犯了禁令,请求按军法议罪。”

主管法令的官说:“将军是一军的主帅,怎能议罪?”

曹操又说:“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违犯了不治罪,怎么能够服众?”

主管法令的官又说:“对尊贵的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您是一军的主帅,何况踏坏麦田又不是存心违法,而是由于意外,我看就不必议罪了。”

曹操听了,略略沉思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暂且免去死罪吧。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说完,他脱下帽子,用剑把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绺来,并用力掷在地上说道:“姑且用割发代替砍头。”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发不仅大逆不道,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以身作则,实属难能可贵。

曹操割发严守军令的事很快在全军传开了,全军上下,个个敬畏,人人遵守军令,无一敢违犯。当时,在曹操的屯田基地——许昌,军民共同发展农业,保护庄稼,使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渐渐恢复并发展起来。这为曹操打败群雄,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先生点评:

成大事者,先要有大德行。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真正获得别人的信任,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记住:要想成功,必须要先建立你的诚信。

知识拓展:

屯田制

屯田制是由曹操所创立的土地制度,是指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今河南许昌)附近进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

陈策追骡

一天,陈策在集市买了一匹骡子。这匹骡子很精壮,毛色发亮,喜得陈策连声说:“好骡,好骡!”但奇怪的是,只要鞍一上骡背,它就发怒暴躁蹦跳。“这是一匹伤鞍的骡,原主人的虐待使得它暴躁不安。”陈策说。

邻居劝他把骡子卖掉,可陈策不忍心这样做,自己受了欺骗就算了,他不愿欺骗别人。儿子坚持要把骡子卖掉,但都被陈策制止了。于是儿子瞒着父亲,找到一个马贩子,希望马贩子能把骡子卖掉。马贩子说:“谁都知道你父亲的脾气,他要是知道了怎么办?”陈策的儿子说:“没事,一切后果我负责!”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路过南城的官人的马死了,便来到骡马市场,想再买一匹。马贩子看见了他,上前说:“有一匹上好的骡子,因为负重时受了点伤,把背磨破了,主人要赶生意,急着把它卖了,你要不要看看?”

官人看见骡子精壮,毛色发亮,连声夸:“好骡,好骡。”官人和当时的陈策一样,毫不犹豫地买下了。陈策后来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可当时那官人早已离开南城五天了。

陈策骑上马,沿官道追。晓行夜宿,沿路打听。他花了两天时间,终于赶上了那个官人。

陈策向官人行礼,说:“这是一匹伤鞍的骡子,不能负重。”官人疑心他舍不得这精壮的骡子,要反悔,就说:“伤鞍的骡子我也要。”

陈策解下自己的马鞍,递给官人,说:“不信,你试试。”官人说:“我不试。”陈策叹一口气:“我以诚待你,你却疑我欺诈,既然如此,我在家等你。”说完,策马回家了。

不久,官人返回了南城,他找到了陈策,说:“我来并不是为了讨回银两,而是特为谢罪而来。你待我以至诚,我竟然怀疑你。哎,惭愧呀!”

事后,陈策教育他的儿子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放弃诚实。那些常为一己之利而做出不诚实之事的人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先生点评:

在我们对别人不诚实时,可能会获得暂时的回报,但我们不可能终生活在自欺欺人之中,所以我们要诚实地对待别人,这样对方才能诚实地对待我们。

知识拓展:

骡子

骡子是马和驴交配产下的后代,分为驴骡和马骡。公驴和母马交配,生下的叫“马骡”;公马和母驴交配,生下的叫“驴骡”。骡个儿大,具有驴的负重能力和抵抗能力,还有马的灵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是一般情况下,骡子没有生育能力。

唐太宗与囚徒的约定

贞观六年年末(632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审查京城的复核案件。太宗看到有30多个犯人被判了死刑,心生怜悯,于是下了一道圣旨:把他们统统放回家,让他们和家人团聚,第二年的秋天回京城执行死刑。接着,太宗又下了一道命令:把全国的所有死刑犯都放回去,一年后到京城一起问斩。结果,全国共有390个死刑犯被放回家去了。

这两道圣旨,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也就是说,没有狱吏跟着,也没有官府监视。这390个死刑犯,个个都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亡命之徒,现在居然可以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回到家里享受一年的自由时光。不但死刑犯不相信这是真的,就连朝中的大臣也不免纳闷: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当时有人怀疑:这些死刑犯被释放后,还会回来吗?放出去的犯人就像逃离笼子的鸟,让他们再回到笼子里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这些人还是被判处死刑的人,好不容易有偷生的机会,没有人会傻到回来受死的。

贞观七年(633年),这390个死刑犯,在没有人带领,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都按时从全国各地返回京城,没有一个逃跑或隐藏。

唐太宗没有对这些被释放的死刑犯采取任何强制措施,是源于对这些死刑犯的信任;而这390个死刑犯在没有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又都按时回来听候发落。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唐太宗的信任。

最终,太宗宣布赦免这390个死刑犯。

先生点评: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不是单方面的,你不信任别人,别人自然也不会信任你。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信任过任何人,有的人一生也没有被任何人信任过,这都是人生的遗憾。其实赢得他人的信任很简单,那就是先信任他人。

知识拓展:

圣旨

圣旨是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是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圣旨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有着严格的区分,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圣旨的官员官衔越高。

宋濂还书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宋濂自幼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十分喜欢读书,家里没钱买书,只好向别人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归还,从不违约,即使没有看完也会还给人家,因此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宋濂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天气非常寒冷。

宋濂的母亲心疼地说:“孩子,都半夜了,那么寒冷,天亮了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看这书。你跟人家说,晚一天还回去,说不定人家就答应了。”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着这本书看,到期限就要还。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做人一定要讲信用,即使看不完也要还回去。”说完,他继续抄书,终于按时将书还给了别人。

还有一次,宋濂要去拜访老师,并约好了见面的日期。谁知出发那天竟然下起了鹅毛大雪,道路非常难走。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呢?再说,老师那里早已经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怎抵得住深山的严寒啊!”

宋濂说:“娘,今日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我不能不讲信用。”

就这样,宋濂冒着大雪上路了。当宋濂赶到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他说:“年轻人,守信好学,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一个人说讲信用容易,但做到信用二字就难了,你不仅说到了,而且还做到了,将来必有大出息!”

果然,宋濂后来成为一代大儒,并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用。

先生点评:

一个人的成败,源于我们内心的诚与敬。如果连守信用都做不到,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所成就的。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庸》云:“不诚无物。”如果没有诚信,就很难取得成就。

知识拓展:

太史公宋濂

宋濂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各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J0c6SLDGD/NyPbuDTUdGb+LPH9m+dLdnRaajJCUCeDBG8YQ7zo/fTKcfIiSWTPf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