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给小学生讲蒙学故事
杨英,范毅然

第一卷 孝悌

第1章 孔子批评宰我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他是第一个对普通人公开办学、讲课的人。他召集了各个行业的人来自己的身边学习,常常是一边谈论问题,一边传授道理。在他和弟子之间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孔子:“父母去世了,子女要给他们守教三年(古代的礼制),时间是不是太长了。君子如果三年不行礼,礼仪恐怕会被废弃;三年不奏乐,乐曲恐怕会失传,我看表达对过世父母的思念,一年就够了吧。”

孔子说:“父母去世不到三年,你便吃白米饭,穿锦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能心安。”

孔子气得脸色发白,说:“你要觉得那样做心安,你就去做吧!一个有德行的人,在守孝期间,心里念念不忘的都是父母,吃美味也不觉得爽口,听音乐也感觉不到快乐,所以才不那样做。你既然心安理得,就去那样做好了。”

宰我退出去后,孔子说:“宰我说了些什么话!小孩子生下来后,三年之后才能不需要父母的怀抱慢慢长大。所以子女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宰我难道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抚吗?”

知识拓展:曲阜孔庙。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历来人杰地灵,这里不仅诞生了孔子、颜子、孟子等思想家,还是中华民族始祖先皇古帝的发祥地。曲阜以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东方古文化而蜚声中外。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最为著名,已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2章 子路背米

相传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有七十二人。这七十二人中有一个人叫子路,他以勇猛耿直闻名,其孝行也常为孔子所称赞。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一家人时常采集野菜充饥。有一次,子路年迈的父母许久没有吃过饱饭了,念叨着能吃上一顿米饭该多好啊!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子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可怎么办啊?子路突然想起山那边舅舅家里比较富足,可以去他家借点米。子路想:“他们心疼我,一定肯借,那父母的心愿不就可以满足了吗?”于是,子路打定主意出发了。

子路不顾山高路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路,从舅舅家借到一小袋米,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夜里看着满天的繁星,一个人走在漆黑的山路上还真有点害怕,可想到父母还在家里等着自己,子路又鼓起勇气,大步流星地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里,生火、洗锅、打水,蒸熟了米饭,子路自己一口也舍不得吃,就连忙捧给了父母。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一路的疲劳,开心地笑了。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有了俸禄的子路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石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子路常常怀念双亲,感叹说:“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米回来赡养父母,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孔子赞扬子路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

知识拓展:有关“孝”的名言。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

——鲁迅

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林语堂

第3章 伯俞的眼泪

汉代梁州有个名叫韩伯俞的人,他有一个非常严厉的母亲,伯俞偶尔做错事情时,最害怕的就是被母亲知道了生气。有时候,母亲会用手杖打他,每当这时,伯俞就低头躬身等着挨打,不哭也不为自己辩解。等母亲打完了,气渐渐消了,他才和颜悦色地低声向母亲道歉。

伯俞长大后,对母亲更加敬爱,能常常替她想到很多生活上的小事情。有一次,伯俞不知道因何惹母亲发火,年事已高的母亲随手就打了伯俞几下。其实,母亲打在身上一点也不疼,他却忽然哭了起来。

母亲问他:“以前打你时,你总是不言声,也不见你像今天这样掉眼泪。现在怎么这样难受,难道是因为我打得太疼了吗?”

伯愈忙说:“不是的。”他擦了擦眼泪,说:“以前挨打时,虽然感到很疼,但我心中庆幸母亲您的身体康健,以后我们还会有很长的时日在一起。今天母亲打我,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疼,足见母亲的身体大不如前了,所以心里悲哀。”

后人听说了这个故事,就总结出了一个词语,叫做“伯俞泣杖”。

知识拓展:小杖则受,大杖则逃。

曾子有一次犯了错,父亲十分生气,狠狠地打了他一顿,曾子没想过要躲避,结果被打伤了。孔子知道了,来看他,并告诉他说:小杖则受,大杖则逃,勿陷父母于不义。意思就是说,父母揍你的时候,要看他拿什么打你,如果是拿个小棍子来打你,你就忍一忍让他打;如果是拿根大棍子的话,你就要赶快跑,因为如果你不逃,万一他出手过重把你打伤了,那你就是陷父母于不义了。

第4章 黄香温席

黄香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他从小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可不幸的是,黄香九岁便死了母亲,又没有兄弟姐妹,只有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黄香除平时帮助父亲操持农活、料理家务外,冬天还为父亲暖被子,夏天为父亲扇凉席子。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儿,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

冬天的时候,天寒地冻,常常一连下几天的大雪,由于家里穷,没有那么多取暖的柴火,他就先钻进冷被窝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乡邻们都称赞黄香是一个天性善良、孝顺的孩子。

一天,黄香从山上打柴回来,看见路上有一条蛇快要干渴而死,就将它带回家放进屋后的小河沟里。蛇到水里就活了过来,并似乎感激地向黄香点了点头,钻进了河底。

一年,黄香的父亲突然患了一种面黄肌瘦、四肢无力的怪病,无论是请来远近闻名的郎中诊治,还是黄香自己精心调理,父亲的病都不见好转!黄香为此急得不思茶饭,人也瘦了不少。

一天晚上,黄香梦见自己曾救过的那条蛇对他说:“我是鳝鱼,你把我做熟了给你的父亲吃,你父亲就会好的。”黄香醒来便来到屋后河沟观看,果然见沟里有无数条笔杆般长短,笔杆般粗细的鳝鱼,就用鱼篓装了一些回去,做好了给父亲吃。父亲吃了一盘鳝鱼后,病就完全好了!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特意表扬了他的“至孝”,当时的皇帝也曾嘉奖过他。

知识拓展: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黄香不仅是一名孝子,而且还是一名神童。12岁时,因其才学过人,被汉顺帝召至宫中为皇帝管理尚书台,即掌管国家图书和机密档案。他为官尽职尽责,常常不分日夜工作。他还趁此机会,遍阅宫中藏书,深得汉顺帝赏识,称赞他是“日下无双江夏黄童”。后来,皇帝对黄香的赞誉传得朝野尽知,京师流行起“天下无双国士”,“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称誉。后世遂用“天下无双”,“无双士”,“黄童”等语称赞出类拔萃,独一无二的杰出人士。

第5章 卧冰求鲤

晋朝有一个名叫王祥的琅玡人,他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继母朱氏不喜欢他,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让父亲厌恶他。但是王祥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怨恨父母,相反,他对父母非常孝顺。父母患病,他便衣不解带、日夜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但当时是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河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根本无法捕鱼。

王祥为了能让病中的继母吃上活鲤鱼,想了一个很“傻”很危险的办法:解开衣服卧在冰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坚冰捉鱼。也许是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这时三尺厚的冰突然自行融化,从冰下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高兴地回家为继母做鲤鱼,继母朱氏吃完充满孝心的鱼汤,很快就痊愈了。从此母子俩的关系也变好了。为了给父母养老,王祥隐居了二十余年,直到父母都去世,守完孝之后,才应邀出外做官。他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并被封为睢陵侯。后人为了纪念他,还为他写了一首诗: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知识拓展:九孔藕——专为孝心多出一孔。

孝河因王祥“卧冰求鲤”而闻名,位于山东临沂兰山区白沙埠镇境内。孝河所产的白莲藕尤以肥、细、嫩、脆、甜最为出名。有趣的是,孝河藕与别处不同,不但清脆爽口,鲜美异常,而且藕比别处的多出一孔,为九个孔眼,传说这是王祥的孝心所化,多出来的这一个“孔”便是“孝心”。

第6章 杀鸡俸母

茅容是东汉时期河南陈留人,四十岁时,他还只是个非常普通的农夫,但让人称道的是,他对自己的母亲特别孝顺。为了增加庄稼的收成,更好地奉养母亲,不管刮风下雨,他都非常辛勤地劳作。

有一天,他正在地里辛勤地耕种,忽然天降大雨,茅容和其他人都跑到一棵大树下避雨。只见其他人都在树下吊儿郎当地或站或坐,谈笑粗俗,只有茅容一个人在那里端正地坐着不说话。有一个人从此处经过,见到茅容气质不凡,就主动与茅容交谈起来。两个人一直聊到天黑还意犹未尽,于是此人就随茅容回家。

这个过路人正是当时的名士郭林宗,郭林宗学识渊博,有弟子千人,十分爱结交有德之人。

第二天一大早,郭林宗看到茅容在杀鸡炖汤,就以为茅容要款待自己,不禁为茅容的好客所感动,但是等到吃饭的时候,茅容端上来的却是山肴野蔬,郭林宗不禁暗自惊讶。后来,他才知道茅容把炖好的鸡肉一分为二,一份让母亲这顿吃,另一份留着让母亲下顿吃,而自己和客人都吃山肴野蔬。郭林宗大加赞赏茅容的孝心,并主动提出教茅容学习圣贤之道。后来,在郭林宗的指导下,茅容成为学位品行并重的人,而他孝顺母亲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知识拓展:郭泰。

郭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字林宗,山西界休人。家境贫寒,父亲早丧,与母亲相依为命,惨淡度日。长大成人后,跟随屈伯彦学习,三年学业完毕,博通典籍。

郭泰性情通达,淡泊名利,不求仕进,但极富同情心,重视提携和帮助后进人士,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不仁之人”,也能尽其所能,给予帮助。郭泰只活了42岁,但是影响颇大。他去世时,四方文人学士纷至沓来,为其送葬者竟达千余之众。文学家兼书法家、大学士蔡邕亲撰铭文。事后蔡邕说:“我一生为人撰碑铭很多,而多有虚饰之辞,唯郭有道之碑铭,文副其实,我毫无愧色。”足见世人对郭泰的敬仰之情。

第7章 义乌的来历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位于浙江省,关于它名字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相传,在先秦的时候,有一对颜姓父子,父亲叫颜凤,儿子叫颜乌。他们从山东一路南下避难,到达了今天的义乌境内。父子俩初来此地,无亲无故,就靠给一家财主做工为生,他们的住所更是简单,就是野外的一处山洞。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是颜乌十分孝顺,父子俩生活得也算和美。据说颜乌的孝行感动了乌鸦,夏天的时候,它们竟然帮着赶走山洞里的蚊子,日子长了,颜家父子也常常喂乌鸦一些粮食。

但好景不长,颜凤因为劳累过度,一病不起,颜乌十分担心父亲的病情,但无力回天,在一个清晨,颜凤去世了。颜乌日夜流泪不止,有时哭到晕过去。

这时候,成千上万只乌鸦飞过来,只见每只乌鸦都衔着泥块,它们把泥块放在颜凤的身上,就这样,它们一趟趟地飞来飞去衔泥块帮助颜乌埋葬父亲,后来,乌鸦的喙(hui)受伤了,一滴滴的血染在泥块上……终于,它们垒起了一个坟堆,使颜凤得以安葬。

可怜的颜乌也因为伤心过度,晕过去之后没能醒过来,乌鸦在颜凤坟的旁边又衔泥成坟葬了颜乌。

人们为了纪念这些乌鸦和颜乌,就把他们父子俩住的那片地方叫做“乌伤”,后来,秦始皇在这里建,624年,改名义乌,一直沿用至今。

知识拓展:乌鸦反哺。

乌鸦是一种通体漆黑、相貌丑陋的小鸟,很多人觉得碰见乌鸦是不吉利的,但是它们身上却拥有一种值得人们称道的美德——养老、敬老。小乌鸦刚生下来的时候,大乌鸦会精心抚养它;等到乌鸦年老体衰,飞不动、无法寻觅食物的时候,它的子女就会四处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它们的口中,回报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第8章 孔融让梨

孔融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大家都夸他是神童。四岁时,孔融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很懂事,父母亲非常喜爱他。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一次,孔融的母亲买来许多梨,父亲就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有大有小,于是他选了一个最小的,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父亲看到孔融的行为,心里很意外,他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那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父亲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难得你有这份心意啊。”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被人们传为美谈。

知识拓展:孔融。

孔融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的父亲孔宙,曾经做过太山都尉。孔融年少成名,后来经人举荐步入仕途。曾出任青州北海郡(东汉郡国名,在今山东昌乐西)为相,因政绩卓著,当时的人们又称他为“孔北海”。东汉末年,因与曹操在政治上有分歧,被曹操所杀。

第9章 汉文帝尝汤药

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原本不是太子,后来因为孝顺贤能,而被群臣拥立为皇帝。

汉文帝即位后,用心管理朝政,是一个有抱负也比较宽容的皇帝。在生活上,他很俭朴,对母亲也极为孝顺。有一年,他的生母薄太后病了,卧床不起,他十分体贴地侍奉,从不懈怠。薄太后卧病三年,他每天都去探望,常常衣不解带地在病床边照顾。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确认温度适宜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有一首专门称赞他的诗写道: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汉文帝的仁孝传遍了四方,感化了所有的官员和百姓。

汉文帝共在位24年,他一直很注意发展农业,以德治国,非常注意教化百姓孝顺,因此,在他在位期间,西汉社会稳定和谐,人丁兴旺,经济也得到恢复和极大的发展。在历史上,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共同誉为“文景之治”。

知识拓展:两汉以孝治天下。

两汉时期,奉行以孝治天下,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表明了朝廷的政治追求和对“孝”的尊崇。提倡孝道,褒奖孝悌,是汉以孝治天下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据《汉书》与《后汉书》记载,自西汉惠帝至东汉顺帝,全国范围内对孝悌褒奖、赐爵达32次,地方性的褒奖则更多。皇帝幸巡各地,褒奖孝悌也是常有的事。对于著名的孝子,更是将其作为弘扬孝道的榜样,精心扶植。有一陈姓寡妇,独自奉养婆母28年,汉文帝感其孝行,给予“孝妇”称号。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赐其“巨孝”称号,赐谷千斛。

第10章 缇萦救父

汉文帝时期,在临淄出了一个很有名的人,她就是勇于救父的淳于缇萦。

淳于缇萦的父亲淳于意弃官从医后,救死扶伤,深受百姓爱戴。汉文帝四年(前176年),有位富商仗着权势,诬告淳于意,说他治错了病。当地的官吏也没有认真审理,就判处淳于意“肉刑”(当时,肉刑有脸上刺字、割鼻子、砍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他被押送长安离开家之前,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儿子,危难时,连个帮手也找不到。”听了父亲的话,几个女儿哭得更伤心了,最小的女儿缇萦心想:“为什么女儿就没有用呢?”于是,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路。衙役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答应带着她一起上路。

一路上,淳于缇萦对父亲精心照料:天热了,为父亲擦汗;下雨了,为父亲撑伞;每天晚上还要为父亲洗脚解乏……

到了京城之后,淳于缇萦不顾疲劳,四处奔走,为父亲喊冤。可是,长安官府的人一看申诉的竟是个还未成年的小姑娘,便没有理睬。于是,淳于缇萦托人写了一封申冤信,决定冒死直接上书皇上。

之后,淳于缇萦来到经常有朝廷大官路过的街道,苦苦等待。一天,一顶官员大轿迎面而来,她用双手举起书信,跪在马车前。轿上的官员见了,马上下令停轿查问情况,小缇萦就把父亲被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位大臣,还说:“如果父亲真的有罪,我情愿到官府作奴婢来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还请求您把这封信带给皇上。”

听小缇萦说得如此诚挚恳切,这位大臣答应了她的要求。皇上读了这封信后,被深深地打动了,当他听说小缇萦千里救父的事迹后,更是十分钦佩。之后,皇上亲自审理此案,并为淳于意洗清了不白之冤。

知识拓展:汉文帝废除肉刑。

史书记载,汉文帝治天下,恭俭仁厚,以德化民,海内安宁,百姓安居,人民乐足。缇萦救父之后,汉文帝颁发诏书废除残酷的肉刑。正是小小女子缇萦的至孝之心而上书救父的举动,促使了肉刑的废除。为此,班固有诗赞缇萦: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第11章 李密辞官

李密是西晋文学家,他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

相传,祖母生病的时候,李密痛哭流涕,每天晚上衣不解带,守在祖母的身旁,侍奉其左右。所有的食物、汤药,一定要先自己尝过,然后才给祖母进食。

蜀国灭亡后,晋武帝准备让李密做太子洗马这个官,郡县不断催促他前去任职。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李密舍不得离开祖母,于是,就上书给晋武帝,陈述家里情况,说明祖母年老多病,需要人侍奉,这就是著名的《陈情表》。李密在《陈情表》中恳切地说:“如果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我,今天祖母需要我,否则就不能安度晚年。据说乌鸦都知道喂养衰老的母亲,人难道还不如鸟吗?况且陛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许多官员都受到您的垂怜,何况我的家庭情况比他们更加特别。我请求陛下准许我奉养祖母,让她安度晚年!”

《陈情表》言语恳切,委婉动人,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给他发赡养祖母的费用。

知识拓展:李密的仕途。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孝期满后出仕。在任温县(今河南温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卓著。在李密之前,中山诸王每次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怨声载道。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仍苛求如故,但李密以理力争,使诸王过境不敢苛求,为百姓办了件好事。

李密原本期望能够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但由于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了汉中太守,一年后因做诗抱怨得罪了晋武帝,被罢官归田。后来病死在家,终年六十四岁。

第12章 房景伯示范尽孝

北魏时,房景伯担任清河郡太守。一天,有个老妇人到官府控告儿子不孝。回家后,房景伯跟母亲崔氏谈起这事,并说准备对那个不孝子治罪。崔氏是一个知书达理、颇有头脑的人,她了解情况后,说道:“普通人家子弟没有受过教育,不知孝道,不必过分责怪他们,这事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第二天,崔氏派人将老妇人和儿子接到家里,崔氏对不孝子一句责备的话也没说,只是每天同老妇人同床睡眠,同桌进餐,让不孝子站在堂下,看看自己的儿子、太守房景伯是怎样侍候两位老人的。房景伯早晚向两位老人请安,衣食住行都对两位老人悉心安排,有什么有趣的事,也说给母亲听。不到十天,不孝子羞愧难当,承认自己错了,请求与母亲一起回家。崔氏私下对房景伯说:“这人已经开始感到羞愧,但内心并没有真正悔改,再让他住些日子。”

又过了二十几天,房景伯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母亲,没有一点怨气。不孝子为房景伯的孝顺深深打动,真正有了悔改的诚意,不断向崔氏磕头,答应一定痛改前非,老妇人也替儿子说情,这时崔氏才同意他们母子回家。后来这个不孝子成了乡里远近闻名的孝子。

知识拓展:房景伯不计前嫌。

房景伯性情淳厚,在担任清河郡守之前,有一个名叫刘简虎的人曾对他无礼。房景伯担任清河郡守后,刘简虎举家投奔了山贼。房景伯到处搜捕刘简虎,终于抓获了他,并任命刘简虎的儿子为清河郡佐治官吏,让他告谕山贼既往不咎。山贼们见房景伯不记旧仇,于是相继出来归顺。

第13章 随鹿得参

随鹿得参讲的是目录学家阮孝绪的故事。阮孝绪是南朝梁陈留尉氏(今天河南省境内)人,陈留这个地方出过不少名人,曾是中原文化的繁荣之地。

阮孝绪的身世比较奇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了家境富裕的堂伯父做儿子,他对伯父特别孝顺,但是他丝毫不贪恋伯父家的财产,而是让伯父把钱财资助给那些过得比较穷的亲戚。

由于他的身世奇特,他不但孝顺堂伯父,还很孝顺自己的父母。

有一次,他去外地听别人讲经文,忽然感觉心惊肉跳,特别不安,他预感可能是母亲生病了,就急忙赶回来看望母亲。果然,他的母亲确实生了病,本来他的兄弟们要叫他回来的,但是母亲不愿意耽误他听人讲经文,就阻止了其他的儿子。没想到,阮孝绪竟然自己感应到而回来了,乡亲们无不感到惊讶。

听医生说母亲的病需要新鲜的人参才能医好,阮孝绪就去山上找人参。一连找了很多天,却连人参的影子都没见到。但是他丝毫不泄气,继续寻找。有一天,他找得很累,很想休息一下,忽然他的前面出现了一只鹿,鬼使神差般的,他忘记了劳累,就跟着鹿走了起来。一会儿,那只鹿不见了踪影,而一株新鲜的人参却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喜出望外,就采摘了人参,回去给母亲熬药,后来母亲就痊愈了。

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阮孝绪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所以出现了一只神鹿指路,让他采摘到了人参。

知识拓展:人参。

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海拔500~1100米的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但是由于人们的过度采挖,如今人参已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第14章 神泉洗目

元朝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人杨暤平日十分心细,对父母的饮食起居照顾得非常周到。有一次,他的母亲牛氏得了重病,他带着母亲四处求医问药,但是母亲的病一直都医治不好,很多有经验的医生都告诉杨暤这种病可能治不好了。

在绝望之中,杨暤就每天祈求上苍保佑母亲能够康复,也许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过了一段时间,母亲的病竟然好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杨暤开心极了。

可不幸的是,母亲又患了眼疾,没几天就双目失明了。看着母亲痛苦的样子,杨暤发誓一定要给母亲治好眼疾,使她能重新看到世界。他四处打听哪里有神医,可以求得治疗的方子,但是走了不少路,费了很多事,都没有找到良药治疗母亲的眼睛。他没有放弃,每日仍旧四处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有经验的老者,那老者告诉他,只有太白山上的神泉水可以治疗他母亲的眼疾。他听说之后,回家安顿好母亲,就去往太白山,路上的艰辛自不必说,等到登上太白山,取了神泉水之后,杨暤一刻也不敢休息,日夜兼程往家赶。

杨暤回来之后,母亲摸着儿子的胳膊,发现儿子累瘦了。杨暤告诉母亲,为了给母亲治病,做什么都不累。就这样,杨暤每天都给母亲用神泉水擦拭眼睛,后来,母亲就复明了。

杨暤一直尽心尽力地伺候母亲到其终老。母亲过世之后有一年,杨暤居住的地方四处都在降雨,有的地方甚至都被淹没了,但奇怪的是,杨暤母亲的墓地方圆几里地内只有乌云笼罩,却连一点雨都没降,大家都说是杨暤的孝心在母亲去世之后还守护着母亲,连老天都被他感动了。

知识拓展:元朝的疆域。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同时也是疆域最广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后,强盛时期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元朝总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千米。

第15章 谦恭有礼的弟弟

杨播,北魏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字延庆。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杨椿,一个叫杨津。杨播为人忠厚,也很重视教育,他经常教育两个儿子要互相尊重、谦让。

两个儿子从小感情就很好,他们一起学习,晚上睡在一个大床上,关系特别好。在吃饭的时候,兄弟俩一定等到全家人都到齐之后,才开始吃饭。邻居和乡亲都说他们俩是懂事的孩子,杨播每次听到别人夸他的儿子,都开心得合不拢嘴。

后来,杨播去世了,别人都觉得他的两个儿子关系会变得不如以前,但让人意外的是,兄弟俩还是亲密如昔。即使他们后来都各自成了家,也依然来往得很密切。

有一次,杨椿喝醉了酒,连路都走不好了,杨津就搀扶哥哥回家,伺候他睡下,由于害怕哥哥酒醒之后一时半会儿还照顾不了自己,杨津躺在哥哥身边,不敢合眼。

后来,他们在花甲之年都当了大官,但是弟弟杨津还像原来那样,每天早、晚都要问候哥哥一次,时时注意哥哥的身体和饮食情况。有时候,哥哥让他休息一下,不用那么操劳,他却对哥哥说,哥哥年龄比我大,多照顾哥哥一点是应该的。

知识拓展:古人的名和字。

古人的名字与我们现在的名字不同。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人,这时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笄”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

一般认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又如岳飞,字鹏举。而“鹏举”即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相反。例如曾点,字皙。《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点,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

第16章 文坛上的兄弟佳话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轼只有一个弟弟,名叫苏辙。苏轼苏辙兄弟,同为北宋时的大文学家,同在朝廷为官而且相互关爱扶持,历来为人所称颂。

苏辙曾说:“辙幼从子瞻(苏轼)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手脚之爱,平生一人。幼而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苏轼的性格开朗活泼,有什么话也经常直接说出来,从不怕得罪人;而苏辙个性沉稳,不喜欢多言,他常常担心哥哥会因为说错话而遭殃,因此恭恭敬敬地请哥哥苏轼要小心,而苏轼也很愿意接受弟弟的劝导,虽然他自己做不到,但很欣慰弟弟为自己担忧。

那时在不同地方做官的两兄弟很难见面,苏轼曾经一连六年没有见到弟弟,在中秋之夜,他因为思念弟弟而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乌台诗案”中,苏轼身处险境,苏辙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苏轼赎罪,结果被贬为筠州监酒。苏轼经济上拮据的时候,苏辙总是倾囊相助,苏轼担心自己可能生死难料的时候,把家人交给弟弟照顾,并说希望来世还能做兄弟。后来苏轼第三次被贬,居于儋州,在今海南,而苏辙也因为哥哥而受牵连被贬雷州。苏轼居海南,苏辙居雷州,正是一南一北隔海相望,但是苏辙对哥哥的敬重和关爱没有因此而改变。两人时常互寄书信,每当思念对方时就挥笔作诗,留下很多精彩的作品。

中国历史上能有苏轼这样一个全面、伟大的文人,弟弟苏辙的关爱和感情上的支持功不可没。他们这一对文坛兄弟,真正做到了“兄友弟恭”。

知识拓展:文坛“三苏”。

文坛“三苏”是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第17章 令人动容的兄弟情

孙棘,是南朝宋武帝大明年间人,他的弟弟名字叫孙萨。在孙萨三岁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去世了,孙萨在哥哥的照料下成长。孙棘一直对弟弟照顾有加,随着孙萨慢慢长大成人,孙棘也到了娶妻成家的年龄。孙棘虽然成了家,但还一直承担着照顾弟弟的责任。孙萨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么多年哥哥对自己的照顾,他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一家人,兄嫂爱护弟弟,弟弟尊敬兄嫂,生活过得十分和美。

这一年,朝廷征召壮丁去防卫边关,弟弟孙萨应征去充军,但由于一些事情耽误了行程,以至于没有按期到达,根据当时的处罚条例,没有按期到达的壮丁是要被关进监狱里的。

史嫂知道后,嫂子许氏跟丈夫商量说,弟弟还没有成家立业,就要先进监狱,这是我们没有好照顾他啊。孙棘本来就想替弟弟受刑,听妻子这样一说,就来到郡里,表示要代替孙萨受刑。

但孙萨坚决不同意哥哥这样做,他对太守张岱说,犯法的是他,而不是他哥哥,怎么能让哥哥替自己受罚呢,哥哥照顾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已经不知道怎么报答哥哥了,怎么能再连累他呢。

看着他们,太守张岱不禁起了疑心,他怀疑两个人只不过是想在对方面前做做样子罢了,于是他吩咐人将兄弟俩安置在不同的地方询问,但是兄弟俩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态度。张岱没有办法,只得请皇上决定。

皇上知道这事后,为两人的兄弟情义所感动,因此特意下诏赦免了他们。

知识拓展: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开始,至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两晋以后,继之而起的是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它们以南京为国都,都在南方建立国家,因此被称为南朝。

当时在北方有元魏政权,后来又分为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的北周政权所取代,东魏被高洋的北齐政权所取代。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启隋朝,南北双方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第18章 同生共死的两兄弟

王徽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性格豪放超脱、不受约束,为人十分洒脱。他有个弟弟叫王献之,字子敬,不仅精通书法,而且擅长绘画,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徽之与献之兄弟俩的感情非常好,他们晚上常在一起读书,边读边议。有一晚,两人一起读《圣贤高士传赞》,王献之忽然拍案叫起来:“好!井丹这个人的品行真高洁啊!”井丹是东汉人,精通学问,不媚权贵,所以献之赞赏他。王徽之听了就笑着说:“井丹还没有长卿那样傲世呢!”长卿指汉代的司马相如,他与才女卓文君私奔并结合,在当时社会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王徽之说他傲世。

后来,王献之生了重病,当时有个术士说:“人的寿命快终结时,如果有活人愿意代替他死,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将死的人就可活下来。”王徽之听说了此事,便说:“我的才德不如弟弟,就让我把余年给他,我先死好了。”术士摇摇头说:“代人去死,必须自己寿命较长才行。现在你能活的时日也不多了,怎么能代替他呢?”没多久,王献之便去世了。

家人怕病中的王徽之悲痛过度,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徽之一直很惦记弟弟,但始终没有消息。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便问家人:“子敬(献之的字)的病怎样了?为什么很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家人含含糊糊,欲言又止。徽之便明白了,悲痛地说:“子敬已经去了!是吗?”家人见再也瞒不下去了,便说了实话。

王徽之听了居然一声不哭,只是下了病榻,吩咐仆人准备车去奔丧。到了献之家,他在灵床上坐了下来,命人把献之生前最喜爱的琴取来,想弹首曲子。但调了半天弦,都没调好,于是举起琴往地上一摔,悲痛地说:“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意思是说:“子敬啊子敬,你是人和琴同时死去了啊!”说罢,他便昏了过去。王徽之因极度悲伤,没过多久就病情加重,一个多月后,他也离世而去。

知识拓展:东床快婿。

东晋时期,太尉郗鉴想要为自己的女儿挑选女婿,他听说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于是就对王导说:“我想在你家子弟中挑选一个作为我的女婿,您看可以吗?”

王丞相说:“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

于是,郗鉴命管家带上重礼到王丞相家选婿,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挑选女婿,个个都仔细打扮一番才出来相见。唯独东跨院靠墙的床上躺着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似乎对太尉选婿一事无动于衷。管家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郗鉴,郗鉴说:“那个人就是我所要的好女婿!”于是他派人再去打听,原来那人就是王羲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择为快婿。现在流传的“东床坦腹”、“东床快婿”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M7Edhl6yCQH8gxFPEcKjsXP/ePg33Hr6DXmANC3ThgOfizoafktGaQ3Opyaty/b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