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欧洲绘画之父”乔托
大约在距今七百多年前的某一天,意大利大画家契马布埃因为某件事情而骑马上路,路上他看到一个牧童正在用煤块在石头上画一只绵羊。这个牧童画的羊非常像,连大画家契马布埃都大为惊奇,于是就把这个孩子收为徒弟,专门教他画画。后来,这个徒弟的成就超越了老师,成为整个欧洲最有名的画师,他就是乔托。乔托的朋友但丁(一位有名的作家,我们在后面会介绍)在其名著《神曲》中称赞自己的朋友乔托是“画家中的画家”。
乔托的画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他的作品与当时流行的画不同。我们知道有一个艺术时期叫做“中世纪”,当时的画主要以金色或蓝色作背景,而乔托的画多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使画面增添了不少生气。
欧洲早期的画大多是以《圣经》中的故事为题材的,人们还不太懂得造型和情感之类的技巧,乔托则把《圣经》故事中的人物加入一些普通人的表情和动作,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契马布埃和乔托完成的作品:
乔托的作品主要是壁画,就是直接画在墙壁上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现存意大利帕多瓦城斯克罗维尼礼拜堂中的《耶稣传》等壁画以及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中的《圣方济各传》壁画。
乔托在去世之前就已经是声名远播的画家,很多教堂和贵族都请他作画,甚至国王都喜欢他的作品。后来,很多追随者都模仿他的风格作画。
第16章 “小桶”画家:波提切利
很多画家在作画以前曾经从事过其他职业,比如我们这里要介绍到的美术史上一位重量级的画家波提切利,他在成名之前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一个金银首饰作坊的学徒。在25岁左右的时候,他自立门户开始画画,很快就受到当时的大家族美第奇家族的赏识,接到很多订单。波提切利接触到佛罗伦萨上流社会和文艺界名流,这些人影响了他的作品,使其看起来精雕细琢、富丽堂皇、华美多采。
波提切利曾经一度是佛罗伦萨最出名的艺术家。1477年,32岁的他以诗人波利蒂安歌颂爱神维纳斯的长诗为主题,为美第奇家族的人新买的别墅绘制了著名的《春》。
1485年完成的《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另一幅杰作,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从大海中诞生的场景,这幅画的绘画风格在当时颇为独特,不强调明暗法来表现人体造型,而更强调轮廓,使人体有浅浮雕的感觉,而且具有装饰作用。画作中的女神肌肤洁白,金色的长发飘逸,无愧为完美的化身;但脸上却又挂有淡淡的忧愁、迷惘和困惑。
然而,社会政治形势多变,美第奇家族遭放逐,波提切利也因此声名下滑,晚年贫困潦倒,只能靠救济度日。1510年,波提切利死于贫困和寂寞之中,安葬于佛罗伦萨的“全体圣徒”教堂墓地。
他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
第17章 拉斐尔:赋予圣母柔情微笑的人
拉斐尔(1483~1520年)是意大利历史上最杰出的画家,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
拉斐尔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画师,他从小就追随父亲学习绘画,后来成为佩鲁吉诺的学生。拉斐尔的绘画风格秀美,以作品中无数圣母像而著称。他创造出的圣母形象已远非中世纪那种威严的女王,而是典范的温柔母性。他绘画的以圣母为主题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是《西斯廷圣母》。
《西斯廷圣母》是一幅画中人物有真人大小的大型油画。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由衷地赞叹,认为这是一曲温柔感人的圣母颂歌。在这幅画中,圣母看起来是那么柔美圣洁,浑身上下散发着母性的光辉。
中世纪的圣母像往往都表情冰冷僵硬,也不亲切。拉斐尔绘的这位圣母却完全相反,她就像一位温柔可亲的意大利平民妇女,脸上洋溢着坦然、骄傲的神情。《西斯廷圣母》描绘的主题是圣母将爱子奉献给世人,拉斐尔的处理方式让圣母充满了暖暖的人情味,难怪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这幅画。
拉斐尔还有一幅代表作《雅典学院》,这幅作品是绘制在墙壁上的。1508年,拉斐尔来到罗马,为教皇宫殿绘制壁画,一画就是十年。《雅典学院》是这些作品中最为杰出的一幅画作。
众所周知,拉斐尔擅长画人物肖像,对空间构成的技巧亦有特殊的才能,而《雅典学院》这幅作品充分展现了他的特长。他将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五十多位大学者以巧妙的方式集中在一幅壁画里,阵容之壮观令人惊叹。更令人惊叹的是,绘制这幅作品时,拉斐尔只有26岁。
不幸的是,我们常常说天妒英才,拉斐尔这位了不起的天才,谢世时年仅37岁。
第18章 敢于拒绝教皇的艺术圣手: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1475~1564年)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他像达·芬奇一样是一位全才,既是画家、雕刻家、建筑家,又是出色的诗人。他复兴不像拉斐尔一般才多寿短——他活到89岁才离世,他的艺术寿命长达70多年。不过,米开朗琪罗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一样一帆风顺,他一生中创作出了许多传奇的作品,亦经历了人世辛酸。
很多人都认为米开朗琪罗性格古怪,不喜欢和人交往,即使是与同为文艺三杰的拉斐尔和达·芬奇也合不来。此外,他还性格暴躁,据说这是遗传——他的父亲是一位法官,以脾气火暴著称。
米开朗琪罗不怕得罪人,为了所追求的艺术之完美,他甚至会鲁莽地与恩主顶撞。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他的命运会坎坷,为什么他的作品会是完美的极富特色的杰作。
米开朗琪罗的犟脾气可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他甚至拒绝了教皇的邀请。
教皇非常喜爱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喜欢到他不允许米开朗琪罗为其他人雕刻雕像,只能为他一个人服务。所以当西斯廷教堂需要画穹顶时,教皇第一个就想到了米开朗琪罗。米开朗琪罗则以自己是个雕塑家,不喜欢画画为由拒绝了。妒忌他的人趁机散播谣言,说他其实是没有能力画好才拒绝了教皇的邀请。这些谣言激起了米开朗琪罗的好胜心,他接下了工作,用整整四年半的时间在西斯廷教堂穹顶上完成了一幅旷世巨作。这样看来,我们得感谢那些散布流言的人,不然我们很可能没有机会欣赏到这幅伟大的作品。
米开朗琪罗对人体肌肉的美感特别着迷,他在做雕塑时塑造的人物都很健美,即使女性人物也会被着力刻画肌肉。西斯廷穹顶画上的男男女女都延续了米开朗琪罗一贯的健美风格,而且如真人般呈现出非一般的立体感,被后世称之为“类雕像画”。
第19章 学识渊博的全才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年)是我们要介绍的“文艺复兴三杰”中的最后一位。
达·芬奇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皮耶罗·达·芬奇是佛罗伦萨一位著名的公证人。因此,达·芬奇有一个舒适愉快的童年,他在祖父的田庄里享受田园生活,受到了自然的熏陶。达·芬奇多才多艺,他在一生有画家、雕塑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寓言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等诸多头衔。他在艺术等方面的天分在童年时代就得到了展现,小小年纪就能熟练演奏长笛、七弦琴等乐器,并擅长歌唱和绘画。不过,达·芬奇在绘画方面最具天赋,他甚至被邻里盛赞为“绘画神童”。
这位“绘画神童”在成年后将绘画艺术发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本人也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作为一名画家,达·芬奇的涉猎范围为何如此之广?光学、生物学、地质学甚至数学为何都成为他研究的对象?一方面出于这位聪慧的、充满好奇心的天才的个人爱好,另一方面,他希望通过研究自然科学获得更加具有真实感的艺术形象。这种探索精神,是如今绝大多数画家所不具备的。
作为一位了不起的画家,达·芬奇最为人称道的作品当属《蒙娜丽莎》。这位美丽优雅的画中女子,用微笑迷倒了无数人。
《蒙娜丽莎》是一幅肖像画,描绘了当时一位富有的城市妇女形象。达·芬使用了一种奇特的“无界渐变着色法”笔法,营造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朦胧感,让整幅画笼罩着一层柔和的浪漫光辉,画作中蒙娜丽莎的表情更是微妙。她确实是在微笑,但是这微笑中混杂着悲伤、忧郁、恐惧、愤怒等情绪,她的微笑因此被美术史家们称为“神秘的微笑”。
蒙娜丽莎带着神秘的微笑成为美术史上最具魅力的经典,她的创造者达·芬奇亦成为世界美术史星空中最璀璨的一颗星星。
第20章 “西方油画之父”提香
手握鲜花的威尼斯美人,微微转头,凝视着前方,她金黄色的秀发披在双肩上,映衬着充满生命活力的健壮形体,显得典雅而庄重……这是无数美术爱好者心目中永远的女神《花神》。它的作者正是提香。
提香(1490~1576年)浪漫唯美的画作是巴洛克美学的前奏,让每一个欣赏过的人印象深刻。不过你可能不知道,提香漫长的一生中除了创作他钟爱的油画作品、享受人世种种的美好,还获得了巨大的荣耀:被誉为“西方油画之父”。
这位美术巨匠出生在威尼斯山区小镇卡多莱——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从他的作品中总能欣赏到令人愉悦的大自然风光。12岁时,提香就随父亲游历了美丽的威尼斯。等再一次来到威尼斯时,他成为乔凡尼·贝利尼的学生,开始了艺术生涯。
青年时代的提香继承和发展了威尼斯画派的绘画艺术,无论在绘画的造型、色彩还是笔触的运用上都独具匠心,比前人有了更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中洋溢着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从宗教画《纳税银》和《圣母升天》中我们能略窥一二。
有趣的是,1533年提香受封成为贵族后,他的描述对象由新兴资产阶级转向了传统权贵。《菲力二世把初生的太子唐·斐迪南献给胜利之神》、《西班牙拯救了宗教》颇能表现提香此时的创作心态。这个时期,他的画作愈发稳健有力,画风也更细腻。
提香虽然乐于享受王室给予的荣耀,但是不甘因为王室服务而失去画家的独立地位。他曾被选为威尼斯官方画师,不过最后婉拒了这份工作。宫廷画师有优厚的俸禄,却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与宫廷乐师、小丑等同为娱乐达官贵人的工具。
事实证明,提香的选择并没有错,他独立的画师地位对其艺术事业的发展更有裨益。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即使在年老时亦没有停止追求艺术的脚步。他以豪放的笔势、单纯多变的色调在生命的黄昏赢得了更大的赞誉。
第21章 巴洛克的热情赞颂者:彼得·保罗·鲁本斯
相信在美术馆里看到这幅作品时,你一定会感到惊讶,认为画家是在描绘暴力场景——你可以这样理解,不过,真相往往和我们看到的不尽相同。你是否注意到画面左侧角落里那个长着翅膀的小爱神?这暗示着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场爱情暴力。
这幅画讲述的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抢婚的故事。画家鲁本斯用线的运动与裸体的质感为我们上演了一场狂热的色彩风暴。
充满戏剧性暴力气氛的《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是巴洛克作品的典范。提到巴洛克艺术,鲁本斯是个不能不得的人物。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年)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画家,他一生都在巴洛克风情中尽情歌颂着生命的荣耀与愉悦。
鲁本斯的主要创作题材是宗教神话,不过,欣赏他的画作时人们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那些神骨子里充溢着凡俗的气息。鲁本斯一生生活优渥,有研究者说他“过着王子般的生活”,因此,他笔下的人物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他的生活阶层的人物特征:男性看起来往往放荡不羁,女性则肌肤细腻、体态丰腴,都是贵妇人模样。
华美、欢快、享乐是鲁本斯创作永远的主题,而这与宗教的肃穆、庄严几乎是背道而驰的。可能因为这个原因,法国美术史家丹纳对鲁本斯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他的作品表面上涂着一层天主教的圣油,而骨子里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一切都是异教的。
第22章 与文艺复兴诸巨匠比肩的天才:伦勃朗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06~1669年)是荷兰的伟大画家。他不仅仅在荷兰享有盛誉,在广大的欧洲也遍享美名——人们认为他代表了北欧的民族性与民族天才。评论家们评价说,伦勃朗在欧洲绘画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比肩。
伦勃朗的一生,是爱与忧愁交缠的悲曲。他与妻子非常相爱,生育了4个孩子,可是只有最小的儿子得以存活。孩子活了下来,妻子不久却过世了。伦勃朗为了绘画艺术特别投入,可以为了创作在画室里几个星期闭门不出,为了照顾孩子,他请了一位没有什么文化的年轻女仆。后来,伦勃朗与女仆相爱,还生下了一个女儿。在当时社会,这被认为是通奸,一桩恋情竟然成为了震动阿姆斯特丹的丑闻,连教会都公开对伦勃朗进行谴责。
丑闻使人们不愿意去买伦勃朗的画,他的生活也因此陷入危机。而伦勃朗为了艺术创作经常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绘画用具,这使他的财务状况愈加困难。1669年,贫病交加的伦勃朗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被女儿安葬在一个无名墓地里。
我们翻看伦勃朗的画作时,会发现他在作品中对光线与暗影的运用独具匠心。伦勃朗擅长用黑暗来描绘光明,法国19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针对这一艺术特色,称伦勃朗为“夜光虫”。
伦勃朗是一位毫无争议地娴熟运用光影的大师,他会将光影处理得颇具戏剧意味,让画面增添不少立体感,却毫无突兀之嫌。这种技巧令很多人非常着迷,如荷兰另一位艺术巨匠凡·高看到伦勃朗的《犹太新娘》时,甚至说:“只要能啃着干面包在这幅画面前坐上两个星期,我情愿少活10年。”伦勃朗的魅力可见一斑!
第23章 德国的达·芬奇:丢勒
如果评选美术史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手,将《祈祷之手》排在第一位,应该没人有异议。
《祈祷之手》是德国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1471~1528年)影响力最大的作品。这幅画的名字《祈祷之手》是后人取的,它原来的名字很简单,就叫《手》。一幅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名字竟如此简单,恐怕是丢勒无法构思出一个足够好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创作时的心情吧,因为这幅作品刻画的正是他的亲哥哥艾伯特的双手。
丢勒出身贫苦,他和哥哥艾伯特都梦想能到艺术学院读书。他们约定好,哥哥去矿场工作,赚钱供丢勒读书,等丢勒学成后再资助哥哥学习。丢勒很努力,很快成为了崭露头角的艺术家,等他按照约定供哥哥念书时,哥哥却流着眼泪拒绝了。原来,艰辛的劳动使哥哥的双手变了形,再也无法拿起画笔。
如你所见,丢勒饱含深情地描绘了哥哥粗糙的双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通过这幅画,我们能看到丢勒过人的天赋和扎实的美术功底。丢勒是中世纪德国最为独立和骄傲的艺术家。从艺术风格上分析,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拥趸,但他巧妙地在其中融入了德国传统文化的味道。丢勒的作品兼有中世纪哥特式遗风和一些巴洛克特征。
丢勒被称为“德国的达·芬奇”。众所周知,达·芬奇是一位知识广博的全才,丢勒身上确实能找到很多和达·芬奇相似的地方。作为一名画家,他不仅能挥笔作画,还对美学原理很有心得,对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的发展都起到推动作用,留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等作品。另外,丢勒还对数学、机械学、建筑学有很深刻的研究,他甚至还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创立了筑城学理论。丢勒的天才与博学,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第24章 被世界遗忘的扬·维米尔
如果有机会走进荷兰海牙毛利斯博物馆,你会看到人们围在一幅略大的八开纸前,痴痴地望着那些已经干得开裂的油彩堆垒出来的少女形象。画面上的少女侧身、回首,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她目光流转,双唇微启,棕色外衣,蓝色、柠檬黄的头巾,洁白的衣领,以及耳侧露出的一颗珍珠耳环,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这一切衬托在黑色的背景之下,增添了无尽的浪漫神秘气息。
这是荷兰黄金时代巨匠扬·维米尔的传世之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中少女被称为北方的蒙娜丽莎,她的身份也同蒙娜丽莎一样,是个解不开的谜。
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年)同伦勃朗、凡·高合称“荷兰三大画家”,不过他同他的画作却被人们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
维米尔的父亲是一位画商,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同时从事绘画创作。早先,维米尔的家庭情况很不错,他当时在画坛也享有一定声誉,并且先后当过两次画家公会的领导人。不过,由于他有11个孩子,生活逐渐贫困。1675年,维米尔参军抵抗法兰西军队入侵,劳累过度,使原本贫穷的生活雪上加霜。贫病交加的画家年仅43岁就去世了。
维米尔在世时,经常拿画作去抵债,这使得他的作品流失得很严重。而过早去世使画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遗忘了这位伟大的画家。直到19世纪50年代,他才被评论家们从历史的迷雾中再度发现。
维米尔的画风宁静恬淡,他喜欢描绘和谐的家庭生活,尤其喜爱塑造女性形象。在作画时,他喜欢使用黄色、蓝色和灰色,并通过对光线的调节在画面上营造出优雅的气氛。他与伦勃朗一样,是一位能娴熟运用光影的大师级人物。
第25章 爱情成就的画家:委拉斯凯兹
年仅15岁的少年无所事事地走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身材窈窕、面容清丽的少女。少女如花的美貌瞬间迷倒了男孩,使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尾随少女回家。他后来发现,这位女孩是著名画家巴切科的女儿。他立刻拜画家为师,从此踏上了艺术之路……
这可不是一个拙劣的爱情故事,它是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真实经历。
迪埃戈·德·西尔瓦·委拉斯凯兹(1599~1660年)出身于西班牙一个下等贵族家庭。他从小喜爱绘画,12岁就在父亲的鼓励下进行绘画的系统学习。不过他不喜欢刻板的教学方式,很早就离开了老师的画室。
爱情让委拉斯凯兹有了继续学习绘画的决心,恰好他未来的岳父巴切科是位作风严谨的绘画理论家,机缘巧合,让委拉斯凯兹才华得以挥洒。他年纪轻轻就享誉画坛,并与老师美丽的女儿喜结连理。
委拉斯凯兹的生命中总有充满喜感的传奇。25岁的时候,他与年仅19岁的西班牙国王结成好友。国王因为喜爱委拉斯凯兹的肖像画,竟然下令宫廷中只能悬挂委拉斯凯兹为其绘制的肖像。
国王的偏爱让很多画家妒忌委拉斯凯兹,他们嘲讽他是个“人头”画家,即只会画肖像。这些尖酸的讽刺激起了委拉斯凯兹的斗志,他在艺术方面更加努力,用自己的才能证明了他无愧于国王的厚爱,实乃西班牙画史上第一位大师。
可能是长期为王室服务的缘故,委拉斯凯兹的作品总带有高贵与威严的风格,而将这种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作品,当属《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画家对人性的深度观察和高妙的绘画技巧的运用成就了这幅杰作,据说教皇本人看到肖像时都惊呼:“画得太像了!”
第26章 “法兰西绘画之父”尼古拉斯·普桑
法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影响深远的绘画大师,塞尚跟他学到了理智,安格尔跟他学到了严谨古朴,德拉克洛瓦则为他的大胆独创激赏不已……这个人就是古典主义大师普桑。
尼古拉斯·普桑(1594~1665年)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也是法国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后世有无数人崇拜普桑,而普桑本人却是前代大师拉斐尔、提香的狂热崇拜者。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拉斐尔与提香的作品中惯有的那种庄重典雅的美。普桑还醉心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他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刻艺术符合某种典范,所以他的人物造型大多脱胎于此,富有雕塑感。这也解释了桑普笔下的人物为何与生活的距离那么远。
桑普艺术素养极高,他愿意给画作赋予深刻的内涵,由此时常选择一些格调高雅的题材创作,所以,他的作品大多描述历史、神话、宗教故事,鲜见世俗题材。
从《阿卡迪亚的牧人》这幅画中,我们能看到较为鲜明的桑普特色。
《阿卡迪亚的牧人》选材孤高脱俗,长久以来,评论界一直无法给这幅画进行确切的解读。画面呈现给我们的阿卡迪亚是一片宁静的土地,树木葱茏。据传,阿卡迪亚是西方传说中类似中国的世外桃源的乐土。四个牧人都有着希腊雕塑般壮硕美好的身体,他们头戴花冠、手持牧杖,研读着一块墓碑上的铭文。那段铭文是拉丁文,大意是“即使在阿卡迪亚也有我”。有专家推测,这里的“我”,指的是死神。
虽然整幅画含义晦涩,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欣赏。画中流淌出的非现实主义的悲凉,让观者心中充满复杂的情感,也许是惆怅,也许是哀思,也许是疑虑,也许是抚慰,总之,滋味杂陈。这种饱含深情并充满哲理性的作品,可说是普桑独有的肃穆崇高的艺术。
第27章 雅克·路易·大卫:与时代共同跳动的艺术脉搏
几乎没有哪位画家如大卫一般,把自己的艺术生命与时代结合得如此紧密。可以说,没有时代的变革,就没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他的代表作都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年)是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他10岁丧父,自小由叔父抚养。大卫并不具备多么出众的天赋,不过他对绘画有强烈的兴趣,所以亲友们把他送到洛可可大师布歇那里学画。布歇观察后认为,这个勤勉的少年并不适合学习洛可可画风,就让他转投皇家美术院教授维恩门下。
27岁时,大卫得到了去罗马学习的机会。他不仅从古罗马、古希腊艺术中汲取到营养,还受到古罗马政治思想的熏陶,培养了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热情。这对他的艺术生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从此以后他一直试图用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样式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大卫在政治理想的感染下迎来了自己艺术创作的高峰。这一年,他创作的《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斯》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他自己亦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
1793年,雅各宾派领导人马拉在浴缸中被刺。据说事件发生后两个小时大卫就赶到了现场。看到眼前的惨相,画家不能自已,当即创作了艺术史上不朽名作——《马拉之死》。
马拉患有湿疹,每天要花几个小时躺在浴缸里进行药浴。他利用药浴的时间处理公务,女刺客以申请困难救济的名义潜入浴室,将他刺死在浴缸里。
画面中的马拉已经停止了呼吸,一只握着羽毛的手笔无力地垂在浴缸之外,另一只手上握着一张刚写好的便条:“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个有5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画家将马拉的遗体处理出了一种纪念碑式的质感,他没有在画面上使用复杂的色彩、复杂的笔法,只想用单纯的色彩牵引出一种单纯的力量,唤起人们质朴的感情和正义感。
大卫的创作非常成功,《马拉之死》成为那个时代最有感染力的宣传画,刻画了一个博得众多同情的、为人民呕心沥血的革命领导人形象。
第28章 为画艺致聋的雷诺兹
雷诺兹(1723~1792年)是英国伟大的学院派画家。他的一生庄严而荣耀,1769年被封为爵士,1768年做了皇家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
你可能不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一位聋人,不过,他并不是生来就听不到声音。雷诺兹曾经去拜访艺术圣地佛罗伦萨、威尼斯,认真地学习了拉斐尔、科雷乔、提香等艺术大师的绘画技巧。在这些人中,雷诺兹最为推崇的是米开朗琪罗的画作,就是为了研究米开朗琪罗的画作,他变成了聋子。
这是一个意外,雷诺兹在西斯廷教堂研究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时太过投入,完全没有注意身边有一个通风装置。这个通风装置毁坏了他的听觉,从那时起,他只能借助助听器听声音了。
雷诺兹以绘肖像闻名于世。因为购买肖像画的顾客特别多,所谓有需求就有供给,当时很多画家都以绘肖像画为业,你可能会奇怪,在那个年代,为什么肖像画会如此流行?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那时还没有照相机,人们要留下自己的形象,只能通过绘画的形式。
雷诺兹的肖像画优雅迷人,很受上流社会欢迎,后来他受封为爵士,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雷诺兹是位很有创新意识的画家,经常会在绘画时尝试新的颜料,这使得他的作品往往完成不久就会褪色。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大家对他作品的喜爱,有人说:“雷诺兹的画即使褪色了,也强过任何人刚画好的画。”这话听起来像是狂热的粉丝说的,不过当我们欣赏过雷诺兹的画作后就会由衷地认为,这并非溢美之词!
第29章 农民的画家米勒
法国巴黎南郊约50公里处有一个叫做巴比松的小镇,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其实非常有名,著名的巴比松画派即诞生于此。很早的时候起,巴比松就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因为艺术家生活大多清贫,住在这里比住在巴黎要便宜得多,而且巴比松风景优美,适合写生。第一批搬到巴比松的画家中,有一位非常著名也非常贫穷的大师,他带着妻儿在巴比松住了一辈子——他就是法国著名画家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米勒自己就是农民的儿子,他的画笔描绘的也都是他最为熟悉、最有感情的生活。
米勒的父亲是一位农夫,米勒自小就跟随父亲在田地里干活。米勒非常有绘画天分,于是村里出了一笔钱,送他去巴黎学画画。
米勒性格腼腆,很不适应城市生活。当时他也不怎么有名气,靠卖画糊口,日子过得很艰难。幸好后来他发现了巴比松这个世外桃源,得以在较小的生活压力下进行创作。
喜欢乡村格调的人一定格外喜欢米勒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总有着特别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的画作大部分都在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了让作品更真实,米勒经常到田间观察农民干活的样子。他记忆力奇佳,在脑海中记下这些真实的劳动景象后,不用模特就能在画布上将场景重现。
米勒一生贫穷,不过他还算幸运,晚年时终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虽然没有得到金钱,但是得到了一位杰出艺术家应得的尊重。
第30章 描绘阳光的人:莫奈
树是什么颜色的?海是什么颜色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这些问题看起来好像有点幼稚。不过,如果你认真去观察一样物体的色彩,会发现它跟你印象中的不太一样。譬如一堆干草,它并不总是黄色的,它的颜色会随着四周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天中不同的时候,这堆干草和它的影子会呈现出黄色、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等你意想不到的色彩。
传统画法不会注意到这种问题,他们往往只会把草垛画成金色的。印象派则不一样,印象派画家很为光与影的律动着迷,他们违背传统技法,试图重现阳光给干草涂上的不同色块。莫奈就是印象派的一位代表人物,曾经为同一个草垛画过十五幅画,每一幅画上的草垛颜色、光亮看起来都不一样。这些画如果能连在一起看,一定很有趣。
对一个习惯欣赏传统画作的人而言,欣赏印象派的作品可能会有些困难。印象派普遍对形体不太重视,在莫奈的画作中,我们看不到明晰的阴影,甚至不容易发现轮廓线,因为莫奈本人对形式、形状等并不怎么在意,他更感兴趣的是颜色和光线。他想传达给我们的,是阳光投射在物体上时给他最初的感动。最后,他真的做到了,如今,当我们欣赏莫奈的作品时,总会为画布上流动的或明亮如金,或暗郁如诗的光影感动不已。
第31章 执画笔的思想者:列宾
荒芜的河岸上,11位衣衫褴褛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行。日光酷烈,天空惨淡,整个画面弥散着忧郁愁苦的氛围。一眼望去,这11位纤夫在气质、精神、年龄、性格、经历方面各不相同,彰显了画家扎实的肖像画功底。这幅作品就是列宾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年~1930年)是俄罗斯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并不徒有其形,而是在对生活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有深刻的内涵。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例,我们从中欣赏到的并不仅仅是画家高超的画技,更能体会到画家对劳苦纤夫无尽的同情,对压抑、苦难的生活无声的控诉。
列宾认为,真正成功的作品应该是艺术技巧和思想内容高度结合的产物。他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以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反映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作品。可以说,同时代任何一位画家都无法与之相比。
没有人会否认列宾对艺术的热爱,与画笔在一起的每一天他都能保持旺盛的创作激情。他勤勉地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把遇到有所感的人或景物都记录在速写本上。据说通过这一方式累积起来的速写本,他有好几箱。
为了保持最佳的创作状态,他保持素食,不吸烟。即使是冰天雪地,他也会打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涌进画室,让自己在头脑清醒的状态下作画。这种对艺术信仰的坚持与付出,让每一个喜爱他作品的人赞叹不已。
第32章 “非印象派”的印象派创始人:马奈
前面我们介绍过印象派画家莫奈,现在,我们来说说另一位印象派画家马奈。他们的名字如此相近,而且同为印象派画家,让人看了颇感混乱。
在我们的印象中,莫奈俨然就是印象派的代言人,甚至有人认为印象派就是莫奈开创的,但这绝对是错误的认知,因为开创印象派的其实是爱德华·马奈(1832~1883年)。
我们看马奈一生所创作的作品时会很意外:他创作的印象派作品并不多,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形象真实,有古典造型基础,并且有光与色的整体表现。其实,马奈原本就是一位秉承传统技法的画家,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才开始在画布上涂抹出大量或明或暗的点进行创作。
作为印象派的“开山祖师”,马奈甚至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的画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评论家认为他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印象派画家。尽管如此,马奈依然深受印象派画家们崇敬。
印象派画家希望自己的画布上呈现出来的是生动的光线,而非僵硬的轮廓线。印象派作品刚问世时很受质疑,有人问马奈:“在您的印象派作品中,主角到底是谁?”马奈回答说:“任何一幅画中,最重要的角色都是光线。”
马奈生命中展出的最后一幅作品《福利·贝热尔的吧台》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在这幅画中,我们能看到艳丽的印象派色彩与高贵的古典气质完美交融。这幅画可说是这位“非印象派”的印象派创始人为自己的艺术生命画下的最完美句点。
第33章 画什么不像什么,从保罗·塞尚开始
作为一名画家,某种程度上讲塞尚比凡·高更可怜——凡·高活着的时候好歹卖出了一幅《红色的葡萄园》,塞尚则一幅画都没卖出去。不过塞尚又比凡·高幸运得多,他的父亲在他上小学时由帽店老板变成了银行家,他也得以一生衣食无忧。
保罗·塞尚(1839年~1906年)是法国著名画家,后印象派创始人。后印象派是继印象派之后出现的一个绘画流派。
塞尚最初是印象派画家,他希望印象派作品能像古代大师的作品一般成为不朽的经典,所以生出了改良印象派的想法。他认为,让画作增添立体感能达到这一目的,最后,他确实做到了,并开创了后印象派。
塞尚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他的作品强调结构、表现自我的成分多于其描摹的自然物体本身,他一生都对追求形式的美感特别热衷。塞尚的做法引起了很多画家的共鸣。后印象派画家很多一开始是印象派的拥趸,但是随着对印象派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渐不满足于对光和色的刻板追求,希望作品能融入更多画家自身的感受与感情。
从塞尚开始,画家们画什么都越来越“不像”了——因为他们想表达的是自我的东西,先辈画家们极为重视的外在形态对他们来讲已不那么重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塞尚画的苹果个个都像缩了水一样。
第34章 知天地大美者:凡·高
荷兰的郁金香世界闻名,一到花开的季节,艳丽芬芳的花朵遍布广阔大地,让每一个有幸目睹的人终生难忘。荷兰还有一位世界闻名的画家,文森特·威廉·凡·高(1853~1890年),他的画作色彩鲜明浓丽,如四时不败的花朵永远芬芳着世界艺术园林。
对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来说,凡·高这个名字绝对不陌生。他是天才的代名词,亦是怀才不遇的代名词。谁能想到,这位荷兰历史上继伦勃朗之后最伟大的画家,这位27岁才开始作画、仅仅十年就创作了上千幅作品的大师,在世时竟然仅仅卖出一幅画,这真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凡·高是个单纯的人。他曾经在画店工作,每次看到客人花高价买走一幅糟糕的作品时,他会非常难过,主动告诉对方这画的实际价值。显而易见,这样做的后果是他很快丢掉了工作。他还做过老师,不过似乎他不太适合这个工作,很快又失业了。后来他尝试着做牧师,结果他看到矿工们太可怜,就对他们敞开自己干瘪的钱袋,让自己吃饭都成了问题……
幸亏,凡·高有一位深爱他的弟弟提奥。提奥是一位画商,他一直给哥哥寄钱维持生活。提奥是凡·高一生中最忠诚的朋友和支持者,可以说没有提奥的支持,就不会有凡·高的伟大艺术。
在提奥的支持下,凡·高得以去巴黎学习美术,并在法国南部的小镇住下来潜心绘画。
我们知道,凡·高患有严重的神经病,他在疯狂的状态下甚至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他在病痛的折磨中仍然继续绘画,完善着自己的美学。凡·高为自然万物生机盎然的美所陶醉,为了再现那种蓬勃的生命力,他踏碎了一切学院派教条,甚至敢于抛却自己的理性。天地万物在他的画布上突破僵死的框架纵横流泻,美得绚烂真实。他为我们呈现的世界,是之前所有画家都未曾表现过的,个性之强烈,感情之真挚,无不使人过目难忘。
1890年7月,凡·高在麦田中对准自己的腹部开枪,那声轰鸣的枪响不仅宣告一个苦难生命的结束,亦宣告着一位惊世天才和他的画作成为绝响。
第35章 画家中的梦想家:高更
塞尚、凡·高、高更合称“后印象派三杰”。保罗·高更(1848~1903年)是三杰中生活经历最为传奇的一位,他生于法国巴黎,却逝世于太平洋南部的一个海岛。
遥远的海岛似乎是很多男孩的梦想——譬如彼得·潘就自在地生活在永无岛上,不过很少有男孩有勇气把这样的梦想变成现实,但高更就做到了。他很小就离家出走,搭上一艘海轮去周游世界。
这次经历将一个海洋之梦深深植入高更的心底。高更长大后成了股票经纪人,收入颇丰,生活优渥,但他依然没忘记小时候的梦。一次他走在大街上,在街道旁的橱窗里看到了很多印象派作品,这些作品鲜艳的色彩唤起了他少年时航海留下的多彩记忆。我们的梦想家再次显示出了敢于实现梦想的魄力:他当即打听画这些作品的画家是谁,并与他们成了朋友。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还不惜辞掉工作、与家庭断绝关系,亲手拿起了画笔!
后来,他甚至收拾行李,再次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太平洋岛屿,用鲜亮的色彩描绘绚丽的热带风情。他的画作多用主观化色彩、明晰的轮廓线来表现简约的形体,其节奏感、装饰效果非同凡响,引得后世画家争相模仿。
第36章 “看不懂”的巴勃罗·毕加索
在毕加索之前,我们欣赏一幅画时会思考“这幅画表达了什么”,可自从毕加索现身画坛之后,我们欣赏一幅画时首先要考虑的恐怕是“这幅画画的是什么”。
传统画家一贯画什么像什么,但自从后印象派出现以来,画家的自我表达逐渐超越了对事物的表达,与其说我们在欣赏一幅画,不如说我们在欣赏画家的思想。我们应该都知道,思想不会像一个苹果,实实在在放在那里,怎么看都是一个苹果。对于一幅描述思想的美术作品,我们很难说它到底表达了什么具象的东西,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后来,“非物象画”逐渐衍生出来,画家本来就没想画什么东西,我们根本就看不出画家想画的是什么。
毕加索(1881~1973年)很喜欢创作“非物象画”,他是当代西方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家之一。毕加索有一个长得让人震惊的名字: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他还有多得让人震惊的作品:1885幅油画、7089幅素描、20000幅版画、6121幅平版画……总计近37000件!
毕加索早期也是画什么像什么,事实上,他最初的作品是非常细腻典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羁的才情不允许自己被条条框框束缚,开始尝试各种有趣的画法,寻找最适合宣泄灵感的创作方式。他将线条、色彩、空间把玩于股掌之间,展现了超凡的造型能力,美术史上没有哪个画家能如毕加索般玩得这么疯癫!看毕加索的艺术历程,自然主义、表现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各种风格混合出现,完全没有章法可循。如果说凡·高跳出传统技法的框架拥抱了整个自然,那么毕加索则得到了绝对自由!
第37章 美利坚乡土画家格兰特·伍德
“听,孩子们,你们会听到,保罗·里维尔夜半骑马来,七五年四月十八日:现在活着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记住这个著名的日子和年代……”
这首诗名叫《保罗·里维尔骑马来》,在美国就如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样,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歌。我们看到的《保罗·里维尔骑马来》这幅画,正是现代派画家格兰特·伍德创作的同名油画。
在这幅画上,我们能看到主人公保罗·里维尔拍马疾行穿过乡村,教堂、道路、农舍、树木在月光下清晰可见。如此清楚明白的画也是现代派吗?我们在上一节提到过非物象画,非物象画属于现代派的范畴,不过,它并不是现代派的全部。有很多画家属于现代派,但是他们的作品并不是非物象画,你一眼就能看出他画的是什么,格兰特·伍德就是其中的一位。
格兰特·伍德(1892~1942年)出生于爱荷华州的安纳摩萨,是地道的美国画家,他很多作品的灵感都来源于故乡的风土人情。他用画笔描绘出的大多是他自小熟悉的事件、场景、人物,因此在很多人看来,格兰特·伍德的作品多为平淡无奇的阐述,最多还有一些温和的讽刺,这使得作品的指向性并不十分鲜明,很容易产生异议。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伍德在创作时摆脱了欧洲学院派与写实绘画的束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观念绘画。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成为了美国20世纪前期绘画主流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另一幅有名的作品《美国哥特式》被认为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第38章 顾恺之:画人容易点睛难
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巧艺》中记载了一个故事:顾恺之画人物肖像,有时几年都不画眼睛。有人问他画人的时候为什么不把眼睛一起画上,顾恺之回答说,四肢丑俊,本无关于要害;人物的生动逼真,关键在眼睛。原来,顾恺之觉得画画最难的地方是赋予人物生动的神韵,他画完画后不轻易点睛,是在反复推敲如何才能画出一对最传神的眼睛。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现了顾恺之的“传神论”。顾恺之(348~409年),字长康,西晋著名的画家。他作画意在传神,在绘画实践中一直追求“以形写神”,艺术效果奇佳。
想在作品中赋予深邃的情致,没有高妙的绘画技巧是做不到的。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画家擅长用线条作画,他们会用丝般柔韧的线条勾勒出个性鲜明的人物。顾恺之更是一个把控线条的圣手,在线条的表现力上无人能出其右。《女史箴图》正是一幅线条唱主角的作品,几乎看不到大面积晕染的部分,色彩起到的只是点缀作用。我们能看到的是优美的线条勾勒出的女史们宽大的衣裙、饱满的容颜。画家笔下的线条均匀有致,节奏感十足,让观者不禁大为赞叹。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为“六朝四大家”。我们可能对顾恺之的一般比较片面,其实他是一位全才,不仅在绘画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他的诗赋、书法都享誉绝一时,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痴绝。原来他是一个很有才情又有趣的人,可惜我们与他距离的时代太遥远,无法对他了解更多。
第39章 展子虔:一千多年前的山水画家
隋代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模糊而纷乱的,提起这个朝代,你更多会想起荒淫的隋炀帝或者激扬的“隋唐演义”故事——这很正常,那个时代距离我们实在太遥远了,大约有1400多年。不过,现今世上依然保存有1400多年前隋代画家的真迹,而且还是著名画家的墨宝。
这幅珍贵的古画名叫《游春图》,是隋代杰出山水画家展子虔(约550~604年)的作品。
我们看这幅《游春图》时,画家描绘了开阔的春日景象,山水壮丽,草木繁密,士人淑女或泛舟湖上,或策马山间,姿态生动,情致优美。
展子虔还是一位“多面手”,人物、佛道、鞍马、车舆无一不精,不过他最为人称道的还是山水画。他在山水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揣摩出来的绘画方法对后世画家有很大影响。有人认为,他对唐代“金碧山水”的影响尤其大,遂称其为“唐画之祖”。
“金碧山水”这个名字,可能会让我们感觉陌生,但现今较为常见的青绿山水,正是由金碧山水发展来的。金碧山水是用泥金﹑石青和石绿三种颜料作为主色创作的美术作品,与青绿山水相比,金碧山水多了泥金一色。从《游春图》上我们能看到,画家用了大量青绿色描绘山水,并用泥金画山脚。虽然在绘画时,画家只用了“勾”的笔法,画法略显草率,但是已初现青绿山水之雏形。所以,说展子虔开金碧山水之先河并不为过。
第40章 且观王维画中诗
说起王维(701年~761年),你一定以为要谈他的诗歌,比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者“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他的诗固然有名,但这里要谈的是王维的画。不要吃惊,王维和达·芬奇、丢勒一样,都是全才。他的诗、书、画都特别出色,此外他还是一位佛学专家,并且精通音律——他做的第一个官就是太乐丞,相当于今天皇家爱乐乐团的总指挥。也许他的诗写得实在太好了,盖过了他其他方面的名声。
王维的诗清雅脱俗,他的画也绝非凡品。传说宋朝诗人秦观肝气郁结,久病不愈,友人将王维的《辋川图》借给他观看。王维画中的清雅山水让秦观乐而忘忧,看了几日,秦观竟然不药而愈了。苏轼说的好:“味摩诘(王维的字)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在美术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他在水墨技法上进行的探究。今天的水墨画是由山水画脱胎而来。在王维以前,山水画多用线条勾勒并用青绿重色。这样做偏于写实,在画家表现意境方面颇有局限。王维大胆地变山水画之勾斫技法为渲染,采用破墨法进行创作。在王维笔下,墨色浓淡相互渗透掩映,所创作的山水格外鲜活,后世画家争相效仿。
第41章 城市风貌的记录者:张择端
有人说,艺术家的生命是同他的作品共存的,其作品不朽,艺术家也得以不朽。这话说得没错,我们知道许多卓越的艺术家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过,正是因为他们的作品还在我们的视野中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走进故宫博物院,我们能看到一幅精美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通过这幅了不起的作品,我们得以知晓在遥远的北宋,曾经生活着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张择端。
张择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北宋著名画家。与一些我们熟悉的画家不同,张择端擅长“界画”。所谓界画,是中国画中特有的说法,即为保持线条笔直,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但这种画法多用于画建筑物。《清明上河图》可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幅界画。
在这幅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长卷上,遍排房舍、舟车、城郭、树木、桥梁、河流、人物……据统计,画面上共出现了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56匹牲畜、大小船只20余艘、各种车轿20余辆……其人无不神情兼备,其物无不惟妙惟肖,是一幅鲜见的现实主义杰作!
张择端在宋徽宗时曾供职翰林图画院,后来失去了这份工作,靠卖画为生。他勤于笔墨,创作颇多,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保留下来的极少。不过,我们至少有《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生动地勾勒了北宋首都汴梁的城市生活的面貌,也留住了北宋大画家张择端最璀璨的艺术精魂。
第42章 董源开南派山水先河
武术有南派、北派之说,所谓“南拳北腿”,有趣的是,中国的山水画中也有这种说法。山水画发展到五代至北宋初年,进入了成熟阶段,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后人称其为“北派”、“南派”。由于我国南北方有不同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气质,遂形成了南派飘逸秀气、北派粗犷厚重的特色。南派的开山之作《潇湘图》,即是我们此处要介绍的董源的作品。
董源(?~约962年)是五代时南唐画家,画史把董源与范宽、李成合称为“北宋初年三大家”。董源的画作格调高雅,意趣天然,创作对象多为江南的青山绿水,擅长营造宁和幽旷的意境。宋代沈括评价董源“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他是一位题材开阔的画家,不只画山水,龙、牛、虎、人物也很擅长。据史料载,他创作的作品很多,但传世的很少。
董源的《潇湘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这幅画中,画家娴熟地使用了水墨间杂淡色的手法,渲染了大片的水面及沙洲苇渚。在进行水墨渲染的同时,他进行了巧妙的留白,生成了一种生动的烟水迷茫之感。作者还抛弃了线条,豪放地用皴擦的笔法表现山峦,更显山石之质感。纵览整幅作品,山水幽深,人物渔舟点缀其中,生动、空灵,展现了南派特有的风格。
第43章 狂走山间的山水画家:范宽
与董源同为“北宋初年三大家”的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他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不过因为他性情宽厚,还不喜欢死板的规矩礼数,当时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宽”,这位画家后来索性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范宽。在《宣和画谱》中我们能找到关于范宽的记载:“风仪峭古,进止疏野,性嗜酒,落魄不拘世故。”由此可见,他真是一个潇洒疏狂的人。
范宽很有艺术家的风范。他是一名山水画家,为了观察山川自然的变化,长期在华山、终南山生活,啜酒执杖行于山间。因为有最细致的观察和最直观的感受,范宽笔下的山石林木特别真实生动。
为了表现山石雄健的质感,他发明了“雨点皴”这种苍劲厚重的笔法,成功地在画纸上重现了山石的形貌。范宽画的山石浑厚壮观,气势逼人,元朝人汤垕星评价说“范宽得山之骨法”。
范宽还擅长画雪景,巍峨连绵的高山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更显雄浑壮观。有人评价范宽之雪景“画山画骨更画魂”、“与山传神”。在《雪景寒林图》中,我们能看到鲜明的范氏风格:大雪茫茫,雄峰高耸,深潭凝湛,寒林枯硬。展卷端凝,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寒气摄人心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范宽在作画时采用了圆钝无细尖的笔,使整幅画有了一种拙朴天然的风味。
第44章 大才大癫的米芾
米芾(1051~1107年)是北宋著名艺术家,书画双绝。不过,似乎天赋奇才的人都多少有些怪癖,米芾在这方面尤甚,人称“米颠”。
据说米芾爱石成癖,开中国文人玩石之先河。他在安徽做官时听说河边有一块奇石,因为姿态雄奇被人们当做仙石供奉起来。米芾听说后非常欢喜,一定要一睹奇石的真容。他去河边一看,这块石头果然仙姿不凡,二话不说就把石头搬进了自己家,还摆上供品焚香跪拜,边拜边说:“我想见石兄你已经二十年了,真是相见恨晚啊!”朝廷官员做出这种荒唐事,事情传出后米芾便被罢了官。
民间传说,米芾还常干的荒唐事是换画。他作画的水平特别高,临摹古人书画更是一绝。见到谁家藏有名家古画,他就假托借回去欣赏,自己照着画一幅给人送回去。因为画得太像,米芾屡屡得手。这类故事真假不得而知——如果是真的,估计没人愿意借画给米芾看了。不过,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米芾绘画水平之高。
米芾的绘画题材很广,梅、兰、竹、菊、松石、人物、山水无不涉猎。不过,他成就最大的还是山水画。米芾画山水,不喜欢表现山峰雄浑之奇,更喜欢恬淡清幽的江南山水情致。他和长子米友仁开创了“米氏云山”画派,放弃了以勾、皴为主的点染法,绘画出云蒸霞蔚的山水效果,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
可惜的是,米芾的作品已经失传了,今天我们只能从与其风格近相的儿子身上揣测出其画作风姿。
第45章 花甲年来得志闲:崔白
北宋画家崔白(约1004~1088年)是老来得志的典型。
崔白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民间画工进行绘画创作,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种糟糕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公元1065年。那一年,相国寺的壁画被暴雨破坏,朝廷从全国征集优秀匠人进行修复。在长达四年的修复工程中,年逾花甲的崔白脱颖而出,工程结束后便被召入宫廷画院。他作为一位绘画大师的价值得到正视,前半生未能得到而应得的敬重得到了补偿——宋神宗下令,除非有御旨,否则任何人都不能请崔白作画。
在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一位民间成长起来的艺术家能得到如此殊荣,我们想象不出半生坎坷的崔白如何应对命运的急转直上。史书载,崔白个性疏阔,他是会纵酒狂歌,还是会对月长啸驱散蹉跎岁月留给他的积郁之情?也许,他用更温和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从他细腻恬淡的画作中便能看出,他一定是个洒脱又温柔的人。
崔白喜欢画富有野趣的作品,秋日或冬日中的花鸟是他的最爱。宋朝开始之后,有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流行富贵逼人的黄筌画派的作品。崔白的出现结束了工致富丽的花鸟画时代,清淡疏秀的画风逐渐流行起来。
第46章 “山水痴人”黄公望
乾隆帝是位书画爱好者,大家都知道他喜欢给别人题字。不过他的主要事务是治理国家,所以在书画方面不是特别专业,偶尔会犯一些无伤大雅的错误。他曾经把摹本的《富春山居图》当做真迹,专门题词留念,后来得到了真迹,倒将其定成了伪品,制造了中国书画史上的一大笑话。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1269~1354年)的作品。乾隆帝做的糊涂事能成为大笑话,主要是因为这幅画太有名了——史上很多名家都收藏过这幅画,明清画家更是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说这幅画影响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不为过。
黄公望前半生做一名小官,中年时候受到政治牵连入狱,出狱后选择了洒脱的生活方式,游走四方,曾经靠给人算卦为生。黄公望对江河山川有旁人难以理解的痴迷,他为了取山之神髓,将画具放入皮囊行于山中,见到好景就展纸摹画。晚年时,他对山岭的热爱有增无减,甚至选择隐居富春江北大岭山。
完成《富春山居图》时,黄公望已经八十多岁了,无论是对山水的理解还是绘画技巧方面都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以极富变化的笔墨、疏密得当的布局重现了富春江的美景,完成了一幅极难得的风流雅致的佳作。
懂画、爱画的人甚至对《富春山居图》怀有痴狂的爱。明末收藏家吴洪裕有缘得藏此画,临终时,竟然留遗言将画殉葬。吴洪裕的侄子这种做法太过疯狂,从火中抢救出了这件国宝,不过画已经被烧成了两截。从此,《富春山居图》分成了两部分,前段称《剩山图》,后段较长的部分称《无用师卷》。
第47章 唐伯虎:是才子,无佳人
唐伯虎,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说他熟悉,是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影视剧中,与美丽的姑娘秋香一遍又一遍地上演他的爱情故事。也正因为如此,你所知道是唐伯虎是编剧与导演塑造出来的唐伯虎,与真实的他天差地别。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传说他出生于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故名唐寅,取虎为字。历史上真正的唐伯虎并不会飞檐走壁,是否曾卖身入华府做书童也无史可考,不过他确实是一位天才画家。他原本有心仕途,成绩也极好,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时得中第一名解元。但是次年赴京会试时受弊案牵连,他遂断绝了做官的念头。
唐寅才华出众,为人孤高狂傲,以卖画为生,生活得十分潦倒,年仅54岁就去世了。他死前做绝笔:“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他十分愤世嫉俗,又十分洒脱激扬,让观者唏嘘不已。
这位才子性格潇洒,作画亦潇洒。他的花鸟多为水墨写意,下笔洒脱,看起来颇清雅秀逸。他的山水画布局疏朗,所描摹的山峦清俊而多灵秀之气。人物也是唐寅擅长的题材,所画人物多为仕女或历史故事,细致优雅,艳而不俗。另外,他也会画一些写意人物,寥寥几笔,意趣十足。
第48章 石涛:从贵胄到画像
石涛(1630~1724年)和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画家颇有些不同,他是一位僧人。
石涛本姓朱,名若极。他好像很喜欢为自己起名字,落发为僧后,先后叫过元济、超济、原济、道济。他的别号也特别多,有苦瓜和尚、大涤子、枝下叟、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通过一些小事可以窥知一个人的性格,从不停换名字这件事上我们大致能看出,石涛是个活泼的人,他似乎不适合和尚这个职业。当初他选择出家也是不得已,他本是明朝皇族,明亡时石涛才3岁,出家是为了避祸,而不是出于对信仰的追求。
石涛一度对当官的兴趣远远大于当和尚。他主动结交达官显贵,想出人头地。康熙帝南巡时,他甚至两次接驾。石涛为何如此向往权力,今天的我们也无法解释这个问题。一位前朝贵胄能做到如此地步,想必有他不可言说的苦衷吧。
不过,达官贵人们只把他当做画技高明的和尚,他没能得到向往的权势。石涛空有满腔抱负,只能在画中发泄。
石涛作画,布局新颖,笔意潇洒而不拘小节,作品特别洒脱狂放。但是他的狂,并非狂得毫无章法,而是以现实为根基,讲究“帅法自然”,试图在对自然的真实措摹与对前人技法的借鉴中寻求一种平衡,也正是一图为如此,他的作品无论巨制还是小品,都有鲜明的个性和浓郁的个人风格。石涛晚年将全部精力投入了艺术创作中。经过岁月的打磨,他的作品更为拙朴沉郁,他信步走入了艺术生涯的黄金期,终成一代大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总让我们参不透、看不明。不知做了一辈子和尚的石涛,最后参透了几分?
第49章 古今中外技法皆为己用: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年)是中国现代绘画大师,一位在中国画坛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既有着深厚的国画功底,又进行过系统的西方绘画学习。徐悲鸿的艺术天分极高,能将古今中外技法熔为一炉,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
徐悲鸿年少时家甚贫寒,只能随父亲学习书画。徐悲鸿本就是一个绘画天才,父亲教得又尽心,1912年,年仅17岁的徐悲鸿就成为宜兴女子初级师范学校的图画教员。徐悲鸿并不恃才自傲,而是一直积极寻找机会深入学习绘画。当他有机会接触到西洋绘画后,立刻爱上了这门与中国绘画截然不同的艺术,并先后前往日本、巴黎、柏林、比利时等地学习,在素描和油画方面很有进步。
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时,正是现代派画风风头正劲的时候,不过徐悲鸿并没有选择学习现代派。因为自小接受传统教育,认为做人应当“勿慕时尚,毋甘小就”,他选择了规规矩矩地学习学院派画风。学院派作品中徐悲鸿最欣赏的当属文艺复兴时期及文艺复兴以后的作品,他曾下了很大工夫对那些作品进行临摹,汲取了很多养分。这使得他的油画作品画技娴熟、严谨完美。
经过四年的学习,徐悲鸿的油画作品《老妇》入选了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这意味着仅仅四年的留学生活就使徐悲鸿与当时的欧洲艺术家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徐悲鸿在熟练掌握西洋画技巧与精髓后,尝试着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糅合,最终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果。他在作品中将西洋画的准确与中国画的飘逸完美结合,人物、山水、走兽、花鸟无不在他技法超然的画笔下得到了全新诠释。
第50章 “自由之灵”林风眠
林风眠,未见其画,先闻其名,便觉得很美。这种美,是一种西洋式的美,飘逸而空灵。
林风眠(1900~1991年)本名林凤鸣,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鹤舞于池,凤鸣于林,充满了中国式的浪漫与美好。他出生于1900年,一个激荡、变动,并由此促成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开端,时代的变动使他的生命脉络错落变更,亦使他的名字由祥瑞之美变为不可捉摸的飘逸之美。
林风眠与徐悲鸿一样,都有赴法留学的经历。林风眠亦赞同中西融合,并是此中之代表人物。他自幼擅长中式绘画,极有天赋。19岁时,他听从了时代的召唤,前往法国进修西洋画,成绩斐然。他的作品有一种沉郁的浪漫,激情之下潜藏着悲悯。可以说林风眠的作品偏重于西方式的表达,这也造成了他的作品经历了一个蛰伏期。
除了自身卓越的艺术成就,林风眠还以一位教育家的身份矗立在时代的坐标之上。林风眠很得蔡元培赏识,亦很赞同蔡氏“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中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院国立艺术院(即今日的中国美术学院)成立后,受蔡元培提携,林风眠成为首任院长。他在办学过程中,借鉴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广泛吸纳人才,培养出了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赵无极、赵春翔等杰出艺术家。
林风眠对绘画有种洒脱的认识,他认为绘画的本质是绘画,无谓派别,无谓中西。在创作时具体选取什么画法,全凭创作需要来决定。他一直试图向学生们传授这种观念,并且做得很成功,他的学生们接受了这种观念,延续了这种观念,继而影响了很多人的创作。
林风眠的绘画是自由的,他的人格也是自由的。他一生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在每个时期都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门下有学生,他全力教学;没有学生可教,他闭门作画。他以一己之力,为古老悠久的中国创造了现代艺术。
走过云波诡谲的90年,在艺术之路上跋涉了将近一个世纪,1991年,艺术大师林风眠在风中长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