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千秋人物后世典范

“至圣”孔子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而在这些人物当中,孔子算得上是名声最为响亮的一个。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不仅自己勤奋学习和写作,而且还培养了众多很有成就的弟子,被人们尊称为“至圣”。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昌平乡,即今天的曲阜市南辛镇。三岁时,他父亲就病逝了,所以他跟母亲一直过着贫寒的生活。虽然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可是孔子很懂事,总是抓紧时间学习,他曾经对着河流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

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毅力的人,他一生中游历了很多地方,也担任过不少官职。他在鲁国当官的时候,鲁国的社会秩序变得非常好:买卖人都诚实守信,人们即使是在路上掉了东西都不必惊慌,因为普通的老百姓是不会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

孔子还是一个聪明而讲究礼仪的人。在平常生活中,他努力使自己的一举一动合乎社会礼仪:在长辈面前,他显得温和恭顺,总是谦虚地倾听;需要发表见解时,他谨慎地谈论,待人友善而真诚,所以很多人都很尊重和喜欢他。

孔子一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还热衷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孔子的思想主要记录在《论语》这本书里。在书中,他提出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的方法,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这些思想的影响都很深远。

“亚圣”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鲁国。他生活的年代要比孔子晚百余年,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大师,所以人们称他为“亚圣”,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身世比较可怜,他三岁丧父,是由母亲一手抚养和教育出来的。小时候的孟子比较调皮和贪玩,孟母为了能让他有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甚至不惜以剪断布匹的方式教育他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绝不能半途而废。在孟母的严格管教和细心教育下,孟子终于变得懂事了。他阅读了大量的儒家经典,最终学有所成。

由于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孟子掌握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当时的很多人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向他请教。即使是国家的国君,在治理国家时遇到一些难题,也会向他求教。

孟子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口才也特别好。在他生活的战国年代,战争不断,老百姓的生活过得非常艰难,孟子因此觉得忧心忡忡,于是就决定周游列国,以自己的学识和口才去游说一些国家的统治者放弃武力,采取“仁政”治理国家。因为他有很高的名望、渊博的知识,而且在劝说的时候还很善于运用谈话技巧,所以经常能说得统治者心服口服。

孟子的思想和主要事迹主要记载在《孟子》这本书中。在书中,他着重发挥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以德服人和以德治国。他还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我们在人生中一定要保持这种善良的本性。

提倡终身学习的荀子我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从孔子兴办私人学校开始,到现今对师资投入、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视,我们国家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我国涌现了很多有名的教育人才,而在这些人才中,荀子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大学校长”。

荀子,名况,字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安泽人。荀子学习和继承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当时的人都尊称他为“荀卿”。

荀子是一个勤奋好学、知识渊博的人,和当时那些有理想的人一样,他也经常游历各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在五十岁的时候,他游学到了齐国,在那里办了中国最早的学术机构“稷下学宫”,担任主要领导,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后来,他又游历到楚国,春申君封他为兰陵令,春申君退位后,荀子也退休了。在不断的游历过程中,荀子还积极办学收徒,使得儒家的思想学说更加发扬光大。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弟子。

孔子提出了“仁”,孟子提出了“义”,荀子就在两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礼”,希望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与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观点不同,荀子提倡“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只有进行礼乐教化,才能摆脱人性中“恶”的成分。

荀子一生都非常重视学习,倡导终身学习。他的主要思想见解体现于《荀子》一书中,这本书说理透彻,语言丰富,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荀子的著作,也有一些是他的弟子增加的。

道家始祖老子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老子的身世颇富传奇色彩。相传他的母亲在河边捡到一个李子吃了之后便怀孕了,怀了九九八十一年才生下了他。因为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也有人称他为“老聃”,但他的真名其实并不是这个。

老子姓李,名耳,是楚国人,曾担任过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老子自幼聪明好学,经常缠着家人问一些国家兴衰、祭祀占卜、观星测象的事情,家人答不上来,于是就请了学识渊博的商容老先生来给他教授知识。老子聪明好学,不仅学会了先生教授的知识,而且还经常会提出一些先生也解答不了的问题。三年后,先生主动请辞,并建议送老子去周都有名的学堂学习。在周都学习期间,老子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终于学有所成,创立了道家学派。

老子博学多才,名望很高,相传他还是孔子的师父,当初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专门向老子问礼。面对孔子的感慨,他对孔子说:“你要学一学水的德。上善若水:水对万物都有好处,但是它从不争功;水虽然很温柔,但是又很坚韧,滴水石穿。”

老子的主要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这本书只有五千字,但是蕴涵了丰富的哲学内容。书中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反两面,只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人们就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后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现代,《道德经》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崇尚自由的庄子庄子不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还是先秦诸子中最富于浪漫气息的人。他和老子一样,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所以人们常将他与老子一起并称为“老庄”,把他们创立的哲学称为“老庄哲学”。

庄子,名周,原来是楚国楚庄王的后代,后来因为战乱搬到了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从此过着清贫的生活。幸好庄子天生乐观开朗,所以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感到沮丧,反而充分享受学习和生活的自由。

庄子博学多才,在当时的知名度很高,但他只喜欢自由而不受拘束的生活。他主张清净无为、顺其自然,不要因为汲汲于名利而蒙蔽了自己,给人生加上太多的枷锁。所以当楚国的国君派手下来聘请他去当官的时候,正在钓鱼的庄子只是淡淡地说,他宁愿做水里自在游玩的乌龟,也不想被人供奉起来。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以读书和思考为乐,因为思考得多了,所以他就悟出了一些别人没有领会的东西。他主张修身养性,想要通过完善自身修养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精神境界;他喜欢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世间的万物及其变化。正因为这样,庄子总能从现实中超脱出来,做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比如,当他的妻子死了,别人都来吊唁,庄子却盘腿坐在地上,敲着盆唱歌。

庄子的学说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这本书中。这本书充分显示了庄子超凡的想象力和优美灵活的文笔,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帝王之学”的创立者韩非子儒家和道家的学者都非常重视个人修养,强调人应该懂得自我约束。可是光凭个人的自觉性是很难维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于是有的人就想到了用法律和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韩非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并创立了“帝王之学”。

韩非子出生在战国末期的韩国,是贵族子弟。他曾与李斯一起跟着荀子学习,但他并没有从老师那学到多少儒家的思想,而是“喜刑名、法术之学”,也就是提倡以法律条例治理国家。

在韩非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国家之间战争不断,看到自己的国家经常被人欺凌,韩非子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都没有被韩王采纳。他觉得很失望,于是就将自己愤怒的心情和自己治理国家的思想写成了文章,如《孤愤》、《说林》、《说难》等。虽然韩非子有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写的文章却气势逼人。

后来这些文章流传到秦国,秦王非常欣赏和赞同文章中的思想,但不知道是谁写的,便问李斯(李斯在当时是秦国的宰相)。当得知是韩非子所写时,为了见到他,秦王便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原本不重用韩非子,但此时形势紧迫,于是便派其出使秦国。秦王终于见到了韩非子,非常高兴,就把他留在秦国做官。最后,秦王因为听信谗言,认为韩非子留在秦国的目的是为韩国刺探军情,于是就把他抓了起来。最终,韩非子死于狱中。

韩非子的学说思想主要见于《韩非子》一书,书中的文章说理深刻,论证严密而切中要害,很有文采。

“七步成诗”的才子曹植曹植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的儿子,他才华横溢,能在七步之内就作出一首精彩的诗,所以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在评价他的时候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曹植自幼聪明且勤奋好学,他十岁时就已经诵读了十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因为知识丰富,他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写文章的速度也很快,所以很讨父亲曹操的欢心。有一次,曹操召集了一批文人去观赏刚刚建好的铜雀台,并要求大家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当别人还在思考的时候,曹植就一气呵成了。曹操看后,赞赏不已。当时曹植只有十九岁。

从此之后,曹操对他倍加宠爱,一直想让他继承王位。没想到,父亲的这一想法却给本来不想当太子的曹植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也让他遭到其他兄弟的嫉妒。后来,他的哥哥曹丕继位后,就想尽一切办法想除掉他。一次,曹丕命令他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写一首诗,但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如果写不出来就要杀了他。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的意思是:把豆子放在锅里煮,下边烧的是豆茎,豆子在锅里很伤心。本来二者是同一个根上长出的,为什么要急着迫害对方呢?这里以豆和萁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的情况,表达了自己的沉痛心情。这就是著名的“七步成诗”的故事。曹丕听后也被感动了,于是就把曹植放了。

曹植喜欢自由,行为放任而不拘礼法,他的成就主要体现的诗歌创作上。他创作的诗歌融叙事和抒情为一体,很有艺术性,是当时文学的集大成者。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每个诸侯国的风俗习惯、使用的语言、货币等都是不一样的,人们在交流时很不方便。而且,诸侯国之间常常会因为利益问题而发生战争。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

秦始皇的本名叫嬴政,他不仅是秦王朝的始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皇帝,所以后人称其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嬴政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出身于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他十三岁时就继承父亲的皇位,但因为年幼,当时的朝政基本上是由太后和大臣吕不韦掌管的。直到二十二岁才正式登基,亲自管理朝政。他广泛招纳人才,重用李斯、尉缭等人,终于统一了中国,定都咸阳。

除了政治上的统一,他还制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统一措施,如统一文字、对货币和度量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规定、努力让全国人民在风俗上相接近、建立起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这些统一的举措巩固了秦朝的统治,同时也使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人无完人,秦始皇既有卓越的功绩,也有不少过失。他为了巩固秦王朝的统治,每年都要征集大量的劳力去修筑长城,使得人民荒废了农业,同时也让很多家庭破裂,于是也就有了“孟姜女哭塌长城”等民间传说。为了统一国民的思想,他销毁了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史书,民间只允许留下关于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而且还将当时的一些儒生活埋了,这些举措无疑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了非常不利的作用。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历史的长河中,能把握时代脉搏的人才更能抓住成功的机遇,董仲舒就是这样一位与时俱进的人物。

汉武帝登基初期,大权都掌握在太后和权臣手中。等到能亲自掌管朝政之后,汉武帝迫切需要有力的思想支持和贤能的臣子来辅佐自己治理大汉的天下。于是他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是最为积极的应诏者,他成功地抓住了机会,积极推行儒家思想主张,一跃成为汉代最具影响力的儒学大家。

董仲舒出生在河北,生逢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当时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思想宽松。在这样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董仲舒自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博学多才,他精通多种经学,尤其喜欢读儒家的经典著作,算得上是一位“通才”、“鸿儒”。

在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的时候,董仲舒积极响应。他在那篇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主张,将儒家的思想推到了最高峰。同时,董仲舒还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以此来规范社会的秩序。

在与汉武帝商议治国策略的时候,董仲舒与汉武帝三问三答,他的回答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文采飞扬,令汉武帝深深佩服。董仲舒建议统一学术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通过这次对答,董仲舒成功地说服汉武帝采纳了自己的治国的思想主张,从而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他提出的很多主张也成为历代统治者维护帝王统治的一套思想标准。

虚心纳谏的李世民在现代,如果要投票选举中国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所得的选票应该很多。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明君,有着被人们称赞的诸多美德,如勤政爱民、宽容虚心、善于纳谏、以德服人等。虽然他在位的时间只有二十三年,却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后的庙号。李世民的青年时代正值隋朝末期,统治者腐败,社会动乱,他跟随父亲积极招兵买马,准备举兵反隋,夺取天下。

李世民的前半生是一位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军事家,他广交英雄豪杰,率兵南征北战,终于帮助父亲打下了唐朝的江山。同时,在战争的过程中,李世民得到了许多能征善战、谋略过人的部下,如尉迟敬德、李靖、房玄龄等的辅佐和支持。后来,他在玄武门之变后成为太子,继而登基为皇帝。

李世民即位后,广纳天下贤士,积极听取朝廷大臣的意见,学习和采纳治理国家的良策,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能君主。他重视农业生产,爱护人民,他曾经说过,统治者和老百姓就是船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五次颁布求贤诏令,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他还善于倾听大臣的谏言,在他在位期间,进谏的官员不下三十人,光是大臣魏征进谏的言论都有数十万言。正是在他的统治下,唐朝社会出现了高度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南北朝的“大小谢”

“大小谢”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和谢朓。二人中谢灵运出生较早,称为“大谢”,谢朓出生较晚,称为“小谢”。他们均擅长写山水诗。

谢灵运出身于官宦世家,主要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时代,因为世袭祖上康乐公的封号,常被称为谢康公、谢康乐。他为人非常高傲,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才华:“天下有一石,建安诗人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余下一斗由自古以来及现在的闻名之人共分。”这种恃才傲物的态度不仅没让他得到朝廷的重用,反而遭到一些人的排挤,被调离京城做官。

由于在政治上不得志,谢灵运便将自己的兴趣放在了游山玩水上,即使是在做官的时候也常常外出游玩,不理政事,最终被地方官员弹劾,被捕入狱。

谢灵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同时也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特别喜欢游山玩水,在山水中吟咏诗歌、书写文人的情怀,而且还喜欢在游玩时搞些小发明之类的。相传为了方便登山,他曾专门制作出一种很有特色的木屐,这种木屐的上下齿都是可以装拆的,能帮助人保持平衡,人称谢公屐。

谢朓是南朝齐时著名的诗人,因为曾担任过宣城太守,世人也称他为“谢宣城”。他出身于世家大族,也曾在朝为官,最终因为不愿与人同流合污,被诬陷而冤死。

谢朓也喜欢游山玩水,他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他的诗歌讲求声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他能将自然山水描写得非常优美,富于诗情画意,而且还常常能写出一些耐人回味的名言警句。

安贫乐道的陶渊明但凡是文人雅士,都会向往自由悠闲的生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多数人经常会因为放不下自己的理想抱负,放不下功名利禄的诱惑而不自觉地在官海中沉浮。像东晋诗人陶渊明那样,弃官回乡,“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的文人,中国历史上还是少之又少的。

陶渊明,字元亮,后又改名为陶潜。他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从小家境贫寒但爱好读书,希望将来能为国效力。他曾经怀着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心愿,入朝当了几年的小官。在此期间,他目睹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官场的黑暗,再加上出身贫寒,经常被人看不起,于是他就索性辞官回乡,从此过着自由的隐居生活。

在辞官后的日子里,陶渊明和妻子一起种田种菜、酿酒赏花,凭劳动所得维持自己的生活,生活清贫但美好。因为他家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所以人们又称他为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兴趣爱好有很多,如欣赏自然风光、读书写诗、抚琴,但最突出的还是喜欢赏菊喝酒。陶渊明是出了名的爱喝酒的诗人,他在生活中基本上离不开酒,即使是自己种植的谷物,他也会留下很大一部分来酿酒。在喝酒之余,他最喜欢的就是赏菊写诗了。他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了很多菊花,而且还留下了许许多多赞美菊花的诗歌名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这些诗歌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达出了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情怀。

“诗仙”李白提起诗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浪漫主义诗人、赫赫有名的“诗仙”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喜欢道术、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从小就聪明好学,除了学习古代文史名著外,还喜欢剑术,经常随身佩带宝剑,不管是高兴还是愤怒都喜欢舞舞剑,同时他还信奉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颇有侠客的风范。二十岁时,他便开始了自己广泛漫游的生活。

李白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理想抱负的文人,他一边纵情欣赏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边也希望借着出游的机会结识一些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后来,他果真借着北上漫游的机会,结交了不少社会名流,同时也让自己的诗名得以远扬。之后,他经人引荐到朝廷做官,但由于生性放荡不羁,因而受到当时权贵的毁谤和排挤,被逐出朝廷,由此,他的思想一度陷入了苦闷之中,也愈益明白朝廷的黑暗与腐败。从此以后,他就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游山玩水和写诗上。

李白的诗歌里既有建功立业的信心,又常有愤慨不平的怒气。他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情感都是丰富多彩的,主要包括描写和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讴歌理想,抒发悲愤;蔑视权贵,追求自由;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民的同情等。他的诗作表现出了超凡的想象力,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饱含着积极关注现实的情怀。

“诗圣”杜甫杜甫与李白齐名,常被人们称为“诗圣”。可在诗歌内容和写作风格上,杜甫和李白有着很大的不同,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想象,而杜甫诗歌则以写实闻名;李白的诗歌通常是奔放飘逸的,而杜甫的诗歌则深郁顿挫。

杜甫小李白十一岁,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自幼聪明好学,而且记忆力非常好,他在15岁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众,诗名远扬了。他的青年时代和当时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四处游玩的漫游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诗仙”李白。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希望能建功立业,但他的仕途极不顺利,一生穷愁潦倒,始终没有遇到好的机会。尤其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开始衰落,杜甫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在这期间,他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目睹了人民的生活疾苦,用血泪记录下了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人民的疾苦等,留下了诸多千古传诵的诗篇,这也是人们称他的诗歌为“诗史”的重要原因。

杜甫忧国忧民,并将自己爱国忧民的情怀融入了诗歌中,《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些既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也是对国家兴亡的感叹。

杜甫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而且在情感上非常接近民众。他的诗歌在题材上主要写时事和生活;语言方面则表现为精练而较为深沉。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律诗,至今有《杜工部集》传世。可以说,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

诗歌平易通俗的白居易白居易在诗歌史上的名气虽然不如李白和杜甫的响亮,但其诗歌在民众中的知名度可能比李白和杜甫的还要高。因为诗歌虽然能吟咏性情,但在当时写诗和读诗多是文人喜欢的事情,一般的平民百姓是很少能读懂诗歌的,可是白居易却能将自己的诗歌写得通俗易懂,即使是乡间的妇人和卖东西的商贩,差不多都能背上几句他的诗。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出生在今天的郑州新郑县。他出生的年代,唐朝已渐趋衰落,战乱不停,他随着家人几次迁居。尽管生活并不安定,可白居易自幼聪明好学,学习非常勤奋,以至于读书读得口都长出了疮,写字的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便全白了。后来,他终于考中进士,得以入朝为官。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渴望为国效力,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等有名的诗篇。中年时他在官场中受挫,从此将自己的热心用在为百姓做好事上,比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组织人们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这就是有名的白堤。晚年的时候,他寄情山水,以写诗为乐。

白居易不仅写了很多诗歌,而且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他认为诗歌和文章都应该反映现实生活,雅俗共赏,所以他写完诗歌之后,经常会拿着自己的诗歌去劳动人民中间听取意见,力求做到“老妪能解”。

在当时,白居易的诗歌是深受人们欢迎的,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而且还传到了日本。时至今日,他的一些优秀诗篇还是学生必背的作品。

表达含蓄的李商隐在中国诗歌史上,李商隐的创作风格是非常特别的。这不仅是因为他写下了大量以“无题”命名的诗歌,还因为他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他的诗歌总能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和争论,因而,尽管人们觉得他的诗歌难以读懂,但经常会爱不释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沁阳市。他从小家境贫寒,但非常懂事,不仅学习勤奋,而且还经常在学习之余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后来,他凭借自己的文才受到了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令狐楚的赏识,跟从令狐楚学骈文奏章,被引为幕府巡官。之后,他又考取了进士资格,入朝为官。可是由于当时朝廷结党营私的现象非常严重,他又成了党派之争的牺牲品,一直受到排挤,不能施展他的才能。于是,他选择了辞官还乡,不久之后就病死了。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之一,他一生中创作了无数优秀的诗歌作品,至今留传下来的约有六百首,结为《李义山诗集》。他创作的诗歌内容包括抒怀和咏物诗、政治和咏史诗、以应酬和交际为主题的诗歌,以及抒写情感的诗歌。其中成就最高的就是情感诗,这些诗歌多以“无题”为名,构思新奇,文辞优美,情感很有表现力。

李商隐的诗歌虽然很有文采,但喜欢引用典故,所以他的很多诗歌都是比较难读懂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与他的创作风格有关的,据说他写诗的时候,一定要查阅很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放,当时的一些文人还因此嘲笑他。

风流才子杜牧杜牧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为有别于杜甫,世人称他为“小杜”。在文坛上,杜牧算得上是一位相貌英俊、行为潇洒的翩翩美男子了。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即今天的陕西西安人。杜牧出身名门,从小博览群书,尤其关注国家政治和军事。二十三岁时,他写了著名的《阿房宫赋》,这篇优秀的文章让他声名远播,甚至在三年以后,当他参加科举考试时,主考官就是因为这篇文章而对他另眼相看,所以,杜牧二十六岁时便考上了进士,并被授予宏文馆校书郎一职。

尽管很有文学才华,但杜牧为人放荡不羁,这使得他在官场总是不能如意,经常被排挤,很少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杜牧生在唐朝看起来像是要复兴但复兴无望的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他渴望为国效力,却得不到赏识,所以他写下了很多表达自己爱国忧民情怀的诗歌,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借史讽今的作品。

杜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尤其是七言绝句的创作上。他对于文学创作的形式和内容有比较正确的理解,认为写文章应该以内容为主,以辞采章句为兵卫,这种创作思想受到了后人的称赞和效仿。而在具体的创作中,他学习和借鉴了杜甫、韩愈等人的作品,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主要的代表作为《清明》、《江南春》、《阿房宫赋》等。

不可貌相的欧阳修大人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叫“文如其人”,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写文章的风格和他本人的性格特点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这句话用在宋代词人欧阳修的身上未必得当。虽然欧阳修写文章写得非常漂亮,但他可并不是一个美男子,而且甚至有些让人不敢恭维。他非常瘦弱,眼睛高度近视,还长了两颗外露的兔牙。在他初次入朝拜见皇上皇后时,皇后就被他的长相吓了一跳。然而,人不可貌相,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了北宋文坛的盟主,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诗篇。

欧阳修,字永叔,因为喜欢喝酒但又不胜酒力,所以又自称“醉翁”。他是北宋文坛上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不仅创作了很多精彩的诗词文章,而且还在政治上占据着高位,培养和提拔了很多优秀人才。

欧阳修出身贫苦,身世可怜。他四岁时父亲就病逝了,母亲带着他到湖北投奔叔父。由于家境原因,他的启蒙教育是在母亲的教育下完成的,因为家里穷得买不起写字用的纸和笔,母亲便带他到河边,用荻草作笔,在松软的沙地上写字。

身处逆境的欧阳修并没有辜负母亲的厚望,他勤奋地学习和求知,不仅考中了进士得以入朝为官,而且在史学和文学上都颇有造诣。他独自撰写了《新五代史》,在史学上有较大作为;他在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诗词文章,其中的《朋党论》、《醉翁亭记》等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在写作指导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欧阳修凭借高超的文学技艺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并泽及后人,为人们所崇敬。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很严重的,所以那时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坛上,活跃着的人物多是男性,女性要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是非常难的。可是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就以自己卓越的文学成就彪炳史册,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女词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今天的山东济南人。她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南宋徽宗时期的官员,家中藏书丰富,所以她从小就过着优裕的生活,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这让她在性格和爱好上都与同时代的女子有很大的不同。后来,她嫁给了与自己有共同爱好的赵明诚,二人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也经常写诗作画,生活幸福美满。可没过多久,金兵入侵中原,他们夫妻二人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结果丈夫赵明诚病死在途中,李清照从此过着孤苦的生活。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擅长书法和绘画,也精通诗词创作,尤其是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宋朝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她不仅文学修养很高,而且还有大胆的创造意识。总体来看,她的诗歌因人生经历的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她前期的作品多描写幸福美满的生活和美丽的自然景物,文笔优美;后期的作品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感悲伤。

李清照的词不仅表现的情感丰富而真切,而且善于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将婉约的词风发扬到了极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易安体”。她的主要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等。由于在文学史上的杰出成就,她获得了“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北宋“三苏”

在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众多,但父子几人同时留名青史且在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却不多。正因为这样,北宋“三苏”的名字就显得异常响亮了。

“三苏”是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因三人在诗文创作中成就斐然而并称。“三苏”祖籍四川眉山。宋仁宗嘉祐年间父子三人一道离开家乡,到京师参加科举考试,因诗文卓著而受到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的赏识,他们的知名度也由此飙升。

父亲苏洵年轻时并不喜欢学习,到孩子长大后,为了不至于落到让儿子们耻笑的地步,他才决心发奋图强,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有所成就。他擅长散文,尤其是政论性散文,文章写得明畅,笔势雄健。他的小儿子苏辙受到父亲和哥哥的影响,以儒学为主,广泛阅读诸子百家的作品,博学识广。他喜欢谈论天下大事,最擅长的是写一些政论和史论。

苏轼是“三苏”中成就最高的,因为他曾经在黄州城东的东坡开荒种田,所以自称“东坡居士”,别人也因此而称他为“苏东坡”。他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不仅在诗词、散文、赋等方面成就很高,而且还擅长书法和绘画。苏轼一生创作了2700多首诗歌,这些诗歌清新豪迈,善用比喻而独具艺术表现力;他的词扩大了词的描写内容,开创了豪放派词的风格;在书法方面,他吸纳名家精华而自成一家,被誉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三苏”积极参与和推进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由此,他们后来还跟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等人一起被列为“唐宋八大家”。

元曲四大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能与唐诗、宋词鼎足并举的一种文学样式,恐怕要算是元曲了。元代是我国戏曲创作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四位元代杂剧家,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戏曲作品,代表了元曲创作的最高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常被人们称为“曲圣”。他曾写《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自己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一生编写了67部杂剧作品,现存18部。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窦娥冤》、《单刀会》等,这些都被后人编成不同的剧本和剧种来表演。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要算《汉宫秋》了。作品讲述的是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的历史故事,但是作品中加了很多他自己的创造。马致远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神仙道化”,即善于写一些神仙道士的故事,这些故事多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的思想。

白朴创作的杂剧一般多取材于历史传说,剧情多是描写才子佳人的故事,其中有悲剧也有喜剧。这些爱情剧作很有艺术感染力,代表当时爱情剧创作的最高水平。

郑光祖在创作时非常注重戏曲的艺术性,善于运用文学表现手法。他创作的戏曲剧目主要有两个主题,一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历史题材故事。

“元曲四大家”以自己孜孜不倦的创作,促成了元曲的兴盛和繁荣,在历史上树起了永恒的丰碑。

文武双全的王阳明在生活中,多才多艺的人总能招来别人羡慕的目光;在历史上,文武双全、建立了丰功伟业的人总能让人印象深刻。中国明代的王阳明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多面手”,他集学者、官员、统帅、教师等各种角色于一身,而且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为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屡立奇功;作为思想家,他创立和发展了“心学”,成就卓著;作为老师,他一生著述丰富,桃李满天下,正因如此,他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

王阳明,名守仁,出生于浙江余姚,在被贬贵州时曾在阳明洞中学习,后世便称他阳明先生、王阳明。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爱好广泛,不仅诗文出众,还热衷于骑射兵法,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经担任过最高军政长官,在此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增强了国家的军备力量,还成功地镇压了福建、江西、广东一带发生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并因此得以加官封爵。然而,由于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奸臣当道,政治腐败,尽管他屡立战功,可仕途却日趋坎坷。忧愤之下,他辞官回到家乡,兴办书院,继续完善和传播他的思想。

除了有着良好的政治和军事才干,王阳明还是一位大学者。他不仅擅长创作诗词歌赋,而且还喜欢研究人们的心理,他写的《传习录》颇负盛名。他认为一个人想要成就自己的事业,首先就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拥有独立的识见和人格。其次要将学习、思考和身体力行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只有做到内外结合,才能成就一个大写的“人”字。

“离经叛道”的李贽坚持自我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仅需要付出勇气和毅力,更需要逾越很多现实的障碍。可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却始终执著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不惜被人冠以“离经叛道”的恶名,甚至不惜以死明志。

李贽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他出生于福建泉州市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原本姓林,中举后才改姓李。李贽自小就很聪明,但性格比较倔强和固执。嘉靖三十一年,他考中举人,先后担任过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云南姚安知府等职,行走了大半个中国。为官期间,他目睹朝廷的黑暗和腐败,所以经常与上司发生争执。后来,他终于觉得无法忍受,就辞官归隐,专门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后来,因为思想激进,得罪了明代的统治者,他被捕入狱,最终自杀于狱中。

李贽是一位勇于创新、富有批判意识的思想家。他虽然也崇尚儒家学说,但反对把孔子的是非观作为评价一切的标准;他虽然出家做过和尚,但把为社稷民生着想、关心百姓生活作为自己的“真道学”;他所提倡的个性自由、官民平等和男女平等也是非常有进步意义的。

他的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可在当时却是“离经叛道”的。李贽自己也知道,他的观点不会被正统所容,所以就给自己的著作起了《焚书》的名字。从《焚书》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最恨的是虚伪,最厌恶的是束缚,最崇尚的是真情,最爱的是童真。虽然名为《焚书》,但这本书却没有真正被焚,至今它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忧国忧民的顾炎武中国历史上涌现了无数的爱国文人,他们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以自己的行为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就是说出这句名言并且一直身体力行的人。

顾炎武出生于江苏昆山,原名为顾继坤,在明朝灭亡后,才改名为顾炎武。因为他就住在亭林湖旁,所以人们也尊称他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长得并不好看,但他性格耿直,从小就聪明好学。他的青年时期正值清兵南下之际,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他积极投入了保卫明朝、反抗清朝的武装斗争中。起义失败后,他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

即使是在逃亡中,顾炎武仍然不忘学术研究,他用许多马和骡子装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旦遇到什么遗忘的内容或是稍有闲暇的时候,就会找书本认真复习。更为可贵的是,他并不是死读书,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核对和验证书中的内容。正是凭借着这样的精神,他终于学有所成。

顾炎武饱含爱国热情,刚正不阿,在明亡后还一直心系故国,始终拒绝清廷的任命请求。所以他在自己的大半生时间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潜心著述。他学识渊博,阅历深广,对经史百家、金石考古、天文地理、国家典制、经济贸易等都有精湛的研究;他强调做学问先做人,认为只有保持好的操守和气节,才能做好学问;他强调学以致用,主张不能死读书,而是要多实践、多考证,做到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聊斋先生”蒲松龄人们往往都有好奇心,喜欢听一些新奇的故事和传说。而清代的小说家蒲松龄不仅喜欢听故事,还将听来的故事加以整理,并融入自己的创造,编成了《聊斋志异》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他也因此名声大震。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是山东省淄博县人,清代杰出文学家和小说家,世人又常称他为聊斋先生。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从小就勤奋学习,很有才华,但考运却不怎么好。他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以失败告终,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为了谋生,他曾经南下宝应县去给知县孙慧做了几年幕宾。除此之外,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乡的一个大户人家担任私塾老师,边教书边准备科举考试。

在教书和做学问的同时,蒲松龄还有写书的梦想。他从年轻时就着手创作《聊斋志异》,陆陆续续地写了很多年,用了半生的时间才完成这本书的创作。相传他为搜集和整理材料,就在十字路旁修了凉亭,过路的行人只要能说一个新鲜而吸引人的鬼怪故事,就可以免费歇脚和享用茶水。

《聊斋志异》是一部用文言文写成的小说集,内容十分广泛,主要记述一些妖魔鬼怪之类的故事,并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有力批判,有着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部作品问世后,就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

蒲松龄一生过着清贫的日子,但博学多才,除了《聊斋志异》外,他还创作了很多诗文、戏剧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作品,可以算得上是当时有名的才子。

学贯中西的梁启超近代中国处在一个变革时期,在中西文明的熏陶之下,出现了许多既博古通今,又学贯中西的大师。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被世人称为梁任公的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他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六岁中举人。据说,当时的主考官看重梁启超“国士无双”的才华,把自己的堂妹也许配给了贫寒的梁启超做妻子。也就是在这次赴京赶考期间,梁启超认识了康有为,并拜他为师。在跟随康有为学习的四年间,他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

后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但最终由他们发起的戊戌变法还是失败了,梁启超也被迫逃往国外。

除了在政治上有进步意识,梁启超还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他涉猎广泛,博学多才,尤其是在史学研究上很有成就。在从欧洲归来之后,他便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上,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他开始在清华大学兼课,之后,他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讲授国学方面的课程。

梁启超治学严谨而勤奋,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一生著述宏富。

头戴多顶博士帽的胡适胡适是中国近代的又一名国学大师,人称“胡博士”。这个称呼是名副其实的,胡适的确是博士,而且是头顶三十二个博士头衔的博士,授予他博士学位的还多是一些世界顶级名校如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这恐怕也是学界的一个纪录……当然,除了博士身份外,胡适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成就。

胡适,原名嗣穈,后改名为胡适,字适之,他的笔名有很多,如天风、藏晖等。他曾经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随后他又赴上海求学,这段时间他接受了一些西方新潮思想的影响。之后,他获得了赴美留学的资格,在此期间主要跟随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实用主义哲学。两年之后,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

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并加入了当时的进步团体《新青年》编辑部,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很多反对封建主义,宣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文章,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同时,他还积极倡导用白话文写作,并对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

胡适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一生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都有不小的成就。他的许多作品如《胡适文存》、《胡适学术文集》等至今仍广为流传。

胡适的一生荣誉颇多。他虽然有初步的民主思想,但也有传统秀才的思想,最后不仅没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在很长的时期内还备受世人非议。无论如何,他身上的某种特性和才气的确还是值得大家佩服的。

学识渊博的钱钟书在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中,钱钟书以博学著称。且不说他留下的诸多学贯中西、蕴涵丰富的著作,但凡与他有过交谈的人,也无不佩服和称赞他广博的学识涵养。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默存,出生于清朝宣统年间,祖籍是江苏省无锡县。他从小天资聪明,记忆力超强,不仅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还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特别喜欢读书。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深奥的学术著作、极厚的字典和百科全书,他几乎都是拿来就读。在读书时,钱钟书还有做笔记的好习惯,而且会随着读书次数的增多不断添补笔记内容。因为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尽管钱钟书读的书很多,仍不容易忘记。除了天赋之外,超常的勤奋是钱钟书博学多才的最主要原因。

凭借着这种勤学苦读的精神,十九岁时,钱钟书就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尽管在报考时他的数学只考了十五分,但还是因为其他方面的优异而被破格录取了。进入清华之后,他就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愿,终日阅读中外名著。后来,他获得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的机会,进入牛津后更是把精力都用在去图书馆学习上。他还曾经把自己比喻为东方的书虫,要在牛津大学的博德利图书馆中畅饮饱餐。

钱钟书一生淡泊名利,始终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放弃做学问的信念。他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而且更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有着丰硕的成果。他一生中著述无数,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围城》、《写在人生边上》等,学术研究成果如《管锥篇》、《谈艺录》等,堪称一代文化昆仑。 qljS3s4T+qsUHiSzZ6KY14Pjn+J0L8biGAiAEB2bPJ4KTgBqbBj1J6v8VEMZn9N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