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敏锐的觉察

我们必须每天都保持全观而且充满觉察力,觉察自己的每一个思想和言行,这样我们就能看到鸟儿、苍蝇或树叶的美,也能认识一个极其复杂的人。只有先具备了关怀之心才能全神贯注,换句话说,我们必须由衷地想去了解一件事物,才会付出全部的心力去觉察它。在当下毫无选择地觉察当中,心灵才能进入一种纯然的寂静状态,那时的心智才是最单纯和清明的。

纯然的观察

一个能够纯然观察的头脑,是不需要加入个人的经验和知识的,也没有个体的“我”的意识。

——《点亮自性之光》

古人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意思就是对身边发生的事太过习以为常,慢慢地甚至会忽略掉其中的真义。这样的看和听,并不是真正的观察。

有一次在印度,克里希那穆提和几位朋友一起乘车旅行。司机驾着车,克里希那穆提坐在他旁边的位置,还有三位先生则在后座热切地讨论“觉察”的问题,还不断问克里希那穆提的意见。甚至那位司机后来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有一刻他稍稍分了一下神,不幸的是,车子已经辗过一头来不及闪到路边的山羊。然而所有人都没有觉察到这一幕,他们仍然在激烈地讨论觉察力,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刚刚扼杀了一个生命。克里希那穆提问这三位致力于“觉察”的先生有没有注意到刚才所发生的事,他们居然感到惊讶万分,顿时不知所措。

我们许多人都如此,对于外在或内在的事物常常浑然不知。稍有耐心和敏锐觉察力的人也必须投入全身心的注意力,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山川河流、鸟唱虫鸣的美,也才能看到其他人身上善良的美德和伟大的博爱。为什么必须投入“全身心的注意力”才能够觉察?存不存在一种纯然的观察——纯然地看、纯然地听、纯然地爱,从而消除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区分?

纯然的观察到底指的是什么?纯然的观察就是要你放下自己的自我中心感,全心全意地觉察。如果你很想让自己全心全意地觉察,这个状态就无法持续下去。你很想探讨“觉察”的问题,你还想找到答案,于是有一个声音在耳边不断提醒你:“我在思考,我要找到觉察的答案”,这样你就成为了一位刻意的观察者,你和真相之间已经因这个目的性筑起了一道墙,它还会使你的注意力偏离正确的轨道。这就是为什么你自以为很认真地在探讨觉察的问题,却又不能观察到眼前被碾死的山羊的原因。真正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是纯粹的心灵,它能让你在没有意识到观察者的情形下观察,只要观察就可以了,不要加入你作为观察者过去的经验、记忆和知识,而且你必须亲自去观察,而不是透过别人的眼睛。

如果你想从已有的经验去观察一个东西,你就不会是自由的,或者说只要存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鸿沟,你就不能够专注地去认识。问问自己:你是否曾受困于作为观察者而产生的艰难观察?你是否曾经不依赖任何联想或既定的知识,好好凝视过一个对象,譬如一棵树,甚至是你的寂寞和痛苦?当你最亲爱的亲人死去的时候,你能够看着寂寞,观察寂寞,而不带任何过去的记忆,也没有观察者的观察吗?你在看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不带任何偏见、概念、判断和字眼去观察,才能看到它之所以为它的原因和屏障。试试看,身临其境、全神贯注地观察一棵树会是一种什么经验?你会发现在那份强烈的感受之下,观察者就消失了,只剩下了专注本身。心不在焉时才会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区别。

要完全了解某样东西,我们必须做到纯然的观察。但是这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心不在焉。例如你看见一朵花或一棵树,你首先想到的是:“它是一朵玫瑰花”,或者“它是一颗梧桐树”,然后分析它的叶子、颜色。你在给它们命名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停止了观察。如果你能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观察者就消失了,只剩下了一股专注力,也就是最高形式的智慧。它是我们对待问题的专注力,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量。这种心智状态显然是完全寂静的,而这种寂静只有在完全专注和纯然观察时才会出现,它不是靠修炼得来的。这种既无观者也无被观者的彻底寂静,就是最高形式的道心。

内省的力量

当我们通过内省进入到毫无觉知的过程后,我们的心智才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自由的能量。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内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我们所说的内省是看自己的内在,内心的意念和想法,并检查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检查自己呢?为了改进、改变、改良自己,为了使这个“我”成为另一个优秀甚至卓越的“我”。假如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嫉妒,我们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内省的行动当中,去寻找愤怒和嫉妒的缘由,看清它们的真相,从而改变或消除它们,以恢复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如果没有要改善自己的内省行为,我们就不会去重新认识自己,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看清那个真实的“我”。

检查自己是好的,它可以让我们进行自我觉知,然而内省的结果总是夹杂着失望和批评。因为凡是有内省的地方,也就有需要自我改善的地方,这必然存在一个期望目标。如果我们改善的目的没达到,我们可能就会感到失望、沮丧、失落和悲伤。由此来看,内省似乎总是伴随着消极而来。其实内省一开始就已经伴随着失望了,因为我们一般都习惯安于现状,只有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想到改变,尤其是改变自己。或者有一部分受到启发的人想要改变,但也总会缺乏改变的勇气和决心。那些过分自信和自恋的人更不可能改变自己了。只有那些敢于查看内心、揭露自身缺陷的人,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去识别和谴责消极的东西,不断地去检查自己,也才能促使自己向更好的方向进步。

之所以说内省需要极大的勇气,是因为内省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冲突。内省以自我为中心,它是一个没有释放的过程,它企图将真实的存在转变成某种未知的东西。“我”总是在检视某个情绪或状态,不满意的时候还要改变它。等到第一次改善成功后,继而我们又会对它不满,因此我们总是在变与不变的二元冲突之中,难以得到释怀。

内省还必须面临高度紧张状态的挑战,因为我们想要改变、提高和完善自己,所以我们总是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是否得到他人的赞赏、是否符合社会的标准,这样我们的内心就随时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我们的心总是充满着忧郁、焦虑、担忧的情绪,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内心从来就没有轻松、自由过。这样的心智是多么的迟钝和愚蠢!当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压抑那些自认为龌龊、消极的想法,独处的时候头脑又不停地谴责、批判它们,这样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地静下心来好好观察那些意念,也没有静静地观察过自己。这只能制造更多的冲突,所以内省是不断积累冲突的过程。

在拥有了内省的勇气之后,我们需要寻找内省的方法。内省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自己独自静心读书,写下心得体会,此外还有记日记、冥想、祷告,等等。比如,读书的时候,拿一支笔,边读边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既可在书的空页(如果是你自己的书)上写,也可写在笔记本上,当然也可直接敲进你的电脑里。你会发现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它会成为你很好的内省方法。它让你把自己瞬间的思绪变成文字,强化你的记忆,变成宝库。将来哪一天你打开它,会发现很有用。或者,你已完全忘记它,重读它让你再次思考,你会惊喜如初。长此以往,你的灵性将在这样简单的内省过程中得到升华,通过内省进入到毫无觉知的过程后,我们的心智也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自由的能量。

每一分钟都充满新鲜的洞察力

自由的心智每一分钟都充满新鲜的洞察力,它能够觉察到每时每刻、一人一物而不去下结论,永远都是活泼的、运动的,因此永远不会受到伤害而能保持年轻的活力。

——《面对危机中的世界》

在这个熙熙攘攘、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使你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不得半刻歇息。日历一天天在更新,可是你的生活却越来越机械化和模式化:每天在家庭、交通路上、办公室三者之间,挣钱、升职似乎成为了你人生的主旋律。你甚至没有发现,你的父母渐渐老去,你的妻子或丈夫变得越来越陌生,你的孩子已经长大……在你的眼里,他们永远是昨天的样子,似乎从不曾改变,于是,你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平淡和乏味。

当你抱怨生活无聊时,可曾反思:我是否在以僵死的眼光和心智去认识不断变化的新鲜的生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每一分钟都充满新鲜的洞察力,去觉察周边的人和事。

在我们的成长中,我们被我们的父母、老师、书本和圣人填鸭式地灌输了多少所谓的知识,他们虽然也鼓励我们提出疑问,但是他们又立刻给出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我们也总是按照既有的规范去要求自己,例如什么样的人才是成功的,什么样的人碌碌无为,这表示我们其实一直活在别人的言论中,我们更多的是模仿者而非创造者。身为模仿者的我们总有太多限制,我们不是受制于自己的个性和倾向,便是受制于外在的情况和环境,因此我们只是环境的产物,我们不再新鲜,我们从没有为自己发现过什么东西,我们心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原创的、清新的和明澈的。这样重复他人思想的我们,谈什么人生价值?

当我们的内心世界还在遵循传统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经验印象而不肯放弃,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发现新鲜事物。对传统的留恋使得我们成为碌碌无为的传统跟随者,就好比社会机器上的小嵌齿,只能跟着齿轮转。当我们的行为不能顺应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就沦为自我的复制品。你总是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的累积,你有过去陈旧的记忆、经验、知识和思想,这个现在的“你”就是它们的结合体。这个过去的你是当下的你吗,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事实上,只有将过去发生过的种种都忘掉,才能使你从内在以及外在的所有定势思维中解脱,你的心才能时时年轻、新鲜、天真无邪,充满热情活力。只有处在这种心境中,人才能观察和学习。

那么心智如何能够保持新鲜的洞察力,而不是背负过去腐朽的东西?也许有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只有自由的心智才能永远充满生机,若是你拥有一颗开放的心,你就能够时刻准备着接收新的东西,而受束缚的心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这包括从宗教的控制中解放出来,不再是基督教徒、佛教徒等等。虽然我们必须拥有知识,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洞察力的问题。但是知识并不代表着思想,而且思想往往会给我们动态的洞察力戴上镣铐。也就是说,没有了思想才能有洞察力,才能避免矛盾冲突,才能有完整的领悟和连续不断的新鲜的洞察力。那么,就放空你的思想吧,因为它将为你保有一个新鲜的头脑。

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

观察者如果突然了悟所有的被观察者其实都是他自己时,那么他和那些意象之间的冲突就消失了。他就不会总是先入为主地去评判某个事物,而是视一切东西都为自己的再现。

——《重新认识你自己》

有位师父每天早晨都会给门徒进行一番开示。有一天,当他走上讲台,正要开讲时,有一只小鸟飞到窗台上,开始唱起歌来,唱得那么美妙悠扬,怡然自得。唱完了以后,小鸟拍拍翅膀就飞走了,师父若有所思地说道:“早晨的开示到此结束。”

假如当时我们也在那个开示会上,我们是全心地去听那只小鸟的歌声,还是仅仅看到它是一只白色羽毛、棕色尾巴的鸟,然后再搜索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判断它是喜鹊、杜鹃或黄鹂?它是一个等待被认识的对象,我们是不是已经把自己建立在一个观察者的位置上,把小鸟当作一个观察者进行观察?在我们进行这些思维活动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印象,我们对小鸟的观察于是也建立在这些经验之上了。人们习惯在第一眼看到一个人时,就立刻生起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看重第一印象的原因。这好恶的情绪,主要来自于我们的文化、素养、社交、嗜好以及我们后天形成的性格,它和事物的真实面目并不是一回事,甚至,观察者产生的这些印象阻碍了我们和对象的沟通。

观察者是印象的制造者,是记忆、知识及观念的累积,是一堆抽象的概念。当我们说“我认识你”,这表示我们只认识昨天的“你”,对目前真实的“你”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你站在我们面前,我们所看到的也只是我们对你的印象罢了,这个印象的好坏还建立在你以前对我们的好与坏的交往之上。你对我们的各种反应,累积成为印象,贮存于我们的记忆中形成一个你。总之,我们习惯观察他人的一举一动,透过他人的行为来认识他人。

然而,通过这种观察得到的印象往往给予了偏离真相甚至错误的提示,阻碍了我们和他人进行真实的接触。因此,我们心中必须抛开先入为主的观念或意象,才能接触到真实的生活。而我们一向都透过经验这样的一个中心点来观察和判断事情的,观察者和他的所观之物就分裂为二了。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通常都建立在思想塑造的印象之上,因此我们常常无法看到真正的对方,所以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在沟通和交际等认识的过程中,只要存在观察者、经验者、思想者的加入,你心中的痛苦、你对自我的执着就会制造一个又一个的隔阂。

对自然界的观察也是如此。当我们看着天上的星星时,是我们这个观察者正在看星星,灿烂的星光在天上汇成星河,我们还把看到的星星联想起来想象成狮子、牧羊、天蝎等星座。我们从未抛开先入为主的印象去看人及事,所以我们也永远无法了解自己与星星之间、我们与丈夫或妻子之间,以及我们与朋友之间的隔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无法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爱的原因,也是我们产生悲伤的原因。

但是当我们明了到悲伤就是这个“我”,观察者本身就是悲伤,我们自己就是悲伤的始作俑者,那时悲伤就会终止。“我”制造了悲伤,感觉到悲伤的也是“我”,所以“我”其实就是悲伤。这就是说,如果我们非要把悲伤当成是被观察者,那么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当观察者就是被观察者时,就是整合的状态。要整合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需要很警觉、很有智慧的意识,这是难以经验的事,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它分离。当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归于寂静时,既无自然界,也无观察者,那是一种完全的、彻底的空寂,这空寂就是美。

看的艺术

人必须学会怎么观察,怎么去看,这种艺术只有通过你自己的眼睛才能够欣赏得到。

——《重新认识你自己》

我们的眼睛是不是从来没有停止过观看,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物品、五颜六色的植物,还有形形色色的人物穿梭其间,它们让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可是我们真的把它们看清楚吗,我们真看到它们了吗?正如一位哲学家走进商店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哀声叹气地说道:“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我不需要的东西了!”

当我们观看一片树叶的时候,我们怎么看呢?我们显然是用肉眼观看,首先观看到它的颜色,然后也用头脑的经验去看。我们的头脑里面有关于植物学的知识,记录着那棵树以及那片树叶的植物学名称。由此可见,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往往有一套双重的程序在进行:我们用自己的肉眼观看,同时也借助我们的经验和知识,透过我们对那片树叶的意象去观看。

当我们观看我们的丈夫或妻子的时候,我们也是用意象在看对方,这意象是从多年来的交谈、性事、唠叨、误会、吵架等言词得来的记忆建立起来的;我们彼此都已经建立了对方的意象——这是个事实。现在,有关系的只是这两个意象,我们根本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其中有分别存在,因此完全缺乏爱,还充满了冲突和矛盾。只要我们没觉察到这个机制、结构、本质,就永远没办法挣脱它,永远会处在冲突中。关系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我们的反应、偏执、恐惧、沮丧、忧虑、孤独、遗憾、痛苦,还有悲伤。我们还可以看出自己是否有爱,到底什么是爱。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看”,不仅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而只看到事物的局部,甚至还扭曲了观察的心灵。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检查眼前所发生的种种,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建立在理念上的,而理念并不能涵盖整个生活的领域,眼前只是其中的一个局部罢了,不论我们如何灵巧地把它们凑合在一块儿,不论使用多么专业化和精准化的词汇去描述、解析,它们仍然是存在的一小部分,而我们必须面对的却是生活的整个领域。

之所以我们的视线会如此狭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学会看的艺术,因此不能够全然地观察事物。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心只要还受到扭曲,愤怒、恐惧、悲伤、野心、欲望等的干扰,我们就无法全然地观察事物,世界也就无法被认知。由此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看的艺术也是一门关于自由的艺术。要想看到任何事物的全貌,我们就必须有自由的空间。只有处在自由的状态,才能看到整体。自由包括内心的自由和外界的自由,内心的思想通过外在的行动表现出来,而外在的反应又源于内心的刺激。如果我们懂得如何观察,所有的事都能一目了然,而观察并不需要哲学或老师的指导,只要看就对了。

用同样的方式观察世界的实相,观察外在的世界,包括所有的苦难、贫穷、堕落、粗野、残酷以及那些在科学界、技术界、宗教界里持续进行的骇人事情,还有诈欺、野心勃勃、金钱、权力——观察这一切,不带入我们个人的谴责,不接受,不拒绝,只是观察它,不用言词叙述,不妄想看到美,只是观察。然后在内部持续进行同样的观察,包括我们的思想、野心、贪婪、暴力、粗野、性欲——只要观察就行了,然后我们就会明白,如果我们这样观察,就可以看见我们的贪婪等一切意念的出现和终止。

全心全意地听

倾听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心灵首先应该具有的能力就是倾听的能力。心只有在寂静的时候,不带任何偏见和目的,才能够全心全意地去听。

——《与爱同在》

试着想象这样的场景:每天清晨,天才蒙蒙亮,窗台外面就聚集了一群小鸟,在安装空调的地方叽叽喳喳地唱歌。楼下的空地种着一大片的鸢尾花,绿绿的叶子,开花时节整片整片紫色的花格外美丽,还有一颗柳树,已经长高到能够把枝叶伸到了窗台,所以赢得了这些小鸟们的青睐。一年四季,除了下雨天未见小鸟,几乎每天相同的时间它们就出现,尤其是夏天,歌声更加清脆响亮,还有它们拍动翅膀时羽毛的梭梭声、爪子在空调机上挠动的吱吱声。这般天籁之声,萦绕在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

你想要生活在这样的美妙环境中吗?很难有人会摇头说“不”吧,但同时又觉得这种美妙是可遇而不可求。其实不然,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全心全意地聆听,你就会发现天籁之声一直在你身边。

然而我们已经被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充斥了耳朵和内心,摇滚乐、大街上的汽车和人流的噪声、人与人交谈时的高谈阔论,我们很少有人拥有闲暇的时间静下心来全然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倾听为什么是最难的?因为我们大都只关注自己的问题、思想和见解,我们通常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生怕他人不能理解我们的意思,唯恐没有发表看法的机会;而当别人和我们说话,向我们倾诉时,我们却表现得极其不耐烦,一点都不能静下来耐心地听,所以我们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抱歉,请问刚才你说了什么?”你为什么没能听清别人的意思?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别人话还没说完,你是不是已经在想着怎么接话,甚至刚开始交谈的时候,你是不是已经想着要怎么去反驳对方的观点?许多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这更说明人们的心灵缺乏倾听的自私状态。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后,你是不是该克制一下自己“说”的欲望,更多地倾听他人的想法?而如何倾听也是一门艺术。聆听有两种,一种是用耳朵听,另一种是用心听。如果我们能全心全意的调动起所有的感官整体地去听,就不必管耳朵听或不听的问题了。然而我们的聆听之中通常掺杂着动机。那个动机有时候表现得很明显,有时候又很隐秘。我们听别人说话,常常先入为主地认为不可能有太多收获。我们高兴的时候就认真地听,不高兴的时候就敷衍了事;他说的话对我们有利,于是我们就欣然接受接收,他说的话是在贬低我们,那么我们就一概拒绝。在这样心灵受限的情况下去倾听,我们往往难以全面地认识他人,更难以全面地认识世界。只有当我们完全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倾听,不被任何事物限制,我们的心才会变得无比自由,它会非常敏锐、活泼、轻盈。所以思考一下你究竟为什么听别人说话,以及你究竟在听什么,是非常重要的事。

聆听大自然亦是如此,我们不能带着选择和评判去听。无论是鸟叫声、蟋蟀声、风声、流水声,还是小草发芽、花儿开放的声音,都各有各的美。我们只要安静地坐着,保持一颗静谧之心,不必刻意集中注意力,我们就能够听到所有的声音。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内心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到一股轻松、愉悦、纯粹的力量涌上心田,使自己进入到一种安静祥和的冥想状态。

如果我们能全心全意地听,那听的本身便是一件最神奇的事,它终究能使我们的心产生惊人的转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

没有选择地觉知

觉知是我们不带任何喜怒哀乐、是非好坏的观察,只有如实地去观照所有的一切。如果我们真的能觉知和注意,就算是一瞬间的觉知也足够发现美了。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无数的人,和他们交谈、讨论、合作、争吵,但是我们是否真的在和对方接触?我们是不是常常喜欢或讨厌某个人,对某件事情感到很赞同或很反感?我们的头脑从不间断地闪过无数个千变万化的念头,还有那些没被我们意识到的思想,一旦我们发现它是可耻的、下流的、龌龊的想法时,我们就会谴责并努力地去压制,使自己摆脱那样的意念。我们是不是这样地去认识身边的一切?认识和觉知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这些带有自我选择和判断的认识并不是觉知,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就是没有选择的觉知。

要查看事实就是要有觉知。在这个觉知中,没有选择、没有谴责、没有喜欢或不喜欢地去观察,让头脑去接受一切,处于宽广的觉知中,只是如实地面对事物的状态。觉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是分裂和对比的。在接触的过程中不带背景地去观照,不用植物学的眼光去看一朵花时,就会看到花的整体。但是,如果我们的头脑完全采用有关花的植物学的知识,那么我们并不是整体地在看这朵花。如果那种关于花的知识占满了我们头脑的全部领地,那么我们就不是在如实地、整体地看这朵花。在这种敏感的觉知中,没有选择,没有批评,也没有评判。我们对一朵花敏感,我们对它什么也不能做。

觉知意味着毫无选择的敏感性,对我们周围的河流、山川和树木的敏感,对坐在我们身边的人,对我们朋友或爱人的不安敏感。无论我们看到天空划过小鸟的痕迹,还是闻到路边野花的芬芳,都能去感受自然的美丽和自由的心情,从中我们能忘掉所有的烦恼和不快。同时,我们不仅要有外在的觉知,而且也要对心理过程、内在的紧张和冲突有觉知。一旦我们想到自己内在的冲突,我们就会谴责或者辩护。如果觉知之中带着选择性,那么我们就是在阻碍自己的观察和认识。但如果觉知之中没有选择性,那么一切事物都会被揭露出来,包括最深的恐惧、冲动及秘密需求。不认同也不反对地觉知我们的思想和感觉,这样就不会单调乏味和痛苦不堪。

觉知的过程是完整的、狂喜的、喜悦的。我们觉知到每天的生活,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及觉知到他人,我们饶有兴趣地静静观察所有的一切,从中我们产生了对所有一切的深深的爱。当我们想了解自己、我们的全部,了解整个存在,每一个感觉和情绪,无论是快乐的还是忧郁的,我们都能毫无保留地敞开自己。因此,我们就进入了越来越广阔的领域,那里没有压抑和隐藏,而有无限的自由和单纯。

怎样才能够没有选择地觉知?时间和练习都不能帮助我们做到这点。如果我们允许思想和练习,那么我们就不是敏感的。敏感不需要去培养,而仅仅是通过突然的灵感和冲动就能够捕捉得到。它是一瞬间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像春天般的花儿自由地怒放,里面有狂喜、愉悦和单纯。

放下我们自己的身份,抛开我们在社会中各种各样职务上的头衔和姿态,不要去想过去,也不要去保留关于他人的印象。如果我们带着既定的印象去看他者,就无法觉知任何东西了。我们的妻子、朋友、同事,都是长年累积下来的经验累积的记忆,是一片片被选择之后剩下的残缺片段和僵死印象,而并不是活生生的那个人。念头、象征或见解都会阻碍我们观察。要想认识自己,就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知识、象征或印象;这样我们就能在每个当下没有选择地、真实地觉知了。

潜意识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所谓的有意识的头脑里,而从来不注意更深层的无意识的头脑,因而自我常常是受限的。对我来说,并不存在显意识和潜意识两种状态,而只有认识自我的觉知一种行为。

——《重新认识你自己》

当你觉察到自己的限制时,你自然就会明白自己所有层面的意识。

曾经有一个人,找一个著名的算命大师看手相,算命大师预示这个人将穷困一生:他不但事业无成,且将英年早逝。这成了他潜意识中一片无法抹去的阴影。他就在这个阴影之中生活了三十年年,情绪低迷、意志消沉,整天都在恐惧和担忧之中度过,像等待死亡一样。有一天,他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到医院将手掌心的纹路做了一番手术,改成所谓的上上等的手相。从那以后,他的心中想的不再是以前那个令他恐惧的手相,而是这个能让他富裕、长寿的掌纹。他的心终于被打开了,开始变得乐观积极。虽然生活中还是遇到很多挫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奋斗,终于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开始获得一点一滴的成功,最终成为当地的一名富人,终老后半生。

类似这种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就是潜意识。它是人固有的一种本能,是人追求满足、享受和幸福的一种动力,更多的时候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许多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用他们大量的实验和著作来探讨潜意识的问题,尤其是在西方世界。然而,克里希那穆提并不认为潜意识是多么复杂高深的事物,它其实和意识一样,都是肤浅的。如果你观察过它,你会发现这个所谓的潜意识,也不过是种族、文化、宗族以及自己的企图和欲望的残渣。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本是整体的意识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呢?

意念的活动和各种情绪的互动关系,都包含在意识的完整领域里,其中包括所有的目的、欲望、享乐、恐惧、灵感、渴望、期待、哀伤和快乐,但是我们却把它划分为活跃的和潜伏的上、下两种层面。也就是说,白天的思想、感觉和活动是属于表层的,而所谓的潜意识,那个我们不熟悉的部分,则通过某些暗示、直觉和梦境来表述自己。我们大部分的人生只占据着意识的一个小角落,其余的统统被我们称为潜意识,里面充满了恐惧、暴力、残忍、孤独和忧郁,随时都可能爆发。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彻底地觉察意识的完整领域,而只是一部分、一个片段地去看,所以才区分出来二者。

如果我们能觉察整体,能完全清醒地专注于整个意识层面,那么内心就不再有矛盾了。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思想、感觉及行动的整体意识分为两种不同的层面,内心就开始产生冲突了。我们整天只去观察显意识,是否关注过潜意识?恐惧也是如此,我们能看到表面的恐惧,但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内心细微而隐秘的恐惧?我们不能按照弗洛伊德或者荣格的理论去认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本来就只有一个,无论我们害怕什么,什么时候担心,在哪个地方焦虑,恐惧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只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而已。我们一旦认识恐惧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蒙蔽了心理分析家的潜意识问题,便立刻可以抛诸脑后——因为根本无所谓潜意识的问题。

而一旦我们抛开了潜意识的问题,我们就能够全面地看待意识:意识只有一种存在状态就是知觉,即认识你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真相。 0b0mHBgR/uEbHUX120fzxpSfk4W0K2tmIeKRhRGvX+5eD6U+LyX0sxFCmKdHm+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