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灵性的觉醒

我们的局限之一就是轻易接受别人成为我们的权威——书籍、僧侣,以及某个声称自己已经是通透之人的权威性。然而凡是涉及到“灵性”的事,都不能依赖任何权威,否则我们就无法自由地为自己去探查及发现什么是真理了。灵性的觉醒需要我们在自由的状态下观照自我的内心,从而超越一切的已知和束缚,只有在心真正的静谧之时,才有灵性的光芒。

生活的目的

生活就在那里,它是活生生的,重要的并不是提出关于生活的意义的问题,而是要扫清我们内心的混乱,这样才会获得真实的答案。

——《你就是世界——如何对待你的生命》

我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

克里希那穆提还年轻的时候,他是雄心勃勃、意志坚强的,他每天都充满信心和激情地忙碌着。但是他仍然对生活感到不满,觉得生活是那样空虚庸俗、单调乏味和令人厌烦,甚至愚蠢得令人无法忍受,物质条件愈是优越愈是不能理解生命的意义。因此他希望用生活以外的东西来满足自己,后来他看过许多哲学家和思想者关于生命的言论,立誓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认为生活可以被赋予更丰富的内容。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在询问相同的问题:生活是否有其自身的目的和意义,真正的生活是否就是一个有开始和结束的完整过程。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在任何宗教、任何组织和任何书本之中,若是我们企图模仿先人遗留下来的典籍或传统,遵照权威的指示,跟随圣贤的脚步,我们就会形成对已有知识的依赖和对权威的恐惧而失去自由的意志,这样的头脑怎么能够清晰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呢。只有当我们放弃对权威的模仿的时候,才不需要别人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我们才能够深刻理解真正的生活。

真正的生活首先是自我的生存,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受生活,而不是按照字典中关于生活的定义。所谓生存,就是我们日常的行为和思考,每天的不同感受,包括痛苦、孤独、斗争、焦虑、空虚、依赖,日常的工作、经济和政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些都是生活的真相。生活是人际关系,是发生在这种关系中的行为,当我们不理解人际关系时,或者人际关系变得复杂时,我们就会寻找生活更完美的意义。每个人都想要成功,想要得到爱和安全感,这些欲望和占有也属于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因复杂而混乱的日常生活失去方向,害怕、恐惧、孤独、悲哀、贪婪就产生了。我们害怕死亡,害怕得不到想要的,害怕犯错,害怕批评。上班的人每天去办公室,重复着令人厌烦的工作,下班后还要回家教育孩子。正是生活中的这些关系构成了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明白人际关系、财产关系、内心和外在的关系、信仰和思想的关系,勇敢地承认生活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就充分地理解了生活,找到了关于生活意义的答案。

为什么我们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明白?因为我们的大脑被各种学术理论和哲学思想充斥着,一片混乱,不能思考生命的意义。当我们用一个愚蠢迷茫、反应迟钝的大脑和空虚的心灵去寻找生活的目的时,这种愿望也会随之变得空洞混乱、虚无缥缈。如果头脑不能保持清醒和安静的状态,那么我们就要摆脱各种依赖、混乱、斗争、矛盾和恐惧的束缚,这样获得的答案也已经被扭曲和颠倒了。在自己的生活乱得一团糟的时候,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呢?解决自身的问题是我们找到这个目标的前提,觉知自己有意无意回避的许多问题,从内心了解自我,内省和观察每一个当下,不逃避生活,这样就能够超越自我去寻找生活的目标。所以,我们不仅要问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要清除内在的混乱。

因此,我们提出这些问题的目标不只是如何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满足,这些都与金钱或物质的东西无关。真正的生活是全心全意做你喜爱的事,没有任何冲突,不必在你所做的事及你必须做的事之间交战,在心理上你可以完全不依靠任何人,任何东西,你的内心也没有任何恐惧矛盾。因此生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你是完全自由的,能够真正理解你所做的事,也能够真正的生活。

生命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它既是生存又是死亡,既是绿叶也是落叶,它充满了爱以及其无法估量的美,它是孤独的悲凉与单独的狂喜。生活有时候也是奇怪的,一旦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许多事情就会发生,一切就会如愿。

唤醒无所拘束的“我”

如果我不再隶属于任何特定的国家、宗教或种族,我就会有一种局外人的超脱感,就能够脱离旧有环境,不再遵从条条框框,这样无所拘束的“我”才是真实的“我”。

——《关系的真谛》

你有没有认识过自己,想过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每个人一出生,就进入了束缚的世界:性别、国籍、民族、家庭环境等等一一为我们贴上标签,制定标准,划定思维活动范畴。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更使我们习惯于接受一些早已形成的想法,使得我们被已写入书本的教条、信仰和理论化的东西束缚着。每一个人都受到来自生活不同方面的影响,在这些有意识无意识的影响中,我们学会了通过某一确定的标准来判断事物。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我们将自我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里,我们的思想来源于大脑中的记忆、传统的积淀,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牢固稳定不轻易改变,与已形成的教条、信仰、经验和知识保持一致,可见,我们从小就已形成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从小就不自由,不是吗?

在逐步成长的路上,我们又陷入到依赖的漩涡当中:表面上依赖老师、厨师、邮差、送牛奶的人等,更深的我们在情感上依赖父母、妻子或丈夫,依赖灵性导师或某种理想,依赖别人带给我们快乐。一旦你这样依赖着别人,你就变成了奴隶,受到这些东西的约束。虽然许多人在世界上是独立的,但很少人是自由的,大部分人都是家庭及外在环境的奴隶。

面对生活中瞬息万变的问题,我们怎能指望用固定的、充满束缚的头脑去解决一切问题呢?这只会增加我们的痛苦,痛苦于自身灵魂的被束缚,内心也就越发渴望自由。而我们要想得到自由,就要了解并破除所有的依赖,不只是摆脱环境和他人,还要从内心获得解脱,完全不再依赖任何人、事、物和思想模式,重新认识你自己,从而找到那个毫无拘束的“我”,获得自由与喜悦。

我们要从哪里开始认识自己呢?你不可能回到婴儿时代来从头开始,也不能慢慢学习认识,只有从心理层面去认识自己,看清当下的你,唤醒那个沉睡的真实的你。你需要明白,任何知识都属于过去。过去的事情是关于别人的,是时间累积的结果,它受到传统和记忆的驾驭,已经被打上了人们的是非好恶的评判烙印,因此沉溺于过去只能让大脑在他人的观点中陷入困境。然而大多数人都活在过去,喜欢回忆往事,而且对于活在过去已经感到满足了,因此他们才会崇拜那些代表过去的知识,崇拜那些博学、智慧的人,相信那些教义、信仰或理论,总是在他人的身上去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就亲手为自己打造了一副思维的枷锁,变成了他人思维的附属产品,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也就丧失了自由。只有当你埋葬了过去,不再执迷于知识与经验的引导,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呼唤,你才具备了唤醒无所拘束的“我”的条件。

我们的生活是自由的、开放的,当你侧耳倾听、全神贯注于美好的事物时,你的心应该远离先入为主的偏见,不被概念、词语或属性所干扰,你的内心也无任何冲突、恐惧、矛盾和占有。只有在你的心非常纯粹时,你才能真正地观察,进而觉察自我的真个领域,然后你的心才能对美好的事物敏感,或许这样就能让心凌驾于个人及社会集体意识之上,才能让超脱束缚的自我永放光明,真正找到那个无所拘束的“我”。

我们能做什么

生活就自身而言是充满问题和残缺不足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自我去发现真理的所在,唯有自我认识,才能结束问题。

——《关系的真谛》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祸福得失、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我们不仅要随时面临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同时还要面对人生中的生老病死。无论阴晴圆缺或是啼哭笑闹,我们都需要做些什么,来慰藉我们的心灵,以使得我们能够在这变化万千的世界当中活得一份自在与充实。

2011年,日本东海岸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几乎摧毁了沿海居民的一切:村庄、树木、房屋……灾后惨不忍睹的景象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人,昨日整齐有序的家园顷刻之间变成了荒芜的废墟。在这样的巨大灾难中,能够生存下来固然十分幸运,但更大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我们去解决: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

现在的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跟以往比起来迅速得多,全球广播的电视新闻在第一时刻就能把最新发生的每一具体的自然灾害、战争冲突、恐怖袭击和经济事件发向各地,对每个人来说,世界发生的所有的事都是现场直播。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暴力冲突和伤害死亡,它迫使我们直面这个世界残酷的现实。邻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涉及全世界的民族、宗教冲突,不断升级的自杀式恐怖袭击,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经济危机全球化等等,外在的世界充满着诸如这样的矛盾、暴力、恐怖、占有和依赖等,而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并未见得就和平。我们愈来愈感觉到孤独、焦虑、忧郁、依赖、欺骗、空虚,还会愤怒、残忍、凶暴、绝望、痛苦和悲伤……

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

要创造出一个截然不同的全新社会,个人到底能做什么?或者,你和我到底能做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常听人说,所有的道路都通向真理,你走你的路,他走他的路,我走别的路,最后所有人都会相遇于同一扇门前。那些宗教领袖和饱学之士们都曾宣称能够指引你到另外一个世界,逃离这个肮脏的现实,可是最后我们发现还在原地打转,世界依然如此丑陋。事实上,真理是无路可循的,只能通过自己去发现:发现真理、上帝或者想要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首先了解自己的存在,了解周围人和自己的生活。现实的生活是活生生的、互动的、不停留的,它既不在寺庙教堂,也没有任何宗教、灵性导师或哲人能领你到那儿去,满目疮痍的地球就是世界的真实,活生生的东西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你只有学会如何去观察生活中的这些真相,才可能了解这个世界。

认识自己,通过自我去发现真理,这就是我们能做的。没有任何人,而只有你才能为这个世界、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起全责。我们不能去责怪任何组织或个人,因为我们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一分子,你就是世界,你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惟有自我认识,才可以为人带来宁静与快乐,人与人之间才会相安无事,世界才会和平。

个性不过是欲望的叠加

我们并不倡导无欲无求。如果我们了解欲望、快乐和痛苦的全部表现,如果我们能超越这些欲望、快乐和痛苦,就会感受到一种幸福和喜悦,就会找到真正的我。

——《关系的真谛》

每当我们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就会强烈感觉到自身的平凡与渺小。我们就像恒河之中的一粒沙,没有棱角,没有光亮。于是便有很多人努力在平凡的外衣上添加华丽的色彩,充分发挥有别于人的鲜明个性,以彰显自己的特殊性。

某一知名跨国公司正在招聘计算机网络员,待遇丰厚。有一个正在某职校参加计算机技能培训的人很想要应聘这家公司,但如果他被这家公司聘用了,就意味着要终止职校的培训,这意味着拿不到结业证,之前所有的培训都白费了。他犹豫了,为此闷闷不乐。他的父亲知道了这事,就拿了两个刚买回来的大西瓜放在他的面前,让他抱起一个西瓜,然后再抱起另一个。他瞪大了眼睛,一筹莫展:刚抱起一个时已经非常地重了,怎么能够同时抱起两个呢?

他的父亲问他:“你还能够抱起第二个西瓜吗?”他愣住了,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做到。父亲叹了口气,说“你不能把手上抱起的那个放下来再抱第二个吗?”他恍然大悟,是啊,放下一个,不就能抱起另外一个了吗!于是,他欣然前往那家公司应聘。

生活中,许多人都像故事中的那个“他”一样在多种欲望中挣扎并痛苦着。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心总是想同时获得那么多的东西?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想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比如,我们想通过买到一座精致的别墅和一辆豪华的轿车来向人们展示我们的富有,我们想通过坐上总经理的位置来展示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们想通过社会附加在身上的各种名誉和头衔来表现自己的地位和声望。似乎只有通过这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外在形式,才能使我们自己富有个性,以便使我们和其他人区别开来,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和他人的区别在于我们自身的优越性。有趣的是,如果你的脾气古怪一些,有几个怪癖的嗜好,或有经常说些耸人听闻的话,发表一些的惊世骇俗的评论,那么你的金钱、地位和声望更有利于突出你的这些个性。这就是大多数人对“个性”的理解。只要稍加注意,你不难发现,这样的个性只不过是欲望的叠加而已,这样的个性只不过是穿上各种华丽外衣的欲望罢了。

而欲望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根深蒂固的“我”的观念,即在人们追求各种欲望的过程中,出现了“我”这个主观因素,由“我”去决定想或不想,你的这个“我”就是通过不同的个性来整合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多数人都认为欲望是自我放纵和自我表现的原因。我看到或者心里想到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可以满足我们某方面的需求,于是对它产生占有的欲望,我甚至必须得到他们。无论你是想得到一个貌美的人,一所大的房子还是获得一个观念,你确定你要得到。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一定要“得到”呢?正是这种欲望带来了苦恼,带来了实现欲望的推动力和强烈愿望,以及必须获得和占有的愿望。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得到之后还会需要更多的来填满内心的渴望,所以我们说欲壑难填。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扼制欲望和不追求个性,因为一旦欲望没有实现或者被压抑,你将遇到陷入冲突之中和遭遇更多的痛苦。欲望确实把“我”分为想要和不要,但是对一个的回避和对另一个的追求仍是欲望。所以只要心中有爱的欲望,这个欲望是爱的发端,那么你就能够在欲望中得到快乐,而不是仅仅为了得到更多。

自尊心的成败论

真正的自尊是指我们让自己远离羡慕、嫉妒、高傲和自卑,以及与他人对比的情绪。那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感,要拥有这样的自尊,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培养。

——《你就是世界——如何对待你的生命》

自尊、自信是人们最重要的几种心理素质。人贵有自尊。小时候,学校就教给每个学生要培养自尊心,要维护自我的尊严,因为它们是我们获取成功和快乐的源泉。

在一所中学里,老师以入学时的成绩作为依据,将刚刚入学的初一年级的学生分为两类:快班和慢班。但是这位老师却把分数较低的同学分到快班,而把分数较高的同学分到慢班,并且对学生讲快班是成绩较好的同学,而慢班则是成绩比快班稍差一点儿的同学。

等到半个学期过去,进行了一次期中考试。结果出人意料,在同样的教学水平下却发生了很奇怪的事情:分到快班的同学平均成绩超过了慢班。也就是说,入学时成绩靠后的学生在半学期后的成绩明显超过了入学时考高分的学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令人吃惊的事?原因很简单,这就是自尊心的威力。那些分到快班的同学有了学习的信心,于是拼命地学习;而慢班的同学却真的自己以为比别人差,低人一等,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于是产生了自卑感,因此学习也就没有什么动力。

生活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想来设计不同的人生规划,或者说被动地规定要实现一定的目标,但在实现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难,一旦失败,我们就感觉到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打击,并为自己的失败感到羞愧。但很少人知道,自尊心是导致失败和产生羞愧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尊心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样才不会失败。

自尊是一种觉得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基本挑战,值得享受快乐的感觉。它由两个组成部分:能力感和价值感。这两者都很重要,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自尊就会很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做出对自己的评价,有赞许也有批评,自尊则表达了一种对自己赞许的态度,标志着个体对自己能力、身份、成就、价值的信心,它也是对我们价值的评判,往往通过个人对于自我的态度表现出来。相较自我赞许,大多数人更喜欢依靠他人的赞许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如果得到他人的赞赏,他们就会感到无比自豪;若是遭到他人的否定,那么他们将感到沮丧和悲伤。这不是真正的自尊,也并不能带来成功和快乐。正如有人曾说过的,降临于人最大的邪恶,是让他否认自己。

缺乏自尊常常会导致焦虑,这还不是自然的焦虑,比如说你从极高处往下看时会产生焦虑,这很自然、很健康,因为这是人的天性。不健康的焦虑,指的是那些毫无缘由的焦虑,我们可以称它为自尊焦虑,比如你半夜突然醒来感到毫无缘由的焦虑,或者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到一种焦虑感或恐惧感,却不明白是为了什么,这通常是缺乏自尊的表现。若是我们时刻关注自己的脑袋,时常在评估自己,一旦对自我的评价显示不够格或者很低,通常就会导致抑郁和焦虑。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觉得成功会降低自尊。每次我们获得成功或者被表扬,我们的自尊就会增加。但很快,它又回到了最初水平甚至更低,为了重新提升它,我们就需要比以前更多的表扬。这就好像我们在推石头上山,我们努力将石头从山脚推到了山顶上,我们可能还没来得及高兴,石头就可能从山顶滚到了另一边的山脚下甚至是更深的山沟里,我们不得不跑下山重新再推,而且这次的山坡可能更陡了,我们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到达山顶,而石头到达山顶后还是会滚下去,我们又得下山再推。很少有人在这样连续的挫折中不感到自尊心受伤,但这却是人生的真实状况:人生无常,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在高处,也不可能永远在低处,他不是在攀高,就是在下滑。如果你只想攀高,不要下滑,那么你就没有获得真正的自尊,也终究要失望,终究要使自尊心受挫。

如何拥有正确的自尊心?我们需要诚实地省察自我,评估你现处何地以及要往何处去,永远不需要担心我们会被拒绝、被遗弃,完全地了解自己、爱自己,坦然自在地生活。

相当程度的谦卑

要想认识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目的,就要相当程度的谦卑。

——《与爱同在》

有一个人是一家公司的程序设计部门的主管,他待人温和,在同事间颇有人缘。一次,他组织部门开发的一个软件程序在一次编程大赛中获得了大奖。他感到十分地兴奋和自豪,自以为这全靠自己高级程序设计师的高超技能和英明领导才如此成功。于是他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起初同事们都心服口服,敬佩他的精明能干,但渐渐就感到了厌烦。他也渐渐发现,公司里所有的人,甚至包括以前和他关系最好的几个同事,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疏远他。

为什么别人会这样对待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缺乏一颗谦卑的心。有些人一旦获得一点成就,就很容易沉浸在自我满足之中,并从此自我膨胀。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谦卑,不断地自我吹嘘而忽略其他人的奉献和努力,自然容易使他人产生不愉悦的感觉。

然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谦卑不是自负的相对面,也不是对某些社会道德的遵守,它不是放低自己,将自己彻底否定或放弃,然后将自己奉献给某个虚幻的或实际存在的东西。谦卑与傲慢无关,它不是一种成就。它是一种认识,自觉的认识,是你心灵所想所思在行动上的投射。当你的内心想给老人家让出座位,你就在行动上做出让位的举动。你没有想过这是为了符合社会道德,也不是为了得到老人家的那声感谢,而仅仅是因为那个谦卑的你就是你的真实的面目。诚如南非基督教牧师慕安德烈所说:“谦卑就是内心完全安静,没有烦恼,永不急躁,或者恼怒、或者发怒、或者伤心、或者失望;谦卑就是不期待别人特别为我做什么事,也不因别人不为我做什么事而觉得奇怪;谦卑就是不怨恨,不存报复的心,就是再没有人称赞我的时候,或是受责备,或是被藐视的时候,我心里有平安。”

为什么我们需要谦卑?因为那份淳朴而谦卑的气质,使你永葆自由和新鲜的心去诠释每一个活生生的事物。一个过于自信的人,无异于死人不能获得新知。一旦你开始说“我已经了解我自己了”,你的自我学习便终结于此;或者你说“我就是这个样子了,不过是一堆记忆、观念、经验及传统的组合,还有什么好学的”,这表明你还未开始去认识自己。谦卑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增长,它也不像树木、花园或思想那样可以培育。“我将学会谦卑,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就会拥有那样非凡的、简单的心境,我就能永远学习、观看、倾听。”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是不可能拥有谦卑的心的。

但我们也不要过分谦卑,因为过度谦卑是对谦卑的曲解,也是激发暴力的一种行为。如果你因为对方领导者的权威身份而臣服,这样的谦卑其实是有条件的,是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后的结果,是不正确认识自我的表现。而当这种比较的结果在人们脑海中形成固定模式,当作为低等“自我”的你想要再突破这种模式时,你就会遭到那些所谓的高等“自我”的极力阻拦,暴力就产生了。这就是过度谦卑的坏处,也是我们要求相当程度的谦卑的原因。

谦卑的核心是心灵深处的善和自信,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当你按照自己本来的面目认识你自己,相当程度的谦卑就出现了。

谁的心在喋喋不休

心灵寂静的一种形式,就是让心停止唠叨和念头,内心没有冲突和恐惧。

——《重新认识你自己》

熙熙攘攘的社会,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人们喋喋不休的内心。我们的心何时能够停止唠叨和念头,内心没有冲突和恐惧?

一个女孩有一次生病急诊住院,在医院输液,那时才刚过凌晨五点,注射室里只有她和一位中年妇女以及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三个人。因为输液时间太长,于是她们就聊了起来。中年妇女是因为糖尿病而输液,虽然她一直配合医生的治疗,但是还没能根治,她说生活太使人忧愁了。

女孩开玩笑地问:“你是不是愁钱啊?”

中年妇女却说:“我并不缺钱,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天都在奔波劳碌着,心里面从来没有闲下来过。你看这不,现在才五点钟,就得早早来医院输完液,因为呆会天亮前要赶回家照料小孙子起床,给儿子儿媳做早餐,然后再送孙子去幼儿园。忙完这些我还要上班,办公室里也总有忙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人际关系。总之,整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心里边总得想着这样那样的事,尽管想的都是些小事,但如果不去想,心里边又很难受。”

对面的老太太这时接过话:“你要是总是想那么事情,病怎么能好呢?你看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赶紧放下心里面所有的东西,什么也别想,到外面踏青赏花去,让自己的心休息休息,总是这么喋喋不休地烦恼着,不病也憋出病来了。”

我们的心为什么喋喋不休,我们是否已经习惯于唠叨不止?

有的时候我们会突然觉察到自己的心总是在喋喋不休,持续不断地冒出毫无意识、缺乏逻辑、含糊不清、混乱嘈杂的妄念,就像水一样自动地溢出来。即使我们知道这不是理性的思考,也知道这些妄念会消磨我们的能量——让我们的脑子神经兮兮,弄得我们身心俱疲,胡思乱想既没目的又无意义,可是我们就是无法停止唠叨。

而无论你在思考什么:工作、事业、你的妻子或丈夫、孩子和你的财物,只要你的心永远充满着念头,需要有事情做,就会唠叨不休、焦灼不安。如果我们的心老是唠叨不休,我们就会浮想联翩,就不能看见事情的真相,例如总是回想过去的错误,又预想未来的苦难,设想并不一定发生的种种。此时恐惧就会趁虚而入,你的心还存在支离破碎的妄想,而恐惧却已全副武装地侵袭,因此你的生活才会越来越乱,病痛才不能消除。只有在内心平静时,你才能看见生活里的恐惧、琐碎。如果你的心不再那么忙碌,不再为自己的困扰和焦虑喋喋不休,你就能安心地去认识自己从而享受生活。假如你说“我要了解它、控制它、除掉它、停止它”,其实你已经又开始喋喋不休了。

等到哪一天你遗忘了时间,能够轻松地放下家里所有的柴米油盐,平静地去欣赏街边的花草树木,并且随时准备融入到山川河流当中,头脑自然而然地就能够抛弃那些妄想杂念,心就停止了喋喋不休。等到你全然觉察和了解意识的结构、快感、悲伤和绝望,而脑细胞也变得平静了,也许你的心就能够到达纯然寂静的境界。

难以跨越的“局限”

我们总想变成某个了不起的大人物:精神导师、心理治疗师、政治家等等。这些角色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我们一旦变成了治疗师、生物学家或科技专家,这些身份就会限制我们的头脑,使它无法全面的发展。

——《点亮自性之光》

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局限?首先你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然后再想办法去超越你的局限。你也许未曾注意到,即使你看着一朵花说:“这是菊花”、“那是兰花”、“这是玫瑰”,这些植物学的常识也已经夹在你和花朵之间,使得你和现象之间出现了一条鸿沟,从而阻碍了你真正地认识它。你想接近一朵花,就必须用心观察它:用眼观察它的颜色和形状,用鼻去嗅它的香味,用手去触摸它的根茎和花瓣,这才是真正的认知,但鲜有人能做到这点。

生活中,你受到的限制要比这多得多。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公司里的一名职员,你就必须按照公司的制度按时上下班,否则你就有被老板“炒鱿鱼”的危险。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里,比如你有一份薪酬优渥的工作,你有一所很漂亮的房子,你和妻子或丈夫的感情很好,你的父母对你慈祥而宽容,你的孩子乖巧懂事……总之,你身边的一切都是幸福快乐的,你就很难觉察到自己的限制,更不会因为这些限制而痛苦。然而只要这些东西稍微发生改变,例如你的妻子或丈夫和其他异性的关系变得更亲密,或者你的钱财变少了,或者受到战争、痛苦、压力的威胁,甚至还有来自种族、国家、宗教及文化的压力,你就会开始和外在的干扰抗争来保卫自己免于内在的混乱,你就会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束缚是那样的多,自己的能力是那样有限。

其实,无需遭遇外在环境的剧烈转变,只要你能够稍微敏感和耐心一点,你就不仅可以觉察到自我受限制的情况,还能体会到它所带来的危机、暴力及仇恨。

光觉察到局限还不够,现在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可能跨越这些局限,活得没有恐惧,没有冲突,又充满自由。如果想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极大的智慧。缺少了智慧,你是不可能拥有自由之心的。那么知识能否帮助我们超越自己的局限?智慧是否能够通过知识而获得?假如我们足够敏锐,我们又将发现,知识也是有局限的。然而,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这点,他们习惯照着传统教给我们的种种方式去生活,不假思索地反应着,而这些反应只会制造更多的束缚和限制。他们更不会明白:自己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受限制的情况,才能从过去的历史中完全解脱,而那些束缚和限制才会自然从身上消失。

超越局限,我们还必须给大脑留有足够的空间。空间并不仅仅指的是从此处到彼处的距离,它意味着没有中心点。如果你的心有一个中心点,那么即使你脱离了这个中心点而跑到别的圈子,不论你走得有多远,它仍然是受限的。因此,跨越局限意味着没有中心点,也没有界限或周边。等到头脑是不再属于任何东西,也不再执著于任何事物的时候,它才能真的彻底自由。

你能拒绝所有的权威吗

我们必须质疑所有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你自己主动追随的还是他人强制附加的。这样你才能够避免毁掉自己,才能使自己心智澄明。

——《重新认识你自己》

作为关系中的一员,人似乎不可能拒绝外部权威,因为权威是必要的,任何文明社会都需要一定的权威。而且,过去的传统、经验、知识和信仰已经塑造了我们信仰权威的头脑,如今要想完全拒绝权威,我们做得到吗?

在这个权威统治下的世界,人类一向习惯于遵守传统的途径,我们把它称作传承先祖的文化精神。虽然大多数人都反对暴力和专制政体,但内心却已接受别人的权威或专断,不假思索地追随别人所认可的精神、文化和体制。我们一直都在某种假定的模式下运作,比如说驾车要靠右行驶、照章缴税,要遵守一定的宗教教规,要遵守社会礼法等,我们希望有方向、有指导、被确定、不做错,最终获得被社会权威所认可的成功;而这种渴望被确定的欲望,潜移默化地在我们心中筑起以个人经验为主的权威,进而制造了社会上、家庭上、宗教上等的外在权威。年轻人更容易被导师、政客、富人或被社会认定的成功人士所说服,使自己受制于宗教上或政治上的某一个人、某一个集体或某一种意识形态,因此权威就常常以书籍、老师、丈夫、妻子、父母、朋友或社团的面目出现。这个社会还存在金钱的权威,无论宗教界还是非宗教界都存在有权有势的人,还有社会不公造成的权威,还有许许多多权威。

一旦我们背离这些模式,这些权威和你之间就会发生冲突,因为你觉得必须按照权威所说的去做,但你又感到力不从心,你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产生的内在压力不断与你认为应该服从的那套理论互相冲突,因而产生了矛盾。于是你陷入了选择的困境,到底是去做制度告诉你该做的事,还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去过你每天想过的生活。如果你臣服于权威,老是按照他人的标准来认识自己,你就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感情去听从别人、追随别人,那么,你就永远停留在做“二手货”的人的发展阶段。

权威的危害不仅如此,它还奴役心智,束缚我们的能量。我们自以为有了这些可以遵守的条条框框,这些模式和条款就会带给你安全感,即外在的秩序能带给你内在的秩序。殊不知,正是你的这些心理上的依赖,反应出你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也就是说,从外在强制下得到的秩序,反而助长了内在的不安。我们的思维混乱也正是因为追求权威承诺的一种事实,为了按照他们订立的模式以融入社会,我们将灵魂、思想和生活方式都扭曲了。

既然权威下的生活也并不安全,那么,你愿意丢掉那些条条框框,直接面对自己,过“第一手”的生活吗?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如果你拒绝那些已经在你心中存在好几个世代的传统谬误,如果你抛弃所有的包袱,然后会怎么样呢?你自然会感到有更多的能量释放出来,你会发现自己有更多的能力、动力和更大的热情及活力。”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认识自己,但不是根据别人的标准——分析家、哲学家、灵性导师的观点,如果是那样,那么我们认识的就只是他们,而不是我自己。当我们认清了我们无法依赖外在权威来改造自己的心理结构之后,我们还必须摒弃自己内心的权威——那些由自己的经验所累积的意见、知识、观念及理想,即我们要避免昨天的经验成为今天的权威,因为生活是活生生的,每天都是新的开始,如果我们透过昨天已死的经验来看今天的自己,我们就看不见那活生生的进展,也就体会不到生命的本真。

不用去考虑是否符合某个权威的你既不怕犯错,也不畏惧是是非非,这份活力的本身,就足以让你获得新的生活。当你不再向任何人、物求助时,你就有了主动发现的自由。在真正的自由中,你的行动由你无忧无惧的真心发出,于是这种自由会激发你随心所欲地去爱。

如何抵制“腐败”

不要只是以为政治才会腐败,我们的心也正在败坏。不要等到生命快要结束才来思考这个问题,由于自利心导致的腐败已经造成自然界的伤害和自我的堕落。

——《与爱同在》

要谈腐败,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腐败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究竟应该站在什么立场和层次,以什么角度来看待腐败?

“腐败”这个词,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体的腐烂或者行为的堕落,而是就现实世界而言的崩溃。自然界的腐败,多表现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它可以破坏森林,污染海洋,杀死数以百万计的鲸鱼或小海豹,它也可以发生在任何一座城市里,发生在工业区中……除此之外,还有政治腐败、宗教腐败等等。比如,政治官员的贪污受贿,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压榨,领土的殖民和掠夺,战争的此起彼伏,宗教界的冲突,等等,都想为实现自己的私利而滥用行为,人类自利的心使暴力横行,这些不都是腐败吗?

整个世界到处都是腐败。但是从根本上说,随处可见的是头脑的腐败,是心的腐败。

心的腐败与理想有关。你会通过各种途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你的心没有时间去爱,你依赖于你的财产、爱人,你会嫉妒、不安、痛苦、怨恨,这些即是心的腐败。每个人都有一种利益是他有意或无意在保护、看守的,不容许任何人侵犯,因此你想保护自己、抗拒改变,腐败就是从这开始的。

当我们执著于我们的理想,生命就被我们当作满足自己、扩张自己的手段,我们不断追求世俗的事物,包括我们的物质追求,如房子、工作、汽车、电脑、飞机等,还包括理想、个人或集体权力、今生或来世的安全感。我们想成名,想要别人想到我们,想要有成就。要是我不聪明,我就想变得聪明。如果我粗暴,我就希望自己不要粗暴。我或许还想成为地位最高的政治家,或者一个完美的圣人,这种“变得”或者“想”,这种希望的冲动就是自利行为进行的过程,这些都建立在利己上面。为了使自己过得更好,我们还划分出了种种的生活层次。我们区分好与坏,对比这一个人、那一个人,分别喜欢、不喜欢,分别种种观念、信仰,接受这个、拒绝那个。我们的心理结构就是建立在这种分别的过程上面,一直在选择、分别、抛弃、接受、拒绝,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用力、挣扎。这种区分的自利行为正是心的腐败愈演愈烈的原因。

我们的心之所以卑鄙,就是因为这种自利心。心虽然可以同时关注政治、科学、艺术、研究等等,但由于自利心的存在,使我们的思考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浅薄。然后这种狭隘、浅薄就造成心的败坏,使我们不能够去分享同自然的爱、同社会的爱。所以,我们要弄清楚我们和自然的关系、和社会的关系、和自己的关系到底是否是建立在贪婪上面,是扩张自己、满足自己追求权力、地位、权威的欲望,或者只是接受社会的衣食住行?如果你和社会的关系只是需要而非贪婪的关系,那么,不论你在哪里,就算是社会已经腐败,你都可以找到正当的谋生方法,而不是建立在牺牲他者的利益之上。

正确的生活需要从抵制腐败开始,需要改变心中已有的意念。有时候我们虽然觉察到腐败正在蔓延,但是却没有勇气去抗拒和改变,是因为你的心已经老了吗?只有头脑中有正确的思考,在动态中去觉察一致、模仿、反叛的全部过程,才能消除心中的冲突、欲望和自利。 IAQhAmp39I/7MSsGVXbgSGGX6GvwqCPSdbdseQZeTSRil2s7wsJVA7sFWDMHQ9P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