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如何在喧嚣中安顿身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人世浮华,放得下,才看得开宠辱得失;放得下,才能于转念间遇见幸福。愚者总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智者却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今日不执著,明日才不会后悔。放下心中的负累,以平常心对待一切,随缘任运,不执著、不强求、不贪恋,便能从容获得身心的大自在。

世事无常,不必挂怀

佛心智语:

能够明白自己心中的欲望皆是妄念,自己所执著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存在,想到这些而放下执著,才能得到解脱。

在300多年前的日本,有一位老禅师在圆寂之前应弟子所求留下遗偈,他倾尽全力只写了一个“梦”字,而后便含笑去世,他就是高僧泽庵宗彭。

高僧圆寂之时,一般都会根据自己一生的修行或者大悟之后的禅理为后人留下遗偈,一般以五言、四方为主,像泽庵禅师这样只留下一字为偈的实属罕见。他在入灭之际为后人揭示了人生如梦的真谛,他一生写了上百首有关“梦”的诗和歌,其中一首写道:

人世沧桑虽有情,来去匆匆皆为梦。红枫染尽群山麓,残阳西下闻秋岁。

生命就像是大梦一场,梦醒之后,即使头脑中还残留着梦中的些许痕迹,但是双手已经握不住一物。古人语“一指弹风花落去,浮生若梦了无痕”,人生本来如此,在不可掌控的时空变迁中忙碌奔波,直至死去。佛家认为世人所经历的生死过程犹如一场梦,“众人在人、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中,或上升或下降或转生,出生入死,死了又生,此生到彼生,一生又一生”,这是一场生死梦。

永嘉大师在《证道歌》里也谈到过梦:“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觉后为空,而未觉之时,则是一种世事无常,被莫测的命运捉弄的感觉。一切事物生灭变化,迁留不住,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就像《佛说无常经》中所言:“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佛陀在竹林精舍时,有一天接受居士的祈请,偕同弟子至城中开示说法。结束后,在出城返回精舍的途中,遇见一人赶着牛群回城。牛个个肥壮,一路上跳跃奔逐,彼此还不时以牛角互相抵触。佛陀见到此景,有感而发,说了一首偈子:

譬人操杖,行牧食牛,老死犹然,亦养命去,千百非一,族性男女,贮聚财产,无不衰丧,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寿之消尽,如荧穿水。

回到竹林精舍,待佛陀洗足毕,就座后,阿难即稽首请示:“世尊,您在回途中所说的偈语,弟子未能完全了解其中的义理,祈请世尊慈悲开示!”佛陀告诉阿难:“回来的路上,你是否见到那位牧牛人赶着牛回城?”阿难回答:“是的。”佛陀接着说:“这群牛的主人是屠户之家,原本养了上千头牛,为了让牛健壮肥美,屠户雇人天天放这群牛到牧草丰美的地方吃草,逐日挑选最肥壮的牛,宰杀赚钱。就这样一天过一天,这群牛已经被宰杀超过了半数,然而,这群糊涂的牛儿却浑然不知,依旧每天开心得吃草玩乐,或与同伴争斗。我因为感伤它们如此无知,所以才会说此偈语。”

接着,佛陀又对大众开示:“不仅这群牛如此,世人也是一样,不知晓无常的道理,执著地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每天只知贪图五欲之乐,更为了永不满足的欲求彼此伤害。当无常来临之际,又无能力超越,徒然掉入轮回的深渊,生生世世无法出离。所以,世人又与这群牛有何差别呢!”

不仅这群牛不知道无常的道理,连人也常常在浑浑噩噩中遭遇到不可抗拒的命运磨难。很多人从生到死都像是在梦中一样,虽然在其中忙忙碌碌、吵吵闹闹,煞有介事。有的是身在闹,有的是心在闹,有的是身心皆闹,但是整个世界,以及世间的一切,每时每刻都不断变化着,没有永恒的东西,例如人有生老病死,这些都是无常。

无常是苦。佛法说,人生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苦的事实,而在这个苦里就有无常。无常生白发,无常催别离,无常导致求不得,无常将朋友变为冤家。捉摸不定,随时变化,这是无常,也是空。

无常就是没有永恒,然而无常又是永恒,表面看来是一个悖论,事实上并不矛盾。佛法讲“无常”,指的是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只有“经常在变”这个原则永远不变,所以无常就是永恒。

诗仙李白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又何必过于痴迷?

苏轼也在《前赤壁赋》中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浩瀚的宇宙面前,生命不过是须臾一瞬,注定要受无常红尘的颠簸。从梦中醒来,心中便会开阔明澈再无挂碍,对生死、自我也将不再执著。

假如有一天世人能够认识并接受世事无常的事实,就能够明白自己心中的欲望皆是妄念,自己所执著的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存在,想到这些而放下执著,才能得到解脱。

不自扰,烦恼都在身外

佛心智语:

人只要活着,便会有无尽的烦恼,是纠结其中,还是超脱其外,全在于自己。

生命短暂,快乐有尽而苦难无穷。在佛教的四圣谛中,苦谛是最关键的一谛,也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一个人从出生后发出第一声啼哭,到去世时留下最后一抹微笑,几十年都无法逃避人生的重重劫难。因此,人们寄希望于修行,希望在修行中得到解脱,而佛教的解脱之道就是灭苦之道。

解脱分为身体的解脱和心的解脱,也就是肉体的自由与心灵的自在,其中心的解脱比身体的解脱更为重要。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学业不顺利、生活节奏太快、工作太累……这些人身在牢笼之外,却将自己的心困在牢笼之内;而有的人即使身陷囹圄,也能够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欣赏明媚春光,聆听虫鸣鸟语,享受柔和微风。

古人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确,大多数烦恼其实都是人们自找的。

道信第一次见到僧璨禅师时,施礼问道:“大师慈悲,请您指点我解脱的方法。”

僧璨禅师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谁把你绑起来了呢?”

道信不明僧璨禅师为何会发此问,于是恭恭敬敬地回答:“没有谁捆绑弟子。”

僧璨禅师微微一笑,对道信说:“既然没有人把你绑起来,你又为何求我帮你解脱呢?不是多此一举吗?”

道信顿时开悟,后继承僧璨禅师的衣钵,成为禅宗的第四祖。

开悟之前的道信并未领悟到是自己的心束缚了自己,心不自在,即使肉体进退自如,依旧会挣扎于痛苦与困惑之中。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无所挂碍、不执著,让心自在,不让心停在任何事物上,事过心过,事来心生。做了好事马上要丢掉,同样,对于痛苦的事情,也要丢掉。如果不丢掉,就是心有所住,也就是心被困住了。

希迁禅师住在湖南,有一次他问一位新来参学的学僧:“你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恭敬地回答:“从江西来。”

希迁禅师问:“那你见过马祖禅师吗?”

学僧回答:“见过。”

希迁禅师随意用手指着一堆木柴问道:“马祖禅师像一堆木柴吗?”

学僧无言以对。

在希迁禅师处无法契入(体会佛法真意),这位学僧在回到江西后见马祖禅师,讲述了他与希迁禅师的对话。马祖道一禅师听完后,安详一笑,问学僧道:“你看那一堆木柴大约有多少重?”

“我没仔细量过。”学僧回答。

马祖哈哈大笑:“你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学僧很惊讶,问:“为什么呢?”

马祖说:“你从湖南那么远的地方,背了一堆柴来,还不够有力气?”

马祖禅师用诙谐的语言点出了学僧的心态:放不下他人对自己的毁誉,一点小小的烦恼便时时放在心上,不肯释怀。只要自己放得下,一切烦恼便都在身外,不会对自己产生丝毫影响。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古人的诗句可谓一语道出了人生苦恼的境地。其实世间本没有烦恼,是人心有了欲望,有了攀比心,才生出了“得不到”的烦扰和“比不上”的苦闷。一个人若能从容淡定,便会远离烦恼,体验另一种生命,另一番境界。

人只要活着,便会有无尽的烦恼,是纠结其中,还是超脱其外,全在于自己。不做庸人不自扰,不将烦恼放心头,风过耳处,才能享受天高云淡。

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佛心智语:

表面的不执著并非真正的放下,只有在内心深处真正做到提放自如,才能达到放下荣辱、自在解脱的大境界。

世上人,无论学佛还是不学佛都深知“放下”的重要性,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不多。“放下”二字,诸多禅味,人生在世,想要做到提放自如,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提起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放下也需要斩断妄念的魄力。提得起的人,是慈悲的人,是负责的人,是奉献的人;而能够放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的人,是解脱的人。

大多数人,总是提不起意志和毅力,却放不下成败;提不起信心和善心,却放不下贪心和嗔心。

一对学禅的师兄弟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上。走到一处浅滩时,他们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踟蹰不前。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大和尚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小和尚继续前进。

小和尚跟在大和尚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默不做声。

晚上,回到寺院后,他忍不住了,对大和尚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怎么你到现在还挂在心上?”大和尚笑着答道。

大和尚背女子过河的举动是提起,是负责和奉献;背完之后立刻抛到脑后,是放下。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这是大境界。小和尚则当提起时提不起,当放下时又迟迟不放,在提放之间走入歧途。

佛法中言:悬崖撒手,自肯承担。“悬崖撒手”就是一种放的姿态,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唯有放下,才能真提起。放下,不仅要放下自己,还要放下周遭所有的一切。表面的不执著并非真正的放下,正如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样,看见别人有难,却为了佛门戒律而袖手旁观,便以为是谨守了佛门戒律,却不知自己的挂心才是真正的放不开。

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做到提放自如,才能达到放下荣辱,自在解脱的大境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连自己拥有什么、缺少什么都分辨不清,又何谈提起与放下?

赵州禅师的禅风非常锐利,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要人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

赵州禅师也无奈地说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我们缺少的东西,确实是实实在在拥有的东西,而我们却看不见自己的本真,无故寻愁觅恨,不满足,不知足,追求一些追求不到的东西。

我们常常无法清醒认识到自己应该在乎什么,应该放下什么,所以才被心魔所困。我们要知道,放下了,才有可能真正抓住生命本身的乐趣。放下了,才有可能得以释怀。放下时不执著于放下,自在;拿起时不执著于拿起,也自在。世间万物,不必计较太多,跟着自己的心走,心里放下了,也就真的放下了。

不拘于外物,便是轻松

佛心智语:

不拘于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心境就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佛祖在一次法会上说:“人生历世,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不要为外物所拘,心安理得处,就可明心见性,参悟佛法。”

不拘于外物,是一种大智慧。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渴望获得自由,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摆脱外力的影响,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何为逍遥?在古人看来,如果人们能做到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他们就不必再仰赖外物,自然能逍遥遨游于天地之间。

要做到不依赖于外物,就必须有大舍弃。倘若一个人,只顾在富贵功名里钻营,心被外物桎梏,就没有机会停下来思索自己的人生。人生在世,需要纯粹一点,才看得见眼前广阔的风景。

只有舍弃心外之物,才能活得轻松。若盲目地执著于外物,就只会让自己活在束缚之中。

一位禅师讲经时,遇到一位居士。那位居士有很多金银珠宝存在银庄里,有一次,居士带禅师去银庄见识那些珠宝。

他们经过好几道手续,终于由银庄的伙计护送到了内堂。在内堂,居士打开箱子取出金银珠宝后,禅师问:“这是你的?”

居士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他想,我拥有这么多珠宝,只不过因为怕小偷,不敢拿回家,怕被人抢不敢戴在手上罢了,虽说是存在银庄里,一个月才来看一次,可是,这些财产毫无疑问都属于我,禅师居然怀疑它不是我的?

禅师说:“如果这都算是你的,那外面所有的珠宝铺都是我的。因为我可以到那里,随便叫人拿珠宝出来给我看一看,摸一摸,再让他们收起来。这些与你所做的事不是一模一样?你这些存进银庄的珠宝和那些珠宝铺的珠宝又有什么区别?这些珠宝,你既不敢戴着它,又不敢放在家里,怎么能算自己的?”

表面看来,居士拥有珠宝,实际上却是被珠宝所缚。

对于外物的追求和执著,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我们常常对生命有太多苛求,因而生活得精疲力竭,远离了幸福与快乐,生命也变得仓促,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其实,人生于世,赤条条而来,离开时也不过两手空空,在生命的过程中,一切拥有都是暂时的,都是身外物,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自己。既然如此,就不应该执著于外物,也不应该甘愿被外物所役。超越外物,就是超越自我,无物就是无我。不拘于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心境就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不拘于外物的真正含义在于抛去一切多余的杂念,直指目标。把握住人生的大方向,其余一切都是无谓的执著。执著于外物而忽视自己的身心,无异于本末倒置,不如保持内心的宁静,舍弃繁华和喧嚣,得到心灵的安宁。

释怀是看不见的幸福

佛心智语:

释怀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我们对别人释怀,即是对自己释怀。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诸多事情,好的、坏的,不一而足。如何对待自己经历过的每一件事,是牢记于心,还是抛到脑后,是需要用心考虑的事。在佛家看来,执著于眼前的念想,而忘记生活的方向,是大糊涂。处世做人,应当时时警醒自己记住本心,记住人生的大方向、大目标,而忘记生活中小事的纠葛,才能做到佛家所说的释怀。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既有春风得意、高潮迭起的快乐,也有万念俱灰、惆怅漠然的凄苦。快乐时,不妨尽情享受快乐,珍惜眼前的一切;痛苦时,也不要怨天尤人。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苦雨凄风,面对艰难困苦,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能够做到时时释怀,就能获得一份淡然的幸福。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与周围的人有磕磕碰碰,沉溺于这样的小事而不能自拔,不仅自己的情绪会钻进死胡同,影响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因此减少很多快乐。倘若整颗心满满地装着这些怨恨和怒气,就不会有幸福的空间。

我们应当在“忘”与“记”两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忘掉不愉快,记住别人的好;忘却自己的不满之心,记住一些美好的东西,这样才能活得更自在、更轻松。

一天,一位法师正要出门,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破了他的眼皮。那位撞人的大汉,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

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汉颇觉惊讶地问:“喂!和尚,为什么不生气呀?”

法师借机开示说:“为什么要生呢?生气就能使眼镜复原吗?生气就能让身上不痛吗?倘若我生气,必然生气事端,就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若是我早些或晚些开门,就能够避免事情的发生,说到底,其实自己也有错。”

壮汉闻言非常感动,向大师拜了又拜,问了大师名号,便离开了。

后来有一天,大师收到壮汉的一封信,知道后者勤奋努力,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因为能够以平和、宽容之心待人处世,所以得到了他人的尊重和家人的爱,生活非常幸福。

佛家讲究释怀,法师不执著于琐事,心不为烦恼所挂碍,这就是一种释怀。

释怀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不与别人斤斤计较,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使我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释怀也是一种财富,拥有释怀,就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遗忘别人的不好,铭记别人的好,我们对别人释怀,即是对自己释怀。因此,哲人说:“人类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们仍然要原谅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我们。”

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烦恼,是因为放不下执著心。放下不是放弃一切,而是放下让自己感到沉重的东西,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下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大度,是一种坦然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可避免,事过心过,不要被它绊住自己的脚步,让身心沉入无止境的痛苦之中。学会对生活中的磨难与痛苦释怀,学会忘记他人的不好,记住一切美好的事,使内心充满快乐和安宁,才能在人生的路上顺畅前行。

执著是茧,缚住自己也隔绝幸福

佛心智语:

生命历程往往像河流一样,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实现某种突破,就必须放下执著。

《菩提心论》里曾对“执著”作过这样的解释:执著是一种对自我的过分坚持。人总是趋向于保护自我、相信自我、供养自我、信赖自己,凭自己旧有的经验行事。

俗语有云,作茧自缚。人们常常像蚕蛹一样,忙于为自己编织精致难破的茧。庸人自扰,自寻烦恼;愚人自缚,自绑天足。为了能够突显自己,而用各种办法诋毁他人,甚至踩在别人头上往上爬,其实是在给自己编织蚕茧,慢慢使别人远离我们的世界,直到有一天别人再也进不来,自己永远也出不去的时候,就会被生活拒绝,成为幸福的绝缘体。

生活中难免有种种的烦恼和障碍,倘若纠结于心,执著在这种愁绪和痛苦当中,就无法得到解脱。人生在世要学会轻安,自在,不刻意追求,不索取,不用任何执著心给自己设置障碍。能活得简单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人生在世,执著是大可不必的,因为世间的事大多有自己运行的规律,许多事由不得我们做主,越执著就越错,也就越不可解脱。

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他们习惯拿对方开玩笑。有一天,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

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

苏东坡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他与佛印的对话。

苏小妹天资聪颖,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说道:“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苏东坡输给佛印禅师的原因在于,他心中还有一个执著于我的羞耻心,说自己是佛就高兴,说别人是牛粪就沾沾自喜,如果别人说自己是牛粪,就会心中冒火,这正是一个人执著于自我的表现,认为表扬自己就好,说别人不好自己也高兴。

究其根源,就是一切都是为了一个“我”,最放不下的也是这个“我”。于是所有人都拼尽一生,去赚取这个“我”所需要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最终衍生出无穷无尽的痛苦。如果一个人能够放下执著,那么他的心境就会柔和清净,万事万物在他的眼里都是愉悦的、美好的。

呱呱坠地的婴儿,生下来都是两手紧握,成为两只小小的拳头,仿佛想要抓住些什么;垂死的老人,临终前都是两手摊开,撒手而去。上天弄人,当人们双手空空来到人世的时候,偏让他紧攥着手;当双手满满离开人世的时候,偏让他撒开手。无论穷汉还是富翁,无论高官或是百姓,都无法带走任何东西。既然如此,又何必偏执于某一事、某一物?生命历程往往像河流一样,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实现某种突破,就必须放下执著。

世事喧嚣,人生无常,生活不可能完全被掌控,总有一些预料不到的事情令我们措手不及,所以应当将自我看轻一点,无须太过执著。

破除“我执”,生活处处动人

佛心智语:

世间一切烦恼,皆由有“我”而起,因“我”生执,因执而苦。

佛家有一个概念叫“我执”,简而言之,就是人性对自我的盲目执著,就是人的私心和私欲。“我执”是净心的最大障碍之一,作为人性的根本缺陷,“我执”深深潜藏于知见、情绪、实践等各个方面。

无法破除“我执”的人,总是感到凡是“我”想的理所当然是对的,凡是“我”要的理所当然要得到,“我”理所当然高于一切、优于一切。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偏执、征服欲、痛苦、贪婪、怨恨。人心成了炼狱,人间成了地狱,佛所说的各种痛苦和罪恶就都出现了。

实际上,“我”并非优于一切、高于一切。众生平等,不能以平等之心对待别人,别人也不能以平等之心对待自己。以恶对恶,以自私对自私,自私与恶的恶性循环一旦开始,就无法终结,最终使人难逃苦海。只有破除“我执”,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和世界观,才能摆脱这种状况。

世间一切烦恼,皆由有“我”而起,因“我”生执,因执而苦,为“我”所困,内心才无法安宁。

有一位小尼姑去见师父,悲哀地对师父说:“师父,我已经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茹素礼佛,晨钟暮鼓,经读得愈多,心中的个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怎么办啊?”

师父对她说:“点一盏灯,使它既能照亮你,又不会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体悟了!”

几十年之后,有一尼姑庵远近驰名,大家都称之为万灯庵。因为庵中点满了灯,成千上万的灯,使人走入其间,仿佛步入一片灯海,灿烂辉煌。

这所万灯庵的住持就是当年的那位小尼姑,虽然年事已高,并拥有上百个徒弟,但是她仍然不快乐。因为她每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无论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会见到自己的影子。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她困惑了,却已经没有师父可以问,因为师父早已去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后来,她圆寂了。据说她在圆寂前在没有一盏灯的禅房里终于体悟到禅理的机要。

她没有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在黑暗的禅房里悟道。她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也无法在内心寻找到安宁,如同身旁的灯再多再亮,却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唯有一个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那就是,点亮一盏心灯。点亮心灯,才能由自身散发出光明,由心灯发出的光,不会留下自己的影子。

我们经常习惯说:我的钱、我的面子、我的家、我的名誉、我的身体……“我的”让人们处处计较,耿耿于怀。世间事常常因求不得而生烦恼,进而生痛苦、生贪婪。过于执著于自我,就常常被外物牵着鼻子走。一旦破除“我执”,则一切烦恼痛苦事即时消失,禅定境界立现于眼前。若能够体验到“无我”的境界,无论忧愁还是喜悦,一切自然会随风消散。

超然忘我,放下得失之心,不执著于自己的得与失、喜与悲,便不会陷入欲求的痛苦之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从容地面对自己的生活。生活的美与丑,全在自己怎么看,如果将心中的丑陋和阴暗面彻底抛弃,选择积极的心态,懂得用心去体会生活,就会发现,生活处处都美丽动人。

有所舍弃,才能活得洒脱

佛心智语:

“放不下”其实源于“舍不得”。

万里行游而心中不留一念,漫步云端而世事无所牵挂,这般情境是否令你心驰神往?世事因缘,聚散无常,因此佛教大师经常劝诫人们:“只有放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一个人能够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不为得意而忘形,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

禅宗认为,一个人只有把一切受物理、环境影响的东西都放,才能够逍遥自在。人之所以无法达到这般洒脱的境地,就是因为无法舍弃已有的一切。

相传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曾在佛陀在世时求法。他拿着两个花瓶,准备献给佛。佛陀并没有为他开示什么,而是对着他说:“放下!”

黑指谦卑有礼地弯腰将左手中的花瓶放在了地上,再次向佛陀请教,而佛陀依然不动声色地对他说:“放下!”

黑指略一沉吟,又把右手拿的花瓶放了下去,未待他开口,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沉不住气了,不解地问道:“现在,我已经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了,不知道您现在要我放下的是什么呢?”

佛陀说:“从开始我就没有要求你放下手里的花瓶啊,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只有你把这些都放下了,把自己也放下了,才能从人世的种种桎梏中得到解脱。”

佛陀说的“放下”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了功名,自然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钱,就放不下金钱;有了爱情,就放不下爱情;有了嫉妒,就放不下嫉妒,所谓“放不下”其实源于“舍不得”。

有了权势,就会拼命将权势抓在手里,舍不得放手;有了金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还能过上奢侈华贵的生活,自然就会希望钱越多越好,不仅无法舍弃,而且还会拼命敛财。

其实,有得必有失,得到越多,失去也就越多,然而人生的诱惑实在太多,看透名利背后真正的得失并非易事。我们的双眼只看着得到的,却看不到失去的;只q看得到表面的辉煌,却不知失去的珍贵。追名逐利中,我们忘了欲望的永无止境,也忘了失去的东西永不再来。身体上的重担,心灵上的压力,何止手上的两个花瓶?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在不断地给自己的背篓里加石子,让步履越来越沉重。

禅师给了中年人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肩上,指着前方一条坎坷的道路说:“每当你向前走一步,就弯下腰来捡一粒石子放在篓子中,看看会有什么感受。”

中年人照着禅师的指示去做,他背上的篓子装满了石头后,禅师问他一路走来有什么感受。他回答说:“感到越来越沉重。”

禅师说:“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都背负着一个空篓子。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因此才会有越来越累的感慨。”

中年人又问:“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生活的重负呢?”

禅师反问他:“你是否愿意将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全部舍弃呢?”

那人默然,不能回答。

面对禅师的追问,中年人无法作出回答。一方面,他不愿舍弃任何东西;另一方面却觉得很沉重很累。想活得轻松,又想拥有一切,这是人心的贪婪。即使不能舍弃名声、财富、家庭、事业、朋友,至少也可以做到舍下对名声的执著,抛下对财富的占有欲,放下家庭中因牵绊而生的烦恼,舍弃对事业成败的在意,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舍去自私。

人们去参禅,总是希望有所得而归,但法师常常告诫前来修行的人:“你来这里,不是我们要给你什么东西,而是希望你要放弃很多东西,在这里听到的东西,不要成为你的负担。不要执著,应该放下。若不放下,不舍弃,负担重,会痛苦。”禅修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学会舍得。同样,在缤纷的社会中,学会舍弃,学会剪除生活多余的枝叶,才可以使心灵获得解脱,让自己活得洒脱,不为名利成败所累,身心自在。

卸掉重负,轻装上路

佛心智语:

只有坦然放下一切多余的负累,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

历史上,很多得道禅师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而放下了一切,丰子恺在谈到佛教大师出家时就作了如下分析: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座三层楼。”

“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这里,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些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为了探知生命的究竟、登上灵魂生活的层楼,把财产子孙都当做身外物,轻轻放下,轻装前行,这是一种气魄,是常人难以领会的情怀。

一位佛教法师出家前曾是一名老师,在他要剃度的前一天晚上,与自己的学生话别。学生们对老师能割舍一切遁入空门既敬仰又觉得难以理解,一位学生问:“老师何为而出家?”

法师淡淡答道:“无所为。”

学生进而问道:“忍抛骨肉乎?”

法师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人世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

法师便是看透了人世无常,也看透了“不抛又安可得”的人生真相,所以毅然割舍尘世。

人活世上,被诸多事情缠身——事业、爱情、金钱、子女、财产、学业……这些东西看起来都那么重要,一个也不可放下。可是,什么都想得到的人,最终往往为物所累,导致一无所有。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背着背囊在路上行走,负累的东西少,走得快,就能尽早接触到生命的真意。遗憾的是,人们想要的东西太多了,背负着沉重的负累还不够,还要给自己增添莫名的烦忧。

一个背着大包裹的忧愁者,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诉苦道:“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沙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呢?”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

忧愁者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着它,我才能走到你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忧愁者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什么?扛着船赶路?”忧愁者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们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若是念念不忘,它们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必如此沉重。”

“生命不必如此沉重”,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智慧:放下痛苦,才能收获幸福;放下负担,才能走得更远。

天空广阔能盛下无数的飞鸟和云,海湖广阔能盛下无数的游鱼和水草,要想拥有足够轻松自由的空间,就得抛去琐碎的繁杂之物,比如无意义的烦恼、多余的忧愁、虚情假意的阿谀奉承……如果把生命比做一座花园,这些东西就是无用的杂草,不如将其剪除。

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会得到很多,幸福、泪水、温暖、孤独,不论好坏,每一种都是属于自己的独特收获。有收就有放,只有坦然放下一切多余的负累,才能真正提起生命的意义,在收放之间,自我才能不断得到提升。为心灵找一个安顿之所,卸掉背上的重负,轻装上路吧,因为人生本不必如此沉重。

大师点拨人生:

有人就有烦恼,有事也会有烦恼——一切的烦恼,都在人事中。我们的身体,好比一艘已破漏的船。我们要尽量减轻船身的负担,而它最重要的负担就是贪、嗔、痴、慢、疑,这是粗重的烦恼。我们若坐在一艘会漏的破船上,随时都有沉下去的可能,唯有修补漏洞,减轻破船的负担,才能安全抵达彼岸。

——证严法师

想摆脱人事的烦恼,就要卸下身上的重负,轻装前行,方能走得更远。

在现实生活里,经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们能将生老病死的无常、荣辱得失的好坏都不挂在心上,那就是人间最好的时节了。人并不是拥有良田千顷、广厦千间就能快乐满足的,真正的快乐是:心里有智慧,没有挂碍。一个人即使钱财再多,名位再高,若有人我的挂碍,有人我的是非,有名闻利养的百般计较,家事、国事、心事太多,心理压力就太重。钱财越多,名位越高,徒然越放不下,又有什么意义?

——星云大师

人生在世,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不执著于外物,便能得到心灵的安顿。

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简而言之,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人生有很多不公平要去接受,生活难免出现逆境。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用智慧把责任负担起来,才能真正从困扰的问题中获得解脱。因此,放下的幸福,简单而深沉。

——圣严法师

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这是大境界。提起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放下也需要斩断妄念的魄力。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六个比喻,要把世间的万事万物从这六个方面来看破,才放得下。放得下,才能自在。这个自在不是说心情愉快,而是说在生死岸头能够自在,在烦恼境界面前能够自在,在喜怒哀乐面前能够自在;不是说有吃有穿,家庭幸福就是自在,那不是大自在,那种自在仅仅是暂时的。只有究竟圆满了生脱死的大自在,才是一得永得,不会丢失。

——净慧法师

在喜怒哀乐面前,放得下,看得开,便是真正的自在。 l6mLnuMI1wsa4F1qo2iqH3ZE2Uj5Jfbjpxs+KsNuErM/DnAlfcrFHljq292MhYZ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