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观照内心,修好心转好运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心中有根,就能开花结果;心中有愿,就能成就事业;心中有理,就能走遍天下;心中有主,就能立处皆真;心中有德,就能涵容万物;心中有道,就能拥有一切。佛性就在自心,无须向外求索。自我观照,反求诸己,就能认识自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就能控制自己;修好一颗本心,在任何境遇下都坚守自我,就能活出精彩,改变命运。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

佛心智语:

佛法很平凡,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做佛就是做人。

佛学思想中有这样一个观念:人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是来偿还欠债,报答所有与自己有关之人的恩缘的。因为我们赤手空拳、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一无所有。长大成人,吃的、穿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众生、国家、父母、师友们给予我们的恩惠。只有我负别人,别人并无负我之处,因此,要尽我所有,尽我所能,贡献给世人,以报答其恩惠,还清我生生世世累积起来的旧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为人、济世、利物。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讲解《金刚经》时说:“先学做人,能把儒家四书五经等做人之理通达了、成功了,学佛一定成功。像盖房子一样,先把基础打好,人都没有做好,就要学佛,你成了佛,我成什么?要注意啊!要先学做人,人成了,就是成佛,佛法告诉你的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苦苦寻觅如何获得幸福,但佛陀告诉世人,做好自己,做好眼前的事,即能幸福,即能得道。其实,学佛也好,找到幸福也好,最先应该做的不是念“阿弥陀佛”或是空想,而是应做好当下的事情,完成一个人在这世上应该做的事。只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圆满了,才能体悟生活的道理,领悟事物的真谛,获得对尘世的正确见解。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那么,人人都可成佛。

有一位年轻和尚,一心求道,希望有日成佛,多年苦修参禅,但一直没有开悟。

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古寺,住持和尚修炼圆通,是得道高僧。于是,年轻和尚打点行装,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住持和尚面前,两人打起了机锋。

年轻和尚:“请问高僧,您得道之前,做什么?”

住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住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哂笑:“何谓得道?”

住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住持和尚说的“得道就是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真是一语道破禅机,认认真真地干好手中的每件事情便是得道。不要把佛法想得过于高深和遥不可及,其实佛法很平凡,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其实,做佛就是做人,一个真正成佛的人,往往在人间最平常的地方。正如佛所说,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是“智慧”的意思。智慧到了极点,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真理就存在于平凡中,能到达人间最平凡处,才能接近佛法之道,也就是做人之道。

在佛家看来,世法与佛法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出家的人要懂世法,世法懂了,佛法就通了。真正的佛法,并不是以梅花明月、洁身自好便能彻悟的,后世学佛的人,只重理悟而不重行持,早已大错而特错。

先学做人,再学做佛,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照此修行,不但可以使自己获得幸福,还能够造福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踏踏实实,保持真实的自己

佛心智语: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可以保持一个真实的自己。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这是王维的一首诗,名叫《辛夷坞》。这首诗写的是在辛夷坞这个幽深的山谷里,辛夷花自开自落,平淡得很,既没有生的喜悦,也没有死的悲哀。

无情有性,辛夷花得之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在这个绝无人迹的地方,辛夷花不需要赞美,也不需要人们对它们的凋谢洒同情之泪,它把自己生命的美丽发挥到了极致。

在佛家眼中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个体都自在自足,自性自然圆满。佛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一个人如果能体察到自身不增不减的天赋,就能在世间拥有精彩和圆满。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远处的风景都被笼罩在薄雾或尘埃之下,越是走近就越是朦胧;心里的念头常常被围困在重峦叠嶂之中,越是急于走出迷阵就越是辨不清方向。这是因为我们常常过多地执著于思维,而忽视了自性。佛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教导人认识自性。

有一位富人有四位妻子:第一个妻子活泼可爱,在富人身边寸步不离;第二个妻子是富人抢来的,倾国倾城却不苟言笑;第三个妻子整天忙于打理富人的琐碎生活,把家中大小事务管理得井然有序;第四个妻子终日东奔西跑,富人甚至忘记了她的存在。

富人生病即将去世,他把四位妻子叫到床前,问她们:“平日里你们都说爱我,如今我就要死了,谁愿意陪我一起去阴间呢?”

第一个妻子说:“你自己去吧,以前一直都是我陪在你身边,现在该换她们去了。”

第二个妻子说:“我是迫于无奈才嫁你为妻的,活着的时候都不情愿,更不要说陪你赴死!”

第三个妻子说:“虽然我很爱你,但是我已经习惯了安逸稳定的生活,不愿意陪你去过餐风饮露、衣食无着的日子。”

富人非常伤心,他近乎绝望地看着第四个妻子。

第四个妻子说:“既然我是你的妻子,无论你到哪里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富人心中一惊,既感动又愧疚地看着第四个妻子,含笑去世。

佛祖解释说:“其实这位富人本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位,四位妻子则代表每个人活着的时候所拥有的东西。第一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肉体,生来不可剥离,死时却注定要分开;第二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妻子,活着的时候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死的时候仍然要分道扬镳;第四位妻子指的是你们的自性,人们常常忘记了她的存在,而她却永远陪伴着你。”

每个人都有自性,也就是自己的本心,生而相随,死而相伴,不能抛却。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察到自性,于是很多人随波逐流,丧失自我。要做到像辛夷花一样平淡地自开自落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常常需要他人的赞美才能前行,一旦受打击就会停滞不前。如果明了自己的本心,并坚信执守,就不会被他人的态度左右。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但可以保持一个真实的自己。想要讨好每个人是愚蠢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与其把精力花在别人身上,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上。改变别人的看法是很难的,做好自己却是容易的,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我生命的圆满,修一颗笃定的本心,就能把自己生命的精彩发挥到极致。

认清能力的底线

佛心智语: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顺境和逆境,每一种遭际都是对人自身能力的考验,都能让人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有些人在顺境中自负自大,不可一世,一旦遭遇挫折,便会觉得荆棘满地从而一蹶不振,这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的缺点,也不知道自己的实力,没有自知之明。

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在深浅之间权衡做人。

很多时候,“知”总是外指的,希望自己能够了解整个外部世界,却往往忽视了对自己内心的探求。禅修的一种观念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自我。无论是做事还是禅修,首先要认识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了解外部的世界。

然而,认识自己又谈何容易?只有经历暴风骤雨的洗礼,无数次跌倒后爬起,才能够找到真实的自我,才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从内心做到不怨天尤人,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再通过不断修补与完善,向完美靠近。

追求完美固然不错,凡事应当尽力而为,但同时也要量力而行。

在一座深山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一位高僧隐居在此。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讨一些武功秘籍。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往往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挑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不是还得重新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应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这条线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还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每个人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如果超过了这个底线,去做力不能及的事,那么,再强健的人也要摔跤。因此,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战胜自己、驾驭自己。人心如秤,评价自己的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地认知自我,完善自我。

所以禅修之人,要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不断通过反思深入地认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清了自己,知道了自己有什么缺点需要改正,有什么优点需要保持,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这样,才能在由知转行的过程中走得更稳健,才能在行动的过程中增加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从而在知行合一中获得禅悟。

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

学会自知,学会正确把握自己的定位,是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心中时时有一杆秤,称准自己,才能真正驾驭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把握好做人的分寸。

主动孤独,沉淀一切烦恼

佛心智语:

一个人处于孤独之中时,一切烦恼和牵挂都会沉淀下来,这样会更容易看见自己的内心深处,更容易找到自我,了解自己。

有的人生性好静,懒于在灯红酒绿、尔虞我诈的社交场合敷衍应酬,闲暇时更愿意结伴于青灯古卷,品茗读书,抑或独自远行,涉足山川沃野。但是,更多的人害怕孤独,无论是独自垂钓于碧水湖泊的宁静和淡泊,还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堪忍受的折磨。

佛家将孤独的形式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主动的孤独”,就是为了修行而主动创造一个与他人隔绝的环境,无论打坐诵经,还是读书写作,都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只留下一颗求知之心。

第二种是“被动的孤独”,可以理解为情感上的孤独,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寂寞,或被团体成员所排斥时,即使身在团体之中依然能感觉到的孤独。

第三种是“思想的孤独”,当一个人的观点不为他人所接受,思想得不到他人认可时,就会感受到精神上的孤立无援。

第四种是“权势的孤独”,高处不胜寒的感受是大多数身居高位的人所共有的。

孤独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孤独的味道每一个人都品尝过。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修行者,就是一个切身体会到孤独并为此痛苦的人。

在一次禅七(禅宗的参禅方法,以七日为期坐禅修行)中,一位修行者突然哭了起来。圣严法师问他为何哭泣,他回答:“生活在世界上的孤独感让我害怕。”

圣严法师说:“难道你不知道每个人都是独自来到这个世界,最后也独自离开吗?”

修行者说知道,但是仍然害怕。

圣严法师问:“那么在禅七修行中你还害怕吗?”

他说不怕,但是一回到日常生活中,对孤独的恐惧与不安就会再度袭来。

这个修行者所体验到的更多是情感上的孤独,情感上的无所寄托与无可信赖让他感到茫然和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因孤独而感到不安的人比比皆是,孤独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面对孤独的态度。事实上,孤独是修行与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状态,尤其是对于真正有心修行的人来说,热闹的场合固然可以参与,但更应该适应孤独的情境,并且要能够出于自愿随时置身于孤独之中,尤其是“主动的孤独”。

一位禅宗大师曾闭关修行多年,在闭关之前,一位年老的居士来拜访他,并问他:“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和尚?”禅师并未作出明确的回答,这就像无法预计陶器经过炉火的烧烤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样。孤独的修行与学习就像陶器烧制的过程一样,痛苦在所难免,但能使人得到提升。

事实上,一个人独处时,最好的知音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对于修佛之人而言,虽然闭关时不容易受他人影响,但倘若一个人的修行功夫不够深,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妄念左右。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在孤独的环境中,若不能踏踏实实地潜心学习,就可能迷失在自己所设的迷障中。

孤独固然令人感到痛苦,但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主动的孤独”更是如此,无论是修行,还是日常的学习,孤独的环境都能够让人获得平静的心态和静谧的氛围,不容易受到外界杂务琐事的干扰。在孤独的环境中,人最好的知音就是自己,通过“主动的孤独”,平静地面对自己,调理身心,思考生命。当人处于孤独之中时,一切烦恼和牵挂都沉淀下来,这样他会更容易看见自己的内心深处,更容易在内心深处找到自我,了解自己。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努力贯彻,坚持到底。

自省的力量

佛心智语:

时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尘,愈深邃愈安静。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佛陀强调自觉觉他,强调要以达到觉行圆满为修行的最高境界。要改正错误,除了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之外,还要不忘时时观照己身。自省自悟之道,可以使人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达到水一样的境界,在至柔之中发挥至刚至净的威力,具有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时刻自省,还有什么痛苦、烦恼是不能排遣、摆脱的呢?佛说:“大海不容死尸。”水性是至洁的,表面藏垢纳污,实质水净沙明,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

古代,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一位禅师的法堂。禅师静静地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禅房之中。禅师指着桌上的一瓶水,微笑着对官员说:“你看这瓶水,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官员思索了良久,似有所悟:“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禅师点了点头,说道:“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却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不停地振荡它,就会使整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那么心灵不但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官员恍然大悟。

观水学做人,时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尘,愈深邃愈安静;便能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时常自省,便能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时常自省,便能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时常自省,便能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但如果没有自省的态度,即使明镜摆在面前,也是视而不见,视若无睹,何谈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呢?

佛陀当年为了说明自省过失的重要性,作了一个比喻,记载于《百喻经》中。

有一个村庄的人合伙偷得了一头牛,并将它宰杀后分食。失牛的人追踪到村子里,问村人:“我的牛在你们村庄里吗?”

偷牛的村人答:“我们没有村庄。”

失牛人问:“池边不是有棵树吗?”

村人答:“没有树。”

失牛的人又问:“你们是不是在村庄的东边偷牛?”

村人仍旧回答:“没有‘东边’。”

失牛的人再问:“你们是不是在正午偷牛?”

村人还是回答:“并没有‘正午’。”

于是,失牛的人就说:“没有村庄,没有池塘,没有树还算合理,可是天底下怎会没有东边,没有正午呢?所以你们一直在说谎,牛一定是你们偷的。”

那些村人再也无法抵赖,只好承认。

佛陀用这个故事来比喻那些犯了戒条却极力隐藏,不肯自省忏悔,改过迁善的人,这样的人总是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最终无法掩盖其罪。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恳切地发出忏悔,才能走上光明的大道。

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自省,因为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好比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用一颗坦诚的心灵去面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却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只要“坦荡胸怀对日月”,心地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气就会倍增。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在我们迷路时,在掉进了罪恶的深渊时,在灵魂被扭曲时,在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荡涤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和高雅,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机勃勃。

有约束,不会走错路

佛心智语: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一种非凡的能力,那便是人懂得自我约束。

佛法中之所以有十分严格的持戒,是因为任何事物都需要有一定的约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受到一定的约束,没有事物有绝对的自由,只有不同约束条件下的相对自由。

约束和自由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有了约束才会有自由,因为自由存在的前提是束缚,没有道德、法律上的约束和规定,或者各种人为的规则和要求,自由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没有自由,约束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不仅是人,自然界里的其他生物亦如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阐述的是生物链,而生物链就是自然界中自由与约束的关系。没有一种生物是没有天敌的,它们在和同类生活的同时,也要提防天敌的袭击。假设哪天狮子不吃羊了,豹不食兔子了,所有动物都安乐地繁殖,那么终有一天,世界上的动物会越来越多,那么除了“人口危机”外,还会出现“动物危机”,到时候动物们是不是也需要找一个星球来移居呢?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一种非凡的能力,那便是人懂得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就是自律,是人生很重要也很难得的品德,也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一个声誉良好的人总是能使自律成为习惯,正因为自律,他的品行才能经受住多种考验。但是,人也难免出现疏忽。这一时的忽视,就可能前功尽弃,使数年名声化为流水。

这天,刚刚做完日常佛事,僧侣们正要走出禅房时,方丈守心法师扬手碰落了供台上的一个瓷瓶,瓷瓶摔得粉碎。众弟子一下愣在了那里,不知方丈的这一举动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所致。守心法师见学僧都以探询的眼光看着自己,便语气凝重地说:“一抔泥土,不知经历了多少工序,经过了多长时间的煅烧,才超脱成珍贵的瓷瓶,被我们摆上神圣的供桌,成为一件高贵圣洁的法器。如果保存好了,千百年都不会损坏,可以万世流传。可是,扬手之间,它就坠落于地,一文不值了。同理,一个人,尤其是敛德修行的僧人,取得了法号,悟出了境界,不是件易事,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便与瓷瓶无异!”僧侣们都默默无语,有些人忽然有所顿悟,合掌跪地,深表忏悔。

正如守心法师所言,人若不珍惜、不自律,堕落起来便与坠地的瓷瓶一样,一文不值。名声品行积累起来不容易,但挥霍一空只是眨眼之间,令人痛惜,所以古人总是强调谨小慎微、善始善终。

约束看似抽象,但事实上,世界万物都是由它构成的。河床是河流的约束,如果河流没有了河床的约束,那么它将泛滥成灾;轨道是火车的约束,如果火车失去了轨道,那么它将无法行驶;土壤是植物的约束,如果植物离开了土壤,那么它将不能生存。道德与理智是人的约束,如果人失去了理智,没有了道德与规定的约束,那么这个世界将一片狼藉,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文明了。

方向盘对车轮的限制、约束,是为了不让它走错路,不至于跌到深渊之中;人们对花草树木的约束是为了塑造它们优美的气质,让它们成为供人观赏的美景。

因此,约束是必要的,对人对事物具有促进的作用。放任自由只会导致泛滥成灾,只有约束才能成就秩序、成就和谐、成就圆满。生活中唯有学会自律,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修炼一颗坚毅守矩的心,才能拥有坚强的意志,成就美好人生。

以勇气忏悔,用真诚改过

佛心智语:

忏悔是一日三省吾身的坚毅,是放下屠刀的睿智,是对过去丑陋行为的诀别。

世界著名的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说:“悔和爱是两种美德。”一个人能为自己的过错而忏悔,是有力量的表现,是心灵接近纯净光明的象征。在佛家看来,忏悔能消一切业,能增长善法功德。

常惭愧、常反省、常忏悔,才能常进步。一颗时时自省、时时惭愧、时时忏悔的心,如一盏警示灯,保证生活航路的平稳安全。如果一个人从懂事的时候开始,就经常惭愧对父母的孝顺不够,对老师的尊敬不够,对亲人的照顾不够,经常惭愧对晚辈的提携不够,经常惭愧不懂世间的各种学术,惭愧对别人的恭敬与沟通不够,惭愧没有能力担当世间的各种责任,并在这种惭愧之上自省,进而忏悔改正,就一定会奋发图强,有所作为。这是学佛者的佛道,也是为人者的人道。

佛陀让弟子们在庭院中竖起一根大铁柱。

在新年的前夜,佛陀叫来阿难,请他先去沐浴,然后换上一件新袈裟。等阿难梳洗完后,穿着新装来到佛陀面前时,佛陀慈爱地对阿难说:

“阿难!我要请你帮我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阿难急忙问:“世尊,您要我给您做什么事呢?”

佛陀微微一笑,指着那根竖立在不远处的铁柱对阿难说:

“你去敲一敲那根铁柱,一定要用力地敲,使劲地敲。”

阿难点头答应后就走到那根铁柱旁,拾起地上一块坚硬的石头,对着那根铁柱先试着比画了几下,随后用力敲了一下。

猛然间,那根铁柱发出了响亮的声音,这声音几乎传遍整个舍卫国,连地狱里的饿鬼和畜生道的畜生们也都听见了。更奇怪的是,大家听到这声音后,所有的痛苦、烦恼都消失了。这些事阿难在敲击铁柱前并没有想到,事实上,连阿难自己也被声音震撼了。

这声音将在僧房中休息的比丘们召唤了出来,他们都会聚到讲经堂。

佛陀对他们说:“众位弟子,明天就开始新的一年了,大家已学习了一年的佛法,现在你们应该反省一下自身,我也同样需要反省。你们两人一组,各自向对方检讨自己的过失,并要对自己所犯的过失作出忏悔,使自己的身心清净不染杂念。”

所有弟子都遵从佛陀的吩咐,两人一组,认真检讨自身,忏悔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这一天中,有一万个比丘感受到了佛义,消除了一切杂念,另有八千个比丘修成了阿罗汉。

使八千比丘修成阿罗汉,使一万比丘除却杂念,这就是忏悔的力量。忏悔能战胜自己内在的敌人,清除自己灵魂深处的污垢尘埃,减轻精神痛苦并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忏悔是一日三省吾身的坚毅,是放下屠刀的睿智,是对过去丑陋行为的诀别。如果一个人有了忏悔的需要,是因为他发现了美好而光明的东西。忏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忏悔就意味着完全袒露内心,正视自己的过失,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忏悔能洁净灵魂,在忏悔中,我们能认识并改正已犯下的过错,在此基础上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并且不断地改进并完善自身。其实,无论是学佛修行,还是工作生活,都应该正视自己的不足。唯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使自己更完美,由此使生活更完美。

敲响心灵的忏悔之钟,以莫大的勇气,严肃而诚挚地看待自己的瑕疵,探索内心深处,找出自己的缺陷,并诚心改过这些缺陷,修一颗真诚的忏悔心。

心不动,荣辱皆安定

佛心智语:

倘若能了知自己的心,动静如一,那么万象万物都可以随心而转。

“不动心”是一个人修养和定力的体现,若一个人心无定力,就会被外界的环境左右,随外界的境遇而动摇。佛家认为,心是一切的基础,一个人如果想要真正入定,必须先从修心开始。修心即是净心,心灵不随外物而转,就能达到心智的自由。

五色幡升空时迎风飘动,一僧说是幡动,一僧说是风动,六祖惠能从旁边经过,笑谈,既非风动,也非幡动,乃二僧心动。

风动、幡动,都不过是外境的变迁,不动心,才能真正认清自我,保持内心的安宁。

当人们想要净心时,往往习惯于用理性去控制,但这样做很可能适得其反。虽然在不断告诉自己“不能动心,不能动心”,其实这个时候心已经正在动了;提醒自己“心不能随境转”,这个时候心已经转了。真正的净心不是刻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因外在环境而波动。心不动了,人就不会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从而可以净化自身。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我给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一猕猴,蹦跳不停,另有五只猕猴从东西南北窗边追逐猩猩。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己。”

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说吾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鼓噪繁动,彼此纠缠不清,如空中金星蜉蝣不停,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道:

“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它相见,且又如何?”

洪恩禅师便下绳床,拉着仰山禅师,手舞足蹈似的说道:

“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仰山终于言下契入(在言语中体会佛法真意)。

人之所以难以认清自己,是因为真心蒙尘,就像一面镜子,被灰尘遮盖,就不能清晰地映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不显,妄心就会占据人心,时时刻刻攀缘外境,心猿意马,不肯休息。

不识本心,内心不定,心就会随物转;倘若能了知自己的心,动静如一,那么万象万物都可以随心而转。所以,净心才能入定,从而摆脱外物的牵绊;心不因外物而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不管世间如何变化,在心静的人看来,都是一样。

可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心不但无法静定,无法转物,而且还常常随着外境的变动团团转。心灵之所以做不了主,是因为世间诱惑太大,我们容易被虚名所惑,被虚利所迷,无法摆脱欲望的纠缠。

人们常常有一种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做事的动机往往不是那么明确,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通往成功、幸福、快乐的道路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

俗话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能在多数人的否定中肯定自我的人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也是能走向成功的人。能够在多数人的打击中昂然挺立,坚持自己的判断,不为外物所动,这样的人一定能有所成就。只要心中澄澈清明,就不会被欲望牵制。

每个人都有无可取代的优点

佛心智语:

自我肯定,要有“我能、我会、我可以”的自信。

有一位得道高僧说:“如果你认定自己是块陋石,那么你可能永远只是一块陋石;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块无价的宝石,那么你就是无价的宝石。”

人如果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就是成功的一半,关键在于,人很难做到正确地看待自己。

佛陀或者高僧度人,就是要教人们找到自身的慧根,告诉人们成佛的关键在于自己的修为和领悟。度人的第一任务,是教会别人认清自己的优点。

有一次,石屋禅师和一个偶遇的青年男子结伴同行。天黑了,那个男子邀请禅师去他家过夜:“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过夜,明日一早再赶路?”

禅师向他道谢,与他一同来到了他家。半夜的时候,禅师听见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他的屋子里,禅师大喝一声:“谁!”

那人被吓得跪在地上,禅师揭去他脸上蒙着的黑布一看,原来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么是你?哦,我知道了,原来你留我过夜是为了这个!我一个和尚能有多少钱,你要干就干大买卖!”

那男子说道:“原来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么干大买卖吗?”

禅师对他说道:“可惜呀!你放着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不去学,却来做这样的小买卖。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你想要吗?”

“这种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禅师突然紧紧抓住男子的衣襟,厉声喝道:“它就在你的怀里,你却不知道,身怀宝藏却自甘堕落,枉费了父母给你的身体!”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人从此改邪归正,拜石屋禅师为师,后来成为著名的禅僧。

在失败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人们往往怨天尤人,觉得世道不公。事实并非如此。人们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自身的力量。正像故事中所表达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对自身高贵的灵魂视而不见。这个灵魂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只要需要它、相信它,它就不会离我们而去。

任何人都不要觉得自己过于平凡、不值一提,每一个人都拥有佛性,关键在于能否给予自己肯定。人是可以改变的,一切就看自己怎么看待。如果太早给自己下定论,屈服于现有的命运,那么,一生将只能停留彷徨。

在学会肯定他人之前,应当先学会肯定自己。自我肯定,要有“我能、我会、我可以”的自信。一个能自我肯定的人,自然拥有自信。

每个人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优点,认清自身的宝藏,了知自己的心,对自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才能实现自我,走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来。

以自谦的态度提升自己

佛心智语:

一个谦虚的人,始终将自己摆在比真正的自我更低的地方,就好像大海本在最低处一样,位置定得低,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提升空间。

修行之人,要戒骄戒躁,而对“我”的强烈执著,往往使人无法认清自我而容易自大,在待人处世之时就会表现得傲慢无礼。人一旦忽视了因缘的帮助,而错认为所有的成就完全是来自于自身的能力与伟大,就容易产生“慢”的心理。

“慢”的表现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源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却不一定真正有理由。

第二种是自己觉得强过别人而产生的慢心。

第三种是增上慢,在修行中有了一点经验就自己觉得修成了正果。

第四种是卑劣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酸葡萄心理,自己明明有缺点,却不肯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甚至鄙视别人的优点和成就。

一个傲慢的人常常会因为过于自大而忽视了身边人的感受,会漠视甚至伤害到身边的人。傲慢的人往往经受不住挫折,一旦遭到别人的批评或者责怪,就容易愤怒,甚至攻击别人,以求自慰。

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著名的南隐禅师,常常能用一两句话给人以深刻的点拨,很多人慕名而至,前来问佛参禅。

有一天,一位官员前来拜访,请南隐禅师为他讲解何谓天堂,何谓地狱,并希望禅师能够带他到天堂和地狱去看一看。南隐禅师面露鄙夷之色,开始用很刻薄的语言嘲笑官员的无知。

官员大怒,立刻让身边的差役棒打南隐禅师,南隐禅师跑到佛像后面,露出头来对着官员喊:“你不是让我带你参观地狱吗?看,这就是地狱!”

官员顿时明白了南隐禅师所指,心生愧疚,于是低头向禅师道歉,官员被南隐禅师的智慧所折服,神情之中流露出谦卑之色。

南隐禅师又说:“看,这不就是天堂吗?”

在听到南隐禅师的辱骂之后,这名官员尚未思考禅师的用意便勃然大怒,是因为对我相的过于执著,一念之间,便坠入了地狱;反之,当他以一颗谦卑之心待人时,便身处于天堂之中,这正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由此可知,谦虚能够助人克服傲慢之心,将人从负面情绪的炼狱之中解脱出来。

谦虚是一种美德,古语有云:“谦受益,满招损。”一个谦虚的人,始终将自己摆放在比真正的自我更低的地方,就好像大海本在最低处一样,位置定得低,才能拥有更加广阔的提升空间。

有一个学僧在无德禅师座下学禅,刚开始他还非常专心,学到了不少东西。一年之后他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便想下山去云游四方,禅师讲法的时候他什么都听不进去,还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他的这些行为无德禅师全看在了眼里。

这天无德禅师决定问清缘由,他找到学僧问道:“这些日子,你听法时经常三心二意,不知是何原因?”

学僧见禅师已识透他的心机,便不再隐瞒什么,对禅师说:“老师,我这一年来学的东西已经够了,我想去云游四方,到外面去参禅学道。”

“什么是够了呢?”禅师问。

“够了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僧人认真地回答。

禅师随手找来一个木盆,然后装满了鹅卵石,对学僧说道:“这一盆石子满了吗?”

“满了。”学僧毫不犹豫地答道。

禅师又抓了好几把沙子撒入盆里,沙子漏了下去。

“满了吗?”禅师又问道。

“满了!”学僧还是信心十足地答道。

禅师又抓起一把石灰撒入盆里,石灰也不见了。

“满了吗?”禅师再问。

“好像满了。”学僧有些犹豫地说。

禅师又顺手往盆里倒了一杯水下去,水也不见了。

“满了吗?”禅师又问。

学僧没有说话,跪拜在禅师面前道:“老师,弟子明白了!”

学到一点东西就不可一世、盲目骄傲是可笑而且可怜的。一颗谦虚的心正如那盛了石子、沙子、石灰及水的木盆,总是能盛放更多的东西,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充盈,谦虚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者。

骄傲是一种不幸,自负是一种毁灭。俗话说:“谦虚的人马到成功,骄傲的人途穷日暮。”谦虚的人,因为看得透彻,所以不急躁;因为想得长远,所以不狂妄;因为站得高,所以不骄傲;因为立得正,所以不畏惧。

谦虚之人,虚怀若谷,能纳百川于胸中;而骄傲自满,必难吸收有用之物。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有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以一种谦卑的态度处世,才能够在念念之间一步步接近人生的至高境界。

大师点拨人生:

山河大地,一切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上天入地,漂洋过海,横空出世……无非是我们心的力量的造化。心外无法,心的能量不可思议。心外无佛,心外无众生,即心即佛。心迷成众生,心悟成佛;迷悟由心,生佛由人。一切能够回归到自心,了解自心,认识心的能量,我们才能在修行上有一个入处,才不至于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本身就是一个妄想、一个误区。

——净慧法师

佛性就在心中,无须向外追寻。心的能量无限大,成事靠它,改变命运也要靠它。

一切唯心造。有人用心美化世间,有人却丑化社会、丑化自己,这都是源自人的心念啊!人生的观念真的要把握好,方向一点都不能偏差。面对现实的人生,我们要以智慧克服困难,用正确的人生观来安定自己的心,同时也要时时用心思考什么事该做或不该做。该做的事,要立刻去做;不该做的事,就不要去做。

——证严法师

心中有约束,行为才有约束。修正心念,修一颗好心,才能引领人生朝好的方向发展。

看手相、面相,不如看心相,心是我们的主人。世间上的好坏皆以心为出发点,心生则万法生,心灭则万法灭。心外的世界如何改变是无法控制的,但有肯定自我的心,就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星云大师

将眼光投向心外的世界之前,先观照自己的心。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就能控制自己,把握好自己。 arbCSz3/n4kxBXYT2/36xp0uU46O62nOh1IiYgV49kFu3pYdqIN9ZIti7IUGjA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