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预知孩子脊骨病痛的“来电显示”

——让孩子不受脊骨疾病侵扰的10大必读智慧

你的孩子特别爱哭吗?你的孩子睡眠很少吗?你是否经常为孩子对吃饭不感兴趣而担忧呢?其实,这是孩子脊骨出了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平时应多留意孩子这些脊骨问题的“来电显示”,做孩子最智慧的监护人。

宝宝哭个不停,很可能是颈椎在作怪

在新生儿中,有些宝宝毫无理由地哭个不停,而且很难哄好,这也令父母非常困扰。很多父母常误以为是宝宝饿了,可喂他东西吃却被扭头拒之;也有些父母怀疑是宝宝尿裤子了,可仔细检查却没有发现丝毫尿痕……那么,宝宝到底在哭什么呢?他究竟想向爸爸妈妈表达什么?

是什么让宝宝的眼泪在飞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在出生前三个月的宝宝中,有些会莫名地在傍晚以后发出尖锐性的哭声,而且一天中的大哭时间会超过三个小时。部分学者认为这是由于饮食引起肠胃胀气所致,也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过敏现象或胃肠道敏感造成。然而,丹麦脊骨神经医学会曾于1985年对132位爱哭的宝宝做了详细检查,发现这些宝宝的上颈椎和胸椎都有一些错位的情况;这些宝宝在经过脊骨神经医师的调整后,91%的患儿都有了显著的改善。1994年后的许多相关研究也陆续显示,爱哭宝宝在经过颈椎、胸椎和尾椎的调整之后,症状有很多改善。

KISS综合征:偏头、肌肉发育不协调、流口水、语言障碍

事实上,孩子颈椎发育异常往往会引起平衡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ISS综合征,这会使宝宝的身体处于紧张、疼痛的状态,从而表现出哭个不停。德国的Biedermann博士通过调查发现,世界上有3%~6%的婴儿患KISS综合征,而出现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小宝宝最上面两节颈椎发育异常,迫使孩子的脑袋向一边偏,时间久了会出现脊柱弯曲,对孩子身体的其他发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孩子容易出现肠绞痛、肌张力发育不协调、经常流口水、语言障碍等,后果相当严重。爸爸妈妈还要特别注意,孩子6个月之前是治疗KISS综合征的最佳时间。

如何应对宝宝痛哭式的不满

综上,当宝宝在非饥饿等正常状态下哭泣不停,父母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是宝宝消化系统出了问题,这是宝宝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只能用哭来倾诉不满,往往是他们的颈椎错位所致。这时,父母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好好检查一下,不可大意,以防延误病情。若是颈椎轻度地被抑制,一般通过治疗疏通颈椎便可使宝宝的哭声消失。此外,妈妈平时对宝宝进行哺乳时,应尽量把宝宝抱正一点,尤其要避免其躺着进食,最好让宝宝靠近妈妈的身体,且尽量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不要打扰宝宝,让其专心喝奶。

小宝宝气喘吁吁,快到脊椎找病根

当宝宝出现气喘的时候,很多爸爸妈妈都会以为是孩子的呼吸系统出了问题。这种惯性思想也不能算错,因为小儿哮喘确实属肺部过敏性疾病,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它的病根很可能在孩子的脊椎。

脊神经失调,生命活动如同脱缰的野马

从目前神经医学的研究来看,脊骨神经在小儿的气喘里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体的神经传递是具有完整性的,若脊椎发生错位,尤其是颈椎与胸椎的交界处,很可能导致椎孔发出的神经受到刺激,进而干扰身体内脏“反馈回来”的神经信息,使体内原本正常运作的自律神经系统(所谓自律神经,指不为我们本身意志所操控,能自动地调节消化或血液循环、呼吸、排泄等全身功能的神经)发生改变,也就是很多专家所谓的“自律神经失调”。这些神经一旦失调,受它们所控制和支配的心脏、胃、肠、血管及其他器官的活动,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出现各种状况。其中,哮喘就是它们所控制的呼吸道的平滑肌受到干扰而不能正常收缩所致。

发现孩子哮喘后,父母该怎么办

当父母发现孩子出现哮喘后,在去医院就诊的过程中,不要盲目地仅以为是呼吸系统疾病,注意寻找病根。若排除其他原因,应及时做脊骨神经方面的检查,看看孩子脊椎是否出现问题。目前,脊骨神经医学在儿童气喘上的处理,主要针对孩子脊椎错位的地方进行调整,同时再配合生活作息规律的调节及对环境中过敏原的清除等,收效相当显著。

孩子睡眠不好,就去找脊椎

人们常说:“睡得好,长得高。”其实,这确实是有科学道理的。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保证孩子健康发育、促进长高的有效“营养要素”。

孩子在睡眠中的长高奥秘

从科学角度讲,睡眠是大脑暂时性的休息过程,不仅对消除大脑疲劳、保护大脑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很大好处,还与促进身体长高的生长激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代研究发现,出生第l天的婴儿,在沉睡时出现生长激素的分泌,通常夜间分泌的生长激素为白天的3倍;幼儿的生长激素只在夜间睡眠时分泌,白天清醒时基本不分泌;8~15岁的青春期少年,生长激素主要是在睡眠时分泌,醒着时分泌得很少;15岁以后的青年人和成年人,其生长激素也主要在夜晚分泌,白天分泌量很少。此外,对青少年而言,身体还会在夜间分泌性激素、泌乳素、黄体生成素等其他激素,都对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因此,为了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首先应保证孩子有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

中国宝宝的睡眠质量为什么不达标

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标准睡眠时间表

儿童年龄阶段 新生儿 l岁以下 l~2岁 2~4岁 4~7岁 7~15岁 15~20岁

睡眠时间(小时)18~22 14~18 13~14 12 ll 10 9~10

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并没有达到标准的睡眠时间。2008年,国际睡眠专家、亚太儿童睡眠联盟与强生婴儿联合调查了全球0~3岁宝宝的睡眠习惯,在中国和西方分别有8671名及7960名0~3岁的宝宝参与了这项最新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以睡眠长度来看,西方宝宝平均总睡眠时间为13.01小时,中国宝宝平均总睡眠时间却仅为12.16小时,比西方宝宝少将近1个小时,说明众多中国宝宝的睡眠问题非常严重。同时,2005年国内也有关于中国中小学生睡眠情况的报道,指出全国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存在睡眠严重不足。此外,还有很多孩子睡眠状况欠佳,有些虽然睡着了,但总是无法熟睡,即使风吹草动也能被惊醒,然后就很难再入睡了;还有些小孩喜欢侧睡,而且只侧一边,无论家长怎么帮忙翻身、加枕头、加垫子,只要孩子睡着了,又会自动侧向他习惯的那一边。

相信以上触目惊心的数字会令许多父母大为惊叹,他们根本想不透,对于无忧无虑的孩子而言,为什么会睡不好呢,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其实,这一点可以从脊骨神经学角度进行解释。许多孩子的睡眠障碍从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很可能是胎位不正所致,引起脊椎发育受限;也有些孩子在母亲的生产过程中受到过度挤压或拉扯,导致头颅和颈椎的位置发生改变。

所以,父母要学会关注孩子的睡眠,若发现孩子睡不好、睡不饱时,应观察他的头形是否两侧对称、颈椎是否灵活、步态是否稳健及语言学习是否正常等。对于脊椎问题,早期发现就能够及时寻求专业医师进行矫正、治疗,使孩子康复的机会更大。

孩子头痛、头晕就该治头吗

头痛是大人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但很少有人听过五岁以下的孩子会喊头痛。不过,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到进入青春期以后的孩子,情况则大有不同。统计表明,大约在十五岁之前的青少年中,有高达70%的孩子表示会出现间歇性头痛,且常伴有头晕等症状,这也是众多青少年常常出现却难以克服的问题。

都是颈椎第1节、第2节惹的祸

在这个问题上,对于青少年来说,很多家长都会以为他们是由外感风寒、感冒发热或者贫血等原因所致,可到医院一检查,结果却是他们既不感冒发烧,也不贫血。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排除其他病理原因,那就要到孩子的颈椎上找原因了。许多头痛的孩子,其颈椎的位置通常会有些轻微错位,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颈椎性头痛”。如果说颈椎是整个脊椎的要塞,那么颈椎第1节及第2节应该算是要塞中的要塞,身体大部分神经线路都必须经过它们才可以与脑部联系。当颈椎出现错位时,由于脊椎椎动脉与第1节及第2节颈椎有着特殊的关系,椎动脉会出现收紧,从而减少血液输往脑部,引发头痛。医学研究还表明,颈部的很多神经都与人体平衡机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第1节及第2节颈椎错位时,颈部感觉神经信号与眼或耳的平衡感觉信息就会不相吻合,于是眩晕现象也就出现了。同时,头颅和颈椎第1节之间的肌肉,在颈椎性头痛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若这里的肌肉紧绷,会影响保护脑颅骨里对疼痛感受相当敏感的结构,从而使人体产生头痛的感觉。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些颈椎性头痛的孩子,有些是缘于母亲生产时所造成的颈部损伤;有些是由于孩子看书、写字、用电脑等姿势不正确所致;也有些孩子因为年龄小而疼痛不显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青春期后,症状会愈加明显。然而这一切,我们做父母的却很少注意到,造成孩子一直在痛苦中挣扎。

孩子青春期头痛父母该怎么办

当父母发现孩子在青春期经常头痛时,先查清孩子头痛的根源是否出自脑中病变、血液问题等病理性因素,排除上述原因后就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脊椎了。若病根在脊椎,脊骨神经医师可尽早为孩子进行矫正,脊椎位置正确后,周边组织的压力就会减小,头痛、头晕等症状自然就会改善或消除。此外,在治疗、矫正脊椎的过程中,脊骨神经医师还会在过敏原、饮食营养、姿态、习惯等方面给出合理建议,从而全面解决孩子病症。

为什么孩子会“无缘无故”近视

据调查,我国近视眼患者高达4亿人之多,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位;其中,以青少年居多,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可有时孩子却会出现“无缘无故”的近视。

一个由颈椎问题导致孩子近视的真实故事

有一个叫刘明的小男孩,他视力下降半年了,常还伴有发作性头昏、头痛,重时有恶心、呕吐。家长先带他到眼科做了检查,右眼视力为0.5,左眼为0.8,可佩戴近视镜后并无明显好转。于是,家长又带他到医院进行了脊椎检查,结果发现,他的颈椎出现了错位畸形。对此,医生采用了缓慢复位法配合红光照射及治脊疗法。经过一段治疗,刘明的颈椎恢复正常,也不用戴近视镜了。同时,医生还建议他坚持每天早晨在床上做完颈部保健操才起来,睡觉时改用保健枕,纠正不良睡姿,综合收效非常显著。

其实,从脊骨神经医学角度,颈椎椎关节错位便会伤及其旁边的相关神经,而脑部的视神经是靠脊椎椎动脉提供血液,故椎关节错位还会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头昏、头痛及视神经功能失调,近视当然也在其列了。

发现孩子近视该怎么办

当孩子初患近视时,家长应带孩子到眼科进行检查,如果被查出是屈光性近视(即眼轴正常或基本在正常范围内,由眼各屈光成分异常或各成分间组合异常所致的近视),最好再到脊椎病专科检查一下,因为脊椎错位引起视力下降,经过及早纠正,很有治愈的希望。同时,配合做眼保健操、看书写字时光线适度等护眼方式,以及不良习惯的纠正,会收到非常好的成效。

脊骨“玩忽职守”,孩子怎能不好动、厌学

目前,在青少年及儿童中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孩子平时活泼好动,父母都以为是聪明的一种表现,但孩子在学习方面却令父母大失所望,他们既不爱看书,也不好好听课,甚至考试经常不及格。无论父母怎样绞尽脑汁地引导,包括亲自买书辅导、高价请家庭教师等,均不起作用,令父母非常困扰。其实,从脊骨神经角度来看,孩子在无任何不良环境条件影响时,过于好动、厌学,很可能是他们的脊梁没能正常工作。

一个好动的9岁男孩的故事

有一个9岁的小男孩,平常喜欢不停地跑啊、跳啊,总是闲不下来。但记忆力很不好,上课总走神,精力更是无法集中。更令家长担忧的是,他非常不喜欢学习,无论是幼儿园里的趣味英语课,还是妈妈额外为他花钱负担的珠心算课程,都毫无兴趣。最近,他的妈妈在给他洗澡时意外地发现,他两侧肩膀不平,右肩高于左肩。

随后,妈妈赶快带着他上医院进行就诊,通过X光片等检查,男孩被诊断为“特发性脊柱侧弯症”。这令他的妈妈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一直很注意让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怎么脊柱居然变弯了呢?经过询问分析,医生发现,这与孩子两年前从椅子上摔下来有关。当时,外来的创伤使男孩的椎体变形,虽然一时半会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畸形”会随着他骨骼的生长而日益明显。幸亏他的妈妈细心,发现得早,否则时间越久,这个“畸形”会越发严重,甚至需要大型的手术才能解决。

孩子多动、记忆力不好、厌学,父母该怎么办

事实上,在孩子好动、厌学问题上,大多数家长往往都会认为是多动症,而且孩子本身就有活泼爱动的特点,加之脊椎异常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被大家忽视。这也是全世界孩子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之一。

现在,许多专家都提醒,孩子的多动症、记忆力不好等,很可能与孩子的脊柱疾患有关。从脊骨神经研究来看,脊椎的位置确实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及各种行为能力。当人体脊椎受到压迫时,与其相连的神经则可能因此接收到非正常传导,从而发出特别敏感的信息,于是在孩子身上产生过动的症状。因此,在孩子出现过动、厌学等症状时,父母可以先考虑有无过敏源、孩子是否营养不良或体内重金属含量过高等问题,若排除以上因素,就应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脊椎检查了。

孩子脊骨不好,走路也会跌倒

学习走路,可以说是每个孩子人生中必经之路。通常,宝宝便会从1岁左右开始学可走路;到了2~3岁时,步伐的稳定度会逐渐形成;到了3~6岁时,孩子身体的站立和走路的晃动将随着运动神经控制机制的逐渐成熟而有所改善,此后其步态也会稳定很多;待到10岁左右,孩子走路的步态与用力方式才会像成年人一样。

关注孩子人生第一“步”

很多孩子自1周岁左右学习走路时,会经常跌倒,到了2周岁,甚至3周岁,走路时依然常跌倒或绊倒。由于仍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父母可能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很少有人去注意。

事实上,父母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孩子在3岁以前,身体的平衡机制尚未发展得很完善,且在6岁前其头部比例与神经传导也正在发育中,于是身体的重心位置就会落在大约胸椎第12节,自然也会在走路时出现身体前后或左右晃动,但不跌倒或不绊倒才属正常。如果孩子走路时经常跌倒或绊倒,这就很可能是荐髂关节的错位所致,需要观察孩子的骨盆或髋关节是否正常。也许你会觉得,对孩子非常呵护、没有让他受伤,孩子不应该有荐髂关节问题。其实,并不是这样,孩子很可能是在出生时由母亲生产时过度拉扯所致,甚至会出现长短脚。同时,你还要注意观察,孩子学习走路时是否出现扁平足,是否有内八字或外八字,孩子的腿是否已经出现严重的内弯或外弯,以及在按压腿部时孩子是否有疼痛反应等。这些问题在孩子6岁以前我们可以不以为意,因为正常孩子在六七岁时会自然恢复,故6岁以后孩子仍存在这样的问题,则很可能是脊骨出现问题的警讯,例如,脊椎偏离中线等,都会导致孩子走路平衡感不足,容易跌倒。

宝宝光脚学走路最健康

从脊骨保健角度讲,孩子学走路时最好不要太早穿鞋子,赤脚走路可以给孩子足底充分的刺激,能让孩子正确感受到地面应有触觉及利用每一步离地时的反作用力,在训练足弓力量、培养平衡感的同时,对于孩子神经传导的训练也大有帮助。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历程,如果发现孩子六七岁后还出现上述腿部、足部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孩子为什么没胃口、不爱吃饭

小孩子没胃口、不爱吃饭,相信很多父母并不陌生,无论是哄逗,还是发怒,孩子都不埋单,宁可哭个没完,也不会主动吃饭。这个常见情况也是令广大父母非常头痛的问题之一。

没胃口、不爱吃饭,是孩子不舒服的表达方式

其实,孩子变得不爱吃饭一定是有原因的,作为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地去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相信大家都有所体会,当我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食欲也会随之变差。那么,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太懂得表达,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身体的不舒服,自然会外在表现为没胃口、不爱吃饭,久而久之,还会造成营养不良、身材矮小等后果。

脊椎不好,孩子当然没有食欲

从脊骨神经医学的角度来看,脊椎位置的正确与否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当孩子的脊椎位置出现偏离,哪怕是些轻微的改变,由椎孔发出连接到全身的神经,就可能因被压迫而传送不正常的信息,使孩子多半只是感觉到不舒服,尽管没到疼痛的程度,但已经影响了食欲及睡眠等。同时,对于哺乳期的婴儿来说,吸吮反应是一种天生的反射动作,妈妈在哺乳时应尽量避免碰到孩子的脸,要双边互相交替喂。对于不容易喂食的婴幼儿,若孩子颈部的活动度比较好,但只愿意吸吮某一侧乳房,且排除病理上的疾病后症状仍不见好转,这就表示孩子的颈椎可能有一些错位,需要父母留意了。

当然,孩子的生活作息、饮食、睡眠习惯及心理因素等也会影响到孩子的食欲,我们要综合考虑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饮食问题。只有让孩子愉悦地吃饭,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口吃也是颈椎错位的一种信号

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从不会说话到可以用语言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及情感等,通常是在1~3岁的阶段;到了4岁以后,他们几乎可以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但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孩子出现了口吃症状,令父母又着急又心痛。

口吃“千差万别”,根源就在脊椎

所谓口吃,俗称“结巴”,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表现为说话时迟缓,发音延长或停顿,不自觉地阻断或语塞,间歇地重复一个字或一个词,失去正常的说话节律,呈现出特殊的断续性。它可分为暂时性口吃、良性口吃和永久性口吃三种。其中,暂时性口吃是一种发育性口吃,始于l~2岁婴儿初学说话时出现的口吃,3岁年龄阶段最多,此时是儿童言语发展到自己构造词句的阶段。由于他们的神经生理成熟程度还落后于情绪和智力活动所需要表达的有关复杂内容,因而说话时出现踌躇和重复,是儿童言语发展的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良性口吃出现在儿童3~5岁阶段,这时家长耐心矫正,通常半年到六年内多可消失,不至于影响孩子的一生。永久性口吃主要出现在儿童5~8岁阶段,常作为一种特殊的持续固定的言语形式存在,除非进行持续的有效的矫治,否则保持终生。

关于口吃的病因,很多人都知道是与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家庭环境、意外创伤、心理压力及孩子的模仿习惯等有关。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儿童口吃也与颈椎错位有关,颈椎不正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当孩子的颈椎发生偏离时,会压迫由椎孔发出相关的神经,使正常信息不能在人体内有效传导,进而引起发音肌肉之间的运动不协调或痉挛,造成口吃。

孩子口吃,父母该怎么办

当孩子5岁以后仍有口吃症状时,父母在排除心理、创伤及环境等因素后,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脊椎检查,若是孩子颈椎错位,可通过整脊疗法等进行矫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对于口吃患儿,在脊椎调整过程中,家长也应当从心理支持及语言训练(如朗读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儿歌或诗歌)等多方面综合矫正孩子的口吃,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孩子脊椎有问题

在生活中,无论是学龄前的儿童,还是已经上学了的青少年,我们常听到长辈训斥其中一些孩子“站无站相,坐无坐相”,这是在说他们存在站姿或坐姿不端正的问题。所谓站姿坐姿不端正,多指孩子出现高低肩、驼背、颈部上仰、骨盆前倾、长短脚等情况。看到这些,家长多很气愤,殊不知,这一切也并非孩子所愿,脊椎才是真正的遥控器。

脊椎畸形:罗锅、斜颈、身体扭曲找上门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从正面看,脊椎是竖直的;从侧面看,脊椎是有正常生理弯曲的。但如果它发生病变,不能保持原来的正常形态,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畸形,即使不严重也可能造成站姿或坐姿不端正。例如,孩子的胸椎出现过度后弯凸,在其背后就会形成一大块隆起,即我们常说的“罗锅”,他自然是想坐直也不可能了;若孩子颈椎出现错位,脖子就会偏离中线,出现斜颈等,根本不可能昂首正头;再有,孩子脊柱往正面的横向弯曲,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身体都是扭曲的、不平衡的,又何来站相和坐相可言呢?

由此可见,孩子的脊椎病变既使孩子非自愿地丧失了美观,又损害了他们的健康。如今,还有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如果患病孩子年龄小,脊柱只要多运动,就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好,或者等孩子长大之后再去矫正就来得及。其实,无论孩子年龄大小,一发现其有坐姿或站姿等脊柱问题,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否则很容易延误病情。 d9JDZkI1AWWDskAZhsyFvfY7HrqQXCUyfzB+9ALcVXrOYx70LOF9jCGok95128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