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走下神坛的关羽
聂小晴

第一卷 桃园结义薄云天 第一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从离家出走开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古语有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末时期,宦官权臣结党营私,把持朝纲,民不聊生,饥荒遍野。那些身居上层统治阶级的掌权者似乎并不认为在底层生活的老百姓是人,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能把奢靡的生活过得更奢靡一些,从赋税到徭役,一年比一年加重,只要是能搜刮到钱的地方,他们都没有放过。无法负荷的国家机器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运行不下去了。

所谓的官逼民反就是这个局面,当想活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成了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活下去,活下去而已。

一群农民兄弟纷纷扛起了手中的锄头,加入造反的行列。有一个叫张角的,作为当时众多起义者中的一个,他是属于比较出色的。

张角,男,读书人,但却是一个比较失败的读书人,理由就是他逢考必败,考了那么多年都还只是一个秀才,他由此产生了仇恨当权者的情绪他毅然起义,组织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农民军队,以头戴黄巾为标志,向这个王朝发起了最为猛烈的攻击。

张角起兵没多久后,汉朝政府就派了官兵前去镇压,却遭到了最为顽强的抵抗,久攻不下。这时,一个名叫刘焉的官员提出贴榜招募民兵,壮大官兵队伍。

这个办法很有效果,当榜文在涿郡张贴出来以后,主角才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后,逐渐奠定了他们无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游戏,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四月,关羽来到了涿郡(今河北涿州)。

在此之前,他住在并州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成年后的职业是打铁匠。他现在之所以来到这里,并不是因为旅游路过或者采风爱好,这其实是个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在老家杀了当地的一个恶人,杀人要偿命,他犯了法,被通缉了,所以才流窜至此,一直靠给别人拉车,或者做点小买卖为生。

有家不能回,这是很痛苦的事情,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24岁的关羽仰头看着城墙上贴的招兵榜文,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如果从军打仗,就意味着可以立功,立了功就代表之前犯的错误可以取消,这样就不用再过东躲西藏的日子了,说不定还可以衣锦还乡,和家人一家团聚呢。

兴奋的血液冲进了他的大脑,随便进了路边一个小酒馆里要了两盘牛肉,打算吃饱了就去报名从军,争取在前途无量的军旅道路上走出一片光明,可还没等他坐稳,有两个男人就围了上来。

“不知道这位兄弟叫什么名字?”年纪稍大的那个男人笑眯眯地问他,挺和蔼的样子,看起来不像是挑事的,不过,关羽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婆妈。(十分精准的判断)

互相通报了各自的姓名,大家就坐到了同一张桌子上聊起天来,年纪稍大的叫刘备,另一个脸比较黑的叫张飞。他们也是看了榜文打算去从军的,不过他们没打算跟着政府干,而是想要自己单干。而且他们还力邀关羽加盟,理由是打第一眼看见关羽,就觉得他跟他们是一路的。

换了别人,可能对这个要求不会太敏感,只要能参军就行了,还在乎老板是谁吗,而且跟着刘备他们,自己也算是大头之一呢。

可是关羽沉默了,他没有当即作出响应,他不是不愿意,只是有点担忧,作为一个像他这样的农家子弟,十分清楚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造反。

“我要考虑一下。”去政府指定部门报名签字,那才是正经的从军之路,关羽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他冷静下来,他要想想到底哪条路才是自己应该走的。

张飞和刘备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邀请关羽去张飞家里小住。在他们看来,这个红脸汉子是一个角色,别人都是印堂红润就算是红运高照了,他却整个脸盘都是红的,一定要拉他入伙。

关羽没有拒绝,毕竟白吃白住的好事,傻瓜才会错过,更何况他现在正愁没地方住呢。但对于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关羽来说,造反冒的风险可是太大了,被逮住就会被砍头的,他不能不慎重地想一想。

在很多的评述演义里,关羽都被塑造成了一个天生的英雄豪杰,似乎就是为了起义而生的,刘备一召唤,他立马就和张飞奔入了刘家军的革命队伍中,表现了他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

但是,从事实出发来想想的话,作为一个头脑正常的人,在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后,是不会断然就做出一个可能掉脑袋的决定的。所以,关羽这样的犹豫,并不说明他就不是一个英雄,而是更加体现出他的谨慎,而不是一个轻率的人。

但是不管怎么样,从他杀人离家的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走一条和普通人不一样的道路,艰难坎坷,充满血腥,但却在不断战胜敌人的同时也不断战胜了自我,这就是命运安排给他的,推也推不掉。这就是他的宿命。

关羽光荣受聘

张飞有房有地,职业是杀猪,虽然不怎么高尚,但比起盲流关羽和编草鞋的刘备来说,这已经足够让人羡慕的了。张飞的家要比关羽想象中的还要气派,两间瓦房,一个大院子,后院还有片桃树林子,据张飞自己说他不但衣食丰足,每年还能有余粮存下来,论起成分来,张飞也算得上是一个地主了。

关羽不了解他这样的人为什么还要造反,而刘备更是没道理造反了。他不但是一个有正经编制的国家公务员,而且每年的补贴要比老百姓多得多。这两个人放着安安稳稳、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折腾掉脑袋的事情,关羽非常想不通。

不要紧,你想不通,我们就慢慢让你想通,整个晚上,在张飞家里,刘备亮出自己的身份,证明自己是汉室后人,他起义是为了保住汉室的江山,换种说法就是他是为了保卫自己家族而起义的。而张飞则证明自己从小练武,就是为了想体验一把当豪杰的感觉,没别的。

苦口婆心搞完了普法教育,他们又对关羽展开了心理教育:如果你不将现在这个混乱的局面结束,造就一个新的天下,那还会有多少受苦的人每天流亡或者死去,想想你自己,你就知道这个世界多么需要改变了。

关羽被触动了,是啊,如果不改变现状,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像他一样的人有家不能回,“好吧,我同意了。”关羽叹了一口气,终于同意了。

刘备和张飞欢欣鼓舞,他们为争取到一个同盟军而兴奋,也为即将开始的事业而激动。商量好之后要进行的事情,他们早早洗洗睡了。

关羽却是一夜未眠,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踏上这样一条前途未卜的道路。

关羽的童年是在一间四壁漏风,冬凉夏暖,空气流通很畅顺的茅草屋里度过的,这时候他的主要时间是用来放牛。关家以前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只是后来衰落了,但是关羽的爷爷,还有他的父亲也还是非常热爱读书的。

受家庭遗传基因的影响,他曾经非常想读书,但是他家没钱付学费,他没有诸葛亮那样知识改变命运的高度认识,自然也就没有大官来他家里请他出仕,所以,他一直很老实地放牛。

作为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淳朴乡村少年,关羽那时内心最大的梦想并不是保家卫国、征战沙场,而是找一个手脚勤快、干活利索的姑娘做媳妇,然后生下自己的儿女,等他们长大后,继续接过他手中放牛的工作。

而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这种向往很快就美梦成真了。因为他常躲在一家私塾的窗外偷听先生讲课,被先生发现后,不但没有怪他,反而欣赏他这种坚韧的学习态度,从此对他是言传身教。

先生姓胡,算是关羽的第一个老师,后来在关羽十八岁的时候,胡先生就做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娶了胡姑娘的第二年,关羽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他为儿子起名关平,就是希望全家兴旺的意思。

为了养儿子,关羽当起了打铁匠,这样可以挣更多的钱,让妻儿父母过得更宽裕一些,全家可以隔三差五吃上一顿肉了。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好歹也算是平安祥和,关羽想过几年再攒点钱,就可以修一间更大的瓦房,让家人都住得更加舒服一些。可是老天爷不知道是不是在和他作对,这么简单的愿望都不让他实现。

在打铁的那条街上,有一个恶霸非常无赖,大家都不敢惹他。关羽虽然对恶霸是一忍再忍,但坏人总是以得寸进尺为光荣的,恶霸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关羽的忍耐限度,最终被关羽拿他的脑袋当铁块给锤了。

错手打死那个欺压了他无数次的恶霸后,关羽选择了逃跑,不是因为怕死,而是他不甘心就这样为那个坏人偿命。他虽然杀了人,但他才是受害者,关羽知道这些话是没有人会听的,在那个官官相护的年代,只要他一进入衙门,肯定就会被先折磨,后砍头的。

所以他流落在外,一直不敢回去。父母在恶霸寻仇的时候,被逼跳井身亡,而妻子带着孩子回到娘家才躲过灾难。

本来幸福的一家就这样家破人亡,关羽思念妻儿,但是却不敢回去看望,害怕给他们带来麻烦,也找不到未来的出路,这一切都是如今这个动荡不安的局势造成的。像他这样的人天下还有很多,如果没有人能救他们,那就只有自己救自己了。

为了救自己,也为了救更多的人,关羽终于选择了之前他想都没有想过的一条路。没想到一次偶然的相遇就这样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人生如戏,一切皆是命也!

万事开头难,对于造反,三个人都是新手,在拿不定主意的情况下,刘备提出一个没头没脑的意见:结拜。

于是在张飞家后院的桃园里,三个人对着苍天磕了几个响头,根据年龄大小排出刘备大哥,关羽二哥,张飞三弟的顺序后,说些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皇天后土,在此作证之类的话,就算是将合作的事拍板了,老天爷就是公证人,谁以后有异心,就被雷劈。

此情景后来被无数后人结帮拉派的时候拿来借鉴采纳,但是当中不怕被雷劈的不占少数,毕竟亲兄弟还会反目呢,何况是异姓哥们儿呢!至于誓言,比起利益来,全是狗屁。但是刘关张三人却在那条异常险阻的道路上,互相扶持走到生命的尽头。

此时的关羽看着眼前的这两个兄弟,热血沸腾,他有了再次被亲情包围的感觉,只是没有想到他会是最早离场的那个,更没想到,因为他的离场而变相加速了刘备和张飞退出历史舞台的脚步。

今生是兄弟,至死不离弃。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证明了当初的誓言,在那个乱世中,他们始终站在同一战壕,坚持到了最后。

一把大刀闹革命

要造反当然要有装备和人马,不然就凭他们三个人撸起袖子往战场上冲,跟敌人近身肉搏也太不靠谱了,所以商量了一下,张飞出钱,关羽出力,刘备招人,很快招集起了一支千余人的武装队伍,关羽还为他们每个人量身定做了兵器。

关羽给自己做了一把82斤的大刀,名为“青龙偃月刀”。跨上战马,举起大刀,十分的牛气哄哄,这个造型如果放到如今,拉出去拍几张写真集,关羽肯定会被电影公司定位为硬汉级别的武打新星。可惜生错了年代,关羽没办法拍电影,只能扛着大刀拼命去,还是没有劳动保险、医疗保险的那一种。

刘备的兵器是双股剑,张飞的是丈八点钢矛,都是限量版,独家制造。全军不但都穿着盔甲,整装待发要奔赴到前线,而且还唯恐大家不知道一样,每天敲锣打鼓继续招人。当然了,他们敢如此招摇,是和当地政府打过招呼的,我们是去义务打叛军的,是为你们减轻负担的,所以也就没人去管他们。

招兵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

接下来的事情比较符合历史规律,张角在起义的第10个月后病死在军中,而他通过搞封建迷信活动组织起来的队伍也和往常起义的农民军一样,壮大、腐化、被不断镇压,然后在这过程中消亡。这似乎成了农民起义军不变的宿命。

在大兴山下,刘家军第一次遭遇了黄巾军,在关羽和张飞各自斩杀了黄巾军两员大将后,成功收服了这支部队,这是他们第一次以少对多的胜利战斗。也就是从这时以后,关羽他们也通过镇压起义军不断地壮大了自己。

此时,刘备决定深入义军最活跃的颍川,进行大规模的清剿活动。然而就在他们走到半道上,即将要成为剿匪英雄的时候,却遇见了一个改变他们方向的人,其实这个人完全是无心之为。

这个人叫董卓,是政府机构里的高级干部,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和手下正被黄巾军围着,打得灰头土脸,眼看就要扛不住的时候,出于江湖救急的道义,刘备他们打散了黄巾军,救下了董卓。

董卓实在不太厚道,听说刘备他们是自立门户的无编制人员,连声谢谢也没说就拍屁股走人了,那速度快得好像唯恐刘备他们会讹上自己一样,在董高干的眼里,他们实在是太不入流了。

刘备还没发话呢,张飞就气得不行,提起刀来就要追过去把董卓的脑袋给砍下来,本来嘛,好歹也算是救了他一命,他竟然这么没礼貌,素质太差了。

关羽拉住了他,认真地对他说:“他是政府官员,杀了他会很麻烦的,不过,我们一定会比他混得好。”

不要看你现在是吃皇粮的,但是在如今这个乱世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保不准日后会怎么样呢。

刘备对此也表示了同意,在两位大哥的劝说下,张飞才决定让董卓的脑袋在脖子上多留几天。而董卓的蔑视对刘备有了一个新的启发:原来政府编制还是很必要的,起码可以装装门面。所以,他和张飞、关羽商量着,先混个编制,再谋发展,二人表示了赞同。

于是,在这个岔路口上,刘关张开始走向政府靠拢的路线。关羽一直记得董卓那个蔑视的眼神,他终于知道了自己受苦的根源,就是因为这些高高在上的人,从心底就没把底层的民众放在眼里,所以这些苦难都是他们造成的。

关羽虽然没读过多少书,而且从小也是从事着技术含量很低的体力劳动,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成为一个伟大的人。自古以来,建立一个王朝非常难,但毁灭一个王朝却是相对容易的。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是没有道理的,当这个社会的内部已经长满蛀虫的时候,就是需要一个清理工来打扫了。关羽觉得,也许自己可以担任这个清理的工作,因为他的心还是干净的。

在刘备忙着找老板,张飞喊打喊杀的时候,关羽却是站在一个他们够也够不着的高度上,俯视着这个混乱的世界。

从拎着大刀闹革命,到思想升华的现在,关羽不过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是苦难练就了他,而他也将在苦难中继续的成长,直至成为一代名将。

坏人中的极品

董卓是一个坏人。根据常识,作为一个坏人,就一定会干点杀人放火、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也不奇怪,毕竟人家不是慈善家,是要靠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来打出自己十恶不赦的招牌的。董卓不甘落后,也严格遵守了坏人本职,雷厉风行地干了几件坏事。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八月,董卓拥立献帝登基,接着便是下令将所有反对的人逮捕入狱,该杀的杀,该判的判,总之一句话,不服我不行。

然后就是朝政大换血,只要不肯合作的大臣,通通都被炒鱿鱼赶了出去。不但如此,他还强行到人家家里抢人家的钱,霸占他人妻女,甚至连皇帝的老婆也不放过,行为真是太恶劣了。

但董卓似乎打算将恶人进行到底,他一时心血来潮,萌发了迁都的想法,便强行让洛阳几百万的百姓拖家带口地去了长安。那么远的路程,他当然是舒舒服服地坐在车里,可是百姓去是完全的步行,一路上你踩我踏,横尸遍野,真正的人间炼狱。

更有甚者,对于历朝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董卓也是完全的嗤之以鼻,在他看来那些书本唯一的用处就是当柴火用,结果致使很多珍贵的图书资料变成了烧火做饭的燃料。董领导的水平低到这个分上真是无话可说了。

恶有恶报,此时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在董恶人的扫荡之后,只剩下了王允、吕布等一些亲信在朝中,至此他完全把持了朝纲,从此老子天下第一了。

可是令董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叫王允的人其实并不是他的亲信,在董卓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时候,他始终保持沉默,偶尔还会发出迎合的声音。但是暗地里,王允一直在默默观察着,寻找着董卓的弱点和矛盾,等待着最为合适的机会。最后,老天爷也没有辜负他的耐心。

无论后来如何,至少在当时董卓确实是威力无比,牛气冲天,他不遗余力地打击诬陷所有与自己为敌的人的同时,也在不断为自己刨着越来越深的坑洞,最终在不久的将来,被人推到了坑里。

董卓一直认为,只要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想要干掉任何人都是说说话的事,但是他没发现,全国各地,反董的呼声越来越高,大家全都摩拳擦掌,恨不得把董卓的骨头拆下来敲鼓去。

刘备也是其中一名积极分子,此时他还只是混到了一个小县令,虽然没有发家致富,但是赤子之心还是有的。董卓劣迹斑斑,既有经济问题,又有严重的生活作风问题,要把他搞倒那是必须的。

关羽知道对于董卓这样权欲熏天,无人能管的人,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对付,那就是杀了他,杀了此人,天下将复归平常。

和关羽想法一致的大有人在,他们将董卓的罪状一一罗列出来,什么冤杀忠臣,人神共愤等,写得是慷慨激昂。但是董卓先生表现出了非常的镇定,小子们,想跟我闹,不想混了是怎么的?

于是继黄巾军之后,又一度混战开始了,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挡一双。事实证明,董卓的确是个不能小看的人物,面对那群如狼似虎的讨逆者,他应付自如。

而这时,刘备他们的情况则是很不乐观。黄巾军的主力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的顽强抵抗力在不屈不挠地做着最后的挣扎。

当了官的刘备成了被打击的对象,所以他还没来得及踏上讨伐董卓的道路,就被黄巾军打得朝另一个方向撤退了。关羽提议,干脆去投靠公孙瓒吧,据说公孙瓒为人豪爽,热心助人,刘备当县令就是他举荐的,而且实力不弱,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已经这么落魄了,还挑啥呢,刘备赶紧收拾人马去投奔公孙瓒,还是先生存下来再说,至于别的,都是稍后考虑的事情。

公孙瓒这人的确不错,对刘备他们礼遇有加,尤其对身板高大的关羽更是照顾有加,看来面色红润的人走到哪里都受青睐。

虽然面色不错,但关羽的运气似乎一直都不好,出身贫寒,靠劳力养家,好不容易娶妻生子了,结果最后又落得个背井离乡,妻离子散。重新找了份新的工作吧,却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高风险职业,而如今也是一点回报都看不到,只是每天提心吊胆地奔波逃命,在滚滚硝烟中求生。

是不是自己太高看自己了,本来就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打铁匠,却非要充当救世英雄,打算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结果弄得自己现在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进退两难。

关羽叹了口气,刘备和张飞已经睡着了。这几年来兄弟三人再怎么难也没红过脸,虽然张飞脾气暴躁,但只要关羽说得有道理,他总是能虚心接受。刘备虽然又罗唆又没主见,但有什么好东西,总是最先拿来给他的两个弟弟。而且说到底,比起董卓、袁绍那些人来说,刘备也算是一个善良的领导,不会随便杀人,不是心里只有权力和欲望。最主要的是他讲义气,对兄弟情深义重。关羽认为:“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地做兄弟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不论前方迎接的到底是什么,我都是应该留下来,兄弟三个已经情同手足了,如果我走了,就好像身上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安生。”

晨曦泛起,黎明就在眼前,握紧手中的青龙刀,只要兄弟同心,一定其利断金。

一战成名:灭华雄

有句俗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为了对付董卓,本来互相看不顺眼的各路诸侯纷纷聚集一堂,在公孙瓒这里扎堆商讨对策,场面相当热烈,感觉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研讨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气喘吁吁的兵士跑来通报说董卓手下的大将华雄来挑衅,气焰十分嚣张。大伙都坐不住了,小样,正准备收拾你去呢,就自己跑上门来了,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经过一番争论,大伙决定让大军阀袁绍手下的两位将军出面,去教训教训那个不知道天有多高的小子;而袁绍也是派出他手下最为得意的两名将军出去应战,就等着华雄的脑袋被拎回来吧,袁绍信心十足。

就在大家欢欣雀跃准备庆祝胜利,欣赏华雄脑袋的时候,兵士又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说,刚才出战的将军被华雄给砍了。

现场一片沉默,就在袁术打算再派人出去迎战的时候,关羽站了出来,毛遂自荐要去应战。又是一阵沉默,大家都盯着这个胡子长到膝盖的大个子,一时都不清楚他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公孙瓒连忙做了介绍,关羽?云长?哪位?大伙还在思索中,关羽再次提出要去应战的请求。袁绍认为关羽这简直是在侮辱他的实力,“我手下大将如云,随便哪一个就能收拾了华雄,哪还用得着你小子?”

袁术激动得欲破口大骂,却被一个人拉住了,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曹操。“他既然敢放这种话,就一定有他的能力,不如让他去试一试,就算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损失啊。”

此话似乎也有道理,而这时除了刘备和张飞担忧的眼神望过来以外,大伙都像约好了一样不吭气,等着看这个长胡子的笑话,反正对我们也没什么损失,愿意去挨打你就去好了,我们也不认识你。

袁绍也不好说什么了,他嘟囔着说:“颜良、文丑没来,要是他们在这里,哪还有你的份啊。”

关羽也不管袁绍的嘀咕,他提着刀就准备往外走,曹操喊住了他:“不如喝杯热酒再去吧。”

这算是给我壮胆吗,关羽在心里冷笑,头也不回地扔下一句话就出去了,“等我回来再喝也不迟”。

众人大眼瞪小眼,见过狂的,还没见过这么狂的。

关羽并不是逞能,从小从事体力劳动,使得他练就了一身结实的肌肉,打下了扎实的功夫底子。这几年的南征北战更是给了他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关羽还在这几年培养起了一个很实用的兴趣爱好,就是研究当时各个武将的武功招式、兵法套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华雄,他早就有所了解。

华雄正在得意洋洋地认为自己天下无人能敌的时候,忽然看见对面跑出来一个人,用相貌堂堂来形容他似乎都不够确切。关于这点,罗贯中同志当年在书里是有详细的描述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但是长得帅并不能代表功夫厉害,所以华雄一直到被关羽砍下脑袋的时候,都还死不瞑目地认为这是一个失误。

不过如此而已,当关羽砍下华雄的头,回到营寨里喝下那杯还有温度的酒时,没有理会旁人的赞叹和夸奖,他径直走到了刘备身后,和自己的兄弟在一起,这才是感觉最为踏实和温暖的时候。

在忽视了旁人嫉妒或者羡慕的眼光时,关羽也没看到曹操对他的欣赏目光,他现在还想不到今天给他斟酒的这个人,日后还会和他纠扯出瓜葛,并且是让他一生负疚的人。

曹操之所以敢和高干子弟袁术在一个平面上对话,为关羽出头,是因为他也是个高干子弟,而且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高干子弟。

在董卓的屠刀下,很多想灭掉他的人都提前到阎王那里报到去了,但是事实证明,高手之外还有高手存在,曹操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刺杀董卓不成功后,脸不红心不跳,沉着冷静地应对,打消了董卓的疑虑,然后果断出逃,在遭遇潜在危机的时候,能够手起刀落,毫不含糊,而且在明知道自己杀错了人,也能利用很好的自我安慰疗法,消除心理负担,可谓是强人中的强人。

曹操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大义灭亲,说翻脸就翻脸,稍加训练一定是个危险人物,比起董卓来那是绰绰有余,一个顶俩。

不过这些对于关羽来说并不重要,起码现在不重要,对他而言,今天的阳光是异常明媚的,他得到了他早该得到的认同和荣耀,这份荣耀将会使得他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被光环笼罩。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中,成功者的脚下是无数失败者用身躯堆积起来的山丘。站的越高,身后流淌的鲜血就越多,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无可避免的过程。

关羽开始了他迈向山顶的过程!

群殴才是潮流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夏日,长安城内。

有一个人在极度不满中,怒气马上就要爆发!这个人就是董卓,今天他的心情格外糟糕,因为据前线来报告,说他的爱将华雄被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胡子比头发还长的红脸汉给砍了,侮辱,真是天大的侮辱。

这个仇一定要报,不能就这么算了,就在董卓打定主意的时候,“让我去教训教训那群人,”突然发话的人叫吕布,是董卓认的干儿子,属于愣头青类型的,“看他们还敢不敢嚣张。”

关键时刻还是儿子顶事,董卓热泪盈眶地把吕布送上征途,祝愿他早点凯旋。而正当吕布前来报仇的时候,公孙瓒也收到了消息,知道董卓派了一个猛人前来报复,看来这次是惹大麻烦了。

就在他忧心忡忡的时候,关羽对他说,“不要担心,有我们在,不管是谁都叫他有来无回。”

关羽不是在说大话,不过这个时候,不管怎么样,公孙瓒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两军对阵,喊了几句开场白后就开打。公孙瓒是总指挥自然很惹眼,吕布一上来就奔着他冲了过来,公孙瓒自然不是吕布的对手,几个回合之后,就在公孙瓒快要支持不住的关键时刻,一声大喝从天而降地响起,中气十足,一时间盖住了所有的声音,“将军退下,让我来教训这个小子。”

猛人张飞冲了过来,但是请等等,怎么回事?张飞后面还跟着关羽,关羽身后还有刘备,冲锋的事怎么能只让弟弟上阵呢,当大哥的一定要带头,于是,三个人一拥而上,围着吕布就一顿狂砍乱揍。

吕布郁闷了,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仨人,一点规矩都不讲,竟然围攻。呵呵,小子,不懂了吧,世界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一对一的单挑已经严重落伍,群殴才是潮流趋势的所在。只要能砍倒你的规矩就是好规矩。

形势已经大乱,三个人轮番出招,吕布先生再猛,也打不过三个人,所以他选择了逃跑。关羽他们紧追不舍,幸亏吕布的马是名马,跑得快,这才逃出生天。

真是阴沟里翻船,就在吕布落荒而逃的时候,刘关张三人成了战斗英雄,大家对他们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公孙瓒也彻底看清楚了三个人的潜力,便对他们封官加爵,进行糖衣炮弹式的收服,刘备当上了司马,而关羽和张飞也成了军侯。这是关羽人生中第一个军职,很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标志着他从这时候起,就正儿八经地成了一名军人,为国效力,为民除害。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比较无赖了,因为之前就已经得出了一个定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这个世界上,和平爱好者虽然不少,但想闹事的依然存在。就在公孙瓒这边打胜仗的时候,袁绍已经开始了偷偷地到处去吞并地盘,其中不乏属于公孙瓒的地方,这事就做得不地道了,合作关系还没解除呢,你就这样,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

不是只有你才会抢。

于是,北方土地上最早的兼并战就在袁绍和公孙瓒之间展开,作为得力干将的关羽,更是不遗余力地为老板打了几场硬仗,一步一步地走向了那个最顶端的位子。

一旦开了头,便再也无法停住脚步! tn75H7flNlAS6LYvgM1tACvr8YXEPCKDpZKs99dySsHbxE1qeozWHYKnyx1gHP3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