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1

谁能真正洞悉你内心的空旷,当你气定神闲地矗立在风口,站在山巅之上时,脚下掀起的是多大狂澜,在旁人的赞叹和扼腕声中,谁又能明白你的一生都试图在穿越茫茫夜色,期盼看到黎明的曙光,裂帛江天的琴声在诉说着一种空空如也的抱负。

当奶爸的日子

丞相更可靠

正所谓辛辛苦苦一辈子,一朝回到旧社会,为了崇高理想,远大目标,用了毕生的心血去经营,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损失严重。

有时候,天堂和地狱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这突如其来的失败让刘备很难承受,所以他病倒了,选择用死亡来逃避命运对他的嘲弄。活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眼看着就光宗耀祖了,可是一夜之间,老天似乎又将这一丁点的幸运收回去了。

无产阶级混到了大地主级别,可是还没来得及显摆几天呢,很快就又被击垮了,真是痛苦啊。

可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还有就是,明明难以承受,偏偏要继续承受下去,诸葛亮就选择了这样痛苦的人生。

蜀建兴元年(公元223年),白帝城,刘备最后一次和诸葛亮交谈,二人开诚布公,好像回到了16年前初次相识的时候。

十几年的光阴过去,早已是物是人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刘备才真正认识到眼前这个人的价值,这才是真正能振兴一个国家的人,他有着自己所不具备的远见和卓识,他有着对这个世界更为清醒的认识,他能永远站在绝对的高度上看未来的事情会如何发展,这是一个辅佐君王的最佳人选啊,不过自己已经不能和他一同完成这个理想了,那就让后代来继续努力吧。

回顾自己充满失败的人生,刘备对诸葛亮说出了发自心底的嘱托:“现在到了这个地步,我也不再说什么了,只希望丞相能答应我一件事情。”

“蜀国今后就要靠你了,希望你率领众位大臣,好好辅佐刘禅,但愿他能不负众望,完成我未竟的事业。”

“尚书李严是个难得的人才,有他在旁边帮着你,一定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看见诸葛亮点头,刘备欣慰地笑了。最后又补充说了一句肺腑之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该说的说了,该交代的交代了,什么担忧和不放心的事情都告诉了诸葛亮,这个世界终于要彻底清净了。

经历了无数艰辛的历练,终于看到了清晨的曙光,可惜只是曙光而已,诸葛亮看着眼前这个撑不到天亮的人,心情难以言表。

从隆中毅然追随你,十几年的风雨沉浮,原来我们最终还是无法一起走到终点。那个当初被我们畅想了无数次的光辉未来,你最终还是无法看到。放心,我会照顾好你的儿子、你留下来的国家,他还太小,还需要人帮助,我不帮这个忙,又该是谁呢?

在斗争激烈的当前,我更不能离开,这个国家和你的儿子,都是我的希望,但愿日后在我垂垂老矣的时候,我能看到一个太平盛世,那时,我一定会笑着去见你,告诉你我们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背负着使命继续走下去吧,诸葛亮,真正的考验才刚刚拉开序幕,在这个世上,聪明人总是要付出更多。

刘备慢慢闭上眼睛,其实他不想死,他只是很累。诸葛亮郑重地给他叩了几个响头,这是真的悲痛和敬重,他们曾经因为惺惺相惜而走到一起,成为革命战友,虽然期间出现过分歧,但是作为第一任老板,你的位置是无法抹杀的。

终于,最后的告别时刻到来了,刘备在当天、在白帝城永安宫去世。

把皇帝不当干部

现在只要小孩子不用功读书,或者考试成绩很差,家长就会很生气地说他:“你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这里的阿斗就是指刘备的儿子刘禅,诸葛亮的下一任领导。

这位当反面教材当了上千年的刘阿斗并不冤枉,单从他做人的态度来讲,就实在是太差劲了。

刘备这辈子忙事业,事业失败,养儿子,儿子也同样失败,阿斗也算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却是一点没受到烈火的淬炼,人长得不精神也就算了,做事情还拖拖拉拉的,一点也不干练,怎么看怎么不像个当皇帝的样子。

但不管怎么说,岗位还是要有人继承的,于是,在刘备死后一个月,刘禅老兄正在宫里玩耍,忽然被人告知别玩了,要工作了,接着就被推上皇位,成了蜀国第二任领导人。

刘禅先生并不十分清楚这个职位的真正意义,在他看来,不过是加了一个名誉头衔而已,该怎么活还继续怎么活,没有什么变化。

你错了,刘禅小同志,地位不一样,活法也就不一样了,何况还有一个镇国之宝诸葛亮先生在旁边鞭策着你,想不干活,门都没有。

诸葛亮管这位小皇帝像管儿子一样,每次刘禅偷懒怠工的时候,他就拿出刘备写的诏书念给他听:“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这话的意思就是让诸葛亮给刘禅当干爹了。

刘禅很苦闷,平白无故多冒出个爹来,还管东管西的,每次刘禅犯点小错误,诸葛亮就拿出刘备的遗诏,引经据典地告诉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意思是你爹反正是这么说的,我就是负责转告,听不听话由你。不过诸葛亮这招还是很管用的,毕竟先皇的遗诏威力无穷,刘禅还是比较忌惮的。

16岁的刘禅毕竟太嫩了点,想跟诸葛亮斗,差的不是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但是诸葛亮也有他自己的烦恼,刘备一蹬腿走了,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和一个不成器的儿子给他,烦心事太多了。

刘禅继位时,封了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越接近权力的中心,所担负的责任就越大。诸葛亮现在不管大事小事都亲自处理,成天趴在办公桌上忙得昏天黑地,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几瓣来用。

就这样,诸葛亮还忘不了挤出时间来教育刘禅,忙里偷闲地关心他的身心是否健康成长,可惜刘禅并不领情,在他看来谁不让他玩,谁就不是好人。这就是刘禅简单的处事逻辑理念。

看到新老板这么不长进,诸葛亮虽然殚精竭虑,但也是无能为力,脑子是人家的,总不能硬掰开,把自己的智慧和责任心塞进去吧。

恨铁不成钢的诸葛亮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成功,他认为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将刘禅拉回正道,使其成为蜀国的贤明君主。抱着这样的美好愿望,诸葛亮一次一次地对刘禅进行教育,榆木都要开花了,可是刘禅的脑袋一点都不开窍,硬是守着诸葛亮这么一个智慧大宝库,一丁点灵气都没沾到。

悲哀啊,悲哀,原来死亡从来都不是最狠毒的惩罚,最让人难过的是明知道这是一个傻子,可是你还得把他当做美好的希望来期盼。有时候刘禅实在不开窍,诸葛亮也会因为太生气而骂他两句,反正你爹说了事之如父,你还敢翻脸不成。

刘禅很想翻脸,但这个老头子毕竟是老爹留下来的头号人物,是不能得罪的。所以他表面上表示服从,内心还是充满了抗拒之意。

偶尔拿出我是皇帝的架势来说事,但诸葛亮先生告诉他,你爹说了,让我对你全权负责,你敢不听你爹的话?刘禅不敢,所以涛声依旧。

君臣两个人互相说着不得已的话,底下却是明枪暗箭,谁都想把谁拿下。

当李严遇上诸葛亮

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要问了,为什么都只是诸葛亮一个人在忙活呢?刘备临死前不是说让诸葛亮率领众大臣一起辅佐的吗?众大臣都跑哪儿去了,现在在干什么呢?

首先来说被封为辅政大臣的李严,李严字正方,南阳人,曾效力刘表,后投降刘璋,在刘备攻打益州时,又投诚刘备,从此人轮番的从政历程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心眼活,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刘备要李严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目的,诸葛亮太明白了,这是一个权力制衡的因素。作为刘璋的老部下,李严代表的是益州军事势力,诸葛亮代表的则是刘备军事势力,攻入益州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这种主导地位是刘备成为蜀汉政权的一把手而作为基础的,现在刘备死了,这一基础也就随之消失了。

为了避免益州旧势力和自己的老部下发生冲突,引起纠纷,刘备选择了这样一个方法来平衡内部的权力关系,他实在是用心良苦。可惜他没能看清李严,也对诸葛亮认识不够彻底。

老皇帝死了,小皇帝还不够分量,自己作为重臣,权力自然是要分担一些的。李严会这样认为是没有错的,但错的是他面前挡了一个他无法越过的人,诸葛亮是不会允许他将中央权力分走的。

尤其是李严和诸葛亮在政治主张的意见总是大相径庭,诸葛亮说该屯兵,李严非得要出兵,诸葛亮说要务农,李严非得说要经商,有这么一个人在身边罗唆,实在是烦得很。

所以诸葛亮当机立断,将李严分去了永安还江州,当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辅政大臣,自己在中央把两个人的活全扛自己肩膀上了。

李严是个不忠心的人(最主要还很罗唆),诸葛亮认为拥有这种品质的李严不能胜任辅佐的重任,历史上也有人认为是诸葛亮权欲熏心,想独揽大权,所以赶走李严,其实仔细想想,如果为了权力,诸葛亮完全没有必要用这种小伎俩,因为李严的智商绝对比不过诸葛亮。

诸葛亮这么做应该只是因为李严所代表的益州势力强过了刘备老部下的势力,如果不加以剪除,恐怕益州迟早得还回去,自己还得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的考虑是对的,被分流了的李严为了表示他的不满,承包了一项巨大的工程,当起了挖山工。他希望能挖穿大山,给自己制造一个天然的军事屏障,挖出一座城池来用,然后和诸葛亮分庭抗争,最后再比个上下高低。可惜再好的愿望遇到诸葛亮,也是美梦一场,小子,还想跟我玩心眼,我捧得起你,自然也踩得扁你。工程进行到一半时,李严被诸葛亮召回了成都,软禁起来。

不过李严同志不要灰心,你的任务还没有完结,历史还需要你再发光灿烂一把,所以养好精神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吧。

李严挖山筑城的工程虽然搁浅了,但客观上奠定了半岛的中心地位,对今天的城市发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他间接地为我们后人作出了贡献。

至于其他人,那诸葛亮就更不放心了,有能力的有异心,没异心的没能力,会打仗的是文盲,会书写的没谋略。总之,领导工作很难做,求人不如靠自己,诸葛亮决定豁出去了,不就是搞政治吗,拼了。

在诸葛武侯的勤勉工作下,蜀国开始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个一直危机四伏的国家终于在历史的轨道上不断散发出了光辉,诸葛亮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虽然短暂,但是夺目,这也足够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吃了闷亏的南蛮首领

公正来讲,诸葛亮是一个很有能力,也非常有追求的聪明人,在他的指挥下,蜀国屯田养兵,近两年中,魏吴两国都没来骚扰过蜀国,而且吴国还跟蜀国再次结盟,成了友邦。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诸葛亮,就是周边的邻里关系一直没处理好。大家地理知识丰富的,一定都知道四川有许多少数民族,而在三国时期,这些少数民族被汉人称为蛮人。

蛮的意思就是未开化,我们现在听少数民族的同胞讲话还是云里雾里的,那时候诸葛亮同志估计更是难以理解,沟通不了,自然就会起纠纷,而南蛮的骁勇一向是传统,所以免不了,就会在边境上时不时地出来杀几个人,劫几车货,毕竟,人家是无业人员,成天总是没事骑马来回溜达,从来都是流动作战。

事情虽然不大,但也影响到了边区人民生活的安定,得摆平他们。所以,蜀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已经45岁的诸葛亮向刘禅上奏,希望可以领军南征,平定南蛮。

刘禅很高兴地批准了,丞相走了,总算可以闲两天了,天天累得够戗。

诸葛亮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实践家,在军事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次的战役必须擒贼先擒王,然后以德服人,令南蛮众人对蜀国真正从心底服从了,那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

加快速度吧,老兄,你的战前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那个南蛮首领,叫孟获的,可不是吃素长大的。

勇敢的孟获听说有帮汉人要来他的地盘上惹事,当下就火了,这不是找揍吗,二话没说纠集了一帮弟兄就杀了过去,可惜出师不利,还没怎么打呢,自己就先被诸葛亮给抓住了。看着那个摇把羽毛扇子的汉人,他气急败坏地说这次不公平,是自己没准备好。而诸葛亮也出人意料地赞同了他的看法,并且放他回去了(不知道他们是如何交流的,难道请了翻译)。

回到老窝的孟获气得几天没吃下饭,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结果誓言的回音还没结束,他就被他的副将给捆了起来,送到了诸葛亮那里。

原来,当初一同被抓住的还有这个副将,诸葛亮悄悄给副将咬了个耳朵,说孟获认为这次失利全是副将的不是,才能被否定了的副将被放回去后心里越想越生气,我都是听你的指挥作战的,你被抓了就把责任赖在我身上,我冤不冤啊我?一时冲动就又把孟获绑到诸葛亮这儿来了。

孟获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怎么样,你还是不服吗?”诸葛亮气定神闲地看着底下被捆的孟获。

“不服,不服,你这是耍诈。”孟获大喊大叫表示抗议。让他意外的是,诸葛亮再次放了他,还说他尽管放马过来。

看着孟获一溜烟跑掉的身影,诸葛亮镇定自若地笑了,这个人虽然勇猛,却无谋,不过总的来说不是个坏人,只要他真心诚服,日后说不定还是个好帮手。

孟获回去后心情极度郁闷,竟然被那个汉人利用自己人把自己给整了,他抓着脑袋想要想个计策把诸葛亮给整治整治,可惜没读过书,脑子实在是不够用,正发愁的时候,他的弟弟孟优给他出了一个诈降,然后里应外合的主意,得到孟获的大力夸赞(事后证明是个馊主意)。

孟优带着一小撮人来找诸葛亮说自己是来投降的,诸葛亮也照单全收,而且本着优待俘虏的政策,对孟优他们是好酒好肉地招待,可能是因为伙食太好的原因,孟优他们全都喝晕了。

等孟获前来袭击时,连喊几声暗号都没等到孟优他们出来接应,倒是把诸葛亮的蜀军给喊了出来。

命苦啊,几个回合下来,再次被捆。

诸葛亮告诉孟获,他这点小伎俩顶多就是骗骗婴幼儿童,孟优早就被他放在酒里的蒙汗药给药倒了。孟获依旧嘴硬,不肯服输,而诸葛亮也再次给他松绑,把他送出了军营。还对他挥挥手,那意思是有空常来玩啊,这里欢迎你。诸葛亮和孟获玩这种猫抓耗子的游戏,被属下很多将领看不过去了,我们是来打仗的,又不是来和南蛮人互动玩游戏的,大热天的,干吗啊这是。

你们不懂,肉体的征服只是表面,只有把内心抗拒的火种给熄灭,才是真正的征服,为了永绝后患,给刘禅留下一个安定的边境,诸葛亮真是用心良苦,可惜此时在成都吃了睡、睡了吃的刘禅不能理解,是永远无法理解。

这是刘禅的幸运,还是诸葛亮的悲哀?

上天悯之!

文盲与天才交量

混到了这份儿上,还不如死了算了。

孟获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这真是太丢脸了,那个该死的汉人竟然这么捉弄他,不过他似乎并没有为难自己的意思,不然也不会几次三番地又将自己放回来,这么看起来,这个人还是不错的。就在孟获同志内心极度挣扎的时候,他接到了一个情报,诸葛亮正一个人在树林里勘察地形呢。

确定了情报的可靠性,孟获带了一小队人马赶了过去。孟获在心里希望诸葛亮千万别那么快回去,多在树林里转转,让他也赢一次吧。在诸葛亮先生的带动下,这次战役成了一场友好比赛。

果然,孟获看见诸葛亮在树林子里东转悠、西晃荡呢,可能又在想什么办法来骗自己上钩,先下手为强,孟获大吼一声冲了过去,却只来得及看见诸葛亮的背影,就连人带武器掉坑里了。

又上当了,被人从洞里捞上来的孟获这次也不嘴硬狡辩了,梗着脖子在那儿生闷气,这叫什么事啊?

诸葛亮笑嘻嘻地再次为他松了绑:“你回去吧,什么时候真正想通了,我们再谈。我有的是时间。”

孟获又被诸葛亮放了回去,其实诸葛亮这次并不是完全在诈孟获,他在树林里一个人瞎转悠是为了找药草。南方天气太过湿热,很多蜀军将士受不了湿热的天气,纷纷中暑病倒了,诸葛亮经过诊断,开出了一剂药方,为兵士解暑。

这就是有名的诸葛行军散。由犀牛黄、麝香、珍珠、梅片、硼砂各3.1克,明黄24.8克,火硝0.3克组成,诸药各研极细如粉,再合研匀,瓷瓶密收,以蜡封之。用时每次服0.1=0.3克,凉开水调下。具有开窍辟秽、清暑解毒的功能,非常适用于现在蜀军的病情,这个药方后来一直流传了下来,至今还为这一带的少数民族所袭用,影响深远。

药方虽然简单,但是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鬼地方,药引子实在难找,诸葛亮只好发挥他的业余爱好,趁着早上空气好,去树林里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用的药材,结果被孟获撞见了。

但是孟获也不想想,丞相怎么可能会一个人单独在外呢?他的安危可是关系全军的安危,所以孟获被抓住也是活该。

小子,道行太浅啊,还跟我玩伏击呢,没睡醒呢吧还。游戏还没结束,我还有时间陪你继续玩下去,直到你最终感觉累了,最终能明白我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你回去,明白这个世界上,不闹事其实还有很多种活法,或许比之前的活法更好。孟获真的累了,是心累,这些天不断地被人捆了放,放了捆,真是折腾不动了。

他准备屈服了。其实败给那个摇羽毛扇子的家伙也没什么可羞愧的,自己实在是实力拼不过人家,不过他就这样总放我回来,我再去对他说,我承认自己失败了,这种事情做出来实在是很没面子啊。

在他为自己做心理工作的时候,他营中一员大将杨峰来请他去自己家喝酒,说是给他压压惊。盛情难却,孟获也打算借这个机会一醉解千愁,可惜人还没醉,他就更愁了。

杨峰把他给黑了,趁他喝酒的时候把他给绑了送到汉军营中。孟获再次见到了诸葛亮,这些天这么频繁地见到诸葛亮,让孟获有些崩溃。

抱着上辈子欠过诸葛亮钱的觉悟,孟获打算投降了,不过诸葛亮却谦虚地认为这次是个意外,说这次是杨峰下的黑手,不能算数。就这样,孟获再次获得了自由。

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孟获开始反思,从诸葛亮带兵来到这里驻扎,短短的时间内,自己的手下两次背叛,将自己送到敌人那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苦思找不出答案的孟获郁闷地回到寨子里。

不要着急,很快你就会知道答案的。

孟获之前派出去运粮草回来的元帅董荼回来了,不过他带给孟获一个坏消息,粮草被蜀军给抢走了。

怎么这么没用,孟获本来就心情不好,这下董荼算是撞到枪口上了,愤怒的孟获命人打了董荼一百板子,以此表示对他的惩罚。

这一打打出麻烦了,董荼是个受不得委屈的人,自己辛辛苦苦地干工作,这次虽然出现了失误,但是责任也不能全扣自己脑袋上啊,你还不是被那帮汉人抓过好几回,凭什么一到我就是一顿毒打啊?

心里越想越伤心的董荼仿效前几位同僚,趁孟获不注意把他捆了,还是送到了诸葛亮那里。又回到了老地方,孟获有些哭笑不得,一定是上辈子倒了血霉了,不然这辈子不会这么倒霉啊,老栽在一个人手里。

诸葛亮看着这个南蛮人,看来他还是没有真正服气,六次被抓,三次是被自己人出卖,这样的结果他还没从中意识到什么。

“你回去吧。”诸葛亮这次还是没有为难孟获,这让孟获大吃一惊,他说:“最后一次,如果你下次还能抓到我,我就心服口服。”

“好,我们一言为定。”诸葛亮笑了,要的就是他这句话,只有心服才是真正服了,最后一次较量将是这个游戏的结局,谁能操控这个最后的结果,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看着孟获,诸葛亮长吁一口气,这个人一定会拼尽全力来打这一仗,我一定要小心应付,虽然头脑简单的人好对付,但一旦当他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来。

最后的较量要上演了。

曲线救国:孟获找帮手

一切正如诸葛亮所料,孟获这次学聪明了,他去拉了一个帮手过来,此人身份不详,大概就知道是一个山寨大王,号称“木鹿大王”,估计因为跟孟获是同行,所以平时两个人还多少有点交情。

木鹿大王平日里除了坐坐山寨,还有一个兼职就是驯兽师,据说此大王手下的无数猛兽毒虫,只要木鹿大王一指挥,全都倾巢出动,到哪儿哪儿就遭殃。

不知道孟获是怎么说动他的,总之,最后孟获找到木鹿大王,木鹿大王带着他那些个害虫就去找诸葛亮报仇了。此时,诸葛亮这边也来了一个帮手。

远在中央的刘禅不知道是听谁的意见,看见这大热天的,丞相出门也好些日子了,就特地派了一名官员带来了一些瓜果、蔬菜这样的慰问品给在前线的诸葛亮,希望丞相旗开得胜,早日回去(假情假意)。

这名慰问官员名叫马谡,字幼常,属于少年英雄那一类的,虽然比诸葛亮小不了几岁,但从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他一直很受诸葛亮的喜欢,这次战场上相见,哥俩就当前的局面聊了起来。

“你认为孟获下一步会怎么做呢?”

“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派人出去打探一下。”马谡实事求是的态度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赏,他就喜欢这个实诚的孩子。

天快亮了,孟获,这次我要让你输得心服口服,无话可说。诸葛亮来到士兵的营帐中。因为南方夏季的天气酷热,而且蚊虫又多又毒,再加上孟获实在是不经打,所以大伙一般没什么事情就躲在帐篷里不乐意出去。

坐着也是无聊,一来二去都玩起了孔明棋,这是诸葛亮闲来无事发明的一种益智游戏,属于两个人对弈的棋类益智游戏,非常简单易懂,很适合读书不多的将士们玩。

看到兵士三两个扎堆在下棋,诸葛亮深吸一口气说,大家都打起精神来,最后的考验要来了。诸葛亮振臂一呼,大伙都拥了上来,听诸葛亮的陈辞感言,总体来说就是一个精神下达:坚持,耐心,打完这一次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总算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大家欢呼庆祝,棋也不下了,非常激动。

接着丞相提出了一个条件,为了可以顺利地离开这里,大家现在开始必须加班加点地做一项手工活。

严格来讲是个木工活,在大家疑惑的眼神中,诸葛亮将他的草图拿出来,说只要将草图上的这个东西做出来,必定能够取胜回朝。得了,既然丞相这么说了,就干吧,为了能早日回去,全军人都成了木匠。

孟获,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既然你不懂,那我就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你,智慧才是真正能包容天下的。

等信心满满的孟获重新杀回来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向热情的诸葛亮这次不但没露面,连门也没给他开,这是怎么回事?木鹿大王没那么多耐心,既然都来了,那就先打了再说。

一挥手,那些猛兽毒虫就一拥而上,这时,诸葛亮开门了,可是出来的是一个谁也没见过的物体,具体来说就是一个用木头做的牛,不过特别的地方就是这牛不但能跑,而且嘴里还能喷出火苗,这么新鲜的玩意别说孟获和木鹿大王看呆了,就连那些猛兽毒虫也是头一回见,全都掉头四处逃散。

那个木牛竟然自己追过来了,这次逃跑的还有孟获和木鹿大王,要说诸葛亮是人,打死他们也不信了,还是逃命要紧。

但是想来容易,想走就难了,大将马谡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们进行围追堵截呢,这里林深树密,一点就着,随便丢了一个火星就着成了汪洋大火,那些南蛮士兵和巨兽毒虫在火海里鬼哭狼嚎,真正的人间地狱。

从不读书学习的山大王怎么会是高智商的诸葛亮的对手呢,早在这之前他就派人打探了孟获的行踪,知道了他的计策,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用野生动物,那我就用自制的玩意儿,看谁唬得住谁。

别忘了诸葛亮的老丈人可是个出色的木匠,诸葛亮是他的关门弟子,而且诸葛亮的老婆也是这个行业的高手,所以诸葛亮的作品一定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作。

一片腥风血雨之后,灰头土脸的孟获再次被押到了诸葛亮面前,看着眼前这个始终镇定自若、面带微笑的中年人,孟获控制不住自己的颤抖,他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我不杀你,但是你也不能再骚扰我们蜀国的边境。”这是诸葛亮提出的条件,很简单,也很实际。孟获没有想就同意了,七次被擒,又七次自由,这是他一生最为奇怪的经历了,但是这段经历却是他难求的财富。

是眼前这个男人给予了他这笔财富,这个男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胸证明了在这个世上,武力是最苍白无力的,同样也证明了,君子是什么样子的。

孟获俯首称臣,表示永不再犯,而且还会镇守边关,今后的子孙也将如此,永不反叛。这个誓言果真被一直遵循了下去,直到1934年的英军进攻班洪、班老地区时,当地人民还遵守着祖先的誓约,誓死反抗,效忠他们最尊崇的“阿祖阿公”——诸葛亮。这就是有名的“班洪事件”。

圆满收场,不但解决了当务之急,还为后代子孙造了福,诸葛武侯这次行动可谓是功德圆满。

是该回去的时候了,成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熬资历混前途

在征讨南蛮的这场战争中,孟获输了,不过他输得一点也不冤枉,因为他输给了一个聪明过他百倍的人,可是这个聪明人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他的上级领导刘禅。

这个小祖宗是光长身体不长心眼,光长年龄不长智商,当皇帝也有一阵子了,可是基本业务还是完全不会,虽然有诸葛丞相的言传身教,但他的脑袋就是不转弯。

诸葛亮说:“老百姓的生活很苦,要减轻赋税。”好啊,交给丞相去做,于是诸葛亮批改公文,上山下乡,体察民情,把百姓吃饭的问题解决了。

又该解决外交问题了。诸葛亮说:“如今蜀国还是四面危机,我们在夹缝中求生存很不容易啊。”丞相去解决,反正我现在活得好好的。刘禅的甩手掌柜当得很彻底。于是诸葛亮又当起了外交官,天天搞外联。

诸葛亮说:“都江堰堵塞严重,会引发洪水,要处理。”知道了,丞相会做好的。于是诸葛亮又当起了河道总监,天天清淤泥,搞疏通,事后证明诸葛亮真是个全才,干啥啥行,都江堰让他治理得井井有条。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而他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

还是那句老话,功德无量。

可是光自己干得热火朝天是不行的,国家是姓刘的,不是姓诸葛的,正儿八经该干事的人还没睡醒呢。小子,赶紧醒醒吧,你不能指着你能干的干爹替你干一辈子啊。

就这样,诸葛亮在工作岗位上,用有限的精力发挥无限热情的同时,也不忘记对刘禅进行感召教化。

可是刘备这个儿子应该是属木头的,柴米油盐通通不进,任凭诸葛干爹吐沫横飞,口水四溅,他就是坚守底线,该咋活咋活,该咋玩咋玩,反正我就这个样子了,你能咋的。

诸葛亮的确没招,对付千军万马的那些主意搁这儿全用不上,这小子比彪悍的南蛮人还不好对付。其实诸葛亮完全可以不必这么拼命,作为蜀国的开国功臣、当朝丞相,他完全可以享清福,熬日子,等到过几年光荣退休,这一辈子也算是没啥遗憾了。

可是,有的理想总是不能忘记,即使岁月流逝,也难以抹去当初那份激荡的情怀在心目中的分量。虽然壮年不再,但豪气仍存,从小就埋在心底的那个理想如今已长成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让人不能忽视。

既然我注定要孤军奋战,那就希望上天多给我几年的寿命,让我完成这个一生的心愿,就算不是为了蜀国,不是为了刘备,只是为了自己隐忍数十年的理想。

照这个势头看,诸葛丞相是打算凡事躬亲,就算是去炸碉堡,他也会扛着炸药包自己冲上去。辅佐刘禅是本分,但是为理想而奋斗是目标。于是诸葛亮挽起袖子,继续投身到了革命工作中去。

刘禅继续玩他的,虽然诸葛亮依旧时不时地过来鞭策一下,但他已经基本不对这个倒霉孩子抱幻想了。

之后的情况便是该玩的玩,该干活的干活,互不干扰,天下太平。但是平静总是要被打破的,这次出手的是诸葛亮。

因为在一次茶余饭后,诸葛亮忆往昔,心潮澎湃于是他决定做一件事:北伐。

为了理想而崛起!

大腕也没好下场

只进不退的人生

丞相又要出差了,没人管他了。接到诸葛亮提出出兵奏章的刘禅第一时间得出了这个结论,他赶紧批准,生怕诸葛亮反悔了,要留在这里继续教训他。

杞人忧天的刘阿斗!

夜深人静,诸葛亮在收拾好行囊之后,在书桌前给刘禅写下了一封长信,大概意思就是告诉刘禅不要满足于目前的状态,要不断追求进步,重点培养自己的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这么好的一封青少年励志文章,被刘禅看都没看就随手扔在了一旁,在他看来这个东西既不能玩,也不能吃,有什么用?诸葛亮这篇情辞恳切、字字句句都发自肺腑的好文章就这样被他当时唯一的读者给忽视了。

但是好东西终究会被历史记住的,为了一同感受文中强烈的气息,特意摘抄了几句,好文共享,名言如下: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后人名曰《出师表》。

说是字字珠玑一点都不夸张,诸葛亮将他前半生的功过心得,经验总结都写在了这篇文章里。作为一个做人质量非常高的人,诸葛亮的这篇文章值得学习,可惜当时无人欣赏。不过没关系,这是本分,尽到了,心就安了,至于成效如何,实在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你可以不为自己的将来着想,我却要对你父亲的嘱托负责。

不过眼下,还是忙自己的事是正事。

找到方向的诸葛亮率军屯兵汉中,在沔水北岸阳平关下一个叫做石马的地方扎下大营,休养生息,准备就此开始他一生劳而无功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第一战。

这是一个先锋战,诸葛亮虽然对外大肆宣传,摆出打算由东部的斜谷古道攻取郿城的架势,并且命令赵云、邓芝率部下盘踞在箕谷随时准备进攻。

但是这都只是他的障眼法而已,诸葛亮真正的目的是凉州,而不是整个魏国,所以在曹魏将全部兵力投入到郿城时,诸葛亮已经开始另做打算了。

这样的做法只是诸葛亮为蜀国找一块跳板而已,所谓跳板就是当你在甲地想要到达乙地,中间却隔着丙地时,只有当你占据了丙地,才能更为顺利地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这是一个战略思想,这个保守的战略思想贯穿了诸葛亮之后的五次北伐,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蜀国的地形。

蜀国地势四面险阻,都有险峻的大山包围着,尤其是直接受到曹魏政权威胁的北面和孙吴政权威胁的东面,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北有秦岭,东有三峡,这样就使得蜀国易守难攻,是一个天然的乐土。

但是有利就有弊,这是自古以来的不变真理。

自从诸葛亮协助刘备进入益州,割据蜀中,就陷入了一种守不可出、出不可继的尴尬境地中。从成都出兵去北伐攻打魏国的话,那运粮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了,道路的崎岖让运粮工作很难做,可是出兵打仗如果没有充足的后方补给,那就会造成军心不稳定,这是打仗的大忌。

虽然之前夺取荆州的公安、武陵等地也还在掌握之中,但要让它们来作为出川的跳板,还是显得单薄。所以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跳板,诸葛亮选择了北伐攻取凉州。

如果能够夺下凉州,作为基地,日后无论伐魏国,还是对蜀国进行防御,都将是事半功倍的。

为了确保这次出征万无一失,诸葛亮可谓是绞尽了脑汁。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齐全了,攻击的时刻要到了,继续努力吧。

这一年,黄月英生了个男孩,诸葛亮为他儿子起名诸葛瞻。

找错了工作:曹睿

此时收到消息的魏明帝曹睿也在加紧准备着,情况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为了不让自己的家园被入侵,阻拦住诸葛亮的大军,曹睿曾一度提出要亲自上前线去督战,鼓舞士气,勇气实在可嘉。

这位勇敢的仁兄就是曹操当年最喜欢的孙子,说起此人来,那可真是说来话长了。

曹睿是皇子,这个位子来得实在是不容易,他的爷爷曹操同志当年东奔西跑,南征北伐,搞定了汉献帝后,又跑去追杀刘备,最后还被孙权一把火烧得家当差点没了,死里逃生好几回,好不容易才混来了这个局面。

他父亲曹丕也很猛,抢班夺权搞政变,一番流程下来,硬是把东汉的江山变成了曹魏的江山。

从父亲曹丕手中接过这个旗帜的曹睿也想要好好干,可是悲哀啊,局面实在是太乱了,这已经不是能力的问题了,而是超出极限的问题。曹先生最后用事实证明了,他这一生都是在挑战极限。

曹睿的母亲是曹丕抢的袁绍儿子的媳妇甄氏,因为这个女人长得实在是太漂亮了,所以曹丕不顾她之前已经嫁过人了,在那个道德底线很高的年代,依旧把这个已婚妇女娶过门来,还把她册立为妃子,对甄氏宠爱有加。不久后,曹睿先生就出世了。

在那个母以子贵的年代,本来曹睿会很幸福,可惜后宫争宠,甄氏被一名姓郭的妃子陷害致死。后来,因为郭妃不能生育,曹睿还被这个杀母仇人抚养。

郭妃因为害死了甄氏,心里有鬼,所以对曹睿也是非常苛刻,但是曹睿从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时间一长,郭妃也就不好意思再找他的麻烦了。忍辱负重的曹睿先生从小就是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因为甄妃的事,曹丕一直没打算立曹睿为太子。直到曹睿15岁那年,事情才有了转机。

那天,曹丕带着曹睿到郊外去打猎,一只母鹿领着一只幼鹿从他们面前奔跑过去。曹丕弯弓搭箭,把母鹿射死了,然后转过身来,让曹睿射杀小鹿。曹睿表情沉痛地说了一句:“陛下把母亲都杀死了,我怎么还能忍心再杀死儿子呢?”

曹睿的这句台词十分精妙,恰到好处地打击到了曹丕的内心深处,激起了他的父爱基因。所以虽然曹睿一直不被大臣们看好,但最后依然有惊无险地成为魏国的第二位当权者。

曹睿一继位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这位仁兄坐拥天下,但还是不能安心享受,虽然是皇帝,偶尔也得拼拼命啊。

面对诸葛亮的大军压境,曹睿急了,他命令负责西部军区事务的大将军曹真严守在郿城,自己也随时准备去披挂上阵,这个态度是很不错的,虽然比起诸葛亮来,他很没有信心,因为诸葛亮比任何人都厉害得多,有才干,有城府,而且深藏不露,永远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盘算着什么。

但是你放马过来吧,已经被逼急了的曹睿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虽然这次战役他成功地击退了蜀军,成功地完成了保卫战,但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完美也是唯一一次完美的演出。

之后的曹睿在短短十几年的在位时间内,起用司马懿等大将,成功地守住了家门口,而他自己也在占据高位、无人能管的日子里渐渐腐败,尤其是在诸葛亮病死以后,他觉得敌人没了,心理防线也就放松了,拿公家的钱给自己盖了好多别墅,还贪图美色,成了一个昏君。

历史上很多人批评曹睿,说他虽有打仗之勇,却无安国之智,其实说到底最可悲的还是生在帝王家。如果曹睿只是一个寻常百姓,他可以过着更为安乐的生活,而不用担惊受怕一辈子,才在最后几年里着急享乐,想把之前的人生幸福都补回来。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没有选择的,你选对了专业,很可能会跟错了导师,你选对了行业,很可能又会跟错了老板,没有任何事情能十全十美,而且有些事情就是命运安排、无法抗拒的。

如同曹睿的身世注定了他短暂的一生,不可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如同诸葛亮满腔抱负,偏偏次次都遗憾而归。

挑战极限的曹睿先生要和从容不迫的诸葛亮先生对决了,这是他们的首战,双方都十分重视,好戏就要开演了。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天,硝烟正式弥漫起来。

赵云和邓芝带的人马不多,但是任务却是十分艰巨的,因为他们虽然是疑兵,但就是要将错就错,让魏国的来将对他们进行攻击,而他们也要用极少的人数来拖住魏国大部分的关中兵马,这样才能保证诸葛亮有充足的时间,带领着蜀国的大军,在没有魏国大军救援的情况下攻打陇右地区。

在诸葛亮的烟幕弹面前,曹魏负责西部军区的大将曹真果然上当,他对曹睿报告说诸葛亮想直捣长安,要摧毁我们的老窝,在洛阳听到消息的曹睿也是急得不得了,赶紧派人传达了中央精神,一定要死守郿城。

事后证明,曹睿正确判断出了诸葛亮的能力,却错误地估计了他的目的,这哥们想要的并不是长安,起码暂时不是。

就在魏军都围着郿城打转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悄悄带着兵马前往凉州方向,进攻凉州去了。诸葛亮已经快赶到凉州了,曹真才悟出来原来他是想奔那儿去啊,连忙给上级打报告说,弄错了敌情,希望得到新指示。

得知被骗了的曹睿叫苦不迭,又慌忙调集大军去堵截,而他自己也是亲自调集了5万名步骑兵,由大将张郃带领着,开往凉州,决定亲自上阵。

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走到半道上的曹睿又接到了一个让他十分愤怒的消息,甘肃的南安、天水、安定三个郡县的守军集团集体叛变,都投靠诸葛亮了。我怎么就养了这么一群白眼狼啊,翻脸比翻书还快。曹睿悔得肠子都要青了,但是没办法,曹睿同志你还得保重身体,继续战斗啊。

这时一个人来到诸葛亮的营帐外,说是魏国的降将,是天水郡中郎将,因为守城大将逃走,其他郡的城门紧闭,怕他们是叛徒不肯放他们入城,无法回到自己的国家,也没有别的出路,所以就来投靠诸葛亮。诸葛亮也没为难他,此时的这个年轻人对诸葛亮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投降军官而已,但是他没想到,就是这个普通的军官,日后在诸葛亮后继无人的情况下,九出祁山,北伐魏国。

这个人就是姜维,蜀国后期的中坚力量。这是后话了。

这时的关中已然是一片红旗飘扬,大有都去投靠英明神武的诸葛亮的意思。曹睿生怕关右不保,又跑去长安督战,一番冷静下来,曹睿在客观分析了形势之后,认为诸葛亮虽然很难对付,但并不是不能对付。

而恰巧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就暴露出了他的一个失误,让曹睿逮着机会反扑了上去。机会的缺口来自于马谡。

这次北伐诸葛亮带去了很多有实战经验的大将,诸如魏延、吴懿等人,但是诸葛亮偏偏对马谡情有独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次一起对付孟获而结下了革命友谊。

本来蜀军的军容严整,赏罚严明,号令如山,攻打祁山,势如破竹地取得了节节胜利,照着这个势头下去,只要不出意外,胜利绝对是属于诸葛亮的。

可是偏偏诸葛丞相本着要提拔新人、多给年轻人机会的思想,派了马谡去守街亭。胜局就此扭转,蜀军一败涂地。当然,有些事情并非是机缘巧合,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则是为了一个更大的目的。

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看到了两个战略要地,其一是祁山,这是由汉中进攻天水的要道,而天水则是由汉中进攻陇西的要道。如果蜀汉控制了天水,可以自陇西东逼关中,则关中形势不利,所以天水对于陇西形势的控制意义重大。而蜀汉要得天水,必定要取祁山。

其二是街亭(街泉亭),在今陕西秦安县东北、庄浪县西南,把守着自泾河谷地进入陇西的要道。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因此只要控制了街亭,就可以狙击魏国大军,确保蜀汉对陇西的控制权了。

因为祁山、街亭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当时驻守在那里的是郭淮,魏国的一流将领。诸葛亮已经成功地进入祁山,至于如何攻下街亭,他还在思量中,他在选择一名最合适的守将。

这时,马谡老弟毛遂自荐,自告奋勇地要求去拿下街亭。诸葛亮赞许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意气风发,自信满满,而且才华横溢,绝对是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将领的复合型人才。

“你要怎么做?”

“只要坚守,魏军定攻不下。”

还是那个执著的年轻人,想当初他们一起秉烛夜谈时,马谡满腹兵法,一腔的抱负热情,诸葛亮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觉得好好栽培,他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诸葛亮将马谡任命为先锋,让他带兵去镇守街亭,“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一定要靠山近水安营扎寨,千万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诸葛亮在马谡临行前对他嘱咐了这样一段话,马谡也声称自己记住并一定谨记。看着马谡离开,诸葛亮收起脸上的笑容,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败的战役,马谡,你能不能大获全胜,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但愿你不会忘记我对你的这番嘱托,不要辜负我力排众议、力挺你当先锋的一番苦心。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高手下棋,往往能在下这一步的时候,看到以后的两三步该怎么走。棋局和权力斗争是一个道理,你只有在不断高瞻远瞩,才能比别人得到更多。不过有时候太聪明也是一种错,在诸葛亮选择了马谡这一枚棋子的时候,失败已经在不远处向他招手了。

这个看上去很正确的选择,实际上是最错误的。

诸葛亮的猜想

刘备在临死前曾经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刘大叔可真是的,都快要死了,还说别人的坏话。不过刘大叔说了一辈子话,这句话的含金量绝对百分之百,因为这是句实话,而且是句大实话。

马谡到了街亭以后,他在观察了地形,勘探了全局后,并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吩咐,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而是把大军部署到了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

当时,他手下的副将王平就提出这个做法十分不可取,一旦魏军围困,蜀军将水尽粮绝,到时候军心涣散,会不战而败的。

马谡认为占据高点、居高临下一直是兵法书上教的必胜之术,而且就连诸葛亮也不断地夸我,认为我是个将帅之才,你一个小小的王平还敢对我指手画脚。马谡不耐烦地将王平的话打断,就按我说的那样办。马谡想象着大败魏军,那种大快人心的场面,不禁得意起来。

志得意满的马谡没有想到,在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应对中,有着两个小小的疏漏: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那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在那个依靠信息的战争年代,曹睿得知街亭被马谡所占,当即派出大将张郃领兵抗击。

这位大哥是个老资历了,他在这行混的时候,估计马谡还在穿着开裆裤玩泥巴呢。张大哥一来就看出了马谡所用战术的破绽,二话不说就切断水源,截断粮道,还纵火烧山,将蜀军都当成了烧猪来烤,做得不可谓不绝。在王平的拼死掩护下,马谡才得以逃脱,但是街亭却丢了,任务没有完成,诸葛亮的整个战略也被打乱。

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大败就此铸成,马谡也因为不守军纪被扔到了监狱里听候处置,很快经过军事法庭的裁决,一致意见就是要将马谡处决。

早就告诉过你,要依山傍水地部署兵力,你为什么非要一意孤行呢?诸葛亮看着成为阶下囚的马谡,心想:究竟是我高看了你,还是我高看了自己?马谡,看来我们的战友情谊只能到此为止了,谁让你一个人就掀翻了整盘棋呢?

这一次的北伐便是以失败告终了,蜀国失败的原因从表面上可以分析为是诸葛亮不听刘备的警告,起用了妄自尊大的马谡而引发了最后失败的结局。

但是诸葛亮一向都知人善用,在马谡问题上犯下这么低级的错误,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其实往深里说,这背后隐藏着一场巨大的权力转移斗争。

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的主要职责是出出主意,很少插手兵权的调动。刘大叔虽然笨,但还是算得很清楚,请你来是出主意的,不是分我的权力的。所以那时候蜀汉集团里的兵权分别掌握在四个人手里,分别是荆州军区的关羽兵团、汉中军区的魏延兵团、永安—江州军区的李严兵团、成都京畿军区的刘备直属兵团。后来,关羽的死导致了关羽兵团的覆灭。

诸葛亮去打孟获的时候所带的部队就是京畿军团,那次南征的意义就在于诸葛亮从此将京畿军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然后便是令在前线的魏延军团去攻取凉州,一部分原因是拿凉州来做跳板,还有一个隐藏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住汉中魏延的兵权。建兴五年,诸葛亮打着北伐统帅的旗号顺理成章地进驻汉中,从此魏延彻底告别镇守汉中的方面军军事将领身份,而蜕变成诸葛亮麾下的一员偏将。

而之前的李严早被诸葛亮踢出棋局,所以,现在的诸葛丞相可谓是军政大权在握,所向无敌了。

如同前面所做一切的良苦用心,诸葛亮起用马谡担任北伐的急先锋,也是用心良苦。诸葛亮刚刚变相接收了汉中魏延的兵权,他不想将立功的机会给魏延,便决定把这个机会留给马谡,这将是他在军中培养自己军事将领的机会。

而且这次北伐的形势一片大好,只要马谡能认真按他的话去做,不出差错,根本不需要操心什么就能打赢这场仗,可惜的是,老天爷就喜欢捉弄人,一向表现稳重的马谡居然在关键的时候掉了链子。

到了这个地步,马谡只能一死,准确地说:诸葛亮只能选择让马谡死。因为用马谡是诸葛亮的主意,所以他要对这次失败负责任,如果诸葛亮肯多承担一点责任,其实马谡也用不着砍头,但是这已经不是诸葛亮肯不肯承担责任这么简单了。

诸葛亮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件事情虽然做得不明显,但是大家都是在官场上混了多年的人,说句粗话就是你撅起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马谡胜利了,诸葛亮也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将他提拔,但是马谡失败了,诸葛亮再给他说好话,这就相当于打自己的脸,而且同志们那里也交代不过去。

所以在舆论的压力下,马谡只能死,从一开始,马谡就处在了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绝境之中,换句话说,马谡是死在众人的口水中的。

将马谡斩首之后,诸葛亮班师回朝,回到一年前出发的地方。再次到了原点,诸葛亮第一次感到了失落,无比的失落。为什么跨出这一步就这么难呢?诸葛亮不明白老天爷是怎么想的,我只不过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怎么就这么跟我过不去呢?

不要气馁,你还有机会,世上有一些痛苦总要被反复品尝,诸葛亮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这个荣誉。

有奶就是娘,有权就是爹

在短暂的郁闷后,诸葛亮恢复了平静,他意识到,事情还没有解决好,所以他去见刘禅,希望刘禅可以让自己告老还乡,他想辞官谢罪。

刘禅慌了,干爹走了,谁还能帮他干活,替他处理这么一大堆的琐事啊,所以刘禅对诸葛亮说,丞相你不能走,这里的事情还需要你来处理啊,国家需要你,我也需要你啊。

但是诸葛亮对他说,不行,我必须得走,不然太对不起这次战争中丧生的士兵了,太对不起陛下和先皇了。

刘禅没办法,只得召开朝会,问问其他人的意见。虽然很多人对诸葛亮这次的行动有意见(以魏延为主),但是毕竟诸葛亮的名声太大,又是正面典型,所以大家还是热切地挽留,希望诸葛亮留在这里继续发光发热。

任凭诸葛亮说破了嘴,大家就是不放人,这时诸葛亮做出了一件让谁也想不到的事情,他“扑通”一声给刘禅跪下,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我只不过想离开,你们到底想让我怎么做,才能弥补我犯的过错?”接着涕泪横流,哭声震天,大有悲恸欲绝、要哭死过去的架势。

大家一时之间陷入沉默,反应过来以后就纷纷上前来拉诸葛亮起身,有些人还附和着哭了几鼻子,看看人家诸葛丞相,人就是敞亮,敢作敢当,真是条汉子,人哪有不犯错的,改了就好了,何况诸葛亮先生认错的态度实在太好。

所以在大家一致力保下,刘禅还是让诸葛亮继续留在成都,但是诸葛亮坚持要求给自己处分,刘禅便把他降到了右将军意思了一下,其实还是管着丞相该管的那一摊子事情,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就这样,48岁的诸葛亮继续在权力中心发挥余热,孜孜不倦,其实辛辛苦苦奋斗20多年,才混到这个份儿上,鬼才想走呢。这不过是权益之计而已。

我还不能走,起码现在不能,你们虽然留下了我,但你们并不明白我,因为我和你们不同。

我知道天下还有太多的无家可归的孩子,太多的支离破碎的家庭。

我知道在我为自己定下那个理想的时候,我就会为它奋斗一生,永不停息。

我知道在日子一日一日过去的时候,你们已经丢弃了当年的激情壮志,除了官位和名利,你们不再有所需求,但我不是这样的,虽然我需要名利,需要留在这里,但我只是要借他们来完成我的理想。

在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和坎坷以后,我依然保存着我的理想,没有一天忘记过。

我相信,这个世界总会有一天要平静下来,所有战火都将熄灭,我会抱着这个信念继续走下去,直到再也无路可走为止。

这就是诸葛亮,那个从小寄人篱下,后来出山辅佐刘备成就君王大业的诸葛亮。总体来说,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好人,但好人也有他阴暗的一面。

在宦海沉浮了这么多年,见惯了战场上的厮杀无情,诸葛亮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幼稚的青年了,他懂得了明哲保身,懂得了利用手中的条件为自己铺路,懂得了面对无数困难的局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要想最终走到自己想要到达的终点,诸葛亮学会了善用权谋,积聚权力,他挖过坑,也排挤过一些人,牺牲过一些人,比如李严和马谡,但是这是他唯一的选择,只能如此。

有奶就是娘,有权就是爹,权力是他必须要握在手里的一样武器,这样你就该明白,诸葛亮其实也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已,他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算盘,就算他是英雄,依然需要借着权利的威力来办自己的事。

不管怎么说,英雄也是人,但是做到像诸葛亮这样千回百转却依然矢志不渝的,属于极品。 ICm8RJaBqLXq4m4ErrlrAeYI9siDNzqf/QdrFV9pwuNIs6/vJ7k1XqmHOcPu3N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