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1西点的秘密:如何产生正能量

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培育了无数优秀的军事人才、总统、商界人才等。可以说,从西点走出的人,都是佼佼者。这与西点先进的培训和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并且这种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而最值得人们学习的就是西点军校核心的价值观,那就是“正能量”,闻名遐迩。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它是人们内心强大的证明,是推动人们走向成功事业的能量。西点以其“责任、荣誉、国家”的校训为基点,辅以西点精神核心的价值观,在进行系统教育的基础上,对正能量加以延伸扩充,满足了现代人在职场和追求卓越人生的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并从产生正能量的条件着手,比如责任、荣誉、团结、习惯、情绪、思维、意志等,使人们从西点军校的核心价值中,汲取西点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以此来完善自我,使自己的人生走上辉煌的道路。

1.教官为什么要让西点学员传递正能量

西点军校的教官们提倡学员互相传递正能量,对此,伊德·鲁杰罗教官说:“如果你身边的人,他的个性本身就是乐天的、充满活力的,那么这个朋友会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很有趣、很舒服的事;而如果身边的人总是精神恹恹,没有活力,那么他会让你感觉活着没有意义,碰到这样的人,他会把你的正能量吸走。”

事实上,伊德·鲁杰罗教官的说法是有根据的,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能量,心态健康、积极乐观的人,这种能量尤为强烈,与这样的人相处,能把正能量传递给你,令你受到快乐的、正面向上的能量感染,让你觉得活着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反之,那些带有悲观、颓废、绝望色彩的人恰恰相反,他们不仅不会带给你正能量,反而会汲取你身上的能量。所以说,西点教官才提倡学员之间传递正能量。

在日常工作中,人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得不承认的是,有些人身上会散发出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他们有一流的口才,能结识各种圈子的人;有积极向上的气质,能让他人不自觉地靠近;有永不言败的意志,使得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成为人群中的焦点。这种人身上所具备的就是正能量,如果能和他们做朋友,能量也会传递给你,你受到这种感染,自然而然地也会产生正能量。可见,西点教官让学员传递正能量,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正是因为传递能量又能产生能量,所以这种传递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心理能量学家布亚斯,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人都有“趋光性”,就是都喜欢光明乐观的人,喜欢和带有正能量的人交往。通过正能量的传递,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就会认为那没有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不足挂齿。人与人之间正能量的传递,能让人们感觉未来很光明,充满希望,生活丰富多彩。当然,带有正能量的人,也非常容易成功,从人际关系的角度上来讲,带有正能量的人,很容易吸引他人,这就为他的成功做了铺垫,增加了成功的胜算,相信挫折和困难是不会打倒他的。

反之,那些没有正能量的人,往往让人敬而远之。这主要是因为,一个事物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总是看到这个事物的不足之处,却忽略它的正面好处。心理消极的人,总是一边固守现状,一边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但是却不试图改变这种糟糕的境况,甚至坚定地认为,改变后的情况可能还不如现在。当这种人在给你分析问题的时候,你也会下意识地认为,人生了无生趣,没有什么意义,心情也随之变得灰暗。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你神采奕奕地来到公司,而对方却无力地看着你,将这种负能量传递给你,那么你糟糕的一天就开始了。而可以预见的是,这种人很难取得人生的成就,且注定一生平庸无奇。对此心理学家布亚斯曾说:“一个装了水的杯子,乐观的人看到里面很多水,而悲观的人却只能看到一个空杯子。”因为,乐观的人常常关注事物的正面,容易产生正能量,无论他们从哪个角度看杯子,里面都有水,并且不会轻易改变意志。除非你具备这种坚定的意志,否则不要轻易结识带有负能量的人。

很多时候,人的正能量也来自人类自身的体能能量场,这也是西点军校日常训练的主要原因——增加学员正能量。当然,这种能量并不是一直持续的,它需要学员持续不断的锻炼,并且,这一能量会随着后天欲望的产生而减弱。因此,伊德·鲁杰罗教官要求学员,在训练时锻炼体能的同时还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让正能量从内部产生。可以说,乐观向上的心态是能量的源泉,你修炼什么样的心性,就产生什么样的品质,如果你的意志和行为统一起来进行,那么能量的生产力也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拥有正能量的人更容易成功的原因。

并且,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如果没有能量的支撑,那么很难走完全程。从那些卓越的人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做事果断、意志坚定的良好品质;而那些生性多疑,只看到事物的负面的人,往往很难成功。由此可见,卓越的人更懂得控制和运用正能量。要知道,人们本身的能量就是持续减弱的,生性多疑的人,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总是会浪费很多能量,耗费心力,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会让正能量逐渐消失。所以,在西点的训练时间是紧迫的,学员除了努力完成训练,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胡思乱想。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互相传递能量能让双方都受益。心理能量学家布亚斯认为,人的意识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能量,这种能量能通过行为意识传递到空间中,形成不同的能量波,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也可以对事物的存在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直接对事物产生改变。当然,这种正能量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内心和意志力足够强大的人,才能影响他人的意志,对他人产生影响和改变。因此,西点教官在锻炼学员体能的同时,还训练学员的意志,因为只有足够坚强的意志,才能抵御负面能量的传播。也可以说,西点只允许学员传递正面能量,禁止学员传递负面能量。

正能量其实也是人的一种磁场或气场,只有保持心态乐观,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心理,才能形成这种正能量或磁场,这样你就能消解身边其他人的负面能量磁场。此外,正能量饱满的话,你还能吸引并增强其他人的正能量磁场。并且,在遇到带有负能量的人时,你还能起到中和的作用,使对方的消极心态减退。西点人能有效地运用正能量的传递,他们往往能够了解自身能量的强度,以及预感周围人身上存在的正、负能量的强弱,然后掌握与对方相处时的尺度和时机,帮助他人消除负能量,引发正能量。

可以说,这也是西点教育中一项关于团队协作的训练。当学员们在接受野外训练时,他们需要相互帮助,以及需要身上的能量传递给对方,或者被对方传递能量,如此一来,在他们身陷困惑、困难,以及遇到挫折的时候,就能通过对方传递的正能量,增强必胜的信心或信念。也就是说,在团队合作中,学员与学员之间,正能量的传递,是训练的需要,也是身为军人的需要。正如,伊德·鲁杰罗教官所言:“只有一个军人的军队,并不能称之为军队。”军人本身就是群聚的,在这种团队,更需要正能量的传递。它不仅能提高队友的士气,还可能对战争的成败,起到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西点人身上不会出现负能量,他们不会有消极行为,更不会随意批判他人,趾高气扬。西点人懂得感激上天所赐予自己的一切,并懂得只有努力坚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累正能量,才能体现自己的军人价值。西点人懂得感知自己的价值,他们的勇气和正直便是最好的证明,无须去夸赞他们的名气,他们也不会去炫耀自己身上的军官头衔,去增加自己的分量。要知道,那些名利的欲望只会消磨自身的能量,所以西点教官从不提倡学员追求名利,教官们强调的只会是责任、荣誉,以及国家,并让学员有能力分辨,成功只是失败的另一面,而失败要摆在成功的前面,这些都需要能量的支撑,只有传递正能量,成功才会更加接近。

2.西点就是让你看“反向的可能,正向的效果”

马克斯韦尔·D·勒将军:“只要前进,一切都有可能。而作为军人,你没有后退的权利。”

在很多人身上,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在遇到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困难事情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无法办到。其实,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思维,你就会发现,原来“成功的入口”如果被堵死的话,你还可以考虑一下“失败的出口”,而这所谓的出口和入口,只不过是你前进的标志,你只需要知道“成功的入口”,并非是“此路不通”的,也不存在所谓的“办不到”,就是一切都能顺畅的。

从生物的角度来讲,人类是一种总是不断出现特殊思维的高级动物,总能不断地进步,创造奇迹。因为人本身就具有超乎寻常的智慧能量,而智慧能量总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失去了这种能量,那么人和猩猩之类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只要想取得胜利,获得成功,那么就必须掌握事物的动向和变化,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并懂得在遇到困难时,转换思维方式,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你不能只看它的正面性,不看它的反面性,推而广之,你在看它的反面性的时候,同时也不能忽略它的正面性,比如,在谈判或交易中,都会有满足和不满足的两面因素在内,双方在谈判中产生分歧或争端,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是,有时候,人们在进行交易活动的时候,也时常会遇到一些故意刁难的人,以及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如果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顺利解决,那么就不要给予对方肯定的答复,也应从对方的角度进行反面思考,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一些西点学子的案例中,就可以发现考虑事物两面性的重要性:

1971年,杰夫·钱彼恩从西点军校毕业之后,进入商界打拼,成了优秀的企业家。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参加美国加州一家飞机制造厂的拍卖会。该工厂直属加州政府,所以需要管理局进行决断,主要看谁给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杰夫·钱彼恩和合伙人商定之后,对自己的资产进行了估价之后,决定在37万美元的基础上买进该制造厂。

但是,拍卖场早已有很多人跃跃欲试,竞价一开始,杰夫·钱彼恩就喊出10万美元的价格,紧接着其他竞价者把价格提到了12.5万美元。待到杰夫·钱彼恩又把价格提升到15万美元的时候,其他人又加到了20万美元。这时,杰夫·钱彼恩不再举竞价牌了,这让陪同他一起来的合伙人非常不解。

等竞价结束之后,杰夫·钱彼恩才对合伙人解释说:“我们不能只看拍卖的表面,我想此次的拍卖是有一定规则的,如果政府认为价格不能令他们满意,我想谁也无法购得。我们给出的价格在投标者中,位居第二,所以在拍卖结束之后,对方会跟我们联系的,然后会说20万美元的价格已经被否决,让我们再给出一个价格,到那时,他们会再把价格提高,但是我们也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要求他们降价。”不出所料,杰夫·钱彼恩的推断一点没有错,在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里,他所说的那些可能,都一一发生了。

由此可见,杰夫·钱彼恩从反向的可能出发,不和其他人一再竞价,从而达到了正向的效果。试想一下,如果杰夫·钱彼恩在拍卖场上和竞争对手一再喊价,那么价格可能就会超出他的基础预算——37万美元,甚至失去收购的机会。但因为他的逆向效应,不仅控制了价格和局面,还使得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成功地收购了制造厂。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此类情况。当你朝着一个正向思考问题,却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妨从反面方向着手,只要能达到正面的效果,即使从背后着手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这所说的反面的可能,并非所谓的“偷袭”,而是换一种角度、换一种思维对待所面临的问题。

当然,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所运用的处理手段各不相同,但是,如果正方向的思考打不开一条光明大道的时候,转换一下思维,看一下反方向的可能,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可能你本身也不知道,哪种方向较好,并且,事物中的“可能”,谁也猜不到它会从哪个方向来,但是你可以给自己的思维角度做一个引导,让自己从多个方面思考这件事情,总能找到一个解决办法的方向。其实,在人类史上,很多奇迹都是由很多可能创造出来的,当然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

但是,只要相信反面可能性的存在,即使在没有目标的前提下,也能够发挥出它神奇的正面效果。因为,你并没有因为不确定,以及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而选择放弃,而是换了一种追求的方式而已,所以反向的可能,是可以带来积极正面的效果的,也能使你化“可能失败”为“可能成功”。要知道,成功的可能性本身就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的,正是因为有这种“意料之外”的存在,才使得成功在失败面前更加与众不同。反观,西点史上那些卓越人士,都是敢想敢做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正是因为西点人拥有这样的财富,才能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现代社会是一个商业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功成名就,因此,人们不断地前行,追求成功之道,但是在追寻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如果只看正面的困难,却忽略反向的可能,那么就很难取得成功。只有改变思路,甚至是反其道而行,才能出人意料地获得成功。

英国知名的出版商艾伦·莱恩成功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艾伦·莱恩17岁的时候,他进入了伯父鲍得利·希德的出版公司工作。1935年,艾伦·莱恩继承了伯父的事业,成了该出版公司的董事长。这个时候,出版社已经随着鲍得利·希德的去世,变的举步维艰。艾伦·莱恩为了不让伯父的事业,在自己手中毁灭,他想方设法改变着出版社所面临的困境。

有一天,莱恩在一个书摊旁闲逛,他突然发现,很多标价很高的书,都是一些再版或新版的小说,根本没有什么可读性。这一发现让莱恩瞬间看到了光明,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这些价格高的书,出版成低廉的平装书,一定能挽回出版社的危机。”原来,当时的英国出版行业中,大部分出版社出版的都是一些精装书籍,价格十分昂贵,很多普通民众根本没有能力购买。所以,莱恩认为,出版低廉的平装书,一定能获得人们的欢迎。

于是,莱恩开始行动起来,制订廉价书籍的出版计划。他的这一举措,引发了英国整个出版界的巨大反响,一些同行甚至直接在杂志上讽刺他的这一举措,是在自我毁灭,并且将会给整个出版行业带来灾难。但是,莱恩坚定地认为,这是让公司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所以他说服了出版社的其他领导者,使这项危险的计划得以实施。随后,莱恩以购买再版权和重印权的方式,出版了第一套简装丛书,这样大大降低了成本。想要买一本这种简装书,只需要6个便士就能如愿,而这只是当时英国六根香烟的价格。不仅如此,莱恩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为第一套简装图书设计了一些标志性的可爱动物,这些图画都是手绘后印刷的,不同类别的书,颜色风格也不同,让人耳目一新。

这种廉价的图书,因为利薄需要多销,所以莱恩雇用了一些人,到各地去做宣传。1936年7月到1937年1月,莱恩的这套廉价图书销售了近百万册。此后,莱恩一直坚持薄利多销、为大众读者服务的原则,成立了“简装图书公司”。甚至在其后的20多年里,简装图书公司垄断了英国平装书市场,在英国出版界引发了一场崭新的革命,而艾伦·莱恩本人也被称为“平装书领导者”。

艾伦·莱恩的大胆行事,险中求存的做事方式,使得企业得以脱离困境,在追寻这种反向的可能时,他也遇到了很多阻碍,但是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并深信哪怕只有一线生机都可以去尝试。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成功属于自信,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人;机会偏爱那些懂得坚持,拒绝“不可能”的人。西点人从来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他们时刻相信那些尚未开发的能量能够帮助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人们想开创一番事业的时候,就应该不顾“不可能”及无法做到的情况,去努力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可以说,正能量能使人完成别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当“成功的入口”被堵死的时候,其实,你还可以从“失败的出口”着手。即使无法前进,也不应该后退,你要做的不是等待失败的来临,而是应该从成功的后方进入,也可以翻越成功外面的“围墙”,甚至是在地上挖个洞……总而言之,每件事情中的一丝可能,都可以由你创造出来。西点人告诉你,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抓住万千中一丝一毫的“可能”,就能创造奇迹,谱写成功的人生。

3.“责任、荣誉、国家”,西点精神的结晶

美国西点军校举世闻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如果你走进西点,就会看到校内的建筑、广场、道路,都是以西点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名字命名的。比如,格兰特大楼、克林顿大道、霍兹广场等,此外,在西点军校的这些广场和大道上,都竖立着西点出类拔萃的人物雕像,比如,巴顿将军的铜像、麦克阿瑟的雕像等。由此可见,西点的光荣历史,一直传递着西点的荣誉。

1802年,根据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意愿创建了西点军校。作为美国第一所陆军军校,西点为国家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单单只是将军就达到了3700多名,占据美国陆军将军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西点军校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将领的摇篮”,这些优秀的将领们,在战场上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战争神话,同时,还缔造了令西点乃至全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崇高荣誉和辉煌成绩。可以说,西点军校光荣的历史,就是一部美军成长发展的历史。翻开美国军史,不难发现,几乎每一场战争,西点人都担当了其中的重要角色。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西点毕业生格兰特司令和罗伯特·E·李将军,分别作为南北指挥官,参加了战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西点人霍华德·希利斯作为该战事的总参谋长;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点人更是独领风骚,比如,麦克阿瑟、巴顿、艾森豪威尔等英雄人物……除了这些军事人物之外,西点军校的光辉还在政治界、企业界、艺术界等众多业界闪耀。并且,西点军校十分注重用前人的光辉历史激励学员。教官们会向学员介绍校内的著名人物的雕像,并让学员了解这些著名人物的生平,在激励学员努力奋进的同时,还传递了西点的历史荣誉。

在学员们做礼拜的教堂里,镌刻着西点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使学员一走进教堂,就能感受到一种庄严的气氛,潜移默化地传递西点历史的荣誉,激发和培养学员向上的正能量。为了培养学员热爱西点,珍惜荣誉的良好品质,同时也为了扩大西点军校的影响,西点每年都会举办建校纪念日,并邀请政界人士及优秀的毕业生们参加。让学员们与他们正面接触,激发学员努力奋进的正能量。1902年,在西点军校建校100周年庆典上,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评价西点人:“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西点都艰辛地走了过来,甚至在一个世纪中,都没有一个学校像西点一样闪亮,西点人的荣誉印刻在我们国家的‘光荣册’上,那些记录着的荣耀是不可磨灭的。”

西点军校能够得到罗斯福总统如此高的评价,证明它在美国政府和民众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西点军校的校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是它却是西点精神的结晶,是西点人引起为傲的荣耀。在建校两百多年的历史中,西点都遵循这一校训,向学员灌输军人忠诚的精神、高尚的品德,以及爱国情操,以此来塑造西点人的良好的综合品质。责任,作为西点的校训之一,是西点军校对学员最基本的要求,看似普通,实则最为重要。从一个学员入校的那天起,他就肩负起了身为军人的责任:以服务民众的精神,去完成应尽的责任,而且在履行责任时,并不是以奖励或惩罚为出发点,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去完成事情。这也正是西点校训精神中所体现和提倡的,是学员履行报效国家的思想基础。

如果责任是西点对学员最基础的要求,那么荣誉就是对学员品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在西点军校创建之初,第一任校长华盛顿就着手制定了“荣誉准则”,并针对“荣誉准则”建立了学员荣誉委员会,以便执行和监督,可以说,西点军校具有独特的荣誉体系。而这个准则最基本的内容是:“身为西点学员,不得有欺骗、谎言、诈骗、偷盗等不良行为。”多年来,西点军校一直致力于让每一位学员,在荣誉制度的环境中成长,这对学员们形成良好的品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此外,与责任和荣誉相比,似乎国家一词显得更加具有分量,其实,西点校训提到国家,主要是为了唤起学员们的爱国意识和为民众服务、献身的精神,这也是西点军校教育精神的最终目的和对学员的最高要求。

不仅如此,为了培养学员的纪律性和服从意识,西点还从荣誉制度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严格的选拔制度。从学员走进西点开始,每日的生活、行为、服装、宿舍、假期、待遇、人身财产安全、教学程序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可以说,大到人身安全,小到衣食住行,都有明文的规定。这些规定就像锋利的宝剑,随时都会刺向违反纪律的学员,并对学员起到约束作用。但是,也会出现例外的时候,要知道,外界的诱惑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对学员来说,也具有很高的刺激力。

由于在西点制度面前,学员可以说随时都会犯错,因此,对西点学员来讲,受罚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要知道,西点军校在招生时,本身就十分挑剔,对学员的要求非常高,能进入西点本身就非常不容易,而西点的规章制度又极其严厉,且各方面制度又繁多,因此,即使学员有幸进入西点,也不能轻松地喘口气,否则很有可能被淘汰掉。可以说,每一学期进入西点的新生,在经过三个月的“魔鬼式”训练之后,就会有15%被淘汰,由此可见淘汰率之高。当然,除了无法通过训练而被教官淘汰的,也有因受不了这种“魔鬼式”的教育和训练而选择自我淘汰的。一般情况下,能顺利毕业的学员,不会超过75%。也正是因为这种近乎苛刻的纪律、制度,才使得西点能够培育出出类拔萃的西点人,也才能保证学员的品质和荣誉观念。

4.以巴顿为榜样,汲取他的战斗经验和奋斗精神

乔治·巴顿毕业于西点军校,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军事统帅。战场上的巴顿将军,作战勇猛顽强,并时常对士兵强调快速进攻。1885年11月11日,乔治·巴顿降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一个文武兼备的家庭中。18岁时,他进入了父亲年轻时曾就读的学院——私立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一年之后,他获得了西点军校的保送资格。经过在西点四年的历练之后,巴顿于1909年毕业,随后以少尉的头衔进入美国骑兵团服役。

1939年9月,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美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中。此时的巴顿将军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当时的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马歇尔认为,巴顿的才能在战场上,能够帮助军队取得胜利。巴顿向马歇尔提议,应该组建一个装甲军,增强军队火力和战斗力。1940年7月,马歇尔批准了巴顿的提议,任命他为装甲师的师长,并晋升为少将。1943年3月5日,巴顿将军临危受命,接任了被隆美尔打败的美军第二军军长的职位,在担任军长的第二天,他就整顿军纪,使全军从涣散的软弱状态中挣脱了出来,成为一支虎狼之军。

最初,第二军是一个由新兵组建的部队,军纪非常涣散。在刚开始的美军训练中,第二军是表现最为恶劣,军纪最差的军队,士兵毫无纪律可言,且军容不整。为了使这支队伍恢复战斗力,巴顿将军上任之后,就从士兵的日常纪律中抓起,比如,军容、吃饭、时间等。首先,他针对士兵训练的时间做了规定,凡是迟到的士兵,一律过时不候。并且他规定食堂早晨7点半必须开饭,晚来的士兵没有早餐,也就是说,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你就要饿到中午。接着,他规定每一个士兵,包括军官在内都必须打领带,扎好绑腿,衣装整洁有致,这当然也包括军护在内。如果你观看巴顿将军在军时拍摄的照片,就不难发现,他的大多数着装,都非常整洁,完全是正统的军人装扮。

这是巴顿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养成的严格着装的习惯。当然,也有一些士兵认为,巴顿将军对着装和纪律有些吹毛求疵,并怀疑巴顿将军本人着装可能并没有他所要求的那么认真,一些士兵甚至会认为,他在这方面的纪律只是一时的热度,很快就可以随意着装。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巴顿将军把着装纪律一抓到底,雷厉风行,在他制定完着装纪律之后,他每天都会在部队里转一圈,目的是为了检查出那些不遵守着装纪律的士兵,并且,他检查的非常彻底,即使是厕所也不放过。如果他在厕所看到一个没有带头盔的士兵,他会在门口等着这个士兵出来,然后把他叫到师部,接受“选择”,巴顿说:“我对任何一个不执行军纪的士兵,都不会姑息,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机会,要么罚款25美元,要么咱们军事法庭上见,但是,你们要做好承担这个责任的准备。”

要知道,如果被送入军事法庭,士兵的军人档案就会带有“前科”,等于抹上了黑点,那么他的军人人生,就留下了污点,所以,违纪的士兵们乖乖交了罚款,而金钱的失去似乎更能起到教育他们的作用。所以,没过多久这件事情就传开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美军第二军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当3月15日,艾森豪威尔将军来视察第二军时,竟然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他幽默地说:“我接到密报,有虐待士兵的情况出现,但我不相信他们,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同年,3月17日,巴顿带领着焕然一新的第二军,向德军发起进攻,以“快准狠”的作战方式和作战精神,完成了对德军的围歼。1945年4月16日,巴顿将军晋升为四星上将。

可以说,在巴顿将军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创造了西点荣誉史上,乃至美国历史上的很多第一,比如,巴顿将军的“第一剑客”之称和“第一勇士”之称。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第一”,是美国军事史上的大事——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坦克部队,使得美国军事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巴顿将军的威名,取决于他在战场上取得的成就,而与他的军事成就相反的非议,则是来自于他近乎无情的训练和军纪,比如,不准士兵的床头挂有女性人物的画像等。

巴顿将军在训练士兵时,经常强调军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军事素质,这也是他训练士兵时,最主要的两个出发点。此外,巴顿将军还要求军官必须按时到位,对士兵的训练不得有半点松懈,甚至可以说,他训练的部队是整个美军军队中,纪律最为严明的,同时也是美军中伤亡最小的。在美国历史上,巴顿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将军,他的缺点和优点都极其突出。不仅如此,巴顿将军奋斗精神非常强烈,敢打硬仗,作战顽强,战场上的他懂得灵活运用各种战斗技巧,讲究快速、生猛的进攻,展现了巴顿将军的机智和勇敢。因此,他也得了一个“赤胆铁心”的绰号。

巴顿将军在西点军校受训期间,非常喜欢军事历史,所以在西点图书馆经常会看到他的身影,有关美国作战史方面的书籍,是巴顿将军经常拿在手里的书。并且,他对文学也有一定的热爱,让人很难想象,在他那看似温和的外表下,却装着严肃的军魂。

而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讲,巴顿将军的确是一名严厉的将军,为此他也引来了不少争议,因为他的严格训练,使得许多士兵怨声连连,但巴顿将军并不是一个不懂体恤士兵的人。

在一个阴雨阵阵的午后,巴顿将军驱车赶往前线,在途中他发现几个美国士兵在维修一辆坦克车。因为雨大,天气又冷的关系,几个士兵纷纷发起牢骚,甚至开始泄气地向坦克车踹了一脚,并骂骂咧咧地说:“只有士兵才干这样的活,而我们的将军却躲在车里清闲着。”于是,巴顿将军下令让司机停车,自己走下车来到那辆坦克车跟前,问道:“士兵们,坦克车怎么了?”

一个士兵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回答道:“报告将军!坦克车走不动了,我们正在想办法维修它。”

巴顿将军说:“噢,是吗。那你们让开,我来试试吧。”说着,巴顿将军就卷起了袖子,走向坦克车。

巴顿将军在冰冷的大雨中,趴在坦克车底下,整整一个钟头,也没有修好坦克。事后,巴顿将军回到车子里赶往战场,司机在途中问道:“将军,虽然没有修好坦克车,但是您在坦克车底待了一个多小时,您应该看出坦克的故障出在哪里了吧?”

虽然巴顿被称为“美国第一坦克手”,但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就没有再研究过新型坦克,所以对后来的新型坦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因此,在维修坦克的过程中,巴顿对坦克的故障一无所知。

巴顿将军一脸无辜地说:“我可不知道那机器哪里出了故障,我只知道,巴顿将军在滂泊的冬雨中,维修了坦克车一个小时,能对那几个情绪糟糕的士兵,起到激励作用,或许他们现在不会再抱怨了,而是尽快修好坦克,然后前往战场。”

巴顿将军在听到士兵们的抱怨时,并没有跳出来直接对士兵辱骂上级的行为进行批评,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让士兵燃起斗志。可见,巴顿将军虽然治军纪律严明,但却鲜少苛责士兵,他时常和士兵一起训练,所以即使士兵有时会不满这种严厉的训练,但也只会毫无怨言地服从,他要求队伍必须有钢铁一般的纪律和意志。在巴顿将军看来,一个军人最基本的素质,就是遵守纪律。

5.西点团队精神:聚集集体正能量,消弭个人负能量

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有限的,多数人团结起来才可以把力量发挥到极致。就如西点丹尼尔·W·克里斯曼中将的比喻:“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而如果十根筷子在一起,那就很难折断了。”在西点军校,学员的“自我”是非常渺小的,军校注重的是团队力量和团体精神,甚至重视到几乎要扼杀学员自我个性的程度。

团体精神,是达成目标最关键的因素。不管是什么身份,团队精神都是成功的关键。对于军人来说,这是必不可少的素质。塞耶将军正因为知道团体协作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极力地倡导甚至是强制推行这种共同行为、共同理念。西点对此还明确规定了口号:“西点第一,陆军第二,美国第三。”其实这句话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只是这样的强制口号可以更好地加强西点人的团队精神感。西点人信仰团队精神,他们坚信,只要他们团结起来就可以创造一种集体观念的气氛。军官在路上相遇,总会彼此问候致意;学员们也会主动地帮助学习较差的同学;当一个学员有什么困难的时候,其他学员一定会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不管是军官还是学员,这都是他们的基本素养,也是西点军校约定俗成的气氛,是西点人共同创造出来的集体观念。

从西点的口号中,不难看出西点人首先关心的是他们在军校、在陆军、在美国社会的团结问题。对于美国的内外政策,西点学员则团结一致地贯彻落实、积极执行。而这种团结精神也使西点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就和荣誉。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有着光荣传统,有着名人辈出的教育团体,一个始终贯彻集体精神、团结一致的团体,正以散射性的方式网罗整个社会,不管是在政治界,还是在企业界,都可以体现出来,并且以强大的魅力影响外界,光大西点。此外,即使学员毕业之后离开了西点,他们依旧自觉地维护团体行动,因此,不管是什么方面,西点人的影响力都是令人无法小觑的。

在日常工作中,职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才是一个公司成功的关键,就如同豺狼一样,团结起来的话,即使老虎出现在它们的面前,也不足为惧。可是如果是要单挑的话,豺狼只有被消灭的命运。对此,丹尼尔·W·克里斯曼校长认为:“即使是领导者,也要充分地领会到,有些时候,人必须把自己的命运交付到同伴手中,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什么是团结。”相比,那些个人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一旦形成了团体合力,像绳子一样拧在了一起,其效果必然是惊人了。在一个企业里,员工如果具有高度的凝聚力,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默契配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加有效地达到制定的目标,这个集体也会生生不息地发展,并更上一层楼。

在西点,上司和下属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推而广之,军官和军官之间、军官和学员之间都有着牢不可破的约束,上司必须尊重下属的人格,不管种族、性别及身份,都必须公正地对待所有人。这样的关系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战斗中,人在战争中最惧怕的并不是逃跑后的惩罚,而是受伤或者死亡。在大多数惧意横生的战争中,只有那些尊重和信赖自己的上级和同伴的士兵,才敢把自己的后背留给对方,才敢把自己的生命交付对方保护。当然,团体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在新学员入校的时候,西点军校往往会采取各种严格的训练来锻炼学员的团体精神,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员的身体即使疲惫不堪,也没有提出反对的余地。可以说这是形成无条件服从上司的基础。而将这种行为反复进行,日积月累,就可以让学员们自觉形成绝对服从的团体规则。

同样,企业的员工,无论领导,还是职员都是受命于同一个系统。如果员工可以无条件信任、服从上司的命令,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的路上,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其结局必定让人欢喜;反之,如果员工对上司的命令有所质疑、不满,在执行时心存怨言,最终结果必定令人沮丧。当然,员工要做到对上司的命令无条件信任、服从并非易事,也不可能让企业对新进职员进行军事化训练。而企业新进员工初期,由于对企业运作的不熟悉,以及个人想法的不同,对上司的教导产生反感和疑问。为了防止这种不良现象,并能有效地使企业团队化,大部分企业会让员工遵守一些规定,增强团体意识。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下属形成接受上司命令的风气,逐渐形成员工无条件信任和遵从上司命令的集体观念。

对于团结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或许有些人的概念比较淡,因为团队合作对某些人来说,意义就在于“人多好办事”,但是,真正的团队行动,是一种可以达到个人无法独立达到的高度的效果。为了让学员在实践中切实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巴克纳营地精心设计了演习,让学员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实,巴克纳营地训练从一开始就有管理力障碍的课程,需要学员自己去体会团队合作中的基本障碍,让同一队的学员共同想出解决的方法。其中有一项活动需要6名学员一组,爬上一个四级台阶的平台,每一级之间,间隔2.8米,可见,这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单独完成的任务。

当任务摆在学员面前的时候,虽然教官不曾告诉学员如何完成这个任务,但当学员们站在地上看到这个10公尺的高台时,大部分学员第一个感想是:“不管用什么办法完成任务,一定离不开与队员通力合作。”他们能感觉到,这是一个自己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或许这个训练活动能让学员们深刻地感受到,团体协作不仅仅是“人多力量大”,而是完成一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整体上求得胜利的结果。在这样一个活动中,西点人看到了团体合作的两大好处:第一,增强团队力量;第二,克服个人身上的某些弱点。而且,每个人看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表达等都不尽相同,当通过团队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团队中每个人能互相看到对方的方式方法,从中受益,并找出最理想的解决困难办法,在提高团队的精神和士气的同时,还能增强个人的洞悉能力。

在西点,教官的信任、保护和尊重,与学员的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这样的公平对待,才是学员训练动力的源泉。在军队中也是如此,军官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偏爱某一些士兵,更不能因为某些士兵,与自己的旧识有关系,就区别对待。军官与军官之间,也不能成为“老伙计”,所有的军人之间,只有一个关系——战友。如果军官深得下属的爱戴,那只能是因为军官善于管理、办事公正、知识丰富和决策明智。西点正是从这些实际需要出发,正确地引导学员学习如何获得卓越人生的技能。

在美军中,陆军是美国公众军队的典型代表,陆军中的军官与军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团队力量,作为一种纽带,能使军队队伍变得更加强大。军队的强大也可以更好地维系国家的幸福和国防安全利益,进而可以使国家获得更好的发展。当然,除了团结,军官之间也存在竞争,但军官之间的竞争被要求必须是健康的、正面的、积极向上的,这样的竞争可以提高专业上的军事技能,也可以因为竞争提高作战水平。军官必须成为国家的正面榜样,成为为国家效劳的积极代表,并树立起绝大多数青年都愿意效仿的形象,西点正是根据这一需求来培养学员的。

同时,西点有计划地培养学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以促进学员的团队意识。西点不仅培养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往能力,还对学员们进行关于态度、信念、道德,以及人格的引导教育等。学员们可以在西点里通过讨论、辩解,甚至是争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此来进一步加强与人交往中协调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放在学员将来的生活或工作中同样适用。总之,人际交往技能是每个西点学员的必要素质。此外,企业文化也是西点教育中,一项很重要的课程,它分为硬性教育和软性教育两个层面,比如规章制度、绩效考核、培训计划等都属于硬性教育之内;而软性教育,就包含来自主管及周围同事的评估,可以让员工真切地感受到团队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有利于有效地建设起一个高效率的团队。

军队团队力量的建设,就是要士兵知道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并让士兵意识到自己是必不可缺的,以及让士兵知道参与团队建设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需求,放大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企业也需要团队建设,首先企业制定详细的流程,每一类流程都可以组建成一个团队,也就是现实生活中所谓的部门,同时,定义出团队里每个岗位的职责。即使一个项目中,只有两个人参与,也要明确出各自的工作职责,也就是说,要区别出上司和下属。此外,要建立团队间特有的信息沟通方式和标准,并且制定出团队人员的工作职责。在团队里,领导者属于决策团队中的成员,而中层领导属于调度团队,他们负责对各团队成员进行协调、收集整理资料,并对信息进行过滤整合,向决策者提出有效的参考建议,决策者则提出决策直接向整个团队发出。

再者,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大力宣传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团队管理的工作方式,需要让员工对团队建设产生浓厚的兴趣,尽全力执行上级的命令。同时,也要做好中层领导人的工作,因为团队建设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层领导人,可以将中层领导岗位精英划到他们所期望的发展前景中,在不影响他们待遇的情况下,取消他们现任职务。事实上,在组建企业团队时,通常企业都会采取“民主制”,就是让员工民主组建团队,而在团队的构成上,要注意成员能力、性格上的互补性,要把每个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散发其最大的光芒。

迄今为止,企业选择员工的要求变得越发的多样化,其中包括了团队精神共享及爱心程度等,“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正体现了这一点。是否拥有这些品质,是整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大因素,而缺少了这些软素质,会让人们难以进入自己期望的集体之中。而在西点军校中,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软素质在,所以整个西点体系才能有效地运行。正如丹尼尔·W·克里斯曼校长所言:“任何一个士兵,都离不开军队,而任何一个军队,也都离不开士兵。”

6.西点炼狱:激发潜能,获得危机中的生机

西点的创建者乔治·华盛顿,在创建西点时,可以说是困难重重的,他之所以选择西点为堡垒建筑点,不仅仅是因为西点在哈德逊河的“S”弯上,占据了它可以控制所有运河,同时还因为,西点是一个对于整个美洲地区来说,非常重要的战略地点。对此,乔治·华盛顿说:“世界上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安全。当然,也没有绝对的危险,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对安全是否有着正确的认知。即使是风平浪静的时刻,我们也要做好防御准备,哪怕是思想上的准备。这样一来,当危险降临时,才能把损失缩减到最低,并在危机中为自己创造一线生机,这才是生存之道。”

1833年,上校西尔维纳斯·萨耶尔担任了西点的校长,确立了以工程科目为主要课程的西点教育。在这一时期毕业的西点学生,修建了美国最初大部分的铁路、桥梁、公路等。南北战争结束后,每任的校长又加入了其他科目的课程,但最主要的还是日常的军训。因考虑到,经常性的军事训练会让学员感到枯燥,以及增加精神负荷,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校长在任时,增加了学术课程,并根据现代战争体能的要求,增加了体育健身的训练科目,这样既训练了学员的体能,又不会显得太过枯燥。校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说:“每一个军校的学生,都是优秀的运动员。”同时,运动训练也成了学员传统的荣誉系统,成了西点军校正式的课程。

西点军校在各方面的培训中,尤为注重军事教育,用校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的话说:“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必须确保自己能随时拿起武器上战场。”这种未雨绸缪的教育思想,也是西点持续闪耀的根本基础。因为,西点人认为,危机随时都可能光顾,在那之前,要时常磨炼自己,激发自身最大的潜能,才能获得生机,正如野狼时常在休闲的时候,把自己的牙齿磨得非常锋利一样:

森林里,风和日丽,一只狐狸看到一只野狼在勤奋地磨着牙齿。狐狸对野狼说:“天气这么好,大家一起去草原上玩吧!”

野狼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地磨着自己的牙齿,不一会儿,牙齿就变得非常锋利。狐狸奇怪地问野狼:“今天森林里异常平静,不会有猎人和猎狗来,老虎今天也有事去了很远的地方,根本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卖力地磨牙呢?”

野狼停下来对狐狸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应对未来的危机。如果有一天,我被猎狗或老虎追杀,到那时,你以为我再去磨牙,还来得及吗?所以,我平时把牙磨得锋利一些,到危险来临时,我就能保护自己,获得生机。”

野狼每日磨牙是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这种居安思危的精神,也正是西点提倡的精神。唯有如此,在危险来临时,才不至于乱了分寸。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是如此,对于学生来讲,平常多学些知识,充实自己,才能获得美好的明天;对于工作者来讲,平时积累经验和财富,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用充足的积蓄配合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前景。作为一名军人,在战争来临时,如果不加强训练,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又怎能赢得胜利呢?要知道,机会和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可以说,准备也是一种对待成功的态度。它代表着认真有序的工作态度,代表着高效率完成任务的态度,代表着相信自己的态度等。总而言之,任何一个人,在任何时刻,都应该着重磨炼自己,让自己最大限度地积累能量,激发潜能,只有这样,在遇到困难时,才不会让自己措手不及。

对于军人来说,战争是残酷的。平时,或许很多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等到突发事件来临时,那些所谓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就成了解决危机的关键,比如,剑客不能放下手中的剑,而军人不能放下手中的枪。这个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你不懂得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那么你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掉。当人们遇到不同的危机时,就要寻找不同的解决办法,所以,西点对各方面的训练都非常完善,就是为了能让学员,无论遇到何种突发事件,都能找到解决办法。并且,无论是什么样的办法,首先它的出发点,是为了确保自身获得生机,而且这个意识必须比别人早。因为,早一步就意味着机会更多,也减少了被淘汰的可能。

对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启示学员:

有两个探险者,在森林探险的时候遇到了一只野豹子。杰克从背包里拿出一双轻便的跑步鞋换上。

汤姆骂道:“你这是干什么?现在我们应该先逃跑,而不是换上鞋子,即使你换上鞋子,也不能跑过豹子啊!”

杰克说:“我没想要跑过豹子,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杰克的说法,或许会让人觉得非常残酷,但对很多生物来说,生存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并且,不得不说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竞争同样残酷,而没有危机感就是人们最大的危机。即使是正处于稳定工作的人,也可能会遇到许多不可预知的变数,如果人们不懂得去追求未来更好的发展,那么你终将会被划入淘汰的名单中。西点人时常提醒自己,并时刻牢记,自己当下所取得的胜利,只是阶段性的胜利,而更大的挑战往往还在后面等着自己。只有这样,当突如其来的危险造访时,你才能拿出一双轻便的跑步鞋,掌握生机的主动权。

人生非常短暂,需要拼尽全力才能获得成功,虽然会让你耗费很多,但却能换来无悔的人生。未知的事物,往往会引发人们的好奇,成功也是如此,也许在某个时刻,你就会得到意外的机会。所以,西点军校总是不间断地磨炼学员,激发学员开发未知的自己,而未知的潜能背后,总会隐藏着成功的捷径之路。发掘学员身上的无限潜能,也是西点的追求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思想的无形力量比起体能力量更加巨大。可以说,每个人都带着天生的潜力来到这个世界上,只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这种潜能,就能展开新的人生。

要知道,激发自身的潜能,不仅能拯救自己,还能拯救他人。从一个农夫的故事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一天,农夫的儿子开车出了农场大门。突然间,农夫听到轰隆一声,跑出去一看,车子翻到了水沟里,而儿子被压在了车子下面。农夫大为惊慌,赶忙跑到水沟前,儿子躺在水沟里,只有头露出水面。这位农夫的个头并不高,甚至有些偏瘦,但他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水沟里,把双手伸到车子下面,抬高车子,让其中一位前来援助的农夫,把自己的儿子从车子底下拉出来。事后,这位农夫觉得非常奇怪,自己什么时候有了大象一般的力气,能把汽车抬起来?因为好奇心的缘故,他又再试了一次,结果他根本无法把车子抬起来。农夫在危机情况下,激发了潜能,产生了超乎寻常的能量。这种力量由何而来?对此,专家解释,当人们在遇到危机时,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就会传遍整个身体,然后产生额外的能量。由此可见,人们身上确实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农夫在危机急刻产生的力量,绝非仅仅是身体肌肉能量,而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压在车子底下的时候,他的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抬起车子,救出儿子”,这种心理暗示,让他产生了精神能量,正是这种能量,激发了他的潜能。这也充分地说明,潜能需要有效地激发,并且,激发潜能,能获得危机中的生机。

而西点军校,正是着重于培训学员这种精神能量。要知道,对一个军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西点作为军校,以培养军人为先,所以,对学员的精神正能量的培养尤为重视。除此之外,西点人认为,人的自身就有很多自己未知的能量,虽然这种能量不是所有人都能具备的,但是很多例子都能证明这种能量有着值得发掘的价值。所以说,西点致力于发掘学员的这种潜能。其实,人们身上的潜能,也可以看做一种不确定的力量,而且,每个人的潜能都是不同的,倘若你把这种能量作用于潜意识中,去完善你的人生目标,那么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7.塞耶重整西点:没有纪律就没有战斗力

西尔韦纳斯·塞耶校长在西点任职16年,为西点创立了流传至今的纪律风气,所以,人们称他为“西点之父”。提起西点军校,人们首先惊叹的便是它规范严明的纪律,这些纪律的创建,饱含着当初塞耶校长任职时的艰辛——在创建这些纪律之初,曾遇到重重阻碍,甚至,纪律也曾一再废除。

1802年3月6日,第二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签署了一份重要的法案,决定成立美国第一所陆军学校——西点军校。西点军校刚起步的时候,环境资源极为简陋,连最起码的教材都没有,当然也没有正式的课程和严明的纪律。西点军校刚开课的时候,全校学员只有10名,并且,他们没有休息的宿舍,而是居住在独立战争时期修建的简陋营房里。西点当时没有饭堂,所以他们只能去附近的居民家吃饭,想上课的时候,就回军校上课,不想上课的时候,就自己给自己放假。

1812年,美国和英国开战,在那场战争中,当时的西点军校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刻。战争结束后,为了改变西点的现状,斯威夫特将军试图说服美国国会议员们为西点拨款。但是,国会议员们却认为,当初在陆军基地成立西点军校,就是一个不明智的举动,所以,对西点拨款的请求,拒绝得非常坚决。无奈的斯威夫特将军只好以个人名义,从一位私交甚好的纽约商人那里,借来了6.5万美元,作为重整西点军校的资金。

1815年,奥尔登·帕特里奇担任西点校长,他开始注重训练新兵,曾经的帕特里奇本身就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员,他十分热衷训练工作,经他之手训练的学员,各个动作干练,着装整齐、规范,在军队中也赢得了较好的声誉。但是,他自身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他对关系好的亲属有所姑息,无法做到一视同仁,这种滥用职权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教官们的教育工作,并且,学员如果凭借“关系”,即使不通过考试,也能升级。所以,当时很多人普遍认为,奥尔登·帕特里奇校长会带领西点军校走向毁灭。詹姆斯·门罗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就来到西点军校视察,他感觉到了这股学生们异常松散的训练学习氛围,于是,经过追查发现了各种端倪,再加上几个教官对帕特里奇进行了控诉,詹姆斯·门罗总统大发雷霆,调派西尔韦纳斯·塞耶进入西点帮助整顿。对此,帕特里奇怒不可遏,门罗总统一离开,他就把控告自己的教官们关了起来。西尔韦纳斯·塞耶少校就是在这样一种混乱的情况下,来到西点的,再加上他本身就是西点的毕业生,作为西点内部的知情人士,可以说,他对西点当时的情况有着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接到门罗总统的任命时,他早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此外,塞耶少校还参加了第二次英美战争,他深切地感受到,英国人之所以胜利,是因为他们的部队都是训练有素的,而相比较起来,己方的美军则败在了松懈和鲁莽上。目睹了美军惨败场景的塞耶少校,痛定思痛,认真思索了关于战争及军事教育的问题,他将自己的作战经验与其他优秀将军的战争理论对比,权衡理论和实例中的利弊,认识到西点军校及美军现下的军事训练方式,太过片面肤浅,根本称不上是正规、正统、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教育,这对于夺取战争胜利而言,有着太多极端的缺陷。他认为,想要造就一个军队或一个国家的强大,纪律严明的军事训练和教育,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军队必备的条件。

其实,塞耶少校的想法不无道理,自中世纪以来,欧洲列国纷争不断,其他欧洲强国都产生了一批著名的军事专家。塞耶少校感到,只有亲临欧洲战场,通过对别国军事教育的观摩,才能找到振兴美国军队的教育方式。而此时,爆发了第二次独立英美战争,为数不多的西点毕业生参加了此次战争,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功。因此,西点军校的军事教育,也就成为了美国军事院校问题,并引起了美国当局的广泛关注。麦迪逊总统说:“西点军校必须扩张,以便为美国军队训练出更多优秀的军人。”此外,他还派遣了两个西点军官前往欧洲列国,考察他们的军事教育情况,而这考察的人员当中,恰好有塞耶少校。

因此,西点军校的整顿工作,就由塞耶——“西点之父”开始了。当塞耶校长第一天走进西点的时候,他感到无比震惊。因为他发现学员们的私生活非常糜烂,整日赌博、酗酒,甚至还有一些人负债累累。塞耶校长来到西点的当天晚上,他并没有见到帕特里奇,虽然他明白对方在给自己下马威,但他毫不在意。到西点军校的第二天,塞耶校长就释放了被帕特里奇关起来的教官们,并和他们商定了整顿计划,大张旗鼓地开始进行整顿西点的工作。

就在西点重整的过程中,帕特里奇突然冒了出来,他要和塞耶校长较量一番,他直接走进西点校长的办公室,现在这成了塞耶少校的办公室。

帕特里奇傲慢地说:“请你出去,这是我的位置。”

塞耶毫不退让地说:“不!”

于是,盛怒之下的帕特里奇走进了阅兵场,他向那里看热闹的学员们说:“西点的校长是我!”学员们高兴地大叫起来,他们欢呼着,跳跃着,希望帕特里奇重回西点,恢复原来那种无拘无束的颓废生活。但是,塞耶校长下定决心一定要平息骚乱,完成西点军校的整顿工作,他冷静思考之后,便给陆军部长发了一封电报,并详细报告了阅兵场发生的情况,然后等待上级的命令。陆军部长接到塞耶的电报之后,配合了整顿工作,将惹是生非的前校长帕特里奇以叛乱罪拘捕,至此,帕特里奇“复辟”计划失败了。

在塞耶校长整顿西点军校之初,学员申请入校时,考试太过简单,因此,导致学员们的水平都参差不齐,而这也是1820年,当时美国军队知识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当时的西点军校,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所中学,也是一个当兵的跳板,只要进入这个学校,浑浑噩噩地学习一段时间,就能成为军人。这是因为,当时的西点军校,并没有采取四年制的教育方式,并且,文化水平不同的学员,都可以在一个班级内上课。军队里如果缺少尉官,那么没有毕业的学生,就必须立刻走马上任。

对此,塞耶校长决定改变西点军校的这种不良状态,他认为,重整西点,必须要从纪律着手。因此,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拒绝招收高中毕业以下的学生;进入西点的学员必须遵守纪律,忠于职守;学员不能成婚,不能看课外杂书,甚至是报纸也要经过批准才可以看。此外,塞耶校长还根据学员不同的知识水平,分别安排在不同年级授课,并采取了监督制度,以及在考试中严明不许偷看,不许交头接耳,禁止携带私人物品等,否则就以违反规定为由,开除学籍。

塞耶校长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及教育思想,成了“塞耶教育体系”,并为西点军校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简言之,这一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两点上:第一点,就是使军人具有崇高的精神,也就是说,让他们恪尽职守、恪守纪律,懂得献身国家,以及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耀;而第二点,则是强调品质和内涵的教育,品质包含知识、品德等,内涵需具有智慧和艺术性。所谓的“塞耶教育体系”,就是将这两点完美结合,为学员建立良好的军校氛围和文化环境。这一切,都能从学员在西点的生活和学习中体现出来。

当然,“塞耶教育体系”并不能被看做是塞耶校长一人的创举,但不可否认,他在重整西点军校,创建切实的教育体系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后来,随着其他将军、上校、教官的加入,完善了“塞耶教育体系”,成就了西点的辉煌的荣誉。正如,1972年,西点军校毕业奖的获得者比利·格雷厄姆所说:“我衷心地希望,西点军校的其他同学们能够时刻用塞耶精神鞭策自己。”

其实,塞耶校长重整西点军校的目的远不止于此,他的主要目标是将西点军校办成美国首屈一指的名牌大学。因此,他一到任就对每一个学员进行全方面的检测和考核,他以法国技术学院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对西点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主张班级“空间”缩小化,使教官能管理好每一个学员的同时,也使每一个学员都能学习到当天的课程,这样不仅能培养学员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还有利于教官了解每一个学员的真实学习情况及学习进度。在重整活动中,西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再也看不到学员以前的散漫姿态。此外,塞耶校长还要求每位学员都必须具备军人整洁的仪表,同时,每个礼拜都要去教堂做礼拜,并对那些违反纪律及有不道德行为的学员,进行毫不手软的严厉惩罚。

1898年,西点军校明确了校训——“责任、荣誉、国家”。并把校训印刻在校徽上,以及学校礼堂的墙壁上,这充分体现了西点军校对培养坚强意志和优秀品质的重视,这也是西点精神中极其重要的一种思想。自塞耶投身重整西点军校的事业后,他一直以制定军人纪律为先,这可以从他的领导作风中体现出来,他坚持与军校各部门成员紧密接触。比如,教官、教授、战术教官等人员,都必须每天向他报告。当然,他并非是干涉下属工作,只是了解学员的训练情况,对于部下的工作,他从不参与。此外,每一位入校的新学员,首先要到校长室向塞耶校长报到,任何与纪律有一丝相左的请求,都必须得到他的首肯,从开学到学期结束,他都时刻观察着每位学员的学习情况,以及各方面的表现。

可以说,是西尔韦纳斯·塞耶校长开启了西点军校未来发展的大门,给了西点军校一双强壮的翅膀。在塞耶眼中,每一位学员都是一样的,他从不徇私、不畏权贵,也从不关注学员的家庭或社会背景,只要学员走进西点,他就会一视同仁地对待。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要做到用这种一视同仁的方式来对待每位学员是非常不易的,因为,有很多学员都有着雄厚的家族背景和社会地位。但是,为了完成重整西点的事业,塞耶校长一刻也没有松懈过。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军校环境。 ljdlldGy/TDJ/EFD0oXzpaYGhu22lM2uTZEe7/9Z5V5N0LNCN1wKuRTGVyRFlWQ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