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圣人的处世之道

1.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宋代的赵善璙在其《自警篇·诚实》中说道:“力行七年而后成,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郭沫若也曾说:“我,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一项基本的做人美德,对别人也应该做到“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这样对一个人的认识才是全面而公正的。

圣人做人之道:

哀公问于孔子曰:“人何若而可取也?”

孔子对曰:“夫弓矢和调,而后求其中焉;马慤愿顺,然后求其良材焉;人必忠信重厚,然后求其知能焉。今有人不忠信重厚,而多知能,如此人者,譬犹豺狼与,不可以身近也。是故先其仁信之诚者,然后亲之;于是有知能者,然后任之。故曰:亲仁而使能。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夫言者所以抒其胸而发其情者也,能行之士,必能言之,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夫以言揆其行,虽有奸轨之人,无以逃其情矣。”

哀公曰:“善。”

鲁哀公问孔子:“应该选取什么样的人才呢?”

孔子回答道:“弓与箭协调,然后才能要求它射中;马老实能够驯服,然后才能要求它是骏马;人一定要忠实、诚恳、稳重、朴实,然后才能进一步要求他的智慧和才能。现在有的人不够忠实、诚恳、稳重、朴实,却富有智慧、才能,这样的人就犹如豺狼一般,是不能够靠近的。所以,只有看到对方确实是仁厚、诚恳的人,才能亲近他,如果这个人同时又兼具智慧才能,然后再任用他。所以说,要亲近仁厚的人并任用他的才能。选取人才的一个方法就是,不仅要听他说,更要观察他的行动。言语是用来抒发他胸中的志向和感情的,能做事的人,一定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这个缘故,先要看他说的,然后考察他的行为。用言语来考察他的言行,即使有为非作歹的人,也无法掩饰他的真情。”

鲁哀公说:“说得好。”

向圣人学做人:

“观其言而察其行”,孔子的这种主张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来源于自己的切身体验。

一天,孔子给弟子们上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于是便让一名弟子去寻找,却发现宰予正在睡大觉。

孔子得知后,既生气,又失望,他借题发挥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涂满粪土的墙面不能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起初对于这个人,听了他说的话我也就相信他的行为。但现在我考察一个人,除了听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这件事而改变的。”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也是鲁国人,字子羽。这个子羽的相貌非常丑陋,体态也不优美,但他却十分尊重孔子,并且非常希望侍奉他。刚开始,孔子觉得他的潜质一般,难成大事,因而对他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让孔子感觉意外的是,子羽学成归去后,就致力于修身养性,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他处事光明磊落,如果不是出于公事的需要,他从不去拜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一带,跟随他的弟子多达三百多人,他的名字在各诸侯国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后来,孔子听说了子羽的事,不无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的好坏、能力的高低,结果导致对宰予判断错误;这次我又凭借相貌判断人品质的好坏以及能力的高低,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出现了偏差。”

其实,孔子也并不是由于宰予和子羽的事,才意识到应该“听其言而观其行”,而是如儒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里面引用胡氏的话所说的那样:“圣人怎么会现在才知道听其言而观其行呢?也不是真的因为宰予就对所有人都抱不信任态度了。不过是以宰予的事情为例教育大家,要求我们多做少说,言行一致罢了。”圣人之所以需要如此,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人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但做起事来却又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刘邦入关灭秦后,财货无所取,子女无所近,并且约法三章,但还是引起了项羽的猜忌。为了试探刘邦并伺机除掉他,项羽在灞上鸿门设宴,以洽谈天下大事为名,准备当面“听其言”,看刘邦有没有称霸天下的雄心,结果有妇人之仁的项羽被刘邦的花言巧语蒙蔽了眼睛,只是凭几句话就轻信了他,让刘邦逃掉,给自己留下了心腹大患。后来的史实说明,与鸿门宴上的说辞相比,刘邦完全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说的和做的完全不一致。

毛主席后来曾赋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去谨遵圣人和伟人的教诲,对自己,应该做到言行一致;对别人,则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要擦亮眼睛观察他们如何去做,这是考察一个人的关键。

做人金言:

《荀子》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不仅是一种个人品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公民道义,更是一种国家准则。

2.善变通,不唯我独尊

佛学中有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中所言的“相”也就是形象或现象。人与人之间相处,之所以会感到困苦烦扰,往往是被一些“相”给困住了,太苛求,太自我了。既然如此,那就不妨做一下自我变通,即使不能完全做到“无我”,也不要太“自我”。

圣人做人之道: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苛求,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向孔子学做人:

孔子所说的“四毋”,是一种高超的做人境界。

所谓“毋意”、“毋固”,也就是不主观臆断,不固执己见,能够听得进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如果别人的想法更好,能够坦然放下自己的观点,而去接受别人的,这就是一种开放的做人心态。

能够做到“毋意”的人,才能称得上是胸怀博大,他们善于用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博采众家之长,让自己变得更成熟、更优秀。这样就能够在行事前规避一些常见的错误,绕过一些陷阱,从而更顺利地走向成功,走向未来。

所谓“毋必”,是指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达到一种怎样的结果,也就是不去绝对苛求,在尽力的情况下,一切顺其自然。这一观念是一种基本的做人修养,因为天下事没有一件是“必然”的,无不充满了变数,我们希望达成一种什么结果,最后往往却不一定能够如愿。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因此,对事不要太苛求结果。

两个水手因为船只失事而流落到一个荒岛上。

甲水手一上岸就愁眉苦脸,担心荒岛上没有充饥之物、落脚之处。而乙水手一上岸就为自己将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而欢呼。

两个人在荒岛上找到一个洞口,乙水手为今晚可以睡一个好觉而庆幸,甲水手却担心洞里有野兽。乙水手安然入睡,甲水手辗转难眠,不知道明天怎么度过。

上天可怜两个水手,竟然让他们在荒岛上意外地发现一袋粮食。乙水手高兴得手舞足蹈,而甲水手担心怎么把生米煮成熟饭,煮出来的饭是否咽得下。

岛上没有淡水喝,他们不得不用海水润湿嘴唇。乙水手说:“喝淡水喝惯了,尝尝海水换换口味。”而甲水手极不情愿地用海水沾唇,怨声载道。

每吃完一顿饭,乙水手总是很满足地说:“又多活了一天。”而甲水手总是叹气:“唉,假如粮食吃完了该怎么办呢?”

粮食一天一天地减少,终于还是被他们吃完了。荒岛上还有些野果,他们把它采摘回来。乙水手说:“运气真好,竟然还有水果吃。”甲水手哭丧着脸说:“从来没有这么倒霉过。上帝不要我活了,竟然要吃这样的野果。”

最后野果也吃完了,他们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吃的东西了,只好挨饿。为了保持体力,他们只好躺在洞里休息。乙水手说:“想不到我竟然什么也不要做还可以睡觉。”甲水手绝望地说:“死亡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最后一刻,他们都坚持不住了。乙水手说:“终于可以抛开一切烦恼,上天堂了。”甲水手说:“我还不想下地狱。”

乙水手死了,脸上挂着微笑。

甲水手死了,脸上充满悲伤。

同样的结局,不一样的人生,并不是乙水手不尊重生命,乙水手充分享受到了人生最后过程的乐趣,虽然仍免不了死亡,但结果对他来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他死的时候是快乐的,没有留下什么遗憾。而甲水手与乙水手截然相反,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还是去幻想,明知道得不到的东西仍然想得到,自己为难自己,自己勉强自己,时时刻刻处于忧虑惶恐之中,最终还不是一样没有摆脱死亡?这就是凡事太苛求、不能顺其自然的结果。

对于“毋我”,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太唯我独尊,不要太自我,也能够设身处地地去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好感与支持。因为“你敬我一尺”,才能换来对方的“我敬你一丈”。然而,古往今来,却有数不胜数的人不能领会此中含义。他们做人往往太自我,过于看重自己,把自己放在最中心的位置,以自己的情绪为情绪,以自己的意志为意志,随心所欲,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他们自以为自己尊贵,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与人交往,其结果只能使双方的关系更僵化。

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便让人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请晏子进去。晏子一看,明白了楚王的用意,便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现在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于是便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又想羞辱他一番,说:“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来呢。”晏子义正辞严地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有不同的标准,那些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够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是最没有才能的人,所以当然出使到楚国来了。”

楚王宴请晏子,仍然居心不良。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只见两个小吏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是什么人?”小吏回答说:“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于是开始借题发挥,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站了起来,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枳子,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却不同。其中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的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窃,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唯我独尊、居心叵测的楚王在机智善辩的晏子面前,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碰了一鼻子灰,而且也疏远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交往是这样,做人也是如此,一方如果太过自我,不懂得照顾对方的面子,不懂得尊重对方的话,就只会把人际关系搞砸。

圣人的“四毋”做人法则是历久弥新的,若能够按其要求去做,多一分余地,少一分绝对,多一分随性,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自我,这样你才能够体会到一种轻松畅快的人生。

做人金言:

唯我独尊是一种愚蠢的做人处世方式,对不同的见解、行为要学会予以理解和尊重,即便自己有理,也不要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要尊重他人。如此去做,才会给自己带来更广阔的天空。

3.道不同,不相为谋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司马迁对此引用孔子的话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著名诗人但丁也有一句传世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其意思都是相通的,人各有志,志向不同的人难以共事,古今皆适用。

圣人做人之道: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向孔子学做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的原意是说如果两人的观点主张各异,彼此之间就不要商议讨论什么了。孔子所处的年代正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每个学术流派都有自己的“道”,各个流派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最正确的。这种观念在“争鸣”中又具体表现为排斥、挤对其他学派,独尊自己为正统,甚至将别家的学说视为异端。

“道不同,不相为谋”,用现在的观点来阐释,就是价值观不同的人,彼此之间不认同对方的看法、不商讨、不共事。

东汉时期,管宁与华歆二人是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视而不见,继续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欣喜地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有一次,两人同席读书,外面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继续读自己的书,而华歆却好奇地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经过这两件小事,管宁发现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尽管管宁的做法有些太认真了,但他却很好地诠释了“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的内涵。当然,时代在变,“道不同,不相为谋”也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相对以前,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崇尚合作,仅靠个人单打独斗越来越难以取得大的成就。而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一古训就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基本的鉴别标准。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如果你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就能够如虎添翼,一切行动都会非常顺利;但如果你寻找的是“道不同”的合作伙伴,那双方就很难做到“劲往一处用,力往一处使”,这样的伙伴反而会成为你前进的一种羁绊。

携程和如家这两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如果说这两家上市公司都是由同一个创业团队所创立的,可能就有很多人表示惊讶了,并且不禁会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团队?”对于这一团队,《第一团队:携程和如家》一书中是这样概括的:

“在美国接受教育并且工作多年的沈南鹏、梁建章,与接触过国外文化的民营企业家季琦、国营企业管理者范敏,构成了中国企业史上的一个奇妙组合。”

“在这个组合里,没有‘皇帝’,也没有‘大哥’;他们虽有同学之谊、朋友之情,但性格、爱好迥然不同,经历各异;他们创立的携程和如家虽然经历了多次高层人事变更,却从来没有发生过震荡,都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并且一直保持着优异的业绩;他们为中国企业树立了一个高效团队的榜样,最终获得了共赢的结局。”

“从1999年携程创立开始,四个创业者如同接力赛一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领跑,各自发挥所长,完成属于自己的使命过程。这既是一段精彩的创业故事,也是一场绝妙的共赢游戏。”

这个传奇性的第一团队的成员无疑都是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他们的战斗力则反映在创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团结、信任与各司其职上,他们之间没有目光短浅的勾心斗角,只有关注长远利益的相互配合,这样的合作伙伴是最难能可贵的,而由他们所构筑的创业团队也是无往而不胜的!

无独有偶,著名的B2C购物网站“红孩子”的几名创始人也是这样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他们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团结一心,共同熬过了艰难的创业起步阶段。

2004年年初的一个晚上,徐沛欣、杨涛、李阳和郭涛几个朋友下班之后在北京京瑞饭店的咖啡厅聚会,聊起国内的B2C行业。他们这次聊天的结果,就是决定创办一家“采取‘网+刊’模式的网上目录直销公司”,也就是后来的“红孩子”。

“这是一种服务类的模式,主要靠运营,因此公司的团队和管理非常重要。”北极光创投基金合伙人邓锋解释说:“我对‘红孩子’创业团队的第一印象是,这些人挺有激情的,头脑很清楚,做事情又很投入,团队之间比较互补,也比较团结,而且非常玩命,有牺牲精神。”后来邓锋去“红孩子”公司实地考察,发现四个创始人窝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共用一张桌子、一套沙发,每个人每月只拿两千块的工资,他为此颇为感动。

其实,不仅是创业,现实中任何形式的合作都是同样的道理——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在共同的“道”的指引下,人们相互间才能够始终为了共同的愿景和目标而进行同甘共苦的奋斗,基于共同的“道”的合作模式才是健康的、有效的。因为,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员的简单叠加,关键在于合作者之间的互补与团结,要“道相同”,要齐心合力为共同目标奋斗,这样才能使“1+1>2”。这或许是圣人的思想给我们的最大现实启迪。

做人金言:

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待在一起。有些人,即使经常在一起,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但也可能从来不会推心置腹说心里话;而有些人,刚刚相识,就一见如故,彼此将所有的秘密都互相分享。

4.和为贵:善用“和”字来处理各种关系

我国古代兵家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说,“和”是左右战事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做人上,“和”的重要性更无须多言了,它能为人开拓一种和谐畅通的人脉关系,进而达到那种人人所渴望的“人心齐,泰山移”的境界。

圣人做人之道: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弟子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圣君治理国家时,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但如果不论大事小事都去按和谐的办法去做,就有行不通的时候。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那就行不通了。”

向孔子学做人: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子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制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应该在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的基础上,来讲究“和”。

孔子的弟子之所以为“和”加上这么一个前提条件,是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密不可分的。我们知道当时正处于奴隶社会,等级森严,各阶层人群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严格的。上层社会的人,往往通过自己的礼节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性,而底层的人群则怀着敬畏的心理唯命是从。但是到了春秋时期,这种社会关系开始被乱世所打破。此时,有子提出“和为贵”,同时又指出不能单纯为“和”而“和”,应该以礼来节制之,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以实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和为贵”的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古代,就有家喻户晓的“将相和”的故事。现在是和平时期,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更是被推崇备至,“以和为贵”是治国者的方略,因为它蕴涵和平、太平、平安之意。治国者都希望国内太平,永无纷争;国家之间“和平发展”,没有战争。林语堂认为“和平”是人类的一种卓越认识,中国人尤其酷爱和平,不爱挑起战争,因为这是一个理性的民族。受“和为贵”理念的浸润和熏陶,人们从小就养成一种以和为贵的人生理念,他们不嗜战争。在当前阶段,“和为贵”在我国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构建和谐社会。

2008年8月8日,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现场表演中出现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当时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而在“活字印刷”表演中,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片段是:“活字印刷”版中间出现一个古代的“和”字,又出现一个另一种字体的古代“和”字,最后是一个现代的“和”字。

开幕式上前后出现的三个“和”字,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传达了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和”字向全世界传达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一个重要人文理念——和为贵。

“和”不仅是国家看重的一个要素,也是人生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和”都是仁人志士所追求的境界。在我们周围可以找到许多以和为贵的凡人,在历史上,谋“和”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这一切无不在昭示人们“以和为贵”,不要以邻为壑,它能平息仇恨的怒火,使死对头之间不再冤冤相报,化干戈为玉帛,相逢一笑泯恩仇,握手言和。

在国外,也有很多人很重视“和”,有的企业家甚至把它当作自己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国内有很多生意人也有一个信条——和气生财。

在美国一个传统市场里,有个华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这引起了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他的店门口。

这个华商本着和气生财的道理,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到自己的角落。

同在旁边卖菜的一个墨西哥人观察了他好几天,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禁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呢?”华人笑着回答:“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更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的摊位上,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

从那以后,那些垃圾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个华商显然深谙“和气生财”之道,和为贵,这是一条放之四海都适用的做人处世法则。

在今天,“和”也是一条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复杂化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种种不和,不和就会产生分歧,有了分歧就会导致摩擦,摩擦进而会导致矛盾,矛盾激化就会出现直接争斗。特别是当人们之间有利益冲突时,斗争就难免了,而且斗的方法也数不胜数。有明争也有暗斗,然而,不管是哪种相斗方式,都会伤了彼此间的和气,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有尚“和”,才能带来真正的和谐局面。

因此,做人应讲究“和为贵”,这并不是要求人们都抱成一团,只讲求一团和气,无原则立场地妥协和谦让,而是为了追求一种团结进取的和谐人际关系,追求互帮互助的氛围和对人对己宽容大度的气量。

“和”的目的是共同创造成就大业的良好环境,这是每个人都渴望追求的目标。一个和睦的家庭,会令人感到温暖;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感到舒畅;一个和平的环境,能够让人安居乐业;一个祥和的气氛,会让人世充满温暖。

做人金言:

人若出于私心,处处争名争位,必然导致不和,贻害大局;如出于公心,先公后私,处处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才是致和的最佳保证。

5.执中致和:中庸的做人态度

鲁迅先生认为:“中庸是国人最为推崇的,但中国人却又是最不懂何谓中庸的,如果中国人那怕明白一点中庸的道理,中国的问题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复杂。”事实确是如此,很多人并未领悟到中庸的精髓所在,中庸不是圆滑,不是明哲保身,它是一种永不过时的至高的做人德行与智慧。

圣人做人法则: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尚的了!只可惜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向圣人学做人: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思想精髓所在,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在孔子眼里它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其至矣乎!后世儒学对它的释读为: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而且平常的意思。另外,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总之,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

中庸作为被孔子极为重视的一种思想,经常出现在他的言行中。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

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

子贡又问:“那么是子张更好一些?”

孔子继续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在孔子的眼里,做得过分与做得不足,都是不好的,所以孔子认为二人都是“过犹不及”,其中包含的是一种典型的中庸思想。其实,中庸作为一种做人法则,很早就存在了,孔子的功绩在于将其总结概括,著书立说,惠及后人。

伊尹是商朝的开国重臣,但伊尹本来的身份却相当卑微,他原来只是商汤妻子陪嫁的奴隶。开始他是汤的厨师,但却极具做人智慧。他看到汤终日为打天下而废寝忘食,忙碌不已,心里很担心。后来,他想出一个办法来吸引汤的注意。在做饭时,他故意把饭菜做得特别咸,或直接不放盐,以让汤来责备自己。随后他又将饭菜做得咸淡适中,美味可口,让汤吃得十分满意,有一次饭后汤禁不住对伊尹说:“看来你做菜的本事确实不凡。”伊尹看时机到了,于是劝谏说:“大王,这并不值得夸奖,菜太咸、太淡都不好,只要把佐料调配得当,吃起来自然适口有味。这和你治理国家是一个道理,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急于求成,关键是掌握好分寸及重点环节,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汤听了很惊讶,但也深以为然。

后来,孟子对伊尹评价说:“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意思是说伊尹不仅能够在天下太平时做好官,在天下动乱时也能做好官。而伊尹之所以能够将官做得游刃有余,显然在于他善于把握分寸,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何时该做什么,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庸式为人处世之道。

在现代,再提倡“中庸之道”,在某些人看来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这种思想曾一度被当作一种处世圆滑、态度暧昧、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所以饱受人们的非议甚至批判。其实,从“中庸”思想的本意看,它并不是“圆滑”、置仁义于不顾、不思进取、明哲保身,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德行、智慧。

在孔子眼里,“中庸”即为“中和”。孔子说,“中”是有喜怒哀乐之情而未表现出来;“和”是感情表达时合乎节度。“中”是天下事物的根本;“和”是天下遵循的通则。如果人们能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间的一切就会各得其所,万物也就顺其自然而生了。

因此,凡事取乎中,称得上是协调人与事的良方。中是不偏不倚,不左倾也不右斜。非中则不能正,非正则不能稳,非稳则不能久。做人处世的要点,就在于“执中致和”。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做人既不要太低调,也不要太高调;既不要默默无闻,也不要锋芒毕露。

在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下,“中庸”思想更有其存在的现实土壤。因为,当下的人更容易急功近利,追求表面的、外在的东西,进而会偏激地看待问题。他们对满足、成功、富贵、权力等,总是渴望之极,而对空虚、失败、贫穷、低下等,则唯恐降临自己身上。殊不知,这些都是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常态,上天不会永远眷顾一个人,让他永远得意;同样也不会一直疏忽一个人,让他永远失意。这种中庸式的做人心态是必要的,有了它的保护,人才不会“处高位仍不觉得满足,陷于低位却一蹶不振”,进而才能走出思想认识上的极端,以更中和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人生,提高心灵的免疫力,让其不再轻易受伤害。

做人金言:

中庸之道讲究不偏不倚,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人要做好自我调控,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欲望情感处在适度、恰当的刻度上,才能做到恰到好处。 CgBLZCMYiaZO85RiL9QehysP7+fZ6urBUlLDt4RV2bok1xy/MkFsfYqpmhVsq+a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