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广东香山人。他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一定成就。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是我国近代有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

1884年,苏曼殊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1902年,他在日本东京加入留日学生组织的革命团体青年会。1903年,他加入拒俄义勇队。同年,他归国任教于苏州吴中公学,后来到上海参加《国民日日报》工作。不久后,他在惠州出家为僧。1904年,他南游暹罗、锡兰,学习梵文。

1906年夏,苏曼殊被著名汉学家刘光汉邀请到芜湖皖江中学、安徽公学执教,与在日本时的旧友陈独秀相遇。同年,他与陈独秀东渡日本省亲未遇。他归国后仍执教于芜湖皖江中学,并与清代书法家邓石如之曾孙著名教育家邓绳侯相识,结下笔墨之谊。他离开芜湖后与之常有诗画往来。

1907年,苏曼殊在日本与幸德秋水等组织亚洲和亲会,公开打出“反抗帝国主义”的主旨。同年,他和著名作家鲁迅等人筹办文学杂志《新生》,但没有成功。1909年,他再度南游,任教于爪哇中华学堂。1909年,南社成立后,他也很快加入,并成为该社的著名作家。

辛亥革命后归国,苏曼殊参加上海《太平洋报》工作。1913年,他发表《反袁宣言》,历数袁世凯窃国的罪恶。1918年5月2日,他在上海病逝,年仅34岁。

苏曼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诗、文、小说、绘画无不精通。尤其以诗的影响最大,故有“诗僧”之称。他的诗风格别致,自成一家。抒情则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状物则形象逼真,历历如见,写人则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的诗作后存约百首,多数为七绝,内容多是感怀之作,这种倾向在辛亥革命后诗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艺术上他受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影响,诗风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与感叹,其中的《东居杂诗》《何处》等皆是这类诗的代表。 zG26F60athVa2hg5DVS4sgMQLJHBCCw7O7UnM7aC9F8S///pqwyufkdO4UKHJCo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