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寀,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戴望舒为他的笔名。浙江杭县人。他是我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被称为“雨巷诗人”。除诗歌外,他还写有散文、论文等,研究、论述的范围不仅有大量外国文学,而且包括我国古典小说、戏曲等。

1923年秋天,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他转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语。1928年,他与知名人士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1932年,他参加施蛰存主持的《现代》杂志编辑社。1936至1938年,他任教于同济大学。1936年10月,他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

戴望舒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且创办了《耕耘》杂志。1938年春,他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他与著名诗人艾青主编《顶点》。1949年6月,他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来,他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

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他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著名作家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我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他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我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戴望舒的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他因曾经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普遍性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

戴望舒的《望舒草》是他在诗歌艺术上日趋成熟时的著作。此时,他正生活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他的精神苦闷而低沉。但他不论从艺术上还是心理上都已不再稚嫩,也不再是穿着别人的鞋子走路了,而是努力开拓自己的诗歌创作领域,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戴望舒的其他作品还有《寻梦者》、《单恋者》、《烦忧》、《灾难的岁月》、《我的记忆》、《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等,另有译著包括《少女之誓》、《鹅妈妈的故事》、《意大利的恋爱故事》、《天女玉丽》、《爱经》、《屋卡珊和尼各莱特》、《唯物史观的文学论》、《一周间》、《麦克倍斯》、《青色鸟》、《法兰西现代短篇集》等诸多作品。

戴望舒的诗歌中内含着多种思想艺术气质,都显示着或潜存着新诗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新诗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而戴望舒的诗虽然几经命运沉浮,却始终魅力不减,流行了几十载。他从汲取我国古典诗词的营养到采撷西方现代派手法,最终走向了咏唱现实之路,特别是他几经寻觅和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诗歌的特殊风格和色调。 IE5bu9gX8BCHMMu4C/u3Z70y0d6ooTLQu/HuPUIH3MiNVB+ZNmVuKJqEUZG2JY5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