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自我检查:你重视工作细节了吗

马虎轻率:工作不能做到精益求精

工作中,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往往就是因为他们马虎轻率,不重视工作中的细节,没有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比如,如果工人用半生不熟的技术建造房屋,那么房屋也许在尚未售出之前,就可能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同样,如果医生不愿意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医学,那么其结果肯定是做起手术来会手足失措,把病人的生命当儿戏。同样,如果律师只顾死记硬背法律条文,却不注意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等到真正处理起案件来时肯定是难以应付自如,以至于白白花费当事人的金钱……

可以说,这种工作的疏忽,随意,随时随地都在发生。而由于疏忽、敷衍、偷懒、轻率造成的沉痛惨剧在人类历史上更是随处可见。

在2003年出版发行的上海《文汇报》上,曾有一篇题为《英雄虎胆震长空——“飞豹”战机惊心动魄试飞故事》的文章,文章热情讴歌了我国试飞员谭守才为了试验我国的新型飞机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文章中说:“……当高度降至1540米时,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前座舱盖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强大的气流将他(试飞员谭守才)压在座椅靠背上动弹不得。气流的呼啸声震耳欲聋,谭守才既看不到前方的空域,也听不到耳机里地面指挥员的声音。而且,由于前座舱盖飞掉,使弹射跳伞系统失去了保险,谭守才随时都有被弹离飞机的危险。这种故障在飞行中是很少见的,死神正一步步地向他逼近!”

“……事后查明,工厂的工人在安装座舱盖时将活门螺钉装反了。”看到这里,我相信所有坐过飞机的人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说这样的飞机都能有把螺丝装反的情况,那么普通的民航飞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就更不应该感到意外了。让人忧心的是,当人们都在讴歌我们的虎胆英雄时,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马虎轻率、不重视细节的人为因素造成的。

在工作中,许多企业员工做事情不讲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尽管从表面来看,他们也很努力,也付出了很多,但结果却总是无法令人满意。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没有人能认认真真地去自我检查,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浙江某地出口的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商家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原因是欧洲当地检验部门从1000吨出口冻虾中查出了0.2克氯霉素,即氯霉素的含量占总量的五十亿之一。经过自查,环节出在加工上。原来,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这起事件,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一则认为这是质量壁垒,五十亿分之一的含量已经细微到极致了,也不一定会影响人体,只是欧洲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太苛刻了;二则认为是素质壁垒,主要是国内农业企业员工的素质不高造成的;三则认为这是技术壁垒,当地冻虾仁加工企业和政府有关质检部门的安全检测技术太落后于国际市场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根本检测不出这么细微的有毒物。然而,我认为,这五十亿分之一的数据,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次贸易中的常见失误,其实却隐含着深刻的教训——疏忽细节管理。

在一家公司的墙上曾经有这样一句格言:“在此一切都应精益求精。”的确,如果公司里每个人都能恪守这一格言,那么他们的自身素质不知要提高多少!不知道会为企业和个人避免多少灾祸!

巨海公司自创办的那一天开始,我就把“做事精益求精,做人追求卓越”作为每一个巨海人的工作准则。我们每个人今天做事的品质,决定了我们未来人生的品质。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应重视细节,追求精益求精,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能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

浅尝辄止:仅仅知道工作中的皮毛

从前有两个商人,结伴去南方旅行,由于天气十分热,阳光很强烈,不一会儿,两个人都觉得非常渴,于是便去买水喝。

一位好心的小贩向他们推荐了一种可以解渴避暑的水果——橄榄。

甲商人非常精明,为了防止被骗,就要求小贩先拿出这种水果让他尝尝。

小贩同意了,但给甲商人品尝的不是天然的橄榄,而是加工过的橄榄。小贩解释说,加工后的橄榄,容易保存,不易腐烂,放在嘴里,越嚼越香。

甲商人尝了一口,觉得太苦涩了,立马就把它吐了,还说小贩骗人。为证实小贩是否是骗子,乙商人也要求尝一下这种水果。刚咬一口时,确实苦涩,但细细咀嚼,却是一阵奇香,而且刚才的口渴也消除了。于是,乙商人立即买了一大包橄榄。

对于乙商人的举动,甲商人十分不解:“你发疯了啊?你要买这个回去?”

乙商人神秘一笑,并不作答。

旅行结束后,他们各自回到家里,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

有一天,甲商人看见自己的儿子手里竟然拿着一包橄榄,正嚼得津津有味。甲商人马上把橄榄夺了过来,正想把它扔掉时,却突然看见这包橄榄的生产商标就是乙商人注册的商标。甲商人大为惊奇,赶紧打电话问乙商人:“你在生产橄榄吗?”乙商人如实奉告:“是呀!它已经为我赚了很多钱了。真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喜欢在夏天嚼这种橄榄。”

听完乙商人的话,甲商人后悔不迭,细细地尝了一颗橄榄,方才发觉这种水果真的是越嚼越香。

其实,工作也就是和尝橄榄一样,我们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否则就会失去很多机会。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多才多艺往往使许多人失去成功的机会。许多有前途、有思想的年轻人一开始无法果断地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地走下去,结果到老依然徘徊不定。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这样说道:“‘万事通’在我们那个年代或许还有机会施展,可如今已是一文不值了。”企图掌握好多种职业技能,还不如精通其中一两种;什么事情都知道些皮毛,还不如在某一方面懂得更多,理解得更透彻。

在工作中,每个人必须不停地加强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依靠艰苦的训练和努力以强化自己的专业地位,直到比你的同行知道得更多。你只有比别人做得更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才能与别人区别开来,从而使自己变得不可取代。

初出茅庐的青年人,一定要随时随地注意本行业的门道,而且还要研究得十分透彻。在这一方面,千万不能疏忽大意、不求甚解。有些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也要仔细观察;有些事情虽然有艰难险阻,但也要努力去探究清楚。如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能清除事业发展道路中的一切障碍。

一家著名国际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人员。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有一位年轻人条件相对优秀,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3年专业外贸公司的工作经验。因此,他面对主考官的时候显得非常自信。

“你原来在外贸公司做什么工作?”主考官问道。

“做花椒贸易。”

“以前花椒的销路非常好,可是最近几年国外客商却不要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花椒质量不好。”

“你知道为什么不好吗?”

年轻人想了想,说道:“一定是农民在采集花椒的时候不够细心!”主考官看了看他,说:“你错了。我去过花椒产地。采集花椒的最佳时间只有一个月。太早了,花椒还没有成熟;太晚了,花椒在树上就已经爆裂了。花椒采好后,要在太阳下暴晒一整天,如果晒不好,就不能称之为上品了。近几年来,许多农民图省事,把采集好的花椒放在热炕上烘干。这样烘出来的花椒虽然从颜色上看起来和晒过的花椒差不多,但是味道就相差很远了。”

“一个好的业务员要重视工作中的各个细节。”主考官说。

看看我们周围吧,对工作“熟不生巧”的人比比皆是。工作时敷衍了事会给公司带来不利,但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老板或许并不了解每个员工的表现或熟知每一项工作的细节,但是聪明的员工很清楚,掌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最终能给自己和公司带来巨大的好处。

在现代社会,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使自己比别人更专业,在工作上更精通,你就有可能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升职和加薪的机会。浅尝辄止和不求甚解,只会让我们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功败垂成,抱憾终生。

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

有一位父亲这样告诫他的每个孩子:“无论未来从事何种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一丝不苟。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然而,任何人都无法否认,投机取巧是如此普遍地存在于各个组织之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痼疾。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有时为了写一页小说,会花上一星期的时间;而一些现代的写作者,还在那里惊讶巴尔扎克的声誉是从何而来。许多人做了一些粗劣的工作,借口是时间不够,其实每个人按照日常的生活安排,都有着充分的时间,都可以做出最好的工作。如果养成了做事务求完美、善始善终的习惯,人的一辈子必会感到无穷的满足。而这一点正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分水岭。成功者无论做什么,都力求达到最佳境地,丝毫不会放松;成功者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投机取巧。

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很少,绝对愚笨的人也不多,一般人都具有正常的能力与智慧。但是,为什么许多人无法取得成功呢?

世界上到处都是一些看起来很有希望成功的人——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们能够成为而且应该成为各种非凡人物。但是,他们最终并没有成功,原因何在呢?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做事总是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与成功相应的努力。他们希望到达辉煌的顶峰,却不愿意经过艰难的道路;他们渴望取得胜利,却不愿意作出牺牲。投机取巧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而成功者的秘诀就在于他们能够超越这种心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牛和骡子一起耕地,耕作工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骡子却答道:“不行呀,我们还是努力把工作做好吧,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呀,做完了就可以好好休息了。”

但小牛不听,最后还是装病休息。为此,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它舒服些。等骡子耕种回来,小牛便向骡子询问地里的情况,“没有我们俩在一起时耕种得多,”骡子回答道,“但也耕种了不小的一段距离。”小牛又问老骡:“主人说我什么没有?”“没有。”骡子回答。

第二天,小牛还想偷懒,就再次装病。当骡子从田间回来时,小牛又问骡子:“今天怎么样?”“还不错,我认为,”骡子答道,“但耕种得还不是太多。”小牛又问道:“主人说我什么了?”“啥也没有对我说,”骡子说,“但是,他却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的确,在工作中投机取巧也许能让你获得一时的好处,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你则是有百害无一利。

在古罗马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位置时有一个秩序,就是必须经过前者,才能达到后者。它仿佛在告诉人们: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而那些试图绕过勤奋,寻找荣誉的人,总是被拒在荣誉的大门之外。

有些人本来拥有出众的才华,前途充满了光明,但在工作中却总是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所以往往一事无成。生活中的无数实例都生动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工作中试图投机取巧,可能表面上看起来会节约一些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往往是浪费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一个人一旦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他的品格也会大打折扣。工作中总是投机取巧、不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人,不懂得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个性、意志无法坚定的人,是很难实现自己的个人追求的。

在一家皮毛销售公司,老板吩咐三个员工去做同一件事:去供货商那里调查一下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

第一个员工5分钟后就回来了,他并没有亲自去调查,而是向下属打听了一下供货商的情况就回来汇报。30分钟后,第二个员工回来汇报。他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第三个员工90分钟后才回来汇报,原来他不但亲自到供货商那里了解了皮毛的数量、价格和品质,而且根据公司的采购需求,将供货商那里最有价值的商品做了详细记录,并且和供货商的销售经理取得了联系。

在返回途中,他还去了另外两家供货商那里了解皮毛的商业信息,将三家供货商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比较,制订出了最佳购买方案。

第一个员工很显然只是在敷衍了事,草率应付;第二个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被动听命;应该说真正尽心尽力做事的只有第三个员工。简单地想一想,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用哪一个?你会赏识哪一个?如果要加薪、提职,作为老板你愿意把机会留给谁?相信答案已在你心中。

在职场上,有些员工本来具有出众的能力,但却因为工作中没有尽心尽力,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结果使自己逐渐走向平庸。而另外有一些人,刚开始时在工作中表现并不出色,但他们却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结果,这些人最后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大材被小用

古人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这样才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然而,很多人往往喜欢做大事,而不愿意或不屑于做上司安排的小事。但事实上芸芸众生中能做大事的人实在太少,多数人多数情况还是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过于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每个人只有通过做小事的认真,才能培养处理大事的能力。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到一家经济类报社当记者。可她万万没有想到,报社领导把她分配到通联部去抄信封。整整三个月,她都是在桌案上与信封为伴。

当时王小丫感觉失望透顶,她不明白大学毕业生怎么能干这个谁都能干的写信封的工作。虽说一时有些想不通,但她照样好好干,每次抄写信封都非常用心。三个月之后,她写信封写得又快又好,一个人的工作量抵得上别人的两倍。

后来,领导看她表现十分突出,就主动地问她:“想不想干点什么其他工作?”

从此以后,她先后成了文摘版、理论版和副刊的编辑……

工作中看不起小事、不愿意做小事的员工,说到底就是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岗位。殊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平凡小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简单了。

蔡永刚,曾是统帅装饰公司一名普普通通的水电工,在统帅装饰公司已整整工作了三年。虽然自己只是小学毕业,但他丝毫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不断在磨炼中成长,现在已经成为公司的水电主管,也是中层管理干部队伍中的一名骨干。但是他并没有骄傲,并没有放弃工作中的小事。凭的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他清楚地明白:每天的进步都是在点点滴滴做起和点点滴滴的经验中积累出来的。

从他刚刚迈进公司的第一天起,蔡永刚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证明自己,他的一举一动也给公司领导和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工作中的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工艺改进,哪怕是一次对错误的整改,都当做是使自己进步的一次宝贵机会。

一次会议开始之前,领导叫他调试会议音响效果。不知什么原因,发言席的麦克风总是有回音。为去掉回音,他试着在扩音器上调一个个旋钮。当他旋动一个标有“ECHO”字样的旋钮时,发现可去除麦克风的回音。但他不知道这个旋钮代表什么功能。晚上回家后,翻开孩子的英汉词典,细细查阅后,发现这个英文词的意思是“混响、回音”。如果是别人,可能记住那个旋钮,下次就能解决同样的问题了。但在蔡永刚看来,记住还不行,必须要搞明白其中的原理,一知半解不符合他的个性。

做每件事,因为重视工作中的细节,因为对自己要求更高,因为比别人更用心,因为一定要比以前有进步,所以日积月累,蔡永刚比别人成长得更快,也表现得更加优秀。可以说,统帅公司全体员工的集体座右铭“今天的你比昨天更优秀吗”,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现实生活中眼高手低的人的确有不少,他们天天梦想着干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尤其有些刚参加工作的新人,他们常常对事务性的工作不屑一顾,认为这些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称,干这些工作是大材小用,委屈了自己,但是等到真正给他重要工作干的时候,又没有能力把工作做好。

在一个高档办公写字楼里,有一个开电梯的年轻女孩,因相貌酷似某位演员,所以大家乘坐电梯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说起她像某女演员之类的事,但她一直默不作声。一天,下班高峰时间,挤在电梯里的人又开始谈论这件事情,有人说:“真的,你长得太像某某演员了,何不去试试演电影呢?”言外之意,开电梯委屈她了。这位姑娘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您说的那位演员我知道,她只是一位三流的演员,而我是一名一流的电梯工。”听了女孩的回答,电梯里顿时鸦雀无声,从此,乘坐电梯时,再也没有人议论此事了。

确实,世间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之事,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用心去做,都是优秀的,都值得尊敬,都能给社会创造价值,给自己带来回报。作为职场中人,无论在任何岗位,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踏踏实实地工作,努力去追求一流。

很多年轻人,当他们走出校园时,总是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自己一开始工作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得到相当丰厚的报酬;他们在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并常对自己说“英雄须有用武之地”;他们喜欢在工资上相互攀比,工资似乎成了他们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当他们对工作感到厌倦时,就会对自己说:“如此枯燥、单调的工作,如此毫无前途的职业,根本不值得自己付出心血!”当他们遭遇困境时,通常会说:“这种平庸的工作,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渐渐地,他们开始轻视自己的工作,开始厌倦生活。

有人说:“无知与眼高手低是青年人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也是频繁失败的主要原因。”的确,许多人尽管内心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然而一旦面对平凡的生活和琐碎的工作,就变得无可奈何了。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一旦面对具体问题,就不知所措。

作为年轻人,我们既要在心目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还必须要在实际生活中脚踏实地,衡量自己的实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接近并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应该像哥伦布一样,努力去发现自己的新大陆,沉湎于过去或者深陷于对未来的空想是没有前途的。你正在从事的职业和手边的工作,就是孕育你成功之花的土壤,你只有将这些工作做得比别人更正确、更专注、更到位,才有可能成就非凡的人生。

有一位刚刚从美国读完MBA回国的男青年,由于自身条件的优越,毫不费力地进了一家外资企业的上海办事处。然而,在工作中,老板却总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交给他做,对此,他非常不满意。不久,在公司的一次计划书的招标会上,他认为自己干大事的机会到了,于是便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交了上去,一心以为可以博得老板的赏识。然而没想到几天后他却收到了公司人事处的解聘通知书。原来,他因为不在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做事情总是马马虎虎、草草了事,以至于在计划书中把“进口”误写成“出口”。态度如此不认真,犯下这种低级错误的人怎么可能得到老板的重用呢?

纸上谈兵的人永远无法取得成功。不要让眼高手低束缚了你的手脚,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不论大小都值得踏踏实实地去做到位。无论你的工作岗位多么平凡,如果你能像伟大的艺术家投入其作品一样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所有的疲劳和懈怠都会消失殆尽。

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他们都是从简单的工作和低微的职位上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们总能在一些细小的工作中找到个人成长的支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恒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与伟大。

虎头蛇尾:不能够把事情做完整

所谓虎头蛇尾,是指工作时有一个很好的开头,却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尾,以至给人留下一种对工作有始无终、只重开始不管结果的印象。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有头无尾或者虎头蛇尾的情况,而这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忽视细节,不重视小事情。

已布置的工作,如果没有督促就不会有积极的反馈。譬如许多单位年初列出一系列计划目标,并且将之分配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甚至每个人,而且所做的工作也认真地排序了。但是到了年底,这些目标、计划、任务完成得如何?哪些已经完成了,哪些还没有完成?离目标值还有多少距离?无法完成计划的原因何在?要么统统没有下文了,要么就被放在了包含着大量“大约”“可能”等含糊语言的总结里。

做工作半途而废,损失的不仅仅是工作没有完成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它有可能给你带来心理上的挫折感,甚至可能使你养成虎头蛇尾的工作习惯,而这将是你个人最大的损失。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的女人开始向加州海岸游过去。如果获得了成功,她将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女性。这个女人名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是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人。

早晨的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几乎连护送自己的船只都看不到。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过去,千千万万的人在电视上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她仍然坚持游下去。对她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寒冷。

15个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冷,几乎全身都麻木了。她感觉到自己无法再坚持下去了,想让人将自己拉上护送船。此时,在另一条船上坐着她的母亲和教练,他们告诉她离海岸已经很近了,希望她不要轻易放弃。然而,费罗伦丝·查德威克朝前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见。几十分钟之后,她便让人们把她拉上了船。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其实只有半英里之遥!

当别人把这事实告诉她后,从寒冷中慢慢复苏的费罗伦丝·查德威克变得非常沮丧,以至于后来她多次带着悔意地跟人讲起这件事。

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有关“坚持”和“放弃”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费罗伦丝·查德威克的最后放弃导致了她的工作虎头蛇尾——放弃自己既定的目标,没有把工作做完整。

许多人之所以无法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热情不足,而是他们缺乏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工作时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做事东拼西凑、草草了事。他们对自己目标容易产生怀疑,行动也始终处于犹豫不决之中。譬如他们看准了一项工作,刚开始充满了热情去做,可是常常在刚做到一半时却又会觉得另一份工作更有前途。他们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又低落沮丧。可以说,这种人也许能短时间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从长远来看,他最终一定会是一个失败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做事虎头蛇尾、迟疑不决、优柔寡断的人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

开始做一份工作,需要的是决心与热情;而完成一份工作,需要的则是恒心与毅力。缺少热情,事情无法启动;但只有热情而无恒心与毅力,工作是很难做得完整、到位的。

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和行为规矩,譬如私塾先生教弟子写字,无论有什么事打扰,也不准写字只写一半。即使这个字写错了,准备涂掉重写,也要将它写完。而其中的寓意就在于,教育孩子从小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将来工作起来才不会半途而废,轻易放弃。我们应继承这种善始善终的做事方式,并将它应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来。

在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有一些未完成的工作,如未缝完的衣服,未写完的作业等等,请赶快将它们找出来整理整理,静下心来继续完成它们。一旦你把它们完成后,你就会觉得非常快乐。

很多工作在未完成时不过是些废物,而当你坚持到底,用全部的心力去完成时,它们就会变成漂亮的成品和值得骄傲的业绩。许多工作并非我们无法做,而是我们不愿意继续去做。把每一件美好的工作和设想坚持到底,做完整,你会发现工作原来是这样的美好。

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只有坚持把事情做完整、善始善终,个人才不会失业,企业才不会被淘汰。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抱着“下一份工作会更好”的想法,工作起来虎头蛇尾,那么就会永远处于寻找“下一份工作”的过程中,而无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所谓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wlnbXuysypfkqlcKwwkg2XUdLkUjzGLSS/D8ctnutE31yN74DOqWvY93h+MZU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