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少年立志

浮而有力为洪,浮而迟大为虚,虚甚为散。浮而无力为芤,浮而柔细为濡。

——李时珍

出身医生世家

从武汉沿长江向东200多公里的地方,在江岸东北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小镇,这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湖广黄州府蕲州,即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蕲州境内还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如马口湖、沿市湖、赤东湖,与雨湖相互连接,港汊交错,形成了富有水乡特色的优美景致。

在蕲州的几个大湖中,以雨湖春景最为著名。

在那蒙蒙的雨湖上空,曾响起过一代又一代走村串户的铃医的铃声;在那青草绿杨的堤岸,不知留下过多少铃医后代子承父业寻方采药的足迹。

在雨湖边的一片碧绿的柳林中,有一座秀丽的小村庄,名叫瓦硝坝。

在这个名叫瓦硝坝的村子里,住着一户李姓的医生世家。父亲李小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铃医,儿子李言闻虚心好学子承父业,将父亲的医术发扬光大,并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

明代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春季里的一天,李言闻一大早就匆匆地离开了家门。不过这次与以往不同,他没有像平时那样摇着铃出门,而是手里拿着一个大渔网匆匆离家。他要去做什么呢?可能是打鱼吧!不然拿着渔网能做什么呢?

“看来今天医生这是要打鱼啊,难道说他改行了?”有邻人猜测道。

原来,李言闻之所以今天没外出医病,是因其老婆即将生孩子了。由于家庭收入不好,他只好自己亲自拿网去打点鱼,为的是给怀孕的妻子增补营养。

李言闻并不经常打鱼,也不擅长打鱼,所以他使用渔网也很不熟练。最开始的时候,他连下了几网都是一无所获,一条鱼也没有网上来。他显得很不耐烦。

李言闻决定最后再下一网试试运气。这回可好,当网拉起来的时候沉甸甸的。

他心里高兴极了,心想这次一定是条大鱼。可是谁想到,当他兴冲冲地把渔网拉上来的时候,定睛一看,渔网里面竟然是一块石头。

现在的情况是,李言闻不仅没有打到鱼,而且渔网也被石头刮破了。眼看着天色渐晚,暮色已经笼罩着整个湖面。

他想,再继续这样下去,也许还是两手空空。与其在这硬耗着,还不如赶快回家。他心里万分焦急,他不知道自己的老婆是不是已经生产过了。

想到这里,李言闻便收起已经破了的渔网,匆匆地往家里赶去。正走在路上,迎面遇到了本家的李二叔。只见他左手拿着渔竿,右手提着几条鱼,显然是刚从城那边的湖上回来。

李二叔看了看他湿漉漉的衣服,还有腋下夹着的破渔网和腰上空荡荡的鱼篓,一下子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好医生不见得是个好渔翁啊!”

李二叔笑着对李言闻说。

李言闻只好苦笑了一下说:

“是啊,真是惭愧,一条鱼没逮着,还把渔网给弄破了。”

“这样吧,这几条鱼给侄媳妇带回去吧!反正我家里也不缺这几条鱼救急。”

李二叔爽快地说。

“那怎么好啊,二叔也忙了一天了。”李言闻推说道。

“这是什么大事啊,平时不也经常到你那里免费看病吗?快回家看你老婆吧!”

李二叔一边说一边将几条鱼塞在了李言闻的手里。

“那好吧!多谢李二叔!”说着,李言闻接过鱼,一路小跑着往家赶去。

他正准备进家门的时候,正好遇到自己的大儿子李果珍。他慌慌张张地往外跑,一下子和父亲撞了个满怀。

原来,儿子正是要出去找他的。

就在他外出打鱼的时候,他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可是令人头疼的是,孩子生下来却不会哭,接生婆见此情景也是束手无策,于是她赶紧让李果珍去找李言闻。

李言闻听儿子这样说着,就快步来到屋里。他见一切都已经收拾好了,孩子就安静地躺在妻子的旁边,妻子因为过于劳累,已经沉沉地睡去了。

李言闻低头看去,发现这个婴儿身体非常瘦弱,皮肤发黄,明显营养不良。

李言闻看了一会儿,又在婴儿的手腕上把了一会儿脉,看了看他的舌苔,然后点了点头。

“李先生,这孩子问题大吗?”接生婆小声说。

“没问题,李婆婆,真是谢谢您了,让你担心。您忙了这一天,这里是几钱银子,婆婆拿去买点果子点心吧!孩子满月的时候,在下再登门拜谢。”

李婆婆道:“你真是太客气了!平时你救死扶伤,为我们医病常是分文不取。我只是帮了个小忙,你不必放在心上。”送走了李婆婆,李言闻来到自己的药房里,拿了两包草药,让大儿子李果珍熬草药水,说是准备给小弟弟洗澡用。

然后又用另一包草药,亲自给刚出生的小儿子煎药。不一会儿,洗澡水和药都好了,李言闻开始给小儿子洗澡、吃药。

李言闻首先把放了草药的洗澡水倒进了木盆里,然后,他一只手抱起小儿子,轻轻放到水里,另一只手将洗澡水淋在儿子身上,同时又对小儿子的全身穴位轻轻进行按摩。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时间,李言闻见婴儿的呼吸明显顺畅多了,便将婴儿抱起,再用软布轻轻擦干。

最后,李言闻让大儿子拿来煎好的药,用一根筷子卷上棉絮,蘸着药水滴进婴儿的嘴里,过一会儿,奇迹发生了,婴儿竟然哇哇地大哭起来,他的哭声把母亲都给吵醒了。妻子连忙问丈夫怎么回事。

李言闻看着妻子说:

“没事,孩子刚尝了点药,正哭呢!”

妻子说:“哦,原来这样啊!那你给咱们的小儿子起个名字吧!”

李言闻想了一想说:

“今天打鱼,什么也没有打到,就打到了一块大石头,就叫这个孩子为石珍吧。”

李言闻妻子一听,笑着说:

“石珍?还是叫时珍吧!不取玉石的‘石’,应取时辰的‘时’,就叫时珍吧!意思是,这个孩子的到来,便会时来运转,极为珍贵。”

这就是李时珍名字的来历。

从小立志行医

李时珍的祖上是摇着铜铃走街串巷的铃医。

铃医摇铃铛就是在告诉病家,医生来看病了,如果有病,赶快出来看病吧!因此铃铛就与医生结合在了一起,有了铃医的名号。

实际上,作为我国医学史上重要一页的铃医医术,在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的扁鹊、华佗等名医都是铃医。

古代医生地位低下,何况是铃医,更是得不到社会的尊重。李时珍的祖父李小山就是这样一位地位低下的乡医。

李时珍的祖父曾经整天背着药箱,手里摇着串铃,走村过户地为贫苦百姓治病。他有着丰富的行医经验,医疗技术也颇高明,但是依然被人们轻蔑地称呼为铃医。

然而社会又不能没有医生,谁也不能保证不生病,所以明朝政府对行医的有个规定:凡是医户人家,必须有一个儿子继承父业。

其实政府也害怕因为“子不承父业”而断了医道,无人再从医。在这种世风影响下,李时珍家也只能世代医道相传了。

虽然李家世代行医,但并没有多大名气,祖父在李时珍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李时珍的祖父攒下了点钱,于是供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读书,他小的时候读过不少诗书,是一个颇有学问的秀才。

李言闻曾满怀希望地参加了几次乡试,可是始终没有中举。便只好弃儒从医,继承祖业。

虽然心中永远铭刻着“学而优则仕”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但由于榜上无名的失意,他不得不以医为业。

因为李言闻有“秀才”的头衔,所以人们勉强地称他为“儒医”,比起“铃医”的身份来要略高一些。

李言闻饱读医书,因此医术大有长进,加之医德高尚,成了当时蕲州一带有名的医生。

有了名气,李言闻就不必再去走乡串村看病了,因为每天来家里的病人就够他忙的了。

尽管找李言闻看病的人很多,但大都是生活极其艰难的人,他们来找李言闻看病时,有时只是随身带来一些粮食、瓜菜、鸡蛋等,有时甚至什么东西也没有就来看病。

李言闻为人厚道,贫苦的人来找他看病,有钱的可以看,没有钱也同样给治。

全家人的生活,都落在李言闻一个人的身上,仅靠给乡亲们治病并不能维持生活,有时也只能自己下湖去打鱼。

蕲州城内,有顾、郝、冯、李四大名门,都是靠入学中举的途径跻身于官场之中的。李言闻虽博通经史,但考场失利使他遗憾终生。

当李言闻小有名气后,得以经常出入于蕲州城的四大名门家中,并和顾家建立了较亲密的关系。

李言闻越是经常出入于这些靠科举发达的世家名门,越是觉得无法以当一名儒医为满足。

这种情况下李言闻根本不会想到教儿子学医,李时珍只能和当时的千千万万个孩子一样,被父亲早早送进顾家私塾,读起了四书五经,练习作八股文。李时珍勤奋好学,渐渐显露出聪明才智。

热心仕途而仕途失意,精通医术而鄙弃医业,李言闻只好把光耀门庭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李时珍的身上。

李时珍的母亲张氏,是一个贤惠的家庭妇女,由于身体虚弱,生了李时珍以后不久就病倒了。

幼年时期的李时珍身体瘦弱,经常咳嗽发烧,他深深体会到生病的痛苦,立志长大后做一个像父亲那样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解除痛苦的医生。

李时珍才5岁的时候,父亲就准备把自己对儿子未来的打算告诉儿子了。

一天,李言闻把李时珍叫到跟前,告诉他说:医生这个行业虽然可供温饱,但是社会地位不高。

李言闻还谈道,李家从他起,为了摆脱低下的社会地位,上学读书全力奋斗,想改变门庭,只是科举考试连连失败,才弃儒从医。

李家从李言闻开始由铃医晋升为坐堂医生,虽高了一等,还是不能与读书人家相比。

同时,李言闻还说出了对自己儿子的期望,他希望李时珍将来能够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为了让李时珍立志奋发读书,李言闻给他讲了古代有名的神医扁鹊的遭遇。

一个医生,要是没有社会地位,医术再高也没有用。要想不被人看不起,必须进入仕途。

这些道理,李时珍似懂非懂,不过他相信父亲的话没有错,决心发奋读书,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同时,名医治病救人的故事,也让李时珍终生难忘。他感到这些神医的行为非常值得尊敬,他们的品格都非常高尚。

热爱自然风光

大自然是万物之母,投身大自然,就像回到母亲的怀抱。每一个生活在大自然中的人,须臾都不能与其分开。

李时珍从小就与大自然为伴,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接近自然的乐趣。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活在医生家庭的孩子,经常接触的就是疾病、医治、抢救、采药、制药一类的事。

而且李时珍还从小听了许多名医的故事,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他们治病救人的故事,都给李时珍留下了深刻印象。

特别是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李时珍听了不知有多少遍了,还是经常要求父亲讲给自己听。

李时珍从小就受这种环境的影响,而且他常跟父亲、哥哥一起去附近的山上采药。

有时,好奇的李时珍还跟着父亲去病人家看如何出诊。家中来了病人,小时珍经常不言不语,站在一边观看,而且很有耐心,一直看到病人千恩万谢地离去。

耳濡目染,李时珍从小就认识了不少药物,见过不少病人,了解了不少病况,长了不少知识。

天长日久,无形中李时珍就对医学、药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父亲让时珍苦读圣贤书,但时珍幼小的心,却向往着大自然。那里有草药,有儿童的乐土和天地。

李家的后院是小时珍常去的地方,院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更有趣的是还有许多小动物。

李言闻是个懂药草的医生,他常常喜欢收集一些药草来作研究。有些可以种在地上的,他就种在地上;有些可以盆栽的,他就一盆一盆地栽起来。

所以,这个小小的庭园里,差不多一年四季都开满了花。

李时珍的父亲每天都要出去看病,母亲又忙着料理家务,没有时间去多照料他。可是,李时珍在后院里,总是玩得很高兴,他一点也不感到寂寞。

李时珍的母亲有时丢下手里的活儿,到后院里来收拾东西,会顺便陪伴他玩一会儿。

这时候,李时珍就感到格外高兴。母亲在前面浇花,他就跟在母亲后面浇。浇一种花,小时珍就问一种:“妈妈,这种是什么啊?”

母亲温柔地答道:“这是牵牛花。”

“牵牛花。”李时珍记住了一种花的名字。

后院里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使他产生很大的兴趣。他不时地隔着窗子向母亲报告新发现的情况。

有时,李时珍向妈妈喊道:“那大白母鸡又来啄鸡冠花了。”有时他向妈妈喊道:“那蔷薇花上又有黑蚂蚁了。”

母亲为了鼓励他多留在园里玩耍,总是用温柔的声音回答着:“嗯,还有什么呀?”

这时,李时珍又会认真地寻找起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来,有时他在墙根下、砖缝里、树皮上常会碰到各种小昆虫,有土狗、促织,还有蜈蚣呢!

有时,父亲从外边回来,李时珍听见父亲一路上大声呼唤:“时珍,时珍,把小铁铲拿来!”

李时珍一听就知道,父亲又采了一些东西回来要栽种,一个有趣的活儿马上要开始了。他欢呼一声,抢着把栽花用的工具,都给父亲拿过去,一面蹲在地上问:“爸爸,这是我们家里有的吗?”

李时珍的父亲有时点头,有时摇头。如果父亲摇头,李时珍就知道这是位新来的“客人”,对它就加倍地关切起来。

有一次,李时珍见到了一种新的中草药,他没有见过,就一天几次地跑到花盆旁边,耐心地看着它抽条、出芽、开花。

当李时珍看到,这株植物开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小方块形大蓝花时,非常高兴,发出兴奋的欢呼声。

“开花喽!开花喽!爸爸的花开喽!”李时珍欢快的叫声传遍了他家小小的后院。

李言闻见儿子这样喜欢花草,也非常高兴,同时,他觉得,认识花草植物,是人人都应该懂的常识,是应该多让孩子知道的。

所以,李言闻不但乐意回答儿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有时还把哪些花草是药草以及药草的作用,也讲一些给他听。

这样,李时珍在很小的时候,不但认识了许多花草,并且也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世上有许多花草,都是可以作药用的,是很有用处的。

于是,小时珍对花草的兴趣,就越来越浓厚了。

李时珍渐渐长大了,身体也渐渐地好了起来。李言闻常常带他出去,有时到附近的山里去采药草,也把他带去,让他看看草木的生长情况,还让他知道这药草是怎么来的。

这时,除了小小的庭院,李时珍有了更广阔的天地,那就是蕲州一带的山山水水。

蕲州是一个极为富庶的地方,附近有许多山,凤凰山、供微山,稍远一点还有大泉山、龙盘山。山上山下,一片郁郁葱葱,到处是苍松翠柏、奇花异草,还有不少飞禽走兽。

孕育着中华灿烂文化的长江离蕲州不远,蕲水就是它的支流之一,蕲州附近还有很多小河,如刘河、治家河、蔡家河、鸡鸣河等。河的两岸,垂柳摇曳,桃花映红,绿草如茵,野花遍地,莺歌燕舞,蜂逐蝶飞,美不胜收,好不热闹!

蕲州还有许多湖泊,湖边,绿树成荫,芦苇丛生,水鸟繁多,鱼虾成群。

大自然中的一切一切,都是少年时的李时珍非常喜欢的广大课堂。

李时珍常同小朋友们一起“游山玩水”。有时他们登上凤凰山,爬树摘点野果尝尝鲜。有时他们攀越供微山,采些野花野草,捉些小虫小鸟。

有时,小伙伴们还相互考一考:

“这是什么花?”

“鼓子花!”

“这是什么草?”

“这是仙人草!”

“这是什么虫?”

“小蜈蚣。”

“不对,不对!”李时珍争辩说,“这虽然看起来像蜈蚣,却不是蜈蚣,它是马陆!”

在这种时候,往往李时珍答得最多,说得最准。因为他有很多机会去认识世界,有父亲,还有哥哥做自己的指导教师,还有《尔雅》一书做助手。

由于经常同父亲一起采药,李时珍知道北门外灌木生长最旺的原野里草药最多,所以那里就成了他常跑的地方了。

李时珍常常带着小朋友,在北门道上采野花玩。他骄傲地把从父亲那里得来的知识,一点点地讲给小朋友们听。

李时珍告诉小伙伴们,这叫什么,那叫什么,什么是能吃的,什么是不能吃的,什么能治病。

有时,李时珍还带着小朋友们到田野里,去寻找青蒿子,寻找那吃起来有点咸味的滴滴金。

李时珍回家时,手里总少不了一把花草。有时他回家晚了,受到母亲的责备,这时候父亲常常来给他解围。

这位勤劳的医生,看见儿子挨骂之后,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心里有些不忍,于是就想办法让他高兴起来,他伸出手来说:“来,把你今天弄到的宝贝拿来让我瞧瞧。”

然后,李言闻接过儿子递上来的一把花草,轻轻地咳嗽一声,故意装出一种严肃的神情。

“今天我倒要考考你,答得不对,明天可不准出去了。”接着,李言闻就抽出一棵花草问起来。

“说说看,这六个片的小红花叫什么?”

李时珍答对了,他就笑着点一下头。有时,李时珍回答不出来了,就一下趴在父亲身上,央求地说:“爹,你还没有对我说过它叫什么名字,你说这是什么啊?”

这时,李言闻总是非常耐心地指出这种植物的一些特点,然后把这个花或草的名字说出来。

这时候,李时珍又会接着提出下面的问题:“爸爸,它是药草吗?”

有时,李时珍的父亲点一下头。这时,李时珍马上会扭过身子,对这棵花草反复地看,一面喃喃地念着它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一种新知识的增加,使这个孩子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拥有强烈好奇心

除了上山,去田野里玩,李时珍还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水上玩,那里又是另一种乐趣。

离李时珍家住的瓦硝坝不远,就是有名的雨湖,湖面约有20多里宽。湖北岸住着百十来户人家,都是靠打鱼为生的。

李时珍和小伙伴们常常到湖边去走动,这里的渔民,他几乎个个都认识。这个孩子有个脾气,就是见到了什么都要问,而且是打破沙锅问到底。

“老伯伯,你这个叉子是叉白鱼的吗?”

正在修理鱼叉的老渔民回答道:“不,白鱼我们要用网来打,这是用来叉大鱼的。”

李时珍从地上拿起一根鱼叉,想试一试,可是不知道怎么个使法。

旁边一个渔童,一把把叉子夺了回来。“你不行,瞧我的。”那个渔童举起叉来,就像点篙一样,向泥里一点,又很快地缩回来,姿态十分优美。

那渔童得意地笑着说:“叉大鱼不算本事,还要会叉鲢鱼。”

说着,那个渔童跑到鱼缸旁边,轻轻一点,就把一条正在游走着的鲢鱼叉了起来。

李时珍在一旁看得高兴极了。

有时,老渔民还跟他讲起在湖里打白鱼的故事。他说打白鱼要合帮,要几十条船一起出去,因为网很长,要很多人才拉得动。

每逢鱼季到来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湖边就响起了喧哗声。李时珍有时被吵醒了,就很兴奋地对母亲说:“妈妈,他们又去打白鱼了。”

李时珍说话时的神气,就像是一个打鱼的行家,往往把母亲逗得笑了起来。

很长时间以来,李时珍就一直想跟着渔民们出去打白鱼。他想象着,在清晨的大雾中,几十条船冲向湖里,直向无边无际的湖里驶去。

一会儿,他们拉开网,把成千条的白鱼兜进网来。这是多么有趣的生活啊!李时珍一想到这里,心就怦怦地直跳。

可是,打白鱼的船队往往要行驶到很远的地方,他的母亲是不允许他去的。李时珍母亲只允许他搭搭小渔船,到近处转一转。不过,这样李时珍也感到很快活。

李时珍本来是个喜欢不停地问这问那的孩子,船一离岸,他看到什么东西都感觉很新鲜。

渔民们很疼爱这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很耐心地回答他的提问。

渔夫把渔网撒向水面,然后渔网慢慢地沉下水去。这些活动,李时珍感到非常有趣,他与小伙伴们这时都变得非常安静,生怕惊跑了鱼。

等了好长一段时间,渔夫开始收网了,李时珍也帮忙拉,大家七手八脚,终于拉上了网,网里面好多鱼啊!有大有小,还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小伙伴们真高兴啊!

李时珍这时又有问题了,他一边帮忙,一边问。

“这是什么鱼?”

“鲫鱼。”

“那是什么鱼?”

“石斑鱼。”

“那形如尖刀的是什么鱼?”

“是鲚鱼。因为它狭窄,又长又薄,像尖刀,又叫刀鱼。”

“嘿!像小刀却不能用来切西瓜吧,真有意思。”小伙伴们哈哈大笑。

有时,渔民伯伯也考考李时珍:“时珍,你知道鱼也是药吗?”

“是吗?伯伯给讲讲行吗?”

“嗯,好吧!就拿鲤鱼说吧。煮着吃,它可以治咳嗽,可以利小便;用鲤鱼熬粥吃,可以治突然出现的耳聋;用三升醋煮一条大个儿的鲤鱼汁熬干了吃,可以消水肿。”

“哎呀!能治那么多的病呀!”

另一个渔民叔叔插话说:“远不止这些呢!听说鲤鱼的血可以治小儿火疮;它的肠,可以治耳朵里钻进去的小虫呢!”

“那,怎么个用法呢?”

“这法子很简单。把鲤鱼的肠子取出来洗净,然后放在火里,烧成灰,涂在耳朵眼附近,小虫子就会自动出来,可神了!”

“太好了!还真是神!回去我把伯伯、叔叔讲的都告诉我父亲,让他多知道点儿!”

“不必,不必!这些都是我们说给你听的,你爸爸早就知道了,他知道的比我们还要多呢!”

说完这些,他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李时珍也抿着嘴暗自笑了。

就这样,瓦硝坝附近的青山绿水就成了少年时代的李时珍最好的课堂,这里的劳动人民成了他最好的老师。

这一切,不仅使李时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这里的人民,而且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了他不断探索求知的良好习惯。

获取医学启蒙知识

李时珍9岁时,开始按照父母的安排,到私塾学习八股文,为日后的科举考试做准备了。

李时珍的父亲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是蕲州一带非常有名的中医,后来曾经被推举当过太医院医官,虽然官不大,是个正九品,但也算国家认可了他从医的地位。

左邻右舍的人一有不舒服,就来找他看病,每次都是药到病除。由于耳濡目染的关系,李时珍对医学十分入迷。

每天做完功课,李时珍就替父亲抄写药方,有时还跟父亲上山采药,认得了许多医书上记载的和没有记载的药草。

遇到不太了解的,李时珍都一问到底,直到弄懂为止。李言闻却责怪儿子,说要是读经书像这么努力,那就好了。

但是,李言闻仍旧满足了儿子的要求。只是不时提醒儿子,读经书才是他的正业,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医药上面。

为了方便采药,李言闻在自己的后院种植了许多草药。在父亲的精心培植下,这里成了一个小小的药圃。

平时,李言闻除了给人看病以外,他就细心养殖草药。一会儿浇水,一会儿锄草,一会儿施肥。

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还能节省开支,不用什么药都到药店采购。同时,这也是一种养生的好方法。

李时珍从懂事起,就经常跟父亲到这个小药圃里。当然他主要是感觉好玩,帮不了多少忙,也就是帮助父亲给中草药松松土、浇浇水,这些他都非常喜欢,因为里面经常会蹦出各种小昆虫。

每次来到这个小药圃,李时珍总是喜欢问这问那:“父亲,这是啥花呀?”

父亲会耐心地回答:“这叫单叶红牡丹,它的根和皮都能入药,能治很多病呢!”

于是李时珍就会接着问:“那这药能治什么病呀?”

父亲告诉他:“这药能治风寒,能止疼痛;胃肠炽热,心气不足也能治。”

李时珍还会刨根问底:“啥叫心气不足啊?”

“你现在还小,过几年再学吧!”

李时珍缠住父亲不放,非要知道不可,父亲只好把具有药用价值的花、草的名字、药性、用途一一讲给他听。

李时珍的父亲对医学有很深的造诣,他著有医书《四诊发明》,还有药书《人参传》《蕲艾传》等。

父亲对研究药草具有浓厚兴趣,李时珍深受影响,所以李时珍经常捧着父亲写的《蕲艾传》,在家里后院的小药圃中看个没完。

一天,李时珍蹲在药圃的一个角落里,专心地研究栽在墙角的蕲艾。他手捧父亲写的《蕲艾传》,对照药圃中的实物仔细观察。

父亲著的书上对蕲艾的描述既准确又细致,与实物丝毫不差。李时珍心里想:自己以后做学问,也应该向父亲学习,一丝不苟。

由于父亲的著作中记述得十分详尽,李时珍越看兴趣越浓,决定采一篮艾叶回去炮制。

很快,李时珍便采满一篮艾叶,忽然,脚底滑溜溜的,紧接着一条白花蛇突然从蕲艾丛中探出头来,李时珍惊得尖叫起来。

正在危急之时,父亲突然出现在李时珍身边,只见他从地上抓了一把泥沙,往白蛇身上一撒,那蛇立即瘫了下去,摆成之字形。

接着父亲扬起药锄,一锄头就把蛇头斩了下来。蛇身在地上扭动了一会儿,便再也不动了。

父子俩都松了一口气。

李言闻拽着死蛇说:“这就是我常和你说的蕲州白花蛇。蕲蛇是我们蕲州的特产之一,与新艾、蕲龟、蕲竹齐名。”

“由于当今皇上患有风湿病,指定要蕲蛇治疗。官府为了讨好皇上,命令百姓大量捕蛇,蕲蛇被捕得越来越少了,如今要找到一条蕲蛇都很困难。”

“为了向官府交蛇,老百姓苦不堪言,编了首民歌诉苦:‘白花蛇,谁叫你能辟风邪!上司索你急如火,州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积骨如巴陵,杀尔种族绝,白花不生祸始灭。’”

“蕲蛇如今稀罕得成了宝了,现在我正好用它来制造咱们家传的白花蛇酒。这种酒可以治中风伤湿、半身不遂、口目歪斜、骨节疼痛以及陈旧性的疥癣、恶疮、风瘫等。”

说着,李言闻从李时珍手里接过白花蛇,用钉子将蛇身钉在木板上,用小刀截掉尾巴,小心地剥掉蛇皮,剔去蛇骨。

然后,李言闻用药锄挖了一个坑,将蛇皮、蛇骨、蛇头和蛇尾放进坑中。

李言闻还指着蛇头对李时珍说:“你看,这条蛇的眼睛还睁着呢。蛇死后一般眼睛都是闭着的,唯有蕲州白花蛇死后眼睛是睁着的,这是辨别真假蕲蛇的办法。”

“蛇头、蛇皮、蛇骨都有剧毒。解剖完蛇后要将它们小心掩埋,以免伤人。捕到的蛇经过处理后,便可以用来炮制白花蛇酒了。来,我把祖传的制作方法教给你。”

父亲提着蛇,李时珍挎着竹篮,一起走进了他们家的药材炮制房。

李时珍从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在炮制房里学制中药,这一次,他向父亲学习制作祖传白花蛇酒的方法。

父亲将白花蛇放在一个瓷钵内,倒了一瓶糯米酒入内,用手把白花蛇反复用酒洗涤,直到糯米酒把它浸润得透亮,才把它放入一个小细瓷坛中,然后开始配药。

小时珍仔细观察着父亲的一举一动,感到非常有趣!

“你帮我取药,羌活二两,当归二两,天麻二两,秦艽二两,五加皮二两,防风二两。”父亲一边忙活着,一边指挥小时珍帮忙拿药称重量。

小时珍从小就经常帮父亲称药,所以非常熟练,不一会儿,就全部搞定了。

“拿锉刀将药锉成细粉。”父亲说。

“没问题。”小时珍清脆地回答。

很快小时珍就将锉好的药粉递给了父亲,父亲接过来就装进了一个生绢袋中,又用麻绳扎紧封口,放进装有白花蛇的瓷坛中,再倒进一瓶糯米酒,用箬叶密封坛口。

最后,父亲将瓷坛放入一个盛有水的大锅中。

李时珍仔细观看父亲制作的全部过程,并牢记在心里,他觉得炮制药材真是趣味无穷。

先前还是那么可怕的毒蛇,经过加工炮制,几天以后就成了药效显著的药酒,简直不可思议。

趁着兴致,李时珍就在炮制房里用采来的艾叶制药,于是,他又将父亲的《蕲艾传》看了一遍,默记下制药的方法。

然后,李时珍将艾叶扬去尘埃、残屑,放进一个大石臼中,用一根木质捣杆捣碎,捣成艾茸后,去掉渣滓,再把剩下的白色艾叶捣碎揉烂,直到像一团棉花为止。

捣好艾叶,李时珍找来硫黄末,加入艾叶中拌匀,然后,将艾叶、硫黄糊制成细条,装在一个簸箕中,拿到屋外放在屋檐下阴干,常用的硫黄艾便制成了。

从这以后,李时珍常到炮制房,帮助父亲炮制各种药材。为了不影响学业,他把书带进炮制房,一面看书,一面学制药。

童年时代的李时珍,从采药、制药中,既感到制药的艰辛,又体会到制药的乐趣。

父亲的一言一行,默默地影响着他,李时珍对祖国医学的知识是从父亲教导,阅读父亲写的书开始的。

父亲写的《蕲艾传》,不仅使李时珍了解了家乡的特产蕲艾,还知道了家乡所产的蕲蛇、蕲龟、蕲竹等药材都是闻名天下的。

尤其是父亲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时珍。

后来,李时珍在编著伟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时,常常引用父亲写的书、父亲说的话。

李时珍编著的《濒湖脉学》也是在他父亲的著作上“选精择华”融汇己见而成的。李时珍的另一部著作《蕲蛇传》也是受父亲《蕲艾传》的影响,从而得到启迪撰著的。

父亲,成了李时珍走上医学道路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在诊室里勤奋读书

李时珍自从懂事后,就经常到父亲的诊所里,所谓的诊所,其实就是租借玄妙观里的一间小房子,就在李时珍家隔壁。

李言闻在那里坐堂行医后,不久就把儿子带到诊室里,这样一方面可以照看孩子;另一方面还能利用空闲,亲自教他读书。

李时珍读书的桌子,就在父亲看病的桌子旁边,是父亲专门给他布置的。

李时珍跟父亲读了好几年书,他所受到的教育,并不完全是从书本里得来的,很多都是从他父亲看病的桌子旁边看到的。

李言闻是一个关心劳动人民病痛的好医生,他给人看病,从不计较诊费。

那时,人民生活很苦,穷人平时弄口饭吃,都非常艰难,遇到生病,那就更没法子了。

官家在城里开了个惠民药局,说是给人看病不要钱,其实只是摆摆样子,里面没有人专门负责,十天就有七八天关门。而且里面的医生几乎根本就不会看病,他们只不过是通过关系,占了个位置,来吸老百姓血汗的家伙。

一般穷人生病了,根本不会到那里去看,自然而然地就找李言闻这样的医生了。

这些穷苦的病人,手里没有银子,也不会像富人高官那样,身体娇贵,一有点小病,就遍请名医。他们平时是很少看病的,能自己扛的话就扛过去了。

正是这样,老百姓在不得已看病时,一般得的都是极严重的病,他们有的被背来,有的被抬来,神情都很愁苦焦急。

李言闻接待这些穷苦的病人时,总是非常和气。

病人们看到医生这样和蔼可亲,马上就又增添了许多勇气,本来忧愁的脸儿,露出了笑容。本来急躁的心情,安静了下来。

病人们把自己的痛苦,一桩桩地讲给医生听,这个说:“李大夫啊,我昨天吐了一夜。”

那个说:“李大夫,我的胸口胀得发慌。”

还有的说:“大夫啊,快救救我吧,我头疼得快不行了。”

李言闻总是微笑着替他们诊脉,并且非常和气地询问他们的一些情况,还耐心地回答病人们提出的问题,安慰他们。

这些穷苦病人,在看了病告辞的时候,脸上都露出了十分不好意思和难过的神色。

他们知道,这位李大夫生活并不宽裕,就靠几个诊费养家糊口,而他们又拿不出多少钱来。

每当病人走光了,李时珍偷眼看着父亲,见父亲拉开抽屉,看一天有多少收入,总要微微叹口气。

这时,李时珍心里明白,今天的收入很少。父亲总是很忙,但收入总是很少,这甚至让李时珍有点替父亲难过。

可是,李时珍往往看到,父亲叹了一口气之后,马上又恢复原来的高兴的神情,似乎他并不认为收入少是多么难过的事情,于是李时珍也高兴了。

他觉得这时候的父亲,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快活,可能是父亲觉得给乡亲们办了一件好事的缘故吧。

李时珍自己平时到城里城外去走动,也总感到人们对他很热情。他爬到渔船上去摆弄渔网,或者在人家的菜园子里跑来跑去,人家都不讨厌他。

有时,遇到有不相识的人打听他是谁家的孩子,立刻就有人用异样的音调说,这是李言闻家的孩子。

这时候,对方也会注意地上下打量着他,好像他是不平常的孩子一样。

这一切,让李时珍渐渐懂得,他这是在分享着父亲的荣誉。

有一天,李时珍和父母在一起吃午饭,母亲端出一碗煮南瓜来。李时珍知道,这个南瓜是早上一个穷苦病人带来,送给父亲的。那个人一直向父亲道歉,表情非常窘迫,看来真的付不起医药费。

“好吃、好吃,这是一个老南瓜。”李言闻吃着,连连称赞。

李时珍的母亲,因为李言闻平日不计较诊费,把家里的生活弄得很艰难,有点不高兴。

她的脾气虽然温和,这时却忍耐不下去了,就随口数落李时珍的父亲说:“好吃你就多吃一点吧,没见像你这样做医生的,看病不要钱,拿一个南瓜就算了。”

李言闻微微一笑,也不分辩什么。

这时李时珍突然站起来,对母亲说:“不,妈妈!这里街坊上的穷苦人,都说爸爸是好人。”

“用你说,难道我不知道?”母亲说了这么一句,就坐下来吃饭,不开口了。

李时珍又走向父亲,绷着小脸,说:“爸爸,我要像你一样!”

李言闻笑着问:“同我一样?”

接着,他又伸出两个指头,作出医生诊脉的样子,问李时珍:“就是干这个吗?”

李时珍点点头。

李言闻放下筷子,用两手把儿子拉到身边,望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说:“时珍,现在这个世道,做医生是很苦的,有身份的人谁也不肯干这一行。”

说着,李言闻还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说:“孩子,你还太小,不知道这个社会啊!”

这时,李言闻看见儿子的脸上,流露着倔犟的神情,于是用温和的声音对儿子说:“你要听爸爸的话,好好地念书。等你长大了,爸爸送你去参加考试,这医生不是你干的。”

李时珍难过地低下了头,他不知道该怎么向父亲辩解才好。可是,他那头脑里却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

李时珍咬紧牙齿,在心中暗暗说道:“不!不!不!我一定要做个医生,一定要和爸爸一样!”

李言闻很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他的教育方式也很有意思。李时珍从小喜欢研究花草鸟虫,于是,他除了教儿子读经书,还教儿子读一些古代博物学性质的书。

遇到一些花鸟草虫的古名,李言闻怕儿子记不住,就用当时通行的名字反复地给他讲。

讲到蝉时,他对李时珍说:“这就是蝉,我们这里叫作知了。你看它的样子,非常容易认识。”

看到贝母草,李言闻就指着贝母草对儿子讲:“这就是贝母草,我们园子里春天开黄花,像两口小钟一样的那个,就是这种草。”

李时珍听得津津有味,常常兴奋地高呼起来说:“啊,就是它吗?”于是,他马上就把这一段书读得滚瓜烂熟,并且认真思考。

李言闻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培养儿子渴求知识的兴趣,可是从来不敢教他读医书。

李时珍一年一年地长大了,他对医生的工作越来越熟悉,兴趣也越来越大,他看着父亲书架上的许多医书,很想看一看,李时珍几次要求父亲教他,父亲都不答应。

父亲不教,李时珍就打了个自己学的主意。他在诊室里更留心观察父亲给人看病的情形,父亲对病人讲的每一句话,他都认真地听着。

另一方面,李时珍悄悄地拿下父亲书架上的医书,试着读起来,可是父亲发现他在看医书的时候,往往都会收回去,然后给他一本经书。

怎么办呢?

一天夜里,李时珍思来想去,想出了个好主意,他决定趁父亲看不到的时候读医书。

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李时珍就悄悄地爬起来,夹着几本书,赶到隔壁玄妙观里去。

因为他去得太早了,庙门还关着,李时珍就坐在门槛上读。

“早啊,李相公!”道士打开庙门,看到这个少年已经坐在那里埋头读书了,非常惊奇。

不过,很快,道士们就再也不惊奇了,因为李时珍天天都去得那么早,并且在门前读起了书。他这样坚持学习,从不间断。

有一天,李言闻的诊室里来了个患黄疸病的女人。这个病人已经来过好几次了,换了几次药方,都没有多大效果。

这一天,李言闻给她诊视时,脸上不由地露出了一些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

李时珍在旁边,也默默地思索着。过了一会儿,李时珍突然站起身来,走过去对父亲说:“爸爸,你换个矾石方试试怎么样?”

李言闻听了,吃惊地抬起头来,凝视着儿子。

好些时候以来,李言闻已经知道儿子读了不少医书,因为他并没有耽误功课,也就没有去管他。现在,他见李时珍说的意见这么具体、中肯,不由得有些惊异。

这位医生望了望儿子,看见他像一头又怕事又勇敢的小鹿一样,站在旁边,眼睛睁得大大的,心中不免起了一种怜爱的念头。

李言闻的脑子里,忽然想起自己少年时代的情景,那时的他也是对医生的工作充满了兴趣,可是却得到了自己父亲的支持。

李言闻的父亲早年是一个专靠在外边跑码头过活的医生,晚年跑不动了,才在瓦硝坝定居下来。

李言闻的父亲辛苦了大半辈子,虽然没有挣下什么大家业,却从来没有厌倦过自己的职业。

李言闻清晰地记得,父亲常常对他说:“我这个做老子的,没有什么好处给你,就只有这点本领,教了你吧。”

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行医的时候,父亲的神情是多么激动,看看这里,又看看那里,乐呵呵地说:“你比我强多了!你比我强多了!我当初行医时,哪有你这样的排场!”

现在,李言闻看着儿子也朗朗地和他大谈起矾石方来,这些往事不禁又一下浮现到脑海里。

现在的李言闻,一方面感到,自己的思想有一些解释不清的矛盾,他还是不太认可儿子学医;另一方面他也深切地感觉到,儿子在医学方面,渐渐成熟了起来,也不好再阻止了。

李言闻又一次望了望儿子的稚气的小脸,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缓缓点了点头。

李时珍看见父亲的表情虽然有些责备他的意思,却并没有怒意,他的心也就放下了。

以后,李言闻便也常常和李时珍谈谈医学。有时候病人多了,李言闻还把儿子喊过去,叫他坐在一边,嘴里说着方子叫他写,让他多在现场中学学,熟悉熟悉。

李时珍低头写着“陈皮、芍药、白术、熟地”等一连串药名的时候,往往想起了家里的药圃,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觉得跟着父亲读了几年的书,心情没有比这时更愉快的了。

不过,李言闻还是经常这样劝儿子说:“学点医道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可是不能为此耽误了功课。”

李时珍知道,父亲还是想让他去参加科举考试,不想让他当医生。父亲为什么不愿意他当医生呢?

这原因,李时珍是明白的,他在诊室里,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或两个穿着鲜艳衣服、模样像当差的人,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一进门就大呼小叫:“李言闻在不在?我们老爷找他看病。”

这些人,有的自称是下江防道的衙门里来的,有的自称是城里李千户家来的,还有某某举人、某某员外、某某士绅,这些都是平民百姓惹不起的家伙,他们仗着有钱有势,飞扬跋扈。

有时,李言闻因为等他看病的人多,就说等一会儿就过去,这里还有这么多病人在等着呢!

来人一听就不愿意了,马上瞪起眼睛,吼叫了起来:“那可不行!误了老爷的病,你能担当得起吗?”

这时李言闻往往脸色气得煞白,有心发作,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不得不立即撇下满屋子的病人,无奈地跟着来人走了。

回来时,这位医生往往叹着气对儿子说:“有什么办法呢?这年头当医生的,本来就得给他们应差,不去是不行的。”

接着,李言闻又用告诫的口气说:“好孩子,你怎么也不要走到这条路上来。你要好好读书,参加考试,取得功名,振兴家业。”

李时珍看到当地的官僚、士绅这样欺侮父亲,非常气愤,再听父亲这么一说,心里更加难过。

不过,李时珍并不同意父亲对于医生这种职业的自卑看法,他从小就感觉到,这里街坊邻居是很尊敬父亲的。从大家对他父亲信赖的神色,李时珍看到了做医生的意义。

对四书五经的取舍

李言闻从一开始就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学医,所以,更多的时候,他都在要求儿子读各种经书,好好准备将来的科举考试。

在父亲的严厉督促下,李时珍确实读了许多书。其中被父亲指定的必读书有“四书五经”《尔雅》《说文解字》等。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书经》《礼经》《易经》和《春秋》。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历代科举选士,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明代科举取士也不例外,这就限定了考生必读这些书,否则就别想考中。

这些经书有不少难读懂的地方,所以还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书,《尔雅》和《说文解字》就是这样的工具书。

对上述的那些书,李时珍不大喜欢读“四书五经”里那些治国大道理,但却十分喜欢读里面的《诗经》,因为里面有很多鸟兽草木名称,他感觉非常有趣。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名著。李时珍从《诗经》里学到了不少写诗的技巧。

另外,李时珍最喜欢的就是《尔雅》和《说文解字》了。

《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它是我国第一部以解释字义、词义为主要内容的书籍,可以说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工具书。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的成果,它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

读书,总得疏通文字,读经书,就需借助《尔雅》和《说文解字》了。特别是《尔雅》,直接解释经书的文字就占全书的30%~40%,其余部分,也大部与经书有关。

李时珍读起《尔雅》和《说文解字》来,简直爱不释手,因为它们的内容很广泛。

《尔雅》全书共19篇,包括《释言》《释天》等。释,就是解释。前3篇是对一般词语的解释,后16篇是对各种名词的解释。

读了这部书,李时珍懂得了不少人际的亲属关系,知道了各种建筑的名称,知道了许多常用的生活用具、器物的名称,知道了古代乐器的名称。

同时,李时珍还学到了一些天文、气象、地理、物产的知识,还知道了大量的山丘江河、水渠、花、草、瓜、果以及树木、昆虫、野兽等名称。

这包罗万象的内容,简直太丰富了,太引人入胜了!它真是一部百科全书!

《说文解字》的内容更加丰富,简直把李时珍带到了遥远的古代,许多经书上不明白的地方,通过这些工具书,就非常清晰了。

学了《尔雅》和《说文解字》,李时珍长了许多知识。

看星空,李时珍知道了早晚最亮的星是“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知道了正酉时的是北极星,还知道了彗星和流星。

通过这些工具书,李时珍还知道了《诗经》的代称。音乐方面,他也知道了乐器,唱出音阶,知道这五宗谱出的曲调是“起于人,感于物”。

《尔雅》中解释草、木、虫、鱼等篇的内容,大都跟李时珍的父亲和哥哥平日的采药、行医、救治有关,所以读起来就特别能引起他的关注。

至于《尔雅》的《释鸟》《释兽》篇,正是少年时期的李时珍兴趣所在,他读起来格外兴奋,非常认真。

对这两篇的大多数内容,李时珍不仅读熟了,而且还几乎能背诵下来。

在当时,除了《尔雅》《说文解字》,李时珍还特别爱看《竹谱》《菊谱》这类有关动物、植物的书。

读《竹谱》时,他好像置身于青青的翠竹林里,观赏着竹叶滴翠,呼吸着那沁人心脾的、清新的竹香。

翻阅《菊谱》,他仿佛醉倒在百菊园中,欣赏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菊花,吮吸着菊花的汁液。

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在书籍的海洋里,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他感悟到了人生的无限美好!

擅长用药名对对联

李时珍自幼聪颖,对对联是他的拿手好戏。他识字很早,还没上学就跟着父亲认熟了好多字。

李时珍刚入学时,私塾先生望着被树木环抱的远山,出了上联:“远声隔林静。”

当时李时珍虽然不到10岁,但已经是个对联高手了,所以他一点也不慌,而是用目光飞快地搜寻着外界,看看有没有能给自己一些启示的东西。

这个时候正是一年的大好时节,只见朝霞满天,春光明媚,过往旅客早已登程,大路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看到这里,李时珍便脱口对道:“明霞对客飞。”

这让先生大为吃惊,他没想到李时珍能对上这么好的对联。他认为李时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来一定能成大器,所以加倍关照。

当地有位药铺主人,膝下有一个女儿,聪慧而美貌,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才华出众的男子结为伴侣,决定出一个上联,让求亲者对。

因为他们家是卖药的,所以就用药名作上联征婚。这个上联是:“玉叶金花一条根。”

这又要求对仗,又要求是药名,可难坏了许多求婚者,他们只能是望联兴叹。

其中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他为人忠厚,只是略欠文采。这个人求婚心切,就找到了李时珍,让他务必帮忙。

少年李时珍助人为乐,又看这个青年的确是个好小伙,就答应了。只见他略加思索,就脱口而出:“冬虫夏草九重皮。”

马公子赶快到了药铺,说出了这个下联,铺主一听,大喜过望,虽然见马公子比较英俊,心里已经有了几分赞许,但他还不放心。

铺主说:“这里还有一个上联:‘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请公子一天对上,你要是能对上,咱们再谈吧!”

马公子怏怏而回,自己在家想了半天,也没有主意,只得再请李时珍帮忙。

李时珍想,好人做到底,既然帮忙了,就再对一次吧。只见他原地转了一圈,眉头一皱,立即对出了下联。下联是: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马公子立即跑到药铺,说出了自己的下联。铺主看后非常高兴,立即对马公子说:“好,不错。我这是通过了,没得说。不过我女儿还有一个上联,也请你再对一下,如果对得出来,她一高兴,咱们这亲事就算定下了!”

“我女儿的这个上联是‘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限半天对出。希望你也能答出来啊!我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

马公子一看这个上联,比前两次的更难了,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出来的,也就没回家,径直去找李时珍了。

到了李时珍家,只见他正在药房捣药。李时珍一看他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立即就问:“这次是什么上联啊?”

马公子脸一红说:“白头翁牵牛耕熟地。小兄弟真是麻烦你了,成了回头一定请你喝喜酒。”

为了成全这桩婚事,李时珍没有推辞,他看着屋里药柜上的各种药名,稍加思索,就对出了下联。下联是:天仙子相思配红娘。

马公子一听,非常高兴,连声道谢,告辞出门。他三步并作为两步来到药铺。

铺主正在那里等着马公子呢,一见他满面春风地走进来,就知道他又对出来了。当即让他写出下联,拿到后面,让自己的女儿看。结果当然十分满意,铺主当即答应订婚。

当地郝知府对医药略知一二。一次中秋赏月时,风吹灯笼熄,原来是灯笼破了三个窟窿,便口占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是防风。”

郝知府虽然想出来了这个上联,但却一直续不出下联,最后只好就搁在那了,想等以后有机会再对。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李时珍,早听说他是个对联高手,就想试一下他能不能对出自己的上联。

李时珍听郝知府说出上联后,低头沉思了一下,就立即有了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又有一天,郝知府去拜访李时珍。走进院后,看到院子里青竹萧萧,不禁赞叹说:“烦暑最宜淡竹叶。”

李时珍随口对道:“伤寒尤妙下柴胡。”

郝知府看到几株玫瑰,又不胜感叹说:“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

李时珍立刻笑着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郝知府是外地人,见李时珍如此投机,非常高兴,一时兴起,就又吟出一联:“做官者四海为家不择生地熟地。”

李时珍笑着对出下联:“行医人一脉相承岂分桃仁杏仁。”

郝知府拿起李时珍为他开的处方,自言自语说:“纸白字黑,酸甜苦辣咸五味皆有。”

李时珍手中毛笔尚未放下,便说:“杆硬尖软,采晒炒切炙百合俱全。”

就这样,宾主唱和属对,沉浸在妙思雅兴之中,不觉天色已晚。郝知府起身告辞出门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李时珍笑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李时珍精通医药,并以药草的名字作对联的故事,从此流传民间,许多人都非常喜欢他的这些对联,对他非常钦佩。

兄弟比试医术

还在李时珍少年时代,李言闻就常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玄妙观中,一面行医,一面教儿子读书,不时让孩子们帮助誊抄一下药方。

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

一天,李言闻应病家之邀,带着长子出诊去了,玄妙观中只剩下李时珍一人。

这时,来了两位病人,一个是火眼肿痛,一个是暴泻不止。父亲不在,两个人只好在那等,可李言闻一直不回来。两个人等得很焦急,不停地问李时珍他的父亲什么时间能够回来。

李时珍思索了半晌,说道:“父亲可能要到晚上才能回来。要不,我先给你们开个方子,试试看能不能治好。不行的话再找我父亲。”

那泻肚子的病人难受极了,迫不及待地说:“好,好,郎中的公子开方子还能有错?”

另一个病人也捂着红肿的双眼,连连催促时珍开方。

李时珍便果断地开方取药,打发病人走了。

李言闻回到家中,发现了小儿子开的药方,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忙问:“这是你开的?”

时珍小声回答:“是的,不知道对不对?”

然后,李时珍把病人是什么症状,为什么要用这些药,这些药有什么性能等,一股脑儿说了一遍,讲得头头是道。

李言闻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这才知道,儿子不仅读了不少医书,还能在治病实践中加以运用,对症下药,确实是块当大夫的材料,心中不觉又惊又喜。

这时,做兄长的果珍在旁边听着弟弟大谈药性,十分羡慕,暗自下决心定要干件漂亮事,让父亲看看谁的医道高明。

事有凑巧,没过几天,又有两个眼痛和痢疾病人前来就诊,而那天正好只有果珍一人在诊所。他一见这两人和弟弟说起过的那两人病情一样,便不假思索,依照弟弟的方子作了处理。

不料,第二天一早,这两个病人就找上门来,说服药后病情反而加重,要李言闻看看是怎么回事。

果珍在一旁不敢隐瞒,只好如实相告。李言闻一听就连呼“错矣”,并立即重新给他们开了药。

果珍还不服气:“同样的病,同样的药,为什么弟弟对,我偏错了?”

李言闻答道:“有的病症看上去差不多,实质却不一样。”

接着,李言闻把为什么那天时珍要以艾草为主药,而今天这两个病人却应该以黄连为主药的道理讲了一遍,把个果珍说得心服口服。

李言闻总是这样,从医理和病情两方面给孩子们灌输全面的医学知识,使两个儿子都大得裨益,正是从父亲这里,李时珍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基础。

参加科举考中秀才

李时珍从小就聪颖过人,自他上学以后,仅几年工夫就学会了写诗作文。

李言闻看到儿子时珍聪明伶俐,心里非常高兴,便常常将李时珍关在家中,让他读书,以求得学好八股文,将来能够从科举中找到一条生活的出路,来实现自己渴求改变这种下九流社会地位的梦想。

少年李时珍按照父亲的意愿,虽然讨厌成天被关在屋里读死书,讲什么“起承转合”,但也不能违抗父亲的意志,他也只好刻苦地埋头攻读沉闷的诗文。

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李时珍13岁了。经过几年的私塾学习,他已经刻苦地把课业读熟,并学习写诗,能独立完成八股文了。

第二年,蕲州知府周训看中了李时珍,将他选送到黄州去应“童试”。

于是,李言闻便带着儿子来到了热闹非凡的黄州府。李时珍根本无暇去观赏府城的秀丽风光,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应试上。

当时的童试要考两门,一门是“四书义”,即八股文,一门是“试帖诗”。李时珍两门考试的成绩都属于优秀,一举考中了秀才。

儿子童试的成功使李言闻心中的希望变得更加强烈:将来儿子参加乡试考中举人,进京再参加会试中翰林。这样的话,如果一切都能顺利,一个接一个闪闪发光的灿烂前途,都将属于我的儿子李时珍了。

在我国古代,秀才是科举考中的“生员”的俗称。凡是考中生员的人,便可跨入儒林,在府、州、县学的学生名额中占据一席之地。只有取得生员的资格,才能进一步考举人,进而考中贡生、进士,一步步地登上儒林的高峰。

进士是当时朝廷选拔官吏的首选对象。全省会考中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全国会考中的第一名为会元、殿试中的第一名为状元,这些是我国古代历代文人在各级考试中追猎的目标。特别是状元,一旦考中便会夺魁天下,它称得上是科举中的最高荣誉,更是文人士子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李时珍中了秀才!”

这一消息在熟识李言闻的人群中争相传颂,秀才当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功名,但是却是攻下科举功名的第一道关口。

在古代不知有多少读书人辛辛苦苦攻读诗文,应考多年,有的考到三四十岁,甚至是50多岁了,也还是一个没有考取秀才的童生。

而李时珍这时才年仅13岁。他小小的年纪就考中了秀才,这种情况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对他来说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李言闻为此更是喜不自胜。儿子这么早就考中了秀才,看来李家真的要靠他改换门庭、光宗耀祖了。每当想到这,他就喜不自胜。

这时,又有顾家派人来祝贺,李言闻便更觉脸上有光。他的家境虽然并不宽裕,但还是摆了一两桌酒席,请了一些前来道贺的亲友们。

他举办酒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宴请亲朋好友,二是请和李时珍一起考中秀才的同人。在觥筹交错中,气氛显得异常热闹起来。席间,李言闻无意中听到有人在说一个笑话。

笑话讲的是有一个穷人,穷得只剩下一间破房,一张破床,他却成天躺在床上,白日里梦金,黑夜里梦银,梦想着荣华富贵,别人都笑他,他也不以为意。

没想到这一天,银子真的来敲他的门了。

“咚咚咚,咚咚咚。”

“快开门!”

那个穷人问:“你是谁?”

银子说:“我是银子!我是银子!”

穷人眼珠子转了一下,就重新闭上眼睛躺回床上去了,不开门。别人都为他惋惜。

没想到这一天金子又来敲他的门了。

“咚咚咚,咚咚咚。”

金子说:“快开门!”

穷人问:“你是谁?”

金子说:“我是金子!我是金子!”

穷人眼珠子转了两下,又重新闭上眼躺回床上去了,还是不开门。别人更为他惋惜,也都感到奇怪。

没想到第三次好运又来敲他的门了。

“咚咚咚,咚咚咚。”

好运说:“快开门!”

穷人问:“你是谁?”

好运说:“我是好运!我是好运!”

穷人眼珠子一下瞪圆了,腾地翻身下床,飞奔过去开了门,把好运请进门来。

李言闻并不理会笑话中的戏谑之意,却听出了一股隐隐的凄凉的味道。

李言闻这次请来的有亲友,有李时珍的同人,还有两个和李时珍一同应考的老童生,不过他们都在此次考试中落选了。

这两个老童生都已经是五六十岁的年龄了,他们考了几十年还是连个学都进不了,此时他们和少年李时珍坐在一起,区别自不必说,那种强烈的心理落差就可想而知了。那两个老童生在众人和李时珍面前觉得无地自容。

此时,又有人说闲话,说李言闻是要显摆他儿子。李言闻听了也并没理会。

一番热闹后终于归于清静了,父子二人才得以有空闲坐下来好好地谈一谈。

李言闻详细问了李时珍这次考试的题目,又问到宗师和知府周训对他的嘉许和勉励。

谈话间,李时珍就问父亲:

“今天本是个吉利日子,为什么请来两个背时老朽?惹别人说闲话?”

李言闻就讲了自己听到的那个笑话。

李时珍听完后也觉得好笑。

李言闻说:“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那句俗话:金子来了不开门,银子来了不开门,运气来开都开不赢。”

李时珍说:“爹,你到底想给我说什么呢?”

李言闻说:“今天请来的那两位老先生,读了几十年的书,头发胡子都白了,就因为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别人奉承你,反而瞧不起他们。当真他们的文章学问就不如你一个小孩子?”

“我越想越觉得不是这个道理。我请他们来,是要让你知道,他们恐怕就是运气差才落到今天这个样子,你要学会尊敬他们,并以他们为戒。你要知道运气是靠不住的,好坏都不由人。”

李时珍:“孩儿还是有点不明白。”

李言闻:“爹要说的很简单:你如果是那个穷人,金子来了你不开门,银子来了你不开门,运气来了你也不要开门。”

李时珍惊讶了:“那我要什么时候才开门?”

李言闻:“真正的学问本事来了,你才可开门。”

李言闻自己也经历过科场的失意,深知其中的甘苦。他不愿意看到儿子重走自己的老路。假如人今天走了一步好运,难保明天不走一步厄运。因此他希望,儿子还是学到真正的本事为好。

不仅李言闻为李时珍考中秀才而高兴,就连蕲州城的世家大族顾敦,也对李时珍未来的科举道路的成功充满了希望,顾敦还特地邀请李言闻和李时珍去家里做客。

顾敦对李言闻说:

“我看这孩子天庭饱满,相貌非凡。这么小的年纪就中了秀才,将来一定是前程无量啊。”

这位在蕲州老百姓眼中高不可攀的贵人,竟然说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李言闻感到十分欣喜,他连忙说:

“老太爷过奖了,这小子都是托老太爷的福,侥幸中了秀才,今后还望老太爷多多教诲。”

顾敦说:“今后李时珍可以随时来我这里,我这里藏书很多,他可以来我这里看书。”

李言闻及时告诫李时珍:

“中了秀才固然可喜,但距离举人、进士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他要李时珍奋发努力,去参加在武昌举行的3年一届的全省会考。

李时珍知道自己得继续勤奋读书,准备应考两年后的乡试。

乡试不中屡败屡战

李言闻在替他掐指算着时间,光阴真像掐指般快,一转眼就到了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岁在甲午,正是大比之年。

15岁的李时珍兴致勃勃地跟随李言闻,坐船逆江而上,来到省城武昌,参加三年一度的全省乡试。

这是李时珍第一次踏上去省城武昌的大路,参加湖北的乡试,他当时简直是踌躇满志。

临行前母亲张氏替他收拾行李、准备考试的用具,既不知道他能不能考上,又担忧他第一次出远门,再想起他体质一向较弱,这两年苦读又费心劳神,做母亲的心里真是七上八下。

可是李时珍却满不在乎,现在他可以说是信心满满,他感觉自己对于经书的掌握,绝对没有问题了。

哥哥李果珍送他上了路,现在就像是他的黄金年代而且是黄金成色最足的时候,他会像考取秀才一样顺利地中举吗?至少他父亲和他一样,坚信这没有问题。

这三年来,李时珍勤奋好学,饱读诗书,由于他生性聪慧,记性很好,读书过目不忘,已经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做起文章来也头头是道,常得到父亲赞许。

父子俩都有必胜信心,举人似乎已是唾手可得。

到武昌府后,李时珍和父亲找到了贡院的号房,这是应试者住宿的地方。安顿好行李后,李时珍与同宿舍的考生谈论起各自的想法。

一个考生说:“我来应试,就是为了当官发财。”

另一个说:“现在当官的尽是些贪赃枉法之徒,我要是当了大官,就全把他们给免了。”

李时珍不紧不慢地说:“当官不为百姓着想,不为民族谋利益,只能为世人所唾弃。考不上举人、进士,当不了官,只要真心诚意为国家、为人民做好事,就会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乡试开始了,考生接受监考人员检查后,鱼贯入场。李时珍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心头升起一股无名怒火。

李时珍觉得,在入场前搜身检查,入场后大门上锁,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他从心眼里讨厌这种做法。

这一年的乡试共考三场:第一场,四书;第二场,论、判、诏、诰;第三场,经、史。

如果问起李时珍当时考场的感觉,那就是没有感觉。因为他一个劲地埋头答题,几天的考期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完了。每天就是休息、备考、考试、睡觉、起床、吃饭,就这样循环往复。

不过,李时珍当时的感觉,那就是充实。他被一种激动的幻觉所统治,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期待着发榜的那一天!

发榜的日子终于到了,父子俩早早起床,赶到书院的大门外,大门外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

秀才们和他们的亲属都在这里翘首等待。李时珍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广场上站着等了一个多时辰,书院的官差才打开大门,将一张张黄榜张贴在大门外的粉墙上。

闹哄哄的广场顿时变得寂静下来,千百双眼睛都在搜寻着自己或亲人的名字。

李时珍踮着脚尖,目光从攒动的人头上扫视过去,只见告示上密密麻麻的黑字。他在黑字中粗略地搜寻了一遍,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心中一阵发紧。

李时珍赶紧又从头到尾、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细看起来,还是没有自己的。

李时珍仍然不甘心,又从后面往前仔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再从前面往后先找到李字,再仔细看李后面的名字,直到看得两眼发花,仍然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

最后李言闻叹着气,硬把他从人堆里拉了出来,他怎么也不相信,怎么会没有自己的名字。

李时珍垂头丧气地跟在父亲身后,回到了客栈。

面对着无精打采的儿子,李言闻强压下自己心头的失望,鼓励儿子道:“考举人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有的人考到六七十岁才中举,你还年轻,下次乡试时,也才18岁。我们收拾书籍回家去吧!苦读三年,再来应试!”

话虽这样说,李时珍心情的失落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他在这上面付出了太多。无论如何,这都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人生并不是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自己还要继续努力。

从蕲州城东北麒麟山上儒学的窗里望出去,满山都有蕲州四大特产之一的蕲竹掩映,苍翠扶疏,动人清心。

只有这样偶尔眺望一下,李时珍才可以暂时抛开天天死读的“四书五经”,感受一下万物的勃勃生机,心里似乎也注入了一丝灵气。

李时珍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有一种强烈的与大自然亲近的欲望,但一回头又心如枯槁了。

白天在学堂里问过老师,晚上回到家还要挑灯夜读。一次母亲张氏心疼他看书久了,打发他去雨湖玩了半天,回来就被李言闻罚补了半夜功课。

李时珍告诉父亲,他也并不只是去玩,是想去雨湖帮父亲采蕲艾。因为他看到家里蕲艾泡的酒已经用完了,而昨天正好有位病人上门求医,要用艾叶酒。

李言闻却沉下脸,只说了一句“闲弓莫拉,闲马莫骑,李家不缺又一个学医采药的,你要紧的是读好书应试,不要贵人不做做贱人”。

李时珍这时候真想说:父亲,不是有句话叫“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吗?你半辈子在行医看病,为多少人解除了痛苦,许多乡邻都尊敬你和羡慕你,可你内心深处还是这样看不起自己的职业,难道这真是贱业吗?

现实让李时珍苦闷,天天刻苦攻读让他有些厌倦书本了,有时甚至会有些痛恨。不过,他一会儿就又回到了现实之中,他还要读书,还要通过科举,实现父亲的理想,这也是自己的理想啊!

但是,有时李时珍还是坚持不下去,只好把自己的苦恼偶尔向同学乔生倾诉。这个乔生是蕲州学里一位独特的人物,不过老师们和李言闻都认为他不务正业,因为他好读杂书,一般人都不愿意答理他,也不赞成有前途的李时珍和他来往。

乔生听了李时珍的话,想了想说:“令尊望子成龙,天下父母心都一样。其实我也知道举业是正途,只不过成龙上天,成蛇钻草,贡院的龙门太高,多少人跳不过去,死不瞑目。我看来也注定要成为这样一条死不瞑目的鱼。”

李时珍有点好笑,天下的鱼都是死不瞑目的,他劝乔生不要太灰心。

乔生拉他出了学堂,站在麒麟山上,看着山下蕲州城的千家万户。乔生指指身后的学宫、文庙,指指凤凰山南麓的荆宪王府,指指遥远的蕲州卫所和下江防道,再大致点出城中冯、李、顾、郝四大名门所在。

最后,乔生豪情满怀地说:“常言道:修得万世住京城,修得千世住省城,修得百世住县城,前世不修住山林。这里是府、州治,我们虽然没有修得千世,算起来也该修了九百多世了。我越来越觉得:功名事业,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既然是这样,修行之道,又何止在读书一门?”

“这城里有藩王,有世家,有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我们难道不可以沾一点他们的仙气,今生就修成正果?听说你父亲常常出入于顾家、郝家,荆王府也请他看过病,我还曾经想到读书不成,就拜他为师学医呢,何必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

一席话听得李时珍有点愕然,过了半天感叹地说:“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可是,吊死也得找一棵大树啊!”

第二年丁酉乡试,李时珍仍由父亲陪同,再次上武昌参加乡试,这一次又以失败告终。父亲送儿子回家以后,掩饰不住失望的心情,愤愤地离家行医去了。

李时珍再次落第,同时落第的乔生,并没有拜李时珍的父亲为师学医,而是打起行囊离开蕲州,据称游学去了。

按照明朝考试制度,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乡试,即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都在武昌举行。李时珍对八股取士那一套并不感兴趣,他的思想总是同科举考试格格不入,在前两次的乡试中接连失败。

原来,在写八股文时,他提出“做官应以宋朝的包公为榜样”,为人民做事,除霸安良,铲除贪官污吏。

这些主张不为那些考官赞同,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要求,考不中是自然的了。

不幸患上重病

孤独而苦闷的李时珍,不知哪一天才等到自己的金榜题名时。然而,就在这一年,却先迎来了洞房花烛夜。李时珍的妻子吴氏,温柔善良。

婚后的李时珍在贤惠的吴氏陪伴照料下,日子过得像饴糖一样。他的心思渐渐离开了书本,开始喜欢到蕲州药市上逛一逛,他喜欢和天南地北的药商们谈笑,听他们聊山南海北的各种药材。

李时珍随手拿起一味药问药商,药商们告诉他这叫蚤休,主治惊痫、癫疾、痈疮,下三虫,去蛇毒,所以有蚤休、螫休等名。

另外,蚤休这种药材又俗称“七叶一枝花”。有首歌诀道:“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痈疽之类的毛病遇上了这药,能够很快药到病除,简直像用手就可以拿下来似的。

这些都使他感到极大的乐趣。

李时珍还和药商们辨别药材真假,常听他们说“黄芩无假,阿魏无真”之类的药谚。这是因为黄芩很容易见到,所以几乎不会有假,而阿魏却不是中国生产,是从外国进口的,就是所谓的西番所产,所以十分难得,非常贵重,所以假的也很多。

不过,李时珍却不这样看,因为阿魏难得,这使得他对阿魏平添一种神秘感,而对普通的黄芩有点瞧不在眼里。

李时珍蜜糖一样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终于有一天他感觉不是味了,突然跑进父亲的药房,拿出一块黄连嚼了起来。吴氏看得目瞪口呆,只有李言闻背过去点了点头,心里长叹一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儿子太像自己了。

李时珍卧薪尝胆,又开始发愤苦读了。过分用功使他的身体失于调养,这年暑月间,他得了一场感冒,怕耽误功课,他拖了一阵,结果一直咳嗽不停,转成了可怕的“骨蒸病”。

这病症状厉害,全身发热如同火烧,骨头就像放在蒸笼里蒸着一样,所以叫骨蒸病。

骨蒸病其实就是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在古代,结核俗称“痨病”,当时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在中国古代医疗条件下,得这种病非常容易死亡。

六年面壁的劳累,科举失利的苦恼,长期的生活压力,都在这时爆发了。

李时珍咳嗽不止,时而咳出血来。他全身发烧,身上火燎燎的,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李时珍病倒在床,全家人慌张起来。新过门的妻子吴氏急坏了,不知如何是好。

李时珍找来医书翻阅研究,自己开了药方,吃遍了柴胡、麦门冬、荆介这些书上说能治骨蒸病的药,谁知病情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李时珍每天要吐一大杯痰,烦躁焦渴,寝食难安。过了一个多月,病势加剧,全家人都以为他没救了,母亲张氏、妻子吴氏都在背后流泪,而这时候的李时珍已经快烧得不省人事了。

幸亏这时父亲行医回来了。父亲听妻子张氏说儿子患了重病,马上进屋探病。

父亲望着脸色憔悴、不省人事的儿子,心里十分难过,怪自己不该在儿子生命攸关的时刻外出,使儿子的病拖了一个多月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

李言闻赶紧摸了摸儿子的脉,虽然脉息如疾雨沾沙,病蚕食叶,涩而无力,但无死相,还有希望。他连忙坐下来,仔细地进行探视。

李时珍这时稍微清醒了一点,忽然看见父亲为自己诊病,眼睛一亮,他知道自己有救了。李时珍从小就佩服父亲的医术,他在10岁时,身体十分虚弱,全靠父亲用药调养,10岁以后身体才好起来。

父亲把脉以后,向在场的人询问,儿子这一个多月来吃了些什么药。

李时珍的母亲赶快把李时珍给自己开的药方给父亲看,父亲摇了摇头说:“错了,错了!”

父亲来不及多说,立即开了一个药方,只有黄芩一味药。

说来也怪,吃了父亲开的药,李时珍静静地入睡了。第二天烧就退了,咳嗽也好了些。现在李时珍感觉来到了一个清凉世界,大病初愈,让他感觉到现在的一切格外美好。

李时珍甚至有一种幻觉,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有点弄不清这是人间,还是九泉幽冥。

他看到了围在床边关切地注视着他的亲人,渐渐回忆起昨天父亲亲自喂服他药汤的情景。

现在身热尽退,痰积咳嗽全消,他一下子坐了起来,身体奇迹般地好起来,他到鬼门关去游了一遭。

又喝了几天父亲开的黄芩汤,李时珍竟然能下床行走,咳嗽病也痊愈了。

病虽然一天比一天好,但李时珍却心中越来越奇怪,他不知道为什么父亲只用一味黄芩,就把自己的病治好了,黄芩在他的心中,太过于普通了。

有一天,李时珍实在忍不住好奇,就问父亲:为什么普通的黄芩就能治好自己的病,而自己开的那些药却没用呢?

父亲告诉李时珍说:“你开的柴胡,虽然是治劳乏羸弱之药。但劳有五劳。若劳在肝、胆、心,是必用之药;或者,脾胃有热;或者,阳气下陷,柴胡也是引清气、退热的必用药。”

“但是,唯有劳在肺、肾者,不可用柴胡。你既有肺热,又在病中新婚,肾劳而虚。两者柴胡都是禁药,所以你的病势会越来越沉重。”

“当时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子,但忽然想起一个古方,就是用黄芩一两,水两盅,煎一盅服下去,治疗肺热肾虚导致的骨蒸病。正好对应你的症状,没想到还真是药到病除,真是神奇啊!”

李言闻一剂黄芩汤,竟然使李时珍起死回生。这不禁让李时珍亲身领受了中医药的奥妙,令他感慨不已。

李时珍怀着敬佩的心情对父亲说:“一个多月来,我不知吃了多少药,病情却越来越严重。谁知父亲仅用一味黄芩就镇住了病魔,这医药的奥秘真是太玄妙了!”

父亲笑笑说:“药不在多少、贵贱,而在对症。你的肺热重,黄芩是清肺热的。肺热一除,病情自然就会减轻了。”

同时,李言闻还因势利导,对自己的儿子说:你要记住,你的骨蒸病可以用黄芩治好,并不一定其他人的骨蒸病也可以用它治好。要知道,同一种药治一种类型的病,由于不同的人身体状况各异,效果可能截然不同。

怕儿子不明白,李言闻又举了个例子:“就拿补药来说,同样用于补虚证,但如果不分清患虚证的人是虚寒还是虚热,是气虚还是血虚,是肾虚还是脾虚,是肺虚还是心虚,乱补一气,严重的会出人命的。”

“所谓庸医杀人,就是说没有本事的医生,不懂得这个道理而胡乱用药,造成人命的。我们祖先传下来的医理、药理很深。我学了一辈子,也只是懂得了一点皮毛而已。”

听了父亲的一席话,李时珍对医药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父亲一味黄芩就制住了病魔,更是使他对医药学佩服,祖国的医药学真是不得了。

同时,这次病倒,也使李时珍亲身体验了病人的痛苦,进一步感受到医生责任的重大。

经过这次大病,促使李时珍更加热爱医药事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对功名富贵更是不感兴趣了。

时世的艰难,使他深深体会到官场的昏暗,即使是经奋斗而当上官,也不能解除百姓的疾苦。

现在的李时珍想告诉父亲:这难道不是学问的本事吗?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本事啊!就像鼓槌敲到鼓面上一样,应槌而响,看得见,听得清,实实在在。

想到考场的失败,李时珍不由得萌发了想跟父亲学医、继承祖业的念头,但他没有能说出来。

这时,李言闻拍了拍他的肩膀:“先养几天,再接着读书吧。”

说到这里,李言闻顿了一下继续说:“不过也别再像以前那样太用功了。”

看来,父亲还是对自己的科举寄予厚望的。看着父亲充满热切的眼神,李时珍也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

再次名落孙山

现在的李时珍,再也找不到童年的快乐了,他不得不思考这个社会,思考自己的人生。

特别是一个人的时候,李时珍拿着书本就会不由自主地走神。有时,他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从小就对医药抱有极浓厚的兴趣,在医药的世界里,自己曾经很快乐。

而现在自己却不得不在科举的道路上,艰难而沉重地走着。自己难道要在这条道路上耗尽自己的青春吗?难道人就只能为科举而生活吗?难道就不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吗?

有时,李时珍在妻子睡后,一个人静静地望着黑暗的房子,思绪不由自主飘到了自己的童年,他想到童年田野水上的快乐生活,那些几乎已经完全忘记的记忆,现在格外清晰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他还回想起自己的读书之路,在科举途中的艰辛跋涉。当他想到父亲一味黄芩治好了自己患了一个多月的沉疴,可以说是起死回生的时候,使他对父亲的医药学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一段时间,李时珍不由得萌发了学医继承祖业的念头,可是他不敢向父亲提起。

有一天晚上,李时珍梦见自己终于鼓足勇气,向父亲提出放弃科举、开始学医的想法,但父亲对他大声呵斥。

最后父亲还严厉地告诫他:“科举虽然两次受挫,但不能垂头丧气,还要作最后的努力,你天资聪慧,再苦熬三年,一定能功成名就。”

李时珍几乎哭着从梦中醒来,不过,他已经知道父亲坚定的信念,虽然自己没有提出,但是,他能够体会得到父亲的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李时珍只得叹了一口气,为了李氏家族的荣誉,为了改换门庭,他现在只能收起学医的念头,再苦斗三年作一次拼搏。

在父亲的鼓励和督促下,李时珍开始带病苦读,幻想着在下一次的乡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父辈们对他的希望。

李时珍以三年苦读和一场大病换来的是什么结果呢?

庚子年乡试就要到了,李时珍抬眼远眺近望,在蕲州西北面不远的安陆迎来了明世宗皇帝的南巡,使民间备受骚扰。这位皇帝又派税监,又封真人,上下闹得乌烟瘴气。

李时珍的前程,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好像变得一片迷茫。

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李时珍抱着极大的希望,第三次在父亲的陪伴下来到武昌参加乡试,结果依然名落孙山。

这次考试的落榜,对23岁的李时珍是一次极大的打击,多年来的“进士”梦彻底破灭了。

李时珍又病倒了,这一次的病不同于上一次,上一次病在身体,这一次病在心灵。上一次病热,这一次病寒。

李时珍这次能吃能喝,不痛不痒,但却比上次重病还要痛苦百倍。在那找不出李时珍三个字的题名榜前,他的心比秋风还要冷,他的病比那骨蒸肺热还要重。

如果上次的重病是让他差点丢了命,那这次就是让他差点疯掉,失去自己的灵魂,失去自己的人生方向。

李时珍三次乡试不中并非偶然,其原因不是他没有用功学习,而在于他所发表的议论和提供的时务对策,完全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意志。

在李时珍的时代,统治者推行的是一套窒息人们创造精神的思想教育制度。科举考试是把年轻人的思想紧紧束缚在儒家经典的思想牢笼中,不容许有任何自由。

八股文,就是强调儒家经典,其实质就是强迫学子谨守儒家的处世为人准则,遵从三纲五常名教,死心塌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已在中国萌芽,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为适应广大农工商贾强烈的文化生活要求,民间文化生活活跃起来,人民对封建统治思想逐渐发生动摇,封建统治思想的叛逆者应运而生。被统治者不甘于长期处于被压迫、被愚弄的状态。

李时珍是受剥削、压迫的平民子弟,不愿意昧着良心去为封建统治者出谋划策。他熟读四书五经,精研各种典史,所想到的是如何为人民做点事,解除贫苦大众的痛苦,因此,他在乡试中的答案一次又一次地不能入选。

榜上无名之后,李时珍进入到一个人生的关键时期。今后的人生怎么走。考了三次都未考上,第四次还考不考?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

按父亲的意愿,当然还要再考,可李时珍此时实在不愿再去考了。他想,自己不是当官的料,还是从父学医为好。

父亲对这件事其实也很是为难。不让李时珍再考吧,他不甘心。让李时珍考吧,此时儿子不仅心灰意懒,而且咳嗽不止,患上了骨蒸病,再考下去势必压力更大,病情再犯,恐怕难保性命。

李时珍如何来面对自己的前途命运呢?人生向何处去,这是一个他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rGAeRE6Yhrxigp56AWWutTrFP6F3p8ptcq7B0rdrfxtjQTXENmIafdbxihYjHhQ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