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夏朝、商朝和西周

夏禹:夏朝的第一位王

禹,姓姒,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的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是夏朝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对他尊称的“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帝尧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

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趟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着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三过家门不入,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禹亦关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见一个人穷得把孩子卖了,禹就把孩子赎了回来。见有的百姓没有吃的,他就让后稷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百姓。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几年下来,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躯体干枯,脸庞黧黑。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刚退去洪水的土地过于潮湿,禹让益发给民众种子,教他们种水稻。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禹还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绥三服,进贡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朝政教。

由于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将一块黑色的玉圭赐给禹,以表彰他的功绩,并向天地万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

禹接位后,中原各部落逐步形成以夏族为中心的领导集团。禹在这个集团中的地位已初具王权性质。他让治水时专司刑罚的皋陶制定了一些规定,各氏族部落如有不听号令者,就要以刑罚来惩办。禹还有组织的对不听教化多次叛乱的苗族进行征伐,打败了苗军,杀死了三苗酋长,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之后,“四方归之,辟土以王”。

舜死后,禹守孝三年,仍按传统的禅让制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

禹在巩固夏王朝统治过程中,还特别重视恩威并济,加强教化。由于禹是活动在崇山一带的夏部落的首领,故被称为“夏后氏”,他所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就被称为夏。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的结束、阶级社会的开始,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夏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启,姓姒,名启,是大禹的儿子。在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夏启即位后,放弃了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并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

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夏朝,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启在位时,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启的母亲是涂山氏,屈原的《天问》中记载,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别。怀孕的涂山氏女在伤念中生下启后就死了。所以,启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是个苦孩子。

大禹治水图

禹王去世前几年,想效仿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最初,人们推举在帝舜时就掌管刑法的皋陶,但是没等接任,皋陶就病死了。后来经过商议,又一致推举伯益做他的继承人。伯益曾经是大禹治水的一名主要助手,发明过一种凿井的新方法。他擅长畜牧和狩猎,曾教会人们用火烧的办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所以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伯益是仅次于大禹的一位英雄。

随着王位的巩固,夏禹越来越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王权应该由自己的儿子来接管,而不能让别的什么人来继承。可是伯益功劳卓著,威望极高,首领会议上推举他做自己的继承人。禹王感到众怒难犯,只好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但是,禹却开始有意让启参与治理国事。过了几年,他的儿子启由于把国事处理得很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高了起来,而伯益做为继承人,却没有新的政绩,他过去办的好事,人们也渐渐淡忘了。禹王死后,他的儿子夏启就真的行使起王权来了。而多数部族的首领,也都表示效忠于启。

伯益看到事情成了这个样子,大怒。他本是东夷人,他召集东夷部族率军向启杀来。而启早有防备,经过一场大战,打败了伯益的军队。夏启为了庆祝胜利,在钧台(今河南禹州)举行了大规模宴会,公开宣布自己是夏朝第二代国君。从此,父亡子继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贤的公天下制度。

尽管启打败了伯益,但许多部族对他改变禅让传统的做法表示强烈的反对。有一个部族首领叫做有扈氏,站出来反对夏启的做法,要求他按照部落会议的决定,还位于伯益。于是,夏启就和有扈氏在甘泽地方(今陕西户县一带)发生了战斗。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有扈氏被打败了,有扈部落的成员被罚做奴隶。从此,夏启的王位终于坐稳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制度正式开始了。

夏启实行王位世袭的故事,说明那时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已经彻底瓦解,天下为公氏族部落会议制度已经转化,开始出现了国家的雏形,奴隶社会天下为家到来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进步。因为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人们的生活极其艰苦。到了奴隶社会,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所以说这是历史的向前发展。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传说他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

启年老以后,他的几个儿子激烈地争夺继承权。小儿子武观因为争得最凶,启就将他放逐到黄河西岸(今陕西义带)。武观聚众反叛,启派大将彭伯寿带兵将他打败,并押来见启。武观只好认罪服输。不久,启因为荒淫过度而病死。

夏少康: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

夏启死后,他的大儿子太康继承了王位。太康从小就跟着他父亲学喝酒、学打猎,生活比夏启更腐败。他做了王,丢开国家大事不管,带着家人和亲信到洛水北岸去打猎,一去就是几个月,快乐得忘了回家。

这时候,东边的东夷族强大起来了。东夷族的首领叫“羿”,是个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羿看到太康长期出外打猎,丢下国家大事不管,引起老百姓的怨恨,就乘机夺取了夏朝的首都安邑(在现在山西省安邑县境内),不让太康回来,把太康的弟弟仲康立为傀儡王,由他自己掌握国家大权。然而羿也喜欢玩乐,喜欢打猎,不善于管理国家大事。他手下有四个很能干而又正直的人,他不信任,却信任一个惯会献媚、挑拨是非的人——寒浞。

寒浞找一帮人专门陪着羿去打猎,自己躲在家里搞阴谋。他用小恩小惠收买了羿的家奴,唆使他们谋害羿。有一天,羿打猎回来,寒浞和羿的家奴用酒把他灌醉,杀死了他。寒浞霸占了羿的妻子和全部家产,掌了大权。

被羿立为傀儡王的仲康,由于行动不自由,心情抑郁,很快就死了。他的儿子后相继承了王位。后相不愿意做傀儡,逃出去投靠同姓的部落首领。寒浞怕后相的势力壮大,回来复兴夏朝,就派大儿子过浇带兵去进攻他们,杀死了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缗这时候正怀孕,她躲开过浇的搜捕,从墙洞里偷偷爬了出去,投靠自己的娘家有仍氏。

有仍氏姓任,是一个小部落,地处现在山东省济宁市一带。他们把九死一生逃回娘家来的后缗收留下来,让她安安稳稳地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做少康。按辈分排起来,少康是夏禹的玄孙,夏启的曾孙。

少康从小就很聪明,有心计。后缗觉得这个儿子很有希望,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就把他祖父一辈太康荒唐失国,仲康做傀儡忧愤而死,以及他父亲后相被杀害等惨痛情形全都告诉了他,并且叮嘱他长大以后一定要为祖父和父亲报仇,把失去了的国家大权夺回来。

少康自幼受到这种报仇雪耻的教育,果然立志发愤图强,为复兴夏朝做准备。他先在外祖父有仍氏那里担任管理畜牧业的官,一有机会就学习带兵打仗的本领,并且时时刻刻对杀父仇人过浇保持着警惕。

过浇果然打听到了少康的下落,派一个叫做“椒”的大将到有仍氏部落来搜捕少康。少康早有准备,赶快逃奔到虞舜的后代有虞氏那里,躲过了椒的搜捕。有虞氏的首领虞思看到少康很有出息,叫他在部落里担任管理膳食的官,学习管理财物的本领。这样,少康就变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虞思看到少康为人可靠,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且把一块叫“纶”的地方交给他管理。纶这个地方方圆十里,有很好的田地,有五百名士兵。少康就有了恢复夏朝的根据地和武装力量。

少康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宣扬他的高祖夏禹的功德,争取人们支持他复兴故国。他把夏朝旧官吏召集来,叫他们跟着他打回老家去。少康先派了一个名叫女艾的大将去刺探过浇的虚实,又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消灭过浇的羽翼,以削弱过浇的力量。女艾和季杼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少康做到了知己知彼,而此时过浇却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一切都准备好了,少康便从纶地起兵,历数羿、寒浞、过浇等人的罪行,杀奔夏朝的旧都城安邑。这时候寒浞已经死去,过浇虽然想顽抗,怎奈大势已去,终于被少康消灭了。天下又回到了夏禹子孙的手里。这件事,历史上称为“少康复国”或“少康中兴”。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复国,共约六七十年。这六七十年的前二三十年是羿掌权,还没有夺取王位;后四十年寒浞掌权,夺取了夏朝的王位。关于少康复国的故事,《左传》中有具体的记载,但是时间已经相隔一千五百多年,所以有些历史学家不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尽管这样,这个历史故事还是反映了夷夏之间奴隶主贵族争夺权利的斗争。

夏族是现今汉族的老祖宗,夷族则是少数民族。夷族的羿和寒浞夺取了夏族的政权,最后又被夏族打败,这说明了在远古时代,夏族和夷族就矛盾不断,通过战争,逐步实现了民族的融合。

夏槐:夏朝的“槐黄时节”

夏槐,又作帝芬或后芬发,是杼的儿子。槐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等部落,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夏朝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夏朝最辉煌的时代在帝槐时来临。《竹书纪年》载:“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

在有关于描写夏朝的历史书籍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少康复国这么一件丰功伟绩,夏国人却很少去歌颂少康,而是歌颂少康的后继者杼,杼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够继承大禹事业的一位名王。这是为什么呢?

少康复国之时,与羿、寒浞所在的东夷族作战杀了不少东夷将士,东夷族人也是夏朝的诸侯臣民,而东夷族人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军事上虽然败给了少康,但是在心里却没有完全臣服,想当年大禹治水的重点在东夷地区,帮助东夷族人恢复生产,获得巨大威望,才能德服东夷族人,得以稳固天下,而少康虽然也实施王道,但是民族之间的仇恨却因为战争而激发,非王道一朝一夕所能感化,东夷族各部落势力依然存在,不甘失败之余也经常会有战争矛盾发生,可以说少康只是恢复了夏朝的王权,没有争取到东夷族的人心。这化解民族之间的矛盾的历史责任就留给了杼。

杼是少康的儿子,又名季杼,他少年之时就参与到父亲的复国战争之中,虽然没有父亲年少时的磨难,但却有政治上的才能,他对东夷族人实施软硬兼施的政策,他发明了用兽皮做的盔甲,可以抵挡勇猛东夷战士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对顽固的东夷族某些部落展出铁面无情的一面,一直将其逼入东海之滨,直至臣服,对于臣服的东夷部落子民,发挥“天下归心”的王道精神,做了不少的前期工作,那就是采取怀柔政策,免除一定的赋税上贡,化解了不少的民族矛盾,终于经过种种努力,使国家统一起来,国力日益强盛,留下雄厚的基业。在他儿子槐继位后不久就争取到了东夷部落的支持,而杼在争取人心方面优于少康,自然作为夏国一半以上的东夷族人歌颂起杼,而少康就鲜有夏人所称赞了。

通过杼的文治武功,其在位十七年后病死,由其儿子槐继位,国泰民安的夏朝终于迎来了最为强盛的时代,这就是史家所称的“槐黄时节”。“槐黄时节”,意思是夏王朝之花盛开的时节。

槐在位二十六年,夏朝的疆域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每年夏天纷纷来朝献贡,而夏王室的象征是槐树之花的黄色,槐树之花开花时节在夏天,因此槐树之花就是夏朝之花。槐的另一个名字是帝芬,这也是指花朵芬芳之意,从他的年号就可以知道夏朝这朵历经磨难的花终于迎来了怒放的时刻。

夏桀:自比太阳的暴君

夏桀,又名癸、履癸,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十六代君主发之子,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653~前1600年)。据说夏桀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是他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其父发病死后继位,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亡国后被放逐而饿死。

夏朝在发在位的时候,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至桀时,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

把人当坐骑图

面对摇摇欲坠的夏王朝,夏桀却不思改革、骄奢自恣,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夏桀在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妺喜。桀十分宠爱妺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

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

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

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姓的愤怒声音,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而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他杀死。

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而此时,民众的生活则十分困苦,他们每年的收成难得温饱,更无兼年之食,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同归于尽。夏桀失去了人心,四方的诸侯也多背叛,夏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这时候,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桀担心商汤会危及自己,就借故将他囚禁在夏台(今河南省禹县境内)。不久,汤设计使桀释放了自己。

后来,商汤在名相伊尹的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今山西省安邑县西)。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此,长达近五百年的夏王朝就此落下了帷幕。

商盘庚:商朝最后一次迁都

到盘庚继承王位的时候,从商汤开始的商朝经过了二十个王。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从中丁到阳甲,商王朝的发展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史记·殷本纪》云:“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王位继承的纷争、内乱,加上自然灾害不断,造成商王朝国势衰微,失去了诸侯的拥护。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商朝不得不搬家。

盘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过其兄阳甲的王位,也接受了历史赋予他复兴商王朝的使命。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

盘庚所面对的是对于迁都之举很有抵触情绪的一批贵戚旧臣。这些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要说服他们一起历经艰难跋涉迁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为此,盘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说服工作。

商代贵族特别注重先祖,于是盘庚就格外强调商朝先王和贵族们先祖的关系。他对贵族们说:“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以前我们的先王,也是一心考虑任用旧臣,与他们共商国政。)盘庚还引用著名的上古贤人迟任的话:“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意思是说,用人要寻求贵戚老臣,这和使用器具求其新的原则是不一样的。这些言语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商代重神,凡事都要通过占卜而求知神意。盘庚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强调,如果他不率众迁都,先王就会责备他“曷虐朕民”(为什么虐待我的民众);如果这些贵戚旧臣不随他同心迁都,那么他们的先祖就会责备他们“曷不暨朕幼孙有比”(为什么不与我的幼孙亲善友好)。于是这些贵戚旧臣的先祖就会告诉先王“作丕刑于朕孙”(给其子孙施以重大刑罚)。

盘庚作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展现了其高超的语言艺术,最终成功说服了贵族一同迁都。盘庚迁都于殷,承上启下,对商王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盘庚迁都以后,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商朝的首都固定了下来,进入了历史上的“殷墟时代”,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作为一代商王,盘庚深谋远虑,完成了商都最重要的一次迁徙。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盘庚迁殷之后,又“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出现了“百姓由宁”、“诸侯来朝”的盛况,彻底扭转了商朝自中丁以来“比九世乱”的局面,实现了“殷道复兴”。

从殷墟发掘出来的遗物中,有龟甲(就是龟壳)和兽骨十多万片,在这些龟甲和兽骨上面都刻着很难认的文字。经过考古学家的研究,才把这些文字弄清楚。原来商朝的统治阶级是十分迷信鬼神的。他们在祭祀、打猎、出征的时候,都要用龟甲和兽骨来占卜一下,是吉利或是不吉利。占卜之后,就把当时发生的情况和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和现在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后来就把它叫做“甲骨文”。现在我们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过来的。

在殷墟发掘的遗物中,还发现大量的青铜器皿、兵器,种类很多,制作很精巧。司母戊大方鼎重量有八百七十五公斤,高一百三十多厘米,大鼎上还刻着富丽堂皇的花纹。这样大的青铜器,说明在殷商时期,冶铜的技术和艺术水平都是很高的。

考古工作者还在殷墟发掘了殷商奴隶主的墓穴。在安阳武官村一座商王大墓中,除了大量的珍珠宝玉等奢侈的陪葬品之外,还有许多奴隶被活活杀死殉葬。在大墓旁边的墓道里,一面堆着许多无头尸骨,一面排列着许多头颅。据甲骨片上的文字记载,他们祭祀祖先,也大批屠杀奴隶做供品,最多的竟达到二千六多个。这是当年奴隶主残酷迫害奴隶的罪证。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我们对殷商时期的社会情况有了比较确凿的考证。所以说,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武丁:中国古代第一巾帼英雄

经过盘庚、小辛、小乙三代的短暂统治之后,商朝进入了它历史上的顶峰——武丁时代,历史上又称“武丁中兴”,但实际上,这个时代的成就远远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

相传少年时期,武丁遵父命行役于外,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继位后,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公元前1250年,武丁继位,但即位后前三年一直不理朝政,“天下都听不到君主的声音”。公元前1247年,武丁得到一个梦的启示,在民间找到一个筑墙的奴隶,将他任命为宰相,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傅说。武丁在傅说和甘盘等贤臣的辅助下,励精图治,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在武丁时代,开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并组成了一支相对固定而庞大的军队。

内政巩固之后,武丁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征服。首先是迫使周边时叛时服的小邦完全臣服,接着攻打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一带的小邦甫、衔、让等,扩大了版图。这时西北的少数民族鬼方、羌方和土方日益强大起来,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也成为武丁对外用兵的重点,其中对鬼方的战争就持续了三年。经过多年的战争,终于打败了这些国家,解除了威胁。武丁还开拓南疆征服了荆楚地区的夷方、巴方、虎方等。到武丁末年,商朝已成为西起甘肃,东到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实际上奠定了秦始皇之前华夏族大体上的疆域。

为了控制广大被征服的地区,武丁把自己的妻、子、功臣以及臣服的少数民族首领分封在外地,被分封者称为侯或伯,开了周代分封制的先河。其中周人的祖先就是在武丁时代被征服、接受了商的封号。

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祖先崇拜在这个时代已经定型。而对卜辞的迷信,也发展到了极致。这个时代流行用活人祭祀(主要来源可能是战俘),一次祭祀仪式用上百人做牺牲的记载就有多次。

在目前殷墟所发现的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中,相当大部分是来自武丁时代,“青铜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武丁时代的杰作。在这些古物中,一位传奇女性——妇好所占的分量也不小。妇好的名字在甲骨文中频繁出现,不只因为她是商王的妻子,更重要的是,她曾是活跃在武丁时期的一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军事家。

妇好,名好,“妇”为亲属称谓,即铜器铭文中所称之“母辛”。是商代著名的女将,是武丁的第一个王后,中国第一位有才能的女统帅。她多次亲自带兵出征,征服了二十多个小国,是武丁时代开疆拓土的头号功臣。

武丁是一位有才能的君主,他即位后立志复兴商朝,“修政行德”,励精图治,他没有门第观念和男尊女卑思想,任用出身低微而有才能的傅说为相,让自己的妻子妇好指挥商朝大军,实行文治武功,终使“殷国大治”,成为历史上最强大的奴隶制王国之一。武丁统治时期的商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附近许多方国、部落都纷纷前来依附。他还建立以师为最大单位的右、中、左三师,使商朝军队除临时征召制外,有了常备军。

商朝的时候,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人们时时都要祭祀山川和祖先的神灵,以祈求神鬼给予庇护与赐福。特别是商王室和奴隶主统治阶级,他们几乎是每做一事都反复占卜,祈问鬼神。因此,条幅和占卜就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这些名目众多的祭祀活动通常都是由地位较高的奴隶主来主持。妇好就经常受商王之命主持这样的活动。妇好主持诵读祭文,身为卜官又能刻写甲骨文字,无疑,她具有当时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妇好在商王朝奴隶主统治集团中,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活动家。

武丁时期对外的一系列征战中,妇好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当时的文献里,对她参与的军事活动,都有颇为详尽的记载。妇好作为军事将领,经常为商王出马征兵。她不仅在国内征集,还到对商王朝有义务的部落与方国中去广泛征集。妇好每次出征,都带有成千上万的人马,有一条卜辞写着:“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意思就是商王征发妇好所属三千人相当于其他士兵一万人,命他们去征伐羌国。妇好在军事方面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妇好南征北战,彻底挫败了土方,还打退了羌国的入侵,歼灭了西南的巴方。妇好死后,北部逐渐强大起来的吾方部落就成了商朝的主要劲敌。武丁每每为自己征服不了吾方而忧心仲仲。他不时地占卜,恳求妇好的在天之灵帮助自己战胜吾方。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妇好生前作为军事将领的威名之盛。

妇好在时武丁对她十分关心,时常占卜行间她的起居、健康、生育等方面的情况。妇好死后,在历代商王心目中她仍享有崇高的地位。武丁死后,他的后人没有把妇好作为依附于武丁的妻子,将其尸体移入大墓与武丁合葬,而单独保留了妇好自己的墓穴;祭祀祖先时也单独为妇好举行祭祀。

妇好是中国历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统帅,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奴隶社会的商朝,宗法制度尚未健全,还保留了一些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像妇好这样的贵族妇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她的聪明才智,立下显赫的功劳。当历史的车轮到了周朝,随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建立,妇女的地位一落千丈。妇女受制于神权、族权和夫权之下,沦落到社会最底层。

商帝辛:史书中残暴无比的帝王

帝辛,是商朝第三十代君主,也是商朝的亡国之君。本名受德,后世称商纣王。纣王除了天资聪颖、领悟力奇高之外,也是少见的大力士。作为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商纣连同他的本名“帝辛”一起成为商朝末代君王的代名词,并以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形象载入了史册。然而,历史中的商纣王——帝辛是否是这样的呢?

帝辛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他蔑视陈规陋俗,不祭祀鬼神;他选贤任能,唯才是用,不论地位高低;择后选妃,不分出身贵贱,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

商纣对妲己“宠幸倍之,唯言是从”。自此以后,商纣王帝辛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杀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对俘获的大批俘虏又消化不了,造成负担。在内部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面对西周的强烈攻势,商朝的灭亡是必然的。

商纣像

自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贵族的种种离心离德的行径无不透露出:商亡是必然的,帝辛只是适逢其会,换了任何人,都无法挽救商王朝的命运。这正如明朝的崇祯帝一样,虽然勤政、英明,但是“适逢其会”做了亡国之君。因此,对于这位末代君王我们应客观地评价他即位以后所作的功绩。

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毛泽东在评价帝辛时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帝辛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渐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他认为,中国南部之所以早被开化,全因殷纣王的功劳,彻底为帝辛翻案并疾呼。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西方十一个小国会师孟津,乘机对商朝发起进攻,牧野之战,大批俘虏倒戈,周兵攻占朝歌。帝辛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

众多史学家认为,帝辛的罪状是“千年积毁”的结果。那么,都是哪些人在抹黑帝辛呢?

抹黑帝辛的第一主力自然是生死仇敌周人。

抹黑帝辛的第二主力是叛徒、内奸。曾经是商王朝中坚力量的祖宗一元神教,此时却成为动摇商王朝统治基础的主力。一类是王党内部的叛逆者。这一类人又可分为两个群体:

一个群体是以微子、箕子、比干为首的王族反对党。这是一群帝祖甲礼制改革的牺牲品。本来,按照商王朝“兄终弟及”的传承方式,这群人是离王位最近的。尤其是微子,是帝乙的长子。本来是最有希望称帝的,而且,在帝武乙在位,也确实有部分大臣拥立微子。但以太史为首的帝党拥立了帝辛。所以,帝辛对微子一系的打击、排挤,决非是昏庸而远贤亲佞,而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

另一个群体则是商王朝的贵族。帝祖甲的礼制改革,不仅是确立了嫡长继承制,而且废除了王位继承和国家大事中的贵族公议制,使商王朝彻底泯灭了酋邦制的最后残余,完成了从酋邦制向国家、帝国的转进,在国家形态上迈进了一大步。

抹黑帝辛的第三类人则是战国诸子。出于证明自己观点的需要,先秦诸子以历史来证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也是为什么“层累地造”的中国古史诞生于战国的原因。

周武王:武王伐纣

周武王,姓姬,名发,谥号武王,是周文王的次子。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姜尚、周公姬旦、召公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朝日益强盛。

孟津观兵

商朝在暴君纣王统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败,但军事上仍有较强实力。周武王审时度势,积极为灭商准备条件,等待时机。他即位九年后,为便于进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将都城由丰(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西岸)迁至镐(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

这次观兵实际上是一次为灭商做准备的军事演习和检阅。约公元前1048年,他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长安县内)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朝歌前进。在中军竖起写有父亲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称太子发,意为仍由文王任统帅。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有八百位诸侯闻讯赶来参加。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诸侯均力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武王和姜太公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在军队渡过黄河后又下令全军返回,并以“诸位不知天命”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

武王伐纣

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探知纣王更加昏庸暴虐。臣子比干、箕子忠言进谏,一个被杀,一个被囚。太师疵、少师强见纣王已不可救药,抱着商朝宗庙祭器出逃。百姓皆侧目而视,缄口不言。武王同姜尚研究,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遵照文王“时至而勿疑”的遗嘱,果断决定发兵伐商,通告各诸侯国向朝歌进军。

出发前,太史卜了一卦,得兆象大凶。见此不吉之兆,百官大惊失色。武王决心已定,不迷信鬼神,毅然率兵向朝歌进发。大军到达朝歌郊外七十里处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南),各诸侯率兵车四千乘会合。

纣王闻知周兵已到,调集都中士兵,再把囚犯、奴隶、战俘武装起来,共起兵十七万相迎。双方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武王在战前向全军发表誓词,历数商纣的罪恶,说明伐纣的正义性,动员将士们英勇杀敌。决战开始后,周军士气高涨,奋勇冲杀。商纣的军队在周军凌厉攻势下一触即溃。那些被迫参战的奴隶、囚徒不愿为纣王卖命,反把武王看作救星,倒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入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身亡。商朝由此灭亡。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展开之前,文王采取政策,即政治上,积善行德,裕民富国,广招人才,发展生产;外交上,争取与国,最大限度地孤立商纣。

通过这些措施,文王扩大了政治影响,瓦解了商朝的附庸,取得了“伐交”斗争的重大胜利。在处理商周关系上,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姜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文王乘商师主力远征东夷,果断地率领诸侯联军实施奔垄,使敌人在战略战术上处于被动与恶势,善于做到奋正并用,予敌人巧妙而猛烈的打击,使之倾刻崩溃。

文王死后,武王继承其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两军于牧野交战,商军倒戈,帮助周帅作战。纣王见大势尽去,于鹿台自焚。

牧野之战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巩固政权

姬发攻灭商朝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为了收服人心,巩固新建的政权,武王在政治上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

一、采取了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办法。武王采纳了周公对商民进行安抚以稳定天下形势的办法,让纣王子武庚留在商都,封为殷侯,这大大安定了商的遗民,减少了他们的敌对情绪。同时,武王将殷商王畿(京城周围千里)内之地分为卫、庸、邶三个小国,封自己的三个弟弟分别治理,负责监视武庚,号称“三监”。他下令释放被纣王囚禁的百姓,修整商朝贤臣比干的坟墓,放出贤臣箕子并恢复其原职。又散发供纣王淫乐奢侈之用的财物、粮食,赈济饥民和贫弱的百姓。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商地很快稳定下来。

二、采取封邦建国的方略,实行对全国的统治。为了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治理好国家,武王专门把箕子接来镐京,虚心请教安邦治国之道。武王将古时已有但还未完全形成的宗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确定下来。即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做出了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各诸侯可以拥兵,但必须随时听从天子调遣,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贺;允许封侯世代承袭,并可在封国内分封卿、大夫;天子对诸侯有赏罚予夺之权,对封国中分封卿、大夫也有权过问。

毫无疑问,武王实行的封邦建国方略,相对于商朝那种原始小邦林立的现象来说,显然是一个进步。它确有统天下于一尊的意义,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和加强全国统治的作用。

三、释放囚犯,赈济贫民,发展生产,从而促进了西周初年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四、武王委贤任能,因才录用。命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丹季为司空。其他召公、太公、毕公等贤臣良将各当其位,专司其职,共同治理国政。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前后共经历了三十七代天子,八百多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秦国灭掉。

周康王:繁荣昌盛的“成康之治”

周康王姬钊在位期间,国力强盛,天下统一,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史书载,“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姬钊死后的庙号为康王。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为“成康之治”。

姬钊在即位前并没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和资质。为此,周成王自然有些担心他不能继承大业,更怕儿子会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而把祖宗打下来的江山败在手里。但他联想到自己虽然资质平平,但因为周公的辅佐,国家还是治理得很好。因此,周成王在安排了召公和毕公辅佐周康王后,决心传位于他。

周成王临终前,将召公、毕公等大臣召到床前,立下遗嘱。在遗嘱中,周成王要求大臣们根据遗嘱的精神辅佐、约束周康王,严格恪守周文王、周武王的遗训,使周王朝强盛起来,使周康王成为一代明君。周成王的遗嘱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更重要的是周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

周康王登基时,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在登基仪式上,召公宣读了周成王的遗嘱,还将周康王带到祖庙,向他讲述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要求周康王牢记文王、武王、成王的遗训,严格要求自己,勤谨治国,将祖宗基业发扬光大。

周康王即位后,继续推行周成王在位期间所实行的国策,再接再厉,使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国库丰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到处呈现一派升平盛世的景象。人们生活好了,犯罪案件也少了,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据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成王末年和周康王统治期间,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多年不用。虽然有所夸大,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周康王治国的成功。所有这些,跟周康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周康王对军队进行了一番行之有效的治理整顿,战斗力也大大提高。当时的鬼方是北方游牧族,他们长期在马上游牧,骑术精湛,机动性极强,由这些牧民所组成的骑兵战斗力就特别强。于是这些游牧族就经常侵扰中原地区,抢掠财物,杀人放火,给边境带来极大的隐患。周成王期间,周军忙于镇压东方的武庚和管叔、蔡叔的武装叛乱,从而放松了对西北方的控制,结果鬼方乘机对周军兵力相对薄弱的西北边境发动经常性的侵扰,给周朝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威胁。

为了使国家长治久安,周康王果断做出了发动征伐鬼方战争的决定。这次决定是经过一番谨慎的考量和充分的准备的。一方面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军队经过治理整顿,战斗力大大提高,发动这样一场战争已经是胜券在握了。于是,周康王命得力将领率领大军进攻鬼方。

周康王二十五年(约公元前11世纪),为了消除边患,周康王命盂率领大军进攻鬼方。鬼方亦调兵迎战。经两次大规模作战,周军斩杀鬼方四千八百多人,俘获其四名首领及以下一万三千多人,还缴获了很多车马和大量牛羊。周军将鬼方又驱逐至远离镐京的汫陇和岐周以西。周西北边境暂安。

为了庆祝胜利,姬钊赏给参战的贵族盂以一千七百多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文字铸在鼎上,这只重五百多斤的鼎在清朝中期被发掘出来,至今还陈列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这样,周朝在周康王的统治下,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成为周朝的盛世。后世便将周成王末年和周康王在位的这一段时间,誉称为“成康之治”。

周昭王:西周王朝的衰退

周昭王在昭王十九年的下半年亲率六师攻打楚国。周师浩浩荡荡开到汉水边准备渡江,碰到了异常的天气。汉水边的土人痛恨周人的骚扰暗中进行破坏,征集的渡江船只有的是用胶粘接船板而成的。因乘坐的渡船在汉水中胶溶板散,昭王和随从贵族祭公等人葬身鱼腹。楚军乘势反击,周人“丧六师于汉水”遭到了全军覆没的惨败。对这场不光彩的败仗,正统的史家用“南征而不返”一语带过,对周楚战争的细节甚少论及或语焉不详。

南征的失败,不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楚国强大到足以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后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问鼎周疆。

楚国是西周侯卫统治下的“南国”之一。商末周初,由于鬻熊举族投周之后,楚与周王室的关系一般是良好的。周武王死后,子成王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史记·鲁周公世家》)。后来,流言澄清,周公又回到了周朝。

周康王时,楚与周关系亦属正常。《左传·昭公十二年》记录了楚灵王的一句话:“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由此可以分析楚国与周朝关系如此的原因,一是周、楚同源,鬻熊臣周,奠定了亲善关系的基础;二是周初克殷,后又周公东征,足见殷商残余势力与东方方国部落一直叛周抗周,周王朝不得不全力东向,重点打击东方方国部落;三是楚人辟在蛮荒之地,势孤力单,只得卑事周天子,当不会引起周王室的重视。

但是,“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左传·隐公十一年》),楚是周王朝的异姓国,一开始就受到周天子的歧视,甚至在诸侯盟会上,都没有与盟的资格。周王室对齐、晋等诸侯国均有赏赐,而楚国则无。

时过五百多年,楚人对此仍耿耿于怀,愤愤不平。正如《左传》中所记载,春秋中后期,楚灵王说先王熊绎与齐、晋、鲁、卫等国君一样并事周康王,四国可得珍宝之器,而楚国则无分,因此要与周王室“求鼎以为分”。右尹子革告诉他:“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左传·昭公十二年》)这种建立在“亲亲”、“尊尊”的宗法等级基础上的主从关系,必然产生深刻的矛盾,从而导致征服和反征服战争。

事实上,早在周初,周王室为了加强对楚国和荆楚地区庸、卢、彭、濮等方国势力的控制,在汉东就分封了一些姬姓国,在南阳盆地,又有申、吕等姜姓国(姻亲国)。楚国慑于周王朝的强大,不得不进贡苞茅等物,表示臣服。

成王、康王时期,东都洛邑建成,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初步巩固了对“东土”的统治。周共王时,楚国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所以到周昭王时期,周、楚关系开始紧张起来了,以至于周昭王集中全力,打击楚国。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攻楚,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周昭王十六年(约公元前985年),周昭王“伐楚,涉汉,遇大兕”。这次,一般认为其时与上述《墙盘》记载相同。周昭王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渡汉水时还遇见“大兕”。

第二次,周昭王十九年(约公元前982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天大日,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这次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军队大部丧失。这次失败归咎于天时不利,实际上周王朝军队当遭到楚军强有力的伏击。

第三次,“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此年,据鲁纪年推算,当为周昭王二十四年(约公元前977年)。这次攻楚,周昭王全军覆没,周人讳言此事,模糊地说“南巡不返”。

周昭王累累南征,当然不是为了贪求什么,而是由于楚国的勃兴,引起周天子的惊恐,不得不领兵亲征,企图遏制楚国的发展。周昭王攻楚及其败亡,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此后,周王朝由盛而衰,楚国则日益发展强大,逐步走上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道路。

周穆王:极富神话色彩的“穆天子”

周穆王姬满为西周朝第五代君主,周昭王之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则是《穆天子传》。传说他享寿一百零五岁,在位时间为五十五年。

据汲县西战国墓所出土的典籍《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喜好游历,曾于周穆王十三至十七年,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晋观黄帝之宫。他还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据考证,当时周穆王西游之地,就在今里海与黑海之间的一带旷野。后因徐戎造反,方赶回中原组织平乱。

传说穆天子巡游,“穆王西征,还里天下,亿有九万里。”“穆王东征天下,二亿二千五百里,西征亿有九万里,南征亿有七百三里,北征二亿七里。”范围之广,恐怕不仅前无古人,甚至还是后无来者。若要拿个能与之比较的,恐怕唯有成吉思汗的西征了。而且,成吉思汗并非自己亲自征伐到最西处,穆天子却是自己率兵抵达这些地方,可谓独一无二。

周穆王向西巡狩的时候,曾经在遥远的异域遇见一位奇人——偃师。偃师是古代传奇中最神奇的机械工程师,他曾献给周穆王一个比起现代机械人还要出色的偶人。偃师造出的偶人和常人的外貌极为相似,周穆王一开始还以为只是偃师的随行之人,经过偃师的解说,让这位神性极强的周王也惊奇万分。

周穆王观偶人表演图

只见那偶人前进、后退、前俯、后仰,动作和真人无一不像,掰动下巴,则能够曼声而歌,调动手臂便会摇摆起舞,让旁观者惊奇万分,周穆王看得有趣过瘾,还让宠姬一起出来观看。表演将毕,那偶人却向周穆王的宠姬抛了抛媚眼,让周穆王勃然大怒,一心认定这个灵活宛似活人的家伙本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真人,便要将偃师当场处决。

偃师却将偶人立刻折开,发现它只是由皮革、木头、胶漆、黑白红蓝颜料组成的死物。周穆王趋前细看,偶人的内部器官俱有,外边则是筋骨、关节、皮毛、牙齿、头发一应俱全,但却都是假物,一经组合,却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偶人,将偶人的心拆走,偶人便无法说话,拆走肝则眼目皆盲,将它的肾拆走,就无法走路。看到眼前的真相后,周穆王心悦诚服,大叹偃师技法的高超。

周穆王一生都致力于向四方发展,他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进贡,而两次发兵征伐犬戎,获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镇原)。他还率军东攻徐戎,平服了徐戎的叛乱,之后在涂山(今安徽怀远)大会数百诸侯,巩固了西周王朝在东南地区的统治。

周穆王为了加强统治,制定了“墨、劓、膑、宫、大辟”五刑,其细则竟达三千条之多。

周穆王的后裔分衍有十大支姓,即轩氏、丰氏、驷氏、游氏、国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除姬姓外,其轩氏为当首之氏,号称“中华第一氏”。

如果硬是要在后世中找一个帝王与之相比较,那么汉武帝最能够与其相应。汉武帝前有文景之治,周穆王前有成康之治,二者都是雄才大略的开拓疆土之君王。二者相似处还有:汉武帝不仅实现武力上的大一统,还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方式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周穆王不仅实现周王朝对天下诸侯蛮夷的大一统,还颁行《甫刑》,作五刑而“以法治国”,实现制度上的大一统。

穆天子东征西讨,范围之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通过他的征伐,周王朝顺利扩大疆土,加强对四方蛮夷的统治力度,有力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是在文武成康四代统治者积累的强国之本基础上,得以展现的大邦周威信的强势证明。

然而,常年征讨,天子不在朝堂,导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后,周王朝开始由盛而衰,正如汉武帝之后的西汉也逐步由盛而衰一样。最后,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三代失德寡信,终于使得周王室式微而诸侯方伯强盛。

周共王:“私田”买卖盛行

周共王,全名姬繄扈,周穆王之子。姬繄扈继位时,国家因穆王远游,耗费了巨量财富,弄得国家财政十分空虚,经济上渐渐难以支持。但是,在许多场合又不得不维持着天子的架子。如为了表示赏罚分明,共王不得不将都城附近的土地陆续分封给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来越小,收入越来越少。周王朝开始衰落下去。

在《国语·周语一》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密康公跟随共王游于泾上时,有三女子自愿献身于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叫他不能要这三女子,认为这样的事情即使共王都受不起,何况一个小国的君主。密康公不听,接纳了三女。一年后被共王灭掉。从密康公因色亡国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虽然周王朝衰弱但是还具有一定的实力的。

“九年卫鼎”是西周共王时期的青铜器。鼎是一种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燕享等各种用途的器物,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会,它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即统治阶级等级权力制度的标志。九年卫鼎的器主是裘卫,西周时期一个管理皮裘的官员。其铭文记载的是周共王九年裘卫用自己的马车及其附属器具交换矩伯的一块私地的立契过程。其铭文分为以下几层意思:

九年卫鼎图

一、交待交换行为产生的原因。共王九年正月,周王在周驹宫,后又到宗庙里。这时,眉敖的使者前来朝见,周王举行盛大的接待仪式。矩伯被任命为接待使者的卿,为了接待仪式的需要,他要用自己的私田向裘卫换取一辆好车。

二、叙述双方的交换物。矩伯要求换取的是裘卫的一辆好车及其附属物品:车旁的钩子、车前横木中有装饰的把手、虎皮罩子、长毛狸皮的车幔、彩画的车套、马鞭、大皮索、四套白色的缰绳、铜制的马嚼口等。裘卫为了交易的顺利进行,送给了矩伯的妻子十二丈帛。裘卫将要得到的是一块林地。

三、裘卫与矩伯的交易中还涉及到另外一桩交易。矩伯交易给裘卫的林地的收益权已经被矩伯赐给小奴隶主颜氏了。为获得此块土地的完全的所有权,裘卫还必须和颜氏达成另一笔交易以得到林地上林木的收益权。裘卫为此又送给了颜氏两匹大马,给颜氏之妻一件青黑色的衣服,给颜氏的管家寿商一件貉皮袍子和罩巾,作为交换林木收益权的代价。

四、契约达成后,矩伯给裘卫交付林地。当裘卫给颜氏管家交换物后,然后就是到现场去勘查林地,正式举行交接仪式,但矩伯和裘卫都没有到现场。接受林地的是裘卫的儿子,负责迎接和赠送礼物的是裘卫的家臣。

五、裘卫铸鼎,在鼎上刻下“卫其万年永宝用”,以示自己对这块林地的永久所有权。

在西周时期,天下最为重要的两项社会资源——土地与臣民,理论上都属于周王所有,周王对土地的所有权不仅表现在对土地的买卖上,土地属于禁止流通物,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周王对土地的封赐上。

但在西周中后期以后,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原有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逐渐松弛。原来那种由周王“授民以疆土”的分封方式,逐渐被放诸一旁,土地和人民的实际所有权已经逐渐转移到有实力的诸侯和领主手里,出现了完全由土地所有人控制,可以自由买卖、交换的“私田”,“九年卫鼎”中描述的这场交易即是这样的“私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私田”的交易也不再是偷偷摸摸,而是在周王举行盛典时公开地进行,说明私田交易在西周中期已经较为普遍,西周统治者实际上已经默认了其存在。

周厉王:国人暴动与共和元年

周厉王在公元前877~前841年在位。他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周厉王任用荣夷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他还不断南征荆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别是猃狁,不时入侵。与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东南淮夷不堪承受压榨,奋起反抗。周厉王为压制国人的不满,任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发现就立即杀死,这些引得国内各项矛盾愈来愈尖锐。

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周厉王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号为共和。自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

平定叛乱

西周到懿王以后,国力日渐衰弱,四周方国部落交相发动对周的进攻和侵扰。到厉王时,原来臣属于周的噩国看到周的势力衰弱,就乘机叛周并企图侵占周的疆土。于是噩侯联络南淮夷和东夷部落,出兵进攻周的东部疆域和南部国土,声势浩大,气势凶猛,一直打到东都成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一带)附近,严重影响着京畿的安危。

周厉王为了保卫京都和周的社稷,从宗周调来了西六师的部队,又从北部调来殷八师的大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向河洛地区聚集,企图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歼灭噩国的军队。

厉王依靠贵族大臣的亲兵来抵御噩国的进攻,周将禹率大臣武公的私家兵车百乘,厮御二百人,徒兵千人参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周厉王终于击败了噩侯,保卫了成周的安全。

周厉王攻噩之战之后,居住在今安徽北部淮河流域的淮夷,又发兵向周进攻。周厉王命虢仲率兵反击,未能取胜。淮夷气势更为嚣张,又一次发动更加凶猛的进攻,一路浩浩荡荡,深入到周的中心地带,打到伊水、洛河之间,并掠杀无辜平民,抢夺财物。厉王亲临成周指挥反击战,命令周将率精兵反击。

周厉王率领的周兵自洛水上游连续发动多次反攻,使淮夷无法招架,只得败退。周军乘胜追击,最后彻底击败了淮夷,斩俘一百四十余人,夺回被淮夷掳去的周民四百人。由于周厉王攻噩和平定淮夷的胜利,大振军威,周的军力有所增强,西周王朝国威也有所振作。

国人暴动

周厉王在位期间,重用奸佞荣夷公,实行残暴的“专利”政策,奴役百姓,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之后就被杀掉。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厉王不听。

周朝国势变得更加衰落,朝政更加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于是开始聚众起义,冲进王宫,试图杀掉厉王,史称“国人暴动”。

中国历史上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史学家公认的中国历史确切纪年之开始。而这个确切的纪年则是以周厉王被国人撵出国境作为标志记入历史的。我们从西周灭亡这段历史,特别是从厉王的历史悲剧中,可以得到警示:

一、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任何强大的权势者,如果视人民疾苦而不顾,横征暴敛而残酷剥削,面对人民讥谤与牢骚而以暴政压服,是注定要走上政败身亡之绝路的。

二、堵塞言路乃败政亡国之劣策,广开言路乃兴国图强之良策。

“防民之口”而堵塞言路,并不断地诛杀讥谤者与牢骚者,这就必然导致国人把他撵出国境而政败君亡的历史悲剧出现。

有人说周文王、周武王开启的强盛的周王朝败在了周厉王手里。但是换个角度看,西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危机,特别是南淮夷和猃狁交相入侵威逼京师时,周厉王为了挽救西周王朝的统治,对外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并取得了胜利。所以周厉王是“有得”也“有失”的。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周幽王不但无视国家的各种灾难,还变本加厉地对人民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的怨愤。

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欢心,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入侵西周,各地诸侯拒不救援,幽王惨败,带着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宝逃至骊山,后被杀。犬戎攻破镐京,西周遂亡。

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收养,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国,褒响的儿子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周幽王对褒姒非常满意,释放了褒响,宠爱褒姒如掌上明珠,并立她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叹气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阳所预料,原来褒姒因为过不惯宫中生活,加之养父被太子宜臼所杀,心中忧恨,平时很少露出笑容。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于是周幽王发出重赏,谁能诱褒姒一笑,赏以千金。

虢国石父跑来献计:“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大王觉得这个办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虢石父。

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

诸侯及大臣共同拥立被废的太子宜臼为天子,即周平王。平王将都城迁至洛阳。历史上将迁都前称为“西周”,其后称为“东周”。

东周是中国历史上重大变革的时代,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继进行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大繁荣。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这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确立和完善的时期,此时的各诸侯国展开了更为残酷的兼并战争,并最终被秦国所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无论在科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F813V7YUdAvDAlvMe3DH6BiAhPjeisT0iLd1t9SuXjKTT9YMm8/kOlwovNQDcW+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