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修炼内在的世界

心如止水,凡事淡定

在窘境下能保持优雅是一种品质。

——海明威

小镇上有个瓜摊,卖瓜的王老汉技艺出色;任何一个瓜,只要在他手里掂一掂,就能一口报出瓜的重量,并且丝毫不差。

一天,附近寺院的方丈带着小和尚前来买瓜。面对他们挑拣出的几个香瓜,王老汉眯着眼睛说:“一共二斤六两。”小和尚不相信,用秤一称,果真一两不差。

接下来,方丈又挑了一个香瓜。他告诉王老汉,若是王老汉再能估准那个香瓜,他便将随身带着的一锭银子送给王老汉。那锭银子,足有二两重。

王老汉爽快地答应了。他小心翼翼地托起瓜,掂了掂后沉思不语。过了好一会儿,在旁人一再催促下,王老汉才咬着牙说是一斤三两。用秤一称,那个瓜分明是一斤五两。

一锭银子,彻底扰乱了王老汉的心神,从而使他难以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这个故事在我们读来仅仅是一笑置之的故事吗?在我们身上是否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越是急于得到的东西,越是难以得到;反而在我们把它忘记的时候,竟然不经意的到手了。也许我们会感慨天意弄人,但是这何尝不是我们心态没有摆放端正的原因呢?

一个人越是看重身外之物,也就越容易迷失自己的内心。淡定,是一种内心情怀的简约化。惟有淡定才能让我们真正看清这个繁华的世界。原本我们的眼睛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往外看,无限地扩展外面的世界;另一种是往内看,无限深刻地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这都是因为我们无法平息心中的波澜,做到心如止水。

淡定是一种生活状态,王老汉因为外物的骚扰而扰乱的内心了平静,所以发挥失常。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外物的骚扰而滋生出许多的消极情绪,愤怒就是其中的一种。只要做到心如止水、凡事淡定,就不会因为外物的骚扰而滋生烦恼。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不能淡定地面对生活。在单位,看到同事的升迁,有人忌妒、眼红、不服气,甚至煞费心机地“使绊子”、散播谣言;朋友之间,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猜疑重重,甚至为了一时的名利得失不择手段,到头来折磨得茶不思饭不想,夜夜失眠,以至身心疲惫,焦头烂额。我们忘记了内心的淡定和平和,那些心胸宽阔的人无一不是内心淡定之人。也正因为他们心如止水,所以他们才收获了成功,收获了快乐。

淡定是一种生活态度,选择淡定的生活,就是选择了快乐。淡定,并不等同于不思进取,不等同于堕落享乐!淡定的人,依然可以有自己的努力目标,依然可以为自己的目标而不停努力。但淡定的人,不需再为金钱而疲于奔命。淡定的人,可以在自己劳累的时候劝解自己,停下来歇会儿。淡定的人,在失利的时候,便可做到平心静气。

西汉时候,南阳有个人叫直不疑,年轻时候喜欢读《老子》。在黄老学说的影响下,他遇到事情非常淡定,在家的时候如此,到文帝身边当中郎以后还是如此。

直不疑当中郎的时候,住的是集体宿舍,许多郎官住在一起。有一回,同宿舍有个中郎家里有急事要赶回去,匆忙之间,把另一个人的钱袋当作自己的拿跑了。这个钱袋里装着许多铜。(因为当时朝廷允许私人铸造铜钱,所以人们都喜欢积攒铜)

到了晚上,那人发现自己的铜没了,他看宿舍里除了直不疑没有别人,就怀疑是直不疑拿了。他一边嘟囔着:“我的铜怎么没了?”一边用眼角去瞟直不疑。直不疑早就看在眼里,他心里想:虽然铜不是自己拿的,但是现在声明也讲不清楚;那人找不到铜,疑心更大,只怕矛盾会越来越深呢。想到这里,直不疑就主动说:“不好意思,你的铜是我临时有急用,私自拿去了。你别着急,少了多少铜,明天我就去买回来还你。”那人听了这话,脸色才和缓起来。

第二天,直不疑就去买了同样的一袋铜,交给了失主。没想到过了几天,回家去的那位回来了,一进屋就找到丢铜的郎官,说:“真是抱歉,我回家的时候慌里慌张昏了头,把你的铜拿走了!现在如数奉还,请多多包涵!”

那失主一听,愣了好一会儿。这时候,直不疑笑着上前,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说了。失主羞红了脸,连连向直不疑道歉。从那以后,大伙儿都说直不疑是个淡定、不计较名利的人。

后来,直不疑当上中大夫,跟同僚关系相处很好。可也有个别人造他的谣,传言说:直不疑长得英俊伟岸,难怪有男女作风问题——他经常跟自己的嫂子私通。

有的朋友看不下去,就把这话去告诉了直不疑。直不疑听了,呵呵笑着对朋友说:“你知道我是没有哥哥的呀,哪里来的嫂子呢?”朋友说:“那你应该站出来反驳!”直不疑笑眯眯地说:“淡定,淡定。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何必多事再生事端呢?”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谣言不攻自破。可是从开始到结束,直不疑都没给自己辩解一个字。

鲁迅先生说:“对付谣言和诽谤的最好的策略就是别理它,坚决别理它,连眼珠都不要转过去。”但是要做到这种境界的何尝不是一种淡定?没有心境的修为,势必为谣言所累,为自己内心滋生出的愤怒和焦虑整日不安。

生活中,我们总有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平衡,太多的不满足。犹如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总是向生活不断索取着。越是拥有,越是担心失去。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一旦失去,便不容我们找寻。有时幸福就像手心里的沙,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快。有时幸福就像彼岸的花朵,隐约可见,却无法触摸。没有什么是真正的对与错,更没有太多的仇与恨,何必不看淡这一切?其实幸福就在你的身边,拥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心,拥有淡定的生活态度,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幸福。

多替别人想一想

一个人若能为别人的生命与人道的法则着想,纵使他正在为自己的生命挣扎,并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也不会全无回报的。

——丘吉尔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也不像你一样大呼小叫。”

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因为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常常会导致我们看待问题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不同。因此,我们也常常会因为与他人沟通交流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引发消极情绪,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多替别人设想一下,也许就能够平息下来。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我们都有被“冒犯”、“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在我们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导致我们想大发雷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想到,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事实上,这种原则和方法时刻都存在,也都发挥着效用。哪怕对于最紧密的人,也同样有效。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出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点。”“哎唷,锅子歪了!”

“请你住口!”妻子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做人不能太要强,做人不能太固执,做人不能太自私,有的时候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保持沉默,先换位思考一下,体会一下对方的需求,这样无论对于我们还是对于他人,无论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是非常有益的。

很多时候我们换位思考后才发现,对方那样做也是迫不得已;替别人设想后,我们也许会想到自己如果是他,也许还没有他做的那样好;换位思考后,你会懂得自己原来也有错;换位思考后,我们知道了自己应该如何正确地去做……

看来,学会体谅他人并不困难,只要你愿意认真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设身处地的替别人想一想,世界上就没有想不开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和愤怒,都是因为我们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会设想到对方的处境和感受。替别人设想后,我们将会学会宽容,减少痛苦和烦恼,理解如何快乐的生活。

一对夫妻在一起生活时间长了,彼此之间的包容就逐渐减少了,甚至开始了对对方的不解、埋怨和责难。一天,一个男人在辛劳工作、身心俱疲之时产生了这样的念头:为什么我每天要出门工作,而老婆却清闲地待在家中呢?我要是能跟她换一下角色就好了,也让她体会一下我辛苦赚钱的压力。于是,这个男人就找到了神,请他将自己和老婆的身体对调一下。神满足了他的心愿。

第二天一早醒来,他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女人。他非常高兴,然后伸个懒腰就走向了厨房,因为他要为一家人准备早饭。饭做好后,他叫醒了孩子们和“老公”,一边哄着哭闹的孩子,一边为孩子穿衣戴帽。接着就是喂早餐,送老公上班。然后将孩子们的午餐便当装进书包,送孩子们到学校去。

回到家以后,他将“老公”的西装找出来送往干洗店清洗,在返回的路上,又顺便到了银行取了点钱,还到超市买了蔬菜、水果以及孩子们的零食。回到家后,他又赶紧坐下来结算账单,然后开始打扫猫盒、狗盆,又给小狗、小猫洗了澡。这一切做完后,他疲惫地抬头看了下表,不禁大叫了一声:“啊,中午12:30了。”他赶快给自己弄了点吃的。等吃晚饭准备躺下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他发现床铺还没有整理,地毯也没有打扫,地板还没有擦……当他强打起精神将这些做完后,离孩子们放学的时候差不多了。于是,他又赶快冲向学校。好不容易将孩子接回家,他还得赶快为一家人准备晚餐,一边做还得一边督促孩子们去做作业。等“老公”回家,一家人吃过饭后,他又不得不清理残羹剩饭,刷洗碗筷和盘子。

第二天,万般痛苦的他赶快找到了神,要求恢复身份。

很多时候,我们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不在对方的位置不会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因此非常不理解某一件事情,一心认为对方是占了自己的便宜,一心就认为对方一定比自己过得好……然而当我们站到了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时才发现,一切都变了,变得不再是以往的模样,变得甚至连自己都难以接受,我们甚至还会赞叹对方的忍耐力。

因此,我们要明白生活的意义,不能随便的乱发脾气,在愤怒前要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一想,尽量发自内心地理解每一个人,不要太计较、不要太强求,将自己的需求放低一些,让自己的姿态降低一些,或许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理解生活。

学习接受现实的不公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条大路,那就做一条小道;如果你不能成为耀眼的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

渴望公正的心理可能会体现在你与他人的交往中,妨碍你与其他人的积极交往。通常我们会喊出这么一句感慨:“这太不公平了!”这是一种比较常见却又十分消极的抱怨。

当你感觉某件事情太不公平时,必然会把自己同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体进行比较。你可能会如此想:“既然他们能够做到,我同样可以做到。”“你比我得到的多,这太奇怪了?”“我没有那样做,你为什么可以那样做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你是根据别人的行为来确定自己的得失。支配你情感的是别人,而不是你自己。这种消极情绪的产生,从一开始就已经由你把主动权交给了别人,让别人来玩弄你。

记得在一次节目中,一位主持人接听观众的热线电话,倾听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现状的态度。结果,就有位老年听众诉说自己晚上总睡不好,原因就是周围总有些邻居在夜里很晚还玩闹喧哗,害的本来就失眠的他总是睡不好。结果主持人从心理的角度来排遣这位老年听众的不满,让他用心理的调节来避免外界的干扰。

接下来,就有一位比较有想法的听众打来了电话,明确地对主持人的想法表示了否定。接着,他一连串地列举了种种社会现象谴责了他所看不惯的现实状况,什么邻居道德素质的低下、缺乏公德心,很多年轻人没有为老年人让座的爱心等等。虽然主持人告诉他,刚刚只是从心理角度来帮助听众解决困扰的,但是他却回应道:“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是分不开的。”

对此,我们不能予以否决,心理问题的产生肯定是源于社会问题,但是有一句话是“当你改变不了世界,你就改变自己”。面对宏观的社会现实背景,谴责、不满、愤怒只能让自己觉得是个受害者,或者滋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对于我们自身本没有多少好处,只能说是自寻烦恼。现实本来就是不公平的,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却有很多人硬是把自己搞的像个受害者,似乎所有的不公都是针对他一个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就的确有问题了。

其实,许多心理障碍的产生都是当事人主观意识上的问题,他们总爱从主观上认定现实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可是现实却不是什么样子的。于是,现实中的种种不满让他耿耿于怀,气郁心结。这种人都是不停地有希望和要求,要求社会应该怎样,希望别人应当如何,可偏偏就是忘记了自己应当如何去做。他们没有认清现实的要求,自己应当如何去积极的适应,而是总是感叹“生不逢时”。这种主观被动的情绪,只会让自己真的由一个主观上的不幸者成为现实中的失败者。

青少年教育作家赛克斯说:“得接受现实,生活本来是不公平的。”当然,接不接受,人人有自己的态度,接受的方式也不一样。很多人不接受,学会抱怨现实,不付诸实际行动,结果毫无用处。有些人接受了,发奋努力,或者成功,或者活得踏踏实实,也是一种收获。

对于整个世界的不公,我们或许无能为力,但是却可以控制自己对其的态度。只有改变自己对于不公的态度,才能活得好。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剥夺,除了最后的一点自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态度和方式。

我们之所以不接受现实,是因为我们错误地认为我们可以改变它。必须明白一点的是:只有当你承认你目前已经做到最好时,你才能感到快乐和安宁。做到这一点,你就能对别人的建议加以分析,不再盲从。即使你认为别人的所作所为“不对”或“不公平”,你都没有理由去谴责、责备别人,或让他们感到自责。事实上,没有人(包括你自己或其他人)能够超越他目前这种“最好的状态”。你必须学会接受眼前的现实,并明白现阶段你还不能采取其他行动。

我们都习惯于在生活中寻求公道和正义,一旦失去了公正就感到愤怒、忧虑或者失望。

现实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各人的理解不同。世上没有哪两个人的意识会完全相同,也没有人的背景和经历会完全一样,因此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以及各自的愿望都会不尽相同。由于对现实的理解往往受到意识的限制和影响,因此错误的意识必定会导致错误的理解,即使你肯定自己是对的。你的每一个决定和每一个举动,都基于你目前的意识水平。

要知道,你所有情绪方面的问题和大部分身体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由于你不接受自己或者别人的现实情况或抵触某个你目前迫切想要改变却有心无力的局面而造成的。你拒绝或无法接受现实,是导致所有问题的根源。仔细想一想引起你失望和沮丧的原因,你会清楚地发现,你其实是在拒绝接受某些你无法立刻改变的现实境况。

改变的关键在于,接受别人的所作所为,不要怀有你必须纠正他们的心理。无论他们的个人意识有多么错误或荒谬,你都要尊重他们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自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必须学会接受自己,爱自己。如果你总是在评价自己,你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评价别人,从而发展为不接受他们的现实情况或意识水平。

一记者问史铁生的话:“你对你的病是什么态度?”

没有想到,在轮椅上呆了20多年,每隔几天,都要做透析的史铁生这样回答:“是敬重。”为什么这样说呢?史铁生解释说:“这决不是说多喜欢它,但是你说什么呢?讨厌它吗?恨它吗?求它快滚蛋?一点用也没有,除了自讨没趣,就是自寻烦恼。但你要敬重它,把它看作一个强大的对手,是命运对你的锻炼,就像是个九段高手点名要跟你下一盘棋,这虽然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但你却能从中获益,你很可能就从中增添了智慧,比如说逼着你把生命中的意义都看得明白。一边是自寻烦恼,一边是增添智慧,选择什么不是明摆着吗?”

病痛一直伴随着人的生命,与生俱来,在生命的收尾处戛然而止,无法婉拒,明智的做法是,换一种心态,去正视它,用喜悦去迎候它,接纳它,正如你讨厌一个人,与其避之不及嗤之以鼻,不如心悦诚服地放在朋友的位置,容忍他,善待它,也许有一天,因你的宽容,你的善良,创造奇迹。

你不必非要弄明白抵触现实会否引起更多痛苦、麻烦、愤恨、敌意和家庭矛盾,因为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没有强大到这个地步。一旦你接受现实,你就会免受精神上的伤害,不会因为别人而生气、愤怒或痛苦,也不会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或被别人伤害。只有接受现实的不公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我们才可以正确地认识自我,量力而行,避免心理冲突和情绪的焦虑,获得心理健康。

不为小事生气

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本可不屑一顾的小事而弄得心烦意乱。

——安德烈·莫瑞斯

英国著名作家狄斯累利说:“生命如此短暂,不能只顾小事。”对这句寓意深刻的名言,法国作家莫鲁瓦作过下面的解释:“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忘却许多不愉快的经历。我们常常为一些不令人注意、因而也是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而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试问时过境迁,有谁还会对这些琐事感兴趣呢?不,我们不能这样生活。我们应当把我们的生命贡献给有价值的事业和崇高的感情。只有这种事业和感情才会为后人一代代继承下去。要知道,为小事而生气的人生命是短促的。”

在古时候,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烦琐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很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去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境如水?”高僧拂袖而去。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没有消逝,还压在心里面,爆发后将会更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权衡,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却一脸平静地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杯子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很久,顿悟。叩谢而去。

也许很多人还不能解读到其中的禅机,但是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是否也应当如此自省一下自己?生活中,人们喜欢为了一些鸡毛蒜皮不重要的事物,争执不休,徒然浪费许多有限的生命,而一无是处。人与人之间的争吵、斗讼、欺诈、迫害,都是浪费精力又无意义的事情。生气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习惯,是对挫折、被侵犯以及不合理对待的反应。

没有人愿意生气,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经常会为小事而生气。在生气中,人们容易做出没有经过审慎判断的事。

人之所以会生气,主要是外在环境的刺激,除非是圣人,否则,一般平凡人皆会因为生活中的种种人或环境而生气,能够在生气时做到自省或是生完气觉察的人,就已经不容易了。

喜欢生气、为小事发怒的人,总是让别人有机可乘。生气当然不会是件好事,至少对健康就是不利的因素,若能训练自己,在生活中减少对外在环境的过度反应,也许,有助于内心的平和。

人生短短几十年,要尽可能快乐的生活,才会活的更开心,更有意义。不要为一些无所谓的事情而伤神费力,想开一点: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们怎么能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在科罗拉多河畔的一个山坡上,有一株死去的大树。据生物学家预算,这株大树屹立在那儿已有400多年历史了。当初哥伦布在圣萨尔瓦多登陆时它已存在。在漫长的岁月中,它曾先后遭受过14次雷电的袭击;四个多世纪以来无数次的雪崩和风暴它都傲然挺过了。它巍然耸立在山上,不曾畏惧过一切强暴,然而在一群很不起眼的昆虫的攻击下,它却倒下了!这些昆虫穿透它的树皮,蛀空它的树心,用它们微弱的、然而不间断的进攻最终彻底瓦解了它的战斗力。一株参天大树,一株几百年来雷电劈不死、飓风刮不倒、任何东西摧毁不了的大树,终于被一群小得可怜的、我们用手指头轻轻一压便会成烂泥的虫子征服了。

生活中的我们难道不也和这株饱经风霜的森林之王一样吗?我们不也能经受住生活中各种风暴、雪崩、雷电的袭击,而却让心里各种“昆虫”渐啖我们的身心和情绪,最终失却我们强壮的体魄吗?像这些心里的“昆虫”也都是用手指轻轻一压就会成为烂泥的区区小物啊!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他时,他便会消散了。一个有心机、心计之人不为小事而生气,因为他知道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一个不会愤怒的人是庸人,一个只会愤怒的人是蠢人,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做到尽量不发怒的人是聪明人。聪明人的聪明之处,是善于利用理智,将情绪引入正确的表现渠道,使自己按理智的原则控制情绪,用理智驾驭情感。

事实上,即使像英国著名作家拉迪亚德·基普林这样的非凡人物,有时也会忘记上述名言。因为他曾经向他的大舅子起诉,造成了美国佛蒙特州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不和案。曾有人专门对这个耸人听闻的案子著书立说,书名就叫《佛蒙特州基普林的家庭之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基普林跟佛蒙州的一个名叫卡罗琳·巴勒斯蒂的姑娘结了婚。婚后,基普林便在该州的布拉特利博罗市修了一幢非常漂亮的房子,然后搬到那儿住下来度过他的垂暮之年。他的大舅子比特·巴勒斯蒂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他俩工作休息都常在一块儿。

后来,基普林买下了巴勒斯蒂一块地皮,并互相说定:巴勒斯蒂有权收割这块地上的青草。可是有一天巴勒斯蒂看见基普林正把这块草地改建成花园,这可把他气炸了,当即出言不逊,骂将起来。基普林也不示弱。于是佛蒙特这块草地之争便结下了两个朋友之间的冤仇。

几天之后,基普林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路上碰见了他的大舅子巴勒斯蒂。后者坐在一辆双套马车上挡住了去路,硬要基普林下自行车让他过去。就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基普林丧失了理智,发誓要到法院去告他的大舅子。一场耸人听闻的案子就这样发生了。新闻记者们从各大城市向布拉特利博罗蜂拥而至,消息传遍全世界。

基普林从这次官司中得到了什么呢?一无所获。相反,他还不得不按照法庭宣判,他跟他的妻子一起永远离开他在美国的这幢住宅!就因为这么一点区区小事,就因为园子里的一些青草,带来了这许多怨恨和痛苦。“要是你能保持内心的平静,而不管他人如何有负于你就好了!”写书的作者如此写道。

两千多年前的古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斯就曾说过:“请注意啊,先生们,我们太多地纠缠于小事了!”这一警言同样也适用于今天的人们。生命如此短暂,如果我们将精力都花在小事上,那岂非是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拔除心中仇恨的杂草

恼怒将理智的灯吹熄,所以在考虑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时,要心平气和头脑冷静。

——英格索尔

有个小男孩儿,自幼失去了父亲。兄弟姐妹5个,由母亲一个人抚养。日子过得很清贫,经常受人欺负。每次吃了亏,虽然是家人有理,母亲都不去与别人论理,反而责备自己的儿女,她常说:吃亏是福。小男孩儿心里很不是滋味,小小的年纪,就懂得了仇恨,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要出人头地,报复所有欺负自己的人。

一年夏天,小男孩儿和母亲到田地里拔草。庄稼地里有一种杂草,生命力特别旺盛,随便扔到哪里,都能存活。即使被太阳爆晒过了,只要根沾到泥土,过不了多久,仍然能蔓延一大片。如果不及时拔除这种杂草,庄稼地很快就会荒芜。

炎夏,正是杂草泛滥的季节。母亲不停手地拔草,小男孩儿把她拔除的杂草装进背篓,放在地边,留着晒干后可以拿回家做柴火。

小男孩儿放杂草的时候,经过旁边一家人的庄稼地,是曾经欺负过自己的人家的地。他想,这下机会来了,他把杂草都扔到这家地里,要让杂草把这家的庄稼都吃光。小男孩儿想到那个情景,不禁得意地笑了起来。

“把杂草捡出来!”不知什么时候,母亲站在他旁边,一脸严肃。

“妈,他们家人欺负过我们,这是个好机会,不能便宜他们了。”

“庄稼是无辜的,咱们不能对不起良心,快捡出来!”小男孩儿很委屈,不动手。

母亲不再说话,走进那家地里,把杂草都捡起来了。

母亲回来时对小男孩说:“一个人连心里的杂草都拔不掉,怎么种出饱满的庄稼呢?”

母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小男孩儿,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冲击着他,他沉默了,久久没有说话。

多年后,小男孩儿兄妹5个人都考上了大学,事业上成绩斐然。他常想,这其中就有母亲那句话的功劳吧。

放下仇恨,我们才能解脱自己,让自己放下心理的包袱,我们才能收获快乐和幸福。在仇恨中,我们不会获得快乐,更会因此把自己的人生搞的一团糟。

那么,什么是仇恨呢?幸福学认为,人都是不满足的,仇恨就是你们或他们严重地侵犯了我以及我们不满足的、追求幸福的权利,从而引起我或我们的敌对情绪就是仇恨。而当这种情绪达到一定的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仇恨,作为一种正常的心理情绪,普遍存在于人类的遗传基因里,它是比厌恶更高级的情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并不是现在某些媒体所宣传的那样是不正确的。但是在心理中滋生出的仇恨情绪会导致情绪化的仇恨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

你会注意到公司、婚姻关系、宗教团体以及企业组织中,有些人亟思获得他人的信赖与合作。他们参加训练课程、研讨会和各种研究社团,并且研读各种有关的书籍,希望能对人际关系有所了解,以加强本身影响他人的能力。但是,他们毫无成效。追根究底,是因为他们有仇恨的心理。

仇恨有很多种形式。例如喜欢挖苦他人、冷漠、冷酷无情、刁钻刻薄或是怀有偏见。偏见比其他各种单一的力量更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也因此对那些受害者造成心灵上与精神上不可避免的伤害。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去请他解答疑问,或者拜他为师。这天,寺里来了几十个人,全都是心中充满了仇恨而因此活得痛苦的人。他们跑来请禅师替他们想一个办法,消除心中的仇恨。

禅师听说他们的痛苦后,笑着对他们说:“我屋里有一堆铁饼,你们把自己所仇恨的人的名字一一写在纸条上,然后一个名字贴在一个铁饼上,最后再将那些铁饼全都背起来!”大家不明就理,都按照禅师说的去做了。

于是那些仇恨少的人就背上了几块铁饼,而那些仇恨多的人则背起了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铁饼。一块铁饼有两斤重,背几十块铁饼就有上百斤重。仇恨多的人背着铁饼难受至极,一会儿就叫起来了,“禅师,能让我放下铁饼来歇一歇吗?”

禅师说:“你们感到很难受,是吧!你们背的岂止是铁饼,那是你们的仇恨,你们的仇恨你们可曾放下过?”大家不由地抱怨起来,私下小声说:“我们是来请他帮我们消除痛苦的,可他却让我们如此受罪!”

禅师虽然人老了,却耳聪目明,他听到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微笑着对大家说:“我让你们背铁饼,你们就对我仇恨起来了,可见你们的仇恨之心不小呀!你们越是恨我,我就越是要你们背!”有人高声叫起来:“我看你是在想法子整我们,我不背了!”那个人说着当真就将身上的铁饼放下了。接着又有人将铁饼放下了。禅师见了,只笑不语。终于大部分人都撑不住了,一个个悄悄地将身上的铁饼取些出来扔了。禅师见了说:“你们大家都感到无比难受了,都放下吧!”大家一听立即就将铁饼放了下来,然后坐在地上休息。

禅师笑着说:“现在,你们感到很轻松,对吧!你们的仇恨就好像那些铁饼一样,你们一直把它背负着,因此就感到自己很难受很痛苦。如果你们像放下铁饼一样放弃自己的仇恨,你们也就会如释重负,不再痛苦了!”大家听了不由地相视一笑,各自吐了一口气。禅师接着说道:“你们背铁饼背了一会儿就感到痛苦,又怎能让仇恨背负一辈子呢?现在,你们心中还有仇恨吗?”

大家笑着说:“没有了!你这办法真好,让我们不敢也不愿再在心里存半点仇恨了!”

禅师告诫大家:“仇恨是重负,一个人不肯放弃自己心中的仇恨,不能原谅别人,其实就是自己在仇恨自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让自己受罪!仇恨越多的人,他也就活得越苦。一个人没有仇恨之心,他才能活得快乐!”

仇恨,让我们失去了理性,不能客观地看世界,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怨恨,更甚至会做出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事情。让我们放下仇恨,端正自己的心态,用积极地心态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8zKHnDo+WBh5nTXPjqoIRwuviRdmmdijgz84N497E60kDGkaeoAHBTo2dhjt/LF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