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生的一句话
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拿起了一本书,看到对他前途有莫大影响的一句话。他是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担心怎样通过期末考试,担心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哪里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生活。
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在1871年所看到的那一句话,使他成为他那一代最有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全世界知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又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在英帝国学医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他死后,需要两大卷书——厚达1466页的篇幅,才能记述他的一生。
他的名字叫威廉·奥斯勒。下面,就是他在1871年春天所看到的那句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这句话,帮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
42年之后,在一个温和的郁金香开满校园的春夜,威廉·奥斯勒爵士对耶鲁大学的学生发表了演讲。他对那些耶鲁大学的学生们说,像他这样一个曾经在四所大学当过教授,写过一本很受欢迎的书的人,似乎应该有“特殊的头脑”,其实不然。他说他的一些好朋友都知道,他的脑筋其实是“最普通不过了”。
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认为这完全是因为他活在所谓“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奥斯勒爵士到耶鲁去演讲的几个月前,他乘着一艘很大的海轮横渡大西洋,看见船长站在舵房里,揿下一个按钮,发出一阵机械运转的声音,船的几个部分就立刻彼此隔绝开来——隔成几个完全防水的隔舱。“你们每一个人,”奥斯勒爵士对那些耶鲁的学生说,“组织都要比那条大海轮精致得多,所要走的航程也远得多,我要劝各位的是,你们也要学着怎样控制一切,而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面,才是在航程中确保安全的最好方法。到舵房去,你会发现那些大的隔舱都可以使用,揿下按钮,注意听你生活的每一个层面,用铁门把过去隔断——隔断已经死去的那些昨天;揿下另一个按钮,用铁门把未来也隔断——隔断那些尚未诞生的明天。然后你就保险了——你有的是今天……切断过去,把已死的过去埋葬掉;切断那些会把傻子引上死亡之路的昨天……明日的重担加上昨日的重担,就会成为今日最大的障碍,要把未来像过去一样紧紧地关在门外……未来就在于今天……没有明天这个东西,人类得到救赎的日子就是现在,精力的浪费、精神的苦闷,都会紧随着一个为未来担忧的人……那么把船后的大隔舱都隔断吧,准备养成一个好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奥斯勒博士是不是说我们不应该为明天而下功夫准备呢?不是的,绝不是这样。在那次演讲里,他就继续说到,为明日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诚,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惟一方法。
活好你的今天
人们经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在今天执意要承受遥远未来的许多负担。
当一个人考虑这些问题时,思绪就没有止境了,重重的幻想和忧虑使他再也难以制服这脱僵的思绪野马,甚至使他陷入绝境,变得麻木不仁,无法化解僵化在心头的苦闷和沮丧。
请问,人们为何因无端的猜疑和忧虑而忐忑不安呢?请活好你的今天,这是最有益也最适宜于你的。
戴尔·卡耐基研究了一些事业上很有成就的名人,发现这些人都喜欢沉浸于今天的奋斗中,绝少为明天而牵肠挂肚;他们喜欢面对当天的问题满足当天的需求。他们以此正煞方式获得了今天,也赢得了未来。奥斯勒博士在耶鲁大学任教时,命令他的学生们以传自先知耶稣的一段祷词开始他们新的一天:“上帝啊!请赐予我们维持今天的面包吧!”
他还给学生们提醒,这一祷词中祈祷的仅仅是能维持当天生计的面包。
他没有为昨天的坏面包而发愁,也没有疾呼:“主啊!全国遍遭旱灾,明年秋天我们吃什么?”也没有嚷嚷:“能告诉我吗,我一旦失业了,怎么养家糊口?”
他没有让你考虑这些可怕的灾难降临之前要怎么做,而让你仅仅祈祷一天的面包,因为能在今天享用的只是今天的面包。
这些忠告强调的是:“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穆圣也说过:“一个人清晨起来,如果生活平安,且有当天的食物,则他等于获得了整个世界。”如果你拥有了上述几个面包,世界就属于你,可千万不能轻视它们。
一位智者如果人生安全,身体健康,并有了一天的生活来源,他才能平静地坐下来,正确地思考问题。智者们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进程,何况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这些唾手可得的恩典,是极大的生活保障;人在拥有后才能省出时间,不用去奔波操劳,不用涉身艰难险阻。
事实上,为一些遥远的事情而操劳是十分愚蠢的,它往往使人难以解脱消极情绪造成的种种梦幻。一个人即使遭遇了困境,也不该为了将来而毁了今天。所以人们应该从今天开始,把今天视为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整个未来。
我们可以将生活划为若干阶段,然后以不断更新的决心和一个整体的个人去迎接每一阶段,这是非常正确的。
每每黎明时分,穆圣颂念着:“我们迎来了清晨,权力归于安拉,赞美归于安拉,独一无偶,万物非主,惟有安拉,归宿只在他那里。”夜晚降临时,他念相应的祷词,穆圣有时颂念:“我的主啊!当我迎来清晨时,我沉浸于来自你的恩典、安康和庇佑中,请在今生后世赞美你赐予我的恩典、安康和庇佑吧!”
有些人得到了真主的恩赐,家庭和睦,身心健康;但他们轻视这些,看不到鸿恩,却对财产和地位格外重视。其实这是对现实的嘲弄,是在今生后世的损失。据传,有人问阿卜杜拉·本·阿慕尔·阿绥:“我算不算迁士当中的一个穷人?”阿卜杜拉问:“你有同床共枕的妻子吗?”答:“有。”问:“你有借以安身的住处吗?”答:“有”。阿卜杜拉说:“你算得上一个富翁。”又问:“你有侍从吗?”答:“有。”阿卜杜拉说:“你算得上一个国王。”
有些人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苛求,但如果他们没有能力运作手中的财富,不能从周围的生活中获益,那他们就极少能享受到所得的一切。穆圣在每个黎明强调着这一事实,他说:“每当太阳升起,就有两个天仙被派到它的两边,除人类和神类(精灵)之外,大地上的一切都能听到他俩的呼声:‘人们啊!奔向你们的养主吧!足够的(财富)就算数量不多,也比丰裕得无暇顾及的(财富)更好,每当太阳西落,就有两个天仙被派到它的两边,他俩高呼:‘主啊!让慷慨者马上得到替代物吧,让吝啬者立即遭受损失吧!’”
通过这一对比,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少量的一点财富往往比幻想中的一切更为有益。事实上手中的少量财富比令人无暇顾及的大量财富可贵得多。
同时,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并能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财富比有限的少量财富可贵。穆圣的许多言行都鼓励信徒们仗义疏财,慷慨大方,不要担心贫穷或无法维持生计。
如果这样去品味、理解和面对生活,信徒们怎不英勇无比?
请听伊本·哈锌姆的箴言:“我和君王只隔一天,昨天的美景他们不会复得;明天的恐惧我们共同经受;今天,今天会变得怎样?”
这位善良的穷人向君王们提出了挑战,因为往日的美景定会在明日付诸东流,任何人都无法从中挽留丝毫。在未知的明天,贫民和显贵面临同样的挑战?
智者们完全赢得了眼前的今天,在今天的范围内把握自我。认定目标的人就是君王。我们有什么理由自愧呢?地位的悬殊能说明什么?
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生活,并不意味着对未来漠不关心,也不意味着不为未来做准备。事实上,重视明天,为明天着想是非常明智的举措。
重视未来与为未来忧心忡忡,为未来做准备与为了未来不顾一切,清醒地利用今天与为明天思绪万千、一筹莫展……这些之间都是有区别的。
眼前的今天是成功未来的良好基础。
诗人说:
为了或有或无的结果,
论战到深夜熬红了眼,
伟大的养主保障了昨天,
可怜的人儿愁坏了明天。
可知否,岁月是怎样悄悄流逝的?
人们往往在盼望明天中错过了今天,
天长日久,
生命耗尽了,
而他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史蒂芬·里高克写道:“生活真是奇妙!小孩子说:‘等我长成个大孩子……’大孩子说:‘等我长大成人之后……’等他长大成人后,他说:‘等我结了婚……’结婚后说:‘等我退休了……’当他退休后,回顾往昔,往昔好似闪电闪过,又似一阵冷风刮过,将一切扫荡得干干净净。时光过去后我们才知道生命的价值。其实,生命就在生活中,在每一天每一刻中。”
世界就在这些游戏人生、虚度时光者的手中迎来了它的末日。真主说:“清算到来之日,罪犯们发誓说,他们只生活了一霎时。”又说:“他们看见它的日子(末日),他们好像(在今世)只停留了一朝或一夕。”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
你和我,在目前这一刹那,都站在两个永恒交汇之点——已经永远永远的过去,以及延伸到无穷尽的未来——我们都不可能活在这两个永恒之中,甚至连一秒钟也不行。若想那样做的话,我们就会毁了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所以,我们就以能活在这一刻而感到满足吧。从现在一直到我们上床,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不错,生命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可是住在密歇根州的薛尔德太太,在学到“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之前,却感到极度的颓丧,甚至几乎想自杀。“1937年我丈夫死了,”薛尔德太太把她的过去告诉我,“我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一文不名。我写信给我以前的老板李奥罗区先生,请他让我回去做我以前的工作。我从前靠推销世界百科全书给学校过活。两年前我丈夫生病的时候,我把汽车卖了,于是我只好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买了一部旧车,又开始出去卖书。”
“我原想,再回去做事或许可以帮我解除我的颓丧。可是要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几乎令我无法忍受。有些区域简直就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却很难付清。”
“1938年的春天,我在密苏里州的维沙里市,那儿的学校都很穷,路很坏,我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所以有一次我甚至想要自杀。我觉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活着也没有什么希望。每天早上我都很怕起床面对生活。我什么都怕,怕我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我付不出房租,怕没有足够的东西吃,怕我的健康情形变坏而没有钱看医生。让我没有自杀的惟一理由是,我担心我的姊姊会因此而觉得很难过,而且她又没有足够的钱来付我的丧葬费用。”
“然而有一天,我读到一篇文章,使我从消沉中振作起来,使我有勇气继续活下去。我永远感激那篇文章里那一句很令人振奋的话:‘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我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让我在开车的时候每一分钟都能看见它。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我学会忘记过去,不想未来,每天早上我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我成功地克服了我对孤寂的恐惧和我对需要的恐惧。我现在很快活,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抱着很大的热诚和爱。我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上碰到什么事情,我都不会再害怕了;我现在知道,我不必怕未来;我现在知道,我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
你猜下面这几行诗是谁写的:
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能快乐,
因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
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能够说:
“不管明天会怎么糟,我已经过了今天。”这几句话听起来很现代,却是在基督降生的30年前所写的,作者是古罗马诗人何瑞斯。
我知道人性上最可怜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生活,我们都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种傻子——这种可怜的傻子呢?
底特律城已故的爱德华·伊文斯,在学会“生命就在生活里,就在每一天和每一个时刻里”之前,几乎因为忧虑而自杀。爱德华·伊文斯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家庭,起先靠卖报来赚钱,然后在一家杂货店当店员。后来,家里有七口人要靠他吃饭,他就谋到一个当助理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薪水很少,他却不敢辞职。八年之后,他才鼓起勇气开始他自己的事业。不久,他就用借来的55美金,发展出一个大的事业,一年赚两万美金。就在这时,厄运降临了:他替一个朋友开出一张面额很大的支票,而那位朋友破产了。很快地,在这件灾祸之后又来了另外一次大灾祸,那家存着他全部财产的大银行垮了,他不但损失了所有的钱,还负债16000千元。他精神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我吃不下。睡不着,”他还说道,“我开始生起奇怪的病来。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担忧。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的时候,昏倒在路边,以后就再不能走路了。他们让我躺在床上,我的全身都烂了,伤口往里面烂进去之后,连躺在床上都受不了。我的身体愈来愈弱,最后医生告诉我,我只有两个礼拜可活了。我大吃一惊,写好我的遗嘱,然后躺在床上等死。挣扎或是担忧都没有用了,我放弃了,也放松下来,闭目休息。在此以前,连续好几个礼拜,我几乎没有办法连续睡两个小时以上。可是这时候,因为一切困难很快就将结束,我反而睡得像个孩子似的安稳。那些令人疲倦的忧虑渐渐消失了,我的胃口恢复了,体重也开始增加。”
“几个礼拜以后,我就能撑着拐杖走路。六个礼拜以后,我又能回去工作了。我以前一年曾赚过两万块钱,可是现在能找到一个礼拜30块钱的工作,就已经很高兴了。我的工作是推销用船运送汽车时放在轮子后面的挡板。这时,我已不再忧虑——不再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后悔——也不再担心将来。我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热忱,都放在手头的工作上。”
由于他脚踏实地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他的进展非常快。不到几年,他已是伊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多年来,这个公司一直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你乘飞机到格陵兰去,很可能降落在伊文斯机场——这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飞机场。可是,如果他没有学会“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的话,爱德华·伊文斯绝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成功。
你大概还记得白雪皇后所说的,“这里的规矩是,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为昨天的果酱发愁,为明天的果酱发愁——却不会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在我们现在吃的面包上。
就连那位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田也犯过同样的错误。“我的生活中,”他说,“曾充满可怕的不幸,而那些不幸大部分都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我的生活,和你的生活,也都一样。
“想一想,”但丁说,“这一天永远不会再来了。”生命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溜过,我们在空间以每秒19英里的速度跑着,但今天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一段时间,也是我们惟一能真正把握的时间。
这也就是劳维尔·汤马斯的想法。我最近在他的家里度过一次周末,我注意到他引用的一个诗句,把它装上镜框,挂在他广播电台的墙上,让他可以常常看见。
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
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
约翰·罗斯金在他的桌子上放了一块石头,石头上只刻了两个字:“今天”。我在书桌上没有放石头,不过我的镜子上倒贴着一首诗。我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能够看见它——这也是威廉·奥斯勒爵士常常放在他桌上的那首诗——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很有名的印度戏剧家卡里达沙。
向黎明致敬
看着这一天!
因为它就是生命,生命中的生命。
在它短短的时间里,
有你存在的所有变化与现实:
生长的福泽,
行动的荣耀,
成就的辉煌。
因为昨天不过是一场梦,
而明天只是一个幻影,
但是活在很好的今天,
却能使每一个昨天都是一个快乐的梦,
每一个明天都是有希望的幻景。
所以,好好地看着这一刻吧,
这就是你对黎明的敬礼。
及时行乐,只为今天
在一次培训课上,卡耐基与他的学员们正在争论“及时行乐”这个话题,大多数人认为“及时行乐”带有太多利己观念,但卡耐基不这么认为。为了说服学员,他讲了下面一个故事。
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一个人拦住了他,问道:“小伙子,你为何行色匆匆啊?”
小伙子连头也不回,飞快地向前跑着,只泛泛地甩了一句:“别拦我,我要寻求幸福。”
转眼20年过去了,小伙子已变成中年人,可他依旧在路上奔波。
有一个人又拦住他。
“喂!中年人,你上哪儿去啊!”
“别拦我,我在寻找我的幸福。”
20年又过去了,这个中年人逐渐变得苍老,面色憔悴,背已驼得像一张弯弓,可他仍挣扎着,一步步向前挨。
又有个人拦住他。
“老头子,你还在寻找你的幸福吗?”
“是啊!”
当老头回答完这句问话,他猛地惊醒,一行老泪流了下来。原来,刚问他问题的那个人,就是幸福之神啊!他寻找了一辈子,实际上幸福就在他身边,他却屡次与之擦肩而过。
讲到这里,卡耐基用眼扫视了一下他的学员们,然后说道:“请问在座的诸位,对于‘及时行乐’这个命题还有不同看法吗?”
教室内一片寂静。
是的,我们的人生太短促,但是,我们脚下的路却很长很长。如果懂得适时地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抛开人世间的一切苦恼与忧虑,我们的人生就是幸福的、快乐的。
永远不要忧虑,永远不要发牢骚。如果我们一直向上看,生活积极乐观,工作勤奋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幸福。地底下的种子从来不怀疑,它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幼苗,长出枝叶,并且一定会开花结果。它从来不问自己,怎么才能突破压在头上的厚厚的土层。它从不抱怨成长的过程中碰到顽固的石头和沙砾,而是不断地把自己柔嫩的绿芽一点一点向上顶出,透过石头和沙砾,坚韧勇敢地成长着,直到露出地面,长出枝叶,并开花结果。从幼小的种子那里,我们可以学到无名之辈成为社会名流的成功奥秘。
在卡耐基的生命中,有一本小书对他的人生有深远的影响。那是詹姆斯·艾伦所著《思想的力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段。
人如果改变对事与人的看法,事与人就对他发生改变……如果一个人的想法有激烈的改变,他会惊讶地发现生活中的状况也有急速的改变。人的内心都有一股神奇的力量,那就是自我……所有的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人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才能上进,克服并完成某些事。拒绝提升思想的人只有滞留在悲惨的深渊中。
创世纪中,上帝赐予人类统治大地的权力,这是一份伟大的赠品,人们却对这种伟大的权力没有什么兴趣。人们只希望能先统治自己——控制自己的想法,克服自己的恐惧,控制自我的心智与精神。最神奇的是,人们知道自己可以自我控制到相当高的程度;因为,任何时候只要控制自己的行为,就能控制自己的反应。
让我们一起谨记威廉·詹姆斯的名言:
只要将一个人内心的态度由恐惧转为奋斗,就能克服任何障碍。
让我们为自己的快乐奋斗。
让我们遵循下列建设性的思想,而争取最大的快乐。这份计划称为“只为今天”,它非常能振奋人心。只要我们照着去做,忧虑多半就会消逝,而生活的乐趣则会增加。
只为今天
1.只为今天,我要很快乐。假如林肯所说的“大部分人只要下定决心都能很快乐”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快乐是来自内心,而不是来自外界。
2.只为今天,我要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去试着调整一切来适应我的欲望。我要以这种态度接受我的家庭、我的事业和我的运气。
3.只为今天,我要爱护我的身体。我要多运动照顾自己,珍惜自己;不损伤它不忽视它;使它能成为我争取成功的好基础。
4.只为今天,我要提高我的思想。我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不要做一个胡思乱想的人。我要看一些需要思考、更需要集中精神才能看的书。
5.只为今天,我要用三件事来锻炼我的灵魂:我要为别人做一件好事,但不要让人家知道;我还要做两件我并不想做的事,而这就像威廉·詹姆斯所建议的,只是为了锻炼。
6.只为今天,我要做个讨人喜欢的人。外表要尽量修饰,衣着要尽量得体,说话低声,行动优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毁誉;对任何事都不挑毛病,也不干涉或教训别人。
7.只为今天,我要试着只考虑怎么度过今天,而不期望我一生的问题一次就解决。因为,我虽能连续12个钟头做一件事,但若要我一辈子都这样做下去的话,就会吓坏了我。
8.只为今天,我要订下一个计划。我要写下每个钟头该做些什么事。也许我不会完全照着做,但还是要订下这个计划,这样至少可以免除两种缺点——过分仓促和犹豫不决。
9.只为今天,我要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个钟头,轻松一番。在这半个钟头里,我要想到神,使我的生命更充满希望。
10.只为今天,我要心中毫无惧怕。尤其是,我不要怕快乐,我要去欣赏美的一切,去爱,去相信我爱的那些人会爱我。
想要培养更加平和快乐的心态,请记住:想得开心,做得开心,你就真的会觉得开心。
两面神的悲哀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神:
“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
“为的是一面观看过去,记录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两面神回答说。
“可是,你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两面神哑然了。
先哲又说:“要知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你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安在?”
两面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了。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现在是什么?“现在”是时间轨迹的一个最新的点,就是此时此刻,也就是你的眼睛正视着这两个字的当儿。现在是正在运动着的时间,是进行式的。在这个点以前的一切都属于过去,在这个点以后的一切都属于未来。“现在”恰好处于“过去”和“未来”这两个相反时间的位置上,又是过去和未来连续不断地集结于一点的极限。在时间的序列中,只有“现在”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时间。俄国文学家赫尔岑认为,时间中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现在,一个现在过去了,另一个现在立即到来。时间也可以说是许多现在的集合。没有现在中的分分秒秒,也就没有想像中的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现在,是现实的时间、存在的时间,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时间。可以断言,一个人只有抓住了一个一个“现在”,才可以积少成多,积成一月、一年……他的几十年生命才会过得有意义。
现在,时间的进行曲!古今中外的伟大学者,无一不是抓住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现在”,用顽强的毅力同“现在”赛跑。据一篇回忆文章记载,有位同志向列宁汇报工作,列宁批准了他的计划,并问道:“那么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呢?”“明天开始。”“为什么不今天开始呢?就是现在!”
抓“现在”,就要有一种紧迫感。抓“现在”,就必须像昆虫学家柳比歇夫那样,把生活织成细密的网眼,学会同正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抓住了变幻无常的、老想溜走的日常生活中的“现在”,把它紧紧攒在自己的笔尖下,把每一个“现在”都当做不可缺少的事业之根。一切正在奋斗着的、愿意使自己的生命有更大价值的人,千万要抓住“现在”。积秒建功,积秒创业,把自己生命中的一分一秒都转化为“凝固了的时间”。
“你若爱千古,你当爱现在”,哲学家的话应当成为一切有志于成才者的座右铭。
“现在”,是成功的象征词。“明天”、“下星期”、“以后”、“某些时候”、“某天”是失败的象征词。许多很好的想法因为“我将来某一天开始”而成为泡影。我们应该“现在就开始,就在现在干”。“现在”意味着成功,“以后”意味着失败。
珍惜现在的时光
时间并不能像金钱一样让我们随意贮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我们所能使用的只有被给予的那一瞬间,也就是今日和现在。例如,我们不能充分利用今日而让时光虚度,那么它将一去不返。所谓“今日”,正是“昨日”计划中的“明日”;而这个宝贵的“今日”,不久将消失在遥远的远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得以生存的只有现在——过去早已消失,而未来尚未来临。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是有流通性的价值之物。
人要学会在现时中生活。请注意,这里使用的不是“现实”而是“现时”一词,它更加强调的是“现在”这一时间概念。现时生活是你真正生活的关键所在。细想一下,除了“现在”,我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任何其他时刻;你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的时光,未来也只不过是一种即将到来的“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未来到来之前,你是无法生活于未来之中的。然而,我们的文化传统总是降低现时的重要性,我们常听人们如此言谈:
为将来而积蓄,
要考虑后果,
不要过于注重享乐,
想想今后,
为退休做好准备,等等。
社会环境总是要求人们为将来牺牲现在。根据逻辑推理,采取这种态度就意味着不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永远回避幸福——难道不是吗?将来那一时刻一旦到来,也就成为现时,而我们到那时又必须利用那一现时为将来做准备。这样,幸福总是明日复明日,永远可望而不可及。
现时,是一种难以捉摸而又与你形影不离的时光,如果你完全沉浸于其中,便可得到一种美好的享受。因此,你应该充分享受现时的每分每秒,而不必去考虑已过去的往日和自然到来的将来。抓住现在的时光,这是你能够有所作为的惟一时刻。不要忘记,希望、期望和惋惜都是回避现时的最为常见的方法。
回避现时往往导致对未来的一种理想化。你可能会想像自己在今后生活中的某一时刻,会发生一个奇迹般的转变,你一下子变得事事如意、幸福无比、财富无限;或者期望自己在完成某一特别业绩——如大学毕业、结婚、有了孩子或职务晋升之后,你将获得一种新的生活。然而,当那一刻真正到来时,你却并没获得自己原先想像的幸福,甚至往往有些令人失望。未来永远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如诗如画,它也只是一种切切实实的“现时”。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婚后不久就哀叹生活与婚姻的不幸,其中不乏一个原因——他们曾经将婚姻和未来幻想得过于幸福美满,而当这一切真正到来时,当他们置身于现时生活之中,他们不愿面对一些现实。
当然,如果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并没有达到你原先的期望,你总可以通过对未来的再一次理想化而将自己从低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但千万不要让这种恶性循环成为你的一种固定生活模式,你要立即采取一些现时生活的措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在《大使们》一书中如此忠告:“尽情地生活吧,否则就是一个错误。你具体做什么都关系不大,关键是你要生活。假如没有生命,你还有什么呢?……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这是毫无疑义的……所谓适当的时刻就是人们仍然有幸得到的时刻……生活吧!”
如果你也像托尔斯泰书中的伊凡·伊里奇那样回顾自己的一生,你将发现自己很少会因为做了某事而感到遗憾。
“‘如果我到目前为止的整个生活都是错误的,那该怎么办?’他忽然意识到以前在他看来完全不可能的事也许的确是真的——他也许真的没有按照他本应做的那样去生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以前那些难以察觉的念头——尽管出现之后便随即被打消——或许才是真实的,而其他一切则是虚假的。他的职业义务、他的生活以及家庭的整个安排,还有他的一切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也许完全都是虚无的。他一直在为自己所有这一切进行着辩解,然而现在,他蓦然感到自己的辩解是苍白无力的。没有什么值得辩解的……”
恰恰相反,正是那些你所没做的事情才会使你耿耿于怀。因此,你现在应该去做的事情十分明确——行动起来!珍惜现在的时光,充分利用现在的时光,不要放过一分一秒。否则,如果你以自我挫败的方式度过现在的时光,就无异于永远地失去这一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