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素质一 强心健体

成长基石——身心素质的保持

健康快乐一生财富

生存质量在于健康体质

身体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首要的,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日常活动。因此,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

这里所讲的身体是指生理上的“身体”这一概念和动手能力的有机结合体。生理学中的身体是指物质的人体,而动手能力是这一物质人体所具有的基本能力。一个完整的身体包括强健的体格、健康的精神和完美的身体技能三个方面。

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们,有些人们认为他健康,而有些人体弱多病,人们认为他不健康,健康与不健康有什么区别,健康又有什么特殊的标准呢?

1.健全的身体

人体从外部来讲,分作头部、躯干和四肢三大部分,从内部来分,又分作器官、系统等等。只要这些生理部分不缺损,我们就认为是一个健全的身体。

2.完整的机能

人的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比如手,是用来参与社会实践的,需要推、拿、弹、提;脚,是用来走路的;眼,是用来观察和摄取自然现象的;而耳朵,则是用来听的……这些生理机能,如果没有缺乏,那就是具有完整的生理机能。

3.健全的大脑

大脑,是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物质器官,是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协调自身的各项机能和各项活动的中枢,也是人处理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司令部。大脑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人类的社会活动。

什么样的大脑才算健全的大脑呢?

这个问题是很难说清楚的,世界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但有几点一定要具备才行:(1)记忆能力:很多现象和情景是再现的,类似的情景再现时,就需要准确的记忆和判断,来帮助人改善自然。

(2)贮存能力:与记忆很相似,许多不同的情景再现后,大脑可以按条理式或按某一规律,把它们一一刻痕在一定的部位进行贮存。

(3)思维能力:这是大脑健全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这个能动作用,就是通过人的大脑对各种现象的比较和归纳、思维,最后总结出某些规律,再把这些规律运用来指导实践。这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思维。

(4)分辨能力:分辨能力在有些地方又叫判断能力,也是思维的一个范畴。

大脑只要具有这四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人也就具有了一个健全的大脑。

头脑活力在于精神饱满

良好的身体,不仅包含强健的体格,还包含有健康的精神。只有精神健康的人,才会不断地战胜自己,创造机遇,把自己的事业推上成功。

具有健康精神的人

说话做事光明磊落,从不模棱两可或用谎言欺骗人,也从不欺骗自己。他们认为,生活,就应该做生活的强者,要么活得轰轰烈烈,要么平平淡淡,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能显示一个真实来。

具有健康精神的人是非常自尊的,他们不喜欢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他们希望靠自己的奋斗,自己的能力,拼搏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来。因此他们不断地学习,补充自己的能量,不断地超越自我,奋斗在事业的第一线。这样的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决不依赖,他们具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具有健康精神的人,在生活中从不处于被动地位,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鼓励而改变思想,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憎恨而停止实践,他们会在自己的信念下,用自己的方式,坚定不移地完成自己的事业。

精神健康的人,休息时间似乎比别人少得多,但他们精神饱满,富于激情,任何时间都有事可干,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中度过。但他们做事,从不疲倦,而且能发挥自己的能量,具有超人的毅力,也从没因工作而累坏身体。在生活中,也总是充满活力,永不厌倦。

精神健康的人,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来投入到生活中去,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正确对待现实。用愉快的心情,积极的努力来改变现实,从中获得乐趣,享受生活。

精神健康的人,是一个心胸宽广、乐观活泼的人。在生活中,总是以风趣、幽默来代替呆板、乏味,从而激发人的活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他们会创造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局面,激励人在逆境中奋进,和这样的人生活,你也会被感染上活力,会觉得生活更快乐。

精神健康的人,不怕失败,认为失败是局部的,是成功的前奏,他们善于在失败中寻找教训,获得经验,然后再征服失败。同时他们认为,所谓的失败,只不过是别人对你的评价而已,完全不影响自己的价值。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失败又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

精神健康的人,能正确地看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踏踏实实,不怕吃苦,勤勤恳恳地奋斗,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从不好大喜功、华而不实。

精神健康的人,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对事情好奇、向往,追求真理。

他们不会在乎前进中会有多少挫折,更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他们凭着对理想的追求,而披棘斩荆。对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试一试,找到答案。

精神健康的人,不会悔恨过去。他们清楚的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过去的失败,用悔恨是悔恨不出成功的,只有在失败中找出教训,才能有益于成功。

精神健康的人,也不会忧患未来。未来是一个未知数,为未来而忧虑,是毫无意义的。

精神健康的人,把希望的种子播种在今天,用今天的勤劳,来孕育希望的明天。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的身体能够带来健全的心理。

健全的心理,健康的身体,将会把你带到成功的彼岸。

异常的心理和变态的心理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也会妨碍工作、家庭和事业。

健康欠佳将会减弱你的决策能力,因为达到一个既定目标需要较多的体力和耐力,你可能就因此而放弃。

而健康欠佳同样将对的心理产生影响,尽管可能是潜意识里,但都会使你做出种种错误的判断和不正确的决定。

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始于健康的身心。

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拥有应付一切危机的力量,知道自己是世界的主人,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状态更重要的呢?一个年轻人的荣耀就在于他的力量。任何形式的虚弱都会贬低他、压抑他,使他变得不完整,这是一种残缺。无论这种虚弱是精力、活力、意志力还是体力的欠缺,即使是勤奋的习惯也无法消除它。

生命中最重要的奖赏则是健康、坚强和健壮,人并不是必须具有很大的块头和威武的外表,但应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东西体现在布瑞汉姆领主连续工作176个小时的狂热中,体现在拿破仑24小时不离马鞍的精神中,体现在富兰克林70岁高龄还露营野外的执著中,体现在格莱斯顿以84岁的高龄还能紧握船舵,还能每天行走数公里,到了85岁的高龄还露营野外的执著中,还能砍倒大树的状态中。上述种种,成就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虚弱、没精打采、无力、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年轻人,有可能过上一种令人尊敬和令人羡慕的高雅生活,但是他很难往上爬,不会成为一个领导者,也几乎不可能在任何重大事件中走在前列。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是伟大事业的条件,这是一条铁的法则。

据说,衣阿华州有这样一位花花公子,他的四肢非常孱弱,以至于他根本没有任何支撑自己的力量。认为这样的人能开创一番事业或者成为一行状元的想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尽管身体虚弱的人有时的确也能成就流芳百世的丰功伟绩,但这毕竟是极其罕见的。

有什么成就能与健康相提并论呢?“不管是整块的黄金还是数百万的财产,与健康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卡莱尔这样问爱丁堡的学生。这正是他自己糟糕的健康状态引发的对残缺生活的一种痛苦感,也正是因为他无力完成自己膨胀的雄心催促他去做的许多事情,而产生出的强烈感受,使他大声呼喊出这样的句子。

健全的心理存在于健康的身体里,而健康的身体大半要有赖于健全的心理精神。

忧虑是现代瘟疫,一个人过分地忧虑,就算不死也会生病。有位医生曾经说,他的病人中50%的人有忧虑的症状。

另外,愤恨也是引起健康不良的显著因素。

有一位士兵,他曾在战场上立过功,可战火却把他的双腿给毁了。

一开始,他总是感到特别的忧虑,为将来,也为自己给别人带来的负担。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成天住在医院里,面容枯槁。

只要有人对他表示关心,他就以为别人在嘲笑他。他心里就对这些人表示愤恨。他的脾气越来越坏。

如果一直这么下去,不久,他就会死去。

可是,医院的护士与他产生了感情,她帮助他走出自己的误区。他开始乐观而且充满信心,爱情的阳光使他最终走出了医院。当然,这名战士最后是成功了,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健全的心理还必须要保持幽默。

王尔德曾说过:“人们要把自己想得太严重时,正足以显示本身的渺小。”

你会发现80岁以上的老年人,面对人生时,必定是持高度的幽默感。他们常流露出率真的一面,然而也秉持一颗睿智的心。

如果我们和儿童在一起,就能保持一颗幽默的心。透过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这个世界永远都那么美好,而且我们永远不会感到衰老。

世界上的许多富豪都有幽默的一面。传媒大王默多克,经常做一些恶作剧来捉弄人,或是说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话。

著名诗人顾城一直都没有长大,他的诗都是从孩童的眼睛里看到的世界。所以他的诗清新、美好,没有娇揉造作,一如他的人。

用孩童的眼光看世界会让你快乐。一个人总是想要快乐。但他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有人说:“据我观察,人们都是自己想要怎么快乐,就能怎么快乐。”

为了找到快乐最保险的方法是,奉献自己心力使别人快乐。快乐是一种难以捉摸而短暂地感觉。但就是这短暂的快乐便能给人健康长寿的心。

遵循健康的第一原则

一个人赚钱除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点,如果只顾赚钱,并赔上自己的健康,那是很不值得的。这样赚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在年轻时,身体好精神足,可以整夜不睡觉,所以也许我们还没有“健康”二个字的概念,等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慢慢地体会出“健康”的可贵。一般来说,人身体的发育到二十五岁左右就停止了,换句话说,要开始衰老了,就好比一个人爬上了峰顶,要开始下坡一样。一般来说,人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还不太感觉体力的变化,但一到三十岁,便会明显地感到体力不如以前,过了四十,身体会开始出现一些毛病,等上了五十,情况就更差了。当然也有上了五十仍然生龙活虎的,但也有仅过四十就老态龙钟的!

人的身体的变化是一种生理规律,我们自身无法阻挡。但对于事业来讲,大部分人都是在四五十岁这一阶段取得成功,这恰好是人的身体由盛转弱的时期,那些平时注重身体保养与健身的人,这时可能会尝到了甜头,而那些只顾拚命,不管身体的人会吃到苦头。更令人悲哀的是,有的人可能正值事业的巅峰,却大病缠身,一命呜呼。要是早知如此,他们平时一定会注意自己的身体。

所以,人活于世,健康第一。保住健康才有未来,而健康是靠我们去得到的,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得到它!

赚钱则不同,我们还没听说谁能随心所欲,想赚多少钱就赚多少钱。虽然人们常说勤奋辛苦就可以赚到钱,一般来讲是这样的,但也有事与愿违的时候,有些情况下,人们的心想与所得也会不成比例,所以有人在忙了一天之后会叹气说:“赚钱真难啊!”可是有些人则很有运气,突然之间,做什么顺什么,钱财滚滚而来,好像不费力气似的,真是钱在追人!只要在社会上行走过一段时间的人,相信都有同感!

人活于世,不赚钱不行,没钱怎么生活?但也不能做个拚命三郎,钱不是一下子就能赚到的,只有保住了健康之本,才有可能去挣钱。所以,对赚钱的事,勤奋努力是对的,但也要考虑到健康问题,不要太勉强自己,否则弄坏了身子,明明面前有一堆金子,你也无力去拿,这才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健康呢?

不要时时惦着“赚钱”这件事,这样会给你造成一种压力,压迫你超负荷地工作,这对你的心理和精神都有负面影响,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钱不是想赚就能赚到的,有时你不想赚也许会悄悄来到你家门,好好把把握机会吧。

在社会上做事,免不了应酬,而应酬也要有所节制,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酒色财赌,更不能陷入其中,否则害人害己,伤及身体。

你可依据个人的体能、时间、场所,做各种不同的运动,不要说你太忙,忙不是一种理由!难道还有什么事比保全身体更重要的吗?

要经常做些检查,以便提早发现问题,避免酿成大祸。

如何保持健康,其要领和法则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你有心,就可以得到!至于钱,慢慢赚吧,有了健康,还怕赚不到钱吗?

让青春与健康永驻

人们站在生命的门槛上,如此清新、年轻、充满希望,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拥有应付一切危机的力量,知道自己是世界的主人,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状态更重要的呢?一个年轻人的荣耀就在于他的力量。任何形式的虚弱都会贬低他、压抑他,使他变得不完整,这是一种残缺。无论这种虚弱是精力、活力、意志力还是体力的欠缺,即使是勤奋的习惯也无法消除它,而愧疚则更不能遮盖它。

世界上最强烈和最细微敏锐的感觉,可能是感到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而生命中最重要的奖赏则是健康、坚强和健壮。人并不是必须具有很大的块头和威武的外表,但应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东西体现在布瑞汉姆领主连续工作176个小时的狂热中,体现在拿破仑24小时不离马鞍的精神中;体现在富兰克林70岁高龄还露营野外的执著中;体现在格莱斯顿以84岁的高龄还能紧握船舵,还能每天行走数公里,到了85岁时还能砍倒大树的状态中。上述种种,成就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是伟大事业的先决条件,这是一条铁的法则。虚弱、没精打采、无力、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年轻人,即使有可能过上一种令人尊敬和令人羡慕的高雅生活,但是他很难往上爬,不会成为一个领导者,也几乎不可能在任何重大事件中走在前列。

据说,衣阿华州的有这样一位花花公子,他的四肢非常孱弱,以至于他根本没有任何支撑自己的力量。认为这样的人能开创一番事业或者成为一行状元的想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尽管身体虚弱的人有时的确也能成就流芳百世的丰功伟绩,但这毕竟是极其罕见的。

有什么成就能与健康相提并论呢?“不管是整块的黄金还是数百万的财产,与健康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卡莱尔曾这样问爱丁堡的学生。这正是他自己糟糕的健康状态引发的对残缺生活的一种痛苦感,也正是因为他无力完成自己膨胀的雄心催促他去做的许多事情,而产生出的强烈感受,使他大声呼喊出这样的句子。

米开朗基罗在他伟大的绘画作品中,无论是描绘天堂还是地狱,无一不体现出强大的身体力量,这就是意大利人对身体力量的热爱与崇拜之情。

饲养赛马不能和饲养运货的马一样。脑力劳动者的食物必须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它们必须含有磷和蛋白,来持续补充用于思考的大脑物质。如果脑力劳动者只吃烤牛肉和咸猪肉,他只能获得体力劳动者强健的肌肉,对大脑和神经没有什么益处。他必须吃鱼、鸡肉、开胃小菜、精制谷类以及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另一方面,对体力劳动者来说,他需要的食物应该能增强肌肉力量、体力和耐力。体力劳动者需要很好的体力,才能胜任工作。一个老师需要的食物和一个要干繁重体力劳动的仆人所需要的食物是大相径庭的。学生学习很费脑力,需要特殊的食物;与此同时,他们大多数人处于身体发育成熟的关键阶段,因此还需要吃一些有助于身体成长的食物。由于孩子们运动量大、消耗多,他们需要大量帮助骨骼、神经和肌肉生长的物质。

洛伦兹·弗尔教授是一位知名学者,他活了85岁。在总结自己长寿经验时,他说了这么几条:“努力工作,但任务不要太繁重;要避免焦虑感和恼怒。尽可能以和你的性情相符的方式来生活,充分利用上天赋予你的才能。尽量不要生活在太大的压力之下。考虑到你的金钱和力量,要量力而行。一日三餐,要进食水果、蔬菜、谷类、鸡蛋和牛奶。从一开始就要成为严格的戒酒者,并且要终生保持这一好习惯。不要抽烟。要进行有规律的日常锻炼。记住,保持清洁几乎是神圣的。不要喝浓咖啡或者浓茶。感到疲倦想睡觉时就睡觉,每个星期至少有一天用来休息。如果你做到了上述这些,十之八九,你会长寿。”

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失去了才知它的宝贵——那就是青春和健康。每一位在通向成功路上勇往直前的人都应当倍加珍惜、呵护上天赋予的宝贵礼物,因为它是成功的资本。

动静相宜生命长青

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发挥体力和智力的潜力,为健康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培养成功所必备的拼搏精神、竞争精神、协作精神,以及勇敢、坚韧、果断、敏捷等许多优良素质。体育锻炼能健全心血管系统,增强呼吸功能,加强消化系统功能,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而且能促进人体生长,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体育锻炼能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运动能使身心产生愉快感。缺乏体育锻炼,会使人产生多虑和抑郁,生活缺乏兴趣,睡眠不彻底,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缺少自信心,面对意外情况和社会压力应激状态差,常常摆脱不了心理挫折和失败的阴影等等。这些都是身心不健康的具体表现,应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去改变。

1.适度运动

科学研究证实,适度的运动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加强肌肉力量,增大骨质密度,提高机体的灵敏度和适应力,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从而使人保持青春的活力,有益于健康长寿。对青年人来说,游泳、体操、登山、滑冰、滑雪、武术、划船、骑自行车,以及各种球类活动,都是极好的运动锻炼项目。可根据各自的兴趣及体质状况加以选择。锻炼时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适度,二是坚持不懈。

现代人的学习、工作时间较长,白天坐了一天,晚上又挑灯夜战到半夜,这最易使人体早衰。《医学入门》说:“终日屹屹端坐,最是生死。”成天伏案学习、工作,颈部经常向前弯曲,血管处于轻度受压状态,影响脑组织的氧气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的供应,而紧张的脑力活动又恰恰大量消耗这些东西,时间久了就会感到头昏头痛。而且,在持续地紧张用脑过程之中,或在长时间的用脑之后,没有适当的体力运动来调节,大脑的疲劳就难以消除。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紊乱,并对其他各个系统都带来不利影响。

人们在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特别是已经感到注意力有些涣散的时候,就应暂停用脑,赶快活动一下。表面上看来,似乎这些活动都占去了一些时间,但效率的提高,将远不止补偿你这么多时间,尤为重要的是,你额外得到了一个健康的身体。难怪有人把每天坚持运动,比喻成“零存整取”的健康投资。罗斯福认为:充沛的精力寓于健康的身体。体育和娱乐虽然用去了一些宝贵的时间,但长久地获得了健康。

没有非凡的体魄,没有超人的精力,要经受紧张的脑力活动,担负起繁重的工作任务,无论如何也是不可思议的。平常注意多运动,锻炼好身体,不仅更有利于做出卓越的成绩,而且随着时间的流失,并不会使身体严重老化,你将仍然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并继续创造价值。这不正是不懈的日常运动带来的勃勃生机吗?

2.以静制动

中国古人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身处激烈的竞争之中,大脑如上紧发条的钟表。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记住的是:弦绷得太紧,会断的。而注意工作中的调节与休息,不但于自己健康有益,对事业也是大有好处的。

许多人总是强迫自己无休止地学习、工作,他们对工作沉迷上瘾,正如人们会对酒精沉迷上瘾一样。他们拒绝休假,如果要让他们停下来休息片刻,他们也会认为纯粹是浪费时间。这些人都成功了吗?没有,他们中很多人不但没有成功,相反使自己身心交瘁,有的甚至疏远了亲人。

确实,事业的成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为此而牺牲了健康和家庭,也是很遗憾的,也是得不偿失的。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是会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有张有弛的。他们注重各种形式的锻炼,以保持旺盛精力去应付艰巨的事业和繁杂的家庭事务。同时,他们也注意给自己留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

成功者各有各的休息和保持健康的方法,旧金山全美公司的董事长约翰·贝克每天坚持晨泳和晚泳,还经常抽空去滑雪、钓鱼、越野走以及打网球;包登公司的总裁尤金·苏利文养成习惯每天走过二十条街去他的办公室;联合化学公司董事长约翰·康诺尔偏爱原地慢跑,一直保持着标准体重。总之,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通过一些低强度但又十分有效的形式使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敏锐的思维,无疑是现代人的选择。

“绿色”养生合理饮食

杜绝恶习

1.有害的情绪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怒伤肝”、“忧伤肺”、“恐伤胃”以至“积郁成疾”之说。这就是说,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情绪变化总是和人的身体变化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人在恐怖的时候交感神经发生兴奋,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血管收缩而脸色发白,血液中的糖分增加,膀胱松懈,结肠和直肠的肌肉松弛。一般来说,当人的情绪变化的时候,人的血液量、血压、血液成分、呼吸、代谢、消化机能以及生物电都会发生变化。

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生理变化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身体各部分积极地动员起来,积聚更多的“能”来适应外界变化的需要。比如说,当危险来临时,如果没有恐惧感,就不可能产生逃避或抗拒反应。如果有恐惧感,则会发生种种生理变化,这样就能更好地产生逃避或抗拒反应。

伴随情绪变化而产生生理变化,这是人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一个人适度的紧张,不仅是维持工作效率的有利因素,也是健康生活所必需的。

过度的消极情绪,或一个人长时间地被消极情绪所控制,会对身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长期不愉快、恐怖、失望等,胃的运动就会被抑制,使胃液的分泌减少。对肠的影响也是同样的,愤怒时,肠壁的紧张力降低,蠕动停止,影响消化机能。总的来说,这样使人消化机能不好,容易产生胃溃疡。

再如,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和愤怒的状态中,就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酸分泌增加、消化机能降低,有时还会形成高血压。而那些有动脉硬化症的人,往往会由于情感的爆发(过分喜、过分怒)而突然发生脑溢血。这是由于过分喜怒而使血液量急剧变化,血压突然上升。所以,医生经常嘱咐高血压患者不要情绪激动。

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就知道为什么一个人始终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了。

2.吸烟

烟草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麻醉剂,虽然它一般不被抽烟的人看做是一种麻醉剂,但它确实是许多青年坚持吸烟的原因。然而,抽烟时吸进的尼古丁、焦油和气体对人体有明显的影响。尼古丁是使人上瘾的物质,它是任何一个烟民身体里面渴望的东西。使香烟“有劲”的是尼古丁,但使香烟有毒的还不只是尼古丁。

香烟里面含有上百种有害物质,其中的烟焦油有大量的苯并芘多环芳烃,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吸烟的人容易患肺癌、胃癌、食道癌、膀胱癌。

吸烟引起的癌症和两个因素有关:开始吸烟的年龄和吸烟的数量。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15岁以前开始吸烟的男性,到35岁以后患肺癌者是不吸烟者的17倍。而吸烟量越多,吸入体内的有害物质也会越多,当然危害也越大。衡量吸烟量的标准叫吸烟指数,就是每天吸烟的支数乘以一共吸烟多少年。如果每天吸烟20支,共吸10年,指数就是20×10=200。吸烟指数超过400,肺癌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将成倍增加。

吸烟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这是因为烟草里含有的大量的尼古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它们都会使血管发生痉挛、血液粘稠、动脉壁增厚,以及触感迟钝等。同时,大量的一氧化碳能减少血中氧的含量,增加心脏的压力,使它不得不抽吸更多的血来使身上的细胞获得足够的氧。从许多方面看,抽烟显然是有害于健康的。养成抽烟习惯并保持这个习惯的男人要比女人多。不过,统计数字表明,在过去的10年里男女吸烟者已经半斤八两、平起平坐了。

3.酗酒

酒的成分主要是酒精,酒精的化学名称叫乙醇。

酒精像大麻一样能够消除人的自制力。尽管一个青年在喝啤酒、白酒或威士忌时,可能自以为是受到酒精的刺激,实际上他正受到酒精的压抑。酒精减弱中枢神经系统的冲动活动。因此,大量的酒精能使脑细胞麻木。酒精还能短时间地破坏肝功能,延长反应时间,刺激胃膜,并影响人的工作和生活。

酒精对一个人的影响取决于他饮入酒精量的多少。适量的酒会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会感觉心境安宁。如果有烦恼的话(谁没有?),这些烦恼似乎全消失了。如果再饮入同样多的酒精,肌肉活动就会变得更加缓慢,且动作不大准确,需要比平时更长的时间才能对视觉刺激作出反应。因此,如果你是在开车的话,那么你的脚就不会像没喝酒时那样快地踩到刹车上。

一个人喝的酒精愈多,醉的程度愈深,注意力持续时间愈短,动作变得愈加乖张。由于酒精使肌肉协调的能力下降,醉酒者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因此,过量饮酒对人的身体是有极大危害的。

合理饮食科学调养

1.饮食

食物的功能在于供给我们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你的饮食习惯应该以此为惟一目标。

如果把消化系统想象成一座工厂,则为了要使它能正常运转,必须供给它不同的原料。如果配料不当时,则工厂很可能无法完成制造任务,或是制造出一些有瑕疵的产品,甚至有些原料会积存在各个角落,以致工厂的墙壁开始膨胀,最后墙崩屋垮,整个工厂不是完全不堪使用就是需要进行重大修缮。

随着科学家对人体愈来愈了解,关于食物营养方面的资讯也愈来愈丰富。你应该随时注意有关饮食的信息,以下是几点可帮助你达到饮食平衡的方法:(1)新鲜水果和蔬菜应该占所吃食物中的最大比例,它们含有相当丰富的维他命和高效物质,而人体最容易吸收这些物质。

(2)你应多食的第二种食物就是碳水化合物,诸如面包,谷物和马铃薯等。

(3)蛋白质(诸如瘦肉、鱼和乳酪)是非常重要的食品,但不宜吃得太多,每天取用少量即可。

(4)避免油性食物,限制牛油和食用油的食用量,并且拒绝油炸食物,同时也应避免吃糖,像糖果和可乐之类。

此外你还应摄取不同的食物,以供应身体不同的需要,不要偏食,应该拒绝不当的饮食方法。

切勿在生气、受到惊吓或担心时吃东西。因为当你在备战状态时,你的身体便无法充分吸收所吃食物的营养,尤其不可养成一紧张就想吃东西的习惯,因为这样只会使你变胖而已。

适当地调整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事,因为如果饮食过量的话,你的身体会出现过多的负荷,而且沉溺饮食会使你延误一些应该立即处理的问题。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食,不妨请教专家协助你。

2.放松

放松可使你完全忘记一天的烦恼和问题,虽然每个人都有放松的必要,但就是有人无法放松自己。

你的意识会挑选一项目标作为你注意力集中的对象,这意味着你的内心已排除其他所有事情。因此,你不会因为躺在躺椅中说一声“我在放松自己”就能真正放松自己的,因为你的思想还是环绕着一个既定问题在转。你必须找一个放松的目标,并使你注意力集中到它身上,才能达到真正放松的目的,例如放风筝、园艺、读小说或做任何其他吸引你注意的事情。

看电视和在吧台喝酒并不能使你真正放松,你应该培养不同的兴趣,以使你的思想能换换口味,练习坐禅会为你的精神力量带来不可思议的好处,体力劳动可能也是一项你乐于从事的活动。你不但要放松你的思想,同时也要放松你的身体。

一天之中能有短暂的休息可解决你的紧张并给你的潜意识以活动的机会。放松自己并不是偷懒的表现,反而是使你的思想保持在最佳状态的妙药。

3.睡眠

你的身体需要为第二天的活动而充电,希望用减少睡眠的方式增加白天工作时间是最不明智的想法,一个人每天需要6~8小时的睡眠。记住,即使当你睡着时,你的潜意识依然在持续活动。

失眠通常是因为在睡觉前无法放松自己所造成的症状,切勿一直到你精疲力尽时才停止工作。你应该在一天快结束时,做一些你喜欢做,但又不会造成太大刺激的事情(所以在睡觉前运动并不适当)。你可以和你的另一半聊天,或是刷刷牙(时间可拖长一点)、整理床铺,这些动作会传达一种信息给你的身体,告诉它现在是睡觉的时候了。

疏缓压力健康心理

残缺的健康

人生不易,争取成功更不容易。我们面对强大的自然和复杂的社会,常常显得微不足道、无能为力。人生在世似乎注定要吃苦受罪,要承受某种压力,经历某些坎坷。天灾人祸不说,一个接一个的“坎儿”就让人防不胜防。年少时有青春期情绪波动症;到了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更有不胜负荷的感觉;老年时还有更年期综合症,容易感到孤独、忧郁……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许多城市都建起了心理咨询站或开辟健康热线,这是值得提倡的大好事,这是实行人道主义的社会服务。然而,现在的心理咨询和健康热线主要是调解和治疗某些人不够正常乃至病态的心理。我们为什么要等到心身健康产生了危机,才想到需要救治呢?身心健康地生存必然有一颗自觉的心。这颗自觉的心就是健康、积极、自由而开放的心理态度。

什么是健康?现代人对健康的理解,不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也就是健康地生存的含义。然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刺激的增加和竞争压力正在使人们为享受现代化的繁荣与便利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失去了一半的健康。所以有关的专家学者提出,人类已经步入了半健康时代。那么,我们的半个健康是怎么失去的,又怎么能挽回,如何让我们拥有完整的第一财富——心身健康地生存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正是心理问题在决定着我们能否健康地生存。

强健心理

我们所处的改革时代是一个充满诱惑和机遇,同时也充满危险和焦虑的时代。中国人以往生活在一个十分确定的社会秩序中,生活的目的和价值也似乎十分明确。除了政治运动所带来的动荡之外,生活虽然穷一点却也十分安稳。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明确了要发展市场经济之后,情况大不相同了。市场经济正在改变着一切。人们大都从改革中获益,理解支持改革开放,但与此同时又要付出内心深处焦虑不安的代价。

人们的焦虑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价值观念尚未消亡,新的价值观念又有待于确立,这种模糊混杂的状态,使人感到生之困惑;二是随着社会现象的复杂化,诱惑和危险同时增加,人们对前景预测有许多忧虑,因而失去了生活与工作的安全感;三是机遇增多,自由选择的余地扩大,但由于害怕竞争,就导致了焦虑和烦恼的产生。尤其是贫富差距加大,更造成了人的心理失衡。总之,现实情况表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改革浪潮面前,一个更加深刻而又不易触及的问题是人的自身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是人的自身的现代化。而人的自身的改革和现代化主要是提高心理素质,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惟有如此,人们才能健康乐观地生存,并在生存的基础上参与竞争、求得发展、走向成功。这也就是重新塑造自我的过程。

而这一切,都要从维护和保持身心健康谈起,身心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财富。

健康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对健康的理解却并非人人正确。许多人以为身体没病、各种器官功能正常、体力充沛就是健康。其实这是健康的原始含义:生理健康。然而,忽视了心理健康不仅是忽视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忽视了健康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是说,现代人健康的含义虽然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3个方面,但心理健康是决定因素。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从健康卫生角度纵观人类历史,如今处在什么阶段呢?

第一阶段,在百兽争强的远古年代,人类维护生命与健康的死对头是许多凶猛的飞禽走兽,人类必须集中全力和野兽拼争并战而胜之才能生存。火的发现和工具的发明,使人类提高了本领,人类站起来了,获得了在地球这个竞技场上的王牌,成了万物之灵,健康地生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

凶猛的禽兽虽然被降伏,而早就隐藏在人体内的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越来越猖獗,成了人类生存与健康的主要敌人。在第二个阶段,病菌引起的一次又一次的鼠疫、霍乱、天花等瘟疫的流行,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于是,人类又千方百计地发展医药科学。比如,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看清了瘟疫的“庐山真面目”;抗生素的发明和应用才基本上使人类的努力取得成效,战胜了可怕的微生物。到了20世纪末,这场卫生革命的任务大体上完成了。

然而,新的威胁又摆在人类面前,这就是心理问题。其实,人类一直存在着心理问题,只是原先不是主要危害,只有当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和医疗卫生问题后,这个矛盾才上升到了主要地位。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知识和信息量的空前爆炸,各种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却也带来了压力加重、刺激增多、人际关系复杂多变以及物欲对人的异化。于是包括心理疾病,也包括恶劣心境和不良情绪的各种心理问题,便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与危害。所以,这第三个阶段的特点便是心理决定健康。心理问题成了人们必须警觉和制服的看不见的杀手。

据世界权威医学专家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及其他一些疑难病和富贵病,主要源于或恶化于心理因素,绝非由于传染,也不能统统归咎于病理因素。我国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由不良情绪引起的高血压病人约占74%;美国某大医院调查500名肠胃病患者,由恶劣心境致病者占75%;我国某大医院对门诊病人的调查发现,69%的病因是由身处逆境、焦虑不安引起的,由不良情绪导致癌症的比例更大些。因而,在欧美有许多高明的医生已经用病人的“生活大事记”来诊断病情,因为不联系病人的心理问题,不转变病人的心态,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

心理状态是生命的指挥仪和导向仪,尤其是情绪对人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之中,最能使人患病夭亡的就是恶劣心境和不良情感。然而,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应该承认,逆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精神压力之所以能使人患病、消沉,是由于人们对压力缺乏心理弹性和积极的心态。如果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精神压力,就能在逆境中奋起使之无碍于心身健康。所以我们说:心理决定健康,信心是大半个生命。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心情。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靠金钱买来的健康,也不可能有用闲暇换来的快乐,更不可能有以饱食终日、养尊处优而得来的生机与活力。生存的危机呼唤积极的心态,维护第一财富,选择良好的生活方式,关键也在发展积极的心理态度。所以,在现代社会,我们要想健康地生存,就必须具有自由而开放的心态。

平衡心理

两年前,北京曾经开办了一个独特的训练营,称为“拓展”训练。拓展训练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它设计了一些户外的游戏项目——当然所有的项目都有它们的目的——然后让参加训练的学员一一去通过这些训练项目。

拓展训练中有一项游戏项目是在10米高台前方大约半米的空中悬着1根吊着的横木,每个学员都必须从10米高的台上起跳,然后向上,向前跃起,抓住那根横木。其实,横木的高度和跨度都是每一个成年人轻而易举可以抓住的。如果从平地起跳,抓住同样高度和跨度的横木,任何一个健康的成年人都可以办到。但放在10米高的台上就不一样了。

辅导老师给每一位学员保证,即使他们没有抓住横木也绝对安全,因为在10米台下面张着一张网。前面尝试的学员也给后面的学员作了表率,每个人都十分轻松地抓住了横木,有些学员抓住了横木又松手,也安全地掉在网里,毫发无损。但有一位年轻的女记者站在台上,无论辅导老师和她的同事如何鼓励,她涨红了脸,脚哆嗦着,始终也不敢跳起来去抓那横木。她自己很清楚,只要跳起来就一定可以抓住那横木的;她也完全信任下面的网,相信自己不会有任何危险。而且她也不是那种害怕在人前丢丑的人。可她却怎么也不敢跳起来,别的小姐最多犹豫一两分钟就能轻松完成任务,可她站在上面足足有一个多小时,始终没有跳起来。她没有尝试就下去了。

这位年轻的女记者她的问题出在心理的不平衡上。她的认知告诉自己一定可以成功,一定要尝试成功;可她的情绪却是另外一回事。认知和情绪的冲突使她无法采取行动,而无法行动的尴尬又加深了她的消极情绪。总之,她告诉自己应该有信心,她跳跃的能力和横木的位置使她毫不怀疑自己只要跳起来就能取得成功,可是,她的糟糕的情绪:紧张、胆怯和慌张,完全消灭了她的自信,抑制了她采取行动。她只需跳起来就成功,可她实在连跳起来的勇气也没有。

在对成功的追求中,我们许多人都面临同样的处境。环境使我们必须去做一件事,我们的认知也知道该怎么去做,而我们实际上也有能力去做,可是情绪问题妨碍了我们采取行动。这实际上不是能力是否能做到的问题,而是心理不平衡的问题。

良好的心理品质首先就是自我心理结构的平衡,以及相应的能力结构的平衡。在平衡的基础上,才谈得上信心和勇气的问题。我们是否有信心,并非认知或行动上的困难,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信心,在认知上不会首先退缩,在行动上也能够办到(否则就不是信心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可是,消极的情绪化解了认知上的信心。

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中,情绪对人的影响和制约是最大的。因为情绪往往不受意识的支配,而它却又是认知活动、行为的心理背景。同样,情绪能力(EQ)对我们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的发挥也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在自我激励、人际沟通、挫折承受等方面,情绪能力都成为核心能力。但人们往往忽略最多,也最容易失控的,恰恰是情绪能力。

因此,增进自己的情绪能力,平衡好自己的心理能力,对于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奠基的意义。

寻找逝去的纯真

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有人曾经对他人抱怨过:“我愿意再回到儿童时代,无忧无虑的。但是我有家庭的担子、经济上的操心事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我怎么能像个孩子,同时又作一个尽责的成年人呢?”事实上,如果你自愿回到儿童般的状态中,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放弃当一个成年人。它仅仅意味着让你更自由自在一些,让你摘掉成年人的面具,记住你最初那双睁大了的双眼,并且发自内心地赞叹整个世界以及其中的一切事物和人。

我们在神话故事中听到过:在地球上有一个地方,那里有个神奇的喷泉可以使人返老还童。可实际上,要想在喝的水里、用的化妆品中以及任何身外之物中寻找人失去的青春都是荒谬可笑的。但是,你只要允许自己再成为一个孩子,你就可以从自身汲取那源源不断的青春之泉。下面就是寻找这一源泉的五条途径:

1.发自内心的笑

人们在孩提时代总是喜欢笑。有时候,孩子们会无缘无故地笑,那是抑制不住满心的欢喜。如果你的笑声越来越少,你就要想办法别把事情看得过分认真。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在小时候觉得十分伤心的经历,现在想起来都是很好笑的——而把它们一笑置之。

下一次当你遇到什么烦恼的事,就问问自己:“过些时候,这件事会不会也变得好笑呢?”如果是的话,你也许现在可以一笑置之!有一个朋友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我读六年级的时候,我被学校勒令停学几天,原因是我在自助食堂里乱扔豌豆。那时候,我一直在积极努力,渴望得到一笔奖学金,好到一所私人中学读书。在回家的路上,我丧气极了。‘得了,’我想,‘这下吹了,他们绝不会再给我奖学金了。’就在这个时刻,我似乎听到有人小声说:‘你才只有13岁,你觉得被勒令停学就是世界的末日了吗?而且这只是为了在食堂里扔豆子?’想到这儿,我不再感到悲伤,并且开始笑起来。”

2.插上幻想之翅

孩子们喜欢梦想,喜欢运用他们的想象力。还记得你小时候,你的房间在夜里会充满了印第安人或戴着熊皮帽的拓荒者吗?还记得一根树枝怎样变成一根神奇的魔杖,一把扫帚又怎样变成了一匹马吗?这个丰富多彩、天真烂漫的幻想世界不仅仅是趣味横生的,而且还是你生活中最健康的一部分内容。很可能你小时候愈是沉浸在幻想中并且受到更多的激励,你在今天愈是表现出创造精神。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也可以允许你自己享受同样有趣的幻想以及精神健康的好处。你可以写下20条你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论是参加马拉松比赛、上电视还是去欧洲旅行。现在,划去那些看起来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的幻想。最后,你会至少得到一项你今天就可以实现的梦想。马上去实现它吧。然后,你再开始计划第二件最切实可行的事。慢慢地,你就会实现许许多多看来“幼稚可笑”的幻想,而且大部分都会被证明是实实在在的成就。

3.顺其自然

人们在孩子时总爱为一时的感情冲动和冒险行为而大喊大叫。然而,大人们也最容易不自觉地压制自己对自己的孩子们流露出的感情。我们不停地叮嘱孩子们“小心点”,要他们循规蹈矩。我们用这种方式向他们灌输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同时夺去了他们对生活天生的好奇心。

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一件事不是按计划进行的,对于所有的目的都要详加解释;如果你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精心策划、按部就班并为此而感到困扰的话——那么你就是忘记了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了。

下一次,当一个朋友一时兴起建议你去干什么事、而你张口要说“哦,我不行”时,等一等,先问问你自己:永远一成不变地说“我不行”,你受得了吗?请倾听你自己那个早已失去的孩童的心声吧!

4.投入生活

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同时,还要大胆接受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排除和解脱心理矛盾与冲突,消除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从而恢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状态。

5.承认现实

当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他没有那些关于“世界能够或者应当不同于它的本来面目”的想法。随着孩子长大,他渐渐地懂得了如何去支配某些东西:如何从杯子里喝水,怎样割草坪、交朋友——也就是从那时起,困难大概就出现了。变得精通于“事物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年轻人,可能会对世界没有遵从他的期望或需要而感到愤愤不平。

就拿对待天气的态度来说吧。孩子们把暴风雪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来接受,并为它而纵情欢呼。然而,许多大人却感到垂头丧气,因为他们的计划受到干扰。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不论你是多么愤懑,风雪也不会自动地抽回到空中去。

这五条途径,也可以说这五种品味将会帮助你找回你身上失去的童心——这种童心深知怎样最有效而愉快地对待所遇到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而不受威逼利诱的禁锢。让你自己重新获得童雅天真的本性,你就会享受到心灵上的宁静,并且在心灵深处青春永驻。

沉静从容追求极致

从容是一种心灵优势

能镇定且平静地注视一个人的眼睛,甚至在极端恼怒的情况下也不会有一丁点的脾气,这会让人产生一种其他东西所无法给予的力量。人们会感觉到,你总是自己的主人,你随时随地都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会给你品格的全面塑造带来一种尊严感和力量感,这种东西有助于品格的全面完善,而这是其他任何事物所做不到的。

“心理平衡的实际价值和它的主要影响力之一,”比利斯·卡曼说,“是为那些人创造心灵优势提供了机会。”这种“心灵优势”使得那些能自我控制、保持心理平衡、内心及行为从容自若的人,超越了那些心理不平衡、情绪没有定性的人。

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的丰裕和生活的多样化,这似乎已是无可辩驳的事实。然而,即使在刚刚开始步入现代化的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比过去丰富的物质的同时,却感到平和、安宁和从容正越来越稀缺。本来,现代社会提供给人们最激动人心的许诺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无限多样的充裕的选择。人们似乎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去选择去过一种更适然更惬意的生活。

事实却恰恰相反,人们最终的选择结果,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所从,不知所属,忙乱不堪,浮躁不堪。

曾有人这样说过,“无论对任何人而言,忙乱不堪,没有定性,就意味着心理的某种失衡、虚弱和脆弱,这意味着无论他走到哪里,整个世界都是一团喧嚣。”一个人不具有心理弹性,内心不能在保持均衡的情况下活动,内心失衡,就意味着破坏性的东西,意味着混乱的状态,意味着整个生活中充满喧嚣和不安的气氛。

真正强大的男人或女人是不会为忙乱的琐事所困扰的。这样的人去任何地方,都不会遇到很大的烦恼,无论他错过了火车还是火车迟了,无论天下雨还是下雪了,无论他“不喜欢它”还是他的旅程因为某个预想不到的问题而被耽搁,这些琐事都不会影响到他。他会一声不响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或者对不利的处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干脆不理它,转而去做别的重要事情。

他们内心和谐、安宁、乐观和从容,他们身负很多事情,但他们能分清主次,有条不紊,从容自若地来应付。“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他们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惧,他们悠哉游戏、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地应对一切。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很大的国家,像炖一条小鱼一样简单。传说舜在位时,弹琴赋诗,从容儒雅,把天下治理得很好。

现代生活的确使每个人都感到了一定程度的紧张,但古人既然治理国家都能做到那么从容不迫,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为何就不能举重若轻呢?

和谐、安定、从容不迫是一种滋补剂,能全面提升我们的精神品位,也能滋养我们的身体。这种从容从内心而始,有效控制自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就好像一片没有用的沼泽地,”一个天才的作家说,“可以变成一块种满了黄金谷物的田地或一片富饶的果园,只要把池里的水抽掉,并且把那些水流引导到一条建造好的水渠中就可以了。而一个人也同样,他可以通过征服并引导这些思想水流,在自身体内获得平静。于是,他拯救了自己的灵魂,使自己的心灵和生命开花结果。”

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无论是多么的荒凉或不和谐,或者一个人的生活条件是多么艰难,这都无关紧要。在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着巨大的潜能,这使他能在每一次暴风雨和外在不利环境的重压下保持真诚和平静,他是自己的主人。他可以这样指导他的思想,甚至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这样,任何事物都无法破坏他对天赐的巨大潜能的开发和利用。

不用做“赶上时代”的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变得复杂而紧张,工作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最令人头疼的是知识爆炸,信息也爆炸,每天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实在令人应接不暇,这迫使我们每天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领域如此显著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人因此而焦虑、失眠、易怒或出现心理障碍,对身心的影响较大。

前几年美国的丹尼尔·伯斯丁曾撰文指出:“大量的信息正在泛滥并削弱着我们的思考力。”每日每时,这些随时由各处涌来的新闻把我们的头脑的每一个角落都塞得满满的,把我们的知识和理解力都挤了出去。使我们不能专心考虑当前的问题。

当然,我们都需要信息,作为公民、消费者,我们需要它;我们的科学技术人员需要它,以求赶上时代而不落伍。因此,问题不在信息无用,而是它发展太快,使我们不知所措。最糟的是,信息使人上瘾,我们渴望得到它,因此不知不觉地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了许多无关的东西。结果,我们这个时代便出现一种“赶上时代的人”,他们知道的东西很多,但却愚昧,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这种人也许知道许多国家元首的私人怪癖,名人的言行,产油国石油涨价的威胁。但讲到知识的领域,谈及外交政策、经济、政治,他却茫然无知。

任何信息材料的价值通常是以其形成及发布之间的那一段时间长短而决定的。这就是说,书比杂志的价值高,杂志比报纸的价值高,报纸又比电视或新闻广播的价值高。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开始依靠程序逐步摆脱信息。可以先偶然停止一两天不看报纸和电视新闻,然后逐渐每星期只读一次报,只看一晚电视新闻。我们可以读一下新闻周刊来代替。

不久就会发现,这期间大量信息虽然漏看并不会感到可惜,却可以读几本书以补充我们的知识。

从大量无足轻重的“信息网”中摆脱出来,你会惊奇地发现,工作起来轻松多了,生活起来轻松多了,更重要的是你的内心更安适更宁静,人也更从容了。

拥有一颗自在的心

“从容、沉稳”的相反词为“急躁”。急躁是从人的竞争的心理所引发出来的,或是挑战目标失败、事情的结果未能如你所愿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

调查汽车销售人员时发现,同一个时期进入公司的员工之间,经常会出现销售竞争的压力,大家为争取好业绩而彼此互争的苗头。在这些人中,个性急躁的人通常销售业绩都不甚理想,反而是那些脚踏实地、行事稳健的人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因为急躁的心理会致使人的行为能力低落,为了让自己能够经常保持从容、沉稳的心态,不妨做做以下的各项心理建设。

1.充裕的“心灵”

“充裕”一词可以用在很多方面,例如金钱的充裕、地位的充裕或是空间的充裕等等。

然而,人类如果要存活下来,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拥有一颗自在与充裕的心。

2.培养“思考能力”

即使有突发事件发生,也不会慌张失措、自乱阵脚,反而能冷静地处理事情,这样的人表示他具有宽裕的心灵。要能够产生出足以沉着地处理事情的宽裕之心,主要靠的是思考能力。

3.拥有充裕的人际关系

社会就像是人际关系的网络一样,与人交往如能以体贴与宽厚之心互相对待,人际关系的网络自然会变得强韧,并能为自己带来丰沛的人际关系。有句话说“友情乃是万灵丹”,真诚的友谊将使你的心灵更加充裕,并可带给你一生的幸福。

4.经常保持反省之心

情绪的宽裕亦是经由这类小反省所形成。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行为与想法是否有受到别人左右的情形?是否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被人称赞时是否会感到很高兴,受到轻视时是否会变得沮丧?

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来决定,自己一定要对自己负责。没有一颗自在心的人,通常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并且时时期待能获得别人的赞赏,这样活得就像一个没有定心的浮躁。

行动如欲自动自发,就必须培养下列几个好习惯:

(1)自己的事尽量自己来做。

(2)养成自己的东西由自己选择的习惯。别像小孩子一样依赖心很重,连自己的喜好都要靠别人来决定。

(3)对刊登在报章杂志上的社论与别人的意见应经常详加阅读,并试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做。

(4)一旦决定了自己的行动方针与计划,就应确认其实践度有多少。

(5)平常生活应保持着自己的想法与信念。

一般而言,心灵上不够自在的人,其特性为性急且无法平心静气,总是一副慌慌张张的样子。

一个智者问一个年轻人如下一些问题:

问:你说你从家里走到车站这一路上,只要有人走在你面前,你一定会超过他,请问你超过多少人呢?

答:反正,只要有人走在我前面,我就以超过他为乐。等到了车站,一想起今天又不知超过多少人,自己不由得就笑了起来。

智者说:我劝你不要再玩这种游戏了,走得快你死得也快。如果换成是我,只要超过走在我前面的一个人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任由他们赶过我。

这位智者道出了自在心灵的人生哲学。不管是超过别人或让人超过,心灵上的自在是很重要的。超过也好,被超过也罢,反正人生都得过下去,何不优哉游哉地生活。而如何保持柔软的思维与心态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车站的长阶梯一定有可以让人休息的平台,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建议大家,不妨让自己过一个“可以喘口气的人生”。

仔细想想,自己是否经常为解决眼前的问题与目标而忙得晕头转向?而致使这样的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往往都源自于自己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请大家记住一点,没有自在的心灵是很难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从容地享受生活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

林语堂也持同样看法,他说:“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

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工作、学习、赚钱、求名,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享受:可口的饭菜,温馨的家庭生活,蓝天白云,花红草绿,飞溅的瀑布,浩瀚的大海,雪山与草原,大自然的形形色色,包括遥远的星系,久远的化石……

此外还有诗歌,音乐,沉思,友情,谈天,读书,体育运动,喜庆的节日……

甚至工作和学习本身也可以成为享受,如果我们不是太急功近利,不是单单为着一己的利益,我们的辛苦劳作也会变成一种乐趣。

让我们把眼光从“图功名”“治生产”上稍稍挪开,去关注一下上帝加于我们生命、生活中的这些美好。

据说恺撒与亚历山大就是在战事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正当的生活乐趣。他们认为,享受生活乐趣是自己正常的活动,而战事才是非常的活动。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认为,他们持这种看法是明智的。“这不是要使精神松懈,而是使之增强,因为要让激烈的活动、艰苦的思索服从于日常生活习惯,那是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的。”蒙田更提出:“我们的责任是调整我们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去编书;是使我们的举止井然有序,而不是去打仗、去扩张领地。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

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创造财富,发展经济,这当然是正经的事。享受生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只有衣食无忧,才能谈得上文化和艺术。饿着肚子,是无法去细细欣赏山灵水秀的,更莫说是寻觅那诗意。所以,人类要努力劳作。但劳作本身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是“生活得写意”。一方面勤奋工作,一方面使生活充满乐趣,这才是和谐的人生。

我们说享受生活,不是说要去花天酒地,也不是要去过懒汉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如果这样“享受生活”,那才叫糟蹋生活。

享受生活,是要努力去丰富生活的内容,努力去提升生活的质量。愉快地工作,也愉快地休闲。散步,登山,滑雪,垂钓,或干脆就是坐在草地或海滩上晒太阳。在做这一切时,使杂务中断,使烦忧消散,使灵性回归,使亲伦重现。用乔治·吉辛的话说,是过一种“灵魂修养的生活”。

爱因斯坦刻苦地攀登科学高峰,他也没忘了时时拉拉小提琴,让心灵沉浸在美妙的音乐里。毛泽东一生日理万机,仍会忙里偷闲,去江河游泳,和大自然亲近。陈毅国务繁忙,却总要抽空下下围棋,领域黑白世界的妙趣。

到了星期天,许多人由于积习使然,简直丧失了享受自由的能力,不知道怎样才能高高兴兴把这一个没着没落的闲日子打发掉。这一天,就是那些郊游的人也不见得能过得多么舒服。

我们会工作,会学习,但还不会真正享受生活,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的大遗憾。学会享受生活吧,真正去领会生活的诗意、生活的无穷乐趣,这样我们工作起来,学习起来,也就会感到更有意义。

简单自然,快乐从容

尘世生活中为许多人所追求的舒适的物质享受、为人欣羡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等。今日的青年人追求的“时髦”“新潮”“时尚”“流行”,也是一种“世味”,其中的内涵说穿了,也不离物质享受和对“上等人”社会地位的尊崇。专注于此,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忙碌起来——或拼命打工,或投机钻营,应酬,奔波,操心……你就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地躺在家中床上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朋友坐一起“侃大山”的闲暇,你忙得会忽略了自己的孩子的生日,你忙得会没有时间陪父母叙叙家常……

菲律宾《商报》登过一篇署名陈美玲的文章,作者感慨她的一位病逝的朋友一生为物所役,终日忙于工作、应酬,竟连孩子念几年级都不知道,留下了最大的遗憾。作者写道,这位朋友为了累计更多的财富,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他终于将健康与亲情都赔了进去。那栋尚在交付贷款的上千万元的豪宅,曾经是他最得意的成就之一,然而豪宅的气派尚未感受到,他却离开了人间。作者问:“这样汲汲营营追求身外物的人生,到底生命感知何在,意义何在?”

这位朋友显然也是属“世味浓”的一族,如果他能把“世味”看淡一些,像陈美玲那样“住在恰到好处的房子里,没有一身沉重的经济负担,周休二日不值班的时候,还可以一家大小外出旅游,赏花品草”……这岂不是惬意的生活?

陈美玲写道:“‘生活简单,没有负担’,这是一句电视广告词,但用在人的一生当中却再贴切不过了。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迷惘里,还不如过着简单的生活,舒展身心,享受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满足来得快乐。”

“只有简单着,才能从容着、快乐着。”不奢求华屋美厦,不垂涎山珍海味,不追时髦,不扮贵人相,过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一种外在的财富也许不如人、但内心享受充实富有的生活。这是自然的生活,有劳有逸,有工作着的乐趣,也有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自由活动的闲暇。

西方包括美国的许多人,现在倡导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他们试着离开汽车、电子产品、时尚圈子,看能不能活得快乐。这被称作“草根运动”。他们强调简化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抛弃物欲,而是要把人的专一于身外浮华物上的注意力移出适当比例,放在人自身上、精神上、心灵情感上。过一种平衡和谐从容的生活,一个真正有感知的人的生活,实质是提升生活品质。

有“布衣将军”之称的冯玉祥生活简单,1934年春,蒋介石派孙科来拜访冯玉祥,冯玉祥以惯常的家常饭招待,吃的是馒头、小米粥,只有四样小菜。孙科吃得很香,说:“我在南京吃的是海参鱼翅,却没有冯先生的饭菜香甜。真怪!”怪吗?在崇尚简单生活的人看来,这才是生活的真味。

简单的生活,快乐的源头,为我们省去了多少汲汲于物外的烦恼,又为我们开阔了多少身心解放的快乐空间!

“简单生活”并不是要你放弃追求,放弃劳作,而是说要抓住生活、工作中的本质及重心,以一两拨千斤的方式,去掉世俗浮华的琐务。卡尔逊说:“简单生活不是自甘贫贱。你可以开一部昂贵的车子,但仍然可以使生活简化。一个基本的概念在于你想要改进你的生活品质而已。关键是诚实地面对自己,想想生命中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nHaBi2ChjnJ7wUFdXGckcb/Ze/+HEf5K89vDhmLQ2hP2GnjaHXeiC8Ij+NcnyRB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