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就是船长
邢群麟,宿春礼

公司:永远前进的巨轮

公司就是你的船

在波澜壮阔的市场海洋里,企业就像是一条船,若没有了企业这条船,船上所有的人就无法生存。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一旦上了这条船,他们的命运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他们有着共同的方向、共同的目的地,船的命运就是所有人的命运。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是美国导弹驱逐舰本福尔德号的舰长。1997年6月,当迈克尔·阿伯拉肖夫接管本福尔德号的时候,船上的水兵士气消沉,很多人都讨厌待在这艘船上,甚至想赶紧退役。

但是,两年之后,这种情况彻底发生了改变。全体官兵上下一心,整个团队士气高昂。本福尔德号变成了美国海军的一只王牌驱逐舰。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用什么魔法使得本福尔德号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这是你的船!”

迈克尔·阿伯拉肖夫对士兵说:“这是你的船,所以你要对它负责,你要让它变成最好的,你要与这艘船共命运,你要与这艘船上的所有人共命运。所有属于你的事,你都要自己来决定,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从那以后,“这是你的船”就成了本福尔德号的口号。所有的水兵都觉得管理好本福尔德号就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公司就是你的船。只要我们上了公司之船,我们的命运就和这艘船捆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艘船就是我们共同的船。船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船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如果哪一天,船不幸倾覆了,我们所有的人都会葬身大海。船能否正常行驶与我们每一个人生死相关。我们要把自己的未来交给自己的船,使它变得更加强大繁荣。

在微软公司,每个人的前途和公司的命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微软员工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这使得他们对于任何事情都为公司着想,全力以赴。正是微软员工这种主人翁精神,微软公司才能取得今日的辉煌。

公司就是你的船。公司的命运和每一名员工是分不开的。每个人都需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意识。主人翁精神发挥好的企业会是一个同舟共济、充满朝气的企业;相反,主人翁精神发挥不好的企业,只是一个机械化的运作车间,迟早会迷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国内有一家知名企业对内部员工进行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训,讲师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新娘过门当天,发现新郎家有老鼠,嘿嘿笑道:“‘你们’家居然有老鼠!”第二天早上,新郎被一阵追打声吵醒,听见新娘在叫:“死老鼠,打死你,打死你,居然敢偷‘我们’家米吃!”

讲到这,讲师自然也就点出了要旨:每位员工进入公司后,都应有“过门”心态,树立主人翁精神!

公司就是你的船,每个人上了船,也要有“过门”的心态,在内心树立“这是我们的公司”的意识,把自己放在公司主人翁的位置上。

A公司推出了新的产品,需要更新品牌,公司所有员工都为更换品牌的事情忙得不亦乐乎。其中有一个小插曲,公司在全国有七八十面的路牌广告全部要更换刷新。有一天,公司负责品牌传播的小王跑来跟总经理说,他认为有一笔3万元的经费可以省下来,因为这七十几块路牌大小都不一样,本来是要找广告公司来帮公司做出七十多种图档,要花3万元,其实我们内部的美工加班加点做个一两天,就可以做完,那这笔钱就可以省下来了。

其实在这个品牌更换的过程当中,公司花的钱很多,这一笔钱早就是在预算内的,可是小王想到这个问题,在主人翁精神的驱使下,小王提出了这样的提议。

主人翁精神对于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主人翁精神,都把公司内部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的话,公司无形当中会产生强大的竞争力。大家会把所有可能的成本降低,包括信息的成本、合约的成本、监督的成本、实施的成本,都可以大幅度地下降;对于公司的发展,大家也能够献计献策,对自己的工作,也能够尽职尽责,这一切,都保证了企业的竞争力。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但日本经济发展有一个致命的软肋:能源。

日本的能源完全依赖进口,在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输出国实行石油禁运,日本遭受重大损失。1973年至1974年间,日本通货膨胀率竟然高达25%,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

在这场灾难中,日本很多企业停产或破产,企业员工无所事事,很多人不得不暂时回家。那时,日本基本上全部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回家等于休假或待岗。

但是,回到家的员工根本没有心思待在家里,他们又陆续回到企业,清理车间,剪除杂草,或者干点别的事情,不管干什么,都比在家里闲着踏实。而且,他们并不是受他人指派才这么干的,而是自发的,不是为了赚钱,而纯粹是出于对企业的忠诚和热爱,他们认为企业出现困难,自己有义务尽力帮助企业。有一位工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回到家时,妻子训了他一顿:“公司遇到如此大的困难,你怎能安心待在家里呢?”

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之所以能够拥有索尼、松下,本田这样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和他们这种与公司共命运的主人翁精神是分不开的。

公司就是你的船。作为公司的一员,不管你是司机、推销员,是会计,还是库管员;也不管你是技术开发人员,还是部门经理;哪怕你仅仅是一名清洁工,只要你在公司这条船上,你就必须和公司共命运。你必须和所有的公司员工同舟共济,乘风破浪,驶向你们的目的地。

只要你是公司的员工,你就是公司这条船的主人。你必须以主人的心态来管理、照料这条船,而不是以一种乘客的心态袖手旁观。

记住:在这船上,你是主人,而不是一个乘客!

你是船员,也是船长

公司就是你的船。在这艘船上,你是船员,也是船长。无论你是一名普通员工,还是一名高层主管,都应当把自己看成公司的主人。英特尔总裁安迪·葛洛夫在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时,提出这样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作自己开的一样。”

把公司看做是自己的,与公司同舟共济,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更重要的是,你能心安理得地入眠,因为你清楚自己已全力以赴,已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每天早上吃过早饭,约翰都会精神十足地开着车去公司上班。公司中的同事每天都会看到约翰神采奕奕地展开各项工作,无论多难的任务他都不退缩,无论做多少事情他也不喊累,而且他做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同事们都对约翰充沛的精力感到由衷的钦佩,同时也为此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工作一天下来,大家都觉得累极了,约翰不仅不感到累,而且似乎还工作得意犹未尽。

更令同事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约翰还常常加班,而且还主动申请干那些没有人愿意干的棘手工作。当公司出现危机时,他不像其他同事那样急着另谋生路,而是像公司总裁一样急着寻找制服危机的方法……

“约翰好像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财产,或者他是一个天生的工作狂,否则的话,他怎么会如此热爱工作,如此为公司的事情大伤脑筋?”公司中的同事们都这样评论约翰。那么公司是如何看待约翰的呢?让我们听听在一次员工大会上,公司总裁的一段讲话吧:

“公司今年的最佳员工仍然是约翰。约翰先生已经连续5年获得了此项殊荣,他的家庭应该为有他这样的成员而感到骄傲,他的朋友也应该以有他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自豪,所有员工也应该为有他这样的伙伴而受到激励,公司更为有这样的员工而倍感荣幸。另外,公司的发展也正是在像约翰一样忠诚和优秀的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的。在此,我感谢约翰,感谢像他一样为推动公司成长付出切实努力的员工。”

约翰更是以自己在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经历验证了公司总裁对他的高度评价:他现在是公司的执行副总裁之一,而且是公司最信任的副总裁之一,而他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助理。

有人问约翰为什么工作起来不知疲倦,为什么愿意为公司付出这么多精力时,约翰回答:“工作让我感到快乐,对于我来说,工作是一生当中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当我接受一项工作时,我实际上是在完成一样让我有强烈成就感的使命,而且这项任务越富有挑战性,我内心的成就感就越强。至于我为什么愿意为公司付出那么多的精力,我想这个问题更容易回答,因为我的事业和公司的事业是绑在一起的,因此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司就是我的合伙人,我们必须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如果我努力了、进步了,那么公司的事业就会得到发展;同样,公司的持续发展又为我个人的进步创造了最优越的条件。所以我认为,我为公司付出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也是应该的。”

约翰先生的精彩回答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公司就是你的船,在这艘船上,你既是船员,也是船长,你是这艘的主人,你的一切行为要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利益,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珍妮是一家外贸公司的普通职员,负责递交文件、打扫环境卫生、清理垃圾等杂务。工作琐碎且辛苦,不过她总是尽心尽力,没有怨言。

珍妮连续五年上班全勤,无论刮风下雨从未迟到早退,而且乐于助人,年年当选优秀员工。她自愿放弃每两周一次的周六休假,也从未填报加班费。珍妮经过的公司角落,你不会看到不该亮的灯、滴水的龙头,或是地上的纸屑。

珍妮还是公司环境的维护者。清理垃圾时她坚持实施垃圾分类,印坏的纸张或是一些背面空白的废纸,她都裁成小张分给同事做便条纸,其他废纸只要是可以回收的,就一一摊平后与废纸箱一并捆绑卖掉,得到的钱捐给工会。

显而易见,珍妮已经把企业视为自己的家了。她赢得了同事们由衷的敬佩,尤其当拥有高学位的员工抱怨工作不顺时,看到她每天很认真的做事时,也就无话可说了。两年后,珍妮靠着把自己当作企业“主人”或“合伙人”的责任感,在那些学士、硕士们的羡慕中被破格提升为总务主任,进入公司中层主管的行列。

不管老板在不在,不管你的公司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你都愿意全力以赴,与公司同舟共济,这就是主人翁的心态。如果你认为是在为别人工作,必须靠别人的监管才肯工作,那你注定一辈子是个平庸者。而优秀的员工心里总是这样想:只要我在公司一天,就要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在公司这艘船上,我既是船员,也是船长,我要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每个人都可以使公司产生变化

每一名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是船长。每一名员工都应当意识到自己对公司的责任,为公司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IBM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一种意识——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对同事的工作和目标有所了解。员工主动接触高级管理人员,与上司保持有效沟通,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积极主动,并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在IBM公司的理念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无论这个人是管理者、普通员工、顾客,还是竞争对手。IBM公司尊重每一个员工的想法。在IBM,每个人都可以使公司有所改变,公司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进步,都与个人密切相关。虽然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企业理念,但是却对所有的员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仅是IBM,许多著名的公司已经认识到员工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性。

美国惠普公司创建于1939年,该公司不但以其卓越的业绩跨入全球知名的百家大公司行列,更以其对人的重视、尊重与信任的企业精神闻名于世。惠普的创建人比尔·休利特说:“惠普的成功,靠的是‘重视人’的宗旨,就是相信惠普员工都想把工作干好,有所创造。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就能做得更好。”

3M公司鼓励所有的员工提出新点子,可粘贴的小记事本就是一个普通员工的发明,现在它已经是办公室文员案头必备的办公用品。

在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宣传画册上印着这样醒目的文字:“我们有全美国最出色的驾驶员。”的确是这样,西南航空为他们的驾驶员感到十分自豪。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西南航空一年内在汽油上的花销大概是35亿美元,管理者想尽办法,都无法使这个成本降低。但是西南航空公司的驾驶员们却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这一成本缩减了10%。因为西南航空的每一位驾驶员都知道在机场内如何走近路,他们十分清楚走哪一条滑行跑道最节省时间。每一个飞行员在飞行时都能有意识地节省时间,而节省一分钟,就意味着节省8美元,这样算下来,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

苹果电脑公司认为,“人人参与”、“群言堂”的企业文化是公司生命力的源泉。苹果公司说,他们愿意发现每一个员工智力的闪光点,他们鼓励每个员工说出对新产品开发的想法,发表自己的创意。正是这种人人参与的企业文化构筑了苹果公司最坚实的基础。

林是一名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他到一家钢铁公司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现很多炼铁的矿石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冶炼,一些矿石中还残留着没有被冶炼充分的铁。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公司会有很大的损失。于是,他找到了负责这项工作的工人,跟他说明了问题,这位工人说:“如果技术有了问题,工程师一定会跟我说,现在还没有哪一位工程师向我说明这个问题,说明现在没有问题。”林又找到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对工程师说明了他看到的问题。工程师很自信地说:“我们的技术是世界上一流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工程师并没有把林说的看成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还暗自认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明白多少,不会是因为想博得别人的好感而表现自己吧。

但是林认为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于是拿着没有冶炼充分的矿石找到了公司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他说:“先生,我认为这是一块没有冶炼充分的矿石,您认为呢?”

总工程师看了一眼,说:“没错,年轻人你说得对。哪来的矿石?”

林说:“是我们公司的。”

“怎么会,我们公司的技术是一流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总工程师很诧异。

“工程师也这么说,但事实确实如此。”林坚持道。

“看来是出问题了。怎么没有人向我反映?”总工程师有些发火了。

总工程师召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来到车间,果然发现了一些冶炼并不充分的矿石。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监测机器的某个零件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冶炼的不充分。

公司的总经理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不但奖励了林,而且还晋升他为负责技术监督的工程师。总经理感慨地说:“我们公司并不缺少工程师,但缺少的是负责任的工程师,这么多工程师就没有一个人发现问题,并且有人提出了问题,他们还不以为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具有责任感和忠诚于公司的人才。”

林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晋升为负责技术监督的工程师,可以说是一个飞跃,他的成功就是来自于他对工作的责任感和参与精神,正是这种参与精神让领导者认为可以对他委以重任。

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讲,每一名员工都是至关重要的,都是公司前进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有些人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从而淡化了自己的主人翁精神,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因而很少去考虑自己在公司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这不仅对公司是一个损失,对其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有一位年轻的修女进入修道院以后一直从事织挂毯的工作,做了几个星期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干这种无聊的工作了。

她感叹道:“给我的指示简直不知所云,我一直在用鲜黄色的丝线编织,却突然又要我打结、把线剪断,这种事完全没有意义,真是在浪费生命。”

身边正在织毯的老修女说:“孩子,你的工作并没有浪费,其实你织出的很小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老修女带着她走到工作室里摊开的挂毯面前,年轻的修女呆住了。

原来,她编织的是一幅美丽的《三王来朝》图,黄线织出的那一部分是圣婴头上的光环。她没想到,在她看来没有意义的工作竟是这么伟大。

一艘巨轮的航行要靠每一位船员的共同努力。无论你是大副还是水手,无论你是机械师,还是船舱底下的司炉工,你都应当把自己当成这艘船的船长,把自己看成船的主人。同样,在公司中,我们也应当把自己当成船长,要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将自己的所作所为置于企业的发展之中,把公司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责任,为公司的发展尽心竭力。

用行动推进公司的发展

每个员工的行动都会推动公司的发展,每个员工的努力都会为公司的进步增添一分力量。用实际行动促进公司的发展是每一位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公司就是你的船,只要踏上了公司这只船,公司的发展就与你的行动息息相关。

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在一个公司中为自己的事业奠基。只要你还是某个公司中的一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责任和忠诚。如果你能够将自己的身心彻底融入公司,尽职尽责,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时刻不忘用自己的行动让这个家变得更兴旺、更美丽,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将你视为公司的支柱。

合理化建议是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一个积极的表现,它不只是起到“好产品、好主意”的作用,而且还是发动员工参与管理、促进上下沟通的良好形式。在日本很多企业把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和企业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一个企业要兴旺发达,单靠自上而下的指导是不够的,必须要与自下而上的建议相结合。日本企业千方百计地启发、引导和组织员工提建议,要求员工在家中、车上等都要想问题,他们把合理化建议说成是“把干毛巾再拧出一把水来”。通过合理化建议运动,企业调动了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增强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柯达的建议制度举世闻名,这项制度的诞生,源于一位普通员工对玻璃窗的关心。

1880年,乔治·伊斯曼创立了柯达公司。刚开始的时候,公司只是一个拥有几十人的小公司。如何才能把公司做大,这是乔治一直思考的问题。1889年的一天,乔治收到了一个普通工人写给他的建议书。这份建议书的内容不多,字迹也不怎么工整,但却让他眼前一亮。

这个工人的建议书是这样写的:“建议把生产部门的玻璃擦干净。”

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多管理者没有放在眼里,甚至会认为工人小题大做。以前乔治就是这样想的,他会认为擦玻璃完全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

但这次却不一样,他从这里面看到了其中的意义——这正是员工热爱公司,积极推动公司发展的表现啊。他马上召开了表彰大会,亲自为这个工人颁发奖金。会后,乔治促成相关部门制定了员工建议制度,这项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公司员工提出的建议接近200万个,其中被公司采纳的超过60万个,这些建议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仅仅1983和1984两年,柯达公司因为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所节约的资金就高达1850万美元。

在公司这艘巨轮上,每个人都是船长,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自己成为公司发展的推动力量,为公司的发展积极行动,献计献策,把自己当作公司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尼尔森是波士顿市马里奥特饭店里的一名普通的门房职员。在尼尔森眼中,一个称职的门房职员除了要在第一时间内满足客户的需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应当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主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尼尔森认为一名称职的门房职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时间观念。因为大部分客人的时间都很宝贵,让他们等一分钟就等于等十分钟。

第二,如果有一个客人在餐厅里用餐,应当向他打声招呼,因为他可能很想家。

第三,要留意客人的真正需求。如有可能,一定要给他一点额外的东西。

第四,上班时要面带微笑。你的心情将会对同事产生良好的影响。要把个人的麻烦留在家里。

在工作中,尼尔森给所有人留下了乐于助人,精通业务,热情好客,安全可靠的印象。他懂得如何能让客人觉得受到欢迎。更可贵的是,他往往是客人在离开时接触的最后一个人,他为客人送行时良好的服务态度,常常在客人心中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除此之外,尼尔森一直想方设法为客人提供更优质贴心的服务。例如,他建议管理人员在电梯间装上镜子,这样顾客在等电梯时可以关注一下自己的着装,而不会感到时间难熬;他花几个月的时间动员宾馆总经理投资50万美元,为宾馆车道加盖遮蔽雨水的钢架玻璃天棚。他还建议在旋转玻璃门上印制图案,以免顾客一头撞上。

尼尔森有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就是他能看出在某种情况下缺少什么。有一次,尼尔森参观酒店的总统套房,结果发现出了问题:“是什么人设计的?全宾馆最昂贵房间的窗户居然没有面对查尔河!”他又发现摆在桌子上的小宣传单的点餐卡,却在介绍价格只有4.99美元的比萨饼。他建议应当打上一些酒类广告才是。尼尔森认为一个员工如果了解了公司的整体经营策略,就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尼尔森是一个普通的门房职员,但是,他和奥特饭店的经营者以及饭店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一样,都在推动奥特饭店发展。

家庭是靠亲情来维护的,有了亲情人们才会去关注它、爱护它,公司也应该是你另一个家。把公司当作家应当是老板和员工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一种最好理解的职业精神。一提到“家”这个字,第一感觉就是温馨和舒适,它让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地为之付出。一位管理学家说过:“作为企业的一员,首先要有‘公司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思想,你只有让自己的企业不断壮大了,你的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地体现。”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那是因为你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只是为了那点儿工资,才迫不得已到公司里去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和老板之间就会存在隔阂,你和公司的关系就像旅客寄居一样,没有丝毫的感情联系。

如果你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你会发现你热爱你的工作了,你工作的时候有激情了,你的行动也能够为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9m+sm6/vTsAs/oRjocawm7HDr6XV/QRcxvBP9nnY95R+z6BgnpXkxhy5fauYhcu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