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性1:朝三暮四

警醒语:

一个人若是没有明确方向,不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一艘失去方向的轮船。因为辛勤的工作和一颗善良的心,尚不足以使一个人获得成功。

贾金斯的困惑

成功,是对一个有价值目标的不断显现。朝着一个方向,永远尽最大努力地工作,成功就会接踵而至。

——爱默生

好多年前,有人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走过去管闲事,想要帮那个人一把。

那人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子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找来锯子之后,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

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丛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又得先磨快斧头。

磨快斧头需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这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贾金斯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不见他回来了。

后来人们发现,贾金斯无论学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曾经废寝忘食地攻读法语,但要真正掌握法语,必须首先对古法语有透彻的了解,而没有对拉丁语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

贾金斯进而发现,掌握拉丁语的惟一途径是学习梵文,因此便一头扑进梵文的学习之中,可这就更加旷日费时了。

贾金斯从未获得过什么学位,他所受过的教育也始终没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辈为他留下了一些本钱。他拿出10万美元投资办一家煤气厂,可造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这使他大为亏本。于是,他以9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起煤矿来。可这又不走运,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因此,贾金斯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8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从那以后,他便像一个内行的滑冰者,在有关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

他恋爱过好几次,可是每一次都毫无结果。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迹。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开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自动逃遁了。两年后,当他认为问心无愧、可以启齿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给了一个愚蠢的家伙。

不久他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上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个也没谈成功。

贾金斯一直在困惑着,他之所以困惑,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失败是朝三暮四所导致的。

每一天,我们都可能遇到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世界不满意的人,在这些人当中,有95%的人没有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也就是说,这些人之所以整天抱怨,是因为他们每天都是漫无目的地生活着,丝毫不知道最适合做什么,该去做什么。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就必须克服朝三暮四的毛病,培养做事专一的品质。

用心不专将一事无成

没有目的,个人完了,目的也就完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

用心不专是一个人生活中的大忌。一事无成是人常常用心不专的恶果。歌德教导我们说:“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会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在你的身边肯定有许多庸人,你仔细想过没有,他们为什么会学无专长、一生碌碌无为?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庸人的突出缺点就是难以专心致志。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竭尽心力,于是就像凿井,他们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开凿许多浅井,却不会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所以,他们最终喝不到甘甜的井水。

有一个很有名望的主教正在花园中虔诚地祷告。此时,一名心慌意乱的侍女跑过,焦急地寻找她丢失的孩子。

由于心焦情切,她并没有注意到跪在那里祈祷的主教,结果在他身上绊了一跤后,半句道歉的话也未说,就往前走了。

主教经她一踩,心中颇为恼怒。就在他祈祷完时,侍女找到了小孩,高高兴兴地走回来。一看到主教满面怒容地站在那里,她吃了一惊,也大为惶恐。

主教生气地说:“你可不可以解释一下刚才的行为?”

侍女回答说:“对不起,主教,我刚才一心惦念着孩子的安危,所以没有注意到您在那里。当时,您不是正在祈祷吗?您所祈祷的对象,不是比我的孩子还要珍贵千万倍吗?您怎么还会注意到我呢?”

主教低头不语。

清代大将胡林翼说:“凡办事皆须神情贯注。若心有二用,则不能有成。”简单的话是否提醒了你,你做事够不够专注?一个专注的人,必然不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分心。一个下定决心的人,必定也是一个在各方面都成功的人。

专注一事,全力以赴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徘徊的人走得快。

——莱辛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每天都在干与他们兴趣不合的工作,他们往往自叹命运不济,他们希望机会来了,再去做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实际上光阴似箭,时间过去就不再重来,如果不马上回头,今天得过且过,明天又再等一会儿,当所有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稀里糊涂浪费掉后,再想重新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时,往往为时已晚。这种一再拖延、得过且过的惰性,其实与慢性自杀无异。青年人通常不太去留意促成事业获得成功的因素,他们常常把做事情和干事业看得过分简单,不肯集中自己全部精力去做。他们不知道,在一项事业上的经验好比是一个雪球,随着人生轨迹的推移,这个雪球永远是越滚越大的。所以,任何人都应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某一项事业上,在这一方面随时随地作努力。这样,你在上面所花费的功夫越大,获得的经验也就越多,做起事来也就越顺手、越容易。

人人都须懂得时间的宝贵,“光阴一去不复返”。当你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是浑身充满干劲的。你应该把这干劲全部用在事业上,无论你做什么职业,你都要努力工作、刻苦经营。如果能一直坚持这样做,那么有一天当你发现这种习惯所给你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你一定会感到惊讶。

歌德这样说:“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这句话可以作为对那些三心二意者的最好忠告。

无论是谁,如果不趁年富力强的黄金时代去养成自己善于集中精力的好性格,那么他以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把一个人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到许多不同的事情上。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想要样样都精、门门都通,决不可能办到,如果你想在任何一个方面做出什么成就,就一定要牢记这条法则。

抱一守终必有所得

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于单一目标,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强的人,分心于太多事务,可能一无所成。

——卡莱尔

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一入社会就善于利用自己的精力,不让它消耗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么就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东学一点、西学一下,尽管忙碌了一生却往往没有什么专长,结果,到头来什么事情也没做成。

在这方面,蚂蚁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它们围着一大颗食物,齐心协力地推着、拖着它前进,一路上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困难,要翻多少跟斗,千辛万苦才把一颗食物弄到家门口。蚂蚁给我们最好的教益是:只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得到好的结果。

明智的人最懂得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惟有如此方能实现目标;明智的人也善于依靠不屈不挠的意志、百折不回的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忍耐力,努力在人们的生存竞争中去获得胜利。

那些富有经验的园丁往往习惯把树木上许多能开花结果的枝条剪去,一般人往往觉得很可惜。但是,园丁们知道,为了使树木能更快地茁壮成长,为了让以后的果实结得更饱满,就必须要忍痛将这些旁枝剪去。否则,若要保留这些枝条,那么将来的总收成肯定要减少无数倍。

那些有经验的花匠也习惯把许多快要绽开的花蕾剪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花蕾不是同样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吗?花匠们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后,可以使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其余的少数花蕾上。等到这少数花蕾绽开时,一定可以成为那种罕见、珍贵、硕大无比的奇葩。

做人就像培植花木一样,青年朋友们与其把所有的精力消耗在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重要事业,集中所有精力,埋头苦干,全力以赴,肯定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绩。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众人叹服的领袖,成为一个才识过人、无人可及的人物,就一定要排除大脑中许多杂乱无绪的念头。如果你想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那么就要大胆地举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无奇的、毫无把握的愿望完全“剪去”,在一件重要的事情面前,即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须忍痛“剪掉”。

世界上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才干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适当的工作,他们使自己的大好精力东浪费一点、西消耗一些,而他们自己竟然还从未觉悟到这一问题:如果把心中的那些杂念一一剪掉,使生命力中的所有养料都集中到一个方面,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惊讶——自己的事业上竟然能够结出那么美丽丰硕的果实!

克服朝三暮四的毛病

当我像嗡嗡作响的陀螺般高速运转时,就自然排除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居里

有人把勤奋比作成功之母,把灵感比作成功之父,认为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人才。而专注则是勤奋必不可少的伴侣。专注使人进入忘我境界,能保证头脑清醒,全神贯注,这正是深入地感受和加工信息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人,一旦进入专注状态,整个大脑围绕一个兴奋中心活动,一切干扰统统不排自除,除了自己所醉心的事业,生死荣辱,一切皆忘。灵感,这智慧的天使,往往只在此时才肯光顾。没有专注的思维,灵感是很难产生的。

怎么才能培养专注的习惯,克服“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的朝三暮四的毛病呢?以下三点建议可供借鉴。

①不要为别人的某些成功所诱惑。干事业,最忌见异思迁,而造成见异思迁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别人的某些成功所动。正确地做法是认准自己的目标,执着地追求。

②不要为一时不出成果所动摇。许多人一心想有所成就,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过于急切地盼望成功,则容易走向反面。事实上,干任何事情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成功也有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英国作家约翰·克里西开始写作时,收到退稿743篇,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的信念和决心,坚持写下去,他终于取得成功,一生中出版了560多本书。如果他看到700多篇退稿而退却下来,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了。

③不要怕艰辛,要舍得吃苦。有些人对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羡慕不已,却很少琢磨他床下几麻袋的演算草纸;有些人对NBA球员的声誉津津乐道,却很少去想他们每人究竟洒下了多少汗水。因此,千万不要光羡慕别人的成果,要准备下些苦功夫才行。

有一次,一个青年苦恼地对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劳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却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全都用上了。”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放大镜说:“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你要是做过凸透镜聚焦的实验,一定知道,酷暑的阳光,不足以使火柴自燃;而用凸透镜聚光于一点,即使是冬日的阳光,也能使火柴和纸张燃烧。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又进一步把柔和似水的光汇集一束,这就成了无坚不可摧的激光武器。

您看,这一散一聚,使光的作用和力量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本来是很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不准目标,到处乱闯,几年的时间会一晃而过。如果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该像学打靶一样,迅速瞄准目标;像激光一样,把精力聚于一束。 kk3+0o9KttxiPQuDb7HA/854T6uiLeFRrMS2Jlad3BPMgnrWUSBt5gAM53GnuF2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