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培养“酸葡萄心理”,摆脱沉没成本的羁绊

——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博弈

培养“酸葡萄心理”,摆脱沉没成本的羁绊

智慧指数:五星

精彩点击:

我们怎么才能摆脱沉没成本的羁绊?一是,决策要慎重,要在掌握了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对可能的收益与损失进行全面的评估;二是一旦形成了沉没成本,就必须承认现实,认赔服输,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博弈故事:

故事一:

老周的婚姻是属于那种以城市户口换漂亮村姑的模式。十多年过下来,他的老婆混得越来越不错,先在街道工厂,后在区属企业,有一次买彩票中了50万,发达了。

接下来老婆提出要离婚。但是,任凭她怎么说,老周就是不离。老婆说把50万都给他,老周还是不离。老周的道理是:“我好不容易把这个睡前不刷牙的乡村女人,调教成一个不但睡前刷牙而且刷牙后还穿睡衣的城市女人,你说,我能舍得她吗?其实,有那50万我也不是找不到更漂亮的,只是,这么漂亮的老婆跟我离了,那不太便宜别人了?”

老周最终也没有便宜了别人,但是他自己也没得着便宜:现在两人不但分床睡觉,而且他如果吃老婆做的饭菜,还得交钱。不过还好,老婆还没有在饭菜里下老鼠药。

故事二:

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妈妈花1500元给扣扣买了一架电子琴,可扣扣生性好动,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电子琴渐渐落了灰。不久,扣扣的妈妈听一个同事说有一位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可以给扣扣当家教,于是,妈妈不假思索就给扣扣请了这个家教。妈妈的理由很简单:电子琴都买了,当然要好好学,请一个老师教教,不然这架琴就浪费了!于是,每个月600元的家教费又持续了半年,最终还是以放弃收场。为了不浪费1500元的电子琴,扣扣妈妈又浪费了3600元的家教费。

博弈智慧解读:

博弈论中,我们把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沉没的意思是说,你在正式完成交易之前投入成本,一旦交易不成,就会白白损失掉。但如果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就会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

沉没成本对决策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以至于很多英明的决策者都无法自拔。很多时候,他们开始做一件事,做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并不值得,或者会付出比预想多得多的代价,或者有更好的选择。但此时付出的成本已经很大,思前想后,只能将错就错地做下去。但实际上,做下去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我们怎么才能让自己摆脱沉没成本的羁绊呢?一是在进行一项事业之前,决策要慎重,要在掌握了足够信息的情况下,对可能的收益与损失进行全面的评估;二是一旦形成了沉没成本,就必须要承认现实,认赔服输,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就像伊索寓言里的那只狐狸,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周折,却由于客观原因最终无法吃到那串葡萄。这时,即使坐在葡萄架下哭上一天,暴跳如雷也无济于事,反而不如用一句“这串葡萄一定是酸的,让馋嘴的麻雀去吃吧”来安慰自己,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调整期望的落差,转而接受柠檬虽酸却也别有滋味的事实,虽然有点据于儒、依于道而逃于禅的味道,但至少不会伤害自尊与自信。

因此可以说,酸葡萄心理不失为一种让我们摆脱沉没成本的困扰、接受现实的好方法,而且可以消除心理紧张,缓和心理气氛,减少因产生攻击性冲动和攻击行为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浪费。从这个意义上,它又不失为一种人生管理的方法。人生最大的效率其实在于:真正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实,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人生有时需要“半途而废”,撞到南墙就转弯

智慧指数:五星

精彩点击:

博弈讲求成本,要想成功,我们必须学会把脱缰之马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如果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就勇敢地放弃。

博弈故事:

故事一:

据报载,河南有一位执著的文学青年,高考落榜之后便夜以继日地搞起诗歌创作来。他一篇篇地投稿,又一篇篇地被退回。他一气之下跑到新疆去发掘灵感,可是跑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他万念俱灰,饿了五天五夜,步履艰难地回到家里,因为无脸见人服了毒药,被抢救过来之后受到了亲人们的责怪,父母还发誓以后再不认他。他沉痛地说:“一个不幸的人选择了文学,而文学又给了我更多的不幸。”这位青年不能说他没有远大的理想,甚至他还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毅力,但是为什么他落到了这般田地?

故事二:

有一人在农村老家旧屋子的麦缸里,发现了一只死老鼠。经过一番勘察,他明白了“悲剧”的前因后果,这只老鼠因为偷吃麦子,掉进了缸里爬不出来。但这是一只坚强而有主见的老鼠,它开始在缸底咬起来,终于咬了一个洞。但它没有想到的是,它咬透的洞正好被一根粗大的圆木顶住。于是它又开始咬这根粗木,可是方向却是顺着圆木的中心。它咬了二尺多深,终于又饿又渴,精疲力竭而死。

博弈智慧解读:

我们在为那位忠诚无比的文学青年和那只坚持而有主见的老鼠惋惜的同时,也得到一些博弈论上的启示:人生有时需要“半途而废”,我们应学会撞到南墙就转弯。当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举步维艰时,所要做的或许并不是坚持到底,一条路跑到黑;而是停下来想一想,观察一下,问一问自己:选择的这个方向对不对?是不是已经到了应该放弃的时候?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天生有一种把事情做完满的内在冲动。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再看它一眼,你有一种冲动要把这个圆完成。这就是“趋合心理”,是促使人们完成一件事的内驱力的原因之一。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心理学家蔡戈尼曾于1927年做了一个试验。她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让他们同时演算相同的并不十分困难的数学题。让甲组一直演算完毕,而在乙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结果,乙组记忆成绩明显优于甲组。这是因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全神贯注,一旦解开了就会松懈下来,因而很快忘记。而对解不开或尚未解开的问题,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它,因而一直在脑海中徘徊,久久无法忘记。

这种心态叫“蔡戈尼效应”: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种动机因未得到圆满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在博弈中,这种心态对我们的成功有百害而无一利,很多人都像故事中的文学青年和老鼠一样,很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到头来却一无所获。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选准努力的方向,只是为了“趋合”而一味地做无用功。

要想成功,我们必须学会把脱缰之马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运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如果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就勇敢地放弃。我们可以先从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还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放弃自以为是的尊严,用face换回chance

智慧指数:五星

精彩点击:

面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抛开face,抓住chance,这是一种选择的策略,更是一种斗鸡博弈的智慧。

博弈故事:

曾经以“疯狂英语”而著称于世的李阳,少年时代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到他十几岁时,亲戚朋友还不知道李家有这样一个孩子。比如:电话一响,他就会躲起来;他看电影之后,父亲总是要他复述电影的内容,为了不干这种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宁愿多年不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有一次他患了鼻炎,父母带他到医院去治疗,在进行电疗的时候,医生不小心漏电烧伤了他的脸,由于害羞,他忍住痛苦,一直没有告诉别人,至今脸上还有一块小伤疤。

李阳虽然害羞,但学习一直比较刻苦,后来他考上了兰州大学力学系。即便上了大学,李阳依然那么害羞,甚至一度因怕见人而旷课。按照学校规定,旷课70节就要被勒令退学,可是他很快就超过了100节,因此差点被兰州大学请出校门。

当时李阳的英语成绩一点也不好,常常要补考才能过关。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必须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否则学位证书就拿不到了。

这次他被逼上了梁山,不得不打起精神,每天早上都去学习英语。为了集中精力,他干脆跑到兰州大学校园里最偏僻的角落大声背诵起英语来。这一声大喊不要紧,喊出李阳的灵感来了——这样思想不容易开小差,效果还不错!

他就这样“吼”了几个星期,居然还“吼”出了信心。

从此以后,只要有时间,李阳就像疯子一样在兰大烈士亭等地方大喊大叫。有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胆量,他居然穿着46号的特大美国劳工鞋、肥大的裤子,戴着耳环,在校园里声嘶力竭地喊叫。

后来,为了突破自我,李阳把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体会写成了四十多页演讲稿,准备拿到演讲场里去,面对全校的人演讲。他请同学帮自己把海报贴出去,说是有一个叫李阳的人要搞一个英语讲座……

那天晚上,李阳紧张得不得了,可是他还是上台了。他虽然气喘吁吁的,但是终于坚持下来了:演讲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李阳就这样讲出去了,一讲就是几十场,他因此成了校园名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他就是我行我素。他就这样复述了10本左右英文原著,在四级考试中得了个第二。最令他恐惧的英语给他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他的“疯狂”就这样走出兰州大学,走向了全国。

李阳有句“格言”:“I enjoy losing face!”(我喜欢丢脸!)这也是他成功的真实写照。

博弈智慧解读:

关于面子(face)和机会(chance)孰轻孰重的问题,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模型给出了答案,这个模型就是斗鸡博弈。

话说某一天,在斗鸡场上有两只好战的公鸡发生遭遇战。这时,公鸡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

如果一方退下来,而对方没有退下来,对方获得胜利,这只公鸡则很丢面子;如果对方也退下来,双方则打个平手;如果自己没退下来,而对方退下来,自己则胜利,对方则失败;如果两只公鸡都前进,则两败俱伤。

在这场面子和生存机会的选择战中,明智的公鸡都会放弃face而选择chance。

人都说中国人爱面子,在面子和机会的角逐中,很多人选择了前者,而放弃了后者。其实,所谓的“面子”只不过是指一种表面上的虚荣,一种自以为是的尊严,并不是骨子里的自尊和自信。爱面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怕在人前露怯丢丑,宁肯错过这机会,也不肯轻易一试。“这种事我从来没干过,万一失败了,多没面子啊”,“这首歌我没在众人面前唱过……”,“这种文件我没写过……”,“这种动作姿势我没练过……”,“这种技术我没学过……”。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就是观察人摔倒后的反应。心理学家发现,很多人摔了跤后,第一反应往往不是看哪儿摔着了,而是首先看有没有人看到自己摔跤的狼狈样子。如果没有人看到,那么心里会轻松很多;如果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又有很多熟人,那就很郁闷。

一生中,我们会碰到很多的第一次,如果没有尝试,你永远不会在人前丢丑没面子,可你也就尝不到成功的滋味。而且,绝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人对勇于尝试、探索、进取的人是持欣赏和鼓励态度的。因为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面子”顾虑,当有人勇于站出来尝试学习一种新鲜事物时,大家更多的是一种欣赏和敬佩,即使你失败了,样子很狼狈、姿势很难看,大家多半也只是宽容善意地一笑,没有人会很认真地把它记在心里。相反,如果一个人推三阻四,不敢一试,大家反会觉着你没意思。更重要的是,没有尝试,你就永远没有可能掌握新的本领与知识,只能在你原有的圈子里打转转。

做人太爱面子,很多时候便有可能成为人生的绊脚石,只有勇敢地放下面子,放弃自以为是的尊严,才能打开一个新的局面,获得事业和人生的成功。面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抛开face,抓住chance,这是一种选择的策略,更是一种斗鸡博弈的智慧。

选择简单,只关注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智慧指数:五星

精彩点击:

在成本和收益的博弈中,选择简单可以减少你的成本,提高你的产出,使你更容易获得成功。

博弈故事:

故事一:

爱因斯坦是公认的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他的一生有很多为人称道的小故事,旧大衣就是其中之一。

一天,爱因斯坦在纽约的街道上遇见一位朋友。

“爱因斯坦先生,”这位朋友说,“你似乎有必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这件多旧啊。”

“这有什么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爱因斯坦无所谓地说。

几年后,他们又偶然相遇。这时,爱因斯坦已经誉满天下,却还穿着那件旧大衣。

他的朋友又建议他去买一件新大衣。

“这又何必呢?”爱因斯坦说,“反正这儿每个人都已经认识我了。”

故事二:

居里夫妇虽然都是知名物理学家,但他们结婚时,家具却异常简单,在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后来,居里的父亲来信对他们说,他准备送给他们一套家具,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具。看完信后,居里若有所思地说:“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居里对新婚妻子说:“不要沙发可以,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一把怎么样?客人来了也可以坐坐。”“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又怎么办呢?”居里夫人提出她的担忧,居里想想也是。于是,一心工作的夫妇俩最终决定谢绝父亲的好意,不添置任何家具。

博弈智慧解读:

两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但它们所折射出来的博弈智慧却是差不多的,也即在成本和收益的博弈中,选择简单。这样可以减少你的成本,提高你的产出,使你更容易获得成功。试想,如果爱因斯坦脑子里总装着诸如该穿什么大衣、该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之类的事情,那他就可能与相对论无缘;如果居里夫妇迷恋于奢华的生活,那也许不可能发现镭。

有一首歌唱道:“总是到了最后才明白,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才是真……”的确,生活需要简单,简单才能带来成功。

有源禅师问大珠慧海禅师:“你修道很用功吗?”禅师答道:“用功。”

有源:“如何用功?”

禅师:“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禅师这样怎么能算用功呢?”

禅师:“不一样。”

有源:“怎么不一样。”

禅师:“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量,思量可有可无的忧愁;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计较无足轻重的烦恼。所以修为自然不一样。”

确实,不论是修炼得道的禅师,还是生活中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秘诀自是各有千秋,但是他们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共同之处:那就是简单的做事策略。

这是所有真正成功者必备的关于收益和成本博弈的智慧。

其实,成功即是简单,简单即是成功。

观察那些成功人士,或是天性使然,或是智慧使然,他们都选择了简单。他们只关注生命和事业中最本质的东西,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刀刃上。生活中他们不事奢华,工作中他们务实高效,因此他们获得了成功。而在取得了地位、财富、荣誉之后,他们依然简单,所有外在的一切并没有腐蚀他们生命的本质。他们在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明、发现的同时,也为自己收获了荣誉、财富,收获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功。

或许我们现在与这些成功人物有距离,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选择简单,让简单来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先吃“好苹果”,降低选择的机会成本

智慧指数:五星

精彩点击:

博弈论认为,人的任何选择都有机会成本。为了降低选择的机会成本,我们要从客观情况出发,对被放弃的机会作出正确的评价。

博弈故事:

陈蕃,字仲举,东汉人士,少年时期曾经在外地求学,独居一室,整天读书交友而顾不上收拾屋子,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有一次,他父亲的一个朋友薛勤前来看望他,问他:“你为什么不把院子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呢?”陈蕃笑了笑说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听了很生气地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般人讲这个故事,就到此为止了,教育人做大事要从做小事做起,把陈蕃当做了反面的典型。

然而事实上呢?据《世说新语》记载:“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士范,登车揽辔头,有澄清天下之志。”

陈蕃后来官至太傅,为人耿直,为官敢于坚持原则,并广为搜罗人才,士人有才德者皆大胆起用,一时间政事为之一新。陈蕃确实将天下扫得不错。

反倒是那位因批评陈蕃而留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古名言的薛勤,我们却不知道他后来完成了什么事业。

博弈智慧解读:

为什么陈蕃不扫一屋却扫了天下呢?就在于他懂得考虑博弈时候的机会成本。

同学之间经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两箱苹果,一箱是又大又鲜,另一箱由于放得久了,有一些已经变质了,问先吃哪箱,即先吃好的还是坏的?

最典型的吃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从烂的吃起,把烂的部分削掉。这种吃法的结局往往就是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烂苹果,因为等你把面前的烂苹果吃完的时候,原本好端端的苹果又放烂了。第二种是先从最好的吃起,吃完再吃次好的。这种吃法往往不可能把全部的苹果都吃掉,因为吃到最后的,烂苹果实在是烂得没法吃了,就只好扔了,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但好处是毕竟吃到了好苹果,享受到了好苹果的好滋味。

两种吃法,各有各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究竟先吃哪个苹果,对个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从经济学的角度,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就如陈蕃是先扫小屋还是先扫天下一样,蕴含着深刻的博弈论思想。

博弈论认为,人的任何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选择都要“耗费”若干其他事物——其他必须被放弃的替代选择。在实际生活中,对被放弃的机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预期和评价,这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判断(主观的机会成本)。具体到先吃哪个苹果的问题上,两种吃法,代表的实际上是两种观念,两种对机会成本的主观判断。第一种吃法的主观判断是浪费的机会成本大于好苹果味道变差的机会成本,第二种吃法的主观判断是味道变差的机会成本大于浪费的机会成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要面对“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我们每天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对各种机会成本进行比较。

个人对机会成本的感觉会有偏差,这给人的启示是:要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既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和选择,也要尊重他人的感觉和选择。每当遇到纯属个人的选择时,在决策上,应尽可能地由自己作出,而不要由他人或集体作出,因为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的主观机会,而别人和集体决策者却缺少充分的信息。

认赔服输,莫让无穷的追悔导致错上加错

智慧指数:五星

精彩点击:

协和谬误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在错误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不是让追悔导致错上加错,而是认赔服输,尽早出局以减少损失。

博弈故事:

一位母亲让孩子拿着一个大碗去买酱油。孩子来到商店,付给卖酱油的人两角钱,酱油装满了碗,还剩了一些。卖酱油的人问这个孩子:“孩子,剩下的这一点酱油往哪儿倒?”“请您往碗底倒吧!”说着,孩子把装满酱油的碗倒过来,用碗底装回剩下的酱油。碗里的酱油全洒在了地上,可他全然不知,捧着碗底的那一点酱油回家了。

孩子端着一碗底的酱油回到家里,母亲问道:“孩子,两角钱就买这么点酱油吗?”他很得意地说:“碗里装不下,我把剩下的装碗底了。你着什么急呀,这里还有呢!”说着,孩子把碗翻过来,碗底的那一点酱油也洒光了。

博弈智慧解读:

实际上,很多人都在扮演这个故事中的孩子,在已经犯了一个错误时,却没有及时地意识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以至于让这个错误衍生了更多的错误,从而陷入协和谬误的困境。

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

在当时,开发一种新型商用飞机简直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想开发更新更好的飞机,实际上等于把公司作为赌注压上去。但是英法两国的政府主意已定,坚决投资开发。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英法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而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若停止研制,将使以前的投资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作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多(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等)、成本太高,不适合市场竞争,最终被市场淘汰,英法政府为此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在这个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飞机的开发工作,就会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

后来博弈论专家就把这种因一个错误而诱发更多的错误的困境叫做协和谬误。协和谬误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在错误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不是让追悔导致错上加错,而是认赔服输,尽早出局以减少损失。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即使圣贤如孔子,也还是犯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错误。可是做错了以后应该如何面对,却直接关系到为错误付出的代价。

一旦做错了一件事,这件事也就算结束了。我们在检讨之后,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做下一件事。人生就像跨栏赛,我们不应该碰倒栏杆,但是少碰倒一个栏杆也不会有额外的加分,我们只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跳过去就行了。如果一味地为碰倒的栏杆而惋惜和后悔,最终的成绩必然会大受影响。

曾有这样一个发人沉思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未来。动身前,他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征途,就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回到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老族长的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他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既然已经错了,就不要一味地懊悔,在错误中不停地缠绵,而必须要有“不悔”的勇气与智慧,放弃那些已经无可挽回的东西。要帮助自己作出这样的决定,需要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考虑在没有付出成本或者付出成本比较小的情况下如何决策,这是一个很有效的“药方”。

你以每股8元买进一只股票,但现在价格是每股6元,你应该抛售吗?做这个决策时,你要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是以每股4元或者每股2元买入这只股票的,我会如何决策呢?如果打算卖掉的话,就证明你对这只股票的前景并不看好,所以最好还是抛了它。如果你看好这只股票的前景,那你现在就不应把它出手。在一些大的项目上面,实际上也应该动用这种思维方式。

亿万富豪张果喜原计划在海南投资两亿元,兴建果喜大酒店。在工程进行到一半时,正赶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海南的旅游市场也随之不景气。张果喜说:“当时我意识到,海南的旅游市场还需要几年的调整期,此时如按计划继续投资,定会给企业带来高额亏损。”

当你知道已经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时,就不要再对已经投入的成本斤斤计较,而要看对前景的预期如何。对前景的观望,使张果喜作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暂时放弃。

当你知道有些酱油已经洒掉了,无法挽回了的时候,最明智的就是认赔服输,抑制住把碗再翻过来的冲动。因为这种冲动,有可能把你剩在碗底的那一点酱油也搭进去。

壮士断臂,用悲壮的豪迈赢得全局的胜利

智慧指数:五星

精彩点击:

不论是鳄鱼法则还是协和谬误,它们所折射出来的博弈智慧是相同的,即在博弈中,为了赢得全局的胜利,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臂的勇气和豪迈。

博弈故事:

故事一:

吴王阖闾即位后,听说吴王僚的儿子庆忌逃到了卫国,并在那边招兵买马,以图伺机复仇。

庆忌是当时吴国的第一勇士,传说此人有万夫莫敌之勇。吴王阖闾觉得庆忌是自己的心头大患,便和伍子胥商量,决定挑选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士去刺杀庆忌。最后他们选定了善于击剑的要离,命他前往行刺。要离深知庆忌是一个行事谨慎的人,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他不惜使用苦肉计,用剑斩断了自己的右臂,杀了妻子,逃到了卫国,并对外宣称是吴王阖闾断了自己右臂,杀害自己的妻子。要离到了卫国后求见庆忌,庆忌见状,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常留在左右。

终于有一天,要离找到了刺杀庆忌的良机,将庆忌杀死。要离回国后,吴王阖闾亲自迎接,并且要重重赏赐要离。要离不愿接受封赏,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百姓生活安宁,免受战乱之苦。”说完,要离拔剑自刎。

故事二:

在茫茫的草原上,为了争夺被狮子吃剩的一头野牛的残骸,一群狼和一群鬣狗发生了冲突。尽管鬣狗死伤惨重,但由于数量比狼多得多,也咬死了很多狼。最后,只剩下一只狼王与5只鬣狗对峙。显然,双方力量相差悬殊,何况狼王还在混战中被咬伤了一条后腿。那条拖拉在地上的后腿成为狼王无法摆脱的负担。

鬣狗还在一步一步靠近,突然,狼王回头一口咬断了自己的伤腿,然后向离自己最近的那只鬣狗猛扑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咬断了它的喉咙。其他4只鬣狗被狼王的举动吓呆了,都站在原地不敢向前。终于,4只鬣狗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一摇地离开了怒目而视的狼王。

博弈智慧解读:

故事一中,要离为了吴国百姓的安宁而挥剑自断其臂,其勇气莫不让人叹服。

而故事二中,面对危险境地,那只狼王懂得牺牲一条腿来保全生命,这是一个十分无奈但是也十分聪明的选择。可是很多比狼更为高级的人,却往往因为没有这样的勇气和智慧而落入“鳄鱼法则”的陷阱。

鳄鱼法则说的是假若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而你用手去试图挣脱,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鳄鱼便愈咬得紧。实际上,明智的做法应该是:一旦鳄鱼咬住了你的脚,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那一只脚。“鳄鱼法则”在博弈中有一个对应的专业名词,也就是协和谬误,不论是鳄鱼法则还是协和谬误,它们所折射出来的博弈智慧是一样的,也即在博弈中,为了赢得全局的胜利,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臂的勇气和豪迈。

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而作出的放弃自然是很痛苦的,但能因此而保全性命。美国通用公司的前CEO杰克·韦尔奇曾经把许多业绩不在业界前两名的事业部门关闭,这些都是痛苦的决定,但是为了整体的利益,他当机立断,拿出勇气和魄力来进行壮士断臂式的放弃。可是很多人在生活中会下意识地“把手伸进鳄鱼嘴里”,他们无法放弃或停止已经失去价值的事情。

要避免“鳄鱼法则”的陷阱,除了上面所讲的一些决策方面的知识之外,还有一样东西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勇气。要有勇气在一些事情变得不可接受之前,及时放弃它。麦肯锡资深咨询顾问奥姆威尔·格林绍说:“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是什么,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壮士断臂的经典概括。 doxelS1ShjSd1sPc6/YCcjdmE9VBZQgcnllSTCihbncod8tSylcxC2rfaEUbrg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