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理解他人的基本方法

要想理解他人,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比如下面我们所要提到的言语线索与非言语线索,以及归因理论等。掌握了这些方法,你就会发现,他人的行为与思想变得不再陌生了,从而你也不会对此产生强烈的反感了。

读人先读声:言语是思想的载体

言语是破译心态的密码

言语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语言的灵魂,“言者心声”,这些均是指心有所思、口有所言,两者在相当程度上有密切的关系。

俗语说:“言未出而意已生。”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现象发生,在那一刻他内心的心理密码已经泄露了他的真实动机。下面的几点是告诉人们怎样通过言语来破译他人心态的具体办法。

1.在正式场合中发言或演讲的人,开始时就清喉咙者,多数人是由于紧张或不安。

2.说话时不断清喉咙、改变声调的人,可能是有某种焦虑。

3.有的人清嗓子,则是因为他对问题仍迟疑不决,需要继续考虑。一般有这种行为的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儿童多。儿童紧张时一般是结结巴巴,或吞吞吐吐地“嗯”、“啊”,也有的总喜欢习惯性地反复说:“你知道……”

4.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5.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会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6.有叛逆企图的人说话时常有几分愧色。

7.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就容易有言语过激之声。

8.内心平静的人,声音也会心平气和。

9.心内清顺畅达之人,言谈自有清亮和平之音。

10.浮躁的人喋喋不休。

11.心中有疑虑、思想不定的人说话总会模棱两可。

12.善良温和的人话语总是不多。

13.内心柔和平静的人,说话之时总是如小桥流水,平柔和缓,极富亲和力。

闲谈是一种从言语密码破译对方心态的最好方式,闲谈时,整个氛围显得轻松愉快,可让对方心理上没有防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此事是秘密决定的,各报记者都很想探得秘密,竭力追逐参加决定会议的大臣采访,却一无所获。这时候,有位记者用心研究了大臣们的心理定式:大臣们不会说出是谁出任首相,假如问题提得巧妙,对方会不自觉地露出某种迹象,有可能探得秘密。于是,他向一位参加会议的大臣提了一个问题:此次出任首相的人是不是秃子?因为当时有3名候选人:一个是秃子,一个是满头白发,一个是半秃顶,这个半秃顶就是东条英机。在这看似无意的闲谈中,这位大臣没有仔细地考察到保密的重要性,虽然他也没有直接回答出具体的答案,但聪明的记者从大臣思考的瞬间,就推断出最后的答案,因为大臣在听到问题之后,一直在思考半秃顶是否属于秃子的问题。记者从随意的闲聊中套出了他需要的独家新闻。

在人际交往中,最容易被破译密码的语言,就是客套话。客套话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客套话要运用恰当,过分牵强而显得不自然的时候则说明此人别有用意。在毫无隔阂的人际关系中,并不需要使用客套话。不过,当在此种亲密的人际关系里,突如其来地夹入了客套话的时候,就必须格外小心。有时候,男女朋友之中的某一方,使用超乎寻常的客套话时,就很可能是心里有鬼的征兆。

用过分谦虚的言语谈话时,可能在表示强烈的嫉妒心、敌意、轻蔑、警戒心,等等。“语言乃是测量双方情感交流的心理距离的标准”,客套话使用过多,并不见得完全表示尊敬,往往也可能含有轻蔑与嫉妒的因素。同时,在无意中会将他人与自己隔离,具有防范自己不被侵犯的预防功能。因此,在使用客套话时应该慎重。

听话要听出“弦外之音”

在日常交往中,通常存在着两种类型话语:一种是表面话语,而另一种是“弦外之音”。“弦外之音”才是一个人真正表达其感情或祈求的内心话,因此,如果想要正确地理解他人,我们就必须懂得如何去听取对方话语中的“弦外之音”。

在日常的对话之中,我们是很难从对方话语的表面去了解他的真意。这时,就必须从隐藏在对话背后的“弦外之音”上着手探索,才能够使彼此的意思或感情得到有效的沟通。

举一个例子来说:

在一个天气暖和的上午,晓惠坐在公园里的一张长椅上欣赏风景。

这时候,坐在离晓惠不远的长椅上的一名男士,突然向她说:“今天天气很好啊!天上一片云彩也没有。”

如果从他这句话的表面来想,他只是向她叙述天气的状况;可是实际上,它还隐藏着许多的意义。

首先,表示他很想和晓惠谈话。其次,由于他怕晓惠不愿意和他这样一名素不相识的人对话,所以,就借这句话来试探她的反应。

如果他一开口就问:“你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你有几个小孩?”“请问贵姓?”万一晓惠不理他,他不是会感到很尴尬吗?所以,他就借叙述天气而和晓惠攀谈。

为了能够敏感地听懂得别人言外之音,我们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当自己听别人在说话,或者是自己在和别人对话时,要自问一下:“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那句话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如果对方是在炫耀他那光荣的过去,这时候我们就要留心了,因为此时他心里正在期待着我们的夸奖,所以,只要顺其意夸奖他,你就一定能够获得他的好感。

同时,我们也要懂得如何听出讥讽、嘲笑、挖苦等言外之语。对方之所以会向我们说这种话,一定是因为对我们感到不满才会这样的。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要立刻反驳或一味生气,就当作没有听到好了,免得和对方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不过,事后最好能自己检讨一下,为什么别人会讥讽我?我本身是否有什么缺点?或者是无意中得罪了人家,才会引起别人的怨恨,而以讥讽来消除他心中的怨恨呢?当我们得知了其中的原因之后,并且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那么,虽然受到别人的讥讽,也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了。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所说,就会愈来愈觉得与别人对话是一种很有趣的享受。

从言谈话语判断对方心理

人在试图掩盖某种真相时,往往会改变言谈的内容,因此要想从言谈内容上判断对方的真实用意是十分困难的,但他言谈的速度、语调以及润饰等,却会十分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变化。人们往往在无意中,会经由这些因素,表现出所谓的言外之意。而我们也应该设法从这些因素来试图了解对方的心理。

1.说话速度方面

速度快的人,大都能言善辩;速度慢的人,则较为木讷。此均为每个人固有的特征,依人的性格与气质而异。不过,在心理学中,所要注意的,便是如何从与平时相异的言谈方式中了解对方心理。平日能言善辩的人有时候忽然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相反的,平时木讷讲话不得要领的人,却突然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小心了,必定发生了什么问题,应仔细观察,以防意外。

说话速度快的人多性格外向,比较有活力,朝气蓬勃,总给人一种阳光般的感觉。但是,说话速度太快的人,则会给人一种非常紧张、迫切,像是发生了非常重大的、紧急的事情的感觉,同时也会让人觉得焦躁、混乱以及些许粗鲁。

说话缓慢的人,会给人一种诚实、忠恳、深思熟虑的感觉,但也会显得犹豫不决、漫不经心,甚至是悲观消极。

大体而言,当言谈速度比平常缓慢时,是表示不满对方或对对方怀有敌意;相反的,当言谈的速度比平常快速时,则表示自己有短处或缺点,心里愧疚,言谈内容有虚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有不安或恐惧情绪时,言谈速度便会变快。凭借快速讲述不必要的多余事情,试图掩饰隐藏于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恐惧。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让他冷静反省自己,因此,所谈话题内容空洞,很容易便能窥知其心理的不安状态。

柳传志就是一位通过话语速度判断他人心理的高手。在联想企业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召开了一次董事会议。敏锐的柳传志发现他的下属在发言中,吞吞吐吐,全没有企业家应有的风度,他估计有军心涣散的趋势,立刻宣布散会,接着便展开及时的调查,对症下药,遏制了企业的重大变故。

2.说话音调方面

通过对说话音调的观察,一样可以了解对方的心理。

肖邦曾在一家杂志专栏中叙述道:“当一个人想反驳对方意见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高嗓门——提高音调。”的确如此,人总是希望借着提高音调来壮大声势,并试图压倒对方。

说话音调高是任性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而言,年龄越高音调会随之相对地降低。而且,随着一个人精神结构的逐渐成熟,便具备了抑制“任性”情绪的能力。但是,有些成人音调确实是相当高的,这种人的心理便是倒回幼儿期阶段了,因此,自己无法抑制任性的表现。在此情况下,也绝对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

3.说话的韵律(节奏)方面

这也是了解对方心理的重要因素。

充满自信的人,谈话的韵律为肯定语气;缺乏自信的人或性格软弱的人,讲话的韵律则慢吞吞,其中,也有的人会在讲一半话之后悄悄地说:“不要告诉别人……”此种情况多半是秘密谈论他人闲话或缺点,但是内心却又希望传遍天下的情形。

成功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在控制言谈的韵律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种细节性的处理方式,使他们赢得了社会或下属的认可与尊重。

口头语反映人的性格

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使用口头语的习惯。这种口头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习惯而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它可以对一个人的性格进行观察和了解。

一般来说,常连续使用“果然”的人,多自以为是,强调个人主张,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强烈。

常使用“其实”的人,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大多比较任性或倔强,并且多少还有点自负。

常使用流行词汇的人,热衷于随大流,喜欢浮夸,缺少个人主见和独立性。

常使用外来语言和外语的人,虚荣心强,爱卖弄和夸耀自己。

常使用“这个……”“那个……”“啊……”的人,说话办事都比较小心谨慎,一般情况下不会招惹是非,是个好好先生。

常使用“最后怎么样怎么样”之类词汇的人,大多是潜在欲望未能得到满足。

常使用“确实如此”的人,多浅薄无知,自己却浑然不觉,还常常自以为是。

常使用“我……”之类词汇的人,不是软弱无能想得到他人的帮助,就是虚荣浮夸,寻找各种机会强调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常使用“真的”之类强调词汇的人,多缺乏自信,唯恐自己所言之事的可信度不高。可恰恰相反,这样往往会起到欲盖弥彰的效果。

常使用“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等命令式词语的人,多专制、固执、骄横,但对自己却充满了自信,有强烈的领导欲望。

常使用“我个人的想法是……”“是不是……”“能不能……”之类词汇的人,一般较和蔼亲切,待人接物时也能做到客观理智,冷静地思考,认真地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这样的人不独断专行,能够给予他人足够的尊重,反过来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

常使用“绝对”这个词的人,做事比较武断,他们不是太缺乏自知之明,就是自知之明太强烈了。

常使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只能自己是主角,但对他人而言却缺少耐性,很难做一个合格的听众。

另外,从口头语出现的频率看,经常爱说口头语的人,大多办事不干练,缺乏坚强的意志。

我们要想通过口头语更好地观察、了解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如何,就需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仔细、认真地揣摩、分析,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言语的4种风格

一个人的言语风格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他为处事的态度和生活理念。言语的风格有很多种,文雅敦厚的,庸俗刻薄的;热忱大方的,冷漠畏缩的;滑稽幽默的,呆板无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言语风格,每种言语风格都能在现实中找到活生生的例子。通过一个人说话的风格,我们可以大体上了解他的性格特征。言语的风格多种多样,不能够一一详述,这里我们仅举出4种比较典型的、常见的言语类型,并作一定的分析:

1.含蓄型

它是一种相对而言的言语风格,正如宋词有以辛弃疾、苏东坡为代表的豪放派,相对的是以柳永和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具有这种言语风格的人属于感情细腻、敏感多疑型。他们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时刻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属于非常理性谨慎型的人,说一句话前会不断权衡,懂得怎样拿捏分寸。但他们常常会给人不真实、不坦率的感觉。这种人内心想法颇多,又不愿对旁人随便倾诉,容易给自己造成较大压力,比较抑郁。

2.直爽型

这种类型的人,多半坦诚、直接,胸无城府,心直口快,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在小说中,这种言语风格多体现于英雄豪杰身上,粗犷而直白,真诚而袒露。这样的人值得信任、容易交往,而且精神饱满,做事有热情,对朋友仗义豪爽。但任何事物必然有其两面性,这种言语风格也很容易出口伤人,说话太直接、太真实,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有时候难免会“伤人自尊”。

3.保守型

这样的人大体而言比较保守,谨小慎微,性格比较沉稳,稍显内向。这样的人不会乱开玩笑,说话极有分寸,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但有时候过分规矩,反而会显得呆板、固执、“较真儿”,给人以不通情达理的感觉。

4.幽默型

风趣、幽默的言语不仅能逗人开心,也是智慧的体现。这种言语风格能帮助人们提升人际关系、社交能力、个人魅力。拥有这种言语风格的人多乐观开朗、聪明活跃。他们往往会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有他们在,就能够避免冷场的尴尬,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但这种言语风格的运用也应该讲究场合,因人而异。能够在恰当的场合,对恰当的人幽默,才是智慧的表现。

言语的类型不一而足,每一种类型都有其产生的环境和背景。通过言语的风格来判断一个人的个性、品味、素质,是理解他人的基本方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非言语观察:表情、服饰、眼睛、身体动作

非言语观察是理解他人的一条重要途径。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或对他人行为进行理解时,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对其非言语行为的判断。在对他人的情绪和态度的认知方面,非言语行为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几乎一切非言语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理解他人的手段。”非言语观察主要包括从表情、服饰、眼睛和身体动作等几方面进行观察。

表情——情绪的指南针

在人类的心理活动中,表情是最能反映情绪的表面化的动作。中国传统的人相学以脸型、相貌等占测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虽然有失偏颇,但如果凭面部表情来推测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大致上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我们都知道表情是内心活动的写照。透过表象窥探心灵的律动,把握情绪变化的尺度,了解感情互动的根源,表情就是传递这种信息的显示器。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拜亚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让一些人表现愤怒、恐怖、诱惑、无动于衷、幸福、悲伤等6种表情,再将录制后的录像带放映给许多人看,请观众猜测何种表情代表何种感情。其结果是,观看录像带的这些人,对此6种表情,猜对者平均不到2种。表演者即使有意摆出愤怒的表情,也会被观众以为是悲伤的感情。

从这个事例上看,虽然表情对揭示性格有很大程度上的可取性,表情相对于语言更能传递一个人的内心动向,但要具备在瞬间勘破人心的本领,看似简单,实属不易。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学会了掩饰内心真实情感的手段,这种手法在现代商业谈判中屡见不鲜,洽谈业务的双方,一方明明在很高兴地倾听对方的陈述,且不时点头示意,似乎很想与对方交易,对方也因此对这笔生意充满信心,没想到对方最后却表示:“我明白了,谢谢你,让我考虑一下再说吧。”这无疑给陈述方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所以,人们在通常情况下,没有经过相当程度的对人们内心活动的研究,是不太容易探视出人心的真面目的。

要想根据表情把握一个人的情绪变化,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表情具有复杂性

表情会因很多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性别、年龄、文化,等等。但是,一般来说,单一的表情还是容易判断的,最难以判断的是有几种表情同时出现在一张脸上。另外,一些外部因素也会给判断情绪带来困难。

使判断复杂化的因素包括:先前是否见过要判断的脸,综合背景环境线索,判断者的情绪状态,被判断者的面部特征,观察面部的具体方法。

表情是情绪的晴雨表,通过表情,我们可以观察到与我们交谈的人的言语之外的反应。眉飞色舞、笑逐颜开,标志着谈话气氛非常融洽;怒目而视、左顾右盼,则说明谈话没有找到路子。

当然,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也可以提示我们对方是否对话题感兴趣,是否愿意继续下去。比如,眼神的朝向可以提示对方是在倾听、思考还是漠不关心;嘴唇紧闭提示对方要下决心;青筋暴露说明对方马上就要发怒,该采取应急的措施了。

2.从表情可以推断人物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在同一情绪下的表情可能不同:遇到高兴的事情时,开朗的人可能开怀大笑,腼腆的人则可能仅仅抿嘴笑笑,而抑郁的人可能只露出一丝苦笑。常常面带笑容、面部肌肉自然放松的人,他的心态一般比较稳定、平静、开朗;而常常愁眉苦脸、面部肌肉紧张的人,他的心态往往不太稳定,可能心胸狭窄、脾气暴躁。

由于面部表情由面部肌肉的活动形成,肌肉活动会在脸上形成各种表征,比如皱纹等。久而久之,这些表征就会刻记下来,成为永久的表情,这些永久的表情会向外界透漏出本人性格方面的某些东西。

3.表情可以帮助人们在交谈时去伪存真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在进行言语交谈时并不一定完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一来,交际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候,表情可以帮助交际的双方正确理解各自的真实意图。因为多数表情是生理性的,不受意志支配,当一个人想隐瞒真相时,就会使有声语言偏离真实的意图。但是,这时候表情就可能背叛他,把被有声语言掩盖的事实揭露出来。比如,当雇员对老板不满时,虽然嘴里说着得体的话,脸上却会露出不满的表情。

除了有声语言会掩盖真情之外,人们还会使用表情来掩盖真实的感受或意图。比如,有的人在谈论自称是让他快乐的事情时,脸上露着欣慰的笑,但是,如果他的感受是假的,很可能会有一种别的什么表情飞快地略过脸上,或者仅仅在眼睛里。这种短暂的表情称为瞬间表情,它是被蓄意隐藏了的,但是,随时会跳出来揭穿它的伪装。

服饰语传递信息

服饰语是指在交际场合通过服装和饰品所传递的信息。服饰能显示某人的职业、爱好、社会地位、性情气质、文化修养、信仰观念、生活习惯及民族地域的风俗,等等。服饰作为一种信号比身体本身的信号更加引人注意,不同的文化背景,服饰有着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

“服饰是文化的表征,服饰是思想的形象。”这是大文豪郭沫若说过的话,意思是说人可以通过衣着打扮来向外界展示自己。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在从衣着打扮上判断一个人的难度在无形之中增大了,因为现在的人们提倡张扬个性,不再拘泥于这样那样的形式,所以不能按照传统的一套进行观察和判断。但也正是由于张扬个性,不拘泥于形式,人们可以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心理状况、审美观点等。

一般来说,如果掌握了一些原则,我们还是可以根据服饰语传递的信息来了解他人的性格特征的,这些原则如下:

1.喜欢穿简单朴素衣服的人,性格比较沉着、稳重,为人较真诚和热情。这种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做任何事情都比较踏实、肯干,勤奋好学,而且还能够做到客观和理智。这种人的缺点是缺乏主体意识,软弱且易屈服于别人。

2.喜欢穿单一色调衣服的人,多是比较正直、刚强的,理性思维要优于感性思维。

3.喜欢穿淡色衣服的人,多比较活泼、健谈,且喜欢结交朋友。

4.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性格比较稳重,显得城府很深,不太爱多说话,凡事深谋远虑,常会有一些意外之举,让人捉摸不定。

5.喜欢穿式样繁杂、五颜六色、花里胡哨衣服的人,多是虚荣心比较强,爱表现而又乐于炫耀的人,他们任性甚至还有些飞扬跋扈。

6.喜欢穿过于华丽的衣服的人,是有很强的虚荣心和自我表现欲、金钱欲的人。

7.喜欢穿流行时装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自己的主见,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审美观,他们多情绪不稳定,且无法安分守己。

8.喜欢根据自己的嗜好选择服装而不跟着流行走的人,多是独立性比较强,有果断决策力的人。

9.喜欢穿同一款式衣服的人,性格大多比较直率和爽朗,他们有很强的自信,爱憎、是非、对错往往都分得很明确。他们的优点是做事果断,显得非常干脆利落。言必信,行必果。但他们也有缺点,那就是清高自傲,自我意识比较浓,常常自以为是。

10.喜欢宽松自然的打扮,不讲究剪裁合身、款式入时的人,多是内向型的。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而融不到其他人的生活圈子里。他们有时候很孤独,也想和别人交往,但在与人交往中,又总会出现许多的不如意,所以到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他们多是没有朋友,可一旦有,就会是非常要好的。他们的性格中害羞、胆怯的成分比较多,不容易接近别人,也不易被人接近。他们对团体活动一般来说是没有兴趣的。

11.穿着打扮以素雅、实用为原则的人,他们多是比较朴实、大方、心地善良、思想单纯而又具有一定的宽容心和忍耐力的人。他们为人十分亲切、随和,做事脚踏实地,从来不会花言巧语地去欺骗和耍弄他人。他们的思想单纯,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他们具有很好的洞察力,总是能把握住事情的实质,从而做出最妥善的决定和方案。

以上就是根据服饰语判断他人性格特征的一些原则,当然这些原则也不是万能的。要想在初次见面时就根据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判断出他的性格,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多积累经验,做个有心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更多的时候,人的眼睛比嘴巴更会说话。从一个人的眼睛中,可以读懂一个人的大概。一个人无论心里想什么,他的眼睛都会立刻忠实地告诉你。即使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眼睛也会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所以仔细观察眼睛,是了解一个人心理动向的捷径。

孟子曾有过对眼睛的论述,他说:“胸中正则眸子明焉,胸中不正则眸子暗焉。眸子不能掩其恶也,善恶在目中偏。善则正视,眼清、睛定;恶则斜视,不定、神浊。”因此古人把眼睛称为“检察官”。通过眼睛,我们可以理解一个人的性情及真实想法。

1.看目光识人心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眼睛不能掩盖心里的邪恶念头:心胸纯正,目光就清澈、明亮;心胸不正,目光就昏暗、有邪光。可见,从一个人的眼睛可以清清楚楚地分辨一个人的品质高低,心术正邪。具体来说,看目光识人心包括下列内容:

(1)眼睛闪闪发光,表明对方精神焕发,是个有精力的人,对世界很感兴趣。

(2)目光飘忽不定,表示他是个三心二意,或拿不定主意,抑或紧张不安的人。

(3)目光炯然,表明他是个有胆识的正直之人。

(4)目光呆滞黯淡,说明他是个没有斗志的人。

(5)目光忽明忽暗,说明他是个工于心计的人。

(6)主动与人进行目光交换的人,说明他的心胸坦荡。

(7)不敢正视或回避别人的目光,表明此人是个内心紧张不安或言不由衷,有所隐藏的人。

2.观视线识心理

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感情,最主要是从视线透露出来的。一个人通过别人看自己的视线可以体会出此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1)视线的方向是观察的要点。讲话时对方是否看着我们,显示他对我们有无好感或兴趣。一般来说,当我们与别人谈话时,对方不看我们,或是环顾左右,或是目光淡漠,无热情的信息传达,显示他对我们的谈话内容不感兴趣,或是心不在焉,在想别的事情。我们的话他没听进去,也说明此人对我们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

(2)视线朝下者胆小怯懦。当我们看着对方的眼睛时,对方把视线悄悄地往下移,是因为他意识到,我们在年龄和社会地位上都是他的长辈和上司,或者意识到我们是他的强大对手,与我们谈话时会带有一种紧张感。

(3)视线左右游移则表示拒绝。如果对方视线是左右游移,表示他有拒绝之意,而且无意中表现出对我们不怀好意的信息。

(4)视线直视是敌对的表现。如果对方一动不动地直视着我们,则说明他受到某种强烈打击,或怀有强烈敌对心理。

(5)视线飘移不定表示内心不安。常见于情绪低落的时候,表示失去安定感,或者在思考某些事。

(6)视线向上是自信的表现。说话时视线稍稍向上的人,大多对自己的地位能力有极大的自信,性格也比较外向。公司里的重要人物和管理人员有这种眼神的较多,他们的视线往往是向上的。

3.看眼神察心迹

(1)“名门正派君子”的眼神:目光平行正视,眼神不浮不露,且不做作。

(2)“智慧有心计者”的眼神:目光下视,城府很深。对于这类人谈话的虚实,必须加以辨别。讲话时眼神不定,最好防备他会有一些惊人的突发之举。如果公司内部需要诚实、可靠、忠实度高的人,尽量不要选择这种人,尤其是选择财务管理人员时。

(3)“东躲西藏”的眼神:讲话时经常逃避对方目光,这类人说话的诚恳、真实性要打个折扣。

(4)“聪明人”的眼神:眼珠黑白分明,眼神富灵气而活泼,这类人各方面的反应相当敏锐,吸收及学习能力强。

(5)遥视远处的人,他不关心你的话题,正在算计其他事。或是因时间关系,想离开此地。总之想尽快结束这一话题。

身体语言识人

在交往中,身体语言也能泄露对方的内心信息。

1.手部动作

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通过别人手部的活动,也能观察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比如谈生意时,在我们说明了来意和观点后,如果对方不置可否,不知道是拒绝还是应允,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他的手部的细小动作。

以下这些是表示肯定的手部动作:手部放松,手掌张开;将手摊放在桌子上,清除桌子上的障碍物;抚摸下巴。

而如果他的内心是持否定态度的,那么,虽然表面上他似乎也会装出感兴趣的神色,但是,手部动作仍会泄露其秘密。这些否定动作有:打开抽屉又关上,好像在找东西;在身体前面紧握双拳;两手放在大腿上,张开手时,拇指相向;两手交叉按在头部后面或手指按在额头正中央;两手撑住下巴,用手指连续敲桌子;手向着你,屈指数数;交谈时,不断地把玩桌上的东西,或将它重新放置。

除以上这些动作之外,还有一些动作能透露其真实的内心信息,如:当一个人用手摸后颈时,往往是出现了恼恨或懊悔等负性情绪。

2.足部动作

除了手部动作以外,足部动作也能透露一个人的内心信息。

当一个人两只脚踝相互交叠,那么,他可能是在克制自己。人在紧张、焦虑的时候,往往会这样。

当一个人架起双腿,说明他在对方面前有优势;相反,如果并拢双腿,说明他在对方面前处于劣势。在人多的场合,谁架着双腿,可能谁就是头。

3.走路姿势

走路的姿势和幅度也会折射一个人内心。当一个人两手插在口袋中、拖着脚步、很少抬头注意自己往何处走的时候,他可能正是心情沮丧的时候。而另一个人抱着双臂、迈着八字步缓慢行走的时候,则说明他正处在一种悠闲的状态中。

身体语言在特定场合下是有专门含意的,某种姿态是能够表达某种特定的内心感受的。例如:来回搓手,表示不安、拘束和窘困;摊开双手,表示无可奈何,或真诚与公开;双手叉腰,表示挑衅;双手交叉胸前,表示防卫;笔直僵硬地坐着,表示紧张;坐在椅子边缘上,表示恭维;坐在椅子上交叉双腿,另一只脚不住地轻轻踢荡,表示漫不经心或厌倦;咬嘴唇或抽烟表示争取时间思考或暂时不愿讲话,等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一些姿势忌讳:站起来自我介绍时,摇头晃脑,全身乱动;斜靠椅背打哈欠、伸懒腰;跷着二郎腿,并将跷起的脚尖冲着他人;用手指敲叩桌面,如入无人之境;踮起脚尖,颠动小腿肚;当众用手挖耳孔、鼻孔、剪指甲、照镜子、梳头、搽口红;将两手搂在头后,在沙发上四仰八叉;讲话时,嘴中吃着零食,或边讲边抽烟;双臂交叉,乜斜着眼睛看人;与人交谈时,抬臂反复看手表。

这些身体动作被视为不友好的表现,如果我们不加以注意,就可能使我们同他人的交往以失败告终。

抓住非言语线索,识别他人的谎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谎言的身影,或是我们自己,或是我们周围的人。说谎的原因也有多种,有的人是出于习惯,有的人则是迫不得已。这一悲哀的事实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别人在撒谎?答案的一部分与非言语线索有关。当人们撒谎时,他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以及说话的某些非言语方面等都有微妙的变化。让我们看看我们所能具有的识破别人谎言的能力吧!

识别谎言的5种非言语线索

有心理学家指出,识别他人谎言的一个有效线索是瞬间闪现的面部表情。这种反应在一个人的情绪被真实唤起之后快速出现而且很难抑制。因此,它们能揭示人的真实感受和情绪。比如,当我们问一个人是否喜欢某样东西,在他反应时密切地关注他的脸。如果我们看到一个表情(比如皱眉)之后紧跟着另一个表情(比如微笑),这就是他撒谎的信号——他正在表达一种观点或反应,而实际上他的真实观点是另外一个。

揭穿谎言的第二种非言语线索是各通道之间表达的不一致,即在不同的基本通道之间的非言语线索不一致的情况,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说谎的人很难同时控制所有的通道。比如,他说谎时可能控制好了面部表情,但却不能同时控制好他的眼睛。

第三种非言语线索涉及说话的非言语方面。当人们说谎时,说话的音调经常升高,并且更加犹豫,还会有很多错误。如果我们在别人说话时看到了这些变化,说明他在撒谎。

第四,谎言经常被目光接触的某些特征所揭示。撒谎的人会比说实话的人更频繁地眨眼,瞳孔也会更大。他们与人目光接触水平较低或较高,因为,他们企图通过直视别人的眼睛获得诚实的假象。

最后,撒谎的人有时会表现出夸张的面部表情。他们可能比平时笑得更多,或表现超常过分的悲伤。一个基本的例子是,某些人对我们提的要求说“不”之后,表现过分的歉意。这正是预示着他们说“不”的理由可能是假的。

我们平时只要留心观察,并注意积累经验,就可以判断出别人是否在说谎,或者只是企图对我们隐藏他们的真实感受。识别谎言的成功不是绝对的,有些人是熟练的说谎者,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注意以上所说的线索,他们的蒙蔽将变得更加困难。

认知因素影响我们识别谎言的效果

以上的论述似乎表明,我们对谎言的侦察越努力,结果就越成功。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事实并不总是如此。原因是:当别人企图欺骗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能仔细关注他们的话语或者只能关注他们的非言语线索——因为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很难同时关注两者。而且,我们识别谎言的动机越强,越有可能仔细关注他们的话语——仔细地听他们在说些什么。但实际上,揭示谎言的线索大都是非言语的。所以,自相矛盾的是,识别谎言的动机越强,效果越差。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就各种话题(比如,死刑、移民限制的问题)发表真实看法或者撒谎——表达相反的观点,把这些陈述录像。然后,放给实验中的另一部分被试者看,要求他们判断录像中的人是否在撒谎。为了操纵判断者识别谎言的动机,一半(高卷入组)被告知过后要接受有关录像信息的提问,并且被告知问题回答的情况将代表他们智力和社会技能的水平;另一半(低卷入组)被告知过后要回答的问题与录像内容无关,并且不告诉他们回答问题的成功是对智力和社会技能的测量。

结果低卷入组的判断者比高卷入组的判断者更准确。心理学家认为产生这一结果是因为高卷入组的被试集中注意于录像中人物的谈话内容,而低卷入组的被试更多地注意到了非言语线索。

无论其确切的机制如何,这个实验以及相关的研究表明,像许多其他工作一样,识别谎言时,过分的努力有时反而收到相反的效果。

可能有的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谎言能被不同文化的人识破吗?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撒谎时我们若能识别,此人必须是与我们属于同一文化吗?美国心理学家邦德的研究表明,我们确实能发现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撒谎。在他的研究中,邦德让具有不同文化(美国、约旦、印度)的人观看与自己具有相同和不同文化的人的录像,这些人有的在说谎,有的人说的是实话。被试识别同一文化的人的谎言比不同文化的人的谎言更准确。但是,对于不同文化的人的谎言,被识别的准确性也高于随机的猜测。这样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口头语言,非言语线索的语言不需要翻译。

归因理论:理解他人行为的基本心理学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不知道别人行为的真正原因,或者知道得不够充分。但我们对于别人的行为,却往往有着探究其原因的兴趣。为什么有的人受人欢迎而有的人却让人讨厌?为什么有的人在某些时候会说谎?诸如此类。社会心理学家凯利说:“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终生都利用归因理论而自己却没有察觉。”其实,何止社会心理学家如此,普通大众也无不这样。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或解释的过程。在社会交往中,个体根据对他人行为中表现出的外部特征的观察,推测其内在心理状态的过程,就是归因的过程。归因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对行为意义的估计与态度,以及对行为成败的预见与控制。如一个熟悉的人突然向你大献殷勤,你会感到奇怪,猜测他的动机;一个陌生人敲开你的家门,你会感到吃惊,猜测他的意图。通过归因可以主观地找到对他人行为的合理解释。

归因是一种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一种普遍的需要。通过归因,人们可以判断与自己相处的其他人与自己的利害关系、判断自己的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奖惩后果,以提高自己对事件的预见性和控制力,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活动能力。

要想很好地利用归因理论为自己服务,首先必须了解一些有关归因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社会心理学家的理论和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有关归因的基本原则:

1.扩大原则

根据这种原则,一个人行为的结果愈是不利于他自己,或其行为表现违反了社会认可的规范,愈容易对行为者的行为作内因的归属。

比如,尊敬长辈是我们社会认可的规范,一个年轻人对长辈很有礼貌,见面打招呼,做长辈的可能不会因此而认为这个年轻人内心就真正尊敬他。若长辈染病住院,年轻人仍不辞辛苦,送饭、送药,长途跋涉去看望,像这种要花费个人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常可归为内因,即这人确是尊重和关心长辈。

在某个社会情境里表现出与大多数人都一样的行为称为合角色行为,这是社会认可的行为。当一个人表现出合角色行为时,通常是外在因素的影响。违反社会规范和角色期望的行为称为不合角色行为,不合角色行为常会遭到社会的排斥和责难,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行为能够提供较多关于个人意愿及个人本质的情况,因而可作内在归因。比如,一个人贪赃枉法,损公肥私,就是不合角色行为,我们通常会认为是他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的结果(内在归因)。

2.折扣原则

凯利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某一特定原因在产生特殊结果的作用时,假如有其他可能的原因也存在的话,这种作用常会被打折扣。也就是说,在有一种以上的可能原因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将行为归为某一特殊的原因时常不能太自信。

例如,一位下级对上级非常尊重,处处表现得周到妥帖,我们可以将他的行为归因于他真的爱戴他的上级。更可能的是,我们会将这项原因打折扣,并把这些行为部分地归之于下级对上级的奉迎,意在为自己谋利。当然,若这位上级不再在其位而下级还能一如既往地对待他,则“自私”不再是一个可能的原因,没必要因此而对“爱戴”这一原因打折扣。

社会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各一半的被试分别说服两个人献血给红十字会,这两个人实际上是由一个人扮演的,他在两组被试面前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此“两人”都答应献血了。但被试者认为那个学生所以答应献血是被他们说服的缘故(外归因),而那位教授却是主动献血的(内归因)。

这表明,低地位使内在归因的判断打了折扣,高地位则使外在归因的判断打了折扣。

3.非共同效果原则

假如我们知道一个人可以经几种不同途径追求个人的目标,而且知道他选择了其中一条途径,我们可以比较被他选上与没被他选上二者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推断他如此行为或做此决定的原因。当然,两者的共同效果不会是行为的原因,而二者不共有的效果才是行为的原因。

例如,某人毕业分配时有两家单位要他,他选择了A单位而放弃了B单位,为什么?可以从A、B的共同点和非共同点找到解释。两家单位在同一地方,效益都不错,两处都没有熟人,这些不会是他选A弃B的原因。再看看二者的不同:一家是科研单位,一家是生产企业,那么这可能是他选A弃B的原因了。

4.利害关系原则

当行为者的行为影响了观察者本身,这行为就与观察者有了利害关系便会影响观察者对该行为的归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当行为有害于或有利于观察者时,比不产生任何利害结果时,观察者更倾向于对行为作内在归属。

琼斯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真被试中安排一个假被试,这个假被试是小组中唯一的失败者。在一种情况下,假被试的失败导致全小组的人都得不到奖金;在另一种情况下,其失败只使自己得不到奖金而不影响其他人的所得。尽管假被试在两种情况下的工作成绩完全相同,但在第一种情况下,被试者给予假被试者以较多不好的评价,如认为他不可靠、能力差等。

生活中这种归因也很常见,一个人走路时踩了另一个人的脚,两人因此吵了起来,你可能过去劝阻:天黑,路窄,在所难免,小事一桩(外归因);若那人踩的是你的脚,你可能会说上一声“怎么搞的”、“这么鲁莽”。(内归因)

5.共变原则

有人认为上述4条原则都是单线索归因原则(指在一次观察的情况下,人们进行行为归因的依据),而把共变原则看成是多线索归因原则(即在多次观察情况下的归因原则)。共变原则在凯利的归因理论中有比较清晰的阐述。凯利将行为线索分为3个方面: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再通过3类信息的不同排列组合推测行为的原因。

他所说的区别性是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因对象而异,若因对象而异,则区别性高,反之则低;一致性是指行为者的行为与他人相比是否特殊、是否与众不同,相同则一致性高,不同则一致性低;一贯性是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因时因地而异,若不随时、随地而异(总是如此或始终如此),则一贯性高,反之则低。

根据凯利的观点,导致行为的原因只可能是出于3个方面,因此与行为原因相联系的3种信息的组合也只可能是3种,其他形式的组合是没有意义的,不能说明行为的真实原因。这3种组合是:①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即与众不同,总是如此,不因人而异,此时行为的原因在行为者本身。②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即与众相同,总是如此,因人而异,此时行为的原因在行为者所指对象的身上。③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即与众不同,偶尔如此,因人而异,此时行为的原因在行为发生时的环境上。

但是由于归因理论和归因原则都是对行为与原因的关系进行理性推断的结果,而归因过程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因此在实践中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难免会导致归因偏差。归因偏差可以表现为归因者对不同行为者的行为归因的不一致,也可以表现为不同归因者对同一行为者的行为归因的不一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性偏见导致的归因偏差

指由于认知方式上的偏见导致的归因偏差,常见于对性别、种族的偏见和心理倾向的不同所造成的归因偏差。如将男性完成某项任务归因于能力强,将女性完成这项任务归因于运气好;对合乎角色行为的行为易做出符合扩大律的归因,对不合乎角色行为的行为则做出符合折扣律的归因;对高成就者易做出意向性归因,对低成就者易做出情景性归因。

2.动机性偏见导致的归因偏差

指由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而导致的归因偏差,又称为防御性归因偏差。防御性归因是建立在维护自尊心的基础之上的,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内在因素,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自信心,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感;把失败归因于条件差、难度大等外在因素有助于保护人们的自尊心,从而在心理上减少挫折感。由此可见,防御性归因很容易因自尊心的需要而产生偏差。

3.行为理解差异导致的归因偏差

指交往主体和交往客体间对交往主体的行为理解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归因偏差。由于交往主体词不达意和行为不准确,或交往客体理解上的偏差,会导致交往主客体之间对交往主体行为目的的理解差异,进而造成交往客体对交往主体行为目的的归因偏差。如一个女青年路遇一个男青年时礼貌性地朝他报以微笑,而对方将这一反应性行为误认为是目的性行为,就会错误地认为女青年对其有好感。

4.归因主体不同导致的归因偏差

在社会交往中,交往双方在对自己的或对方的行为进行归因时,由于归因主体的不同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表现为行为者自己归因往往突出环境作用,倾向于情境归因,而观察者对其归因往往强调行为者的素质作用,倾向于意向归因。究其原因,可能与双方视角的差异有关,行为者眼睛向外,强调其行为是环境约束下的适应行为,故倾向于从外部找原因;观察者则把行为者作为注意的焦点,较少重视行为者所处的环境,故倾向于从内部找原因。如某青年因打群架被拘留,当向其问及为何这样做时,他强调朋友找他帮忙,他不得不去,而别人却认为他心理素质不稳定,意气用事。

因此,要想利用归因理论理解他人行为,就应该尽量避免归因偏差的影响。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现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对方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参加面试,或与某人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忠告:“要注意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噢!”

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那么,第一印象真的有那么重要,以至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规律,在和比较陌生的人交往时,他给我们的早期印象往往比较深刻。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这个规律。

心理学家设计了两段文字,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的活动。其中一段将吉姆描写成一个活泼外向的人:他与朋友一起上学,与熟人聊天,与刚认识不久的女孩打招呼等;而另一段则将他描写成一个内向的人。研究者让有的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外向的文字,再阅读描写他内向的文字;而让另一些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内向的文字,后阅读描写他外向的文字,然后请所有的人都来评价吉姆的性格特征。

结果,先阅读外向文字的人中,有78%的人评价吉姆热情外向,而先阅读内向文字的人,则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热情外向。

由此可见,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人们对你形成的某种第一印象,通常难以改变。而且,人们还会寻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有的时候,尽管你表现的特征并不符合原先留给别人的印象,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要坚持对你的最初评价。

例如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最清晰难忘的,是初次相逢的情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景,站的姿势,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甚至窘态和可笑的样子都记得清清楚楚,终生难忘。

在祝贺老王晋升副总经理的晚宴上,董事长说:“5年前你穿着一件棕色西装,左手插在裤袋里站在我的办公室里,当时你是第18个求职者,你第一句话说:‘我知道你需要一个能把各种文件处理得稳稳当当的助手,我行。’你那一双自信的眼睛使我入迷。当时我就惊叹,我要的助手就是他!来,为我的判断和你的才能干杯!”

第一印象通常包括谈吐、相貌、服饰、举止、神态,对于感知者来说都是新的信息,它对感官的刺激也比较强烈,有一种新鲜感,这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第一笔抹上的色彩总是十分清晰、深刻一样。随着后来接触的增加,各种基本相同的信息的刺激,也往往盖不住初次印象的鲜明性。所以第一次印象的客观重要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并在以后交往中起了“心理定式”作用。如果给人的第一次印象是呆板、虚伪、不热情的,对方就可能不愿意继续了解你,尽管你尚有许多优点,也不会被人接受;而如果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风趣、直率、热情,尽管你身上尚有一些缺点,对方也会用自己最初捕捉的印象帮你掩饰短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根据第一印象识人呢?

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在公众场合总趋近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的人,对衣着略优于自己的人会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任何人在社交场合都不愿意同衣着邋遢的人坐在一起。约会时穿上一件入时的衣服,也会引起恋人格外的爱慕。衣冠不整,皮鞋带泥,领带歪斜,绝不会是一个出色的人才。另外,一个人有没有才气最容易从讲话中表现出来。有才气的人一张嘴,那准确的语义、逻辑的力量、丰富有趣的内容立即会吸引对方。相反,吐字模糊、夸夸其谈、内容平庸都对人产生不了吸引力。

我们既然了解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以下5点我们必须牢记。

1.显露自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自信是人们对自己的才干、能力、个人修养、文化水平、健康状况、相貌等的一种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一个人要是走路时步伐坚定,与人交谈时谈吐得体,说话双目有神、目光正视对方、善于运用眼神交流,就会给人以自信、可靠、积极向上的感觉。

2.微笑待人,不卑不亢

第一次见面,热情地握手、微笑、点头问好,都是人们把友好的情意传给对方的途径。在社会生活中,微笑已成为典型的人性特征,有助于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但与别人第一次见面,笑要有度,不停地笑有失庄重;言行举止也要注意交际的场合,过度的亲昵举动,难免有轻浮油滑之嫌;尤其是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朋友,不应表露巴结讨好的意思。趋炎附势的行为不仅会引起当事人的蔑视,连在场的其他人也会瞧不起你的。

3.仪表举止得体

脱俗的仪表、高雅的举止、和蔼可亲的表情等是个人品格修养的重要部分。在一个新环境里,别人对你还不完全了解,过分随便有可能引起误解,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当然,仪表得体并不是非要用名牌服饰包装自己,更不是过分地修饰,因为这样反而会给人一种轻浮浅薄的印象。

4.言行举止讲究文明礼貌

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不乱用词语;别人讲话时,要专心地听对方谈话,态度谦虚,不随便打断;在听的过程中,要善于通过身体语言和话语给对方以必要的反馈;不追问自己不必知道或别人不想回答的事情,以免给人留下恶劣印象。

5.讲信用,守时间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时间愈来愈重视,往往把不守时和不守信用联系在一起。若你第一次与人见面就迟到,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最好避免。

附:你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如何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好的,可是你能做到吗?你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如何呢?通过以下题目你便可以为自己做个评判。

本测试共12题,每题3~4个选项,按实际情况选出适合你的一项,10分钟内完成答题。

1.对于你的头发,你有什么样的评价?

A.有些干枯,不够整洁(1分)

B.没有什么太大的特点(3分)

C.很干净,整齐(5分)

2.你的声音特征属于下列哪一种?

A.尖细、高亢,能传出老远(1分)

B.大嗓门、很响亮、爽朗(5分)

C.声音柔和,浑厚(5分)

D.平常的声音,没有太大特点(1分)

3.看到录像上你的样子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A.很漂亮,很令人满意(5分)

B.好像根本不是我,不像(1分)

C.感觉普通,还能接受(3分)

D.看着让人心烦(1分)

4.和别人做正面交流时,你总是在看交谈对象的什么地方?

A.口鼻部位(1分)

B.双眸(5分)

C.他的脸(3分)

D.不看他,注视别的地方(1分)

5.平常落座,你习惯的动作、举动是什么样的,可以立刻试试看。

A.坐下后,两腿分开(5分)

B.喜欢一条腿在上,一条腿在下(3分)

C.腿和脚全都并齐(1分)

6.请注意一下在你微笑的时候,上嘴唇中会不会有一条横向皱纹?

A.有一条挺长的皱纹(5分)

B.有短皱纹出现(3分)

C.没有丝毫皱纹(1分)

7.你留意一下自己的左手手指目前是什么样子?

A.长而且不洁净(1分)

B.短但整齐干净(3分)

C.修长、优美(5分)

8.在一个人非常多甚至十分拥挤的公共场所内,遇到过被人侵扰或使你厌烦的事吗?

A.总是碰到(5分)

B.偶尔遇到过(3分)

C.从来没有(1分)

9.你经常被上司或同事认为做了损害别人利益的事吗?

A.有过(1分)

B.很少有过(3分)

C.从来没有过(5分)

10.你常被第一次见面的异性朋友邀请去看电影,或者上前主动热情地和你闲聊吗?

A.经常碰到这种情况(5分)

B.有过一次(3分)

C.从来不曾有过(1分)

11.请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牙齿,你感觉它们是以下哪种样子?

A.很不清洁(1分)

B.亮白、很漂亮(5分)

C.牙齿排列很不规范(3分)

12.你和其他人在交谈时,会有下面哪些举动?

A.没有任何特别的举动(3分)

B.善于借助肢体语言,更深刻、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5分)

C.常不自觉用手捂住嘴(1分)

解析:

每题选项后对应的是该项的得分,请将你选择答案对应的所有得分相加,统计最后总成绩,分数越高,你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深刻。

54~60分:你非常具有个性,令人难忘;你很有人格魅力,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感觉,能够让第一次见到你的人感到亲切和温暖,甚至不忍分开。

40~53分:你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平易近人、招人喜欢,和你见过面的人都觉得你很受大家欢迎,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觉得你是个值得交往的人。

26~39分:你不会给人留下太坏的印象;但总体感觉平淡,印象不够深刻,个性不足。

12~25分:你给人的感觉是个性封闭,难以接近,你似乎经常表现出对周围人的不满,面若冰霜,令人敬而远之。

“首因效应”和

“近因效应”对认识活动的影响首因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第一印象,它会给人的认识活动造成强烈的影响,有时甚至决定着双方是否要继续交往下去。如果一个人给人们留下正面的、良好的印象,人们会希望和他继续交往下去,进一步增进关系;而如果他给人们的印象是负面的、不好的,那么人们就会拒绝和他继续交往,使关系中断。当问及人们原因时,当事人似乎也只能用“喜欢”或者“不喜欢”来解释。首因效应之所以会起这么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当人们只获得了关于某人的少量信息时,会力图对此人的其他特征进行推测和判断,以期形成一个一致的印象,而在以后的交往中,人们也会倾向于把此人的行为用最初形成的印象来解释。

与首因对应的就是近因,它是指最近的印象,它也会给人的认识活动造成强烈的影响。可能有人会想,当首因和近因相矛盾时,是首因效应唱主角,还是近因效应更胜一筹呢?心理学家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两种矛盾的信息连续出现时,首因效应突出;而当两种信息间断出现时,近因效应更为明显。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影响较大;而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有较大影响。

我国古代就有这样的案例:

弥子瑕是卫国的一名美男子,在卫灵公身边为臣,很讨君王的喜欢。有两件事最能说明卫灵公宠爱弥子瑕的程度。

有一天,弥子瑕的母亲生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小路赶在当天晚上把消息告诉了他。弥子瑕顿时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母亲身边。可是京城离家太远,怎么能尽快赶回去呢?卫国的法令明文规定,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但是为了尽快赶回家去替母亲求医治病,弥子瑕不顾个人安危,假传君令让车夫驾着卫灵公的座车送他回家。后来卫灵公知道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责罚弥子瑕,反而称赞道:“你真是一个孝子啊!为了替母亲求医治病,竟然连断足之刑也无所畏惧了。”

另外一件事情是:某日,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览。当时正值蜜桃成熟的季节,满园的桃树结满了白里透红的硕果,蜜桃醉人的芳香让人垂涎欲滴。弥子瑕伸手摘了一个又大又透的蜜桃,咬了一大口,感觉非常好吃,就把剩下的递给身边的卫灵公,对他说:“这个桃子很好吃,你也尝一尝!”卫灵公毫不在意这是弥子瑕吃剩的桃子,高兴地说:“你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表明你爱我呀!”

弥子瑕年纪大了以后,容颜衰老了,卫灵公也因此丧失了对他的热情。这时弥子瑕有得罪卫灵公的地方,卫灵公不仅不再像过去那样迁就他;反而降罪于他,还对别人说:“这家伙过去曾假传君令,擅自动用我的车子;吃剩的桃子给我吃,这不是看不起我吗?至今他仍不改旧习,还在做冒犯我的事!”

弥子瑕从年轻到年老,始终把卫灵公当成自己的一个朋友看待,在卫灵公面前无拘无束。可是卫灵公则不一样,他在弥子瑕年轻美貌时宠爱他,迁就他,到了他年老色衰时,则忘掉他过去的好处,只把眼前的事情作为判断和对待他的依据。这是一个典型的“近因效应”的例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发生这样的事。某人最近犯了一个错误,人们便改变了对这个人的一贯看法;或者两个好朋友为一点意见甚至误会而翻脸、断交;常年来往,亲密得像一家人的两个家庭,却为一件小事闹矛盾,甚至大动干戈,从此“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都是受“近因效应”影响。发生了这类事后,往往一方埋怨另一方“全然不念当初恩义”,另一方又责怪这方“昧了良心”。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恰恰相反。“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和态度。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利用“首因效应”,在初次见面时力争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便为今后的继续交往打下基础。

我们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要避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偏激之处,不要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全面了解他人的情况,避免以片面的印象取舍、下结论,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判断一个人应该注意从长期来考察。 m3KfCgW8Ss64xNP+6e7F0DkHqp5L0/OHoHa7wm5Nfek23mXJ5N2ND0r8sLFKyq+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