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如何认知他人并他人相互作用

我们在与他人所进行的社会交往中,只有深入地思考并了解他人,才能够保证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谐,也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人的思考与了解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即心理学知识,只有运用好社会交往中的心理学知识,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交往变得卓有成效。

认识他人的过程

认识的复杂性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体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交往。每天人们在这种交往活动中接收到各种信息,并通过与陌生人、熟人的接触和交流,获得对他人的认识,然后以此为基础做出社会行为。可见,我们的各种社会行为是建立在对他人认识的基础上的,因此认识他人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社会心理学上将认识他人的过程称为“社会认知”,即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根据外部特征,对其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等内在属性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包含知觉、判断和评价等一系列社会心理活动,是依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是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之间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小琳大学毕业后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她听人说过某公司,印象还不错,考虑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个人素质,小琳觉得比较适合自己,成功的机会很大,于是发出了求职信。过了几天,公司通知她去面试,小琳精心打扮了一番,然后信心十足地来到公司。可是,面试的情况很糟,经理问了很多刁钻古怪的问题,让小琳觉得很难堪,更有甚者,经理竟然对女性公开表示了歧视,还对她说,公司一般不招女员工。面试后,小琳感到被聘用的希望不大,同时也对经理和公司产生了意见,认为经理是个很尖刻的人。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公司居然通知她去上班了,而且还安排了一个不错的职位。在工作中,她又发现,原来经理是个很和蔼的人,对她也很尊重。

在这个案例里,为什么小琳对经理的印象会前后判若两人?其实,这就是由于认知过程的复杂性造成的。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中国的老话道出了认识他人的难度。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又必须对他人(至少是我们认为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的他人)进行观察、了解、判断和评价,形成对他人的看法,以决定我们在与其交往时进一步应采取的行动。此外,我们都希望自己在他人的眼中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形象。因此,考察和研究认识他人的规律和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他人和采取正确的行动,也能帮助我们树立更佳的形象,在社会交往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认知的步骤

人们对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认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对人的认识和了解也同样如此。认识他人的过程需要由表及里,通过一个人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和判断他的内在属性,而其本质属性和特征往往容易为表象所掩盖,这就使得这个过程具有复杂性并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人们的认识活动客观上也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感官的认识开始逐步深化到大脑的思维分析和判断,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对表象的认识到对本质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我们一般可以把认识他人的过程分为3个步骤:知觉、判断评价和归因。

1.知觉:得到最基本的信息资料

他人一般都以某种穿着、打扮、容貌和行为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总是首先运用感觉器官接收他人的形态、色彩、动作、声音等感性特征。因此,对他人的认识总是先从知觉开始的,这是认识他人的第一步。

2.判断和评价:形成印象并做出评价

通过知觉过程,我们可以搜集到有关他人的基本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依照以往经验(你头脑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对他人做出判断和评价。这种关于他人的社会判断和社会评价是认识他人的第二步。

3.归因:对他人行为的解释

人们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除了会对他人进行判断和评价外,还会对他人的行为表现及存在状态做出推论和解释,即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行为的归因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个体对他人及事件的理解和解释将影响其进一步的行为,对同样事件和行为的不同解释将产生完全不同的后继行为。另外,行为的归因也往往意味着认识他人过程的完成,标志着人们对某人的某种行为有了一个基本和完整的认识。

认识他人活动的这3个步骤是相互联系也是首尾相接的。

概括起来我们可以把认识他人的过程简单地理解为:首先,我们的认知活动是从对人的观察开始的,这是我们认识别人的第一步;此后,我们在对别人有了一个初步的或者说是感性的认识之后,我们就会根据这些认识来对他人做出判断和评价;最后,我们在认识他人时,除了会对他人做出判断和评价外,还会对他人的行为做出推论和解释,也就是对他人的社会表现进行归因。社会认知的这3个步骤只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我们认识他人的完整过程。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感觉到,认识他人的活动是要通过对别人的言谈举止、仪态神情、行为习惯等的观察,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从而做出判断评价,并进一步推论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比如说,我们连续多次看到一个女孩儿穿着红色的衣服,我们可能就会想到,这个女孩儿一定非常喜欢红色,而红色给人明艳、奔放、热烈的感觉,那么这个女孩儿也应该具有热情、活泼、开朗的个性。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从我们对颜色的视觉感知开始,进而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对他人形成完整认识的过程。

认知的途径

有的社会心理学家将认识他人的途径总结为以下4个:

1.外表

人的五官都在接收信息,但80%是通过视觉接收到的。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我们首先就会注意到认知对象的外表,包括外貌和仪表。外貌主要侧重长相、身材等生理特征,仪表则主要指服饰、发型等后天修饰成分。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我们每个人的外表都是生理特征与后天修饰有机结合的结果。外貌长相是先天生就的,而服饰、发型等修饰因素则是出于个人的选择,因此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个人的喜好、性情、审美与素养。对服装起源的研究表明,人们最初穿衣服并非为了御寒,而是为了炫耀和装饰。服饰以色彩、款式和质地,构成了一种造型语言和表达某种文化意义的符号,人们也往往以不同服饰表达自己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身份和感情。

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说:“你的服饰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人物,它们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社会心理学家阿盖尔也曾做过这个方面的实验,他以不同打扮先后在同一地点出现,当他身穿西服,以绅士模样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或问时间的人大多彬彬有礼,而且看来基本上是绅士阶层的人;当他打扮成无业游民时,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汉,或是来对火抽烟,或是来借钱、借烟。可见,人们往往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推测其职业、社会地位、性格等。

2.言语

言语作为自我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认识他人的依据。《红楼梦》中,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顿时就给人留下了泼辣豪爽的印象。

言语的内容有时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心想法,“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所以有时我们会根据一个人的说话内容来认识他的内在品质。但是,我们也会遇到口是心非的情况,因此,人们应该谨慎地对待这种线索。

除了内容外,人们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也能充分表现一个人的性格和其他心理特征。例如,一个人说话速度很快时,我们常推断这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个说话慢声细语的人常给人留下温柔、恬静、有涵养的印象。

3.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反映一个人内心的态度、情绪和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和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人面部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其内心的活动、欲望、意图和状态,借此即可形成对他人的认知。

人是具有丰富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乃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例如“喜气洋洋”、“气势汹汹”、“愁眉苦脸”、“眉开眼笑”等都是表示人们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可以说,人的面部是人体语言的“稠密区”。曾有学者估计,人脸可以做出25万种不同的表情,这一估计似乎太过于惊人,但一般心理学家都认为,人的面部表情变化会在2万种以上。

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研究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下,人们对不同的面部表情的辨认,发现人们的判断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有人说,面部表情是一种“世界语”,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艾克曼发现,不同部位肌肉在表达不同情绪时各有千秋,例如眼睛对表示哀伤最重要,口部对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前额提供惊奇的信号。当然,要表达比较强烈的情绪往往需要这些部位的协调努力。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面部表情中眼睛是重要的认知线索,人的各种感情都会从眼睛的微妙变化中反映出来。眼睛之所以成为传递心灵信息的窗户,其奥妙到底何在呢?

首先,我们所说的眼睛实际上是指瞳孔的变化,即瞳孔的扩大和缩小。研究表明,人的瞳孔是根据他的感情、态度和情绪变化而自动发生变化的。达尔文、赫斯等人曾做过专门研究,其结果表明,人的瞳孔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标志,即瞳孔变化如实地显示出大脑中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甚至有人认为,人的瞳孔可以不受身体其他部位的制约而独自活动。另外,扩大的瞳孔意味着兴趣和愉悦情感的存在。因此,男女间约会通常安排在弱一些的光线之下,因为微弱的光线促使瞳孔扩大。心理学家认为,男女间在弱一些的光线下,往往容易获得爱情的成功,在弱光下交往比强光下更加甜蜜、亲切。

其次,目光在日常生活中作用是巨大的。言语有时不一定代表一个人真正的内心想法,即所谓的口是心非,但眼睛的奥妙在于它的“真实性”,它不会说谎,它能显示出大脑的真实思维活动。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做了亏心事,或内心虚弱时,在他人的目光注视下会自动地回避;而在求爱时,人们往往用目光来传递爱慕之情,特别是初恋的男女青年,对于目光的使用频率一般超过有声语言。

4.姿态与动作

姿态与动作也叫身体语言,指人体各部位动作和所保持的姿势。动作是动态的身势,姿态则指静态的身势,它是一种非语言线索。特定的姿态动作往往传递了一定的信息,表示了一定的态度,能反映一个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可以说,姿态动作是一种无声语言,而人类的无声语言要比有声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艾伯特·梅瑞宾发现,在一条信息的全部效果中,只有38%是有声的(包括声调、变音和其他声响),有7%是语言(只是词),而55%的信号是无声的;人们在面对面交谈时有声部分低于35%,而65%的交际信号是无声的。著名人类学家霍尔教授告诫人们,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声音,更重要的是能够观察出他人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够在不同场合中正确使用这些信号。

认识他人的需要

要想认识他人,除了从一些表面现象入手外,最重要的是应当了解他人的动机指向、思维形态、行为方式、情感、状态及其变异,而了解这一切的入口就是认识他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你有自己的需要,同时与你交往的对方也有他自己的需要。既然人不能“独生”,交往是双方共同的事情,交往的成功与否也就取决于双方的需要是否协调。

那么,人到底有些什么需要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美学需要等7个层次。

1.生理需要

这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包括饥渴、性、睡眠、温暖、蔽身之所等。这些需要是最强烈的,没有它们,我们就不可能关心其他的事。

2.安全需要

一旦我们的生理需要被满足了,我们紧接着关心的就是安全,包括心理上的安全期望和生理上的安全感。诸如安全、稳定、依靠、保护、避免惊吓和焦虑及烦忧之苦,对建设、秩序、法律、限制等的需要。我们对安全的关心可以从需要住所、服装,以及防寒和避暑中反映出来。

3.社交需要

我们在群体中的身份满足了一种归属、被接纳和结交朋友的需要,包括拥有朋友、爱人、妻子、丈夫、父母、子女,等等。社会需要是指对感情和归属两方面的需求。

4.尊重需要

即人们希望得到牢固确立的高评价。包括力量、成就、分寸感、待人处世的能力与信心。包括获取名声、威望、地位、荣誉、权力、认可、注意、重视、尊重以及被他人欣赏的愿望。

5.自我实现需要

即发展自我,发挥个人最高才能,做一切力所能及之事的需要。比如,妇女通过教育子女来当个好妈妈,运动员通过比赛获得好名次,等等。

6.认识和理解需要

认识和理解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表现,要求系统化地认知世间万事万物,包括求知欲、了解、解释和理解等。

7.美学需要

是人对美的深层需要,是人最高级的需要。所有的人都需要使自己周围的事物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是陌生的人,陌生的面孔,只有充分了解人的这些需要,并努力加以满足,才可以缩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明白与人交往时从何处着手,明白可以在哪些方面建立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使自己在交往的用词、姿态和投入程度上,享有更多的弹性,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交往中人的心理活动

社会交往中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在社会交往中,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样的,但它也有一般的规律可遵循。

首先,人们会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同时寻求更好或者更符合自己的需要。

其次,人们希望自己受到尊重。每个人都会有很强的自尊心,都会对别人伤害性的言语非常敏感。

最后,人们希望自己得到很好的表现机会,希望别人能更多地关心和注意自己。

有这样一个案例:

某天,小梅把一头蓄了几年的披肩长发剪成了齐耳短发,一位老客户来拜访她时,称赞她的短发清爽、简洁。小梅在这赞扬声中,对理发师的怨气一股脑儿全消了。

她说:“我刚剪完头发时,觉得一点都不像我理想中的模样,气得我当时就跟理发师吵了一场,怎么给我做成了这样的发型?这不愉快的心情一直到今天上班。上午还差点和同事吵起来。可是,刚才听了这些赞扬,怒气不知不觉就消了,心里也觉得顺畅了!”

在这个案例中,小梅本来是抱着把长头发剪掉之后能够有一头清爽的短发的心理的,但是在剪发之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原来想像中的那个样子,就非常失望。这就是第一种心理过程。当她的客户夸奖她的短发时,她才感觉自己的心理平衡了。这个变化,就是因为自己的心理得到了一定的满足,而小梅的客户正好是利用了小梅的这种心理规律获得了她的好感。

社会交往中人们共同的心理原则

在社会交往中,尽管每个人的交往动机、要求和期望差别巨大,但仍然有共同的心理原则可言。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以下4条社会交往的心理原则:

1.交互原则

大量研究发现,社会交往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与相互支持。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必须首先遵循交互原则。

古人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社会交往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几乎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接纳和喜欢另外一个人;被别人接纳和喜欢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承认和支持别人。一般的,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接近他们;疏远、厌恶我们的人,我们也会疏远、厌恶他们。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交互原则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心理平衡的本能倾向,都要求社会交往关系保持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适当性,并力图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解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这种本能倾向的作用下,当他人做出友好姿态以示接纳和支持我们时,我们会觉得“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回答,进而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迫使我们对他人也做出相应的友好姿态。否则,自己以某种观念为基础的心理平衡被破坏,我们就会感到不安。

2.功利原则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交往,除了交互原则,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持交往的平等性,即把握功利原则。此处的功利包括金钱、财物、服务,更包含着情感、尊重等。换句话说,人们都希望交往有所值,例如希望在交往中获得支持、关心、帮助、感情依托,等等。那些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或是得大于失的交往关系,我们就倾向于建立和维持;无所得的社会交往、不值得的交往关系,我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否则我们无法保持心理平衡。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个人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这种倾向反映在社会交往中,就形成了自我价值保护的原则。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点,正确理解他人。

4.同步变化原则

越来越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会越来越喜欢他们;越来越不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会越来越讨厌他们。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这就是社会交往同步变化原则,也被称为人际吸引水平增减原则。

社交心理活动的具体形式

社会交往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形式。

1.分析

通过分析,人可以进一步认识交往对象的基本性格、心理及其爱好;可以分出交往对象的表面特性和本质特性,使认识深化;可以分出交往对象的行为特征,便于交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2.综合

通过综合,可以把交往对象的各个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例如,把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健康状况等方面联系起来,加以评价,得出结论,又利于人们全面、完整地认识交往对象,从而选择适当的交往方式。

3.比较

比较是在头脑中把各种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的思维过程。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看清交往对象的特征和相互关系,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只有经过比较,区分交往对象的异同点,才能更好地识别交往对象。

4.分类

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交往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类型的思维过程。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将有共同点的对象划为一类的过程。例如,我们在同别人交往时,会区分哪些人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哪些人不适合做我们的朋友。

社交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效应

经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普遍存在着以下6种心理效应。了解这些心理效应能够有利于我们同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这些效应的消极作用,这样便可以使我们留给他人好印象,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首因效应

“首因”也可以说是第一印象,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在交往中,首因效应对人们交往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初次见面时,对方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形成了我们对对方的第一印象。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作用下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左右着我们对他人的日后看法。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初次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是取信于人的出发点。

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留给他人好的第一印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比如衣着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等;其次,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此必须锻炼和提高言谈技能、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

2.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一般在交往双方还彼此生疏的阶段特别重要,而随着双方了解的加深,近因效应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近因效应是相对于首因效应而言的,是指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的评价,也称为“新颖效应”。比如,你的一个很平凡的老邻居突然做了官,你就会对其刮目相看。再比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你的一个好朋友最近做了一件对不起你的事情,你提起他来就只记得他的坏处,完全忘了当初的好处……这一切都是近因效应的影响。

近因效应给了我们改变形象、弥补过错、重新来过的机会。例如,两个朋友因故“冷战”一段时间后,一方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或歉意,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化解恩怨。

3.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评价他人的时候,常喜欢从其某一点特征出发来得出或好或坏的全部印象,就像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因此有时也称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对社会交往有很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晕轮效应常使人出现“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错误,影响理性人际关系的确立。话说回来,晕轮效应可以增加个体的吸引力而助其获得某种成功,这或许是有利的一面。

为了预防晕轮效应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尽量避免感情用事,全面评价他人,理性和人交往。如果想利用晕轮效应的有利面,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采取先入为主的策略,全面展示自己的优点、掩饰缺点,以留给他人尽量完美的印象。

4.刻板效应

我们在评判他人时,往往喜欢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而很容易认为他具有这一类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就是刻板效应。比如,北方人常被认为性情豪爽、胆大正直;南方人常被认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所谓“无奸不商”;教授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

刻板效应在社会交往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某类人的特征时,就比较容易推断这类人中的个体的特征,尽管有时候有所偏颇;消极作用在于常使人以点带面、固执待人,使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就是刻板效应下的产物。

5.定式效应

定式效应也称心理定式效应,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在社会交往中,定式效应常使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固定化。比如,与老年人交往,我们往往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过时落伍;与年轻人交往,又会认为他们“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与男性交往,往往会觉得他们粗手粗脚、大大咧咧;与女性交往,则会觉得她们柔柔弱弱、心细如针;与一向诚实的人交往,我们会觉得他始终不会说谎;碰到了曾经圆滑过的人,我们定会倍加小心。知道了定式效应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应该注意克服,看待别人要“与时俱进”,要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精神。

6.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就是“以己论人”,常常以为别人与自己具有同样的爱好、个性等,常常以为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它是由怀疑引起的对别人人格的歪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效应的典型写照。当别人的想法或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从而认为别人是错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认为每个人每天都在嫉妒。

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

个性心理与自我意识

个性心理影响社会交往

小峰正在读高二,他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朋友很多。虽然高中学习紧张,小峰却应付得轻松自如,而且学习成绩也不错。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我们都愿意与性格开朗、积极乐观的人进行交往。显然,上述案例中所说的小峰就是这样的人。这里所说的性格开朗、积极乐观就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个性心理。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对个体精神面貌的总的描述。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当从人性谈起。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或人的共性,它包含人所具有的生物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3个方面。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他们之间在这3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个体间的差异就构成了每个人的独特性,即个性。因此可以说,个性是人性的个体差异,或者说是具体表现在每个人身上的人性,其构成仍然包含人所具有的生物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3个方面。心理学家对个性问题的兴趣集中在个性的精神属性方面,研究的是人性中的精神属性在具体人身上的体现。因此严格地说,上述个性的概念实际上指的是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社会影响,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对个性心理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个性心理的构成包括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3部分内容:个性心理倾向由一组在个性结构中较活跃的成分组成,个性心理特征由一组在个性结构中较稳定的成分组成,自我意识则是个性结构中起协调控制作用的成分。各部分间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自我意识对社会交往的影响作用较大,所以,我们将在下一个问题中详细分析。在这里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个性心理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1.个性心理倾向

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较活跃的一组心理成分,它决定着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表现出个性的能动性。其基本成分包括需要与动机、兴趣与爱好、理想与信念等。

(1)需要与动机。需要与动机是个性心理倾向性中最基本的成分。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为生物的人,必须维持个体的生命和延续种系,因此需求衣物以蔽寒、需求食物以充饥、需求婚配以繁衍后代,这些需求反映到人脑中就形成生理需要;作为社会的人,必须延续和发展个体所属的社会,因此需求社会交往、生产劳动、科学文化,这些需求反映到人脑中就形成社会需要。而人的生理需要与社会需要都必须通过社会交往来实现,也就是说人的需要促使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

动机是引发并维持人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作为行为的直接原因,动机具有激发行为产生、维持行为活动和引导活动指向既定目标的3种功能。社会交往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也是由动机激发、维持和引导的。

(2)兴趣与爱好。兴趣与爱好是人们积极认识、关心某种事物或积极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需要的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表现,具有选择性、从众性、情感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个体之间在兴趣与爱好的指向性、广博性、集中性和持久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兴趣与爱好是一种心理现象的两个层次,兴趣是爱好的基础,指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仅限于在认识层次上具有关注的倾向。如球迷对球赛的狂热、戏迷对名角的痴迷都是仅限于观看和欣赏,属于兴趣的范畴。爱好则是在兴趣基础上的深化,指不仅在认识层次上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兴趣,而且在行动上积极参加与此相关的活动。如棋迷不仅喜欢观棋,而且积极参加角逐;票友不仅喜欢听戏,而且积极参与演出,则属于爱好的范畴。

兴趣与爱好也是促使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动力,如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以兴趣点为主要内容的主题俱乐部;而兴趣爱好相同也是许多人选择朋友的重要标准。

(3)理想与信念。理想与信念是个性心理倾向中的高级表现形式,对需要与动机、兴趣与爱好有一定制约作用。

理想是指符合现实生活发展规律、指向未来,并有可能实现的一种积极的想像。理想是一种有根据的、合理的想像,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的实现需要借助社会交往,离开社会交往活动,理想就会变成一棵没有根的大树,很快就会枯萎。而共同的理想也会促使人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

信念是人们对一种思想、观念确信无疑的看法,是人们意识的核心部分。信念是人认识事物的出发点、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激励人们活动的精神支柱。它的形成包含着个体对一种思想、观念或理论的深刻认识,包含着对其描绘的前景充满深切的情感共鸣,还包含着为实践这一理论自觉自愿的意志行动。因此可以说,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合金。

信念还是群体活动的心理前提,是激励人们结合在一起共同活动的精神支柱。共同的信念是把群体成员凝聚在一起的黏合剂,是整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共同的信念才能统一人们的意志,统一人们的行动,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工作,为捍卫共同的信念而牺牲个人的利益。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结构中较稳定的成分,它表明个体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是个性差异的重要标志。其基本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能力。能力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它包括智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智力指从事认识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等。一般能力指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定向能力、适应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特殊能力指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从事绘画工作所需的色彩鉴别能力,从事音乐工作所需要的音乐节奏感等。要保证成功完成某项活动需要综合使用多种能力。在社会活动当中,人与人在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能力既受遗传素质的制约,也受个体生活实践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而每个人的遗传素质和生活实践经历各不相同所形成的。个体在能力上的差异使得有的人善于交际,有的人不善于交际。但是个人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的智力是无关的,因为智商高的人不见得比智商低的人有人缘。影响个体人际关系的是人的一般能力,而非智力和特殊能力。

(2)气质。气质是表现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发生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方面的稳定和动力性心理特征,相当于通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脾气暴躁、易于激动;有人性情温顺、情绪稳定;有人活泼好动、伶俐敏捷;有人行为稳定、反应迟缓,这些特征都是个性中的气质特征。

心理学家通常将人群划分为4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并对各种气质类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描述。

多血质:活泼好动,乐观大方,反应敏捷,喜交际,注意力易转移,情绪、兴趣多变,缺少持久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偏外倾性。此种气质类型的人,应着重发扬其热情活泼、机智灵活的长处;尽量避免自由散漫、见异思迁等短处。

胆汁质:反应迅速,果断直率,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情绪变化剧烈,控制力差,具外倾性。此种气质类型的人,具有豪放、开朗、果敢、进取的优点;但容易任性、粗暴、清高孤傲。

黏液质:安静少动,沉着稳重,多思慎行,反应缓慢,沉默少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持久不易转移,善于忍耐,具内倾性。此类气质特征的人,优点在于坚定、稳重、踏实、诚恳;不足往往是谨小慎微、因循守旧。

抑郁质:深沉寡言,不擅交际,孤僻胆小,兴趣少,不活跃,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细致敏感,富于幻想,温顺柔弱,偏内倾性。此种气质类型的人,应发挥其机警、细心、感觉敏锐等优势;注意克服孤僻、自卑、忧郁、多愁善感等弱点。

(3)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对客观现实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是构成个性的核心成分,反映着个体所特有的人格化的综合性心理特征。从结构上看,性格具有3个基本要素,即作为性格核心成分的处世原则、作为性格实体的对事态度和作为性格表现特征的活动方式。3个要素互相联系,以固定的搭配方式构成个体独特的性格。

性格按心理机能的优势划分有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按指向性划分有内向型和外向型;按独立性的程度划分有独立型和顺从型。

性格类型不同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均不相同,他们对社会交往的体认程度也不相同。

自我意识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自我意识是指每个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形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所属团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态的认识。例如,自己与他人进行对话时,自己意识到(察觉到)自己正在和人谈话,同时感觉(体会)他人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并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等等。

从表面上看,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对自己的感情和态度,这完全是在他内心世界的范围内进行的,他人无法知道。但是,实质上却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主体与其他人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是社会化的结果。一个人产生了对自己的认识与情感之后,就能够指导自己的行动,使个人与社会相适应。

由于自我意识是作为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觉察,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体验与控制,所以自我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交往也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自我意识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社会交往的作用

“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于个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表现,对于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较大的影响。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柯里就指出:“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但柯里又指出:“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自己以及他人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

一般来讲,个体对自己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评价不可能做到各方面都恰如其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是从不全面到全面,从不正确到正确,何况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因为除了认知因素外,还会受到动机、需要、愿望等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容易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

研究表明,青年及少年儿童对于积极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勤奋等)的自我评价往往高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于消极品质(如欺骗、懒惰等)的自我评价则往往低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与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之间的距离过分悬殊,就会使他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此以往,还会形成自己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也不利于社会交往的正常进行。

2.自我意识中的自我情绪体验对社会交往的作用

自我情绪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主要讲自尊心与自信心对社会交往的作用。

(1)自尊心的作用。自尊心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许他人歧视与侮辱自己,这是一种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绪体验,所以自尊心也称为自爱心。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尊心,则任何的批评与表扬都起不了作用;有了自尊心,就不会为个人目的而奉承别人,也不需要别人奉承自己。

与自尊心密切相关的是羞耻心。羞耻心总是和上进心、荣誉感联系在一起。羞耻心是指由于发现自己在认识上、行为上的不足、缺点和错误而感到羞愧,受到他人侮辱而感到愤懑。“羞耻之心人皆有之”,羞耻心是产生自尊心的基础,没有羞耻心的人亦无所谓自尊心。羞耻心对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如果有了缺点与错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么他就无法进步。

怀有自尊心与羞耻心的人,总是有争先进、争上游、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他们不甘落后,自觉而主动地遵守纪律,做好本职工作,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所以说,自尊心与羞耻心是推动人们不断上进的一种动力,有自尊心的人受到表扬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有羞耻心的人受到批评会更加奋发图强。自尊心是自我意识中最可贵的品质,它对于人们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是非常重要的。

(2)自信心的作用。自信心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它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很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做不好工作,搞不好人际关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心理定式,从而产生对社会交往的恐惧心理,影响其社会交往的正常进行。而具有自信心的人则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灵活自如地进行社会交往。可见,自信心对于社会交往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3.自我控制对社会交往的作用

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及社会交往都具有推动作用。由于主观的我要求客观的我符合其期望水平,从而推动并促进其思考、记忆、注意、情感等心理机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为获得优秀成绩、博得社会赞许及他人的好感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自我控制对个体态度的转变具有决定作用。个体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客观的要求而发生变化。但是,一个人的态度的转变并不是由他人或团体强迫命令而完成,必须通过自愿,也就是把客观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即转化为主观的我的需要,未经这一转化,则其态度不能发生转变。例如,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很高,认为自己一贯正确,甚至十全十美,则当客观上要求自己改变某种态度时,由于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距离他人或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过大,自己就会感到十分委屈,很难转变其态度。另一种情况是,即使自己看到社会要求与现实的我之间存有很大差距,但自己却把社会要求降至最低水平,认为自己只要能够“混过去”就可以,那么也无法改变自己的态度,符合时代的要求。只有当个体真正意识到态度转变的重要性,他才可能切实地将此落实到行动之上。例如,在社会交往中,个体认识到清高的个性使自己不受他人的欢迎,他便会通过自我控制逐步改变这种个性,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附:气质类型自我测试

未接受过气质测试的人大多数恐怕都说不清楚自己的气质类型,本测试是对自己性格特征最基本的了解。下面是有关气质的60道问答题,它们和答案均相同,分别为:A.很符合;B.比较符合;C.介于中间;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请按顺序将你选的答案标在题后。全卷未答完前,请不要回头查看。因为气质无好坏之分,所以回答要诚实。

1.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说出来才痛快。

3.宁可一人做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做事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口叫、噪音、危险镜头等。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善于和人交往。

9.羡慕那种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1.在多种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控制。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别的事物很难让自己分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况,常有一种极度恐惧感。

21.对学习、工作、事业抱有极大的热情。

22.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23.符合兴趣的事,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24.一点小事就会引起情绪波动。

25.讨厌做那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26.与人交往不卑不亢。

27.喜欢参加热闹的活动。

28.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作品。

29.工作学习时间长,常感到厌倦。

30.不喜欢长时间讨论一个问题,愿意实际动手干。

31.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32.别人说我总是闷闷不乐。

33.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34.疲倦时只要短暂的时间就能精神抖擞,重新投入工作。

35.心里有话,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36.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7.同样和别人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常比别人更疲倦。

38.做事有些莽撞,常常不考虑后果。

39.老师和师傅讲授新知识、新技术时总希望他讲慢些,多重复几遍。

40.能够很快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41.做作业或完成一件工作总比别人花的时间多。

42.喜欢运动量大的剧烈活动,或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43.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

44.接受一个任务后,就希望迅速完成。

45.认为墨守成规比冒风险强些。

46.能够同时注意几件事。

47.当我烦闷的时候,别人很难让我高兴。

48.爱看情节起伏跌宕、激动人心的小说。

49.对工作认真严谨,具有始终如一的态度。

50.和周围人们的关系总是处不好。

51.喜欢复习学过的知识,重复做已经掌握的工作。

52.希望做变化大、花样多的工作。

53.小时候会背许多首诗歌,似乎比别人记得清楚。

54.别人说自己“出语伤人”,可自己并不觉得这样。

55.在体育活动中,常因反应慢而落后。

56.反应敏捷,头脑机智灵活。

57.喜欢有条理而不麻烦的工作。

58.兴奋的事常常使自己失眠。

59.老师讲新的概念,常常听不懂,但是弄懂以后就很难忘记。

60.如果工作枯燥无味,马上情绪低落。

解析:

1.选择A记2分,B记1分,C记0分,D记—1分,E记—2分。

2.类型划分

(1)如果其中某一种或几种气质得分高出其他几种或一种气质得分4分以上,则可定为该气质类型。

(2)如果该类气质得分超过20分,为典型型;如果该类型得分在10~20分,则为一般型。

(3)两种气质类型得分接近,其差异低于3分,而且又高于其他两种4分以上,则可定为这两种气质的双混合型。

(4)三种气质得分差异低于3分又均高于第四种4分以上,则为3种气质的多混合型,如“多血—胆汁—黏液质混合型”,或“黏液—多血—抑郁质混合型”。

(5)如果4种气质得分差异均低于3分,则为完全混合型,又称中间型。

通过态度预测行为

态度与行为

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经过社会化和社会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态度一旦形成,便较为稳定,成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从而影响到人的整体行为。

现在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赞同把态度的构成分为3个部分,即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他们认为态度是一种内心的心理活动,是由知、情、行3部分组成,是个体以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倾向的反应方式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的预先倾向。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态度的认知成分不只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常常是带有评价意味的陈述,带有个体的评判、赞成和反对。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烦、同情和嘲讽等。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态度是个体做出行为前的内心体验,我们可以根据态度来判断个体的行为。

人的态度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在形成后态度又会反过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更恰当地处理好各种交往关系(这里既包括自己应在社会交往中保持适当的态度,又包括通过别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人们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社会关系,在各种社会交往中,控制自己的态度比通过别人的态度预测其行为要容易一些,比如一般人在会见客户时都会把自己的私人情绪暂时放在一边,但他们却不一定能够准确地根据接触对象的态度预测其行为,进而做出相应的策略。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态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预测行为,但是许多研究表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并不简单,影响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有以下几个因素: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成分、态度的强度、态度的通达性、人格变理。

因此,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应注意以下列因素:

(1)态度方面的因素:态度各成分是否一致——当态度的认知和情感成分一致时,预测率高;态度的特殊性;态度来自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更能够预测行为;态度的强度和清晰度。

(2)行为方面的因素:是单一行为还是多重行为,单一行为与态度的关联度更强些;即时行为与长久行为——态度与行为间隔时间越短,预测力越好;情境压力如何,情境压力较小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准确率会高些。

(3)主体方面的因素:态度对象与个人关联的程度——越是跟个人的价值观接近的态度越能预测行为;个人自身的人格因素,诚实的人不善伪装,而阴险狡诈的人则非常善于伪装,他们不会轻易把自己的真实态度表露出来。

如何理解他人的态度

人的态度往往是其感情的外显形式,要想正确理解一个人的态度,可以从考察其感情变化入手。而人的感情变化往往通过表情、动作、言语等方面表现出来。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理解。

1.细察表情变化

人的感情变化反映到脸上是丰富多样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表情多变。人逢喜事,就会情不自禁地雀跃起来;反过来说,遇到悲伤,脸部的表情就会不知不觉变得僵硬起来。

我们要想正确看出对方的真实内心活动,首先,就要对表情的变化有个透彻的认识,也要了解判断表情的原则,拿这些做基础,勤加训练,方能达到理解他人态度的目的。

为了了解感情变化与表情变化的内在联系,我们需要先研究一下大脑的运动领域。大脑所负责的运动领域相当广大,其中负责脸部运动的领域与其他部分比起来大了许多。由此可知,能够把微妙的心态忠实显现的器官,当以脸部为最。

其次,我们必须了解:随着感情的变化,脸上的哪些肌肉会被动员,以及它们会呈现出哪些表情。为了容易理解起见,我们不妨把感情的变化分为“愉快”和“不愉快”两种,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当这两种表情出现时,相应的脸部都会出现哪些特征。

愉快的表情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得到,当它出现时脸部的特征是:嘴角拉向后方;面颊往上收。

不愉快的表情的特征是:嘴角下垂;面颊往下拉;眉毛深锁,皱成“倒八”字。

人们日常所体验的种种表情的变化,就是以愉快、不愉快这两种对立的感情为基础的。可以把这些表情分为5种类型——“欢喜”、“发怒”、“痛苦与悲伤”、“惊讶与恐惧”、“嫌恶”。我们在观察对方的表情时,可以先把其归为愉快或不愉快,然后再详细研究他的表情是属于愉快或不愉快中的哪一种。仔细推敲,定能知晓其感情变化的。

2.留心异常动作

如果对方把自己的感情压抑,而不形诸于外表,仅靠上一条中的那些知识,当然无法看穿对方的真心。碰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如何正确理解他人的态度呢?

此时,只要我们能认清感情的“性质”,一切就会迎刃而解了。

当一个人的感情处于压抑状态时,心理的紧张就会大增,形成一种包藏能量的状态。这时候,他的心里就像装在密不通风的容器中的水,对它施以高压后,看似平静,实则其内部已经蕴含了巨大的能量。虽然这些能量不会马上爆发出来,但却不会波澜不惊的。只要留心观察,你便会发现,压抑感情的人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动作。

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只要稍微用心观察,平常多注意积累经验,即使对方不把感情的变化显现出来,我们还是能够把他们隐藏住的感情一眼看穿的。

那么,当一个人试图压抑自己的感情时,会出现哪些异常动作呢?

(1)脸上出现僵硬、痉挛的现象。当一个人由于感情变化勉强抑制住脸上发现某种表情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这样的现象。如对上司心怀不满的职员,因为受到压抑,在见到上司时,脸上就会呈现出僵硬的表情。这时候,通常看到对方脸上会出现诸如过度的皱眉、面颊抽搐、双眼猛眨、鼻头起皱等肌肉反常的紧张、痉挛现象。

(2)一个人如果掩饰内心的感情,手、脚也很容易发生某种动作,这就是说,感情的能量被运动能量代替了。

例如:当客人久坐不走,主人又有事待办,恨不得对方快快离开,但又不好意思直说时,主人就会表现得焦躁难安,手指不断地动,脚也不时地交叉后又放开。这些都是属于“感情变形的动作”。

3.言谈泄露玄机

当一个人想压抑自己的感情时,他的言辞或言谈方式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例如,一个人心有不满或失望的时候,就会出现言谈无劲、措辞枯涩、话题死板的现象。反过来说,如果心中有愧,想撒谎来掩饰心里的不安,往日寡言寡语的人也会突然变得能言善辩。

因此,当我们遇到一个对题外事滔滔不绝的人,就应该知道他是在掩饰某种意图,这时,便要小心观察,从他的言辞中去推测他想隐瞒的到底是什么。

又如,尖刻的挖苦话,往往是敌意、攻击性的表现;刻意形式化的客气言辞,往往是隐藏了憎恶的感情。

以上所说的,是有关人的感情受压抑之后,其表情、动作、言语方面产生变化的一般原则,若要了解此类感情的技巧,我们就要积极地自行进入“情况”,有时候,甚至故意撒谎,静观对方的反应。要想通过别人的态度正确预测其行为,就必须具有这种心理准备,否则难以成功。

脸色是最明显的态度

一提起态度,人们通常会觉得它很抽象,也很难把握;但对于脸色,人们却非常熟悉,大部分人也都懂得看脸色行事。脸色是态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通常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表现出相应的脸色,所以我们在与别人打交道时,可以通过脸色预测其行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推知阴晴雨雪,决定携带哪种工具,以不受日晒雨淋;看脸色,便可知其态度。态度往往通过表情显现于外,而人的行为又常常受到态度的制约。知态度便能善相处;善相处便能心相通;心相通,便可达成一致。

有位记者曾去采访刚刚同新西兰足球队交过锋的“国脚们”。一进门,发现休息室气氛沉闷,守门员铁青着脸,圆睁着眼,他就赶紧退了出来,取消了这次采访。后来得知,“国脚们”吃了败仗,正在怄气。倘若当时不看脸色,硬要不知趣地采访刚吃败仗的“将军”,非挨骂不可。看来,这位记者颇有经验,懂得采访的“火候”。

常言道:人好水也甜,花好月也圆。人在高兴时,心情舒畅,看见高楼大厦,会联想到那是“凝固的音乐”;看见车水马龙,会联想到那是“滚动的诗歌”。耳闻目睹,一切都是那样美好,仿佛全是为自己而存在着,眼角眉梢都是笑。而人在烦恼时,心情抑郁,欣赏《田园交响曲》会觉得是噪音;听到“二泉映月”,可能会想到虎啸猿啼。心情好时,就容易体谅、礼让、关心和帮助人,也乐意与人攀谈,接受别人的邀请,甚至看见小狗也能热情地打个招呼。情绪坏时,则容易发火,容易伤害别人,不想接受他人的询问,甚至动不动恶语伤人,摩拳擦掌。因此,学会察言观色,留意对方的表情,互谅互让,该躲则躲,当止则止,就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求得和睦相处,琴瑟和鸣。

孩子在学校没犯错却挨了老师一顿莫名其妙的批评,装了一肚子气。傍晚放学后他背着沉重的书包怏怏然走进家门,刚端上饭碗,父亲又开始了“家庭教育”:“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越听越烦,觉得脑袋都要爆炸了。于是,连他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把筷子一丢,大喊一声:“烦死人了!”父亲认为儿子顶撞老子还了得,更是火上加油,一巴掌过去,孩子哭着跑开了。

这样的事例在社会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假如这位父亲能够善解人意,发现孩子的表情与平常不同,进而窥测其内心的秘密,采用安抚疼爱的方法,待孩子吃完饭后再细心地开导,不仅不会把孩子打跑,致使父子关系僵化,而且还会给孩子以心灵上的抚慰,加深父子感情。

妻子在单位怄了气,尽量克制着,但回家仍然不高兴。丈夫只注意到妻子好像和平时不一样,但却不明其理,觉得妻子比平时难伺候多了,不是这不对,就是那不好。丈夫觉得心里委屈,也是无名火起,结果两人没说几句,便吵了起来。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尽管是些生活细节,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当事人的态度,即当时的表情来预测其脸色与行为,便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言行组合或分解,及时地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及时地改变错误的决定,及时地退或进,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一定会更加和谐。也就是说,通过态度预测行为,可以让你知人知面又知心,可以帮助你与人们建立起更丰富、更密切、更有效的关系,以获得权利、成功和爱。这对于那些胸怀大志、想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

如何避免错误判断

超级推销员通常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客户的表情判断其需要。他们可以在瞬间发掘客户的潜在购买需要,再适当地说服客户购买他所推销的产品。这样强的观察能力,颇令人惊讶和佩服,不过观察力这样强的人是很少见的。由对方表情看出其内在的态度,并进一步预测其行为,按成功的比例而言,如果对方是很容易亲近人,胜算占70%;如果对方是不易亲近的人,则占60%。在某些时候,人常常会有孤傲、冷淡的一面,让他人不易了解。

人的表情差异十分微妙,譬如“轻蔑”或者“惊讶”的表情,往往让人与“爱、幸福”的表情混淆,并产生误会。所以,对于表情的判断,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和言语的内容,以及姿势、举止动作等来判断较为恰当。

总之,无论一个人的观察力多么敏锐,都不能单靠一两次的经验,就妄下结论。要想避免错误判断,就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1.要有“持续性”

在观察一个人的时候,别忘了反复思考下面3个问题:

(1)对方是经常出现这种表情,还是偶尔出现一次?

(2)其他的人有没有相同或相似的表情?

(3)朋友对这个人有没有相同的看法?亦是只有你有这种看法?

当你可以区别各种不同表情之间的差异,才有可能对别人的态度做出正确的解读。

2.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

心理学里有两个名词很有趣,一个叫做“晕轮效应”。说简单点,就是当一个人的某项特质很明显时,连带的,就认为对方也拥有其他相关的物质。举个例子来说,许多人都觉得,长得可爱的人,一定拥有温柔体贴、乐于助人、乐观开朗的特质!倘若你也有相同的想法,就表示你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要提高警觉。

另一个名词叫做“正性误差”。意即当一个人具有某个正向特质,似乎理所当然他也具备其他一切美好的特质。譬如,不少人都相信,一个诚实(正向特质)的人,绝对是个忠心耿耿、善良勇敢、大公无私的人!假使你也有相同的想法,小心被你最信赖的人出卖了。

只有掌握了以上原则,并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才能尽量避免错误的判断,使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提高。

理解社会交往中的相互作用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交往的双方都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与他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个个体,总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交流与沟通信息,表达与增进情感,同时使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心理学家埃利奇·伯恩提出了一种相互分析理论,借助于这种理论,我们可以增加对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的理解。

1.交往中的3种自我

伯恩认为,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实际上都拥有3种内在的自我,也即成人自我、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我们也可以得到类似的体验。比如有的成年人,像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是表现得像一个成年人;但是在有的时候确实又很像一个小孩,尤其是在其父母面前的时候;同时,在有的时候,他又会扮演一种父母的角色,对同学的关心,就像是父母在照顾孩子。

在伯恩的分析中,我们的这3种内在的自我,有着不同的心理内涵。父母自我所表达的,是我们在童年时将自己父母的言谈举止、奖励惩罚、鼓励和限制等有关信息进行有选择地储存的结果。儿童自我是作为儿童的个体,对于其自己内部事件的记录与储存的结果。儿童本身是一个信息接受主体,他有其所见、所闻、所感和所知,有其自身的愿望,有其表达愿望和行为的方式。于是,父母自我的内容(比如对儿童的限制)与儿童自我的内容(比如儿童自己的愿望),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而一旦发展中的儿童意识到了这种矛盾,那么也就逐渐形成了其成人自我。伯恩认为,成人自我通过检验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来更新父母自我中所记录的信息;同时,通过确定哪些情感可以公开表达,哪些情感不能公开,来更新儿童自我中的信息。

我们的这3种自我,在我们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也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2.3种自我的线索

在实际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都会发生许多变化,或者说是发生一种总体性的变化,因为其表情、言语、手势、姿态等同时都会发生变化。通过这些变化的线索,我们可以判断3种内在自我的表现与作用。

比如,父母自我的表现线索:双手叉腰、皱起眉头、指指点点、摇头叹气、去拍别人的脑袋,等等,以及诸如“你要永远记住”、“我不能同意”、“我要是你的话”,等等,都被认为是父母自我表现的主要线索。

儿童自我的表现线索:撅起嘴巴、放声哭泣、抠鼻子、弄耳朵、咬指甲,等等,以及“我的要更好”、“我才不呢”、“我愿意”、“我不干”,等等,都被认为是儿童自我的主要表现线索。

成人自我的表现,应该是符合其社会规范的表现,比如说话时注视对方以示尊重,保持与谈话者的正常距离,以及采用较为礼貌的方式与人交往,等等,成人自我常常使用诸如“为什么”、“是什么”、“什么时候”、“怎样才能”等语言。

对于上述3种内在自我的表现线索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分析这三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作用。

3.相互作用分析

借助于3种自我的表现线索,我们就可以在人际交往的相互作用中,确认自己以及他人的3种不同自我。一般来说,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若是以两人的交往为例,其各有3种不同的自我,那么就会演变出许多种不同的交往方式来。

伯恩对此提出了其基本的交往规律,我们可以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

如上图所示,如果在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中,表现为两条平行线,那么就说明其相互作用是互补的,可以有效地持续进行下去,这是伯恩相互作用分析的第一交往规律。这种平行可以是成人对成人,父母对父母,儿童对儿童;也可以是一方的成人对另一方的儿童,并且有从其儿童返回的平行关系。

但是,甲乙双方的交往,也可能会出现交叉,如下图所示:

伯恩认为,这种交叉或交错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导致交往双方的纠纷,影响交往的正常进行,这也就是伯恩的第二交往规律:在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的关系图解中,当刺激与反应交叉或交错进行时,正常的交流便会受到影响。同样,这种交叉或交错,也可在双方不同的自我刺激与反应之间,表现为多种形式。

伯恩的图解,以及他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相互作用理论,被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所认同和接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种相互作用理论,来对我们的社会交往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伯恩的理论还告诉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采用怎样的自我,才能够保证相互作用的有效进行。或者说,若是我们的相互作用发生了问题,那么一定是交往双方的自我表现出现了偏差与交错。此时,只要我们及时地调整自我定位,使之与交往对象对我们的定位期望相符,便可消除矛盾,使双方的交往关系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QBUX1osgaYmX1pUK2mKEssPYD3Yl0octsko1708DKMVzwWDy0XhUMhwMUxK4dH1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