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堂课“我的天职就是爱”

——爱是成就伟大的最终途径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

将你最好的东西给世界,可能永远不够,不管怎样,还是要将最好的东西付出!

真正的伟人,必能用爱感动世界

提起伟人,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那些叱咤风云、赫赫有名的改变历史的大人物。但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可能忽略了一类人,那就是将自己的整个人生都投入进爱的传播的人,比如特蕾莎修女。她平生所创造的功绩与历史上的那些风云人物相比毫不逊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女人,一位修道院的修女。但是她一直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灯枯油尽。她是凡人,却演绎了超凡的爱,并用这种超凡的爱感动了整个世界。

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促成埃以和谈的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出了她,把诺贝尔和平奖这项殊荣授予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授奖公报说:“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在她的手中接受了不含屈尊恩赐意味的同情,接受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

而且,据说,她的得奖没有任何人反对,每一位评委都对她心悦诚服,她成了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最令人欣慰的一位得奖者。

整个世界都没有提出异议,是啊,怎么会有人对爱提出异议呢?特蕾莎修女用爱感动了世界。

其实,那些改变历史的伟大人物,在他们的胸中,也必然有一种对于人类的大爱,这种爱鞭策着他们作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在这一点上,他们和特蕾莎修女是相通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只有胸怀大爱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

爱是这个世界最宝贵的财富,是全世界的人们共同渴望的生命之光。胸怀大爱,就是完善生命、成就伟大功业、流芳百世的秘诀。

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一个很有名的故事。

有一位国王想励精图治。他觉得如果有3件事能够解决,国家就能够变得富强昌盛。第一,如何预知最重要的时间。第二,如何确知最重要的人物。第三,如何辨明最紧要的任务。大臣们纷纷献策说,把时间支配得正确,最好是列表;国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教师或科学家;当务之急是弘扬科学与严明法律。

国王对这些答案不满意。他去问一个隐士,隐士正在种地。国王提出这3个问题,恳求隐士的忠告,但隐士并没有回答他。过了一会儿,这个隐士挖土累了,国王就帮他的忙。天快黑时,远处忽然跑来一个受伤的壮汉。国王与隐士帮助他,替他裹好了伤,抬到隐士家里。翌日醒来,这位伤者看了看国王说:“我是你的敌人,昨天知道你来访问隐士,准备在你回程时截击,可是被你的卫士发现了,他们追捕我。我受了伤逃过来,却正遇到你。感谢你的救助,我不再是你的敌人了,我要做你的朋友。”

过了几天,国王又去见隐士,还是恳求他解答那3个问题。隐士说:“我已经回答你了。”

国王说:“你回答了我什么?”隐士说:“你如不怜悯我的劳累,因帮我挖地而耽搁了时间,你昨天回程时,就被他杀死了。你如不怜恤他的创伤并且为他包扎,他不会这样容易地臣服你。你所问的最重要的时间是‘现在’,只有现在才可以把握;你所说的最重要人物是你‘左右的人’,因为你立刻可以影响他们;而世界上最重要的是‘爱’,没有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个人的成长成功、国家的繁荣昌盛、世界的和平安乐,都可以用一个最根本的途径来达成,那就是爱,爱可以分解仇怨、打开心扉、创造奇迹。有了爱,就可以拥有一切。

心灵追问:

我最崇拜的伟人是谁?关于他,有哪些爱的事迹?

我的目标是什么?在我的观念中,“爱心”是达到目标的一个关键因素吗?

比尔·盖茨与特蕾莎修女的共同之处

据说,在东方一个古老的国度,有一位无所不知的智者,不管人们心中有多大的烦恼和痛苦,他都能想出办法帮人解决。因此,每当国家里有人遇到难题,都会去找他倾诉心中的苦闷,经过一阵谈话之后,看似错综复杂的问题,往往都能迎刃而解。

有一天,国内最有钱的富翁和最贫苦的穷人恰好同时去找了这位智者。富翁首先进到房里去,过了一个多小时,却不见富翁出来。

等在外面的穷人很纳闷:“到底是什么样的苦恼,要花这么多的时间来倾诉和解决?”又过了很久,富翁还是没有出来,穷人自己生起了闷气。他想,一定是因为富翁是有钱人,所以智者给了他额外的指点,这才需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

但是生气归生气,他还是必须耐心地等下去,不知不觉地,他就在椅子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睡梦中的他被人摇醒,他睁眼一看,原来是富翁出来了,富翁对他说:“该你进去了!”

他走进到房里,可是他和智者的谈话只延续了十分钟,虽然智者为他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一想到富翁享受到的“待遇”,他的心里就愤愤不平,这样想着,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我走?我进来不过才10分钟呢!刚刚富翁进来不就谈了好几个小时吗?”说完,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了起来。

“因为贫穷的关系,从前我总是受委屈,可是怎么连您也这样瞧不起人呢?”

然而智者只是神态自若地望着他,等他尽情发泄完心中的委屈之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您因为贫穷而苦恼,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可是,富翁因为贫穷而苦恼,就不容易看出来了。”

穷人听了这句话,不仅目瞪口呆:“富翁竟然会贫穷?您这话真是太怪异了!”

智者随后解释道:“富翁也会贫穷,而且他还真是世上少见的心灵穷人呢!他的烦恼和忧虑,完全来自他那贫穷的心灵,我为了要帮他找出内心的贫穷,才会花那么多的时间。”

“啊!”穷人原来的愤怒与不快全都烟消云散了。他望向天空,展开双手,好像已经得到全世界似的,吹着口哨回家去了。

这个故事虽然是杜撰出来的,但是却反映出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富人,他们拥有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资产,但是仍然享受不到生命应有的乐趣。他们对他人包括亲人充满防备,他们用自己的钱买很多漂亮的衣服、房子,但是这些都难以掩饰他们内心的空虚,于是才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的悲凉慨叹。

与这些富翁的情况正好相反,特蕾莎修女是一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富翁。

特蕾莎修女去世的时候,人们发现:她所拥有的全部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滚着蓝边的白色粗布纱丽——一件穿在身上,一件待洗,一件已经破损,需要缝补。

即使这样一个在物质上一贫如洗的人,却是一位真正的富翁,她拥有很多其他人没有的东西:全世界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内心的祥和宁静,被她救助的人的无尽感激以及在她临终时的毫无愧色和了无遗憾。

她还拥有很多其他人梦寐以求却没有得到的东西,但是仅仅是以上四个方面就已经足以震撼人心了,平心而论,在这个世界上,包括那些最为人称道的领袖人物,能拥有这四种富足的人又有几个呢?

贫穷本身不是一种美德,我们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追求财富的权利,只是有太多的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麻木和迟钝了自己的心灵,放弃了爱和感受爱的能力,以至于逐渐变成了一架赚钱的机器,失去了自己原本单纯美好的灵魂。所以,尽管后来他们有了钱,但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们失去了爱,失去了真正的亲情、友情、爱情。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生活十分凄惨。

所以,当你羡慕比尔·盖茨、马云等功成名就的富翁的同时,请不要忽略了,他们的成功,不只是事业上的,如果失去了内心深处充盈的爱,他们的成功一文不值。如果你能了解到比尔·盖茨对于家庭生活的重视以及对于慈善事业的支持,就会对这一点有更深的体会。不管在物质上,是富有如比尔·盖茨,还是贫穷如特蕾莎修女,他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和心灵的富足都与他们的内心的爱有关。如果成功不能为人生幸福和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服务,这种成功就是毫无意义的。而幸福和自我实现,必须借助爱的力量才能实现。

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也许你的父亲是大公司的董事长或者身处要职,也许你的父亲是工厂里的一名普通工人;也许你的童年在精致优美的别墅中度过,也许你曾在乡村中与祖母一同生活……但是这些物质上的贫富不是衡量贫富的唯一标准。因为,这种贫富不能代表你自己的未来,你未来的生活是要靠自己去创造,父母的财产不能伴随你终生。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内心中爱的多少也将影响着贫富的程度。缺少爱的富有,不是真的富有;拥有爱的贫穷,却是一种幸福的贫穷。

心灵追问:

按照特蕾莎修女的标准,我是一个富有的人吗?

快乐不需探寻:若以爱待人,旋即得之

快乐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珍宝,人们都想得到它,但是总有一些人,难以达成自己的这个心愿。

本来,青少年处在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候,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年四季,那么青少年时期就是生命的初春,万物萌发,一切充满生机,但是现实中我们的感受却与此大相径庭,我们被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生活已经被学业充满,不仅很少感受到快乐,有时甚至产生“郁闷”甚至悲观的情绪。

这种现象,当然与现行的教育制度有关,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虽然肩负着很大的学习压力,但是快乐就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生命中就真的没有能够让我们快乐的事物了吗?

当然不是这样的,在我们繁忙的功课之余,如果能够真诚地寻找快乐的秘诀,那么现在,特蕾莎修女就提出了一个快乐的不二法门,她的原话是这样的:快乐不需探寻,若以爱待人,旋即得之。

也许从小到大,你听惯了太多关于做人方面的说教,以至于爱、牺牲等字眼在你的眼中变得不那么实在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爱能带来快乐,如果你愿意付出自己的行动去尝试,你就会发现这是一条能给人带来快乐的真理。

杨思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孩,她有漂亮的外貌、优秀的学习成绩和富裕的家庭,但是她经常感到自己并不快乐,这种不快乐不是单纯的青春期常有的莫名惆怅,而是一种空虚。她总是感到生活中缺少了一种东西,就是这种缺失让她感到生活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奇,没有真正的快乐。

有的时候,她经常看到一些快乐的陌生人,于是这一天,放学回家的时候,她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因为她想趁这个机会观察一些别人的快乐,她想知道怎样才能得到快乐。一路上,她看到了很多开怀大笑或者表情惬意的人,但她还是不明白他们快乐的原因。正在这时,天下起雨来,她收起思绪打开了伞匆匆往家里走。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远处出现个瘦小的身影,是个小学生,这个学生忘带伞了,他一手抱住书包,一手遮着头急急忙忙地跑来。杨思停下脚步,她想:我可不能不帮他啊,万一淋了雨得了感冒,多难受。但是回家晚了妈妈会责备我的,怎么办呢?杨思犹豫不决,她望了望那个小孩,狠狠心决定先送孩子回家。

杨思连忙叫小学生到伞下避雨,并问清他的住处,两人就迈开步子向目的地走去。一路上,杨思还故意把伞往孩子那边移,孩子没被雨淋着,她自己的半边身子倒被淋湿了。她把孩子安全送回家之后,孩子的父母连声道谢,那个孩子也回报了甜甜的微笑,杨思一下子感觉心里甜滋滋的,有说不出的高兴。就在这一瞬间,她找到了快乐,原来,快乐的味道如此美妙!

从此以后,她一直用对待淋雨的小孩子的心态来对待周围所有的人,她也因此而找到了越来越多的快乐。虽然,恼人的功课和考试并没有少一点,但是她觉得自己比以前快乐了,这种内心的充实是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其实,快乐就是这样简单,在特蕾莎修女建立在全国各地的慈善机构和场所,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义工进行一段时间的服务。这些义工们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全身心的爱,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

他们有很多人在经历了这种难得的体验之后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一个叫戴夫的义工写道:“自从我开始在伦敦的安息之家工作以来,我所得到的远远超出我所付出的——我每一天的工作都被喜悦所充满。但这并非笑声满堂,喜悦有其严肃的一面,它可能是清淡的,却带着极其深沉的和平感,就像一对父母面对自己的新生儿一样。”

在儿童之家工作过的琳达写道:“帮助加尔各答希舒·巴满的儿童是很特别的经验。他们使我非常感动。有一天早上,我们坐在楼上围成一个圈圈——我们常常这么坐着一起唱歌——我看见一个残障的小男孩,他看着我,眼中洋溢着喜悦与爱,有一种说不出的清朗与沉静。这是我记忆中一次深沉的心灵体验。”

他们所体验到的这种内心的充实就是快乐,就是我们正在寻找的东西。其实,快乐离我们并不遥远,拿出你的爱,友善地关爱和帮助我们身边的人,那么我们所做的事就和特蕾莎修女以及义工们所做的具有同样的价值。

心灵追问:

我曾经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吗?如果要用文字写下或者向他人描述出那种快乐的感觉,应该怎样描述呢?

对乞丐伸出双手的难度:

爱总是伴随着某种牺牲

有的时候,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爱经常要付出代价,要牺牲掉自己的一些东西去帮助别人,成就别人。

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大街上一个脏兮兮的乞丐的时候,让你伸出双手,去握住他的手,拍拍他的肩,这种动作必定能够让他感受到你的爱,但是你愿意这样做吗?

很多人会说不愿意,因为这需要克服内心的障碍。也许平时,你是一个特别爱干净的人,你难以忍受灰尘堆积或者不清洁的事物,但你又想要给他一点安慰,对他表达你的友善,于是,这两种念头在你的内心深处斗争起来,你也不确定,爱的信念能否战胜讨厌肮脏的念头。

其实,这是人们经常遇到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爱总是伴随着某种牺牲存在的,只是这种牺牲的程度有大有小。

特蕾莎修女和与她一起工作的修女们每天都在与一些外表肮脏的病人来往,特蕾莎修女和修女们对每个病人都予以关怀,特地用手一个一个抚摸他们的身体和手,病人们想到以前遭到父母或兄弟姐妹厌恶的情况,常常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印度有一些麻风病人为了避世,经常隐藏起来。为了找到这些患者,特蕾莎修女走遍荒凉无人、肮脏之地。对于那些找到的不幸患者,修女们安慰他们,注射药剂,包扎伤口。此外,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以朋友般的鼓励,鼓励他们自立。

特蕾莎修女和一些修女来自较为文明富有的家庭,她们也喜爱洁净,但是在对待需要帮助的人时,她们战胜了见到污秽之物时人们常有的厌恶感。这是因为她们知道,那些外表肮脏的人,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和自己一样喜爱洁净,如果能够帮助他们清理自己的身体,他们会生活得更加舒适。

就像特蕾莎修女说过的一段话:“你给予必定使你有所付出,而你所给予的不只是你可有可无的东西,你也将给予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或是你不想失去的,你非常喜欢的东西。”

所以,如果你说你爱你的妹妹,但是你舍不得用自己的压岁钱为她买她喜欢的美丽发卡,如果你说你爱你的父母,但是你不愿意努力学习以安慰他们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心,如果你说你爱你的祖母,但是你不愿意放弃玩耍的时间帮助她做一些家务活。那么,你的爱不是真正的爱,你没有为了这爱付出应该付出的东西,这种爱是浅薄的,与真爱的境界相去甚远。

心灵追问:

如果学校组织我们为医院里的艾滋病儿童送温暖,那么,我愿意像公众人物濮存昕那样在安全范围内与他们握手吗?

最壮丽的十五美元:爱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也许你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校倡导为灾区人民或者某位病患捐款的时候,你听了老师或者校长关于灾难的讲述,心中确实产生了怜悯之心,在某一刻,你内心中爱的信念促使你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你决定要为他们捐款,于是回到家里,向父母要了五十元钱,当然,一般情况下,父母是不会反对这种捐赠的。于是你认为自己已经尽到了心意,就把这件事情抛到脑后。

第二天,当你拿出零花钱去买一根一元钱的雪糕时,你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一元钱也可以捐赠出去。当老师提醒你的时候,你却不以为然,因为,这一元钱实在太微不足道了,一元钱难道能帮助灾区人民盖房子吗?能帮助得了不治之症的小女孩康复吗?

这种想法到底有什么不对呢?听了特蕾莎修女的得一个故事,也许你能够得到些许的启发:几天前,我从一个瘫痪二十年的人那里收到十五美元的捐款,这个人只有右手能动。他唯一的嗜好是抽烟。他对我说:“我一星期没有抽烟,我把省下的钱交给你们。”这对他来说一定是极大的牺牲,但是他是在怎样地分享自己的爱啊,这是多么壮丽啊!我用他的钱买了面包,送给那些饥饿的人,双方——作为给予者的他和接受者的穷人——都很快乐。

虽然我们和故事里的人的境况迥然相异,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却是相同的。也许这位瘫痪的病人在其他方面并无可取之处,但是他的这“微不足道”的十五美元却在我们的心里留下了壮丽的投影。一个人,不管它到底拥有多少东西,他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去爱别人,帮助别人,这份心意,就是弥足珍贵的。

现在想一想,自己的一元钱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许多人都捐出自己的一元钱,有困难的人就会很容易地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你的一元钱,会让被帮助的人心里感到温暖,感到安慰,这也是最重要的。

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成功的爱不在于爱的结果,而在于爱的过程。

其实只要你的心意到了,你尽了自己的所能,就一定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爱,这样,爱的使命也就达成了。下面这个美丽的故事也许能够帮助你更清晰地体会到这一点。

从前,有一位女孩,名叫玛丽。她有一位年纪很大的老奶奶,头发都白了,脸上也布满了皱纹。玛丽的父亲在山上有一栋大房子。

每天,太阳都从南边的窗户里射进来。房子里的每件东西都亮亮的,漂亮极了。

奶奶住在北边的屋子里。太阳从来照不进她的屋子。

一天,玛丽对她的父亲说:“为什么太阳照不进奶奶的屋子呢?我想,她也是喜欢阳光的。”

“太阳公公的头探不进北边的窗户。”她父亲说。

“那么,我们把房子转个个吧,爸爸。”

“房子太大了,不好转。”她爸爸说。

“那奶奶就照不到一点阳光了吗?”玛丽问。

“当然了,我的孩子,除非你给她带一点进去。”

从那以后,玛丽就想啊想啊,想着如何能带一点阳光给她奶奶。

当她在田野里玩耍的时候,她看到小草和花儿都向她点头。鸟儿一边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一边唱着甜美的歌儿。

世间万物好像都在说:“我们热爱阳光。我们热爱明亮、温暖的阳光。”

“奶奶肯定也喜欢的,”孩子想,“我一定要带一点给她。”

一天早晨,她在花园里玩时,看到了太阳温暖的光线照到了她金色的头发上。然后,她低下头,看到衣摆上也有阳光。

“我要用衣服把阳光包住,”她想,“然后把它们带进奶奶的房子。”于是,她跳了起来,跑进了奶奶的屋子。

“看,奶奶,看!我给你带来了一些阳光!”她叫着。然后,她打开了她的衣服,可是看不到一丝阳光。

“孩子,阳光从你的双眼里照出来了,”奶奶说,“它们在你金色的头发里闪耀。有你在我身边,我不需要阳光了。”

玛丽不懂为什么她的眼睛里可以照出阳光。但她很愿意让奶奶高兴。

每天早上,她都在花园里玩耍。然后,她跑进奶奶的房子里,用她的眼睛和头发,给奶奶带去阳光。

表达爱就像馈赠其他礼物一样。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当你为别人表达出一片善意时,人们会感觉到心灵有阳光在普照。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多给他人带去阳光吧!

心灵追问:

我曾经让其他人体会到被关爱、被善待吗?我更在乎别人对我的心意还是更在意别人送给我的礼物?

为赞美和虚名而爱,是作弊的爱

现代社会,我们经常能够通过媒体了解到企业家、商人、政客、明星们的支持慈善事业的行动,人们对此的反应不一,有的人被他们的善举感动,更加“支持”他们,有的人认为这些人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公众形象而“作秀”。

其实,人们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不同的公众人物所进行的慈善行动一定有不同的目的,需要区别来看。对于那些真正想要帮助他人,奉献自己的爱心的人,我们当然会从心底里生出一种崇敬之情,而那些为了自己的“名声”而进行慈善活动的人,就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明白,这种为了虚名而爱的行为,不是真正的爱,它可能在客观上造成帮助他人的结果,但是这种爱的动机是不纯正的,虚假的。

这种爱就像考试作弊一样,虽然有可能侥幸得到好的成绩,但是,它不会给自我带来任何程度的提升,为虚名而爱,是作弊的爱。

特蕾莎修女是一位伟人,同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声名卓著的名人,但是她并非为了这“伟大”和名声而爱,她的爱发自内心,不被外界任何事物或人物所限,是绝对自由的,不折不扣的。

当特蕾莎修女那瘦小的身躯活跃在肮脏拥挤的街道,臭气熏天的下水沟等异常恶劣的环境里,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疾病缠身、无家可归的儿童抱回家时,没有人在关注着她的“丰功伟绩”。她也没有像许多公众人物那样每天忙着应邀参加各种电视访谈,她的身边也不会经常亮起闪光灯,她的爱不计代价,不问得失,不求彰显。

虽然后来,世界赋予了她各种各样的荣誉,但是她对他人尤其是穷人的爱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她并不热衷于各种奖项,换句话说,即使她不曾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即使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句子和银行大亨不曾向她频频致敬,即使她的照片不曾上过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即使她病逝后未被册封为“圣德兰修女”,她对于穷人、病人、可怜人的爱也不会减损一分一毫。

真正的爱应当如此,不仅是爱,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有名无实的东西永远没有价值,得不到人们的尊重。

2007年,据墨西哥财经杂志《常识》披露,世界第二富豪、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的财富已经猛增至678亿美元,一举超越了拥有592亿美元身家的微软创始人、此前已经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宝座的比尔·盖茨,成了新的“世界首富”,这条消息立即引起了全球关注。

虽然,这则报道并没得到全球富豪榜权威评定机构的美国《福布斯》杂志的证实。但至少,埃卢的财富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额,只是第一或者第二的地位未定而已。

也许有很多人期待着《福布斯》杂志对于此问题的评估和认定,但是埃卢本人,对于排名却并不十分关注。

埃卢的发言人阿图罗·埃利亚斯·阿尤布告诉美联社记者说:“他(埃卢)说过很多次,他并不和任何人竞争。”阿尤布说,“他只是专心做慈善工作,努力在拉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不是想和任何人争做第一名、第10名或者第15名。”

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墨西哥城中心原本道路狭窄弯曲,在埃卢资助下,这里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为旅游景点和艺术家的天堂。另外,埃卢还向贫困儿童免费捐赠95万辆自行车,7万副眼镜,并为15万名大学生提供奖学金。他还为贫穷病人支付手术费,并将建立三家慈善机构。

这位名人的事例更进一步印证了爱的哲理,爱不是为了虚名,虽然有的时候,胸中拥有大爱的人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在事实上造成“出名”的结果。这也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悖论:有很多挖空心思想出名,不惜重金“炒作”自己的人,其人品常常受到公众的怀疑,而那些不慕名利,默默地做自己该做的事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同,成为真正的名人,就像特蕾莎修女和富豪埃卢。

青少年生活在校园中,可能谈不上为了“名利”等去爱或帮助他人,但是你们有时也会面对相同的情境。比如你有时会见到一些同学,他们做好事只是为了得到老师或者学校的表扬,或者只是在公众场合和人多的时候才愿意帮助他人,或者他们对灾区人民进行捐助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容易被评上“三好学生”。这类的行为就是为了赞美和虚名而爱,就是对爱的作弊。也许你认为这只是些小事,没有什么不妥,但这些“为虚名而爱”的思想一旦根深蒂固,就会在人的头脑中生根发芽,等到将来走向社会,这些同学也许就会变成一个热衷于沽名钓誉,而不脚踏实地的人,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取得较高的成就或者赢得他人的尊重。

所以,希望特蕾莎修女的故事能够在这方面给予你一些有益的启示,不为虚名而爱,需要从年少时学起,从眼前的一点一滴做起。

心灵追问:

如果我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可是这件事除了被帮助的人和自己之外,没有其他人知晓,我会觉得很不值得吗,为什么?

金钱与爱的矛盾与统一

关于金钱和爱,很多人内心可能存在误解,有些人认为,有钱人大多麻木不仁,贫苦人却可能很有爱心;也有些人认为,金钱是爱的必要条件,因为没有钱,就很难对他人进行实质性的帮助。这些想法在现代人中比较典型,但它们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对于这个问题,特蕾莎修女的见解十分深刻。

她曾说:“爱必须是面对面的给予和服务,是亲手去抚慰这一个和照料这一个,而不仅仅是一张支票——一张冰冷的没有体温的支票。”她认为,只是给需要帮助的人一些钱,这不是真正的爱。金钱不能代替爱,这是金钱与爱相矛盾的一个方面。

真正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它不需要形式上的华丽,当人们将爱与金钱等同时,它已然变味。

一个晴朗的夏日午后,山姆正从学校向家走去。他一边慢慢地向前走,一边认真地看着手里的书。

今天,他用自己全部的积蓄买了这本渴望已久的书,因此,他感到十分快乐。

不一会儿,山姆便走上了公路。公路边上一个盲人向山姆请求:“给我一些钱让我填填肚子吧。”但是山姆一文钱也没给他。

为什么?山姆居然不给这个可怜人一点东西?没错,他已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山姆因此感到十分难过,不再有心情看书,他缓缓前行。很快,他便看见一辆豪华的马车飞驰过来,上面坐着哈里和他母亲。

盲人仍然站在路边,向来往的行人举着帽子。“我们给他一点钱吧!”哈里请求母亲。

他母亲于是取出几分钱,交给了哈里。可哈里却并没有把钱递进盲人的帽子。

哈里用出吃奶的劲,把钱扔进了路边的树丛中。那个可怜人找不到这些钱,因为他什么也看不见。

山姆转身羡慕地看这辆马车,也看见了哈里扔钱的一幕。他正因不能帮助这个穷人而难过呢,于是赶忙跑过去,帮盲人一分一分地把钱全部找到。

这耽搁了山姆很长时间,使他几乎错过了晚饭。

你觉得这两个男孩中,谁的表现才是真正的爱呢?

当然是山姆,哈里付出的只是金钱而已,而没有对穷人进行实质性的帮助,也没有给予他一丝温暖,这种“爱的表示”是没有意义的。这正证明了爱的不可替代,尤其是不可被金钱替代。

特蕾莎修女一生坚持这一观点,但这并不代表她蔑视金钱。相反,她重视手里的每一分钱,但并不是为她自己。对于特蕾莎修女来说,每一分钱都很珍贵。因为她深深地了解到,只有有了钱,她才能真正具体地爱穷人。如果没有钱,帮助穷人就会很容易变成一句空话。在这个问题上,她不像某些伪善或自命清高的人,假装超凡脱俗,视金钱为粪土。她以感激的心接受每一分钱,然后慷慨地施与穷人,分文不留。

1964年,罗马教皇为表彰特蕾莎修女的仁爱精神,特意将一辆白色林肯轿车赠给了她。特蕾莎修女没有将它纳为个人财产,而是转赠给穷人,作为抽彩义卖的奖品,用所得的款项在加尔各答建造了一所麻风病康复中心“和平村”。

1979年,获得诺贝尔奖金之后,她将自己的全部奖金捐出,用于建造医院,她还说服诺贝尔委员会取消授奖宴会,用节省下来的7100美元赠与仁爱修会,作为为穷人服务的基金。

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我们来讲,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很重要的。但是,你真的知道该怎样看待金钱吗?金钱既不是“阿堵物”、“万恶之源”,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巨手”,金钱本身只是一个工具,谈不上好与坏,对与错。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对待金钱的态度,如果有人将金钱当成了人生的目的,那就是本末倒置了,他将一生都活在颠倒之中。

只要我们用正当的手段和方法去获得钱财,然后将钱财用在合适的地方,那么拥有金钱就是一件好事。如果你能用自己的金钱去做善事,为处在困难中的人尽一点绵薄之力,这个时候,金钱就成了践行爱的工具,从这个角度讲,金钱和爱也有互相统一的一个方面。

所以,一个聪明的、品行正直的人往往乐于通过自己的智慧获得金钱,同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行消费,或者用于自身生活品质的提高,或者用来孝敬父母,或者用来帮助穷人或者灾难中的人,他们能够用金钱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这种做法,永远是值得提倡的。

心灵追问:

如果有一个身患重病的小女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非常需要你的帮助,但是你拿出所有的压岁钱也不够帮她买一瓶特效药,这时,你能够想出什么办法帮助她呢?

爱穷人就和穷人穿得一样,爱就是为他人着想

爱有很多误区,比如为虚名爱、为赞美爱、不肯牺牲的爱、执著于结果的爱、只靠金钱去爱,等等,那么正确的爱是什么样呢?爱的最重要内涵是什么呢?

读了关于特蕾莎修女的一则小故事,相信你会有所领悟,同时这个故事也将带给我们心灵的感动和震撼。

有一天晚上,特蕾莎修女和几位修女一同外出,并从街上带回来四个人,其中一个人的情况非常糟糕。特蕾莎修女对修女们说:你们去照顾那三个,我来照料这个濒危的人。修女为这位濒危的人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她扶这个人躺到床上,然后,此人的脸上露出了美丽的微笑。她握住特蕾莎修女的手,只说了一句话:“谢谢你。”随后就死了。

在特蕾莎修女的一生中,这样的故事可能要发生无数次,让我们感动的是她接下来所说的话,那就是:“我禁不住在她面前反省自己的良心,我问自己:‘如果我处在她的位置,我会说什么呢?’我的回答很简单,我会尽力引起别人对我的一点关注,我会说:我很饿,我要死了,我很冷,我很痛,等等。但是,她给我的要多得多,她将满怀感激的爱给了我。她带着微笑死去了。”

特蕾莎修女帮助了这个人,但是她却对这个人充满了感激,因为她认为此人给了她爱。特蕾莎修女的反省是纯粹真诚的,从中也能表现出她的行事作风。她总是为他人着想,遇到问题的时候,她总是变换自己的位置,考虑如果她是眼前的这个人,她会怎样做。这就是爱最本质的表现。

人不都是自私的,但是一般的人很难放弃自己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特蕾莎修女做到了这一点,她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爱的真谛。

特蕾莎修女原本是欧洲人,后来才到印度为穷人服务。自从踏上印度的国土,她就不再穿鞋。有人问特蕾莎为什么不穿鞋,她说:她所服务的印度民众都太穷太苦,他们没有鞋穿,如果我穿上鞋,那我与他们的距离不就差得太远了吗?我服务于他们,我不想与他们有距离,我不能穿鞋!

服务于穷人就和穷人穿的一样,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穷人的心境与需要,这种为爱而作出的巨大牺牲,让世人动容,也为青少年提供了好的榜样。也许我们无法将爱践行得如此纯粹,但是这种“为他人着想”、“爱就要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的观念却值得我们学习。

1842年,在英国一个边陲小镇,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深夜的死寂。刚来警察局报到的年轻人,听到枪响,就立刻爬起来,跟随犹太警长匆匆向出事地点赶去。

一位青年人被发现倒在卧室的地板上,身下一片血迹,右手已无力地松开,手枪落在身旁的地上,身边的遗书笔迹纷乱。他倾心钟情的女子,就在前一天与另一个男子走进了教堂。

屋外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死者的6位亲属都呆呆伫立着。年轻的警察禁不住向他们投去同情的一瞥,他知道,他们的哀伤与绝望,不仅因为亲人的逝去,还因为他们是犹太教徒。对于犹太教徒来说,自杀便是在上帝面前犯了罪,他的灵魂将在地狱里饱受烈焰焚烧。而风气保守的小镇居民,会视他们全家为异教徒,从此不会有好人家的男孩子约会他们家的女孩子,也不会有良家女子肯接受这个家族的男子的戒指和玫瑰。

这时一直沉默着,双眉紧锁的警长突然开了口:“这是一起谋杀。”他弯下腰,在死者身上探摸了许久,忽然转过头来,用威严的语调问道:“你们有谁看到他的银挂表吗?”那块银挂表,镇上的每一个人都认得,是那个女子送给年轻人唯一的信物。人们都记得,在人群集中的地方,这个年轻人总是每隔几分钟便拿出这块表看一次时间。在阳光下,银挂表闪闪发光,仿佛一颗银色温柔的心。所有的人都忙乱地否认,包括围在门外看热闹的那些人。警长严肃地站起身:“如果你们谁都没看到,那就一定是凶手拿走了,这是典型的谋财害命。”死者的亲人们号啕大哭起来,耻辱的十字架突然化成了亲情的悲痛。原来冷眼旁观的人们也开始走进他们,表达慰问和吊唁。警长充满信心地宣布:“只要找到银表,就可以找到凶手了。”

门外阳光明媚,六月的大草原绿浪滚滚。年轻助手对警长明察秋毫的判断钦佩有加,他真诚地问到:“我们该从哪里开始找这块表呢?”警长的嘴角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笑意,伸手慢慢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表。年轻人禁不住叫出声来:“难道是……”警长看着周围广阔的草原依然保持沉默。“那么他肯定是自杀。你为什么硬要说是谋杀呢?”“这样说了,他的亲人们就不用担心他灵魂的向往,而他们自己在悲痛之后,还可以像任何一个犹太教徒一样开始清清白白地生活。”“可是你说了谎,说谎也是违背戒律的。”警长用严肃的表情盯着助手,认真地说:“年轻人,请相信我,6个人的一生,比摩西戒律还重要。而一句因为仁慈而说出的谎言,只怕上帝也不会听见。”多年以后,那位年轻警官已经成为一名经验丰富、受人敬重的警长,他回忆说,那是他遇到的第一桩案子,也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课。

这位警长为了死者家属今后的生活考虑,而说了谎话。但是相信任何一位读者在读了这个故事之后都不会对这位说谎者产生鄙夷之心,因为他说谎的动机是爱,他的谎话也换来了一家人的幸福。因此,在这谎言中,也表现出了爱的精神。

所以,爱不复杂,它的内涵和方法十分简单,那就是为他人着想,当然有时对他人进行帮助会损害你自己的部分利益,而这就是考验你的爱真实与否的时机,希望每一位青少年朋友都能顺利通过这样的考验,让自己的心灵之树开满爱的花朵。

心灵追问:

如果我去医院里看望生病的好朋友,但是当时他由于身体不舒服的原因冷落了我,也没有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我会生他的气吗?

爱要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骛远

爱的道理不难理解,但是在现实中,经常会有一些人对爱产生好高骛远的态度。我们也许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比如,你当然爱自己的父母,但是你觉得自己需要加倍努力,争取考上好大学,获得更好的发展,然后让父母过上最幸福的生活。这样想当然是对的,但是你忽略了一些细节,比如生活中,有时你宁愿躲在房里玩电脑游戏,也不愿意帮助劳累了一整天的父母打一盆洗脚水。再比如,你不忍心见到身边的那些穷人受苦,于是你想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政府官员,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这当然也是胸怀大志的表现,但是现在的你,竟然不舍得少吃几根雪糕,将省下的钱捐给上不起学的孩子。

应该肯定的是,你也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但是你的爱不够脚踏实地,是好高骛远的爱。特蕾莎修女不赞成这样的行事态度,她经常说:“爱得从一个人开始。”

有很多人疑惑地问特蕾莎修女:“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穷人——数以百计万计,数以千万计,甚至亿万计,你救得完吗?你服侍得过来吗?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

对此,特蕾莎修女的回答是,对于爱来讲,个体很重要。“一个人是如此重要,如此不可轻看,不能小看。事实不正是这样吗?无论什么时候,当我们与世界相遇时,我们遇到的都将是一个人,那个人或这个人,总之是具体的人,而不会是抽象的人。”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爱远方的人似乎很容易,爱身边的人却很难,还有更多的人,因为渴求更多的个人成功和更大的个人发展,以至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怀父母,照顾子女,结果导致家庭瓦解。而瓦解的家庭,又给这个本来就不够和谐的世界带来了更多的不安和扰乱。

这种分析非常透彻,对于一个人的某一个具体的帮助,一定是有意义的,至少对于此刻的这个人有意义,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爱要脚踏实地,从身边的人爱起,从小事做起。

有一天,有个老人在海边散步,看到有个小孩子在一只一只地拣被潮水冲上岸来的海星,送回大海。

老人觉得这个小孩做的事是徒劳的,没有意义,就忍不住说:“有这么多的海星,你拣得完吗?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小孩听了这句话,把手里的一只海星高高举起说:“看,对这一只有意义。”于是把这只海星送回大海。又拣起一只,说:“对这只也有意义。还有这只,这只也是……”

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想法:“对这个人有意义。”不是吗?爱不是一个空洞的宣言,不是一个华美的词汇,而是一种行动,向特蕾莎修女一样,一生“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相反,爱的好高骛远,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就像人在确定目标的时候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所导致的结果一样,好高骛远的态度会让你一生都无法真正地践行爱,你拥有的,只是一个爱的空壳,这是多么可悲啊!心灵追问:

我是否每天都参与到爱的行动中去,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吗? 6pII1IUhz6vyeFmygkCjYwnPtFCFQBtKLXKHPCEh3aU+Vy3K/ZeY2MEC1Nwzf8m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