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辑命运篇

天时地利人和

孟子有一次和弟子们一起讨论怎样才能在战争中获胜的问题。

有一个弟子说:“我认为,要想打胜仗,必须要顺应天时,即抓住有利的季节和天气不可。”

另一个弟子马上反驳说:“我认为天时并不重要,地利才是最重要的。有了高墙深池,并凭借山川险阻,这样才会攻必克守必固。”

说完,他看着孟子,认为孟子一定会称赞他的看法。

孟子听了他们的话,用手敲着大腿,慢慢说道:“你们俩说的都是次要的因素,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没有抓住。从战争全局来看,抓住天时不如占据有利地形,地形有利不如全军将士上下同心。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比如有一座地形有利的城池,在围攻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许多合适的战机,但终于没能攻克,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还有一座城池,地理形势险要,城墙高且坚固,粮草充足,但军心涣散,一听到敌人来进攻,都弃城不战而逃,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

“历史上这样的战例是很多的。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来治国,为什么这样说呢?保卫国家不必靠山川险阻,威行天下不必靠强兵利器。实行仁政的人,老百姓就会支持他。不实行仁政的人,就不会有百姓支持他,最后连亲戚朋友都要背叛他,那他的江山也就完了。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听了孟子的话,学生们都佩服不已。

哲理点拨:“天时”在今天看来应当是历史潮流或机遇,“地利”指的是地理优势,“人和”指的是人际关系融洽和谐。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这三者缺一不可。

呆若木鸡

古时候,有一种名叫斗鸡的赌博游戏,这种游戏在各国的宫廷里十分流行。帝王将相们在酒足饭饱以后,无所事事,常常用斗鸡来消磨时光,比赛输赢,从中取乐。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特别爱好斗鸡这种赌博游戏,他虽然也饲养一些斗鸡,却因为驯养得不好,总是失败。于是齐王便下令张榜招募驯养斗鸡的能手,纪沽子是一个专职驯养斗鸡的专家,远近闻名,他应召去给齐王驯养斗鸡。

纪沽子驯养斗鸡十天,齐王便迫不及待地催问说:“驯养成了吗?”

纪沽子回答说:“还不行。这鸡没有什么本领却很骄傲,仗着傲气,跃跃欲试。”

又过了十天,齐王又问:“怎么样?现在成了吧?”

纪沽子说:“还不行啊!它听到其他鸡的叫声,见到其他鸡的影子,反应得特别迅速。”

齐王说:“怎么,反应迅速还不好吗?”

纪沽子说:“反应迅速,说明它取胜心切,火气还没有消除。”

又过了十天,齐王再一次问道:“怎么样了?现在难道还不成吗?”

纪沽子说:“现在差不多了。别的鸡虽然鸣叫着向它挑衅,它好像没听到似的,神态自若,毫无变化。不论遇到什么突然情况,它都不惊不慌,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好像木头做的鸡,它已具备了斗鸡的一切特性了!别的鸡看到它这副模样,没有敢与它斗架的,遇到它掉头就逃跑。”

齐王把这只斗鸡带到斗鸡场上,果然每斗必胜。

哲理点拨:有的时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将胜负置之度外恰恰可以取胜,成功之道在于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次非逃生

楚国人次非在别的国家得到一把宝剑,他准备把它带回家乡。回乡途中乘船渡江,船到江心时,两条蛟龙从水里窜出,激起的水花像暴雨一样落下来,次非问船夫:“在水里遇到蛟龙,我们还能活命吗?”

船夫害怕地说:“遇到一条蛟龙我们都活不了,更别说两条了。”

一船人都吓得发抖,瘫软在船上等死。次非从背上抽出宝剑说:“蛟龙不过是江中腐朽的枯骨,今天,拼也是死,不拼也是死,我拿这把宝剑豁出去了。”说着跳到江中,与蛟龙搏斗。

船上的人只看见江水像开了锅一样翻滚,在漫天的水花中看不清蛟龙,更看不见次非。最后,江中平静下来,鲜血从水底一阵一阵地冒出,蛟龙的尸体也慢慢浮出了水面,最后,次非从水里探出头来,回到了船上,一船人因他的拼命而得救了。

哲理点拨:面临绝境的时候,与其受命运摆布,不如与命运抗争到底。

命随人变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曾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挂六国相印。他在年轻时就已经是一个雄辩之士,并经常周游列国求仕,但却一直不为人所赏识。

在贫困潦倒之际,他无奈只好返回家乡。他的嫂嫂见到他一副神色枯槁的样子,便对他说:“做普通百姓或去经商,都可以赚到钱来糊口,可你呢?终日游荡,无所事事,难怪落到今天这般地步。”

一顿奚落之后,他嫂嫂也不下厨给他做饭吃。

苏秦受到自家嫂嫂的如此冷眼相看,更加发奋学习,后来终于出人头地,衣锦还乡。

哲理点拨:人不能安于现状,满足于现状,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时运和命运只能困住凡夫俗子,却困不住适时而变、积极进取的人。

曹刿论战

公元前684年春天,齐国重兵进犯鲁国。

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大将曹刿与鲁庄公坐一辆战车来到长勺迎战,到了长勺安营扎寨。

第二天,探子回报:齐军旌旗森严,刀戟如林,一派杀气腾腾,准备厮杀的样子。

果然,齐将首先下令进军。刹那间,鼓声动地,杀声四起。鲁庄公正准备擂鼓出营迎战,曹刿拦住说:“主公且稍安勿躁,时机未到。”

齐军数万大军冲到鲁营寨前,见鲁营没有反应,好像没有要出兵的意思,于是便平静下来。稍过一阵,齐军又战鼓大作,可是曹刿仍阻止鲁军出战。

待齐军三鼓擂过,曹刿才回头对庄公说:“时机已到,可以出击!”

庄公下令擂战鼓出寨迎敌,方才鲁国兵将只见齐军骄横的气焰,早就憋着满腔怒火,此时一听战鼓擂响,便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呐喊着掩杀过去。齐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漫山遍野地溃逃。

鲁庄公大喜,便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说:“不行。”

说完后他跳下战车,仔细观察着泥地上齐军的脚印和车辙,又站在车栏上远眺一番,随后说:“可以追击了!”战役结束,鲁国大获全胜。

班师回朝的路上,鲁庄公向曹刿询问得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打仗依靠士兵的勇气,齐军擂一鼓的时候,士气正旺,第二鼓有所低落,第三鼓则精疲力竭,而我军严阵以待,士气却逐渐充盈,所以能够战胜齐军。同时,齐国是大国,其将领狡诈多端,我们要防备他们佯装败走,埋下伏兵,因此我要观察一番,发现齐军车辙狼藉,旌旗靡乱,这是真正败逃的迹象,所以才下令追击,一举击溃。”

哲理点拨: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看清对手的弱点,然后再采取致命一击。

所求何奢

齐威王八年,楚国大举进犯齐国。齐王派淳于髡去赵国请救兵,携带黄金100两,车马十辆作为出兵的交换条件。

淳于髡接到大王的口谕之后仰天大笑,齐王莫名其妙,问道:“你嫌东西少了吗?”

淳于髡忍住笑回答:“哪敢嫌少!”

齐王追问:“那你笑是什么意思?”

淳于髡回答道:“臣想起今早遇到一个人的可笑行为,故觉得好笑,但绝无嘲笑王上之意。”

齐王问道:“今早有什么可笑的事发生,给寡人讲讲。”

淳于髡回答:“臣今天早上在上朝的路上,经过田野,看见有一个农夫跪在路旁祭田,他举着一只小猪脚爪,端着一盅水酒,嘴里振振有词地祝愿说:‘土地爷啊,求你保佑,让我五谷满仓,猪牛满圈,金银满箱,儿孙满堂!’我见他手里拿的这么微薄,嘴里要求却那么奢厚,所以越想越好笑。”

齐威王听了很惭愧,便增加了黄金1000镒,白玉10对,车马百辆。让淳于髡带着这些东西到赵国求救。

赵王看到这些东西后,立即拨给齐国精兵十万,战车千辆星夜赶来齐国解围。楚国得到消息,连忙撤兵回国去了。

哲理点拨:奉献的少,就不能幻想获取巨大的收益。只有多付出,才能获取高的回报。

两虎相争

战国时期,陈轸来到秦国,正赶上秦惠王为一件事发愁。当时韩、魏两国互相攻打,打了一年也没分出胜负,而且战争也没有停止。

秦国是当时的一个大国,秦惠王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来阻止这场战争,一是彰显一下自己的实力,二是以阻止战争为借口,乘虚消灭两国。于是他就问左右的大臣,大臣们都各执一词,有的认为阻止这场战争好,有的认为不该阻止这场战争,惠王见众官的说法不一样,一时间不能决定,所以就想听听陈轸的想法。

陈轸听秦惠王诉说完自己的烦恼以后,先不谈这场战争,而是给秦惠王讲了一则《两虎相争》的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卞庄子,以开旅馆为业,因此人们也叫他馆庄子,他还雇了一个小伙计。卞庄子为人喜好勇武,而且自己也很厉害,只身敢同老虎搏斗。

有一天,一个牧童跑来,对卞庄子说:“不好了!两只老虎正在争吃我的牛呢!你快帮帮忙把老虎赶跑吧!”

卞庄子听到后,浑身热血沸腾,马上就提着宝剑随着牧童跑到山上。到了山上,只见一大一小两只老虎正咬住一头牛,牛拼命地挣扎着。卞庄子二话不说,拔出宝剑就要去刺杀老虎。

这时,跑来的旅馆小伙计一把拉住卞庄子说:“两只老虎正争着要吃牛,吃到了甜头,必然争抢起来,争抢起来必然互相搏斗。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死。’死的那一只肯定是小老虎。等小老虎死了以后,大老虎肯定也要受伤。到时候你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轻而易举就可猎取。这样一来,你只要刺杀一只老虎,就可以获得刺杀两只老虎的美名。”

卞庄子认为小伙计说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等着。

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因为怎样分得食物的问题互相搏斗起来,大老虎被小老虎咬伤了,小老虎被大老虎咬死了。这时卞庄子拿起宝剑刺死了受伤的大老虎,果然一举两得,获得了刺杀双虎的美名。

陈轸讲完了故事,对秦惠王说道:“现在韩魏两国相攻,一年也没停止。这必然使大国受伤,小国灭亡。大王讨伐受伤的大国,这不是一举消灭了两个国家吗?这同卞庄子刺虎是同样的道理。”

哲理点拨:想成功,就得善于利用对方的内部矛盾,先坐观成败,然后就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那时候天下大乱。为了统一天下,平定不服从统治的诸侯,丞相曹操长年领兵讨伐诸侯。

这年,曹操准备讨伐张绣,可是又怕袁绍趁他出外讨伐,乘虚攻打许都。想攻打袁绍,又有张绣、刘表牵制,所以左思右想,举棋不定。这时谋士郭嘉献计:“主公不如命徐州刘备为左将军,吕布为车骑将军,然后下旨让二人北拒袁绍,主公再率兵南伐张绣、刘表。”曹操说:“好计好计,就按奉孝说的办。”

于是,曹操统兵15万讨伐张绣。时值盛夏三伏天,骄阳如火,天干气燥,行军路上都是荒山野岭,远离水源,找不到一滴水。兵士们个个都渴得有气无力,垂头丧气,队伍渐渐七零八落,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曹操骑在马上,看到这幅情景,心中忧虑,皱着眉头,忽然心生一计。只听他拿令旗指着前方说:“将士们,坚持一会儿,再往前面走一段路,就有一大片梅子林,绿茵茵的树上结满了青梅,又甜又酸,吃到嘴里可以解渴。快点走啊!”

兵士们一听,腮帮都酸了,嘴里立刻涌出了唾沫,顿时个个精神抖擞,走得飞快,及时到达了战场,赢得了宝贵的作战时间。

哲理点拨:人有时能靠“望梅”来“止渴”,正如空想暂时可以安慰人心,即使是短暂的安慰,有时能激起人们巨大的潜力。

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非常有名的将军,一个就是老将廉颇,另一个就是大将赵奢。赵奢有一个儿子名叫赵括。

赵括从小熟读兵法,谈起用兵之策滔滔不绝,有时候和他父亲讨论兵法、阵法,就连赵奢也对答不上,因此赵括十分自大,认为天下没有人可以与他匹敌。

但是赵奢十分了解自己的儿子,从来没有认为儿子是一个大将之才,也从来没有赞扬过儿子一句,并且常常担心地说:“将来国家不叫赵括带兵就罢了,如果叫他带兵打仗,那么葬送赵国的一定是他。”

公元前262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两军在长平对垒,战云密布。当时赵奢已死,蔺相如重病,赵国只好派老将廉颇坐阵。

初战几次,赵军稍有失利。但是廉颇毕竟在沙场上拼搏多年,经验老到,他看到首战失利,于是就改变了战略,坚壁不出。

于是与秦军的战争拖了三年,秦军的粮草供应日见困难,却仍然拿不下赵国一寸土地,秦国军士们心里都非常焦急,并且由于长时间地背井离乡,都归心似箭。将领们害怕再这样下去,军心涣散,锐气将尽,那时候,恐怕要攻下赵国就只能是做梦了,这三年的时间和心血算是白白浪费了,于是主将就召集众将和谋士商议。

一谋士对秦军主将说道:“我听说,大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此人自幼熟读兵法,只可惜从未历经战场,只懂得纸上谈兵,没什么才能。如果我们派人到赵国境内散播谣言,使赵国撤掉大将廉颇,换成赵括,那我们就胜券在握了。”

于是,秦军主将便派遣间谍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奢之子赵括担任大将。”

谣言传入宫廷,赵孝成王正为战事毫无进展而愁眉不展,便准备起用赵括。蔺相如在病中听说,连忙劝谏赵王切勿委赵括以重任,甚至赵括母亲也上书赵王,告诉他赵括只会空谈,难胜重任。但赵王固执不听,果然撤回廉颇,任命赵括做了大将。

赵括一到前线,立刻摆出一副整军经武的架势,改变了战略,撤换了不少将官,一时间弄得军心惶惶,人心涣散。秦将白起探明这些情况,深夜派出一支奇兵偷袭赵营,随后佯装败走,趁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赵括不知秦兵败退有诈,挥师追赶,只听一声锣鼓,斜刺里杀出一彪秦军,把赵军拦腰切成两半。就这样,赵军被围困四十多天,树皮草根都吃光了,军心大乱。

赵括眼看熬下去也是活活饿死,便率军突围。但见旌旗蔽野,秦军四面掩杀过来,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兵将全军覆没。接着,秦军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后因魏国信陵君率军相救,赵国才没有亡国。

哲理点拨:只熟悉理论知识却不加以实践,是不能成功的,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宋之富贾

宋国有个人叫做监止子,他是一个非常有经济头脑的商人。

有一次,有人在大街上拍卖一块价值百金的玉石,他看到那块玉石晶莹剔透,以他多年经商的经验,他觉得那绝对是一块上等的玉。

于是他也参加到了竞拍的队伍行列中,可是竞拍的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和他一样识货,而且和他一样有钱,这样他得到这块玉石的几率就很小。大脑转得很快的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拿起玉石观看,假装不慎失手,将玉石掉在地上摔坏了,照价赔偿了100金。

别的商人一看好玉给摔碎了,大家都为之可惜,都没人要那块碎玉了,这正合监止子的心意,他赔偿了100金以后,就拿走了那块碎成两半的玉石。

事后,监止子将摔坏的玉石捡起来,修理那毁坏了的部分,琢磨出一块光彩奕奕的宝玉,赚得了千镒,是他当时赔偿玉价的10倍。

哲理点拨:有时候要想胜,须先败,败非真败,是以败取胜,但要在胜败之间做到进退自如,最后稳操胜券,须有败中见胜的眼光、以败求胜的权谋和败中取胜的本领。

子夏胜肥

春秋时期,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夫子的学生。

有一天,两个人在街上碰见。曾子上下打量着子夏,吃惊地问道:“老兄一向瘦骨伶仃,怎么近来肥胖多了?”

子夏得意地说:“我战胜了,所以发胖了。”

“这是什么意思?”曾子疑惑不解地问。

“过去,我在书房里读到尧舜禹汤的道德仁义,十分羡慕。可是当我走到街上看见世俗的富贵荣禄,心中也十分羡慕。两种心思在我的胸中斗个不停,未知胜负,所以我痛苦不堪,不思茶饭,人也瘦了。”

曾子好奇地追问道:“那现在谁战胜了呢?”

“现在仁义战胜了,所以你看,”子夏摸着自己的双下巴,“我就发福了。”

哲理点拨:在一个人的意志中,最难的是克制自己、战胜自己的各种私心杂念。人贵有自我修养,一个人能做到这点,才算是真正的强者。

张良捡鞋

汉代名臣张良年轻时,一次在过石桥时见一位老人把自己的草鞋丢进了湍急的河水之中,老人叫张良去捡,张良出于对老人的尊敬捡回了草鞋,可谁料,当他刚把鞋递与老人时,老人却又顺手将鞋丢进了河里,并再次让张良去捡,于是,张良不厌其烦地捡草鞋。

这样,一连三次,最后张良终于将草鞋恭恭敬敬套在了老人脚上。老人会心一笑,通过这件小事,老人看出了张良的道德操行,遂将闻名于世的《太公兵法》传授给他。

此后,张良辅佐刘邦,为他出谋划策,最终一统天下。

哲理点拨:成功者能够包容一切,往往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去做好每一件小事,从而发展他的事业,最终走向成功。

秀才与铁匠

清代初期,有一年正值赶考时节,一位秀才欲赴省城大考,偏偏在这个时候,大肚子的妻子随时可能临盆。秀才心想:留她一人在家,万一要临盆,没人照应,到时候可能要一尸两命,再者也影响自己考试的心情,于是他便带着妻子同行,希望能赶到省城之后才生产。

一路旅途劳顿,也不知是动了胎气,还是孩子急着想早一刻出来,妻子竟在半途肚子痛了起来,眼看就要生产了。

沿途住家稀少,勉强前行了一段路,才找到一处人家,秀才急忙上前敲门。这户人家以打铁为生,刚巧铁匠的老婆也正要生产。算来也是秀才的运气好,现成的接生婆正好顺道帮妻子接生。

过不多时,秀才的妻子和铁匠的老婆安然产下了两个儿子,母子俱皆平安。两个男婴算来竟是同年同日且同一时辰生下的。

一转眼,16年过去了,秀才和铁匠的儿子都长大了,秀才的儿子继承了父业,考上了秀才。老秀才大喜之余,想起铁匠的儿子与自己的秀才儿子的生辰八字相同,想来此时必定也是个秀才了。

回想当年收容妻子临盆之恩,秀才便准备了四色礼物,专程赶往铁匠家中,欲向他道贺儿子高中之喜。

等到了铁匠家中,只见老铁匠坐在门口吸着旱烟,屋内一个年轻后生,精赤着上身正忙着打铁。秀才将礼物呈上,并问老铁匠的儿子哪里去了。老铁匠指了指门内,说道:“喏,不就在那儿,哪里也没去啊!”

秀才诧异道:“是他,这可奇怪了。按命理说来,你儿子和我儿子生辰时刻相同,八字也一样,理应此时也该是个秀才才是,怎么会……”

铁匠大笑:“什么秀才,这小子从小跟着我打铁,大字也不识一个,拿什么去考秀才啊!”

哲理点拨:环境决定人的命运,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先改变生存的环境。你若无法改变环境,那么就被环境改变。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有一次,他请刘禅来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掉眼泪。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高兴,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我们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地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

哲理点拨:刘禅身为一国之主,居然乐不思蜀,甚至连装着想念故乡都装不出来,贪图享乐而志向沦丧竟到了这种地步,实在可气可叹。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而要严格要求自己,志存高远,不懈地奋斗。

巨鹿决战

秦朝末年,天下纷乱,军阀为了不同的利益相互混战,其中,项羽的破釜沉舟巨鹿大战至今让人们引以传诵。

当时,赵王歇被秦军围困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请求楚怀王救援。而秦军强大,几乎没人敢前去迎战。项羽为报秦军杀父之仇主动请缨,楚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先派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两万人做先锋,渡过湾水,切断秦军运粮通道。然后,项羽率领主力渡河。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做饭的锅碗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部凿沉,连营帐都烧了,并对将士们说:“咱们这次打仗,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把秦兵打退。”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秦军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越打越勇。一个人抵得上十个秦兵,十个就可以抵上一百。经过九次激烈战斗,活捉了秦军首领王离,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被瓦解了。

哲理点拨: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凡事怕危险而畏首畏尾,则永无出人头地之日。唯有将自身的安全置之度外,勇于面对现实,方能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建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当初,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

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

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不言而喻,当然是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总督。

哲理点拨: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什么伟大的事业。如果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两个书法家

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个书法家,一个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笔每一划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横要像苏东坡的,某一捺要像李白的。自然,一旦练到了这一步,他便颇为得意。

另一个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地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画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直到练到了这一步,才觉得心里踏实。

有一天,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您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呢?”

后一个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呢?”

第一个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哲理点拨:人要从没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不要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一味地模仿别人。那样只会迷失自我,最终连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了。

施氏与孟氏

战国时,鲁国有一个姓施的老人,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喜欢研习儒学,小儿子则爱好兵法。

学成后,大儿子凭着自己的渊博知识和一套以德治国的学说,去游说鲁王,得到鲁王的重用,做了太傅。小儿子来到楚国,向楚王纵谈用兵之道,楚王对他的见解大加赞赏,委任他为三军司令。两个儿子身居显位,父亲也跟着沾光,尽享荣华富贵。

施老的邻居孟老,也有两个儿子,恰恰与施家二子所学相同。孟家父子羡慕施家富贵,于是上门请教,施家把事情原委以实相告。

孟家父子一听,事情原来是这样简单,深为以前浪费时间而深感后悔。施家儿子能做到的,孟家绝不会更差!父子三人心里很是兴奋。

孟老的大儿子前往秦国,大谈以礼治国的好处。秦王却一句也听不进去,哭笑不得地骂说:“当今诸侯混战,强存弱亡,什么能比富国强兵更要紧?照你的说法,用仁义治国,这不是叫我坐以待毙吗?”说完便传令卫士将孟家老大哄了出去。

孟老的小儿子来到卫国,劝说卫侯操练兵马跟各路诸侯抗衡。卫侯不高兴地说:“我的国家比较弱小,在大国征战的形势下得以保全。服从大国,爱护更小的国家,是唯一可行的策略,也是卫国平安无事的根基。如果修兵习武,大国以为我要挑战它,小国以为我要吞并它,四面树敌之后,我还能安稳地坐在这里么?如果就这样放你走,会让其他国家以为我被你说动了心,而且你还会去游说别的国家这样做,我就要倒霉了。”

说完,卫侯下令砍掉了孟家小儿子的一只脚,派人把他抬回家。

孟家两个儿子回到家,父子相见,抱头痛哭。想起施家出的主意,便顿足捶胸,谴责施老父子欺骗了他们。

施老对邻居的遭遇也很同情,连连安慰,劝住了他们的哭声,同情地说:“我们邻居多年,哪里能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呢?请听我说一说这祸福为何不同。一般说,一个人选择的位势好,做什么都顺当,位势不对就什么也做不成。你们的方法和我家相同,为何结果又和我不一样呢?”

孟家父子迷惑地摇头。施老接着说:“这是因为我们两家所选的地方不同的缘故,绝不是行动上有什么差错。天下之事没有固定的规矩,也永远没有不变的是非。从前需要的,也许今天弃而不用;今天弃掉的也许以后仍然需要。这种用或是不用,是没有对与错的分别的。顺应时势寻找良机,是不可缺少的智慧。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即便你们像孔子一样渊博多才,像姜子牙一样足智多谋,又怎能不四处碰壁呢?”

孟氏父子恍然大悟,脸上的怒气一扫而光,诚恳地说:“我们全都明白了!”

哲理点拨:施、孟两家的不同遭遇,既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更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人们在选择自己的立足之地时,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切不可轻信别人,或凭主观想象,莽撞从事。

晋文公称霸

春秋时期,晋文公即位后,马上致力于操练民众。第二年,文公想利用他们征战。子犯说:“晋国战乱多年,人民还不知道什么是义,还没有安居乐业。”

于是,晋文公加强外交活动,护送周襄王回国复位,回国后又积极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开始逐渐关心生产,安于生计。

不久,文公又想用兵,子犯又说:“民众还不知道什么是信,而且还没有向他们宣传信的作用。”于是晋文公又征伐了原(小国名),约定三天内攻不下来撤兵。三日后晋文公真的信守诺言,退兵三十里,向国内外证明他的诚实和信用。

在这一系列行动的影响下,晋国的商人做生意不求暴利,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全国形成了普遍讲信誉的好风气。

于是晋文公说:“现在总可以了吧?”子犯说:“人民还不知贵贱尊卑之礼,没有恭敬之心。”

于是文公用大规模的阅兵来表示礼仪之威严,设置执法官来管理官员。这样一来,人民开始习惯于服从命令,不再有疑虑,这时才发动民众征战。城濮一战,迫使楚国撤兵谷邑,解了宋国之围,一战而称霸诸侯。

哲理点拨:时机的到来,时间极为短促,明智之人,总是无机则造机,有机则乘机,见机则借机,左右逢源,事半功倍。

王含之死

东晋大将军王敦去世后,他的兄长王含一时感到没了依靠,危险一步步逼近,便想去投奔王舒。

王含的儿子王应则一直劝说他父亲去投奔王彬,王含训斥道:“大将军生前与王彬有什么交往?你小子以为到他那儿有什么好处?”

王应不服气地答道:“这正是孩儿劝父亲投奔他的原因,江川王彬是在强手如林时打出一块天地的,他能不趋炎附势,这就不是一般人的见识所能做到的。现在看到我们衰亡下去,一定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而荆州的王舒一向明哲保身,他怎么会破格开恩收留我们呢?”

王含不听,径直去投靠王舒,王舒果然将王含父子装入麻袋,沉到江里。而王彬当初听说王应及其父要来,悄悄地准备好了船只在江边等候,但没有等到,后来听说王含父子投靠王舒后惨遭厄运,深深地感到遗憾。

哲理点拨:在不同的环境里,情势就会不同,人的表现是不同的,甚至迥然相反。万不可为一时一地的表现而迷惑,应凭着特定环境里的表现,来断定一个人的品质。

三兄弟的选择

子产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治理郑国三年就取得了很大成效,一举使郑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善良的人都佩服他的教化,而邪恶的人都害怕他的惩罚。

子产有两个兄弟,弟弟公孙穆,哥哥公孙朝,弟弟好色,哥哥好酒。

公孙朝的家里酒坛上千,离他家很远就闻到浓烈的酒味。当他沉湎于酒中,完全忘记了社会的兴亡、自身的安危、亲族的有无、金钱的得失……即便是把刀架到脖子上,他都不会感到恐惧。

而公孙穆家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十数间房屋,充盈各色美女。他沉醉于美色,摒弃一切朋友亲族的往来,甚至三个月才出门一次。每每见到周围有女色过人,必想尽千方百计获得了才甘心,否则便食不甘味。

子产拿这两个兄弟非常头疼,不知该怎么办才能让他们改邪归正。他劝说两兄弟道:“人之所以跟动物不一样,是因为人有道德和智慧,如果你们两个再这样沉迷于酒色,恐怕危机很快就会到来。”

兄弟两人说道:“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们早就知道了。生命是很难得到的,而死亡却很容易到来。以脆弱的生命面对冷酷的死亡,却还要追求虚幻的社会名声,难道不是最为愚蠢的事情吗?人生一世,应该尽情追求感观的快乐。唯一应该担心的是喝得太多仍不能尽兴,身体不支而无法继续,哪里会考虑名誉的得失和生命的长短?”

哲理点拨:人要从一种长远的眼光来整体筹划自己的人生,并且要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欲望。而不要像子产的两个兄弟那样。

让口水自己干

唐朝的娄师德是世家公子,几代都位列三公。到他自己时,也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后来他的弟弟到代州去当太守,上任以前向他辞行。

娄师德说:“娄家世代受朝廷恩惠,我们两兄弟现在都出来做官,一般人会批评我们世家公子飞扬跋扈,你出去做官,千万要认清这一点,多多忍耐,不要为我们娄家丢脸。”

他弟弟说:“这一点我知道,就是有人向我脸上吐口水,我也就自己擦掉算了。”

娄师德摇摇头说:“这样做并不好啊!你把它擦掉,还是违其怨,给人家难堪哪!有人朝你吐口水,你就让它在脸上自己干好了。”

哲理点拨:要想成常人之所不能成,必须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容常人之所不能容。

直钩钓鱼

商朝最后一个皇帝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在位时,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大肆建造宫殿,向民间搜刮金银珍宝,剥削人民的粮食。他和宠姬妲己日日夜夜在酒池肉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此外,他还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

这时候,商朝西部的部落周却一天天地壮大起来。周的首领周文王非常能干,他生活节俭,禁止喝酒,不准贵族打猎,糟蹋庄稼。他鼓励人民多养牛羊,多种粮食。他还虚心接纳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

有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到渭水北岸去打猎。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河岸上坐着钓鱼,奇怪的是他钓鱼的钩却是直的,而且钩子离水面还有三尺远。文王看了很惊异,于是下了车,和他交谈起来。

谈话中,文王得知这位老头名叫姜尚,是一位很有才能的人,既精通兵法,又能治国安邦。他在这里直钩垂钓已有很长时间了,他不为钓鱼而来,实则为钓人做准备。文王非常高兴,认为他是奇高之士,于是盛情邀请姜尚出山帮助自己。姜尚也不推辞,立刻跟着文王上了车。

这位姜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后人又称太公望。他跟随文王后,一面提倡生产,一面训练兵马。周族的势力越来越大。到最后,姜尚终于帮助周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哲理点拨: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能抓住机会的时间只有短短一瞬,但是必须用很长的时间做准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机会抛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破罐不顾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孟敏的人,一天他到市上买了一只煮饭用的陶罐,在路上一不小心,罐子摔得粉碎。孟敏连看也不看一眼,径自去了。

路人见了觉得很奇怪,走过去问他:“你的罐子破了,怎么连看也不看一下呢?”

孟敏回答说:“罐子已经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

哲理点拨:人不能总是纠缠在已发生的错误上,发现自己错了,应该马上改正,并仍然保持昂首前进的姿态。

区寄杀盗

区寄是唐朝中叶郴州地区的一个牧童,他既勤劳又勇敢,常常独自一人外出放牛打柴。一天,他在外边放牛时,遇上两个强盗把他绑架了,反背着手将他捆起来,然后用布蒙住他的眼,扛着他离开家乡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卖掉。

一路上,区寄总是啼哭,浑身发抖,表现出非常害怕的样子,强盗见了,认为很好控制,不再把他放在心上。快到集市时,强盗便停了下来,将区寄扔在身旁,打开随身携带的酒葫芦,相对喝酒,喝得酩酊大醉。

之后,其中一个强盗因要去集市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就离开了,另一个则躺在地上睡起觉来。坐在一旁的区寄停止了哭泣,看着强盗渐渐睡着了,就使劲地往刀边挪,好不容易挪到了刀边,便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很快就断了。

接着,区寄拔出刀来,用尽全身力气往强盗身上刺去,强盗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一命呜呼了。

见这个强盗已死,区寄于是拔腿就跑。但这时,那个去集市谈生意的强盗回来了,很快就赶上了区寄,并打算要杀掉他。

区寄赶紧说:“与其做两个主人的奴仆,还不如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你的同伙不好好待我,我才如此。你如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

强盗盘算了很久,觉得他说得有理,于是重新将区寄捆绑得结结实实后,便随即埋葬了那个强盗的尸体,然后便带着区寄前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去。

很快,天就黑了,强盗便在集市上随便找了家旅馆,两人住在一个屋子里。强盗醉意未消,很快便睡着了。

区寄于是自己转过身来,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即便将手烧伤了也不怕。然后拿过刀来杀掉了强盗。接着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不该做奴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很快,这件事情就轰动了乡里,刺史认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

回到家后,区寄乡里干抢劫勾当的强盗,都斜着眼睛不敢正视他,没有哪一个敢经过他的家门,说:“这个孩子比秦武阳小两岁,却杀死了两个豪贼,怎么可以靠近他呢?”

哲理点拨: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危险,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时,我们不要惊惶失措,而是要保持冷静镇定,静觅时机的到来,等到有利时机一出现,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己从危险中脱身而出。

王翦出征

战国末年,秦国在灭掉了魏国以后,准备进攻楚国。

有一天,秦王在朝堂上问大将李信:“这次讨伐楚国,你看需要带领多少人马?”李信回答说:“给我二十万人马就够了。”

秦王又转过头来问老将王翦:“老将军认为该带多少人马呢?”王翦答道:“需要六十万人马。”

秦王心想,这王翦是越老越胆小了。于是,秦王封李信为将军,领兵伐楚。

李信领命,率二十万大军攻到楚国,却遭到楚国大将项燕的拼死抵抗,结果大败而还。秦王大怒,将李信革职查办,然后备了厚礼去请王翦挂帅出征。

王翦自然要求秦王给他六十万人马,秦王满口答应了。

大军出发,秦王亲自送王翦到灞上。这时,王翦对秦王说:“请赐给我一些上好的田园、美宅。”

秦王说:“将军即将出发,何必担忧贫穷呢?”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领,有了功劳还是不能封侯,所以趁大王看重臣的时候,臣也及时借此请求田园做子孙的家业罢了!”

王翦到达前方战线之后,又前后派遣五位使者返回请求为他建一座花园,花园里要有最好的鱼池,鱼也要最珍贵的。秦王都笑着照办了。

过了几天,王翦又托人送信给秦王,说他的孩子们现在仍无功名,请大王封他们一个,好为国家效力,再赐点金银珠宝,以备不时之需。秦王认为王翦是个慈父,仍然按照他的要求办了。

有人对王翦屡索封赏有点看不惯,就说:“将军的请求,也太过分了吧。”

王翦说:“不是这样。秦王心中忧惧,并且不信任别人,现在将全秦国的军队交付给我,我不多请求田宅做子孙家业以表白自己的心意,只会令秦王因而怀疑我罢了!”

哲理点拨:人生有太多的风险,聪明的人善于觉察到这种风险,并会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防范。

快刀斩乱麻

北齐第一个皇帝高洋,小时候虽然很聪明,但外表却很隐晦,大家不了解他,只有父亲高欢觉得他有独特之处,高欢说:“这孩子在见识和谋虑上都超过我。”

有一次,高欢想试一下儿子们的观察力、判断力、想象力、十指协调能力等等,就给他们每人一团乱丝,让儿子们理清楚了。

其他的儿子手忙脚乱,拿着丝团上看下瞅,不知从哪里下手。

这时,只见高洋抽出腰中宝刀,三两下把丝团砍成几段,还说:“对乱的东西就必须斩断。”

高欢听后,连连点头。

哲理点拨:有哲人曾经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要成功,就要不墨守成规,找准目标,先行动起来。

林类论生死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林类的老头,年近百岁,身体健康,膝下无儿无女,他给人的感觉总是整天快快乐乐的。

有一次,孔子去卫国,在路上远远地看见林类在田中拾谷穗,就对弟子们说:“那是个不一般的老人,你们可以问他。”

子贡于是上前去问:“老人家,你一个人在这里拾谷穗,难道没有什么不快的事情吗?你为什么这么快乐呢!”

老人慢悠悠地说:“有什么会让我不快活呢?”

子贡说:“有人说,你年轻的时候,好吃懒做,苟且偷生,虚度光阴;长大以后,不学无术,没有什么建树;现在你年老体衰,行将就木了,却连照顾你的妻子儿女也没有。这难道不值得担忧吗?”

林类听完子贡的话,笑一笑说:“这正是我快乐的奥秘:年轻的时候不努力,没有花费心力,使我生命旺盛,体魄强健。长大了与世无争,欲望少,气血没有溢出体外,凡事想得开,心无牵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我能长寿。难道长寿不让人快乐吗?我虽然没有妻子儿女,将会不久于人世,但我仍然很快乐。”

子贡说:“长命百岁让你快乐我还能理解,可你以死亡为快乐,我不能明白。”

林类说:“死和生是人生的两件大事情。许多人贪生怕死,因为生时可以享受一切荣华富贵,死后就万事皆空。”

“我却认为,对人来说,死和生同样重要,这就好比一去一来。人在这儿死了,却又在那里生出来了。人世间就是这样生生死死轮回不已。死是为了生,生是为了死。我们如果能把生死看透,生时优哉游哉,死亡来临时也坦然自若,那么人生便会减去许多痛苦,并因此增加几分快乐。”

“由此可见,那些千方百计延长生命推迟死亡的人不是很糊涂吗?即使我今天死去,难道一定比活着差多少吗?”

哲理点拨:像林类这种安之若素,不怨天、不尤人的人,把人生中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看成是顺理成章,自然也就快乐无比。其实快乐的秘密不在外物,而在己心。

张佳胤擒盗

明朝时,张佳胤在滑县当县令。有两个强盗任敬、高章诈称是朝廷使者来见张佳胤。张佳胤心里对两人十分怀疑,但还是把两人请到内堂。

进入房内后,两人拿着匕首威逼张佳胤道:“我们听说你的府库里有一万两银子,希望你能借给我们一些。”张佳胤这才明白两人是来抢劫的大盗。

张佳胤面对两人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刀,毫无惧色,从容地对他们说:“滑县不过是个小县,县里的库藏空虚,哪里有你们刚才所说的那么多金银?”

任敬这时拿出一张纸来,将上面所记的库存的金银数目说了一遍。张佳胤也不争辩,只是请求他们不要都拿走了,以免连累自己,然后反复向两人讲明利害。

这时,两人的口气有些松动了。任敬说:“你总该给我们一千两银子吧。”

张佳胤再说道:“很好啊!但你们现在口袋里能装下这么多银子吗?再说,你们又用什么方法出去呢?”

于是两人要求张佳胤为他们准备一辆大车,装好银子,然后让张佳胤陪他们一起出去。张佳胤又说:“白天这样出去毕竟不大方便,我看还是晚上出去吧。”

两人也认为张佳胤讲得有理。

张佳胤又说:“库存的银子容易辨认,对你们不利。城里有很多富户,我从他们那里借银子给你们,这样,你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两人又认为张佳胤说得很对。

于是,张佳胤便传县吏刘相来见,对他说:“我遇上一件意外的事,如果被抓走恐怕会死的。现在这两位朝廷的使者很帮忙,能让我免予一死。我很感激他们,因此想拿出一千两银子答谢他们。就请你向城里的富户暂且借一下吧”

刘相是个很有心计的人,立时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接着,张佳胤亲手写了十个人的名字,叫他们每人拿一百两银子来。

刘相走后,张佳胤又从家里拿出酒食来招待两位大盗。不久,那十个人陆续来到了门外。

他们对张佳胤说:“我们因为贫苦,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银子,现在每人奉上二十两给大人。”

任敬、高章听说银子送到,并且一看来人的打扮的都是有钱的富豪模样,便不再怀疑。张佳胤却怒道:“叫你们交一百两银子,为什么只有二十两?”

接着,张佳胤呼唤拿秤来称银子,他拿秤称了好久,发现强盗开始稍微松懈麻痹了。这时,十个人中有一个人向前忽然跳起靠近强盗,刺死了一个,接着又把另一个强盗捆绑起来。在宴席之间前后不过十来分钟,就把两个强盗解决了。

原来,张佳胤叫来的这十个人并不是城里的富户,而是县里捕捉强盗的能手。

哲理点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其中隐伏的危机甚至能危及生命,这时更需要机变,相时而动。否则,你就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

祸福无门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当政的季武子没有嫡子,公弥为长子,但季武子更喜欢悼子,想要立悼子为嫡子,而让公弥从庶子之礼,地位在悼子之下。

季武子让公弥做家司马,也就是家臣。公弥不乐意,心中有怨气,面上有怒色,闵子马看到这种情况,就劝公弥说:“你不要这样。祸福无常,都是人们自己招来的。你担心的应是不孝,不要担心失去地位。只要尊重父亲的命令,怎么能保证事情不会发生变化呢?你如果能孝敬父母,就能加倍地富贵。但如果奸邪不孝,祸患就可能比一般百姓还要严重一倍。”

公弥听从了闵子马的劝告,对父母早晚问候,非常恭顺,而且对公务也十分认真。季武子非常满意,让公弥请自己喝酒。受到宴请后,季武子带着很多贵重的饮宴器具到公弥家,酒后把这些贵重的器具都留给了公弥。公弥因此而富有起来,后来又担任了鲁襄公的左宰。

哲理点拨: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并不是由他人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行动决定的。要懂得“祸福无常,唯人所召”的道理,才能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楚王学箭

楚王从养叔那里学得一手好箭,便立即出去打猎,想试试自己的手艺如何。

他带着手下来到野外,让人把躲在芦苇丛中的野鸭子赶出来。一时间,哗啦啦飞出来好些野鸭子,楚王搭箭欲射,忽然从他的左前方跳出一只山羊。

楚王想,射中一只山羊比射一只野鸭子要划算多了,于是,就把箭头对准了山羊。

可就在他正准备射山羊时,又从右边跳出来一只梅花鹿。楚王又想,梅花鹿多罕见啊,山羊怎能跟它比呢!又把箭头对准了梅花鹿。

谁知楚王正欲放箭射杀梅花鹿时,却看见前方的树林里一只苍鹰振翅飞向空中。楚王又想射苍鹰。等到他要瞄准苍鹰时,苍鹰已经迅速地飞走了。他只好回头来射梅花鹿,可是梅花鹿也逃走了。他又找山羊,山羊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连那一群野鸭子都无影无踪了。

最终,楚王拿着弓箭比画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射着。

哲理点拨:有了确定的目标,并抓住目标不放,且不受外界的影响,你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如若心猿意马,这山看着那山高,最后,你什么也得不到。为自己的人生立下一个目标,并坚定地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走下去,你就一定能够成功。

蒯通劝韩信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有个叫蒯通的齐国谋士,他知道韩信手握重兵,就想要说服他背叛刘邦,使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于是蒯通求见韩信,想通过相术相劝,说:“我懂得相人之术,可知将军吉凶贵贱。”

韩信问他:“相人之术依据的是什么?”

蒯通告诉他:“看人的贵贱在于他的骨骼,忧喜在于容颜,成败在于决断。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相,保证万无一失。”

于是韩信问道:“你看我怎么样?”

蒯通说:“从将军的面相来看,最多不过是封侯,但是有危险,又不安全。从背相来看,你却是大富大贵。”

韩信听后不解,心想:竟有如此奇妙的事,面相与背相有这么大的差异。就要听他作进一步的解释。其实蒯通的真正用意是劝韩信背叛刘邦,在齐国自立为王。为此他对韩信从分析当时的形势开始,讲了一番道理。但韩信不为所动,认为刘邦对他有恩,自己不能忘恩负义。蒯通苦口婆心的劝说,韩信就是不听。蒯通还不死心,很诚恳地对韩信说:“事情的成功是困难的,而失败却是容易的,时机要得到是艰难的,失去它却是很容易的。时机啊,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后来,韩信由于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自立,果然被刘邦以“谋反”的罪名处死。

哲理点拨:在人生历程中,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到来时如果不能抓住,当断不断,则会反受其乱。

实心葫芦

春秋时齐国有个名叫田仲的,是一位隐居的士人。有一位名叫屈谷的宋国人,来到田仲隐居的地方拜访他,田仲以礼接待。

屈谷说:“久闻先生高义,自耕自食,不想依赖他人过活,我很钦佩。我这次带来一个大葫芦,坚硬如同石头,皮厚而中心没有空窍,愿意把它送给先生。”

田仲说:“葫芦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可以盛放东西。现在您拿来的葫芦皮厚而中间没有空隙,它坚硬如石,难以剖开;况且它又是实心的,剖开了也不能盛物。我拿这个葫芦没有任何用处啊!”

屈谷说:“您说得很好,这个葫芦确实没用,我将把它丢弃。现在先生不依赖他人而食,也不为国家做事,对国家来说是一个没有益处的人,不也像是实心葫芦吗?”

田仲听了屈谷的话,长时间没说出话来。

哲理点拨:自食其力,只是做人的最低限度,为国为民为社会效力,才是做人的意义所在。

张耳能忍小愤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张耳、陈余都是魏国的名士,一贯主张抵抗秦国,秦始皇于是贴出告示,要以重金缉拿两人。

于是,两人改头换面逃到了陈国,靠在衙门里当里监门生活。

有一次,一个官吏因为陈余犯了过错而鞭挞他,陈余怒不可遏,就想起而反抗。这时,在他旁边的张耳使劲儿踩了一下陈余的脚,意思是让他一定要忍耐。

后来,等那个官吏走了以后,张耳就将陈余引到桑树下面,数落他说:“当初我和你是怎么说的?今天受到一点小小的侮辱,就想去为一个官吏而死吗?”

陈余听了,立时面红过耳,惭愧万分。

于是,两人发愤图强,后来,张耳辅佐刘邦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陈余也成为赵歇王的重臣。

哲理点拨:小不忍则乱大谋。成大事者,应该忍得住眼前的屈辱,敢于和命运抗争。

老鼠洞中的白银

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范仲淹,他幼年丧父,生活相当贫穷。有一段时间,他在淄州长白山醴泉寺院读书时,每天煮一锅粟米粥,凉了之后划成四块,第二天就着一点盐水泡韭菜,早晚各吃两块。“划粥割齑”的成语也就来源于此。

有一天,范仲淹正在庙里读书时,忽然看见有一只白老鼠钻进了地穴,他感到很好奇,于是动手将洞穴挖开,发现里面竟有一瓮满满的白银。

当时范仲淹正缺钱用,这一瓮白银无疑可以极大地改善他的生活状况,但范仲淹并没有将这一瓮白银据为己有,而是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仍然将这一瓮白银封存埋在原处。

后来,范仲淹中了进士当了官,他当年寄住的那个庙里的和尚想修缮寺院,便找这位当年的老房客、如今的朝廷命官“拉赞助”。

但是,范仲淹为官清正,内无余帛,外无盈财,也不会假公济私,慷国家之慨,用公家的钱为自己装门面。

范仲淹后来转念一想,庙中的老鼠洞里不是还有一瓮白银吗?此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于是他写了一封书信将这件事告诉了老和尚。老和尚按他所指示的地点,果然挖出一坛子白银,解了寺庙的燃眉之急。

哲理点拨:安于贫穷,不贪图外财,是古今先贤的立身之本。

断箭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的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落马而毙。

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得意忘形,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哲理点拨:自己才是一支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毛遂自荐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一战,赵国四十万人马全军覆没。主将赵括也被乱箭射死,强悍的秦军长驱直入,公元前257年秦军又率兵重重包围赵国首都邯郸。

赵国危在旦夕,赵孝成王焦愁万分,急忙委派他弟弟平原君到楚国去商讨救兵。赵国存亡,在此一举。

事关重大,平原君准备带二十个最精干的文武官员同往。他在自己的数千名门客中横挑竖拣,只选中十九名,还差一人,却再也挑不出来了。

这时候,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站出来,对平原君说:“请让我跟您同去吧。”

平原君对这张面孔很陌生,问:“先生来我门下几年了?”

“三年了。”毛遂回答。

“三年?”平原君摇摇头说,“不行。一个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好比把锥子装进口袋,立刻可以看到锥尖从袋里钻出来。你来了已经三年,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称赞过你,可见你不够优秀,没有什么本事。你不能去。”

“不对!”毛遂争辩道,“我从来就没有能够像锥子那样放进您的口袋里。要是早就放进口袋的话,我敢说,不光是锥尖露出口袋,就连整个锥子都会像禾穗一般挺出来。”

平原君想想,觉得毛遂的话也有道理,就决定带他去了。同行的十九个门客,一开始都很轻视毛遂,但在一路的交谈中,他们才发觉毛遂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果然,当赵、楚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毛遂冒着生命危险,手按宝剑,挺身而出,在盛气凌人的楚王面前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凛然的正气使楚王惊慑,精辟深刻的分析使满朝王臣莫不叹服。毛遂打开了新的局面,促使楚王和平原君当场缔结盟约。不久,楚国和魏国的援军两路进击,终于解开了邯郸之围。

事后,平原君感慨地说,“毛遂以三寸之舌,胜百万军队,他一到楚国,我们赵国的威望就大大提高。我观察的人才不算少了,但竟然错看了毛遂。”

哲理点拨: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摔琴成名

陈子昂是唐初的大文学家。他在少年时便来到京城长安,希望得到朝廷赏识,好从此迈上仕途。可是他在长安人生地不熟,长安又是人才荟萃之地,所以他迟迟打不开局面,心中十分苦恼。

有一天,他正在街上闲逛,看到一群人围在某处。挤进去一看,原来是有个卖胡琴的人,他的胡琴要价一千缗。豪绅贵族们传来传去看着,没人能够辨别胡琴的优劣,这时陈子昂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他看了一下,对卖琴人说:“货卖识相人,这琴不止千缗,我出一千二百缗,琴卖给我了。”

众人愕然,于是围住陈子昂,一定要他讲出这琴的来历跟好处。

陈子昂诡秘地一笑,说:“明天大家可以集中在宣阳里,听我弹奏。”次日,大家如期前往。

到宣阳里一看,陈子昂已准备好酒菜,胡琴摆桌前。等众人聚齐后陈子昂便焚香弹了起来,边弹边唱。众学子觉得不但琴声优雅,而且唱辞新奇,格调高雅,于是打听辞句是谁作的。

陈子昂捧着琴说:“我是陈子昂,四川人,作有文章一百卷,驰走京城,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是低贱的乐工所演奏的,我怎能对这有兴趣呢?”

说完,举起琴来,一摔而碎。然后把自己的文章——赠给在座的诸位。这样,一日之内,他的名字就传遍整个京城。

哲理点拨:一个人有才华却怀才不遇,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如何脱颖而出,引人关注,除了有才华外还要创造、把握机会。

楚童学齐语

战国时期,孟子发现宋国的朝廷里有不少奸臣小人围着国王转,给国王出的都是祸国殃民的主意,把国王弄得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

孟子非常反感这一现象,多次想劝说国君,但却苦于一直没有机会。

这一天,孟子对宋国大夫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国王学好吗?”

戴不胜说:“那是当然了。”

孟子说:“那就该多提拔重用正直的人。”

戴不胜说:“薛居州是个正直的人,让他到宫廷中去做官。”

孟子说:“这还不够。如果在宫廷中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高的、地位低的都是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国王同谁能干出坏事来呢?如果在宫廷中,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高的、地位低的都是奸臣小人,那么国王同谁能干出好事来呢?”在交谈的时候,孟子给戴不胜讲述了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楚国一个官员想让他的儿子学习齐国话。楚国在江南,那里的人都说楚国话,齐国在山东地区,那里的人都说齐国话。究竟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用楚国人来教呢?这位官员始终拿不定主意。

有人建议他说:“还是找齐国人来教吧,那样能学会地道的齐国话。”

这位官员于是就花高薪请来一位齐国人当老师,教儿子学习齐国话。

老师一字一句教得非常认真,学生学得也很努力。但是放学以后,他仍生活在楚国人中间,听的、说的还都是楚国话。

学了一段时间,他也没有学会齐国话。这位楚国官员气得每天用鞭子打儿子,强逼着儿子说齐国话,但儿子还是说不好。

这位楚国官员叹息着说:“钱也没少花,工夫也没少费,我这儿子还是学不会,真是朽木不可雕啊!”

有一个人又建议说:“还不如派人带着他到齐国去住几年,或许能学好齐国话。”

这位楚国官员就派人带着儿子到齐国去。他们住在临淄城的闹市区,每天接触的都是齐国人。

不到三年,这位楚国官员的儿子就学会了地道的齐国话,再让他说楚国话他反而不会了。

哲理点拨: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不一样的环境中,人也会变得不一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命运也是如此,因此选好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和氏璧

春秋战国时期,在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他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璞玉,决定献给楚武王。他对武王说:“我这里有块宝石,把它敬献给你。”

楚武王一听是宝石,眼睛为之一亮,但又不能轻易相信,他就让玉工对这块璞玉进行鉴定。玉工鉴定后说:“这哪是宝玉,只不过是一块石头而已。”

楚武王认为卞和是在欺骗自己,便治罪砍掉了卞和的一只脚。

楚武王死,文王继承了王位。这时卞和又想起了家里的这块宝石,他以为文王与武王不一样,就再一次来到王官,要把宝石献给文王。在宫内,重复了上一次的言辞与过程,结果也相同,玉匠仍然说是石头!这次文王也没有便宜他,把他的另一只脚砍了。

楚成王即位后,卞和就抱着他的璞玉在荆山下伤心地痛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哭出血来。楚成王听说此事,派人去荆山问卞和为什么这样,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你何必哭得这样伤心呢?”

卞和说:“我不是因为自己被砍了双脚而伤心,我伤心的是这块宝玉总被人说成是石头,忠心耿耿的人但却被当成了骗子,这些才是使我真正感到伤心的。”

楚成王便命玉工琢磨加工这块璞玉,真的是一块宝玉,便给它取名叫“和氏璧”。

哲理点拨:如果你要让你的“美玉”(学识或才华)为世人所认同,那你就要有勇气和毅力面对一次次被砍脚(失败和挫折),最终才能将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

郭君出逃

春秋时期,一个叫郭的小国家,灭亡以后,郭君逃亡在外,他对他的车夫说:“我口很干,想喝水。”

车夫一听,就将身边带的清酒递给了郭君。接着郭君又说:“我很饿,想吃点东西。”

于是,车夫又献上干肉和干粮。

郭君很奇怪,问:“你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

车夫说:“是我储存的。”

郭君又问:“你为什么要储存呢?”

车夫答道:“是为您出逃时路上充饥解渴准备的。”

问:“你知道我要出逃吗?”

车夫说:“知道。”

“那你为什么事先不劝谏我呢?”

车夫回答说:“我劝谏您有什么用呢?因为您喜欢听奉承话,讨厌别人说真话。我虽有劝谏的意思,但又担心自己会比郭国先亡,因此我不敢。”

郭君一听,脸色马上变了,大怒道:“我之所以落得逃亡在外,究竟是什么原因?”

车夫见状,马上改换了口气说:“您逃亡在外,是因为您太贤明了。”

郭君又问:“贤明的人不被国人收留却逃亡在外,这是为什么呢?”

车夫答道:“天下没有贤明人,只有您一人贤明,所以才逃亡在外。”

郭君听后十分高兴,伏在车轼上笑了起来,说:“哎,贤明的人为什么受这种苦呀?”他感到全身疲惫,没力气,就枕着车夫的腿睡着了。于是车夫用干粮枕在郭君头下,偷偷地溜走了。后来郭君死在野外,被虎狼吃掉了。

哲理点拨:偏听偏信,喜欢阿谀奉承,最终导致亡国,这就是郭君的下场。即使逃亡在外,郭君还不痛定思痛,奋发图强,仍然喜欢戴高帽子,自欺欺人,最终落得抛尸野外。这种教训多么深刻啊! 8GFoJqWDC9tADcJ6F4t0xMABX2QfN5bVtZjRrSpVtWNTvIMwO/xVg/+7UK7uq/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